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31 10:54: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19-01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1.1 建设意义
所谓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是指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土全面整治的角度出发,以维护和再造为主要手段,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建设。林业本身便是自然生态环境的载体,它不但为各类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之地,而且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可用资源,鉴于此,有必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从而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在现实方面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类自然资源日渐匮乏,林业资源在此之列,虽然林业本身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超过了建设速度,故此,为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森林作为林业的主要资源之一,林业的生态建设也是针对这一资源而言的,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1.2在经济方面的意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它还是林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出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并使其达到完整与平衡的状态,由此不但可以产生出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能支撑复合经济体系的稳定、持续发展。
1.2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对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把控不严、管理松懈,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局面,相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建设资金无法到位、技术准备不够充分,不仅使国家资源大量浪费,而且还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此外,国内很多城市在进行林业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缺乏对当地水文地质环境的了解,致使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部分地区过于追求成林效果,不惜花费大笔资金购买成活率低的树种,不但破坏了原本的林业生态体系,而且还造成了维护管理成本增大。上述种种,都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将其作为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科学经营、养山增效、增绿造林的原则对林地进行规划设计,达到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优化林分结构、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其次,创新管理理念。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推动以传统造林为主向“造管并重”的方向转变,加强施工队伍管理、林木养护管理、林木病虫害防治、林木抚育培训等工作,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再次,加强森林资源多重效益管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重视森林景观建设,通过建设和开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景区,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2.2 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是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为了保障资金供给充足,应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首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下拨的财政资金,还要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让社会组织机构、企业以及个人参与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其次,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林的补偿力度,引导林区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再次,以林业产业发展带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区可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果品产业、苗木产业、优质树种产业等,用林业产业发展取得的经济效益反哺林业生态建设。
2.3 健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保障措施
为了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多层面入手健全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具体如下:政府机构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引导林业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林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建设;完善营林造林招投标体制,在建设项目中引入监理制,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积极研究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建设成效;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数据中心,为建设管理提供支持平台,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效率;建立科技推广体系,成立技术指导小组,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到林区进行实地指导,促使科技成果顺利转化。
2.4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园林人才队伍,所以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优化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有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将其运用到建设实践中。同时,还要经常组织专业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不断丰富人员的知识体系,积累工作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措施
当前生态问题成为各个国家发展中的巨大障碍,各个国家均在着手解决人与环境的矛盾。我国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有效调整耕地与林地的结构,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影响,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建设中的意义
1.1退耕还林工程改善当前生态问题
当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较为恶劣,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应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森林对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治理具有一定的意义。自我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后,造林面积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西部地区各个省市,是现阶段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建设重点项目[1]。通过退耕还林建设,土地沙漠化情况得以明显好转,权威部门调查显示,当前长江水域含沙量与输沙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减少量在50%以上。退耕还林工程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改善目前生态现状。
1.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退耕还林并不是简单的将耕地转化为林地,而是有目的、有规划地将部分不在适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加以转换,从而实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前,土地沙漠化情况十分严重,耕地的粮食产量较低,农业生产能力较差,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造成农村经济难以发展,农民在农业生产收益不足。随着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日益凸显,广大农村产业结构得以大幅度调整,从而发展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通过调整耕地、林地之间的利用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实施各种治理措施,包括生态型林草、生态型林果、生态型林药及生态型林草蓄等多种新型治理模式,构成现代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优化配置农业资源,促进农村产业发展[2]。
1.3退耕还林工程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退耕还林工程除却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作用之外,还转变了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退耕还林工程有计划的将部分耕地转化为林地,使耕地逐渐呈现出集中化特征,有助于开展规模型、联合型农业生产,从而使当前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善,从以往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向集约型农业生产方式发展,这种现代型的生产方式极大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国家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区域的粮食单产有所提升,通过土地资源优化,将原本不适宜种植粮食的区域进行退耕还林,进而促使农业、林业、畜牧业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生态建设背景下退耕还林工程优化措施
2.1退耕还林工程应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建设退耕还林工程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并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更好的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应正确认识退耕还林不仅对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水平,解决农业问题,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森林能够净化空气,调节区域气候,有效改善当前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同时,森林具备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当前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退耕还林的优惠措施,各级相关部门应以此为机遇,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积极开展天然林保护、人工林种植、优化土地结构等多项工作,从而提升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水平。另外,正确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并从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角度上进行退耕还林整体规划,避免退耕还林工作中农业耕地与林地之间的冲突,大力发展生态型、集约型农业,通过提升农业种植单产量来弥补退耕还林对第一产业造成的损失,进而促进我国生态产业和农业的和谐发展。
2.2退耕还林工程应结合生态移民工作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质上是调整土地资源利用率,合理的将一部分农业用地转化为林业用地,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失地农民成为亟待解决中重点问题。生态移民概念的提出,旨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改善贫困农民生存环境,同时也能降低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使自然生态环境得以恢复。一般情况下,退耕还林区域的环境较为恶劣,经济基础条件较差,多处于深山大川之中,交通十分不变,人地矛盾水平较高,针对这一情况,将退耕还林区域中的人员向外转移,通过科学、系统的劳务输出、搬迁等方式改善现状,并着力与生态移民安置工作之中,从而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高效建设。在退耕还林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发现区域中存在尚未挖掘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一旦进行开采,势必会对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鉴于此,应根据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将当地百姓妥善安置,实施生态移民工作,将矿产区的百姓转移到其他区域,不仅能够改善当前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居住状态,同时也能避免因矿产开采而造成百姓安全问题,有效提升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
2.3退耕还林工程应加强政府监督管理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工程之一,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保证退耕还林资金的充足,不能单纯的以国家财政拨款来进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应逐步扩大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的来源渠道,吸引社会性资本投入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之中,包括企业、银行、民间投资者等等。可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通过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投资,从而保障退耕还林工程的资金。另外,还应秉持依法治林的原则,针对部分“重退轻管”的现象,应通过加强监督与管理来加以了解,从而将退耕还林工程作为重点项目来进行监管,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来开展各项工作,进而提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应重视退耕还林工程的具体实施,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变革和创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方法,从而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肖丽莉.浅谈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J].民营科技,2015,(7):206-206.
关键词:公益林;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 S727.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58
公主岭全市林业经营总面积近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5%,全市主要林种为公益林和用材林,其中公益林占绝对比重,但许多公益林都呈现出了老化趋势。为了进一步加强公益林管护,公主岭市依据《吉林省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试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本文结合公主岭市实际情况,简要探讨了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问题。
1公益林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公益林指的是能够提供公益性及社会性产品和服务的森林、林地,其有着生态保护功能,这种功能有着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能够实现生态补偿效果,对于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1.1有利于恢复生态多样性
公益林的生态保护不仅仅是对林木资源的保护,也是对林下土壤、微生物及动植物的保护,这种生态保护有着层次化和立体化的特点,在整个公益林内,生物呈空间上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恢复食物链的丰富性,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功能[1]。公益林中生物种类众多,例如高大乔木、灌木、草本类植物、菌类及各种动物,这种生物的多样性有着动态性和可持续性特征,能够不断恢复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于保持水土、径流降低等方面作用明显,有利于构建良性区域小环境。
1.2有利于资源储藏和节约
公益林的生态保护是对林区内所有资源的保护,以此来恢复资源原生态特点,保证自然界食物链不受人为干扰,从而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人类活动减少,降低了资源消耗。排除人为活动后,公益林内以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为主,在长期自然界新陈代谢过程中,一些不适合环境条件的物种逐渐被淘汰,优势物种被保存,这对于公益林内的自然资源储藏有着积极的意义。
1.3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是对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保护,从而减少林区资源在市场流动,市场上资源的减少会体现在资源市场价格上,从而在货币上体现出生态价值,这就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相配套的制度,以制度来引导和制约资源的生态价值,因此,公益林有利于间接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
1.4有利于提升全民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背景下,广大群众都意识到,生态补偿制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群众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提升,从而自发投入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环境建设活动中。
2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对策
积极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对于完善公主岭市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结合公主岭市公益林管理和维护实际情况,应从公益林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着手。
做好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做到专款专用,杜绝资金挪用和节流的情况,做好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经济基础;以公主岭市各公益林区管护难易程度来合理的设置重点管护人员面积,一般来说以2200亩~3000亩为宜,对于集体所有的重点公益林来说,应当以国有林场标准来确定人均管护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护标准[3];公主岭市林业局应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同一合同样本与国营林场、村集体等承担公益林管护任务的经济组织签订公益林管理和维护责任合同,保证公益林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落实,从而提升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做好公益林管护人员的管理,按照管护面积标准聘用管护人员,监管人员加强日常考核和检查,制定管护责任合同;做好公益林造林、补植、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资源监测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公益林正常生长,避免受到破坏,以此来充分发挥其生态保护功能;积极完善相关制度,例如《巡护制度》、《公益林管理办法》等,保证公益林管理和维护的有制可依[4]。此外还应当积极加强公益林保护及公益林重要性的宣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此来提升群众对公益林保护的意识,避免人为活动影响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发挥。
3结语
综上所述,公益林对于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公主岭市有着众多公益林,但许多公益林出现了老化趋势,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本文简要分析了公益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公主岭市为例,探讨了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对策,旨在充分发挥公益林对公主岭市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守蓉,冀光楠. 我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政策工具选择研究――以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4,(01):93-97.
[2]沈玲玲.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3]姚红岭.生态公益林的资金筹集与运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原城市群 协调发展 资源共享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城市群是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城市集合体,是相当数量城市关系的总和。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经济的紧密联系;资源的高度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发展。其实质,聚拢这些城市构成一个巨大的商圈或经济圈。
现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有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它们引领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势头,给中国经济带来春天。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1月,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继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它肩负着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因此,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对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五省30个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抉择。中原城市群的平稳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战略选择。良好的生态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舒心的环境,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隶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符合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依托,加快城市群的发展步伐,满足城镇与乡村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良好环境要求,对于实现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具有现实价值。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生态环境优良目标的现实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原城市群良好发展的衡量目标之一,城市群的发展不应仅仅是经济的飞速前进,而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应是城市群发展的题中之义。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步骤,并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中原城市群的长远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意义
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来建设中原城市群,其意义和价值非凡。第一,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第二,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第三,有利于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拓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第四,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建设中原城市群,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建设探索有益经验。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承,有着密不可分而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
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包括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并联动辐射河北、山东两省,这五省基本是雾霾的重灾区。近年来因城市工业与家庭用车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不断增加、汽车尾车排放与日俱增,碳排放量增加,而氧气量不断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日渐削弱;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楼房大增,林园绿地相对减少,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这些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且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加剧雾霾天的形成,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民众只关注到雾霾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恶性影响,并未从真正根源上去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对雾霾的防护只存在于表面,忽略了源头的有效遏制。虽然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还市民以“碧水蓝天”,但是根源的问题并未解决。
(二)水资源失衡,污染普遍
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来判断,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原本缺水的状态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污染,势必给城市群建设带来压力。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受到工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难以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清洁,造成饮水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影响到地下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造成井水枯竭。城市用水的紧张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污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源。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淡薄,无法从自身建设和国家发展有效连接起来,所以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普遍紧张的常态。工业生产用水后排污环节的治理不严,净化力度不够,这是造成生产用水污染浪费的重要原因。
(三)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
城市群的发展势必给土地资源带来压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之关键。联动五省发展城市化,扩大城市用地,压缩农业用地,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方法不或者执法不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剧水土流失。由于城市园林绿地少、树林生长受影响,城市汇水面积大,加之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其他因素如城市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科技落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对土地容易造成过度使用,且保护力度弱小。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且在破坏原有土地生态之后,因为技术上的弱势,观念上的落后,对土地生态的恢复工作缺口很大。使得土地的再次使用只能是更加贫瘠或又一次伤害,造成恶性循环。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无所节制而以杀鸡取卵式的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使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壤、树木的光合作用等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破坏了自然法则,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有时会以次生自然灾害的方式让人类承担因开发利用自然不当给自然本身带来的不堪承受的结果。当人类深受其害时,意识到人类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中原城市群现代生态价值观
1. 倡导健康绿色消费观念。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整体努力。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从根源上遏制污染的产生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污染源追根到底是人类造成的,从观念上对人们进行教化,让人们从根本的认知上深刻的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为社会的稳定发展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周边环境,保护城市整洁文明。
2. 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中原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依赖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念。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并能从行动上做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倡导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现代生态价值观,以期早日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模式。
3.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整个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应重视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比如在社区内进行生态文化的正面宣讲,给社区成员普及生态建设的理念。在学校开展生态文化的课程教育,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微薄的力量。
(二)发展中原城市群生态经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大胆采用新的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探索更契合的新模式,向集约节约环保模式转变,带动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2.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适合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更好的促进整个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崛起,需要结合中原经济发展的常态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加入生态经济的观念,指导形成新的经济体系。
(三)促进中原城市群生态科技发展
1. 加快生态科技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世界的较量。将前沿科技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符合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念,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态科技的创新,就是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争取时间和机会,当今社会变化之快,科技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而创新就是生命力。
2. 培养生态科技人才。人才战略是不会过时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引进生态科技人才,对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作出长远有利的科学指导,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人员适时制定出调整方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城市群的平稳良好发展。所以,生态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作用巨大。
3.完善生态科技政策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牵头,制定合理的生态科技政策,从宏观上把控整个城市群的l展走向。在制定相关生态科技的政策中,要立足中原城市群的现有经济基础,针对不同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而变,制定适合特定区域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科技政策。
(四)加强中原城市群生态制度建设
1. 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五位一体”建设就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契合的,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区域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保护环境要从源头抓起,不仅做好水源地保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创建工程,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城市绿地湿地等的保护,还城市及市民一片蓝天;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 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生态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其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加快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树立生态示范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中原城市群是涵盖五省的大城市群,地域广,难于统一管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在,加强各区域间执法部门的联合,以及执法力度的统一,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于整个城市群的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不规范与不健全,往往出现纰漏甚至扯皮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被动和难以落实的局面。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全民进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全民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全民以行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热情。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技术指标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程序清晰、职责分明、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有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作保障,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与监督权,从而促进各种制度的落实,让环保变成切实的行动。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对于经济区的良性发展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参考文献:
[1]王陶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原城市群关系研究,经济经纬[J].2016.2.
关键词 北方地区;生态公园;设计原则;特点
中图分类号 TU98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05-01
当前,国内外都十分重视进行城市生态重建,其中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公园是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结合传统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人造景观)的特色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城市公园。它不仅具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还兼具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新型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建设、城市特色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生态文化景观等功能[1-2]。
桑干河生态公园建设是以恢复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明为主体,利用生态环境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止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环境更加清洁、优美、舒适。生态公园建设不仅很大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北方城市经济发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桑干河生态公园现状
桑干河生态公园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距北京市中心仅125 km,与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张涿高速等重要交通道路纵横交错,是连结西北地区与首都的重要交通枢纽。曾经河水流畅,著名作家曾经写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是对桑干河景观真实的描述。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河流干枯,河道堆积的废弃物、沙石等杂物致使植被寸草不生。为恢复生态环境,县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坚持综合治理和景观打造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桑干河生态公园建设和河道蓄水工程。
2 植物设计原则
植物景观是生态公园设计最核心的要素,对整个景观构成具有重要意义。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植物群落景观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体生态环境系统,因此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尊重生态学原则[3]。
2.1 生态效益优先原则
“生态园林”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原则,合理进行植物物种的搭配,在设计方面应注重动态的景观季相变化,进行乔、灌、草及地被等多层次的植物景观配置,再现真实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群落。桑干河生态公园建设是根据气候、植被特点和景观的需求,合理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搭配,形成乔木层、亚乔木和花灌木层、地被植物层4个层次结构。乔木以垂柳、银杏、旱柳等树种为背景树,亚乔木层种植龙爪槐、火炬树、黄金槐等树木,花灌木采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进行彩篱种植,零星点缀金叶榆球,地被植物以八宝景天和沙地柏为主。这种植物配置方式不仅能增加植物层次、丰富景观效果,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湿度、减少地面辐射等保健作用,且大面积的绿地种植起到了良好的降温作用,从而改善城市生态条件,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2.2 社会效益原则
生态公园建设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自然为前提,考虑人们对休闲功能的需求,合理运用自然景观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使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都能够从中感受到生态公园的益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桑干河生态公园建设是以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园,为居民提供亲近水景的健身、休闲、娱乐的高品质绿色空间。
2.3 促进经济效益增长
桑干河生态公园给三祖文化合符坛旅游景区――“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源变活带动了城区经济建设,促动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生态公园的建设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对附近土地进行大面积开发,推动了经济增长,目前京北桑干新城正在规划建设中,这对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特点及功能
3.1 优先选用乡土树种,注重彩色植物的应用
在植物选择上生态公园优先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重视绿化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接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创造良好视觉的景观地块与多样生境相结合,构建水体、湿地、草地和林地等生活空间[4]。桑干河生态公园注重植物色彩和季相的搭配,植物配置展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春季开花的植物有榆叶梅、海棠、丁香等呈现绚丽的春日景象;夏季开花的栾树、合欢、紫薇、木槿给公园增添了绿色之外的色彩;秋季火炬树红色叶片展现一片火红的景象;油松、云杉、沙地柏使桑干河生态公园的冬季仍然呈现绿色景观。生态公园充分利用植物色彩的搭配使整个公园坐卧在绿树繁花之中,为市民提供绿化、优美、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3.2 打造功能型生态景区,突出地域特色
桑干河生态公园在规划建设中,以现代化的园林技术理论为指导,遵循规划设计原则,运用先进的园林绿化技术,打造“以人为本”优美舒适的多功能生态园。同时注重恢复生态景观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其中水系廊道作为连接空间结构的主要枢纽,将园内各功能分区紧密联系起来,在景观上形成以水系为主体的绿色廊道,与周边彩色模块景观相结合的特色生态公园。
桑干河生态公园建设布局合理,注重提升绿地生态景观和服务功能。园内共设置休闲娱乐区、文化区、体育活动区、综合服务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游乐区等6个功能分区。另外,还规划了丁玲纪念园、碧波水韵园、刺绣花园、跃动巅峰园、水跃广场、余晖广场等专类园。河岸边的休闲娱乐功能区给市民提供亲近水景的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舒适宜人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陶冶情操,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得到放松。丁玲纪念园、涿桑园等专类园融入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品位。文化景区的设立有利于增长文化知识,增加人们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生态公园建设具有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气候条件、增加城市景观、活化城市气息、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能够充分利用园区的气候、环境打造天然氧吧基地,同时注重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和营造,“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化景观,体现出自然生态之美。
3.3 倡导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倡导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使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活中各个领域,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桑干河生态公园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大对整体设施的投入,以恢复生态为前提,维护植物多样性为基础,建立完善区域功能系统,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为市民开设了一堂人与自然的实践课,增加人们与自然生态环境共存的意识,使人们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益处。
4 参考文献
[1] 王晶.关于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和管理的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6(2):214-219.
[2] 陈晓梅,李俊杰,王萍.浅析城市生态公园设计[J].浙江农业科学,2011(4):796-799.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理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的简述
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是指在水利设计的同时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设计过程中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关系,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降低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要考虑到水利工程要发挥出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的作用。水利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水利工程有效发挥防洪抗灾、蓄水灌溉、发电等作用都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因此,重视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合对于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污染,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对于水利工程的实施和规划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在进行水利设计中充分重视生态理念的融入是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不足
1、水文资料的匮乏
所谓的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实际上就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水利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前,必须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充分的了解,只要这样才能实现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融入。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水文资料的匮乏,使得工作人员根本无从下手,自然难以实现生态环境在水利设计中的融入。水文资料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记载,从中能够准确地掌握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然而水文资料的缺失,使得水利设计者很难对当地的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无法发现水利设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当水利工程完成后,才发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破坏,但为时已晚。
2、水利设计人员生态理念不足
水利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尽可能地提供较为便捷的供给。现今,多数的水利设计人员一般都将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首要目标,而忽视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往往会导致水利工程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过大,不得不采取后续补救环境的措施,不仅对企业形象有影响,还有可能因为环境的破坏给水利工程带来阻碍。
三、如何将生态理念合理应用到水利设计中
1、水利工程建设是间接地改善生态环境
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为了让资源合理配置。将丰富的水源有效地配置到干旱缺水的地方,或者是采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挖掘可利用的水源的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储存、分配、再利用的循环过程。那么,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到人类的需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水利设计的初衷。
2、河道改造工程
经过对实际水利工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河道是水利工程中占地面积及影响力最广的组成部分,它在一方面对水利工程引水、蓄水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但是有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对环境的保护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时对水利工程河道结构建设的改造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河道建设的设计中应用生态化理念,能够较大程度上改善其对人们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对于生态化河道建设,我国已经存在了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延河道的人们生活与生态问题。在水利工程设计环节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在河道整治过程中,生态理念在工程中的运用要因地制宜,在进项规划之前,要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相关调查,继而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最终实现人与水道流域环境的和谐统一;结合当地所独特的自然特征,对护坡断面和定位河道岸线等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要坚持河道流域生态环境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进行水利设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水利设计真正符合实际需要,真正造福于民。
3、科学、合理的进行水文分析与计算
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很多,不仅要满足供水,同时还要满足绿化的需求,因此,水利工程在进行设计前要弄清水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满足更多的服务对象。资料显示,浙江省的一个水利设计研究院,在承担一个湿地生态改造工程的过程中,就是从生态水文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实施工程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需求给予了充分的考虑,提出了在非灌溉期或灌溉空隙时间为湿地补水和利用灌区尾水给退化湿地进行补水的生态水利设计方案。这是最近几年很典型的一个生态水利设计案例。该方案有很多方面的好处,既满足了施工附近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需求,在湿地的补水方面也起到了恢复生态良好的作用。
4、将生态理念植入设计人员心中
现在,大多数水利部门的设计人员都具有高学历高水平以及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对环境保护意识匮乏,不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这就可能导致他们设计出来的工程会对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和破坏。作为一名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工程的质量和设计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水利工程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理念不仅是可以带来环境的保护,可以在提高水利工程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化的保护环境,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所以,要让这种有益的生态理念深入每个设计人员心中,让他们时刻谨记生态建设立足于经济建设之上,只有好的环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5、在设计当中充分分析关键生态敏感目标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对一些环境因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要想让这些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就需要进行水利设计的工作人员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对这些生态目标进行准确识别,这些所谓的生态目标也就是关键生态敏感目标。这一个观点在很多生态水利设计中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关键生态敏感目标,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只有在生态水利设计中对关键生态敏感目标给予非常高的重视,并把这些考虑融入到设计当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人类所居住的环境。
四、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方面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促使水利部门建设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水利工程作为人民对水资源需求的基础设施,不仅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供给需求,也起着对自然灾害的抵挡和预防的作用,对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进行水里工程施工时,事先设计阶段并没有对实地进行过勘测和考察,那么,在施工时候必然会对环境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不仅不会给水利工程带来好处,反而可能由于施工导致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经常发生。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利工程,更合理地设计出完善的水利设施,实现人类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战略,水利工作者必须要将生态理念带入到水利设计之中。以生态理念为核心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为合格质优的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水利设施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设施协同发展的目的,进一步实现国家提倡的人类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策略。
结束语
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变化,国家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多影响,尤其是水利系统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因此,要想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在水利设计中加入生态理念,使得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进一步落实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雅,邓丽,王展.如何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J].河南科技,2014,02:28+31.
[2],董文斌.在水利设计环节中生态化理念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3:155.
关键词:生态环境意识;调查分析;建议
近年来,辽宁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也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环境压力的缓解,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政府的规划,更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单元,每个公民都应该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将环保行为融入到生活中。
一、生态环境意识的形成因素
生态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然生态自身及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相关方面的了解、领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态度、行为动机、行为能力。关于生态环境意识的生成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有多种解释,本调查研究执行人从以往的经验观察、研究以及文献研究推断,在我国现阶段,影响制约市民生态环境意识的生成和变化的两个重要直接因素是市民的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广义的“发展观”(包括消费观)。
二、辽宁省公民环境意识现状
1、总体综合分值不高,知晓度、认同度高,而践行度低;对生态环境价值及环境问题的认知、认同处在浅层次;环保意识中功利性过强,而缺乏天然自然亲和意识。省内大多数人意识到生态环境状况日益严重存在危机感,51%的公民认为当地环境保护不好,30%认为当地环境保护一般,19%的公民认为当地环境保护很好。被访对象中47%的公民有参加过有关环保的社会实践活动,21%的公民有参加过有关环保的社会实践。
2、自然亲和力缺乏与自然自在价值的认知不足。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我们均发现,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中的一个特点是,很多市民已经失去对大自然的天然亲和、向往,对“山川秀美”的价值已经缺少应有程度的认同,对自然物的自在价值认同度也较低。在问及对居住环境选择的意愿,面对“绿色环境”和“方便”的取舍中,只有少数人态度坚决地选择了具有清新空气等指标的“绿色环境”(22.3%)。而多数人表现出迟疑,或选择了“方便”,这当然是现实生活压力的写照,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疏离自然的价值取向;从对动植物的自在价值和生命尊重权的认知、态度来说,多数市民的“环境意识”显然还没有延伸至这一层面;多数人基本上还没有关于“动物道德权利”的概念。在关于牲畜“人道屠宰”的问题上,通常受调查者只觉新奇好笑;而在回答“你对食用珍稀野生动物或使用珍稀野生动物制品的看法”时,50%以上的受调查者没有强烈的反对态度;而对于对人类没有直接价值的植物(假设的某种草)的看法,有将近一半(45%)的人不认为其具有保护价值(生态价值)。
3、保护环境的意义和动机尚不明确。在关于什么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意义”的问答选择中,有47%的受调查者赞成环境保护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征服自然、改善自身生存环境,不断满足发展的需要”的说法;有超过一半的人赞成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人类能控制自然,更持久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说法。同时有超过三成的受调查者不赞成“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人类平等尊重所有的生命形式”的说法。这都表明多数市民的“环境意识”还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之上,而没有升华为基于真正的生态主义价值观的“生态意识”。
三、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发展不完善
我国公民生态环保知识缺乏,环保行动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发展还不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我国环境教育内容多集中在单一的环境知识和环境危机上,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意识培育,没有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当成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工程加以重视。
(二)公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淡薄
我国公民对生态问题关注度低是因为公民的生态忧患意识薄弱,没有对生态事件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不关心所以不关注。同时,有关部门调查也显示,从公众主要使用的节能产品看,“节能灯的使用率为76.8%;其次为节能家电46.6%;第三为节水龙头31.3%;节水马桶17.5%”可见,我国公民在节能产品使用率方面相对较低。
(三)经济利益驱使
有专家指出,环境污染迟迟得不到有效治理,跟政府盲目追求GDP有很大关系。GDP成为一种追求,一份政绩,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和衡量标准,只要不改变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利益熏心的人就不会消失,这是一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GDP一路高涨,自然生态破坏愈演愈烈。在强大利益的诱惑下,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是不可避免的。
四、培养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措施建议
(一)营造良好经济政策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有助于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所以解决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修正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以“GDP”增加值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价值取向,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加强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立法
建立起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并举、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城镇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并重,以及对环境决策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环境法制体系。环境立法要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重构现行的环境资源立法体系。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环境管理主体的组织建设、体制改革以及权力运行机制方面的立法。
(三)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积极作用
生态环境意识的主要形成途径是通过思想灌输和教育。在培养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积极作用。首先学校要认真实施生态知识教育,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其次家庭要发挥教育作用,家庭为孩子进行环境启蒙教育,是环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 包庆德.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1-35.
[3] 樊宇.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困境与突破[D].河北经贸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