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1 15:43: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39-01
一、中西艺术起源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西方文化对中国美术史的影响始于16世纪末期,西方殖民者到东方进行殖民拓展的同时,将西方的文化、艺术带到了东方各国。西方油画传入中国,通常说法是以1581年(明・万历年间)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来我国为始,中国学者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有一段简短文字谈论利玛窦带来的一幅西方绘画:“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媚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至此,中国和欧洲美术的交流真正开始了。
二、中西艺术融合的当代意义
自20世纪初艺术家们明确提出“中西合璧”的主张起,中西艺术融合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直至今日,它仍然是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立足于21世纪的今天,反观20世纪的画坛,中西融合的确已是大势所趋。因为整个20世纪的中国画坛都是断断续续地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发展的,而构成20世纪社会生活基调的也是中西文化的碰撞。
三、中西艺术融合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一)构成了现代中国画坛绚烂纷呈的时代特征
20世纪伊始,中国西画界在引进和试验西方美术的同时,始终与本土传统美术存在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早期艺术家们经过长期的融合实践已经认识到:中西艺术融合不只是在艺术媒介或语言形式层面的简单交流和结合,它应该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深层内涵。中国传统艺术中暗藏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气质,是民族艺术的根源。
(二)在绘画中的中西融合对画家的影响
画家徐悲鸿在绘画中对中西艺术绘画进行了创作,徐悲鸿坚信艺术与生活的表现是有关联的,研究艺术不能离开生活不管,执着忠实地捍卫着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人生观,他认为从古至今我国绘画家都忽略了表现生活的描写,只专注意山水、人物、鸟兽、花卉等抽象艺术,或摹仿古人的作品,只追求唯美主义。虽然他承认艺术最重要的原则是美,可是不能单独讲求美而忽略了真和善。因此,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价值观,是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根本动因。他反复强调:“艺术有三大原则,即真善美是也。
(三)在绘画的中西融合对艺术发展创新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不断引入,在20世纪初的美术思潮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调和、用西洋画来改造中国画、中西融合以创作新的中国画,一直是中国现代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的主题之一。其后,林风眠的中西艺术结合论与高剑父的中西绘画折衷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中的中西调和论的一种折射。现代的艺术领域中艺术的多元化,出现了非常多非常丰富的发展状况,受西方影响,多媒体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都成为现代艺术的主流,当代中国美术发展思潮从85美术思潮开始运动,先后出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再现了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影响。
在现代,在西方艺术的大量传播上,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已经全面接轨,东方文化走向了世界舞台,北京的798和宋庄艺术区的“诞生”,成就了大批在中国和世界有影响力的画家,艺术家。在中国画坛里,徐悲鸿,靳尚谊,詹建俊,刘晓东,喻红,张晓刚等画家,将西方绘画传承东方文明创作,传承着新的高水平力作。
四、结语
东方和西方文明,一个古老,却永远不变的主题,中西的互融互进,永恒地对传承中西文明文化精髓。面对中西文化的发展,我们更要看到中西文明的共性,融合会使现代艺术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当代艺术家应该借鉴先辈艺术家融合中西艺术的成功经验,重新梳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挖掘传统艺术中具有进步意义的部分和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将其与当代艺术相衔接,同时,主动接受西方艺术的冲击,积极引进西方艺术发展中的成功经验,进而构建具有中国当代精神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形式,使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屹立于世界艺术舞台。
关键词: 电影《刮痧》 中国人文传统 西方科学精神
2001年,一部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电影《刮痧》公映了。故事内容大概为:到美国和儿子许大同团圆的中国老人许毅祥为孙子刮痧,结果引致许大同被美国人以虐待儿童罪告上法庭,全家陷入完全陌生的美国法律纠纷中,随之灾难接踵而来:朋友背弃,工作丧失,老父离去,夫妻分居,父子分离。最终在许大同的朋友约翰・昆兰亲自体验刮痧证明之下,许大同一家终于得以在圣诞夜团聚。故事并不复杂,但是从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冲突却发人深思,值得剖析。
刮痧是中医治疗学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内脏出现疾病,在体表特别是脊椎两侧会出现病理反应点,即痧象。刮痧法属于自然疗法,为运用刮痧器具,在特定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利用边缘的器具或手指对其表皮施以反复的刮、捏、提、挤、拍、刺、挑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状的红、紫、黑斑点或黑疮等‘出痧’现象”。刮痧通过刺激皮肤,使皮下充血、毛细血管扩张,使病变器官、细胞得到营养和氧气的补充,使全身血脉畅通,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挑出痧毒,使汗腺充血而病邪从汗而解,使周身气血迅速得以畅通,使人体损伤细胞活化,气血周流,通达五脏六腑,阴阳平衡,治愈疾病。
根据中医的整体观,某个部位的阴阳能够相互作用,并引发全身其他部位的反应。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对立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中医把人的各个环节的阴阳相互作用、消长变化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视为健康,种种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调则进入疾病状态。
不仅人体自身是一个阴阳协调的机体,人体与天地也有着一阴一阳的联系。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三阴三阳通过表里关系相互对应,形成一个在内在外“天人合一”的整体。中医学表述为“升降出入”、“开、合、枢”等。其以整体平衡为目的进行,通过这样的运动,天地外在的阴阳之气与人体内在的阴阳之气,分别保持这各自平衡的同时又息息相通。
将人体生命活动置于整个物质世界中来考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医认为从宇宙的诞生到大千世界的形成,从天地的产生到生命活动的起源,以及生命活动生、长、老、死的全过程都是受到同一规律支配的。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谓的“人与天地相应”。阴阳是统一的,人与自然万物同是天造之物,因此人能与天地万物贯彻流通。
由此而产生的中国人文传统的核心之一就必然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儒家强调君子的人格靠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体人格与历史王道的合一。道家以“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精辟地概括了人的一切都要听命于天,契合于天,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有所为。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
而就西方来说,坚实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对科学的医学至关重要。西方医学从最早的巫医经验医学开始,在古希腊时期初步认识到解剖学和生理学实验的重要性;文艺复兴时期实验医学诞生,在科学实验的影响下,革新了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启蒙运动使医学形成系统化知识,促进了细菌学、细胞学的形成;近代医学在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下发展兴盛,认为人体各部位是相互独立的,疾病是某一器官的局部损伤;生物医学模式是工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伴随着“征服自然”的观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随着经济和历史的发展,在一代代人不断探索下,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以观察和实证为基础的辉煌大厦,其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正是西方科学精神的三个最主要的表现方面。
西方医学从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再到现代医学均是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任何医学假设和理论都必须具备生理上的可检验性。经络对于西方医学来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阴阳学说更是玄乎其玄。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中美国人始终认为丹尼斯背上的紫青痕迹是被虐待的证明,而不相信这是刮痧留下的痧痕。
英国的哲学家罗素说:“我们的文化最显著的长处是科学方法,中国人的最显著的长处是对人生之目标的看法。”中国出现阴阳协调的医学理论源自中国人文传统认为自然和人体都是有机的整体,强调运动中的相互平衡和相互制约,牵一发则动全身;认为“天人相应”,人要顺从自然才能获得机能的协调发展,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西方注重临床实验是因为西方人以一种静态的生理观来看待世界,强调一切事物都是有其独特的结构,只有清楚其结构后才能清楚其功能,一切以科学为基础,以实验为手段,从而注重分析技能和实证精神的培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文传统与西方科学精神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根源与发展,这也正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根源所在。一些理论在中国人看来是自然而然的,并不那么深奥难懂,在如刮痧,中国都几千年了,但到了美国就说不清了。而借由《刮痧》这部影片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然而就今天全球化正如火如荼、不断加速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不可能闭关自守,必须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如何应对这些冲突,张岱年先生提出了“综合创新”的著名观点:“应抛弃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模式,排除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主义的干扰,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审慎的筛选。根据中国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经过辨证的综合,既要走向世界,最大限度地吸收西方文化和其他地狱文化的可取之处,也要坚持民族自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进行一种批判性的重建和创造性的转换,建设既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又不同于西方文化,既保持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告诉发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小平.刮痧[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1.
[2]张俊龙主编.中医特色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唐方李主编.中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饺子与汉堡包分别是中西方的特色美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饺子与汉堡包的介绍与比较,分析中西文化中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各自民族的血统、生存历史和生存环境。
关键词
饺子;汉堡包;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象征意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通过符号活动创造、传承和共享的一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1]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饺子与汉堡包是体现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特色代表。通过对饺子、汉堡包及其历史的介绍,分析中西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从而增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一、饺子与汉堡包的起源
(一)饺子的起源
饺子源于中国,已有2600多年历史,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是专门研究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的论著,其中讲到:“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一书中提到这种食品,隋朝的时候颜之推说馄饨的形状像偃月,偃月即半月形,正是目前饺子的形状。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的一座唐朝墓葬地里发掘出一个木碗,碗里盛的饺子和今天饺子的形状完全相同,这不但是中国最早的饺子实例,同时表明,在唐代吃饺子的习俗已经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3]
(二)汉堡包的起源
乔治•奥泽斯基(JoshOzersky)是《纽约》的美食专栏作家。在他眼里,汉堡包是美国文化的象征,是众多食物中的佼佼者。汉堡包的起源也很早,原始的汉堡包是剁碎的牛肉末和面做成的肉饼,古称牛肉饼。德国汉堡地区的人将其加以改进,遂以地名而称为“汉堡肉饼”。借助工业化时代的机械,查理•纳格林(CharlesNagreen)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设立作坊,专门生产汉堡包,开创了美国汉堡包商品化经营的先河。[4]
二、饺子和汉堡包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生活方式
1.饺子体现的中国生活方式
中国人具有典型的集体主义思想,而包饺子正是大家齐心合力,集体完成的事情。而且,每道环节都有含义,剁馅儿是说碎碎(岁岁)平安,包饺子时说杂事都包上了,开锅时说喜事都开花了,饺子破了说粮仓都撑开了,盛饺子时说元宝入库了。[5]这些含义常常是家庭的共同体验。因此,吃饺子在很多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由此体现,在生活方式上,饺子与农业社会密切相关,农耕生产、自然经济的特点使中国人重视天人合一和整体性思考,喜欢大团圆,追求统一,形成一种有机的自然观,重视生命,热爱生活,追求均、安、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质。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生活方式
吃汉堡包讲究的是简单、快捷与营养。它注重效率与结果,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把传统的餐饮业改造为具有专业化社会分工的行业,用机械代替手工,用流水线作业代替个体生产,让人们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节奏和营养与保健的需求。乔治•奥泽斯基在《汉堡:吃的全球史》中讲述了汉堡从19世纪美国小贩出售的、工人填饱肚子的街头食物,到工业化世界、速食革命过程中最有权势的食物的历程。由此得知,在生活方式上,汉堡包体现的是工业化的特征。[6]
(二)思维方式
尼斯贝特在《思维的版图》中认为:“东亚人生活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自我是整体的一部分;西方人生活在自我是单一自由行动的人的世界中。”[7]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对群体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美国偏向个人主义,而我国则偏向集体主义。
1.饺子体现的中国思维方式
饺子馅儿肉菜姜末等混成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眼睛不容易区别馅儿的具体成分,只能靠味蕾来一一辨析,就像俗语所说:“瞎子吃饺子心中有数”。这种混沌状态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相连,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8]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思维方式
做一个汉堡包所需要的材料是分别制作的,烘烤面包、煎炸肉饼、新鲜蔬菜,只有到顾客购买时,才把几样材料夹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汉堡包,里面的肉饼和蔬菜看得清清楚楚。这种饮食与西方注重分类的思维方式有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人习惯从自我的角度,把对象与自身对立起来加以切割,分门别类,认为知识的本质就是区分,区分得越具体、越细微,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越全面,对事物的把握就越明晰,认识就越正确。饺子的混沌与汉堡包的精确,在中国人与西方人性格上也多少有所体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一场十八相送,祝英台对梁山伯的一路爱情暗示,中国人会随着剧情的进展与其一同缠绵悱恻;而西方人则听得心力交瘁,不明白祝英台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山伯真情实意的爱。如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男女主角伊丽莎白和达西,求婚与拒婚都干脆利索,而不是转弯抹角。[9]
(三)象征意义
饺子和汉堡包作为中西特色美食的典型代表,都有着浓烈的象征意义。一个小小的饺子和汉堡包都承载着较重的分量,但饺子的象征意义更强烈些。
1.饺子的象征意义
民谚云:“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时候。大年三十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过年的习俗。剁菜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越多,象征日子富裕兴旺。饺子的形状也颇具象征意义。“元宝”形的饺子摆在盖帘上,象征着遍地财宝,金银满屋;麦穗形花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屯满仓粮。但更多的包成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事事如意,生活蒸蒸日上,日子丰富多彩。[10]饺子作为一种特别的吉祥食品,与人们的整个生活过程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从生到死,要经过若干的重大礼仪礼俗活动,饺子也由此成为某些礼仪内容的祥瑞之物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载体。婚礼是人生的重大礼仪活动之一,在这个气氛热烈的活动中,人们同样用饺子作为传达某些愿望的工具。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谚,即“上轿饺子下轿面”,说的就是饺子在婚礼中的重要作用。上轿前吃的饺子,多少不拘,但必须是偶数,常见的是只吃一对,预示着喜事顺利圆满,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闹洞房后,新郎新娘吃饺子时,二人要相互交换,意为百年好合,永不变心,这习俗体现了人们对传统婚姻的态度。而借饺子之生熟以喻新婚夫妇生儿育女的意义,正反应了中国传统的子嗣观念。[11]
2.汉堡包的象征意义
汉堡包中的肉以牛肉为主,而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征。此象征源于古埃及,依照《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以色列人由于从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摆脱埃及的习俗,就利用黄金打造了金牛犊,当作耶和华上帝的形象来膜拜。在西方文化中,牛也象征直率和毅力。西班牙则是将牛当作冒险娱乐的对象,如专业的斗牛与常民化的奔牛活动。在现代饮食文化中,牛排或牛肉是很重要的饮食西化指标,有时甚至会用来当作衡量经济贫富的象征,如希特勒曾提出他的愿望: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与面包。汉堡包中的面包也有深厚的宗教含义。面包象征着耶稣的身体,其意义在于,耶稣以自己的牺牲代人类赎罪,上帝就不消灭人类了。
三、结语
饺子与汉堡包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如今,享受中西方特色美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饺子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喜爱,我们在大街上也随处可见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饮食。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我们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着时展的要求。
作者:闫安 王永祥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姚燕.跨文化态度———一种跨文化交往的伦理[J].中美英语教学,2009,(12):18-24.
[2]杜丽,姚辉.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2.
[3][4][5][9]陶黎铭,厉琳.中西文化聚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4.3.8.
[6]周惠民.汉堡包之美[J].世界博览,2014,(17):88.
[7]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M].李秀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9-40.
[8]邵光学.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0-93.
关键词: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环境。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来源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在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所表现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国人认为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西方则认为印度文化属西方文化的部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就说过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话:“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议进一步亲自看一看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和中国技术发展的历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印度文明虽然也是有趣的,却更多的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国文明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难以比拟的美,而且这种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励人们对它产生最深的爱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代表,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间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笔者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两种不同颜色的文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作为切入点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强加给他们某些限制,而这种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文化”[2](P30)。黄色的大陆文化是以务农立身安命,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险经商求富,这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黄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是靠海洋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称为蓝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和中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种种特征。由于海洋是宽广的,又是多变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而中国人则因耕种性而形成思想稳固、人际意识强烈、被动性多、喜静不喜动等特性。中西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上,则显出鲜明的特点。如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其次,在观念意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观念。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儒家哲学,它的特点是重现实和人情,重行动和功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的实践性或现实性。但这种实践性表现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上,较少体现在科学精神上。在科学上,中国人玄想较多,试验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试验数据来,即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二是守纪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纪律、制度和规章,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但各国的文化观念和体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纪观念的不同。例如,进剧场看戏,西方人最能约束自己,如同进教堂那般虔诚;而到学校课堂上课,他们却显得很放松和随便。反之,中国人进课堂如同进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听课作功课;而现今有些中国人到剧场中,就无所顾忌,大声吆喝。
三是人情观念。一般说来,历来以讲人伦道德和孝敬忠义为重的中国,人情味要比讲物质利益和以法为重的西方更深厚浓郁。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或者说是基本相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
二、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进;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正好说出了由大海所淘养出来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来的中国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
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三、结束语。
在简单比较了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之后,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黄色文化和蓝色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但它们之中有一些人类审美观的共性,那就是人们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要寻找差异,去体验不同文化带来的奇特风情。正是由于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华民族的特色旅游文化,让更多的西方人去感受并喜爱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科学[A]。李约瑟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关键词:中西文化;语言;差异;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英语的学习也不单纯是学习一门语言,而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所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直接影响着交际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作为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对于语言的学习,掌握以及熟练的应用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并学习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才能对语言的使用得心应手。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脱离了语言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文化的学习。
1.1语言的作用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工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基本手段。由于语言的存在,人类社会中的思想,文明等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扬,才能使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进步得以发展。正如美国当代作家和评论家CleanthBrooks和RobertPennwarten在合编的ModemRhetori(《毗现代修辞学》)一书中第一章所指出的:只有借助语言。人才能产生并继承构成文明的整体概念、态度和技艺;只有借助语言。人才能继承过去,理解现在,预计未来;也只有借助语言。人们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也只有借助语言。人才能团结起来形成社会。[1]230
1.2文化的内涵
文化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甚至烹调技术等方面,当然也包括承载文化的语言。所以,语言被认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的七大语系中包括很多种语言,无论何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得以体现,同时制约着语言的发展。
2中西文化差异对比
由于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的不同,再加之人们的生活环境,,政治制度等的不相同。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之间较大的差异。文化差异的内容极为丰富,涵盖范围及其广泛,可以说文化差异体现在了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今天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讨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中英文化禁忌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在禁忌方面当然也是不相同的。这样的禁忌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隐私,中国文化中人们对隐私的保护和禁忌向来没有西方人那么强烈。很多在西方人眼里认为是隐私的信息在中国人这里却不是如此,所以中国人喜欢问别人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被问者如不回答,则会被认为是不友好或者不坦诚。这些问题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属于个人隐私,不能随便问及。颜色方面,中国人一般忌讳在别人的婚礼上穿白色,认为不吉利,而西方的新娘都穿白色的婚纱,象征纯洁。
2.2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
不同的文化,在语言的表现方面当然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体现在各种不同的语言场合。1)问候和寒暄的方式不同。中国人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最近忙什么呢?”“去哪里呀?”等,这些都是中国人打招呼的口头语,并不一定就是中国人好打听或者不尊重别人的隐私。西方人见面都会说“hel⁃lo”“hi”或谈论天气,体育。这一切不同都是受不同的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2)称谓的不同。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强调尊卑长幼。这一点在称谓中得到了很明显的表现。虽然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人已经不像古代那样讲究,但还是沿袭了传统文化中的规范。比如是对家族,家庭成员的称谓,一定要有理有据,而且繁复多样,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近亲与远亲等都严格规范,逐一区分。例如在中国农村的有些地方,一个年龄较大的人可能会称呼一个年轻人叫“叔叔”甚至“爷爷”。还有“堂兄,表姐”等这些称呼,在英语中可能一个简单地单词“cousin”就可以表达。在汉语中,中国人出于礼貌,见到年长的陌生人,也会称呼为“爷爷,奶奶,叔叔或者阿姨。甚至对于一些具有明显的标志性身份的人也会冠以礼貌的称谓。比如”警察叔叔,叔叔”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所独有的,也难以让西方人所理解的文化现象。汉文化对于称谓系统如此细密的语言分割,是和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族制度紧密相关。而英语称谓的粗疏模糊则与他们简单地核心家庭结构有关。
2.3中西文化在审美观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中西方人对于自己的精神图腾的认识也不相同。例如在汉文化中,“龙“是权利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指“皇帝”。寓意“高贵,强大及不同凡响”。皇帝的身体称之为“龙体”,穿的衣服称之为“龙袍”。中国人总是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很多象征吉祥,幸运的成语也和龙有关,例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在英语中,“龙”则被认定为一种凶猛,邪恶的动物,多指“凶恶,残暴,狡诈的人”。例如在英国的史诗《贝奥武甫》中,贝奥武甫为了他的人民,和邪恶的火龙进行战斗。“狗”在西方国家被喻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狗在英文中常用作褒义或中性词。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狗”并不是好的形象,与狗有关的贬义词不计其数,比如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等。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念也是不同的。
3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频繁,跨文化的交际也日益增加。在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国家里,英语的教学侧重于应试,而非应用。所以英语教学偏重于基础知识而不注重文化的学习。为适应发展的需求,我们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3.1文化差异在词汇学习中的体现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认为每个英语单词都会有一个完全对应的汉语释义,事实上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周玉忠先生在《英汉对译中的不可译现象》一文中指出:“语言这种词汇空缺是一种自然现象.”[3]267受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起源的影响,英汉词汇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熟悉并认知和汉语词汇释义对应却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的英语词汇,以及这些词汇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例如"intellec⁃tual’*一词,在英语释义中指有知识,有文化并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但它和汉语中的“知识分子”在内涵上却指代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学生的英语课本中“peasant”一词的中文对应词为“农民”指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但是peas⁃ant在英语中却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的定义是“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4]316由此可见,英语词意的多重性使词汇的使用变得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分析对比英汉词汇的内涵意义,纠正在实际运用中所产生的错误。使学生真正掌握词汇并正确运用。
3.2在语法结构与句子的构成方面
在语法结构与句子构成和语法方面,英语也与汉语不同,比如汉语从严格意义来讲没有形态的变化,语法是通过语序和虚词两种手段完成的。英语动词形式有人称、单复数的分别和时态的变化。汉语主要通过语序、虚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有些学生由于对英语语法及句式学习和掌握不足,在汉语句式表达习惯的影响下,出现了汉语结构的英语句子,如Ispent2hourstofinishmyhomework.这样的句式显然不符合英语的表达要求。不难看出这是中国学生在中国式思维影响下,所组合书写的句子。因而,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摆脱中国式思维的影响,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及句式结构,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表达。
4如何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
作为第二语言,我们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偏重于应试,而不进行文化的专门学习。但是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脱离了文化,纯粹进行语言的教授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合理地利用资源,进行适当地文化渗透。1)在传统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英语教学仍然以课堂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们要有意识地传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例如担任《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在第三册课本中,第五单元课程设置为“FiveSymbolsofAmeri⁃canCulture.”这为学生们的文化学习提供了很好地素材,我们可以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辅助以图片,视频。使学生对美国的文化有了深刻地了解。2)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课外材料。利用多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现外国文化。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课堂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学生在课外付出很多的努力,而课外大量的阅读则是语言学习的不二法宝,老师可以建议学生多读一些和文化文学相关的书籍材料,看一些电影视频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效减少汉语言文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加深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理解。3)充分利用外教资源。由于文化知识涉及生活中的各方面,有些内容中国老师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外籍教师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可以定期邀请外籍教师做一些和文化相关的讲座,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帮助学生了解文化传统,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
5结束语
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的活动方式,而且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至社会价值观念,下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和文化相辅相成。中西文化的这些差异,导致了中英文在表达上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会对我们的学习,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乃至于造成障碍。教师们要认识到文化的核心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更要积极地将文化知识及差异融入其中。英语教学必须实行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小清.浅析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的关系[J].大家,2010(9):230.
[2]冯丽娜.英汉称谓文化差异研究[J].才智,2010(3):129.
[3]程洪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及对策[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7):267.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浅显、具体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即“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它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所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是群体力量或弱点的根源。
1.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B. 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
C. 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D.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态度。
2. 下列对“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活动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受价值观的指导。
B. 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
C. 文化具有群体性特征,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
D. 每个社会个体的价值观都能形成社会总体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文化的核心。
3.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分别从起源、功能、构成等角度对文化进行了阐述。
B. “人化”指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化人”指人是文化的创造物,二者体现了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C. 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属于显性文化,它反映了远古文化的更深层次。
D. “做什么”和“怎么做”决定了“为什么做”,这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1.中西物质文明差异
从自然地理层面上看,中国为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温暖湿润、幅员辽阔的半封闭式边缘地形;而西方是干冷湿热、狭窄分散的相对开放式的海洋地理环境。从生产形式、经济模型和经济生活形态上来比较:中国是自给自足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生产方式,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也基本上是内向型的;西方则是以发展工商业为主的,同时进行海外迁移和征服,经济运行模式为外向开拓型。中西方各有其社会组织形态及相应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秩序。中国传统上是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宗法专制制度;西方则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城邦民主政治制度。
2.中西不同的物质文明造就了不同的音乐理论
(1)有机性与机械性的音乐认知体系。一方面,中国的音乐认知体系是直觉的,受其哲学有机宇宙观(宇宙由气、道、阴阳、五行构成)的支配和操作;而西方的音乐认知体系则是逻辑的,受其古代哲学机械宇宙观(宇宙由原子、几何、数构成)的支配和操作。另一方面,中国的音乐多倾向于感性,重视心灵感应、意境;西方的音乐多偏向于理性,重描述事实,再现真实。
(2)“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的创作本源。中国音乐在儒家倡导“温良恭俭让”的中庸哲学下,注重情感表现的委婉与节制,向往怨而不怒、乐而不的温软柔情和温柔敦厚的含蓄有致,是在宁静淡泊的闲情逸致下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和”之美;而西方的音乐则崇尚的是刚性之美,倡导英雄主义与悲剧精神,洋溢着率性的铺张、浪漫的激情和深沉表达的气势,是一种灵肉关系的生命体现,是人与万物并列关系的意识体现。
(3)“气韵生动”与“循规蹈矩”的音乐美学原则。 中国是对物质“气”在音乐表达及处理上体现的感性知觉经验幅度和状态的氛围,“气韵生动”这种美学原则,同样适于整个传统艺术范畴,其根本给予哲学自然观中的物质基础——“气”,显示出一种有机生命对音乐声音、感彩、节奏轻重缓急处理的感性直觉经验幅度和状态。西方是乐音与原子一样构成了音乐和近代科学绝对时间空间中物质结构规则体系和机械运动观,“数、几何”这样的“循规蹈矩”可作为其整个艺术范畴的美学原则。
3.不同物质文明影响产生的精神文明在中西音乐审美方式中的比较
(1)“文人音乐”与“严肃音乐”的感受方式。中国的音乐主要属于古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典型的艺术享受,故又称为“文人音乐”,其大多具有典雅、高贵,耐人品读鉴赏,旋律意蕴悠长而深远的特点;而西方的音乐有着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分野,这种“严肃音乐”的感受方式实际上出自于对基督教的观念,这类音乐的创造者也多为身份崇高的教职人员和贵族,故西方的传统音乐大多宏大、肃穆、庄严、壮美,纯净绝美得使人觉得能洗涤身心污秽,和声旋律博大而恢弘,令人臣服向往。
(2)音乐审美的价值操作。中西文化源头的价值影响着各自音乐发展的审美倾向。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以互补的儒道二家为源头,以道家的自然主义与儒家的人伦道德理念和济世哲学原理构成了阴阳互补的特别韵律,讲求和谐、相互循环;西方文化则是以文明发源地希腊、希伯来产生的“双希”文化为起源,以科学原理、数学公式为依据求达到音乐的数列化、几何化(如复调、记谱、曲式)、规则化、系统化。
(3) 音乐艺术精神的归宿与核心。简而言之,中国是“自然论”和“天道论”的代表,中国的传统音乐在其特有的物质文明影响下起源于祈求神灵、祭祀祖先、祈福江山社稷时的神圣仪式,其多为抒发爱国的浓烈思情、或以对爱情的忠贞来抒发并引申出对天道自然的虔诚和向往;而西方物质文明造就的是“自律论”和“他律论”,渴望展现出更多“人”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强调在发现潜质并充分挖掘,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应保持心的博大和高尚。
(4)中国的伦理人文主义与西方的人文主义在音乐艺术上的表现。中国的音乐给人的是平和、恬静、典雅之感,文化品格强调的是集体协调,现在是兼容并蓄、和谐共处,展示出海纳百川的气度;而西方音乐则是庄严、静穆、宏伟走向震荡、激越,其文化品格强调的是个性的独立和解放,现在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展示出对生命的激扬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