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家庭养老概念

家庭养老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04 15:19: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庭养老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家庭养老概念

篇(1)

关键词: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主体;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21日

一、养老服务解析

(一)养老服务。广义上的养老服务,主要是为老人提供必要的日常生活服务,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一项基本需求。按照不同的居所,养老服务可以分为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比较倾向于家庭养老这种模式,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远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我国养老机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概有接近5万个,共有400多万张床位,在中国60岁以上老人当中,平均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位。而根据民政部所出示的2015年数据,大部分的养老机构收支持平,另外还有一部分呈现于常年亏损状态,不到9%的盈利。

(二)多元化养老服务。主要是在传统的养老服务基础之上,集合多元化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以政府为指导,以家庭为中心,集中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来实现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将多种养老服务模式集中在一起,弥补养老中的缺陷,其中以政府为指导,对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进行管理和监督,进而良好运营、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利用社会多方面的参与力量,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为老人提供多元化的公益性、福利性的养老服务。比如为社区老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物质需求、为家庭养老提供心理疏导、为社会养老提供关怀等等。这样有利于降低政府财政压力,弥补各方面的缺陷。

(三)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主要是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以及多元化的养老基础之上,为多元化养老服务提供的一些物质需求、人力资源等。比如家庭养老,其家人子女作为养老的供给主体,多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物质需求,满足其基本的日常生活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辅助作用,为家庭养老提供一系列的养老保障服务,通过非营利机构或者是营利机构发放养老补助金,降低家庭养老服务费用,促进养老质量的提升。譬如社会养老,其养老服务可以由政府提供,通过社会公益组织、慈善机构的志愿者,提供免费的养老服务,以组织服务的形式,为社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对这些志愿者进行培训,规范化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又譬如机构养老,与非营利机构签订养老协议,将养老服务的权利交给非营利机构,由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满足老人的基本日常生活需求。

二、养老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化养老与社会养老概念界定。社会养老,其养老资源的供给主体为社会,实现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的公平性;社会化养老,指的是将家庭养老的部分转移给社会,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其意义截然不同。

(二)空巢老人概念界定。不同学者对空巢家庭老人的见解是不同的,空巢是家庭生命最后一个周期阶段,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在这个阶段的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变化非常明显,在居住方面,老人与子女分离,主要有纯空巢家庭老人、类空巢家庭老人、年老的空巢家庭老人、年轻的空巢家庭老人。精神需求方面,由于得不到家人更多的关心,无法满足其精神需求,从而出现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三)居家养老概念界定。在我国养老当中,家庭养老是最主要的一种养老形式。针对这种养老方式,论述的是养老费用的提供和承担,相对于社会供养的一种家庭养老形式。家庭养老主要在于地点的选择,没有反映出实质性的问题,就养老资源立场而言,居家养老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养老或者是自我养老。综合学者观点,家庭养老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老、社会养老为辅的一种形式,调动社会力量建立符合老人意愿、利于老人自立能力,并且实际可行的一种养老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养老体系,最终以家庭为单位体现出来。

三、当前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需求冲突

1、老年经济需求冲突。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开始注重自我意识,改变了养老观念,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自立来养老,而不是过多的依靠家庭。在实际情况中,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无法实现自立养老的目的,而现有的社会保障机制又无法完全覆盖,与自立养老需求产生了冲突,使得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需求还是由社会、家庭供给,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老年人经济贫困人口较多以及退休保障金的范围覆盖不全、保险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大部分没有任何老年经济保障,城市老人退休工资有较大的降低幅度。总之,大部分的老年人经济需求冲突,需要通过社会服务保障制度的完善来解决这一冲突。

2、老年精神需求冲突。老年人更加渴望精神慰藉,主要是老年人对社会服务、家庭关心的一种心理需求。因为随着年纪慢慢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开始逐渐退化,表现出脆弱的情感,如果这些情感得不到精神慰藉,就会引发各种病症,进而成为家庭乃至社会的负担。现实生活当中,老年人精神慰藉缺乏非常普遍,主要是因为与家庭亲人关系疏离、社会服务不够、人际关系的冷漠等,这些都会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进而出现严重的精神危机,需要完善社会福利服务来解决这一需求冲突。

(二)供给问题

篇(2)

关键词:四二一家庭,养老观念,家庭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中国人口数量过大,增长过快的问题,中国实施了独生子女政策,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这使得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在短时期内大幅度下降,从而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加快了中国人老龄化速度,另一面使社会产生了一批新型的细胞——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是指父母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据实际调查表明,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中国人最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因此我们在讨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时要在家庭养老这一普遍的养老方式下进行。目前,学界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独生子女家庭难以负担家庭养老的重负,这种观点占主导地位。另一种观点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负担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代表人物是原新。他认为独生子女家庭的真正挑战不是家庭子女多少的问题而是有无子女和晚年有无存活子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我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

老年人通常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自己的构想,这种构想就是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我们认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否幸福与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幸福感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受参照标准的影响,个人的预期和构想就是参照标准。当现实情况好于构想,就会产生幸福感。对老年人赡养问题的研究无非是想从学术的角度提出一个科学的养老方式,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能幸福,所以对老年人养老观念的研究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概念界定

(一)养老观念

“人的生活观念是衡量幸福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评论或看待同一件事物的好坏优劣时具有不同的观念就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1同样不同的养老观念会使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不同的评价。养老观念是指老年人根据客观因素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构想与设计。

(二)“四二一”家庭

“四二一”家庭,即把独生子女夫妇作为家庭结构的中心,即作为“四二一”中的“二”来看待,主要探讨独生子女一代在供养老年人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产生的问题。该结构遵从于广义的家庭户概念,即“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强调的是代际关系,不拘泥于是否真正生活在一个家庭户中,即家庭成员同吃同住在一处的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户单元。2这里的“二”指双独夫妇(两位独生子女婚配),“一”指双独夫妇的孩子而且也是独生子女,“四”指双独夫妇的四位父母。

(三)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分为家庭的微观结构和家庭的宏观结构两部分。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的是家庭的微观结构。家庭的微观结构是指把家庭抽象为一个研究单元时,这种单元的内部各种因素基本构成情况。家庭结构,即家庭的构成,特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3对家庭微观非综合性考察,可以从权力结构、人口规模及家庭中婚姻的关系或状况三个角度展开。

(四)家庭生活方式

家庭生活方式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广义上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是怎样进行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怎样;狭义上是指家庭作为一个整体享用物质和精神消费品进行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式及家庭成员共同和各自支配余暇时间的方式。4

三、“四二一”家庭老年人的养老观念

(一)从家庭结构的角度分析

在中国人的代际关系中表现出一种责任伦理,责任伦理在老年人的养老观念里表现为老人对子女的一种责任观。“责任伦理”的机制使老年人到了需要帮助的时候,出于尽量减少子代负担的责任感,他们也会通过降低生活标准,减少需求等途径来达到减轻家庭养老负担的目的。正是这种责任伦理机制促使老年人根据自己子女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不同的养老观念。“家族绵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永远不可改变的情结,正是这样的情结使得他们永远不忘自己对儿孙的责任。”1正是这种情结使老年人在晚年享受被赡养的权利的同时仍没有忘记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关爱子女,其具体表现是生活上降低标准、减少需求、尽量依靠配偶照顾自己等,从而减轻子辈的负担。“责任伦理的特征之一是普遍性,它为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接受并奉行。”2

“家庭结构是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生活关系的统一体,既包括代际结构,也包括人口结构,并且是二者结合起来的统一形式。家庭结构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家庭人口要素,相关的问题是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家庭规模大小如何?二是家庭代际要素,相关问题是家庭成员的代际分类是怎样的?”3在家庭人口要素方面,“四二一”家庭的人口显然要少于一般的普通家庭,其父辈人数相对较少,用于赡养老人的所有资源都来源于由两个人组成的父辈,那么,父辈的负担明显比较沉重。由于责任伦理机制作用的强度受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父辈的支持能力的不同使得“责任伦理”机制作用的强度也有所不同。

(二)从家庭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祖辈与父辈间在赡养问题上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分析生活方式这一方面时,主要分析父辈在婚配前各自的家庭生活方式。我们认为,家庭生活方式对祖辈养老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家庭结构(包括家庭规模及构成)是人们家庭生活方式赖以形成的客观基础与条件。无论是家庭成员数量的多少、代际的众寡,还是角色构成,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关系、家庭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成员互动,也都会给家庭生活方式打上特定的标记。”4由此看出,家庭结构的不同对家庭生活方式会产生不用的影响,从而造成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大量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家庭中“三口之家”的比例在80%左右,这就说明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都是三口之家。

首先,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方式的一大特点是以子女为家庭中心。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他们唯一的孩子,而孩子对中国人来说是家族的延续,中国人看重家族的绵延,所以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独生子女倍受父母的爱护。而独生子女的父母作为父母的责任较非独生子女家庭来说相对较强。因此,责任伦理机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作用就加强了,其具体表现为父母过分宠爱和娇惯子女,使子女成了家庭的中心。在生活方式上即“独生子女父母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超过多子女父母”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消费呈现出较明显的子女偏重状况”(风笑天)。由此分析得出独生子女父母与其子女间在感情方面较强烈的相互依赖性,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依赖,他们对家里唯一的孩子倾注了他们所有的情感,这种情感投入从孩子出生起就一直延续下去。这种强烈的情感也会加强责任伦理机制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对子女的养老支持降低需求。这里所说的降低需求是指降低物质方面的需求,但是对子女情感支持的需求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与子女的大量的情感交流,即使子女有了自己的家庭,这种情感需求的惯性仍然存在。因此在“四二一”家庭祖辈的养老观念中表现出较低的物质要求构想,较高的情感需求。“83.1%的独生子女父母都希望自己年老时孩子能在自己身边。”5这一调查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强烈的依赖,而前面提到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消费呈现出较明显的子女偏重状况”这种行为是一种观念的体现,是一种观念的内化后作用于行为的结果。这种观念即是体现在代际关系中的责任伦理观,只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一种观念一旦被内化是不会轻易被其他观念所替代的,也就是说独生子女父母消费偏重与子女这种行为是存在惯性的,是会延续的,这也是“四二一”家庭祖辈养老观念的一大特点。

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方式的另一个特点是:集体化的闲暇和娱乐。“传统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中那种十分常用的父母丢开子女单独从事某些闲暇活动的现象,在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已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全家三口人的集体行动。”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与子女的互动频率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而且父母将自己的闲暇与娱乐的时间大多都奉献给了孩子,结果是“促进了亲子间关系的平等化。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限制了独生子女父母的独立活动。”限制独生子女父母的独立活动直接导致独生子女父母交际圈的狭窄,这也给独生子女父母的晚年生活中的社会交往增加了难度,因为朋友太少,交往频率低。子女婚配后,与子女的互动骤减,使独生子女父母感到不适应,最终表现出“四二一”家庭祖辈在晚年生活中社会交往受阻,生活单调乏味。所以“四二一”家庭祖辈的养老观念中自然会加强社会交往的期望以及与子女互动的需求。

四、社会工作与养老

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同时,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大力发展社区工作,使社区与政府、独生子女形成有效合力,以缓解“银潮”所带来的社会压力。这为缓解独生子女养老支持的压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老年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应用专业服务方法,充分协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老年社会工作的助人方式有一对一的个案方法,有把受助者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活动的小组工作方法,还有利用社区资源,在社区范围内使老年人有社区归属感,促使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的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认为每一个老人都有改变困境的能力和内在潜能,遇到困难威胁的老人更应该受到社会的重点照顾,并且他们应该和他人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利。每个老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要根据具体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般救助者或救助机构都认为老年人只是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却没有看到老年人强势的方面,因此总以一种不平等的姿态去救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而在社会工作者的眼中,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只是暂时处在困境,社工所要做的只是协助老人和提建议,由老人自己选择,并不强加意愿。首先,老年人有大量空闲的时间,比起年轻人的忙碌,老年人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其次,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从老人的人生经历中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宝贵经验和人生道理。还有,老年人有资深的工作经验。一般退休老人都有40余年的工龄,虽然有些实际工作已经不合时代潮流,但许多方法是相通的,经验是同理的,老年人的工作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二一”家庭的祖辈相比普通家庭的祖辈,在情感需求方面要求更大一些,因此要加强社区工作方面的精神生活服务内容,开设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等,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排除他们心中的苦闷。通过家庭社会工作,协调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制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而对于老人的社会参与需求,根据以上所提到的相关老人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老人创造“老有所为”的良好条件。让老年人有一个角色转换的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发挥他们的才能,既服务社会又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原新.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从人口学角度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4,(05).

[2] 张再云,魏刚.代际关系、价值观和家庭养老——关于家庭养老的文化解释[J].西北人口,2003,(01).

[3] 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6,(03).

[4] 宋健."四二一"结构:它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J].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5]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7] 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老年人需求调查”为

例[J].北京大学学报,2004,(01).

[8] 风笑天.独生子女家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J].社会科学辑刊,1994,(05).

篇(3)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养老模式的讨论更加热烈,在既有养老保障文化所设定的路径依赖,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多层次、全方位的结合乃至融合,已成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上的共识。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学者的相关观点,提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制度文化优势。

关键词: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制度文化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在对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方向上继续深入地展开讨论,特别是对国家、社会、家庭三者在养老方面各自承担何种责任众说纷纭。而对家庭养老传统及传统孝道的重要性的讨论也更加突出,与社会化为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的研究并驾齐驱。

一、关于养老模式发展趋势的研究

不少学者指出,现在养老的主要问题不是家庭是否需要放弃其责任的问题,而是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和使家庭能够继续提供照顾的问题(吕新萍,2005)。长期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力促进社会化养老,推动家庭养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演变,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张文范、邬沧萍等,1998;桂世勋,2005;翟振武等,2008)。而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的之间存在一定的功能互补、分工合作关系(熊必俊,1998;陆学艺、孙炳耀等,1998;彭希哲等,2000)。另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在我国养老保障体制中二者的相互关系上,家庭保障还应该具有积极的角色定位,这是中国特色所在(袁方等,1992;郑功成,1994;林卡,1999;穆光宗,2011)。一些西方学者也主张中国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发展道路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他们尤其强调家庭保障等传统非正式支持方式具有不同于欧美国家的重要定位(Holzmann等,2005)。联合国世界老龄大会多次提出,以家庭保障为特色的东方养老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张文范,2008)。一些学者还探讨了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尤其是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穆光宗,2010)。

另外,一些关注基层老年工作经验的学者,认为我国应采取社会支持下的家庭养老模式(孙学士、王伦贵、朱显才,1998)。中国人民大学姚远教授则从理论的角度剖析这个问题,他提出,我国传统养老文化的模式是国家性家庭养老,国家的支持在家庭养老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家庭养老的衰弱,有家庭变化的原因,根本更在于国家支持力度的衰弱(姚远,1996,1999)。通过对以往养老模式相关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对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者们普遍认为,家庭养老功能毋庸置疑地呈现出了弱化的趋势,孝道作为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出现了断层,孝道观念淡薄(张文范,2004)。

二、养老模式发展趋势研究的启示意义

一方面,在我国特有的家庭社会结构之下,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各自的内涵需要重新界定,尤其是目前主流对二者加以泾渭分明的划分,值得理论界反思。目前学界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概念界定持有两种划分标准,一是养老的经济来源,二是养老支持力(姚远,1999)。以养老的经济来源为划分依据的观点较为通行,此观点认为,社会养老是指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和社会保障生活,如城市中的离退休人员,城市和乡村的“五保户”等;家庭养老是指老人由家庭成员供养,就像大多数的农民和家庭妇女以及无业人员。涉及到第二种观点穆光宗(2000)认为,养老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仅仅从经济供养角度界定养老的概念,很难区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混合型养老模式。混合型养老模式的存在意味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中的照料问题、服务问题和慰藉问题有可能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现在超越经济供养问题。由此可见,有关养老概念的界定,需要考虑二个原则:一是经济为主原则,在分类时考虑经济变量为主,非经济变量为辅。二是问题感受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显示出老年人的个体差异。

另一方面,在传统社会盛行忠孝文化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家庭养老的支持,与维持巩固社会秩序有机结合,这种局面在现代社会难以再现,正是现代中国养老问题凸显的重要社会背景。这看似简单的逻辑,其实也正与当前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现实道路高度契合。中国特色养老保障之路,反映着既有养老保障文化所设定的路径依赖。

三、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文化优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融合发展非常必要,并具有制度文化优势。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给养老保障体系带来挑战

当今中国社会面临极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2005年美国兰德公司报告《2020年,中国会非常穷》的观点非常引人注目,认为衰老、贫穷等等将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基本标签。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老龄化事业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两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内部结构的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高龄老人持续增加,报告中预测2013年的80岁以上的老人将比2012年增长100万,上升到0.23亿人。此外,失能老年人口也将继续增加,2013年将达到3750万,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空巢老人的规模也将会继续上升,预计在2013年会突破1亿人大关,无子女和失独老人也在逐渐增多。伴随着这股“银潮”,老年人的福利需求也相应增加。社会中老年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伤残率直线上升,总体自理能力和照料资源呈现递减的趋势。因此,仅靠政府兴办的福利院、养老院提供服务或由家庭来供养显然难以解决。

(二)家庭的结构变迁和养老功能弱化

家庭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如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逐渐瓦解,被核心家庭、丁克家庭等所取代。不仅使原先由家庭承担的部分福利功能难以实现,而且带来了新的福利需求,特别是家务、老人赡养、和儿童照看的急需社会化问题。在老人赡养方面,虽然家庭养老模式作为稳定我国几千年传统社会的养老模式,但它已不能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在时间上,城市化使人们的劳动强度加大,劳动时间增长,成年子女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老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慰藉得不到满足;在空间上,工业化使劳动者的职业、工作地点更换频繁,流动性增强,供养者与老人的空间距离扩大,成年子女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支持的能力客观上受到限制。同时,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子女和父母很难生活在一起。这些都促使家庭养老能力的减弱,同时也加速催生社会养老力量的介入,妥善处理养老问题。

(三)制度文化优势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都是由自己国内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因素决定的。中华民族曾以敬老养老的礼仪和风俗在世界上文明,这种古老的传统深深扎根在民族潜意识中,并在我们周围顽强的表现出来,这些都警醒我们在学习世界上其他老龄化国家养老模式的同时,更要想着向自己国家的历史寻求更丰富和切合国情的经验。尊老养老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很难想像,一个不尊重和赡养老人的社会如何能够稳定、持久的发展,如何能够拥有高度的文明。“民本”思想、儒家的“仁孝”思想以及社会上推崇的老即是贤的人才观等其他思想合力构成了我国古代尊老养老的思想基础,这些思想来源于实践,也很好的指导着实践,历代封建王朝针对老人的各种诏令、制定的各种法律条文和礼仪制度都很好的说明了中国古代政府和社会对解决老人问题所作出的努力,这些都对当代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中国民间敬老养老的风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不可分割的部分,特别是儒家推行的孝行,经过历代王朝的提倡和鼓励,以“孝”为中心的行为规范逐渐确立,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见中国养老保障事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单纯依靠不断弱化传统家庭保障力量,或者完全寄希望于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的超前发展,都不是理想的应对思路。而强调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多层次、全方位的结合乃至融合,已成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上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吕新萍.院舍照顾还是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5,(第3期).

[2]张文范.顺应老龄社会的时代要求建构孝道文化新理念[J].孝感学院学报,2004,(第2期)

[3]邬沧萍.关于人口老龄化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与计划生育),1998,(第4期).

[4]桂世勋.中国现行人口政策是否需要调整[J].社会观察,2005,(第5期).

篇(4)

摘要:进入21 世纪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来弥补养老现状的不足。笔者主要从我国养老保障的问题及现状入手,以城市“以房养老”新试点的试行工作为出发点,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的合理性,讨论政府在这一模式施行中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以房养老;养老模式;政府角色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使得养老问题日渐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也成为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养老方式也在不断地取得进步,不再仅仅局限于“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方式已经逐渐发展起来。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养老保障工作的要求,就需要积极探寻新的养老模式。这对于做好我国的养老工作,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以房养老”相关理论概述及老年问题现状分析

1.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以房养老”是指运用任何方式使得老年人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房子来取得养老生活费用的做法。在此,我们主要讨论狭义的概念。以房养老,又称“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将老年人拥有产权的住房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经过相关第三方评估之后,按一定期限发放给老年人相应的费用来负担养老,同时投保人仍旧保留房产居住权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2.我国的养老现状分析

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根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243 万人,占总人口的14.9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0%。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中国自身,更是关系到世界老龄化进程的重大问题。

⑵我国养老现状分析。中国处于这样一个“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情况下,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首先,家庭养老压力增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也让中国的家庭结构逐步变成了“4-2-1”的家庭结构。这样的家庭结构,让一对夫妇同时负担起赡养四位老人和抚养一个儿童的义务。随着现代社会住房成本、教育成本、医疗成本等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不断提高,加大了传统家庭养老的压力。

其次,养老模式单一,社会化程度低。中国的养老模式,一直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近年来,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不断发展起来,但仍有很大的不足,占主体地位的依旧是家庭养老。根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全国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4.7万个,床位509.4万张,收养救助各类人员310.0 万人。其中,养老服务机构4.3 万个,床位474.6 万张,收留抚养各类人员294.3万人。”这样的供养比例,与中国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不能满足社会对养老的需求。

⑶“以房养老”试点执行。2013 年9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2014年6月23日,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关于开展以房养老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自2014 年7 月1 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地试点开展‘以房养老’新模式。”目前,“以房养老”试点城市已经在这四个城市落地,这就意味着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的“以房养老”模式,将在国内有计划地规范发展起来;养老渠道的拓宽有望取得新的进展,不再仅仅依靠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

二、“以房养老”政策的障碍分析

“以房养老”作为一个在中国社会新兴的事物,其在中国社会的推广和接受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国社会的现实条件下,住房反向抵押模式在中国的推行会遭遇一定的限制。

1.观念陈旧

对于新事物,要想获得人们的认可,首要的障碍就是观念问题。自古以来,中国人信奉的就是“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另外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就是“遗产意识”。现下房产作为生活中一笔价值较大的有形资产,多数人愿意选择将其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愿贸然将房产抵押出去。这一观念,在短期内很难获得转变。

2.房产估值困难

“以房养老”最大的风险是来自于中国市场上难以预测的房价,使得保险公司的顾虑比较多。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作为营利性金融机构,最担心的就是房价下跌问题。在“以房养老”政策中,对房产的合理估值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房价的估值问题,用什么样方法进行评估有待进一步商榷。对于房价的估值是运用公允价值、重置成本还是现值法计量就存在一定的争议。其次,作为第三方的房地产估值机构要对房产价值进行评估,其评估体系是否完善,评估结果是否具有权威性、合法性,是否能得到投保人的认可,都对政策实施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房价的未来走向难以准确预测。尤其在中小城市,房价弹性变化比较明显。

3.70 年产权问题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土地使用权”与“房产产权”是不同的概念。

1990年5月19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住宅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其中,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

人们对于私人住宅只有至多70年的产权期限,会让房产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即使人们进入老年期想要将房产抵押时,其所有的房产的使用年限已经不多,尤其当其身故时,房产的使用年限更是所剩无几。对于保险机构或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一方面金融机构所能承受的给付能力很有限;另一方面金融保险机构或银行要依靠被抵押的房产所剩下的使用年限来补偿已支付的养老成本,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大。

4.相关政策以及行业规范滞后

“以房养老”的实施,需要一个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为依托。因为,这一模式牵涉到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其对运作质量的要求相当高,大面积推广需要各方的共同协调和配合。①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制度规范环境还不够完善,基础配套措施发展滞后。

金融企业作为营利性的组织,它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获利。因而为了规避风险,对于参加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投保群体设置的门槛过高。例如养老人本人须年满55岁,累计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价值的60%,且每月实际支付养老金额不超过2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等等。设置如此高的门槛,使得真正可以享受“以房养老”的群体缩小,不利于这一模式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推广。

五、“以房养老”政策实行中政府角色的探讨

开展“以房养老”的养老新模式,对于中国严重的养老现实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这并不能弱化政府的养老责任。在我国,政府作为社会保障方面的必然的责任主体,应该深层次介入到这一模式的实施中。

1.新的养老观念以及理财观念的倡导者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美国发展得最成功,很大原因归结于美国政府在推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之前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国家住房资产价值转换中心,专门向老年人进行宣传和推广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项目,促使该产品能迅速被广大民众所接受。②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组织,政府有必要做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倡导者。既可以借鉴美国模式,开办一个专门的机构宣传这一项目,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基层活动等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新的养老观念以及理财观念的传播,让更多的家庭、老年群体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中所包含的自我养老的观念、“以房换钱”的理财观念有一个新的了解,进一步打开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国内市场。

2.相关方面支持政策的提供者

养老保障,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就需要政府机构的政策支持。

70年产权期限的限制问题,政府可以对参保房产实行相对的政策倾斜:参加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的房产适当的政策照顾:(1)根据房产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一定的使用年限,地段良好盈利能力高的房产的延长年限可以适度低于地段稍差盈利能力较差的房产;(2)根据老年人的预期确定适当的延长年限,预期寿命长的老年人所有的房产的延长期限长于预期寿命短的老年人;(3)根据老年人的实际寿命以及房产参保年限确定适当的延长年限,老年人的实际生命较长,相应的房产的参保年限也会比较长,因而就需要延长房产产权的期限。

3.信用担保的提供者

我国政府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政府信用有比较可靠的保证,担保的程度也比较高。以政府信用来为保险公司以及银行等金融保险机构提供担保,为金融机构建立有力可行的风险转移机制。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运作机构,在贷款合同到期时,为金融企业在房产变现收入低于其所支付的养老成本的部分进行全额或者部分补偿,从而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投保者对保险机构的信任程度。

4.行业规范的监督者

新的养老产品的顺利进行,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相应的行业规范。这就需要民政局、房产局、人社局与金融保险机构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在跟踪分析试点情况的基础上,完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相关制度。

首先,需要明确保险产品的市场定价机制,合理设计保险产品,对养老金的给付额度、给付期限、给付方式等进行合理规划。依据我国老年问题的特殊性,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灵活多样的投保方式以供投保人选择。

其次,健全房产价值评估机制,对房产进行合理的估价;对作为第三方的房地产价值评估机构,制定严格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使其所提供的评估结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合法性;完善金融贷款制度以及担保责任制,同时健全投保者的个人信用系统,建立公开、公正、合理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养老操作体系。

“以房养老”作为我国创新养老方式的发展,对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养老保障作为一个公共性的社会问题,必然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我国政府应该积极深入这一模式的实行,结合实际情况,很好的规范“以房养老”具体实行策略,更好的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

引文注释

①钱丽娜“. 以房养老”在我国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4(11):82-83.

篇(5)

关键词:社区养老;人口老龄化;养老对策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城市社区养老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丹东市为例”阶段性成果(201511779023);2015年丹东市社科联重点课题:“社区养老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2015DDSK020)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6日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5年10月8日消息,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吴玉韶指出,按照预测,2015~2035年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我国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年均增长千万;老年人口比重由15.5%提升至28.7%。2036~2053年老年人口将从4.18亿增加到4.87亿,年均增长380多万;老年人口比重由28.7%提升至34.8%。在此阶段,人口高龄化特征明显,80岁以上高龄人口从0.6亿增加到1.18亿,新增老年人口中逾八成是高龄老年人。在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弱化和养老机构缺乏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把寻求解决老龄化危机的目光集中在了社区养老上。民政部2011年1月31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一、社区养老

(一)社区养老的概念。首先提出“社区”这个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指出,“社区”指一种由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而我国的“社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引用,并逐渐流传下来。到今天,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多达140种,尽管社会学家对社区的定义各不相同,但他们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即社区就是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如同社区的定义类似,不同的学者对于社区养老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梁新颖把社区养老定义为,由社区成立养老服务机构,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有偿又有效的生活服务。这种社区养老服务可以说既是家庭养老的一种变形,也是社会养老的一种变通。王海燕认为,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具体到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设施、衣食住行上的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实现老年人的自养与自助。史柏年认为,老人社区照顾是指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

对社区养老的定义还有很多,虽然它们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大致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不是机构养老,而是将社会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显然,社区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依靠的一种养老方式。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二)社区养老的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养老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而社会养老又可以再细分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直以家庭养老为主,传统的大家庭在给予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更给予了老年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慰藉,老年人能够在家庭中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有研究表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推行,传统的城市家庭养老受到来自人口条件、居住条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冲击,在城市,老人家庭出现空巢化。养老机构的收费一般较高,以北京市为例,对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城区和乡镇养老机构每月人均入住费分别为817元和600元,而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乡镇的收费标准为950元左右,城区则高达1,200元,而老年人中绝大多数为中低收入者。除此之外,机构养老因为服务质量差、提供的服务类型单一、忽视对老人的精神照顾等不足而不能满足多数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养老具有地缘上的归属感、参与感,并有心理上的认同,可以及时解决老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可以减轻子女的心理压力和劳动负担。对于社区养老是否具有可行性,宋言奇从经济、社会、操作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老龄社区构建具有可行性。

二、我国社区养老研究现状

(一)我国社区养老发展现状。在推进社区养老发展的建设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建设与服务工作,为包括广大老年人的社区居民提供了多种便利服务,使得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服务环境不断改善。2001年民政部下发[2001]145号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该项计划依靠政府投入、社区参与,决定用全国福利彩票总额的80%建立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2006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2008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教育部、民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要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因地制宜和社会化的方向。

在理论方面,我国已有大量对于社区养老的研究,从中国期刊网最新的检索情况看,在1990~2010年的20年时间里,题目中含有“社区养老”的研究文章共有230篇之多。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利用频度较低,这与他们需要社区服务的期望形成强烈反差。

在实践中,有很多社区养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京朝阳区街道1998年以来为1,000多户老人安装了呼叫机,使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呼叫网络得到送货上门、家务料理及医疗救治等服务。青岛市市南区利用社区服务网络,积极挖掘社区人力物力资源,创造了“社区福利居家养老标准化服务模式”。只需拨通24小时值班的热线电话,就能立即得到自己需要的生活服务。上海2001年启动的“星光计划”,用上海福利彩票的很大份额来支持本地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大改善了社区的硬件设施。目前,据相关报道,北京市65周岁以上老人的“老年优待卡”更换“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工作已经启动,共涉及约160万老人,全市16个区县已经开始老人的信息采集工作,将力争在2016年内完成换卡。“北京通”不仅是一张集养老服务补贴额度账户、金融借记账户、电子现金账户、市政交通一卡通应用于一体的银行卡,也是老人享受各类福利、优待政策的凭证。

(二)我国社区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资料表明,托老所,18.9%的老人有需要,仅有0.5%的老人得到服务;保健指导,36.8%的老人有需要,仅有9.3%的老人得到服务;家庭病床,42.5%的老人有需要,仅有14.8%的老人得到服务;定期体检,57.8%的老人有需要,仅有7.6%的老人得到服务;应急服务,45.1%的老人有需要,仅有0.7%的老人得到服务。可见,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市场也还不成熟的大环境下,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业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区养老观念落后。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孝”文化的国家,几千年来都推崇“家庭养老”,因此许多老年人甚至其子女对社区养老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对于这个贴合实际的新型养老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认同和了解。一些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也不足,观念落后,没有积极开展和鼓励相关企业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中来。

2、社区养老资金紧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必须得有一定的经费作为基础。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开展社区养老存在着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当前社区养老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支持,渠道过于单一,虽然政府补助在逐渐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毕竟是有限的,对一些设施、设备更新难以到位,所以相对于社区需求来说,它还存在很大缺口;另外,福利彩票和相关的社会募集收入、个人捐赠收入远不能满足社区养老的需求。经费的缺乏导致社区养老服务标准较低、涉及面较窄,这使得该项工作发展较艰难。

3、社区养老人员短缺。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专职人员大多数是小区内的下岗或失业人员,年龄也都集中在50岁左右,他们接受的相关专业性教育或有关老龄人口服务知识的培训相对较少,专业水平较低,因此其所提供的服务难以达到老年人的要求,这对顺利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同时,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员又由于待遇水平低而不愿意进入社区,这更加重了社区养老专业服务的困难程度。除了专业人员的缺乏以外,我国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也普遍不足。由于志愿者服务是出于居民的互助意识,强调的是自愿性,并且这种志愿服务几乎是无偿的,因此参与的年轻人或是较年轻的老人很少,更有少数地区没有形成志愿者组织,导致顺利开展社区养老助老工作的难度更大。

4、社区养老服务评估与监管不足。建立和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使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失独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有利于合理配置养老服务的各种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民政部虽然颁布了《民政部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但养老服务评估还没有普遍展开,尤其是社区养老评估,这对于缓解服务市场的供需缺口,充分发挥有限的社区服务资源都是不利的。

三、完善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重视社区养老。社区相关服务组织应该加大社区养老宣传力度,强化社区居民养老意识,使群众能充分认识到发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快社区养老发展进程,努力为社区养老事业做出实际绩效。如北京市昌平区2015年围绕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工作精神,大力加强《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普法宣传:开展《条例》“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条例》横幅、户外大屏幕播放《昌平报》载文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条例》,营造浓厚的养老氛围。

(二)广开财源,以促进社区养老发展。首先,要加大政府对社区的财政投入和补助,使社区工作人员把主要目光和精力从发展社区第三产业以寻求资金的重负中摆脱出来,从而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如2015年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鱼洞街道南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被纳入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范畴,共获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140万元;其次,通过大众传媒等各种方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社区养老事业建设中;最后,社区对各项资金的使用要保证科学、合理、透明,形成完备合理的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社会和大众的永久支持,从而推动社区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广纳贤士,以提升社区养老水平。社区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对社区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尽快培养一支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队伍。另外,对已有的服务人员要大力加强专业教育,加大专业化的培训力度,努力搞好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工作。如延吉市为不断加强全市社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2015年7月20日至7月22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全市社区养老护理员培训,累计培训时间25小时,来自全市各社区的养老护理员共计73人参加了培训。同时,要充分利用社区周边的资源,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养老的服务中来,因为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服务人员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可以从不同的侧重点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

(四)加强监管,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应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促进规范管理、改善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对各有关部门进行监管的机制,确保监管效果。

综上所述,养老问题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与传统的养老方式相比,社区养老是一种更适合中国传统和国情、更符合老年人意愿的养老服务方式。与此同时,“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养老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立清等.我国社区养老现状及发展建议[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5.

[2]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3]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J].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学刊,2002.3.

[4]陈元刚等.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9.

[5]陈永生.对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6.

[6]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南大学学报,2004.6.

[7]宋言奇.城市老龄社区构建问题三议[J].城市规划汇刊,2004.5.

[8]李敏,王凤娥.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现状、问题及建议[J].百家论坛,2012.4.

[9]张晓文.中国社区养老保障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经济,2008.2.

[10]石胜杰.当前我国社区养老研究中的“七多七少”[J].当代经济,2012.3.

[11]周伟文.城市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和社区满足能力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4.

[12]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6.

[13]姜玉.浅析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J].劳动保障世界,2013.11.

[14]马永芳,陆航平.浅析城市空巢老人的社区养老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04.9.

篇(6)

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到65岁?近来关于延迟养老退休年龄的话题引起巨大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养老保险,然而,对于收入可观、生活无忧的企业中高管们来说,社保从来不在他们的养老考虑范畴内。

身为某大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治正处在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这个本命年里他迎来了儿子的出生,事业也正常发展,有着可观的年薪;妻子是一名私营业主,每年也有着数十万的收入,长辈们凭着自己的养老金都能实现自理,无需他担忧,家庭有车有房,听听音乐买买名牌,偶尔出国转一转,他对生活的追求已然上了一个台阶

提到养老,他还一脸茫然,在他的概念里,养老是父辈们的正在进行时,对于自己还是遥远的将来时。他没有想过依靠社保来保证自己晚年生活水平不降低,每个月工资条上关于社保的那几个数字,他从来没有弄清楚过,而且对于日后养老的问题,他也没想过更多。

陈治的现状透露了企业中高管对待养老的普遍看法,眼下一切都很美好,退休似乎还是遥不可及的事,养老更无需担心。

然而,对于陈治他们而言,却存在着另一个现实问题——一旦退休或者出现某种变故,造成收入锐减,那么听听音乐买买名牌,偶尔出国转一转的品质生活将成为奢侈。

中国民生银行合肥金寨路支行行长苗磊给《徽商》算了一笔账。

“假如某企业高管现在40岁,准备在60岁退休,预计退休后养老年限为20年,每月支出2万元,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为每年3%的情况下,需要在退休时筹集的退休基金是656万元。”

这个数字敲响了高管养老的警钟,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高管们来说,养老要从现在开始,那么究竟该如何规划?

“对企业高管来说,靠社保养老是不实际的,社会保险是个高覆盖、低水平的概念,只能实现老年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在苗磊看来,追求生活品质的高管们的重头戏在养老理财。

“养老理财是冲着养老金缺口而去的,高管们现在的收入都十分可观,但退休之后,收入就会直线下降,养老金缺口就是指保证一定品质的退休生活所需要的养老金,要想保证退休后生活品质不降低,就要从现在开始进行理财。”中国民生银行高级理财经理谭涛介绍,养老金缺口的计算涉及高管的年龄、退休年龄、养老年限、养老金替代率、通货膨胀率等多种因素。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养老理财遵循的便是这样的原则。

“家庭资产的合理配置遵循的是4321原则,即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和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购买保险。”按照苗磊的解释,养老理财的资金范围就在最多的40%之中。

在这占比40%的资金中,还可以进行进一步划分。

第一种便是投资固定产,尤其是房地产,备受高管们青睐。

“中国人历来爱买房置业,加上前几年房地产的火爆,导致房产成为家庭投资的首选,”然而在苗磊看来,除了房地产,还有很多适合投资的领域,“比如黄金,资源有限、加之国人爱金情结使得黄金投资比较稳定。另外还可以进行红酒、字画、名表等收藏,这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如果有兴趣并且相当了解,可以在投资的同时发展兴趣爱好,是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种便是各种理财产品,包括基金、债券等。

“理财产品是一群专业人士在做专业的事,如果你对投资市场不了解的话,理财产品是首选,有专业人士计算过,投资股票收效很快,但风险太高,如果进行长期投资,基金的收益其实跟股票差不多。”苗磊强调的是理财类产品细水长流的优势。

篇(7)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养老模式

一、问题的缘起

自古至今养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安享晚年就成为了每位老人的夙愿。但在物质精神、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老龄事业发展收到的阻力与日俱增。相比于全国水平,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重。根据统计资料数据显示,门源县截至2015年拥有人口15.58万人,农村人口数量占到11.29万人,占总人口的72.46%,其中60周岁以上农村人口达到2.33万人。从数据可以得出,门源县老年人口也面临同样的养老压力,而且在门源县的基层地区表现的更加突出。

二、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特点

(一)自然特点

在此次走访调研的33位老年人中,男性为19位,占57.6%,女性为14位,占42.4%。在走访调研在发现,男性老人的数量明显在女性老人之上。在这里并不代表男性数量多于女性,采取的随机调查模式可能是出现此种原因的形成条件,男性老人更加趋向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还有可能愿意加入此次调研活动之中,但是这并不会对调研结果产生偏离。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门源县老年人口的平均年龄是72.39岁,其中大部分年龄集中在60~70岁之间,占到总人数的51.51%,其中男性人数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占到69.69%,女性占到30.31%,男性人口大概是女性人口的2.3倍;70~80 岁之间的老年人有9人,占27.27%;80~90岁之间的老年人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15.15%。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门源县社会老龄化程度并没有到十分严峻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说明60~70岁之间的老年人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优势,他们在行动上你能够自由活动,头脑清晰且逻辑有序,能够顺利提出自身想法,这也是开展调研活动在这类老年人身上的原因。在走访其中一户人家中,调查的是一位65岁的爷爷,非常健谈而且口齿清晰,而且非常愿意跟别人沟通,开展的调研也非常顺利。

(二)社会特点

自然构成因素是老年人现存现象的固有属性,社会构成就成为了老年人的本质属性,很大原因体现在:民族特征、政治面貌、、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这些描述是针对老年人社会属性及基本状况。此次调研中,对象多为少数民族老年人,以回族、蒙古族、藏族、土族等为主,汉族占少数。调查走访85%老年人中都有着的追求,只有10%左右的老人没有,另外还有几位老年人对概念不是很清楚。在信仰宗教的老年人中,大多道夏耆嘶故且圆卮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教派,而从性别方面来看,男女人数较为平均。

从图表中得出结论,门源县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处于小学和文盲教育程度的人数综合为27人,占总的调查人数的81.8%,处于初中和高中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占12.1和 3%,其他教育程度为0。从性别方面看,男性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数据可以显示有半成女性受教育程度处在文盲阶段,受教育程度处在高中以及以上的更是不存在,可以看出妇女性在受教育权利上没有和男性保持在一个水平,同时这还表明了老年人很少在去接受再教育和再学习的现象,从侧面也能反映出老人的教育观念不是很强,在门源县表现非常突出。

三、门源县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为家庭养老

(一)老年人的精神追求

中国老人基本都对“生于斯,长于斯”家族观念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老人的“乡土本色”更是在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模式的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家”文化和“家”感情在每一位老人的行为和思想中得到印证。此次调研显示,只有16.1%的老人愿意离开故土住进陌生的养老院,而且笔者还发现到一个现象就是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基本上没有儿子,虽然说养儿防老在现代社会已经不被提倡,但是历史观念还是同样深深烙印在老人的心里。在愿意住养老院的老年人中,大多数老人的收入每年是低于500元的,这也说明了经济条件不理想,生活困难是老人住进养老院的重要原因;而83.9%的表现出愿意跟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对住进养老机构表现出强烈反对意见,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自己能够或在子女的帮助下能够顺利生活,不会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在他们的概念中,养老机构负责的是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的养老服务;还有一小部分人碍于自身面子问题,不愿意吐露出想住进养老机构的想法

(二)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在老年阶段人的最显著生理特征就是“体弱多病”。在医疗水平和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不完善的前提下,在家里安享晚年则成为老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家庭养老模式的选择:自己生活和跟子女一起生活两种方式,而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子女数存在着相关联系。调查中发现,家庭养老中的老人基本都有自己的子女,而且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其中 90%的老人有儿子和女子。根据数据和村委会干部的详细访谈了解到,一对老人最多的有5位子女,而平均拥有子女数为3个,其中拥有儿子数大概平均1.8个,拥有女儿数平均有1.4个。其中老年人通过与子女合住,一方面,可以节省自己的经济开支;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子女的日常帮扶以及情感上的沟通,代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紧密。就比如说在走访的另外一家中,发现一位年过七旬的奶奶跟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住在一起,身体没有大毛病,平时给家里做饭、缝衣等一些小活儿,脸上的笑靥能让我们看到幸福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就像她自己说的:“在老家跟子女一起生活特别有精神头,看见自己的孙子和孙女一天天的长大,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

(三)老人可支配收入决定

物质条件的满足是老年人健康安度晚年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人的经济收入。经过走访了解到,老年人关于养老方式的选择与其经济情况的好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根据数据的分析,其中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六成老年人当中,月收入均低于400元;而老年人中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那部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就是:大概有两成的老年人年收入在2000元以内;另外就是两成的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老人 ,这种经济情况明显高于全村的平均水平,甚至在县镇都能达到平均值 。在走访另外一户张姓人家中,张爷爷和张奶奶身体年龄都是75岁,身体比较硬朗,自己家里养两头牛,种植的季节还可以下地种植油菜和青稞供家庭食用。

四、门源县农村家庭养老现状分析

(一)老人收入情况

经过官方数据和实地走访,笔者了解到门源县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情况: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劳动所得的经济收入、子女每月以及逢年过节的补助、政府以及社会方面的补贴。据调研发现,大概有80%的老年人拥有自己或者配偶通过劳作得到的经济受或政府部门的老年人补贴收入,而仅仅靠自己子女的经济补贴的占到15%,只有大概5%的老年人只能依赖政府部门的补贴(主要指没有子女且失去劳动能的老年人)。

(二)医疗服务情况

在医疗服务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健康的身体状况是检测老年人是否“享福”的关键性指标,经过走访了解到,有15%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正在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甚至有些家庭因为医疗费用的支持影响到了家庭的正常的消费水平,而且这种需求还在不断地扩大,说明医疗花费在收入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有35%的老年人认为当前的医疗方面的花费已经在开支中占据相当大比重,但是还未影响的家庭的正常消费水平;其余受调查对象表示当前医疗花费在自身的预料之内,没有造成任何消极影响。

五、门源县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的困境及新举措

(一)门源县老年人家中养老模式的困境

1.家庭规模缩小导致养老能力较弱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2005年门源县平均家庭户规模是 5.3人,到了2010年家庭的平均规模下降到了4.5人,2015年更是下降到历史最低点3.7人的平均家庭户规模。由此可以看出门源县的家庭人口规模的下降趋势越发严重。

2.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的先进文化同传统文化进行摩擦,东部沿海得到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在崛起,西北地区也在不断同外界进行交流和文化的渲染,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法及考虑问题的角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正在传统思想和现代文明的共同驱使下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且思想更加开放,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不仅表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转换,更是在以道德、亲情和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其二,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在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侵入下发生巨大改变,不再一味地认为“养儿防老”是自己安享晚年的位于途径。

(二)门源县老年人家庭养老新举措

1.完善家庭养老新功能

家庭是组建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也为家庭养老强化了自身功能。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养老的保障是最舒心和安全的,更是老年人的第一选择,所以要把家庭养老这种传统方式在现代社会的新方法促进下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门源县农村在这里还需要走一段非常长的路,让这种养老模式更加“本土化”和“现代化”,在未来的改善家庭养老这条道路上,还要继续肩负起家庭养老的重担。完善家庭养老新功能就要这样做:首先强化我国孝道思想继承和发扬老祖宗的优良传统,注重在孝养方面的培育;其次就是不仅在物质上关心老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面经常交流与沟通,满足老人的精神世界。

2.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

首先要加大政府部门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事业发展的财政支持,从国家层面到青海省,从海北州到门源县,再从各个乡镇到村组,层层递进,有条不紊的给予更大的支持;其次构建分级诊疗的服务体系,特别是建立起适合农村老年人诊疗的服务体系,发挥医疗机构的最大效率;最后是更加关注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营造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体验氛围,广泛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艳丽的一笔。

参考文I:

[1].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8.

[2]王锦成.居家养老: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J].人口学刊,2000(03).

[3]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03).

[4]韩雪梅.西部地区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

[5]刘敬.完善西部农村地区养老保障模式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6]任世红.西部地区养老观念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