时间:2024-01-09 11:16: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字]园林景观生态学;任务;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作为一门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是在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早期欧洲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园林景观生态学直到80年代初才在北美受到重视,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1.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园林景观生态学家对“景观”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既有所联系,又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从景观的直观景象来认识。这是景观的最原始和最普通概念,它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这里寓有美学因素。尽管现代景观建筑学对景观的理解不限于此,但它依然是景观建筑学的主要目标。
第二是从个体的属性结构上理解景观。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被科学中,景观原理用以说明个体各属性在地表的结构格局,这个属性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如岩石、地表形态(地形)、土壤个体、植物群落等。地质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景观和植被景观常被用来描述格局。
1.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任务
目前,应遵循系统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和区域分异的原则,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科学依据;探求解决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园林景观生态学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包括对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过程来探讨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及演替。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模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建立各类景观生态系统的优化结构模式。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空间尺度的有序等级。景观功能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生态系统内部以及与外界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及这种交换影响下景观内部发生的种种变化和表现出来的性能。
二是景观生态监测和预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对人类活动影响和干预下自然环境变化的监测,以及对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改变和环境变化的预报。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测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其他组成部分的状况,确定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种种人类活动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景观生态监测工作,应在有代表性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中建立监测站,积累瓷料,完善生杰数据库,动态地监测物种及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景观生态设计与规划研究。景观生态规划是通过分析景观特性以及对其判释、综合和评价,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其目的是使景观内部社会活动以及景观生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化,达到对景观优化利用,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生产,合理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开发速度、规模、容量、承载力等的辩证关系。根据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质量要求设计出与区域协调和相容的生产和生态结构,提出生态系统管理途径与措施。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实施。
四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生态系统的途径。应用有关演替理论,通过科学实验与建立生态系统数学模型,研究景观生态系统的最佳组合、技术管理措施和约束条件,采用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有效途径,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初级异养生产,提高不同营养级生物产品利用的经济效益。建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经营管理和保护资源与环境。保护主要生态过程与生命支持系统;保护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现有生产物种;保护文化景观,使之为人类永续利用,不断加强种种生态系统的功能。
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问题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已越来越不适应问题的解决。为了保持未来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活力,园林景观生态学需要发展得更全面和更平衡。园林景观生态学不仅要保持其自然科学的属性,还要加强同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不断地改造和创新。这样,园林景观生态学才能拓展成为综合的景观科学。发展景观科学遵循的3个途径是:
2.1尺度一致性
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同社会、行政和管理中相关的过程保持尺度一致性。由于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许多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只有在景观框架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反应在景观尺度上也变得非常重要,因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十分重要。
2.2整体性
即景观科学是①园林景观生态学;②经济学和心理学/社会学;③包括设计、规划和管理的各学科;④决策学的有机统一。
当前人类对地球和景观的干扰日益严重,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包括公共管理学在内的各学科在景观尺度上同生态学密切合作。尽管园林景观生态学也提出了一些一般原理,但如何在真实的景观中应用这些原理还不甚清楚;同时,由于实际的景观管理需要多部门的协调组织,许多景观模型只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这些迫切需要将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和其他包括设计、规划、管理以及决策等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科研成果和信息在空间规划、决策和实施中的有效性,同时,反过来,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在评价各种规划和管理政策效果中的作用。
作者张和张锐(2003)在《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一文中说:品牌生态学自诞生之日起,便在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品牌个体生态学;(2)品牌种群和群落生态学;(3)品牌系统生态学; (4)研究品牌圈内各种品牌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品牌生态学;(5)人和组织与品牌圈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跨学科的品牌生态学;(6)派生出若干个关联的应用学科,如品牌生态工程学、品牌生态系统管理学、品牌恢复生态学等等。
从上述六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实质来看,比照生态学的研究构架,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的(1)和(5)实际上是从品牌个体到品牌圈这个大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可归属为品牌环境生态学研究范畴,因为在品牌中人的作用实际上是品牌的一个决定性的环境因子(象自然界对生物一样人是品牌的选择者);上述(2)可以按照生态学研究范畴分属品牌种群生态学研究范畴和品牌群落生态学研究范畴;上述(3)和(4)实际上都是研究品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之间关系,都可归属为品牌系统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上述(6)实际上属于应用品牌生态学的研究范畴,是应用科学,应该不在品牌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之内。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品牌生态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系统地按照品牌生态环境学、品牌种群生态学、品牌群落生态学、品牌系统生态学四个层面来展开研究。
对应生物分类学的界、门、纲、目、科、属、种、个体各个层级,品牌属于哪一个层级,作者向忠宏(2007)认为品牌可看作是植株。如果将品牌定在个体的层级,我们将无法解释现实中许多老品牌仍经久不衰的现象。约翰・菲利普・琼斯(1999)发现:(1)品牌发展过程并不完全遵循成熟后必衰退的规律;(2)品牌的生命周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概念;(3)产品可能会过时,但品牌不一定会随产品而进入衰退期;(4)品牌生命周期学说往往会诱导企业不恰当地将旧品牌向新品牌转移,造成真正的资源损失。
实际上,如果将品牌定在个体层级上,还不只是在品牌生命周期问题上陷入困境,在品牌产品的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品牌间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上都将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将品牌定在物种的层级上是较为合理的。这样,用物种的形成、发展与进化(遗传变异、隔离分化)理论比品牌的生命周期更符合实际,品牌产品的时空分布、数量变化就因类似于种群的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而得到理解,品牌间的关系因类似于种间关系而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将品牌定在物种的层级,我们就能够系统而全面地借鉴现代生态学的理论为品牌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服务。
综观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构架,笔者认为,其研究的核心构架包括四个方面:(1)概念(内涵与外延);(2)组织与结构;(3)功能与作用;(4)运动与变化。如果我们将一个品牌定在物种层面的话,那么,品牌种群生态学研究相应地同生态学中种群研究一样,应该从“品牌种群的概念、品牌种群的组织与结构、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品牌种群的运动与变化”四个方面来展开。基于以上观点,我们提出“品牌种群生态学研究构架初探索”。
一、品牌种群的概念
(一)品牌种群的定义(内涵)。学习生态学对种群的定义,我们是否可以将“品牌种群”定义为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品牌产品个体的集合。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初探。在这里,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是品牌种群?
(二)品牌种群的种类(外延)。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不仅仅要有内涵,还必须有其外延,即种类问题。关于品牌种群的种类问题,首先的要解决的是品牌种群的命名问题。对于品牌种群的命名,可以简单地以品牌名称直接命名,如“海尔种群”,也可以用“品牌名称+产品名称”来命名,如“海尔冰箱种群、海尔洗衣机种群”。二者比较各有利弊,但是,前者简洁、后者复杂;前者易混淆产品结构、后者更能明确品牌的产品特性。
在生态学的种群研究中,将种群按照生物界的分类,将种群分为“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微生物种群”三个大类,那么,我们又如何建立我们的品牌分类系统呢?用什么标准和角度进行分类呢?这同样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根据我们的社会经济统计对于产品的分类来进行分类呢?或者以人的最终消费为标准,将品牌种群分为“消费类品牌种群(居民个人可直接用来消费的产品品牌)、生产资料类品牌种群(生产性企业的生产原材料、辅料等产品品牌)、能源类品牌种群”等三大类。这有待于大家进一步讨论。
二、品牌种群的组织与结构
(一)品牌种群的组成成分。生物种群的组成成分是由同种生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同理,品牌种群的组成成分是否也可以认为是由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同品牌产品的不同型号、不同款式的单个(套)产品组成。因为,在同品牌产品中,一般情况下,只有型号和款式的区别。
(二)品牌种群的关联方式。种内关系包括生物的生活方式(单体型生活方式、家庭式或者家族式亲缘型生活方式、社会性或者非社会性集群型生活方式)、生存关系(种内竞争或者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互利、利他、中性和偏害共生)。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互利、利他、中性和偏害共生关系。
比照品牌学研究,我们发现,品牌种群显然也存在类似的关联方式将品牌产品的个体关联起来形成一定的品牌种群组织与结构。在品牌产品上我们有单体、配套和系列化的产品结构设计与选择问题,这就好比生物的生活方式;品牌产品内部显然有类似的竞争和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利他、中性现象,如同品牌的“情侣组合、伴侣组合”的单体卖和配套卖实际上就存在竞争关系,再如计算机产品“Intel inside”利他寄生现象。所以我们在品牌种群研究中,就可能存在“品牌种群的生活方式研究”和“品牌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生存关系研究”及其相关问题进一步的研究。
1.品牌种群的生活方式。品牌种群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品牌学研究中的单品牌策略的选择问题,如宝洁公司的洗发水产品将海飞丝与潘婷分开,主副品牌结构设计问题,如雪铁龙爱利舍和雪铁龙富康,同品牌的伴侣产品设计问题,等等。在品牌生态学中,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学习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方式,并且,举一反三地运用到我们现实品牌经营中来。
2.品牌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的生存关系。在品牌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的生存关系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些竞争、捕食、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互利、利他、中性和偏害共生的机制、形成条件以及如何拟态化地运用到我们的品牌经营中来。
生态学将其种间竞争概括如下:(1)利用性竞争;(2)干涉型竞争;(3)优先占取竞争;(4)优势生长竞争;(5)化学竞争;(6)遭遇竞争。这几种不同类型的竞争方式,无疑对于我们的品牌竞争策略的设计会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我们能从中领会到什么,就取决于我们的研究。另外,关于竞争的机制和策略等问题,生态学中的“竞争的不对称性原理、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与竞争释放的概念”都是值得我们化大力气去进行借鉴性地学习、研究和运用的。
3.品牌种群的结构性状。在生态学中,对于种群的结构,用“性比和年龄结构”两个重要性状进行描述,更为重要的是,可用这两个结构性状对种群未来的数量增长进行预测和分析。在未来的品牌生态学的研究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寻找到类似的结构性状指标对品牌种群进行结构性的描述和分析呢?
三、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
(一)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学中关于种群功能与作用的功能群理论。所谓功能群是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对于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最简单的划分法是将所有生物分为3个功能群,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个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我们将同行业的企业集群作为一个功能群来看待的话,对于一个品牌的研究,我们应该打开视野,将其放在一个区域性的产业结构中去考量,应该考虑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的展开,也就能与产业经济有很好的结合点。
(二)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的性状描述学术用语规范。另外,种群在生态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的性状指标,如盖度、重要值、存在度、恒有度、群落相似性系数、优势种、优势度、建群种、伴生种、偶见种、确限度等,都是值得我们站在品牌生态学角度去研究、学习、借鉴和运用的。
四、品牌种群的运动与变化
(一)品牌种群的形成
1.品牌种群的形成内因。对于种群形成的内因,生态学首先将其归结为遗传基因。有的品牌生态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展开了相应的研究。笔者认为,品牌的基因,实际上就是品牌的文化价值的构成,那么,我们在这个问题的未来研究中,就可以通过遗传学的学习与借鉴,展开诸如品牌的基因型研究、品牌的基因变异研究。实际上,美国著名的快餐品牌麦当劳和肯德鸡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变异,将“普通美国人的工作快餐”转变为“有钱中国人孩子的生日大餐”。这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2.品牌种群的形成外因。生态学中,将种群的形成归结为地理隔离、领域隔离、生殖隔离和生态位的隔离。那么,在品牌生态学中,我们的品牌种群形成的外因是什么,有没有类似的隔离条件和机制呢?或者说,我们能否创造这重隔离呢?隔离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更有实际意义的借鉴,值得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展开。
3.品牌种群的形成过程。种群的的形成过程是沿着独立进化和协同进化两个途径进行的。所谓独立进化是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的隔离的品牌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于各自的特殊环境;所谓协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的性状对另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在现实的品牌经营过程中,我们是选择独立进化的路径、还是选择协同进化的路径,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品牌生态学在这个方面对生态学的有关理论进行学习、研究和借鉴形成品牌种群形成的路径选择理论无疑有益的。
4.品牌种群的形成机制。“物竞天选、适者生存”是普遍认同物种的形成机制,大自然对物种的选择有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三个类型。在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对品牌选择的“天”就是消费者,是一个重要的品牌环境因子,顾客是上帝在这里有新的诠释。问题是,对于具体的品牌来说,“天”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品牌定位理论、目标市场的细分理论就可以在品牌种群的形成机制上有很好的结合,关键是如何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结合。
(二)品牌种群的增长
1.品牌种群的增长率的内因。同生态学一样,品牌种群的增长是品牌种群生态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品牌经营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品牌种群的增长。
生态学告诉我们,种群增长的内因有三个:内禀增长率、年龄结构和密度。其中,最有价值的概念是内禀增长率的概念,所谓内禀增长率是指理想环境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其品牌种群增长的内因是什么?是不是也有一个内禀增长率?是不是也和密度有关?如果有的话,那么,品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又是什么、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如果和密度有关,那么,密度是如何影响的呢?是不是也有一个最大环境容纳量(K)的问题?对于每个品牌种群的的最大环境容纳量(K)是如何进行测算的呢?
2.品牌种群的增长率的外因。种群变动的外因是环境的变化。那么,品牌种群种群增长的外因是什么?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品牌生存的环境。那么品牌环境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品牌的数量变化的呢?当然,这个问题可以放在品牌的生态环境中去研究,但是,这是与品牌种群数量增长有关的重要问题,是必须展开研究的。
(三)品牌种群的生态适应
生态学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值得我们在品牌生态学中借鉴和运用的,这就是生态适应的概念:生物对生态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有利于生存与发展的适应性变化。在种群的层面,生态适应有生活史策略、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策略等。
1.品牌种群的生活史策略。所谓生活史策略就是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生物在生活史上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生态适应策略,k-对策(k-对策是以“质”取胜的对策。)和r-对策(r-对策是以“量”取胜的对策)。笔者认为,k-对策和r-对策的概念,对于品牌经营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品牌生态适应启示。这个概念启示我们,在品牌的设计和面对不同的环境与变化中,我们是以“量”取胜、还是以“质”取胜?我们根据什么样的环境指标进行选择?又如何进行选择?在品牌种群的设计上,k-对策者和r-对策者在产品和品牌设计上有是如何在性状上进行组合的呢?无疑,这也是品牌生态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2.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策略。趋同适应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趋异适应的结果是使同一类群的生物产生多样化,以占据和适应不同的空间,减少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趋异适应和趋同适应同品牌学研究中的“差异化战略”和“跟随战略”类似。那么,在这里,就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等.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外语教学;互联网生态环境
一、引言
“互联网+”概念在2012年被首次提出后,以“互联网”为驱动实现中国传统行业重构的同时,也引领了我国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学科。对于外语教学来说,互联网已然形成了新的教学生态环境,在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为外语行业带来了无尽的教学设想和途径。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以互联网为依托、移动技术为补充,具有虚拟社会化、教学交际化、情景真实化、学习泛在化等特点,为模拟真实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创造了优势条件。
二、构建互联网外语教学生态环境
(一)种群与生态环境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在生态环境中,种群中的个体彼此影响,通过相互依存与竞争的关系使得该种群得以生存和发展。换句话说,种群中的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种群中的共生关系才能保证每个个体的存在。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总和。自然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物种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适当的人为干预确实能够促进某些物种的存续,但是过多的人为因素最终会导致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
(二)构建适合学生种群发展的网络生态环境
在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两大种群。学生种群内部、教师种群内部以及学生和教师种群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与生态学中的种群发展类似,学生种群只有在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语言技能上的发展。互联网的介入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生态环境,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特点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既可以自建小型网络教学平台,也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正式发行的网络教学平台,如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引进的《朗文交互英语》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以下简称LEI)。这些网络平台为听说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真实的语言环境、互动的交流平台、全面的学习跟踪和多样的考核模式(王瑞尧,2016)。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中,学生群体在适当的指导下能够在自然的语境中模仿母语的习得过程,促进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根据种群的内部相互依存和竞争的关系,教师还要着重创建鼓励积极互动和良性竞争的交互环境,使学生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学习的网络,不仅语言知识信息丰富畅通,同时在虚拟的环境中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学习的共同体。
三、生态学原理在互联网生态化外语教学中的指导与应用
(一)遵循“生态位理论”,保证利于学习的师生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某一物种在生态环境中的功能地位。生态位理论指出每个生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时空位置(任丽,2013)。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某一物种的生态位会动态发展的变化,但是为了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该物种的生态位又会在某一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不同的物种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他们会通过彼此的协调与竞争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生态位。在网络教学生态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主体的生态位也不能产生混乱。与传统外语课堂不同,互联网能够为学生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在这种仿真的环境中,学生主体需要更为主动的参与,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角色也会变得更加弱化,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加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还要积极推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因此良好的师生生态位能够促进网络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利用“限制因子定律”,寻找网络外语教学的限制因子
在生态学中,“限制因子定律”也被称为最小因子定律。李比希(JustusLiebig)在1840年发现谷类作物的产量通常不受它大量所需营养元素的限制,而是受到那些微量元素的限制,这些影响生长的微量元素就是限制因子。任何接近或超过生物耐受范围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虽然其他生态因子的作用量都非常适度,生物个体的正常发展也会受到明显的限制,因此限制因子是影响生物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因子(任丽,2013)。在互联网的外语教学中,寻找限制因子并将限制因子转变为非限制因子是教学和研究的关键。根据笔者之前的实践教学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影响互联网外语教学的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几个:1.自主学习能力。在亲身体验式的网络外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的限制因子。无论网络资源多么真实丰富,网络平台多么科学有效,教师多么认真负责,如果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能主动有效地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网络外语教学中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环节中的关键。2.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安排。如果网络教学资源缺乏趣味性、语言活动单调乏味、教学内容冗长繁琐、网络资源结构混乱,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被动或拒绝继续学习。因此选择内容丰富有趣、结构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子。由于需要经济上的投入,这也确实需要学校和教师所在部门的大力支持。3.大班授课。由于网络机房的配置问题,大班授课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大班授课之所以是限制因子是因为人数过多会导致由于过度依赖网络而产生的学习孤立、师生互动减少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3-5人的合作化小组(4人为最佳)可以将大班分成小的模块,通过完成任务、内部互助来削减大班限制因子。至于其他影响网络外语教学的限制因子如学习动机、计算机操作技能等以及这些限制因子对于教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三)根据“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进行适度的自主性学习
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Shelford)在1911年提出了“耐度定律”,即生物对每个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即是对该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最适宜生存的区间是“最适生存区”,在教学生态学中也被称为“最适度原则”。某一种生态因子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该生物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耐受范围内,根据“最适度原则”互联网外语教学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师的教学参与度,也可以被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教师过多地参与网络教学过程会减少学生主动体验网络语言环境的机会,教师过少地参与教学或者学生完全自主性学习也会产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模糊的情况。齐莫曼(Zimmerman)提出了自主学习研究框架(表1),该框架包含自主学习的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都达到或都达不到是学生自主学习耐度的上限和下限。因此在网络外语教学中建议教师在课前根据这六个方面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通过安排清晰的学习任务、适当讲解重难点以及课后通过网络平台一对一跟踪和评价,使教学在最适度范围内顺利进行。
(四)遵循“协同进化理论”,促进合作与竞争
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其作用于其他物种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发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共同进化关系即为协同进化(曹凑贵,2002)。除了“教学相长”是“协同进化”的一个方面外,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刺激、竞争和合作也能够促使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发展。因此,网络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地把学生置于互联网的学习任务中,而是要在教学设计和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交互合作,同时在考核评价中注意学生的良性竞争。(五)根据“最优采食理论”,给予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最优途径的建议“最优采食理论”是指捕食者在付出代价的同时应该喜食有最大净回报的食物。根据该理论,学生会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来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以及最佳的途径来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实际外语教学中由于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内容混乱,学习方法传统、学习途径单一等问题,学生自身并不清楚该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相应的语言知识。在笔者针对该问题所设置的问卷调查中,有70%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尽管有一部分学生提到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如英美视频、外语学习网站等,但是都普遍反映不知道该学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学。因此,在“最优采食理论”指导下,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语言知识的获取方式和途径,也可以通过积极引入不同的网络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环境和方式,满足不同的知识采食途径。(六)规避“花盆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学习发展“花盆效应”是指在人为提供的适宜条件下花可以长的很好,但是一旦脱离人的照顾就会枯萎(王瑞尧,2016)。互联网就是一个开放的半人工花盆环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顺利进行网络语言学习,但是一旦脱离教师的监控和管理,往往会出现网络学习障碍。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明确网络学习任务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课上和课后都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一对一监控和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自主完成学习内容,逐渐培养学生可以脱离教师的独立学习能力。
四、结语
生态学与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教育生态学。在外语教学中,利用生态学中的原理和规律分析和指导语言学习也是外语教师和研究者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为学生创设适宜语言学习的网络生态环境,在师生协同合作下提高网络学习效率,使学生利用互联网找到新的语言学习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2]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任丽.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学院,2013.
[4]师琳.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环境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5).
关键词:土地生态学;土地科学;课程建设
“土地生态学”是由“Land Ecology”翻译而来,根据国外的文献,“Land Ecology”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方法等与“Landscape Ecology”(景观生态学)基本相同, 但其使用不如“Landscape Ecology”广泛和普遍。中国许多学者参考国外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经历对土地生态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傅伯杰将土地生态系统研究(即土地生态学)归结为3个主要方面:土地生态系统形成、演替、结构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力)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最佳生态平衡的研究[1]。何永祺[2]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在生态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土地及其环境间能量与物质循环转化规律,优化土地生态系统对策和措施的科学。举[3]将土地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一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吴次芳[4]将土地生态学定义为“土地生态学是以协调人-自然-土地为核心,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一定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制定的时间安排和空间部署的科学”。根据土地生态学的形成特点和学科性质,郭旭东和谢俊奇[5]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等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开展土地利用优化与调控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 二是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从以上对土地生态学的理解可以看出,土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即对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与保护所实施的综合工程技术措施)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6]。
尽管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为中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土地生态学仍是当今土地科学体系中最为薄弱的学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了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提供某些破解“土地难题”的现实途径,还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土地生态学的重要理论研究, 构建知识体系, 推进学科建设,为我们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得到了普遍认可,不少学者把土地生态学作为土地科学的一级分支学科,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5,7, 8, 9],谢俊奇[9]认为:未来20年中国土地科学技术应当大力发展3大技术体系和4大学科,这4大学科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生态学和土地规划学。在此背景下,不少高等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纷纷开设“土地生态学”课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一轮修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已将“土地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列入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培养方案,待出版)。本文根据土地生态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探讨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体系建设
土地生态学是一门在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土地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9]。它是一门新兴的有待精心培养的学科,也是一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与保护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学。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既研究土地生态功能、土地生态过程、土地生态变化、土地生态分异等基础理论,同时又研究土地生态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和设计、土地生态恢复和重建、土地的生态管理和管护等技术方法,还涉及土地生态经济、土地生态伦理、土地生态文明等社会科学范畴。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非常广。需要先修土地资源学、土地地理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等课程,拟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该课程将作为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1. 基础知识部分
包括:①土地生态学的概念、产生的背景;②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任务、原则;③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中的地位、土地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④土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进行讲授。首先是最基本的生态学基础知识,主要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未开设“生态学”课程缺乏生态学基础知识背景而设置,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等知识的一般性介绍;其次是其它学科应用到“土地生态学”的具体的相关理论体系,包括整体论与系统论、生态平衡及其调控理论、生态—经济协调论、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等级理论、地域分异理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生态动力源-汇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生态系统原理。
3. 核心理论与技术部分
核心理论包括土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土地生态功能与过程、土地生态变化与生态分异等,以及典型土地生态系统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工矿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特点及人为干扰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核心技术包括土地生态分类与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土地生态工程、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土地生态管理等。为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掌握核心技术,该部分均设置相应的案例分析内容。#p#分页标题#e#
4. 实践应用部分
包括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环节。
除上述基本内容外,及时获得和发现土地生态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并将其不断充实到课程教学与实践体系内容中。
二、实践教学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通过实践教学, 使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和实际应用,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基础理论, 并运用这些理论进行土地生态学核心技术的实践。为实现以上目标, 课程设置了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1——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通过生态足迹法分析评价某一给定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使学生掌握数据搜集处理方法、土地生态评价、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等评价方法和过程。
实习2——土地生态规划
结合给定项目区特点(如地理区位、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状况),通过土地生态分类、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分、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分析及调整等步骤和环节,最后形成土地生态规划方案,并进行方案优化。
三、结论与展望
随着土地科学的发展以及土地利用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土地学科中, 为审视和研究土地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土地生态学由此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普遍认可,作为土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在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土地生态学》这门课程非常必要。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本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设置了课程基本知识介绍、基础支撑理论、核心理论与技术等内容,核心技术部分均设置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相关技术与理论。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突出可操作性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化作用,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J]. 生态学杂志, 1985, 4 (1): 35-38.
[2] 何永祺. 土地科学的对象、性质、体系及其发展[J]. 中国土地科学, 1990, 4( 2) : 1-4.
[3] 举. 土地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4] 吴次芳, 徐保根.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3.
[5] 郭旭东, 谢俊奇. 中国土地生态学的基本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1): 4-9
[6] 黄炎和.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7] 杨子生.2000. 试论土地生态学[J]. 中国土地科学, 14(2): 38-43
关键词:景观设计, 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
Abstract: the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spac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interaction, and ecology is a good combination. In recent years,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 are the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his paper, from the landscape ecology, the formation of the relevant content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how to use the principle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guid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is discussed.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空间异质性或格局的形成及动态;空间异质性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景观的等级结构特征;格局——过程——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的反馈关系以及景观异质性的维持与管理。
一、景观生态学概念
随着人们对大尺度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 土地镶嵌体被作为研究对象,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一些独特的一般性规律, 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学科。该学科的特色是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的关系和变化, 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的空间扩散等。这一切又进一步奠定和巩固了它在环境科学中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地位。现在它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学体系中一个年轻而活跃的分支, 它的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 其理论和方法主要来自于现代生态学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积累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层次,关键是理解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十分广泛,最突出的包括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自然保护区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景观生态学是指反映地形地貌景色的图象,诸如草原、森林、山脉、湖泊等;或是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或者是人们放眼所映获的自然景色。而生态学中,景观的定义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景观是指几十km2至几百km2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而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称为区域。狭义景观和区域可统称为宏观景观。广义景观则指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显然,广义景观概念强调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尺度则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而变化,而且它突出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这一概念越来越广泛地为生态学家所关注和采用。因此,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
一是景观结构:既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二是景观功能:既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景观动态:既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很广,而且常常涉及到不同组织层次的格局和过程。比如,景观结构特征与生理生态过程、生物个体行为、种群动态、以及生态系统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作用都属于景观生态学观察、研究的范畴。
三、景观设计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现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但真正以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规划设计的成功项目还很少, 很多都是打着生态的招牌却很少见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用景观尺度和景观格局分析现状的多, 而进行规划前的分析少, 对规划设计成的项目预期效果分析更是少之又少。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在于应用, 西方发达国家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领域多集中在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的规划、管理, 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景观建筑的规划设计。
很多人把绿色与生态等同起来,认为生态的景观不过是多种点树,甚至认为搞园林就是种树的。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的。席卷全球的生态浪潮让西方的设计师看到了景观生态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们不断探索生态的设计,逐步形成了两大生态理念:生态恢复与促进,生态补偿与适应。西方的生态理念和手法传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中国近年来也在探索生态设计的新路子。
如:杭州为了建成一条长五公里的湖滨西湖景观带,南线景区整合工程搬迁了西湖边上百余户住户和十几家单位,拆除不符合景观要求的建筑三万多平方米,新增绿地七万多平方米。对原有构筑物的保留和再生利用,修建亲水栈桥保护原有水生植物,开渠成岛,保护古树等等,这些做法都是生态理念的具体体现。
我们不能单纯的讲某个景观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也不能讲某个景观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更不能认为绿色的等同于生态的。如何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而又不乏现代,如何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而又能体现民族特色,如何设计信息时代人们想要的生态型景观,才是我们要从理论往实际探寻的道路。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景观设计要考虑,它与周围的环境是具有连续性的。在修建后,会形成廊道,破坏原来的景观要素结构。由于道路工程的修建会降低景观生态学功能的稳定性,道路工程明显可以看作是对景观结构的干扰。其一,它会改变景观要素结构,对物种运动形成造成障碍物。其二,它会影响本底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公路、铁路等通常在空间上是连续的,相对较直,常有人为干扰。因此,他们常把种群隔绝为符合种群,主要是耐干扰种活动的通道,是侵蚀、沉积、外来种入侵以及人类对基地干扰的源端。所以在道路工程修建前,就应当进行在景观生态学的稳定性,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结构功能。
道路工程修建后,形成的廊道既是景观结构中的镶嵌体,它镶嵌于整体景观中,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镶嵌的特征是对象被聚集,形成清楚的边界,连续空间发生中断和突变。道路工程形成后,在所经之处就会形成一道很独特的景观,一些道路工程中较为宏伟的桥梁,也逐渐成为当地的奇观。一条公路或者铁路通过某个城市或者山村,本身就会是一道风景。道路工程的修建,其弯曲度,通直度的设计,自然有其技术和经济效果,但是也应当把景观效果纳入其中。一方面,道路中公路、铁路桥梁等是否能与周围的景观合适地融合,能否满足其美学规律,能否创造出爽心悦目的环境形象,对这些要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在道路中,也要注意道路这个小狭长缀块本身的景观环境,在道路中高速行驶的道路工具如汽车和列车中的人,视眼狭小,道路的生态绿化也显得非常重要。
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研究范畴,既强调空间格局分析,又考虑生态关联,有助于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尺度上的综合分析、评价与管理,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景观设计应进一步整合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与理论,深入对景观尺度和景观格局规划设计项目效果分析, 掌握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与过程、异质性、尺度推绎、临界阈值、边界及流的交互作用等主题丰富了生态学的内容。景观生态学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空间异质性在生态学中何时是重要的,严格验证它的概念框架的普遍性,强调从机理上深入理解格局与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并加强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光宇.陈勇. 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J], 1999 , 12 (6) : 28- 311.
[2] 傅伯杰.陈利顶, 马克明, 等.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生态;社会热门;就业冷门;招聘;增加
1 社会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却缺乏生态人才职位
在一个以农科类为主的有万余岗位需求的大型招聘会上,没有一个招聘生态学本科毕业生的岗位。在其他招聘会上也难以看到招聘生态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岗位。生态学毕业生对口谋生只有高校和研究所这个狭窄的出路,而高校和研究所通常只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生态学本科毕业生面临着找不到对口专业工作的尴尬境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严格来说,从地球上有生物起就开始演示着生态学的发展,人类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经济的极大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可以说一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生态环境破坏史。
在当代社会,生态保护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重视,成了社会关注热点。各地大搞生态省、生态市、县、镇、村建设,这些生态模范或者典型代表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方向,那就是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环境友好,污染得到控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如此大规模的生态示范建设,理论上应该有大量岗位吸引招聘生态学专业人才的,让本来选择生态学专业的人有充分的对口就业选择机会;但实际上,即使是在正在建设的生态省、生态市也很少吸纳生态学各层次专业人才,缺乏生态学专业人才的生态省、生态市又是如何建设一个正宗生态省、生态市的呢?这就相当于让不懂生态的人建设生态省、生态市了,其质量如何保证?搁置大量生态学专业人才,让外行来建设生态省、生态市,这本来就有点不合理,但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哪呢?
2 造成生态成为社会热门就业冷门的原因分析
建设生态省、生态市作为先行示范并没有错,问题是缺乏足够的生态学专业的岗位设置。当前形势就是“生态保护成了社会热门的同时生态专业成了就业冷门”。保护生态很重要,社会需要保护生态,但为什么又缺乏生态学科人才的容身之地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先从生态学学科特点入手。
首先,生态学到底属于哪一类?生态学在学科分类上归属于生物类或者环境类或者农业类甚至综合类都有,将生态归属于生物类二级学科,地位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并肩。但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有具体的研究对象,其中每种都有生态学方向的分支,即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而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涵盖生物学科,也涵盖环境。生态学科分类的归属面临尴尬:分类地位界限不清,交叉综合,相互包含。生态学成了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的学科,给人以泛泛然,不知是重理论研究还是重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生态学分类成了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诡异学科。
其次,对生态缺乏足够认识的学者往往有误解为生态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对立,在对生态一知半解的民众心目中容易形成生态学反对经济发展的假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给人以阻挠者的假象。生态学在某些误解者眼中成了只会对经济开发说不的学科。其实生态学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学科。生态学与经济发展理应该相互结合,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简单、重复的经济建设在经历几年发展后可能又被人发现出现严重生态问题、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等,在领导更替,改革创新中又拆除重建,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社会人力和物力的巨大的浪费。这些建设当初可能比较高效,极大发展了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浪费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的,从长期效益看,是浪费或者是低效的。只有把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直接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才能避免建了又拆的恶性循环,从长期效益看是一种高效的建设。
再次,社会没有针对生态学设立相关部门,相似部门也不注重招聘生态人才。生物类人才可以当高校教师甚至是中小学教师,还有一些生物公司可以就业;环境类人才可以去环境保护局;农业类人才可以去农场、农业局等部门;其他气象人才可以去气象局等,生态学人才可以挂靠上述几大类学科。但现实中,在本科人才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上述各单位宁可招聘完全对口的毕业生,也不招聘生态这个相关和相似的专业,以免引起质疑和非议。生态学作为一门理论哲学性较强的学科,对各行各业的指导作用给人一个泛然的、不具体、不务实感。招聘生态学本科生到单位容易给单位职工以讨论的话题“生态专业到底学了些什么,招他进来到底能做些什么,能给经济建设带来哪些贡献?”。这样给招聘者带来不必要的压力,这可能也是生态学不吸引招聘者眼球的原因之一。
第四,招聘环节对生态缺乏足够了解和熟悉。很多负责设置需求岗位的、负责人事招聘的权力部门对生态学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出现招聘会上主管招聘的人员反问生态毕业生:“生态是学什么的?”这类问题的现象。能否招生态学专业毕业生还得回去讨论,其实有足够的对口专业毕业生也用不着回去讨论。这样造成生态学科在人才需求上受人冷落的局面。对发展生态良好型社会是极为不利的。
3 解决生态职位过少的应对措施探讨
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很重要,社会缺乏足够的生态人才岗位,主要原因可能不只上述讨论的四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里探讨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途径: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从增加招聘生态学本科人才开始。社会应该增加对生态学本科生毕业生的招聘,相关行业应该增加对生态学人才的吸纳。只有就业热门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生态学专业学习,也才能吸引更多的有智力、有基础的高考生填报生态学专业志愿,由本科人才招聘带动高考志愿填报。高考涉及很多人:考上的、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亲朋好友等,具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由高考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全社会更多、更好、更积极的参与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课堂建构
作者简介:李恩光(1978-),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河南 开封 475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师质量标准构建研究”、2012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就业能力模型的河南省大学英语教学创新与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24004503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229-02
生态学是一种大家认同的思维方式,它把大自然生物及其周围生存环境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态学又与相关的教育学理论建立了联系,产生了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为教学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因此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来探讨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国内很多学者都从这一视角出发,结合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了探讨,如:传统中国画与中国诗词的融合;(毛亦农,2011)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贾立、王岩,2010)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蔡晓丹、崔婷,2011)师生关系探究;(刘常秀、殷亚骏,2011)高校体育文化。(朱学英,2011)
就阅读到的文献来看,鲜有学者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对大学英语的课堂建构进行过研究。基于此,本文拟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将大学英语教学看做一个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在分析这一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基础上,从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设立动态的分级教学模式以及建构多元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创新型大学英语课堂的建构问题。
一、现状分析
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到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仍单纯地以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为目的,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授课方式上,大部分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模式上,很多高校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是用统一的模式去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评价方式上,基本上都是采取单纯的终结性评估方法。这一切都无形中把大学英语这一培养外语能力的素质教育转变为简单的技能传授,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生态学及教育生态学
生态学把研究生物体及其周围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首要任务。而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多学科渗透交叉形成的科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和教育学都密不可分。它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尤其根据其动态、开放和联系的特征,挖掘教育系统中各个成分和它们周边环境的关系,探究多种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背后的动因和生成机制,比如教育生态位、教育生态平衡、教育生态系统等等,探寻实现最佳教育生态结构的途径和方法。(黄振远,2007)教育生态学把学校的教育活动视为研究的重点,旨在通过分析教育事业发展和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之间动态的、复杂的联系,揭示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机制和发展规律,从而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使教育生态环境更加优化的方法和途径。(范国瑞,2000)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化的建构
1.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生态学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高校的英语课堂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也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联系的,而不是封闭的、静态的、孤立的。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中,学生应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可以能动地利用各种条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在教学环境中的组织作用,更多地关注同学们在多方面、全方位的互动,诸如情感、情绪、思维和认知。
(1)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很多高校,许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都比较差,与用人单位对外语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养成了重读写、轻听说的习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锻炼听说的语言环境,增加小班教学的听说课程,重点组织学生的口语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具有时代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以促进学生们想象力和思考力的发挥。而口语活动的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等,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听说能力。自主学习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李新民,2008)目前,很多英语教材都配有相关的光盘和课件等立体化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和语言实践的条件。英语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疑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营造学生自主自愿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保障。因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学习这些基于信息技术开发的学习材料,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及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强调网络学习,加强师生互动。互联网和局域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锻炼和展示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包括听力练习、语音语调练习和口语练习等多种交互方式学习内容,随时进入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同时师生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BBS等达到实时的互动。并且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提供的管理平台对学生的听说自主学习行为进行较为完整的记录,为学生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也为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和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4)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外实践中的主体作用。课外实践活动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学生作为这些活动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其学英语、用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可以在校园里坚持举办英语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大学英语演讲比赛、词汇大赛、英语歌曲大赛、经典英文电影配音大赛、英语短剧大赛等等。
2.创建动态、开放的分级教学模式
生态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做最适度原则。相应的,教育生态系统中也就存在一个相对应的最适应原则。即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其中的个体对他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一个适合自己的范围,如果个体是在适合自己的区间内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相反,如果超出了适合自己的范围,就非常不利于自身很好的进步。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学生,他们的基础都不同,因此各自的发展区间也就大相径庭。所以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最适合他们的氛围。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就应该因人而异,关注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不同学生发展的选择性。(陈净,2009)
因此,要真正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使不同的学生最大程度的得到发展,就应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大学英语实行动态、开放的分级教学。
(1)建立动态化的分级体系。多方面了解、分析教师和学生的智能状况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因此,分级的标准必须是综合的。学生不能按照单一的成绩分级,而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包涵多元智能的考查,诸如学习风格、学习类型和学习目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考虑到不同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从而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与自己的发展空间相匹配的学习环境。相应的,分级应该是流动性的:成绩进步大的学生在新的学期可以进到高一级别,而成绩退步的学生则被降到低一级别。这种动态化的做法,一定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设置动态化的课程。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而目前在很多已采取了分级教学的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所以仍然不高,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是分不开的。目前很多高校依然是传统的“一刀切”式的英语课程设置模式,为了真正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应该设置基础类综合课程、语言应用及文化扩展类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打破高校英语课程间传统的界限,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不同的特点以及社会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修不同类型的科目。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学生随时调整课程体系。
(3)设计动态化的教学内容。教材的风格设计和编排理念通常会对学生智能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为了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应避免完全依赖于某一套教材,而应根据多数学生的语言基础、智能状况和培养目标选择不同难度、不同风格的教材。同时,在大学英语动态分级教学课程设计中,教师应根据信息时代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课程特点、学生的自身特色及社会的不同要求,及时补充和调整学生感兴趣的、实用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满足学生对课堂教学不同层次的需求。
3.创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生态价值观认为人和自然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中,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同,生态价值观指导下的生态型评价体系,主张对生态体系中学习个体的关注,旨在促进人的整体、和谐发展,而反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注重区分优劣的教学评价。
目前很多高校都只看重教学结果而忽略教学过程,把期末考试成绩看做教学的惟一评价手段,这通常会导致教师是为考试而教,学生是为分数而学。在一些实行分级教学的高校中,为了方便起见,出题人经常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设立考试,最后再乘以一个百分比,或者是对不同级别的学生采用统一的试卷进行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生态型教学的评价观则与此不同,其倡导每个人的发展都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所以教育工作者应以此理论为指导,把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视为一个变化发展的个体,认识到每个学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进步。生态型教学的评价观主张全面和完整的把握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主张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评价方式多元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可以因人而异,比如可以通过听说课上发表个人见解的次数和质量、网上自主学习的记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终结性评估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口语机试。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随着高校的扩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一定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让学生和教师都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身评价结合起来。这样从多种视角出发,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共同行使他们的权利,就会做出相对比较公正和公平的评价。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他们自身的长处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而且对于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大有裨益。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认真利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教学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必须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创建动态的分级教学模式;必须创建多元的评价体系,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课堂生态功能,优化课堂生态结构,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晓丹,崔婷.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河学刊,2011,(1):140-142.
[2]陈净.基于生态学视角的英语课堂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9,
(36):127-128.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5]贾立,王岩.从图书馆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0,(12):41-44.
[6]李新民.大学英语网络语境构建的理论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
2008,(1):9-13.
[7]刘常秀,殷亚骏.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48-149.
[8]毛亦农.从生态学角度谈传统中国画与中国诗词的融合[J].云梦学刊,2011,(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