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8 11:28: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型性人才。
关键词: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生活。近年来从人们对文化领域的观点及对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社会现状角度的眼界,都发生着巨大的观念性的变化。舞蹈文化市场领域是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市场的不断规模化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需要大批舞蹈文化综合性人才,来掌控舞蹈文化市场领域方方面的各种竞争。但是目前社会舞蹈文化发展的背后所反映的诸多问题是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集中表现:一方面社会对舞蹈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上舞蹈人才闲置所造成的人才浪费。归根结底,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忽视了舞蹈文化市场对现代社会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需求的改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培养模式思维理念与社会文化市场相脱节,因此及时调整培养现代舞蹈综合性型人才的理念,是我们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舞蹈人才资源培养与文化市场需要协调发展
70年代以后,中国舞蹈教育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对舞蹈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体系的逐步完善而逐渐形成单一程式化的舞蹈培养教学模式。在舞蹈人才培养模式上重点放在舞蹈专业技术等方面,注重高精尖舞蹈人才的培养,而忽略相关知识以及边缘学科知识方面的培养。即便是高师也是按照舞蹈专业院校的课程训练学生,不考虑培养模式及其培养方向。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信息化和电子技术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形成的程式化的舞蹈教育培养模式已经存在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方面,如在文化市场经济调控下,舞蹈人才只有技能这一层面的知识,就显得尤为狭窄,文化市场对舞蹈人才的需求及质量要求与舞蹈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因此,舞蹈人才资源与市场的配备需要彼此相适应进而协调发展,否则,必然造成舞蹈人才资源的浪费。
1.对舞蹈人才的需求是舞蹈文化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
当今舞蹈文化的发展与舞蹈文化市场的需求,首先是对舞蹈人才的需求。舞蹈人才是舞蹈文化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舞蹈文化市场决定着舞蹈人才的培养方向、舞蹈人才分配和利用及层次与规模,反映着舞蹈文化在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从社会需求及供给关系的角度来看,如果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舞蹈人才就会以较高的价格工作和服务社会。反之,则以低价格服务和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舞蹈文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舞蹈文化市场机制是由供给、需求、价格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市场均衡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功能。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舞蹈文化生产和经营行为决定着舞蹈文化产品和舞蹈人员劳务的供给。因此,舞蹈人才就成为舞蹈文化市场经济中的中心环节。对舞蹈人才提出了经济学理论与技术实践能力的要求。由此来对抗经济市场中各方面的价格争战。
2.适应市场经济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匹配条件
由于一方面单一的培养模式产生的舞蹈人才,使社会的分流途径,大大降低,一些剩余人员经潜伏隐形的自由流动,通过非正式渠道向各个方向发展,其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舞蹈文化市场及行业内部的混乱。另一方面培养舞蹈人才的单一化模式,造成行业内规模和层次难以提升,缺少向其他方向发展和转化的条件和动力。据调查目前专业院校与高师院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多是固守单一的培养模式,所培养的舞蹈人才主要是专业知识面,即在高师院校课堂所学的舞蹈专业基本技能与舞蹈组合。在舞蹈课程设置上对相关的理论的知识课程设计的不多,现有的课程设置有很大一部分不适合当前市场工作要求。在用人单位工作中,在校所学的基本技能和单纯的舞蹈组合远远不能胜任工作中的需要。特别是个各中学课程只开设音乐课程,舞蹈课只是作为课外活动开设,要求高师专业院校舞蹈毕业生同时还要具有音乐理论和实践知识。由于市场经济要求这些刚参加工作的高师舞蹈人才,面对学生要会教授舞蹈音乐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面对演出观众要会创作好的舞蹈作品;面对专业演出团体和文体活动,要懂得经营管理、合理统筹安排及排练创作作品等等,都要求舞蹈人才具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面对社会市场经济下带来的各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相反对一些没有工作机会的舞蹈人才,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据调查现在每年有40%的舞蹈专业毕业生没有适合的工作机会,面临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选择。由此可见,舞蹈文化市场要求的是具有综合知识的创造性舞蹈人才,既具有舞蹈理论知识和技能、经济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及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对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及舞蹈边缘学科知识及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化。
二、培养舞蹈人才的整体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分析:
当今舞蹈文化市场对于舞蹈人才资源的培养要求具有综合性素质。这就需要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必然是综合性,而不能单一。那么,如何培养具有适应舞蹈文化市场需求的舞蹈人才,研究与舞蹈文化市场相配套的现代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由显重要。
目前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在舞蹈教学中,在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指导发现教学模式,二是程序教学模式,三是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四是“问题”教学模式,五是案例教学模式,。六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等。在“指导发现”和“掌握教学”的教学实践中,均采用了问题指导语,使学生经课前及课上的观察并发现实践,在课后对所发现的有关知识和自己练习中的体会自我归纳概括。如在舞蹈课堂上,老师先提出技术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在授课中,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心态和体力,从而更好的配合老师完成上课内容;在“合作学习”“掌握学习”“案例”“问题”等教学模式中,均应用了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为了方便学生掌握课堂技术理论知识,按动作或节奏或情绪等形式,划分成不同形式的训练组合;在“程序”“指导发现”“掌握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中,强调对新授的技术要以元素步骤的程序进行。以基训课为例,在舞蹈授课过程中,学习“探海翻身”,首先必须进行韧带的开软度训练。第二加强学生各个关节的力度和能力训练。第三掌握动作要领及相关的动作平衡的关系。第四在以上的基础上组合完成动作。否则学生难以达到动作的质量要求。实际上在每个舞蹈技术动作中,都要求学生综合性的身体能力。
在舞蹈理论教学中,以上教学模式同样适用,并不断总结创新的舞蹈教学模式。如在舞蹈理论课堂上,采用多媒体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使舞蹈课堂更加直观化,有利于课堂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设舞蹈多媒体制作技术课,尤其是近年来在一些现代化大城市如上海的高师舞蹈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舞蹈多媒体制作――运用电脑科技等技术,把舞蹈动作或与舞蹈作品内容相关的情景等画面进行数字编排制作,形成了做为舞蹈作品辅助手段的直观印象,向观众解释或提升创编者的创作思路。这种形式的舞蹈作品,加强了舞蹈视觉的冲击力,从而更好的表现主题。丰富了高师院校舞蹈课程设置体系,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
可见,对现代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在社会舞蹈文化市场的作用下,舞蹈人才的培养理念就是培养具备舞蹈专业技术实践与理论知识;具备经营管理知识与经营能力;培养具有传统与现代文化知识和理念相结合,符合时代潮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舞蹈文化产业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万举.艺术―文化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2][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庞彦强.艺术经济通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08
作者简介:
摘要:将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5W1H”分析方法运用到南通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案例中,根据南通理工学院办学实
>> 基于423模式的高职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校企双向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浅谈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双线并行”机制下高职校企融合人才培养管理平台的设计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改进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改革创新策略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机制体制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 校企深度融合的数控、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职业导向的“校企融合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王昶,袁军平,申柯娅.“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7):47-48.
Abstract: The paper applies "5W1H" analysis method, proposed by Harold Dwight Lasswell, to the case study of Nantong Polytechnic’s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terms of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 of school-running, running regular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requirements of talents training, the paper proposes a talent-cultivating mode whose characters are opening up all the way and coordinating to double wins in order to provide Nantong Polytechnic’s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mode with new approaches and inspire other schools of the same variety.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5W1H" analysis method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向
随着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国际竞争加剧,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逐渐转移,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传统的学科导向的专才培养模式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大学生基础薄弱、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综合素质偏低等现象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至今振聋发聩。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呈现出以下新动向和特点。
树立顶层设计的系统改革理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是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包含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培养途径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要素。各高校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需要进行系统思考、顶层设计、整体推进,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如果顾此失彼,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效。现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不再局限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教学方式等某一方面内容的单项改革,不再“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而是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和构建、培养制度改革、人才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和系统设计构建。例如: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都与本校的现状、传统、定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再盲目追求高端、全面;对于学生应用能力不强、就业困难等系统性问题也不再简单从某一方面解释和解决。
探求分层分类、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培养什么样人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要求,是学校确定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也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和培养途径选择、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与衡量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关键是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科学定位办学方向,使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既反映社会的需要,又体现高校自身的特色。
过去,多数高校盲目地追求高层次、综合性办学,专业设置大而全,发展目标纷纷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却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与服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追求高端、全面,定位模糊、内容空泛、没有特色,缺乏规范性和指导性;培养出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素质、能力低下,就业困难。
而现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一个共识:人才主要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实用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由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主要由一流大学及研究生院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办学传统、特色、条件,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定适合人才发展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分类别、多层次、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些发展基础比较好的高校把自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和精英教育,提出建设“国际一流”“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办学定位,提出“高层次人才”“高素质人才”“国际化人才”“行业中坚”“行业领军人物”等培养目标。在人才的规格方面,强调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和精神、宽厚的专业基础等,如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高素质人才”;复旦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到“兼具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质”。[2]而很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则定位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地方、区域“培养各个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规格则强调“基础适度、口径适中、重视应用、强化素质”,具有应用性、行业性和社会性特点。[3]
注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专业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和完成的重要落脚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往往最先从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入手。
专业建设方面,多数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取消过时专业,增设新专业,合并或调整不合理专业,强化特色专业与优势专业,重视在前沿交叉学科与优势学科领域设置专业,重视面向发展前景好、就业机会好、社会需要量大的社会行业设置专业,使所培养的人才适应新社会、新行业、新生产的发展需求,而不再盲目追求专业设置的全、新、尖,改变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设置陈旧的问题。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区域服务性、就业导向性更加明显,专业结构更加优化。
课程建设方面,为了改变培养方向过专、知识结构偏窄的问题,部分高校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课程结构呈现模块化、弹性化,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等不同模块,选修课程的比例不断增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强。第二,课程内容呈现基础性、综合性和职业性特点。一方面,学校越来越重视通识课程、基础性课程,跨专业、跨学科设计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宽基础;另一方面,在专业及专业方向类课程越来越强调内容的实用性,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尤其重视实用课程的设置。例如:北京大学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设计了全校通选课和公共课、高年级专业课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则通过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出口。浙江大学按照“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框架,建立了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按文科类、文理类、理科类、理工类、工科类、艺术与设计类设置6大类基础课程平台。[4]一般的应用型高校主要以能力素养为取向,加大应用型课程的比例结构,特别重视和行业对接的应用型课程开发,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区域经济对接的特色应用型课程体系。
积极推进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 ,倡导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教学
教学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传统的教学以课堂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没有发挥,不利于能力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大都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推广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受到重视。这类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我讲你听”向“设计师、引导者、推进者、组织者”进行转变;学生不是坐在教室里“眼睛看、耳朵听、平时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死记硬背,而是课堂上与教师积极互动、大胆怀疑、大量阅读、批判吸收、主动探究、小心求证,积极走进实验室、图书馆、社会第二课堂、校企合作企业,“做中学、研中学”,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培养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提升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各高校都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主要表现在:加大实验室经费投入力度,紧跟社会生产的发展步伐,引进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精心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和途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在保持和规范基础性实验的同时,注重开发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教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式、探究式的动手操作能力;推动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学生进行科研,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聘请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真岗真练、企业真实任务成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之一。各高校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制度的建设,特别是探索以学分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招生制度、学籍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度、本硕博连读制度、课程选修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联合培养、交叉培养制度等,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很多高校逐步从学年制、学年学分制过渡到弹性学分制,通过上述系列制度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发展主动权,如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情况选择修读年限。转专业制度给予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选课制度、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度等允许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允许学生选择辅修专业方向,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辅修自己喜欢的第二专业,获得第二学位。这种弹性学分制有利于天资不同、素质不同、兴趣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及教学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特殊才能的学生迅速成才。
积极改革试点和实践探索,形成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很多高校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学科专业特点、学生基础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和实践探索,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经验,涌现了一些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分别成立了元培学院、竺可祯学院、吴玉章学院、匡亚明学院和复旦学院,探索创新型、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5] 同济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KAP,即知识(Knowledge )、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 )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探索“4+3”“4+2”“4+0”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一些应用型高校积极面向社会需求,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湖北文理学院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华中农业大学的“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武汉工程大学提出的“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洛阳师范学院的“名师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提出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6]
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刚刚拉开序幕,离建设高质量和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改革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办学定位、条件、传统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不同,不存在一个适应所有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要根据办学条件、人才市场需求态势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推进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手段等的相应变革,探求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2] 孙琪.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及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3] 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 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4).
[5] 董瑞.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5所名校学院建设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1(6).
关键词:独立学院;培养模式;1+2+X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148-02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中国独立学院开始建立,这是中国实行高等教育创新下的必然产物,多数依靠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以及民营运作的机制优势得以迅速兴起,成为当之无愧的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为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独立学院是面向普通大众教学的主要载体,实现了由最初的精英教育向普及化教育的转变,可以这样说,独立学院不但在招生规模上大于高等本科院校,且在人才培养类型方面进行了有机的补充。因此,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及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是独立学院今后的生存及发展能否顺利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多数独立学院都是凭借母校的教育资源而建立的,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与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在针对专业的设置方面,与母体院校相同,完全依赖于母体,这对独立学院自身的学科形成及专业特点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会对学生的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本文主要对如何搭建适应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生源主要是二批本科录取线以下、专科录取线以上的学生,通常称为第三批本科生,或“三本”生,且独立学院一般多是凭借母校的教育师资力量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多与母体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同,专业设置方面和母体高校大同小异,更有些独立学院完全依赖于母体高校。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母体高校招收的学生多是第一批本科生或者是第二批本科生,而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是第三批本科生,不可否认的“三本”生的学习基础与“一本”、“二本”相比较存在不小的差距。从他们高考的入学成绩也能反映出高中阶段学习的基本情况,偏科、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效率较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因此,完全按照一本、二本学生的授课内容进行授课会使一部分学生感觉学习起来吃力,甚至慢慢出现厌学现象。其次,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设置完全依靠母体高校,这直接导致了专科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的出现。比如,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网站开发专业课都是在大二下半年学习,而网站开发中所用到的编程语言也都放在同一学期,这导致了一些知识点的滞后现象,出现老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听不明白或者根本听不懂的问题;第三,在当前的才人培养方案中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教学实践及实习环节,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不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毕业后对工作会出现不会做的现象,导致就业困难。第四,师资力量匮乏。独立学院主要依赖母体高校,利用母体的师资进行教学的运转。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近些年来独立学院的招生持续扩大,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还远没有跟上学生增加的步伐,这是制约当前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单纯依靠母体学校的教师资源已无法满足独立学院办学的需要。尽管选择一些外聘教师补充到教学当中,但外聘教师的选择往往哪门课程没有老师就临时招聘,很多外聘教师只单纯地完成课堂上的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学效果也就无法保障。
二、构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1+2+X”
如何制定适合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育界教育专家学者探讨的焦点。对目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概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借助母体实行克隆,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程设置等完全依托母体照搬应用;二是进行局部改良模式,基本上还是以沿袭母体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结构及要求,只在局部进行稍微的变化,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母体有些不同,在教学手段上变化下方法等;三是降格培养,不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就盲目将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降低,按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完全把独立院校变成了职业院校,把独立学院作为本部变相收取高价学生的一种手段或途径。无论三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模式,都没有正视独立学院的自身具有的特殊性,都没有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真正的定位。另外,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自身的研究给出了想法。比如,温州大学助理研究员郑庆柱认为:独立学院要突出办学特色,保证教学质量,就应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结合,充分利用发挥优势资源,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改变或者调整传统培养计划,课程结构有机整合,改变教学模式,探寻使学生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开辟一条“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发展道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在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因此需要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合的创新,前提首先需要对独立学院培养目标进行准备定位。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学院的建立是为了填补普通本科高校及高职院校两种办学类型之间应用型本科层次的空白,独立学院应该在这种空缺中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给予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有,独立学院才能在高职高专院校及本科高校间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也恰恰是独立学院的立足之本。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较,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更应注重实践及动手能力;与高职院校相比较,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基础知识应该更牢固,学习能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在这样的定位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当以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为方向,以通识教育为起点,以专业分流培养模式与弹性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继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放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以能力培养为己任,确定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育方针,将学到的知识用到解决实现遇到的问题中去。这也就是说依据国内不同行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由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1+2+X”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每个学年每个学期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而对课程的简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真正做到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构建“1+2+X”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1+2+X ”的人才培养模式,“1”为学生在入学第一年要把公共基础课程全部修完,“2”为第二学年及第三学年把专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全部修完,“X”是指实践教学,此实践教学是弹性的,也就是说在最后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将课堂授课知识与社会实训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要进行仿真模拟及实际应用相互结合,又要手、脑并用,将课程教学与取得技能资格证书结合,使学生在四年学习当中至少获得一个职业技能资格证,真正做到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持证上岗,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率。
三、“1+2+X”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独立学院的生存及发展之根本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要以学生为根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人才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力争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技能优势明显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独立学院“1+2+X”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高标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首先,打造高水平的能够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师资队伍。例如杏林学院认为建立起专兼职相互结合的师资队伍,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质量。兼职老师可以由企业中具有理论及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技工担任;另一方面,在教职工的工资待遇方面要给予绝对保障,且要经常选出一些教师到实训基地进行挂职锻炼,在现场实践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
其次,积极创新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及工作方法。因为独立学院中学生的基础知识高低不齐、学生动手能力欠缺等实际情况,这就要求对学生工作要有新思路,对学生工作要改变方法,多进行激励及加以引导,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管理。针对学生基础学习能力进行加强,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多以灵活方式进行,加强学生学生、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引导。
最后,建立完善学生培养规格的教学保障及监控体系。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的根本,是能够被社会认可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例如南通学院在认真研究探索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根据本科生教学要求作为参考依据,结合南通学院的实际情况及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合理进行内容安排,加强实训环节,强化技能培训。二是要因材施教。由于南通学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所以,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增加课时,强化训练,以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及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其与本科教育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其最终目的是实现“1+2+X”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魏训鹏.独立学院办学主体的权力博弈[J].中国高教研究,2012,(3).
[2] 吴国锋,李梅.“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发展研究,2009,(2).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of "school in factory, factory in school”. Through reform,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hands-on ability, develop professionalism and accumulat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The main difficulty of reform is to develop suitable training programmes and excellent team of teachers, and build productive practice and training base.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ways to achiev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school in factory, factory in school".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Key words: talents training mode;plant in school;school in plant;modern apprenticeships;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28-02
1 改革“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校中厂”、“厂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思想“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双元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双元育人含有育人主体与育人环境的两个特征,从育人主体来看,“校中厂”、“厂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承担育人的任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1-2]。从育人环境来看,“校中厂”、“厂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3]。
“教育部16号”文明确指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提供管理、场地和部分师资,企业提供项目、技术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构建的“校中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建立具有明确任务的工作室,它给与了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自由,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效果明显。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工作室既为企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资源,又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基地,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第三,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生产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第四,教师在这种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压力下,其实操技能将会大幅度提升,有助于往“双师素质”转变。通过产学工作室的建立,全面检验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了平台,实现校、企、师、生四方共赢。通过创办“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积累了职业经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实现了学生实训、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2 “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
2.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中厂、厂中校”把学校与企业融于一体,搭建学生就业的“直通车”, 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达成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与企业岗位要求能很好对接。
2.2 搭建合理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利用各自的知识、技能特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互相学习、相互提高的师资培训新模式。
2.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教学过程贯穿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将学生必需的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融于完成生产任务过程中,由过去过多的理论教学和无企业实际项目的实操实训,转变成以企业生产为载体进行生产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做到工学交替、学以致用。
3 “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方式
3.1 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现代学徒制、“订单”模式等形式实现“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
①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采取参观实践—理论教学—企业生产实践—再理论—再顶岗实习的循环教学模式。在方案实施前,必须结合联合办学的企业实际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好职业就业教育,做好企业文化培训,便于学生能更快融入企业的实践教学中。
②学徒制:从企业招生,在企业办学,实行学员在岗求学、工学结合,生产、工作中学习、边做边学。学生在技术岗位上工作,在不离岗的情况下,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锻炼。学校派教师到企业为在读的员工授课,同时企业为在读的员工安排经验丰富的师傅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专业指导。经过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培养,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提高员工的职业岗位能力。现代学徒制特色:双元主体(企业与学校)办学模式;双向融合(能力与知识)培养目标;“双员”身份(企业职员与学校学员)教育对象;双师教学(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育人机制;双重特色(专业特色与企业特色)人才素质。
③订单”模式:在大二时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企业与学生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在学校完成后到企业进行专业技能课和顶岗实习的学习,整个教学任务由学校的教师和学校聘请的技术骨干共同完成。
3.2 引进企业部分生产性项目实现“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有机的校企合作,将企业生产性项目移到学校,并在学校建立“产学一体化”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并将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生产的合格产品由企业收回代为销售,算为工作室利润。通过制定工作室的考核指标,形成工作室管理规章制度,每学期对工作室进行考核,做到奖罚分明。这样即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4 结论
①改革“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双元育人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②良好有机的校企合作关系、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批理论实操两手都硬的师资队伍是实施“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先决保障。
③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现代学徒制、“订单”模式以及在校构建企业真实性生产性项目等形式实现“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丽香,兰小海,朱勇萍.共建“厂中校”,探索“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4):50-5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19-02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明确,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要围绕这一任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提出,其内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一个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教授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何文进先生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学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还有很多种,分析各种表述,考虑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赞同使用这样的一种定义: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范型”和“式样”。
1.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称为教育目标或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确定的通过培养对培养对象要达到的要求。一般通过人才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以及业务培养要求等方面的表述作出明确规定。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因素,也是确定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前提和依据。
2. 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是指根据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的政策规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确定的专业教学环节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等。教学环节可以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类,理论教学环节又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外自学等。实践环节可以包括实验、实习、实训、作业等环节。课程体系是指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类课程的有序的组合,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基础单元。当前,课程体系通常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一般可包括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等,每一模块又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区分。
3. 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的实施过程,可包括时间过程、空间过程以及教学的实施过程。时间过程是指人才培养的时间进程,又可以称为学程,可以由学期、学年组成。空间过程是指人才培养过程实施所在的场所,可以是学校内,也可以是学校以外的工厂、企业、机关以及学校等。教学的实施过程是指课程的实际教学实施过程,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人才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具活力的要素。
4.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文件的制定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等。
二、我国高等学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关于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理念,用这些理念来审视我国高等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按照现代人才培养理念,现代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传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三要素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1. 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之间的矛盾
多年来我国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过多地强调专业教育,注重“专才型”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采取了细致划分学科专业的做法,导致了大学教育中专业设置过窄的现象。1997年,经过第四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我国高校的本科专业目录减少至249种,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全面素质提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设置过窄的弊端。但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深层次的矛盾仍然存在,解决这些矛盾,仍然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在高等学校中通常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增加专业基础教育、增加选修课程及增加实践环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等办法探索解决这一矛盾。
2. 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之间的矛盾
我国大学在学习过程设计方面存在着过程单一、模式刻板的现象。教学场地仅限于学校之中,学校教学仅限于课堂之上。存在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体表现是:在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选择、设计和安排上,忽视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经常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教学方法与模式过于强调对预定的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是一种注入式的知识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大学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3. 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机制之间的矛盾
我国传统大学教育的培养机制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传统大学的教育管理以学科专业教育管理为目标,为培养专才服务,与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很不适应。传统大学的学制基本是固定的,这使得学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接受教育,不可以提前也不可以拖后,这就限制了青年人塑造自己的灵活性;学习量的计量主要采用的是学年制;教学主要采取大班集中授课的模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主要以知识记忆、书面考试的分数为主要标准,“一张考卷定终身”;大学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千人一面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个人,往往缺乏个性,缺乏一种求新、求变、进取、批判和创造的精神,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大变迁中,很难应对来自社会的各种挑战。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重点考虑的四个问题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展开。
1. 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学校的生源质量水平。为了实现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要研究人的成长、发展的规律,要研究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趋势,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还要研究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发展历史、社会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有了这些研究作为基础,才能科学地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深入分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各要素。关于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心理学方面体现在人的人格和认知的发展;二是从社会学方面体现在对推动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三是从哲学方面体现在不断地否定低层次的自己,使自己进入更高的层次。通常意义的发展是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其总体目标为综合素质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通常具体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专业知识学习方面、通识知识学习方面、应用能力方面、创新精神方面,以及身体心理状态方面等。
2. 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体系
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和融合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知识分类、学科分化的不断加深,现代大学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专才教育之路,专业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当前,应着力建立一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统一和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识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其使命是要发展学生的对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理性精神、人文情怀,以及人生品位等,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按照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的思路,努力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和融合。
拓宽专业领域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要重点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人们对我国大学专业设置过窄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个问题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考虑拓宽大学的专业领域问题。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设计教学计划,淡化专业意识,增加基础课课程的比重,加强相邻学科知识的教学,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
大学的课程设计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课程在类型、形式与内容等方面都要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要建立以模块化为基础的知识整合与知识建构模式,根据知识社会中大学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可以按照基础模块与拓展模块、通识模块与专业模块、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块与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等不同维度,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3. 精心地设计人才培养过程
对于人才培养的时间过程,要精心设计。对于整体学程可以分成若干段,每一段确定一个培养的目标,每一段的目标之间既要有所区别,又要有相互的联系,每一段的目标都要为总目标服务。要按照开放式办学的思想,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的空间过程。要采用课堂内、课堂外相结合的方式,校园内、校园外相结合的方式,甚至采用境内、境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国际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
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以注入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宗旨、以参与式为主的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积极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4. 与时俱进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上。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基本宗旨。研究表明,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当前的高等学校管理是经验型、科学型和文化型的混合体。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要努力探索、尝试实施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大家取得共识的激励人、培育人、发展人的有效的管理模式。
(1)建立弹性化的学制。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应该是弹性化的,也就是说学制可以长一些,也可以短一些,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2)要建立以学分制管理为主和学年制管理为辅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适合于现代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学习进程体现了灵活性,学习内容体现了选择性,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培养,有利于人才成长。(3)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制度。以多元质量观为指导,要建立以公正、公平原则为基础,以多元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以多方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多元的学习评价制度和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目标是激励人的上进、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毕业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具有校企资源的共享、就业率高(几乎为百分百就业)和优势互补等优势,该种模式引起了许多企业和学校的关注,并引发了众多高职院校竞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种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该种模式中学校依托企业办学、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同,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也存在或面临许多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来自企业经营的压力和学生发展的压力。
1.企业经营的压力
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影响订单式教育的成败,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即可出现断单等情况;企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都有一定的阶段性。因此,不可一味的寄希望于通过寻找一家企业一劳永逸的进行订单培养,而应该通过建立起一种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使这一模式得以持续。高职学校应针对企业需求,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学生发展的压力
虽然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订单,但是由于执行的周期较长,执行情况会受到行业发展的影响,也会受到合作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如果合作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萎缩,必然造成按订单培养的人才就业出现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这些按订单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在订单关系下,学校为迎合企业的需求,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一切要求,就容易造成培养内容针对性太强,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导致学生转岗困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综合性的、发展性的,而订单式培养是按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岗位特征明显,具有较强的单一性,严重影响学生的长效发展。
鉴于现有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诸多困境,本文提出了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种模式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主要的特点在于:该种培养模式无需学生与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学生毕业后可以自由择业、学生的培养不再单一的面向某家企业。因此,该种培养模式灵活性大、风险小,更易于被企业和学生所接受。本虚拟订单式培养模式虽是一种虚拟的为企业提供订单培养模式,但为了能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依然需要企业密切的配合。针对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按照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结合、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体系,规划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二、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基础
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成功的根本保障;需要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这是成功的基本保障;需要得到企业的紧密协作,这是成功的外部保障;需要专业的积极推进,这是成功的内部保障。本文将其概括为“四位一体、四方联动,有效实现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四位”和“四方”指的是“政府、学校、企业、专业”。
1.政府的大力支持
虽然教育部明确提出订单式培养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国家缺乏强有力的行政和经济措施出台来推行,只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相关部门可出台政策去鼓励企业对学校进行捐赠,同时对这些企业在税收和贷款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毕竟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无利可图的事一般企业都是不愿意去涉及的。对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政府可以对其予以奖励,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奖励,适当给予物质层面的奖励。
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政策、项目、经费上的支持,为该种培养模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本模式成功的一项根本保障。
2.学校的高度重视
学校应敏锐地把握订单市场需求信息,充分了解需求企业的资质和发展状况,并对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有充分的估计。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一定要经过深入调查、仔细论证,尽可能选择一些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以确保“虚拟订单”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
制造类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时,离不开专业设备的配置,以满足企业专门人才培养。以模具制造为例,在模具加工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加工设备。这些设备动辄上十万,每种设备在加工过程中都有一定的用途,因而必不可少。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为模具制造购置这些相关设备,以建设功能完备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教师是整个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断的提升教师的技术技能成为学校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进而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学校在重视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人才的就业及就业质量。学校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毕业生搭建一个就业平台,该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学校应争取将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邀请进入平台,为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择业平台。以这些知名度高的企业为推动力,不断的提升就业平台内企业的层次,打造一个蒸蒸日上的就业平台。
学校的高度重视是本培养模式成功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