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31 10:54: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

篇(1)

从读者、观众、听众,到受众,再到用户,称谓的改变体现了传受双方关系的变化。今天,媒体的用户也可以成为媒体内容的生产者。传统媒体的转型,如何借鉴用户思维,对内容生产、受众服务、组织架构进行相应变革?用户是谁?用户在哪里?用户有什么样的需要?媒体能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

企业界有句话大意是:所有市场化的企业,如果在市场上被淘汰出局,并不是被竞争对手淘汰的,一定是被其用户所抛弃。对媒体来说,同样如此。

我们可能来到了产品媒介时代,媒介更像产品,而非媒体。这也许是很多人不想看到的,内容好像被形式控制了。

用户及用户思维概念溯源

什么是用户?用户这个概念来源于科技用语,意指使用者,中外皆如此。从语言层级的角度看,它比顾客低,也赶不上客户。用户一词更多指的是一种产品的使用者,它是中性的,有一定的技术色彩,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考虑到人们使用的产品在规模上越来越大,用户的群体也越来越大,突破了阶层的局限。因此,用户是和产品分不开的,手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手机既是一种媒介,也是一种产品,它在这个意义上诠释了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当一个观众变成一个用户的时候,往往他的黏性也在增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媒介忠诚度。用户当然也是消费者,不同的是,用户有了更多共同生产和共享消费的元素。

啥是互联网思维?现在这个词很热,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把它说明白,真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存在吗?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思维和我们以前的思维非常不同,它更多地指向未来,同时,它还是向青年人的思维靠拢的,如果真有青年思维的话。

现在,又出现了用户思维的概念,国人近来喜欢把很多事情上升到思维的层面。问题是,如果互联网思维已经包括了用户思维,那么,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地特别提出用户思维?

就相关文献看,姜圣瑜的《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一文从区分“受众”和“用户”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受众时代”的终结和“用户时代”的开启是历史的必然这一观点。①在传播学专业范围内,受众这个词汇是非常流行的,可是对于百姓来说,这个词汇就有点别扭。因为它似乎不大符合中文的习惯,也许可以用馈众来代替受众这个词汇。我们是否曾经有过受众时代都令人怀疑,更不用说用户时代了。

也有人撰文指出,传统媒体的“内容为王”已经逐渐演变成了新型媒体的“用户为王”,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介经营的运营方式更多地体现为受众为王、产品为王的特点。内容为王是否已经过时了?值得商榷。同时,用户为王的传播学意义是什么?

郭全中在《用户时代“信息服务为王”》中指出,“用户时代”需要“信息服务为王”。②信息服务和其他服务有什么区别吗?

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用户思维这个概念带有浓厚的市场学色彩,或者说是强烈的技术学倾向。这个概念进入新闻传播学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它之所以受到媒体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如果让媒体人接受客户思维,恐怕一时间有些困难,说用户思维就显得像是软着陆。

通常,对一个概念的历史考察是很有必要的,不过,用户思维的历史很短,它甚至比互联网思维的历史还要短。在这种情况下,它的纵向深度就显得很浅,价值更大的可能是它的横截面,也就是进行横向的探讨。

我们也可以把用户思维称为顺向思维,或者叫做对等思维,也有人称作换位思考,不同的是,换位思考更多地指向角色互换,而不论等级。比如说,从秘书的角度去为领导考虑,揣摩领导的心思,这之间并没有身份上的平等观念。而用户思维明显是有平等观念的,站在平等的角度看用户,这是用户思维的一个重要观念。过去,我们习惯于把一个“低词汇”提升为一个“高词汇”,例如,我们把消费者叫上帝,实际上,会有多少人真把自己当上帝呢?如同很多人把新闻记者叫做无冕之王,事实上,又有多少记者真的把这个称号当一回事呢?

用户思维的实质

用户思维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一下几点:

首先,用户思维有明确的受众群概念。这里的受众群和过去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以往是自然人群的观念,如今则是伴随着媒介产品产生的分化群体。比如,过去我们说人民日报的读者群体以干部为主,这种群体划分是典型的社会学分割,有社会阶层的差异。而现在的受众群体,则是围绕产品的使用而形成的。

其次,用户思维注重“用户体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传者是如何向受者转变的?过去很长时间内,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受众怎样变成了传者,也就是所谓的自媒体。但是,我们可能忽视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传者也会向受者转变。在微博和微信上,这一点似乎很明显,记者来这里不仅仅为发新闻,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进入受众的管道,不是传统新闻学意义上的体验生活,而是一种用户体验。比如,新闻采访一般来说是主张减少情感介入的,但体验式采访是一个例外,因为它鼓励采访者和被采访对象在情感上有认同感,过去我们称为“三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确定没有情感的存在。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体验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新闻记者做的事情经常是一种间接体验。如今文化的体验成分越来越大,启动体验文化的开关似乎就是触觉。从听觉到视觉再到触觉,媒介的体验感好像在增强。从别人替我们体验,到自我体验,媒介的体验性越来越突出。

最后,用户思维也是一种产品思维。因此,很多用户经理摇身一变就成了产品经理。过去,我们说的产品往往指的是生产线上的产品,是流水线的产物,常常让人联想到的是一个个没有生命的东西。而今不同了,今天的产品是消费意义上的产品,甚至可以说,产品即媒介。有产品,才有用户。媒介不再是大一统的概念,它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分媒介,所谓分媒介,并不等同于分众媒介,它可能也是统一的,例如微信和微博。

腾讯靠啥赢了对手?现在看,它是靠产品击败了作为劲敌的门户网站。换句话说,做产品的打败了做媒体的。这说明啥?说明我们可能来到了产品媒介时代,媒介更像产品,而非媒体。这也许是很多人不想看到的,内容好像被形式控制了。更奇怪的是,这个结果并非都是政治使然,看上去是媒介自己改变了。

用户思维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

从理论的角度看,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都不是学术概念,它们不能被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它们不是被学者提出来的。这些概念最早出自互联网界,确切地说,它们是由业界人士提出来的,所以,它们有浓厚的业界背景,具体地说,就是技术背景和营销背景。这些概念在市场营销学中已经游荡很久了,只是它们没有被官方强调或者认可。

用户思维概念进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它显然有特殊的含义。一方面,它更多和新媒体联系在一起,比如人们常说传统媒体很难跟上用户思维的脚步;另一方面,用户思维的观念也在挑战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不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在专业层面。

如果我们从新闻信息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一种倾向,就是新闻信息化和信息新闻化。简单地说,就是如今新闻和信息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从娱乐新闻开始,现在很多新闻栏目热衷于使用信息的牌子,因为这样做不仅仅可以规避某些风险,还可以扩大新闻源。在新媒体环境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这个意义上,受众部分地变成了用户,个人化的私人订制成为一种可能。

从新闻专业的角度说,有没有交互新闻的概念?在目前的新闻学教材上还没有准确的词汇可以归纳这种新闻,就是它们只以有限的规模传递,新闻使用者和这种新闻有密切的相关性,我们甚至可以把这种新闻称为用户新闻。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新闻用户像是自媒体。这样的新闻传播过程好像是被滚雪球的,有一点内部传播的味道。

实际上,现在的新闻传播界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就是认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水火不相容,传统媒体是搞不好新媒体的。奇怪的是,我们几乎没有在国外看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说,西方新旧媒体之间的差距似乎没有这么大,报纸虽然有衰退,但那属于媒体发展的自然趋势。准确地说,西方的新媒体起的作用和中国的新媒体有所不同,这当然和传统媒体的功能有很大的关系。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即便没有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衰落也是难以避免的。比如说,报纸的衰落。新媒体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进程。看上去新媒体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过去那种认为新媒体会很快替代传统媒体的看法多少显得有一些狭隘了。换句话说,两者之间并没有那样对立,恰恰相反,新媒体可能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更宽松的传播空间。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媒体的所有长处都能够被传统媒体所吸收,比如说,用户思维。问题只是在于,传统媒体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受众视为纯粹的用户?或者说是否应该这么做?如果把受众看成是单纯的用户,那么,就意味着要投其所好,而这样做有媚俗之嫌。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责任意识让传统媒体很难像新媒体那样放开手。

但难以回避的问题在于,今天的读者越来越多地具有了某种用户身份,如果传统媒体还想像过去那样去教育自己的受众,恐怕已经很困难了。这就使得传统媒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既要保持媒体的责任,又要有用户思维,简单地说,就是用受众来反对自己,因为我们长期扮演的媒体角色已经有一些积重难返的东西,需要靠用户思维来激活它。

总起来说,今天的传统媒体更容易接受的是互联网思维,而不是用户思维,显然,互联网思维的概念比用户思维大,用户思维更容易理解。用户思维可以是互联网思维的一部分,当新媒体人谈论用户思维的时候,他们在谈论什么?显然,他们谈论的是技术,是注意力,是营销。虽然如今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还不是特别明确,或者不那么有说服力,但是,这不妨碍广告大量向网络转移。那么,当传统媒体人谈论用户思维的时候,他们在谈论什么呢?他们在谈论互动和使用。

注释:

①姜圣瑜:《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传媒观察》,2011年第4期

篇(2)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已经是传媒业的大势所趋,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据普华永道的《全球娱乐和传媒展望(2012-2016)》报告,传媒与娱乐业的数字起步阶段已经结束,步入了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常态时期,数字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和常态。

“2012年,互联网超过报纸,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媒介。总体来看,基于数字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媒体品牌价值凸显,苹果、脸谱、谷歌、百度、腾讯等的品牌价值,相对于传统媒体,在整个传媒行业中已处于绝对领跑位置。”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如是说。

在技术进步带来媒体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应当如何积极应对?又有着怎样的转型经验与创新思路?近日在青岛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来自全球五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及港澳台的华文传媒的领军人物以及国内各主要新闻机构的高层代表们,就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困境以及突破之路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专业精神不会式微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谈及报纸等传统媒体面临的冲击,颇为乐观:“网络刚刚兴起时,曾有人预言,再过十几年,传统媒体将不复存在,但现在看来,这个预言并没有实现。互联网应该是融合,而非取代所有的媒体,面对网络的冲击,传统媒体的专业精神不会式微,只会转变形式。”陈小川不无幽默地祝愿在场所有的同仁“转型成功”。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章新新在阐述当今传统媒体面对的形势时,用到了“前所未有”一词,他认为,无论是金融危机等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全球格局大调整,还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加上社会生态的大变动,都使传统媒体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中。

从技术层面看,“社交媒体”、“移动互联”、“大数据”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传媒业发展变革的三大关键词。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国内微,博用户数已经达到了3.09亿,超过半数网民都在使用微博,而具有中国特色的腾讯微信2011年1月上线,到2013年1月已经有3亿用户。

在章新新看来,网络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转变,而那种“抚摸着书籍,闻到油墨飘香”的阅读体验,是电子媒介没有办法满足的。对于媒体从业者而言,完全通过网络来获得信息也并不可取,记者亲赴新闻现场获得的真实感、现场感远比通过网络采集的信息要可靠得多。

来自澳大利亚《大洋日报》的冯团斌社长认为,网络降低了媒体的门槛,微博、微信、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兴起,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媒体”,不少人喝杯咖啡也会拍照片发到网络上。这样便带来了一个问题,媒体门槛降低了,应该传播些什么内容?媒体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专业、内容,冯团斌由此得出“内容为王”、“原创为王”的结论,并且需要用专业主义的精神来传播丰富、专业、准确的信息,从而超越网络上那些冗余的垃圾信息,这是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冲击的出路。

中国台湾“中国时报”社社长王美玉谈及,在台湾这样一个媒体传播相对自由、多元的市场环境中,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网络的冲击,她以《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收购为例,说明当前纸媒的窘境,这是一场“残酷的革命”,传统媒体必须“革自己的命,别无选择”,她认为,纸会被取代,但内容不会被取代,媒体的内容、观点才是最有价值的。

“全媒体”诠释

面临变革压力,传统媒体拥抱新媒体,纷纷开始数字化转型,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全媒体平台。对于“全媒体”这个概念,走在媒体实践最前线的媒体人又是怎样诠释的呢?

一直秉承着“原创为王”、“内容为王”理念的凤凰卫视,近年来在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方面也有着较为成功的探索。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认为,随着时代的变革,内容、技术、渠道三者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到底谁是“王”?这个问题越来越难以回答,一个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就是,在这个界限模糊的时代,必须要“跨界”、“捞过界”。马化腾、马云这“二马”就是打破界限的成功例子,对于媒体而言,单纯地去强调“新媒体化”,或者单纯地强调“网络化”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媒体化。

以凤凰卫视为例,1996年创立凤凰卫视,1998年就诞生了凤凰网,当时,凤凰网就是凤凰卫视的垂直延伸,但是从2005年开始,凤凰卫视就开始了“全媒体战略”,现在,凤凰网绝不是凤凰卫视的网络版。根据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凤凰网已经实现了利润同比增长121%的业绩,这是一个媒体市场运作方面的成功案例,也收获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由此,刘长乐认为,一个平面媒体的网站,决不应该是平面媒体的电子版,网络通过大量的背景资料链接以及和受众的互动,其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平面媒体,“全媒体”的概念是立体的、多维的。

“中国梦”与海外华文媒体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讲道,“中国梦这个概念不能只停留在中国地图上,还要放在世界地图中进行讨论。中文是华文媒体的‘共同行李’,我们要背着它继续前行。”

据统计,目前海外学习中文的人数在7000万人以上,这是个华文媒体大有可为的时代,以新加坡为例,华人占了人口比例的74%,当地媒体的广告大多是中文的,中文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就如同中餐,已经成为了融入血液的文化记忆。正如斯洛伐克斯中商报社长季岳普所说,斯洛伐克是个小国,仅有三四千华人,华文媒体生存艰难。但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季岳普认为自己有责任将《斯中商报》做下去。他说,对于大部分在斯华人来说,这是他们唯一能看到的中文报纸。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中国在信息方面与世界的接轨,据统计,美国华人人口已经超过400万之众,加州亚裔社区组织公布的最新人口结构数据显示,华语是加州移民除英语外使用最多的语言。在加拿大,华裔人口已经接近150万,超过全加拿大总人口的4%。一项权威调查显示,52%的加拿大华人读者平时只看中文报纸和杂志。

法国侨报总编辑钱海芬把海外华文媒体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定位为“民间公共外交”。钱海芬用“转换插头”来比喻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做好中转作用,这会帮助中国快速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与国际接轨。”

篇(3)

关键词:新媒体;自媒体;关系

引言

随着互联网与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与自媒体在21世纪的风头已经盖过传统媒体,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两者却存在令人尴尬的局面:新媒体与自媒体混淆。因此,对自媒体与新媒体的定义进行梳理,辨析两者的关系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对新媒体与自媒体显示作用的发挥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的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

新媒体比自媒体出现的更早,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研究有很多的说法,在传媒界也没能够对新媒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因此认为通常将新媒体成为“一个混乱的概念”。随着新媒体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逐渐出现,而当自媒体出现后,新媒体与自媒体概念的较差使得混乱新媒体概念混乱现象更加突出。为此,通过对新媒体与自媒体概念的梳理,希望可以对两者之间的界限进行划分,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两者的效益。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当时,戈尔德马克将新媒体制作电子录像,随着美国传媒界对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继续研究与深入,新媒体在全美乃至世界广泛流行。

我国对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80年代,根据现有最早的英译译文,推测我国最早出现新媒体这一概念是在1978年,此后,关于新媒体的译文以及研究受到传媒行业的普遍关注。90年代后,我国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传统传媒业依托网络技术的便利,也逐渐朝新媒体方向迸发,新媒体因此逐渐成为潮流,而后,我国传媒界也尝试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界定,在2000年,吴征就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可以将新媒体定义为交互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进入到21世纪,各传媒学界与传媒领域的领导者也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与概述,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所谓新媒体就是一个新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广播相对报纸就是新媒体,而电视相对广播也是新媒体,我们今天所接触的新媒体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形式传播的一种媒体形态”。而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吴征则认为,新媒体只是在表达形式上与旧媒体不同,其实在本|上新媒体与旧媒体没有什么不同。其中对新媒体概括比较全面的是宫承波在《新媒体概论》中的阐述,他汇聚了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的定义,是目前国内比较认同的有关新媒体概念的阐释,文中对新媒体的界定为:所谓新媒体,指的是利用现代数字基础、网络基础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并借助现代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以及卫星的渠道进行信息传播,而以电视、电脑、手机为接受终端,向用户传播视频、音频、连接游戏等的信息或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的总称。

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媒体的观点,可以发现,虽然学者所给出的新媒体在角度上有很大的区别,使得概念的形式多样,但是都指出新媒体是继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新的传播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借助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高科技产品与技术,形成新的传播手段。

从旧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上来看,如果将新媒体的作为区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显然在概念上会显得比较宽泛与粗糙,但是由于新媒体本身发展的较快,且各方观点不同,因此将其定义进行统一规范也就无从下手。所以,传媒工作者为了充分利用新媒体,就将以互联网与手机为载体的媒体形式。

(二)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由“博客”形式创始人丹.吉尔默与2001年9月提出,在自媒体博客中,吉尔默提出了“新闻3.0”的想法,在他的理解中,将新闻1.0概括为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新闻2.0则可以称作为新媒体,新媒体3.0就是以“博客”等互联网传播形式为趋势的自媒体。从这一概念上来看,自媒体出现的比新媒体晚。此后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自媒体”报告。

吉尔默在博客中对自媒体的定义分析中,将自媒体称作草根新闻,并对自媒体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阐述,2003年,博客这种形式在互联网上出现,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文字、图片,并且能够将其分享给他人,因此,博客也风靡全球,受到人们的追捧,媒体研究人员对自媒体这一概念谈论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在不断发生改变。

我国对自媒体的研究也出现的比较早,但是大多数都是根据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的研究报告进行的定义拓展,在自媒体定义的认同上,传媒界普遍认可一种观念,那就是自媒体是具有交互性的,也就是在自媒体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通过现代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二、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关系辨析

通过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新媒体是继传统媒体之后的一种新的传媒形式,是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出现,新媒体与自媒体由于都是借助现代互联网与高技术手段进行传媒过程,这导致在实际使用与研究过程中出现两者定义混淆的局面。所以,为了更好的区分新媒体与自媒体,根据两者定义上的差异,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辨析,有利于两者更好的发展。

(一)新媒体与自媒体并非接续关系

接续关系,指的是将自媒体定义为继新媒体后的有一种新媒体类型,关于自媒体是新媒体这一接续关系最早的认可者就是“自媒体”概念提出者丹.吉尔默,在其“新闻3.0”的想法中,提出媒体发展的趋势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过程,在这一发展链条下,自媒体显然作为新媒体的接续。

在自媒体刚提出的一段时间,这种观念比较流行,很多研究者也将吉尔默的新闻发展方向作为思路,并且人们也认可当时比较流行的博客形式,将其作为新媒体的接续。但是从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发展上来看,两者显然不是接续关系,因为新媒体是以现代互联网为基础的传媒形式,涵盖的传播面非常广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也逐渐出现,两者在信息传播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是借助现代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进行的传播活动,吉尔默所阐述的自媒体与新媒体是接续关系事实上只关注了两者的差异,却没有认识到两者在互联网背景下所具有的共同属性。

此外,从本质与技术背景上来看,新媒体与自媒体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不管是自媒体还是新媒体,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媒体类型的一种,都注重对受众的主观质量感受,并且都希望通过挖掘受众的需求来不断提升自我吸引力,两者同属一个传媒背景,并且在资源挣脱方面日趋激烈。此外,新媒体从报刊、电视、广播等演变之路可以发现,新媒体的出现不依托传统媒体,而是现代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因此人们很容易区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而自媒体却不同,它和新媒体产生的条件相同,其演变并不是跨技术的,而是在新媒体的基础上衍生的,为什么现代传媒人员会将新媒体与自媒体两者混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新媒体与自媒体两者都是在互联网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媒体形态,两者不存在技术鸿沟,因此新媒体与自媒体并非继续关系。

(二)新媒体与自媒体并非等同关系

将新媒体与自媒体等同,事实上就是将两者概念混淆,既在定义上将自媒体看作新媒体,这也是目前传媒界混淆两者的原因。例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编在有关自媒体的研究报告中,将新媒体的定义归纳为“反思利用最新的鞑ナ侄危尤其是现代互联网、收集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形式,都是新媒体”,这一概念阐述事实上将新媒体与自媒体进行混淆。然而事实上,两者却存在清晰的界限。

从上文对新媒体与自媒体定义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却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第一,传播主体不同。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主要施工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演变而来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仅仅是“点到面”的传播过程,并非针对某一个体。而自媒体却更加大众化,传播者与接受者由于都可以是普通民众,因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既可以是“点到面”的传播,也可以是“点到点”的传播,比如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人们可以将信息分享给制定的好友,因此在传播上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然而,这种变化也并不能理解为自媒体是新媒体的一种接续,因为两者虽然在传播主体上有所不同,但是新媒体与自媒体却都是依托互联网这颗大树进行散枝的。第二,自不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不同,但是新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手段却相同,然而由于两者传播主体不同,所受的约束也不同,与传统媒体相同的是,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与传统媒体有着同样的约束,这是因为新媒体的传播者主要是正规的传媒结构,并且其“点到面”的传播方式要求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向民众传播错误的观点。而自媒体却不同,由于其亲民化的特征,因此比新媒体拥有更多的自与话语权,民众可以通过构建自己的自媒体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来张扬自我个性,并且还能够实现传播者与接收者的互动,因此,在自方面,自媒体要比新媒体有更大的自。

通过对新媒体与自媒体的描述,可知两者有并非等同关系,而是存在个性上的不同。

(三)自媒体与新媒体是从属关系

自媒体既非接续关系,也非等同关系,究竟两者存在何种关系?笔者认为,自媒体与新媒体是从属关系,既自媒体是新媒体大树上的一个树枝,并非全新的物种。对两者关系进行具体分析,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媒体属于新媒体,两者在技术背景上无区别。和新媒体演变方式不同,自媒体的演变更加顺利,自媒体的演变充分接触新媒体演变的经验,在数字科技与网络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壮大,并且每一次互联网革命都会形成新一轮的自媒体形态。吉尔默所阐述的自媒体实施上都是建立在新媒体所依托的网络技术背景下,当时将博客视为自媒体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互联网以及手机通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降博客蚕食殆尽,从博客到微博到微信,虽然自媒体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其所依托的技术背景却是永恒不变的。

第二,新媒体概念中涵盖自媒体,但是两者不等同。在所有关于新媒体概念的定义研究中,有几个概念是被公认的,比如美国《连线》杂志提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又如“数字化、互动式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而如果将自媒体的定义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新媒体的定义中其实涵盖了自媒体的定义,在区分两者的定义中,传媒学者往往认为两者只在传媒主体上有所不同,既新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主体由传媒机构变为普通大众,然而这种主体变化并不意味着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只能说两者是一种涵盖关系。随着传媒行业对新媒体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媒体在概念上既包括专业传媒机构“点到面”的传播过程,也包括普通大众主导的“点到点”的自媒体形式,因此将自媒体作为新媒体大树上的一个枝丫,两者属于从属关系。

三、结语

新媒体与自媒体作为当前广泛使用的传媒形式,使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由于两者在技术背景与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实际使用上两者经常会出现混用的情况,但是从两者的定义以及媒体属性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者有清晰的界限,只是一种从属关系,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辨析,能够使两者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锦宣. “新媒体”的定义及其内涵探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28-29.

[2]张美玲,罗忆.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45-49.

[3]邓新民. 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 探索,2006,02:134-138.

[4]张骁. 自媒体的分类和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

[5]吴潮. 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及二者关系辨析[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5:33-37.

篇(4)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从媒体发展格局看,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从舆论生态变化看,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络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可以说,传统媒体已经走到了革新图存的关口。

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何方?乐观派认为,政府不会撒手不管,危急时刻定会出手“救市”,与其进行无意义的折腾,不如紧抱政府大腿不松;悲观者认为,最终决定传统媒体出路的是市场,没有什么媒体形态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必须开启一场“自我革命”。

舆论唱衰、人才流失、薪酬下滑……许多传统媒体,特别是市场化传统媒体,开始主动寻求变革、推动转型。从一定意义上说,“媒体融合”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传统媒体几年前已经开始探索。

不过,这些融合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的颓势。其中一些传统媒体只是在玩新媒体概念,跟在别的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后面亦步亦趋――别人搞微博,我也搞;别人搞微信,我跟上……然后给自己贴上“全媒体”的标签。殊不知,这样的融合徒有其表,骨子里仍是传统媒体的发展套路。另有一些媒体试水非媒产业,虽然取得了成绩,但对提升媒体主业意义不大。这类与非媒体产业的“融合”,多少带有一些放弃主业的味道。

篇(5)

一、高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高校媒体是媒体行业中很特殊的一员,如高校校报,具有国内统一刊号,但是不对外发行;高校电视台,学生自己策划制作的节目在有限的校园平台播出等,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报纸、电视有着很大的差别。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媒体主要面对学校师生,以学校内部信息为出发点,在高校范围内发挥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同时承担着高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任务。

本文中所论述的高校传统媒体是针对新兴媒体而言,指互联网飞速发展以前,在高校内部已存在的媒体:即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栏、院报、社团期刊等。新兴媒体则指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而出现的具有互动性、实时性、自由性等特点的新媒体。

二、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生态系统

媒介生态学是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成就和研究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以及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以媒介生态为视角,就是从生命的有机体假设出发的对媒介及其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的一种关照。首先,我们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它拥有以下能力: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功能;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其次,我们认为媒介是始终处在一种运动状态的事物。媒介传播现象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运动与传递。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是媒介的种类、系统结构、功能、行为以及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它的最核心概念是媒介生态系统,这借助的是生态学的概念。我们把媒介看成和自然环境一样,也构成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媒体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系统,这便形成了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态是一个领域,是将媒介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研究其与相关社会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机制。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其中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和政策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

三、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主要表现为作为媒介机构,其所处的媒介环境及状态,与生态系统中各个影响元素所构成的关系。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这里面包括:高校传统媒体与整个高校管理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高校新新媒体之间相互竞争构成的行业生态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个人之间互动构成的受众生态环境等。这些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有内部错综的关系,又有横向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一)制度、政策环境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我国大学更需要强调其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取向及思想政治素质。而高校传统媒体正是为服务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产生的,传播范围主要是高校内部,传播内容以高校校园新闻、方针政策、校园文化生活为主,它们一直在引导校园舆论、教育学生及提供信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以昆明理工大学的传统媒体为例,校级媒体校报是校党委机关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校党委主管;校广播台、校电视台由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成立学生组织,由学生完成节目的策划制作播出。院报由各学院团委主办,学院党委主管,同时接受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社团期刊由该社团主办,负责社团管理的相关部门主管。由此可见,高校的传统媒体是在逐级的管理下运行的。

(二)行业生态环境

目前高校传统媒体面对的竞争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高校传统同质媒体之间相互竞争,如校报以权威性制胜,但是贴近性、生动性等远不如院报及社团刊物。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等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媒体的传播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以传播校园新闻为主,因此各媒体之间新闻同源、信息量有限的问题随之而来。由于网络传播在实时性、互动性、搜索便捷性等方面具有的强大优势,传统媒体处于尴尬的境地。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校报4开半月刊,校广播台每天播出约30分钟的新闻节目,1小时的娱乐节目,校电视台制作的节目目前尚没有播出平台,相较校园网首页新闻,传统媒体无论是时效性、信息量都落于下风,许多重要新闻是校报、广播台无法删减的,但是受众早已在校园网上获取了相关信息。

(三)受众生态环境

篇(6)

关键词:媒体;交互电子白板;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52-03

一、引言

由于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很多教师对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认识较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者也都在探索中。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很少有系统全面地研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如何在各年段、各学科中有机互补的研究,这对很多初步接触学习新媒体、新技术的教师来说,就显得有些遗憾了。

对初学者来说,最适用、最主要的是一些系统的、具体的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的操作性更强,学习者可以从案例中很快学会怎么处理某个环节,选择什么样的媒体辅助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在笔者所在的南京市玄武区,针对老师们的困惑,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实践尝试,用同一课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有时传统媒体的使用比功能强大的新媒体更有效。经过长时间的案例研究,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案例研究的经验,下面就来探讨我们在实践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希望对一线老师有所帮助。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为了说清楚本文的观点,我们对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概念作了阐述。[1]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地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本文是以计算机网络时代为界,将媒体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传统媒体是指图书、报纸、电视、磁带、光盘等以存储信息为主的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媒体有图书、黑板、实物展台、教学辅助用具等,这里指的是广义的传统媒体。

新媒体是指网络时代带来的计算机、网络、交互白板、Ipad、手机等具有存储信息及一定交互功能的新型媒体,这些新型媒体能实现信息的整合,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已被普遍使用。

三、几种课堂策略分析

1.结构分析类的策略

笔者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席话:“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

在结构分析类教学中,笔者觉得这段话应扩展为:“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听过和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一点。对于我听过、看过并问过的问题或与人讨论过的东西,我会开始理解。对于我听过、看过、讨论过和做过的东西,我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对于我教过另外一个人的东西,我会掌握。”显然,两席话阐述了“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的道理。所以,在结构分析的知识点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拆装并与同伴交流的效果会比只听老师讲解和演示的效果要好很多。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1)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观察物体》

这一课的重点环节是请学生在排成一排的三个方块的基础上,再添加一块方块,使添加后的物体的正视图不变,从而让学生在尝试中探索物体视图的变化规律,这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玄武区的一位老师用三种策略教授这一课:

第一种策略:直接用传统的道具,请学生小组合作,用老师准备好的4块方块进行拼搭、交流,再小组汇报;

第二种策略:老师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请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中尝试拼搭;

第三种策略:请学生小组合作,用老师准备好的4块方块进行拼搭、交流,再将本小组的交流结果用移动终端Ipad拍摄下来,实时传送到投影设备进行交流。

通过对这几种策略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策略所取得的课堂效益是不同的。

第一种策略:小组内交流比较顺畅,但由于受实物展示的限制,学生不容易把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展示给同学看,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不是很方便,自然效率打折。

第二种策略:请学生上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拉和副本功能,可以很容易地将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看,但缺点是一方面受课时限制,演示的学生数有限,另一方面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去实践和尝试,没有直观的体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度学习,所以课堂效率也受影响。

第三种策略:先让学生用老师准备的4块方块进行拼搭、交流,进行实践探索,实践结果用移动终端拍下来,拖送到投影设备上与全班同学交流。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利用传统媒体亲自尝试,又能利用新媒体手段展示探索成果,新老媒体有机结合,课堂效率非常高。

(2)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眼球》

这节课曾参加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赛前我们组织区里几位骨干教师多次听课、研究,课堂策略也修改了多次。

第一次尝试时,我们针对市里信息化教学能手的比赛要求,尝试整节课都使用新媒体设计课堂教学,在执教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做了很精美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特别是介绍眼球结构这个环节,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们利用动画效果把眼球结构展现出来,希望能更清楚地介绍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介绍结束后,教师设计了几个相关的测试题,当堂用答题器检测学习情况。我们发现,学生对眼球的立体结构没有直观的概念,从而影响到视觉形成过程的教学。

在第二次尝试时,我们思考用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眼球实物模型,小组合作拆装眼球模型,观察眼球结构模型,并对照课本学习主要结构及功能。随后,利用新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各个部分结构的图片,并让学生辨认眼球的各组成部分,充分让学生掌握眼球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在白板上现场绘制视觉形成过程光线的路径,讲述视觉形成的原理。有了对眼球结构的充分认识,再加上有物理知识作铺垫,学生对视觉形成过程原理的理解就容易多了。课中,教师用答题器测试了学生的掌握情况,效果比第一次尝试时好了许多。

在第三次研究课时,我们采用第二次尝试时用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策略,用平行的另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实践,课堂教学进展非常顺畅,学生研究和讨论的氛围也特别好,课堂效率自然也不会差。

2.探索规律类的策略

教自然科学的教师都知道,自然科学的学习不能死记硬背,特别是对于比较难理解、难学和难教的物理学科的学习,必须探索归纳规律,否则肯定学不好。我们知道,探索规律不仅是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更主要的是经历从特殊到一般, 从一般到特殊这种探索规律、 验证规律的过程,了解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是要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出发,从不断的观察和实验中,寻求各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相互间的变化规律等,再总结规律做出结论,并验证结论。

我们在研究苏教版初中七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课时,我们几个听课的骨干教师产生了分歧:

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学习了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透镜的相关知识,对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凸透镜成像现象,如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等。小学科学课也涉及到了相关知识。另外,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白板操作能力,能比较熟悉地运用白板功能进行分析,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信息化环境获取一定的信息。所以,他们认为可以用新媒体技术来模拟凸透镜成像现象,请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中演示凸透镜成像,以探寻凸透镜成像规律。

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虽然学生已经有了小孔成像等基础,但要探寻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不容易,所以他们建议动手实验环节不可少,必须要分组设计不同焦距、物距的实验,并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焦距、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这种大数据的结论比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经过几个班的实践尝试,最后教师们都认为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实验,再利用新媒体设备进行大量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从而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更能让学生理解,即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结合的策略效果更好。图1就是在学生实验操作后得出的数据,老师根据两组学生的数据分别用红色笔和绿色笔描点,然后让学生不断观察数轴中点的规律,从而得出成倒立缩小的像的规律,大大降低了找出规律的难度。

3.抽象概念理解类的策略

教师们都知道,在讲解抽象概念时,如三角函数、空间几何等,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建议教师在教授这方面内容时,能借助媒体把知识点尽量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以帮助学生理解。下面以苏教版高中一年级《任意角三角函数》一课为例。

这节课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几何画板结合制作的课件,上课时主要使用标记笔和智能笔与学生实现互动。

如图2,教师在讲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时,设定动点P可以绕着原点转动,当P绕原点转动时,a角的大小相应地发生变化,此时右边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均相应地发生变化,如此反复地让学生观察,学生会根据这些量,观察P点纵坐标与OP长的比值随着角α的变化情况,提示学生回忆并结合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内容,并结合函数的概念,从而引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在此过程中,几何画板的动画可以直观地把三角函数随着α角的变化情况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观察变化的过程中,找出各三角函数间的符号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笔者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很精彩的。紧接着,教师设计了判断α角的终边在不同象限时,其正弦、余弦、正切值的符号变化,这个过程很自然地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批注等交互,巩固所学的内容,有效地结合了几何画板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

四、反思

新媒体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其次,新媒体具有的强大的交互功能,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等多方位的交互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多种多样的交互活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

但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我们要科学地扬弃传统媒体的弊端,发挥传统媒体的直观、亲近等优势,有机地和新媒体进行互补,从而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又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为用某个技术而用技术,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传统媒体或新媒体,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一切的媒体手段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服务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媒体 新媒体营销 营销绩效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多样化,新媒体的产生对于信息传播有巨大的影响,新媒体逐渐应用在市场营销领域,产生了新媒体营销。通过研究新媒体营销,寻找新媒体营销对市场营销产生的实际影响,为企业市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切入点,提高传播能力,更好的完成营销工作。

二、研究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出现

传统的营销追求的是所谓的“覆盖量”,在报刊杂志上就是发行量,在电视广播上就是收视(听)率,在网站上,便是访问量。将广告或者公关文章加载到覆盖量高的媒体上,便可以达到较多的注意。这个模式称之为:登高一呼式的传播模型。这种传播方式本质上属于宣传模式,基本上传播路径是单向的。缺点很明显:很难探测受众看到广告后有何反应。但平心而论,一场营销行为和短期销量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至今并没有答案。

在传播媒体发生巨大革新的年代,营销思维也带来巨大改变,体验性(experience)、沟通性(communicate)、差异性(vari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关联性(relation),互联网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

关于“新媒体”这个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人们总是产生什么是新媒体的疑问,新媒体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以往的传播媒介而言的,它相对与日常最常见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以往的相对成熟的传统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

(二)新媒体营销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综观有关研究文献,关于新媒体,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美国《连线》杂志的定义是: 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2007 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新媒体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 PC、电视、手机、PDA、MP4 等为终端设备的媒体。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传播,如新媒体博客、微博、电子杂志等”。该报告将新媒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新媒体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型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革命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型态,如数字电视、IPTV(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因为营销理念的变革和广泛的商业化的运用,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载体,从而被赋予了媒体的意义;如大量新兴的户外媒体,包括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等。

第二类: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方式。目前有七类媒体形态通常被归入新媒体之列:移动数字电视,包括无线的、车载的、公共交通上的;有线数字电视;IPTV,狭义上指基于TV终端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这是新媒体中发展最快的一块;手机电视;楼宇电视;它们有些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形态,比如楼宇电视,在传播方式与服务方式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也是以广播+广告的赢利模式来支撑运营;有些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数字电视不同形态,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

第三类: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指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

三、结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营销理念、个性化产品提供、营销渠道、消费者需求、传播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众范围广:传统媒体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而新媒体相对而言提供给了人们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2)跨时空: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脱离时空概念成为可能,只要人们需要并且愿意,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的登陆internet得到信息和发出信息,并且手机也具备上网和接受电子邮件等信息的功能,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没有时空间隔的沟通。

(3)直观性强:新媒体媒介可以被设计成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使得信息能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交换,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4)交互性强:新媒体里面互联网体现了交互性的特点,它使得人们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可以参入进来讨论或批评或接受某个信息。

(5)成长性:现在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使用新媒体的成员也有了快速的成长,开始遍布中老年及青少年。

(6)高效性:计算机可储存大量的信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可传送的信息数量与精确度,远超过其他媒体,能及时有效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

(7)经济性:利用互联网做销售,可以不用店面,免交租金,节约水电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迂回多次交换带来的损耗,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营销的费用也是极其低廉的。

信息时代的各项特征迅速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使新媒体发挥出它前所未有的作用。近几年,新媒体产业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新媒体今天已经成为很多产业关注和投资的热点,这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也为营销提供了日渐广阔的平台,并且使得营销形势日益多样化。

新媒体营销是基于特定产品的概念诉求与问题分析,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引导的一种营销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企业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新媒体形式上的实现,通常借助媒体表达与舆论传播使消费者认同某种概念、观点和分析思路,从而达到企业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nderson,Eric and Anne T. Coughlan. International Market Entry and Expansion via Independent or Integrated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