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31 10:54: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

篇(1)

一、地震灾害对于高层建筑的破坏性

1.地震能够摧毁建筑的原因

地震对于高层建筑具有强烈的破坏性,造成破坏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对地基的破坏、对地表结构的损坏、因房屋建筑自身缺陷而坍塌这样三种情况。我们逐一分析,深入了解具体过程,才能做出一系列防范措施。

第一种情况即地基的破坏。我们都知道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地基是最关键、最基本的,一旦地基遭到破坏,那么整栋楼就极有可能出现坍塌的情况。因为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地表就会有细微的走动的情况出现,这个时候因为地板层部的交叠问题,所以就会出现地表层突然塌陷或者是原本坚硬的土地突然之间就变得松软等现象,这些同时使得整个建筑的地基也受到影响。特别的,如果地震的移动幅度过大,那么整个建筑地基就会变得松软,建筑就会直接向着地表下部塌陷。

第二种情况则是对于地表结构的破坏。因为地震的爆发会同时引发一些其他的灾难的产生,例如地陷、山崩、山体滑坡等等情况,这就是给地表层带来的严重的影响。不可否认,这些并发性的灾难使得建筑物除了受到地震的威胁外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威胁。多重打击之下,建筑物腹背受敌,更加无力反抗。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房屋自身缺陷的问题,这明显是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出现的瑕疵。因为很多建筑在施工的时候被偷工减料、敷衍完成,或者是其结构的设置并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从而由于建筑本身的脆弱导致其不堪一击。所以大量建筑物就出现了在地震当中变形、坍塌的情况。

2.地震对于房屋建筑的危害

一般而言,地震过程当中引起的建筑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向地表内部塌陷,即建筑向下深陷;另一种就是建筑向左右方向倒塌。从安全性能的方向来考虑,房屋建筑向地表深层即向下塌陷的情况对于居民来说是最安全的,也可以保证伤亡人数的最小。因此,一般应用防震技术合理的建筑比起向左右坍塌会更加倾向于向下陷的情况。

在对于建筑本身的损坏力上来看,纵向坍塌对于建筑的损坏相对较小。虽然后期的再利用已经不太可能实现,但是就其本身而言是好的,我们可以更高效的回收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另外,很多足够坚固的建筑加上合理的防震设计以后,可能在地震中没有一丝的损伤。

显然上下纵向的坍塌方式更有利于居民在地震时的逃跑,而左右摇摆的方式会使得建筑整个向侧面倒塌,失去平衡。这对于居民来说是有一个阻碍,逃跑的可能性降低。这时,不仅整个建筑会毁于一旦,地震中的人口伤亡量也会大大增加。

二、地震灾害下房屋建筑面临的问题

房屋的建筑方法可以说是一种正在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到位。就如今国内的建筑技术水平而言,我国仍处于技术水平较低阶段,技术研究人员缺乏,很难有突破性进步与发展。所以,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国外学习,尽早熟悉掌握新的发展,熟练应用这些技术,从而寻求创新突破。减少地震灾害对于建筑的损坏情况,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伤亡情况,特别是位于地震高发带,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这样的设计技术。

三、防震技术对于建筑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成功战胜了很多自然带来的麻烦,但是准确预测地震发生时间及发生的地点,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晚上发生的地震,大多数人处于睡眠状态,防范意识最低。在灾难来临的一瞬间,成功逃脱的机会渺茫。因而为了防止突发性地震威胁到过多人的生命安全,坚实稳固的建筑便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与保障。即使现在的高层建筑没有办法完全保证建筑在地震来临时不会坍塌,但是通过针对地震灾害的一些设计,也完全给了人们从楼房到达安全地带的充足时间。可见,高层建筑的防震技术对于确保人身安全来说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四、高层建筑防震技术

1.建筑行业的防震措施

高层建筑防震技术的第一点就是要采取一些基本的防震措施。通过地震灾害后的不断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地震对于建筑物的破坏作用主要产生于地震对地表结构的影响,所以很多传统的防地震的方法就是依靠减少地震对于建筑地表层产生的地震能量。但是因为这倾向于被动的去承载地震所带来的损害,所以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针对地震能量的问题,主要有下列解决方式。

第一,就是在建筑当中建设一些可以滚动的垫层。这种垫层一般是设置在房屋建筑的底层,主要是应用砂砾、钢珠、钢球以及石墨等等材料所制成的,在受到地震能量辐射的时候,整个建筑就会因为这能量源的冲击发生移动,从而减少能量源对于建筑的压力。和滑动性垫层的设计理念相同的一种就是摆动式的垫层设计,这是一种将软垫层在建筑内部使用,使其在受到地震冲击的时候建筑随之摆动,从而减少整个建筑的受力点,减少受力压力。

第二,采用软垫层阻隔地表与建筑物本体之间的接触,减少地震所产生的能量的破坏性。具体的作法就是设置一些带铅芯的钢板橡胶隔板于建筑的底部 。这种隔板具有高的柔软度,其阻碍作用就使得地震时产生的能量没有办法接触过多的建筑底层,实现危害最小化。

另外,还有一种防震的方法就是采用结构阻尼器。像上面说的,这种阻尼器可以尽可能的吸收地震所带来冲击力,使得建筑不会受到过多的力的压迫,保持建筑承受力在其范围内。这种先进的设计可以减少地震能源的冲击力,防止地震能量对于建筑的损害。

2.建造防震型楼房的具体要求

因为我们要对抗的是对于现在人类仅有技术来说还没有办法战胜的地震灾害,所以通过研究地震灾害的发生原理以及其对于建筑造成破坏的原因,现在我们得出对于高层建筑防震技术的几点要求。

首先第一点,建筑的坚固性是很重要的,保证在地震突发时有坚强的防御系统。所以,在进行建筑建造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严谨的实施整个建筑工程的每个步骤,不能出现偷工减料、建筑结构不合理、建筑技术不严谨等情况,尽量避免因为建筑自身缺陷而导致的地震当中的重大损失。

其次一点就是减小地震灾害对于建筑本身的危害性。很多人觉得要减少这样的危害性就是加强建筑结构的坚固性即可,其实不然。仅仅有坚固的建筑并没有真正结合地震发生的原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地震对于建筑造成危害是因为地震时候会引发的一些地表、地下的一些土层发生变化,这是通过一种“能”产生的,只有减少这种能对于建筑的侵害才能减少地震的破坏力。这个时候就要求在建筑当中使用结构阻尼器,这是一种专门的可以吸收来自于地表层以下所产生的能的东西,他可以减少“能”对于建筑的冲击,从而减少地震的损害度。

最后一点就是建立高效优质的通信系统,确保居民在地震来临的最短时间内收到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在房屋建筑的内部设置一个类似于安全警报的东西,能够最大限度的通知受害区人民,从而争取做最充足的准备。越早的接收到地震信号,越有利于人群的疏散和撤离。

篇(2)

关键词:高层住宅;抗震结构;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条件,由此,建筑行业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多层混砖结构变为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渐紧张,住宅建筑逐渐以高层为主,高层建筑聚集了更多的人民群众,一旦发生地震灾害,由于人员的密集和住宅的高度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地震灾害,因此,为减少灾害损失,就必须做好建筑抗震结构优化设计,提高高层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

1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1)地理位置原因。我国处于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的交界处,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相互挤压,致使我国的地震频发,遭受了较大的地震灾害,我国的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据资料显示,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三次7.6级以上的地震,中国占两次,并在1920年的宁夏海原地震和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中分别造成23万和24万多人死亡。20世纪以来,地震也是所有自然灾害中最频繁、伤害性最大的灾害,因此,地震灾害的严重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为减少地震灾害,就必须进行抗震优化设计。

(2)测量科技水平的限制。由于现今科技水平方面的局限性,抗震计算的依据还很难确认,当地震灾害发生时,震波由震源传到地面的过程中,要通过岩石或不同土层的折射或者滤波,整个传播过程是复杂多变的非线性传播,所以,地震的强度和传播加速度很难确认。另外,由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有六个自由度,而依靠当今科技能记录到的只有三个简单的运动记录,其他的扭转分量还未被掌握。

2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

为保证高层住宅建筑在经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损失最小、安全性最高,就需要在进行住宅结构抗震设计时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和施工地点,保证高层住宅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抗震设计时要采取刚柔并济的原则,选择适合的抗震结构,制定合理的抗震设计措施,保证在遭遇较小的地震时,不影响建筑结构,在遭遇较大地震时也要保证建筑物的变形变化不能太大,且经修复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住宅建筑较高时,可以在保证整体结构安全的同时,允许加入弹塑性状态。另外,六级以上地震一般都伴有多次余震,若建筑构件的刚度小,则会导致初次地震时建筑损坏,无法抵御余震的冲击,因此,住宅建筑应既满足变形要求,也要减小地震作用,避免建筑的局部受损。

3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1)抗震规范问题。在进行抗震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使用抗震材料的延性进行等级划分,利用不同的地震强度来确定所需要的延性,用较小地震的最高强度来确定所需延性的最低要求,同时,在较低烈度的区域使用较低延性的材料,在较高烈度的区域使用较高延性的材料。但是,在我国,没有对地震作用进行细致的划分,而是将不同地震取一个固定数字进行分析,这样就导致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延性相同,在地震作用较大时,也就无法满足抗震所需的延性,从而增加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2)抗震设防目标不明确。我国的抗震设防目标一直是以“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为原则,来规范抗震建筑的抗震效果,但是,这样的抗震设防目标太过笼统,不适用于所有的建筑,目标范围太过模糊,违背了国际上“多层次、多形态”的控制目标,因此,应对不同地震等级中,不同的抗震建筑进行灵活的等级划分,比如,可以分为,一类是经过地震灾害后可能会出现次生灾害的建筑,另一类是在遭遇地震后影响其使用而必须进行及时的抢修的建筑等。灵活的抗震设防目标才能使抗震工作更细致、更深入,保证抗震设计的抗震作用。

4 抗震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1)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地理位置,发生地震时的破坏程度也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应选择抗震能力较强的地区避免危害性大的地区进行建设,在住宅建筑开始之前,进行必要的地基勘察,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标准的分类和等级划分,以便对该地区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比如根据地区地基液化等级和抗震设防类别,进行相应的消除地基液化或采取巩固地基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抗震效果。同时,避免选择不利于住宅建设的地区,为日后的建筑安全排除隐患。

(2)优化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力求对称,对整个建筑结构中的构造和承载能力进行综合的考量,以此来判断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地震时高层建筑所承受的地震作用取决于它的动力特性,与建筑所具有的刚度、承载力力度分布和延性有关。高层建筑的结构是由纵向和横向的承重结构组成的,承重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决定着建筑抗震能力的大小,因此,要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就应首先增加承重构件的延性,可以采取增加构造柱,并配置钢筋构造的方式来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另外也可以配置钢筋圈梁来解决散落问题,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作用较大时,就需要结构的延性来避免建筑的变形,因此,建筑的延性也是增强抗震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了在地震作用下使钢筋混凝土保持足够的延性,就需要把塑性变形集中在具有良好延性的构件上,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塑性变形构件,然后人为地增加构件的抗剪力,避免在地震作用下出现剪切破坏,影响构件及建筑的延性,最后通过相应的措施,保证塑性铰的位置具有较强的转动能力和耗能能力。

(3)抗震材料的选择。对于许多多发地震区来讲,结构上的抗震性设计远远无法满足抗震要求,还应当把高性能的资料结合使用,并且结构体系要优质。目前为止,我国住宅建筑中高层建筑使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剪力墙、框架、两者结合及简体等。然而,外国地区抗震住宅建筑多采用钢结构,但我国抗震住宅仍有90%以上使用钢筋混凝土,两者相比较,钢结构的延性、韧性和强度都比混凝土结构好得多,因此,钢结构的抗震能力更强。且据实践证明,钢结构出现破坏倒塌的情况较少,是适合做抗震建筑材料的首选,况且,我国的钢产量居世界前列,钢材的品种和类型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应在抗震建筑中多使用钢结构或者钢管混凝土结构,来提高高层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居住也越来越密集,住宅建筑楼层越来越高,但我国又是处于地震带交汇处、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为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发生较大的灾害损失,就必须加强住宅结构的抗震设计,从地理位置的选择、建筑结构的优化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增强建筑抗震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篇(3)

[关键词]城市建设;居住区规划;抗震防灾措施

地震灾害是自然灾害当中危害最大的一种,虽然城市建筑有牢固的基础和一定的防震能力,但是在地震灾害面前还是非常脆弱的。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地壳板块运动也越来越活跃,逐渐从平静期走向地震活跃期,因此,城市居住区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防震抗灾工作,对居住区域空间进行一个全面的规划处理,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对居民的危害。

1城市居住区规划工作中抗震防灾的重要性

1.1灾害程度控制

地壳运动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对人类安全危害极大的自然现象,地震的破坏能量巨大,从人类出现至今,全球地震灾害大大小小的出现,给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我国部分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之上,因此属于地震高发国,一旦出现地震灾害,那么国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必定受到威胁。

1.2城市发展的保障

近几年,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人口基数剧增,中小型城镇的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不同规模的城市集群。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化发展,城市居住区也会得到扩散性发展,城市用地也将越发紧张。而为了进一步满足城市人口密集化发展的居住需求,建筑物的建设密度也将越来越大,一旦发生地震灾害,那么所导致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城市的经济和发展也将退步一大截。所以,对城市居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就成为了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关键性工作。

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化发展和地壳板块活动进入活跃期,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做好城市抗震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城市当中人口集中的区域,如居住区、商业信息中心等,结合城市的人口特点和建设密度,对抗震防灾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研究,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还对城市科学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2我国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工作规划的现状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间,近几年的地震现象较为活跃。目前,我国内地大部分地震烈度都处于四级以上,全国有二十四个省会城市和近3/4的人口处于地震高强度范围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城市居住区的科学规划工作,加强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进而创建一套基于城市建筑空间的全面化灾害预控体系,同时还应该提高人们的灾害应急逃生和防灾意识。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抗震防灾工作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在抗震防灾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在灾前防控、灾中应急反应和灾后避难重建这三个方面逐渐形成一套相应的工作管理体系。但是我国城市的抗震防灾工作与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形势很不协调,其整体工作能力还相对较差,其缺陷主要有这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控技术还相对较为落后,绝大多数的地震监测站都不能对一些具有毁灭性的地震灾害进行预报;其次,城市居民的地震灾害的危机意识较弱,对于地震灾害的认识性还不强;再次,当地震发生时,地方政府缺乏针对性的管控预案,在人员调动、安置这几个方面还需完善;最后政府部门的抗震防灾资金还相对较少,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也比较稀缺。

3强化城市居住区科学规划中抗震减灾水平的措施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的地壳板块运动逐渐进入活跃期,地震灾害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1年的东海海域地震等。因此,城市的抗震防灾工作就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尤其是城市当中人口密集的居住区。

3.1做好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调研工作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中抗震防灾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唐山出现那次毁灭性的大地震之后,国家政府部门才开始意识到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工作规划的重要性,在后续的一段时间中都在不断地深化研究,编制出相应的抗震防灾文件和制度,而在国外,如日本、美国、英国等,对城市抗震防灾的研究起步都比较早,技术观念都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可以借鉴参考。

想要提高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水平,就必须对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和建筑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其开展综合性的研究,主要对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进行一个初步评估,并且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文件和法律规定来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若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抗震防灾体系,就应该从震前预测防控、震中紧急响应和震后人员科学管理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所以,科学的抗震防灾工作就是要从震前、震中和震后这三个阶段来进行。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完善的抗震防灾的技术标准文件,对部分环节的抗震防灾工作进行强制性的管理。

3.2城市居住区建筑和技术设施的科学规划

3.2.1城市居住区建筑的规划

城市居住区中的建筑通常可以分为一般建筑、老旧建筑和重要建筑,科学的规划工作就必须对居住区中的重要建筑、密集型建筑群和老旧建筑进行抗震防灾评估,使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创建一套科学的抗震防灾建筑规划体系,为城市居住的后续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降低地震发生时而受到的损失。

3.2.2城市居住区基础设施规划工作

对于城市居住区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即:需要照顾人群的基础设施(幼儿园、敬老院);人流量大的基础设施(学校、政府单位);关键性基础设施(消防队、警察局、医院)。想要做好三个方面基础设施的抗震防灾规划工作就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把城市居住区内的小学、幼儿园、敬老院等基础设施集中规划,并且保障建筑周围一定要有足够的疏散空间,减少地震对该群体人员的伤害;其次,还应该提高需要照顾人群的灾害疏散能力,在学校内外部设置多个应急疏散通道;最后,还应该增加学校用地,设置专门的家长等待区域,同时在救灾工作中还可以作为应急场所来使用。

3.3对城市居住区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高速发展,城市的地价也在不断攀升,城市居住区的容积率也在不断激增当中,但是城市居住区中的公共用地却在不断减少,因此,城市居住区内的土地应该合理规划,降低居住区内的建筑容积率,开拓更多的公共绿地。建筑容积率其实是一个弹性指标,在确定了容积率的同时可以根据占地使用的性质、基础条件等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3.4对城市居住区的开放空间进行规划

一是均衡布局开放空间,设置专门的避难通道和快速应急疏散场所。二是将空间较大的公共绿地作为灾中应急反应指挥场所。三是增加城市居住区内的路网密度,增加区域内的灾害应急车辆出入口,无论是在灾中还是平时,这对居民生活保障都是十分有益的。

4结论

总而言之,地震灾害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危害是巨大的,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更是严重的,因此,我们就应该时刻具备地震防控的危机意识,在平时做好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工作。

参考文献:

[1]卜雪D,曾坚.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J].建筑学报,2009(1):83-85.

[2]卜雪D,曾坚.居住区规划编制和法规体系的抗震防灾控制力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53-256.

[3]高杰,钟慧,冯启民,等.考虑抗震防灾要求的居住区规划方案评价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9(4):52-58.

[4]庹彬彬,王银珍,曾春.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3(1):32-33,40.

[5]庄丽,高杰,冯启民,等.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模糊评价[J].世界地震工程,2008(2):78-84.

篇(4)

关键词:地震,灾害,结构设计

 

地震是人类在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它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因此,地震占灾害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上个世纪,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1.震害多发点

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仍保持在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是很不实际的;既经济又安全的抗震设计是允许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但不倒塌。。因此,依靠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1.1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的薄弱楼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特别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发展,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13层蒸吸塔框架,由于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第6层和第11层的弹塑性变形集中,导致该结构6层以上全部倒塌。

1.2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

框架结构的构件震害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柱和边柱易发生破坏。。除剪跨比小的短柱易发生柱中剪切破坏外,一般柱是柱端的弯曲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外露、压屈和箍筋崩脱。当节点核芯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破坏合并加重。当柱侧有强度高的砌体填充墙紧密嵌砌时,柱顶剪切破坏严重,破坏部位还可能转移至窗洞上下处,甚至出现短柱的剪切破坏。

1.3砌体填充墙的破坏较为普遍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变形能力差,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受破坏,在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裂缝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

2.抗震结构设计

较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制,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屈服可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即: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2.1抗震计算中的延性保证

从用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来描述楼层破坏的全过程可反映出,在抗震设防的第二、三水准时,框架结构构件已进入弹塑性阶段,构件在保持一定承载力条件下主要以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所以框架结构需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才不致抗震失效。试验研究表明,“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框架结构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

综合大量实验研究成果,影响不同受力特征节点延性性质的主要综合因素有:相对作用剪力、相对配筋率、贯穿节点的梁柱纵筋的粘结情况。

2.2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

四川大地震实践证明,当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结构布置上,按扩大了的柱端抗弯承载力进行设计,理论上可将柱屈服的可能性减少,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但因各种原因,如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可能增大,高振型使柱中反弯点的转移等综合因素影响,要使柱中完全避免塑性铰是困难的,同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要求,保证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具体做法如下:

(1)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合理的受力过程可明显提高构件延性,为实现受拉钢筋的屈服先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的破坏形态,以提高塑性铰区域的转动能力,规范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同时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也提出相应要求。。

(2)限制约束配筋和配筋形式。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保证“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及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有必要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这不但可提高柱端抗剪能力,还可约束核心区内混凝土,对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大变形下纵筋压曲,从而改善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

(3)限制材料。拒绝豆腐渣工程的第一关就是把握好材料质量,材料延性对确保构件(结构)延性极为重要。

3.结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历年震害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严重,其抗震设计中必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底层柱底”等延性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在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的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上,以及因地因人在结构选型、布置以及计算方法上相互差异较多而对设计产生较多的争议,抗震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鸿晶,宗德玲.关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的几个问题的讨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

[2]陈天虹,李家康,马晓董.对“高层混凝土结构与抗震”课程教学问题的探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七度地震区 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73+.3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28-1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而地震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地震区的框架结构设计作为当前减轻地震灾害最为有效的措施,在我国地震区的建设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当前我国框架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设防的理念不是很清晰,设计的规范也不够严格,导致了地震区抗震建筑安全隐患的存在。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对“七度地震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探析”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项目概况

本研究工程属于某小区的居民楼,该小区所处的位置是七度抗震区,抗震设防的类别属于乙类,其建筑的总层数为7层,建筑物的长度为53.01m,宽度为16.15m,其建筑的总面积为3856.53m2,占地的总面积为723.12m2,该结构的类型主要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结构设计的使用年限为50年,该设计的基本地震的加速度是0.05g,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二级[1]。

2七度地震区框架结构体系特点及震害特点

2.1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

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组成构件有柱、梁,能够承受水平载荷和竖向载荷的一种承重结构的体系[2]。在进行该结构的设计时,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发挥结构的良好的延性性能,因此,可以有效耗散地震对结构的输入能量。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自身的重量比较轻、平面的布置比较灵活。

2.2框架结构震害特点

框架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震害特点主要表现为:柱端形成弯剪破坏,上下柱端会形成水平裂缝或者斜裂缝,有时候也会有交叉裂缝的形成,混凝土的局部会出现压碎,梁端会形成塑性铰;框架柱的震害比框架梁重,短柱的灾害比一般柱重,柱上端的灾害比下端的重,角柱的灾害比内柱重;框架梁的震害主要在梁端上发生,梁端纵向钢筋的屈服会导致交叉裂缝和垂直裂缝的出现;节点处构造措施的不合理以及节点搭接的不合理容易引发框架结构的破坏;柱身的剪切破坏会导致柱身出现交叉斜裂缝的现象,进而导致箍筋弯曲崩断[3]。

3地震区框架结构设计理念

(1)严格要求主体结构的质量。在进行框架结构的设计时,应该要对抗震构造的措施进行严格的考虑,以选择最为合理的承重方案,同时要求上下墙以及纵横墙的对齐,要按照合理的要求布置楼梯、构造柱、圈梁、窗间墙、墙角等,并对构造柱的浇灌、墙体的砌筑进行严格的要求。另外,如果框架结构的墙体出现削弱,应该要进行及时的验算,并给与相应的加强措施[4]。

(2)保证建筑平面以及立面布置的对称、保证结构刚度、规则以及质量的均匀。框架结构平面、立面布置的对称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规则的建筑立面容易导致建筑物应力变形的集中和局部振动过大,而不规则的建筑平面容易导致空间振动、局部振动以及扭转振动的出现,因此,在进行框架结构的设计时,要规则布置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保证竖向抗侧力呈现出材料强度与截面尺寸自下而上逐渐减少的均匀变化趋势。

4地震区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4.1重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锚固”的原则

“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锚固”的设计原则可以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延性。具体的设计要点是:要求构件受剪的承载力比其弯曲时的实际剪力更大;要对框架节点核心区截面的抗震能力进行验算,以保证纵向钢筋有足够的锚固长度;要保证柱端实际的受弯的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的承载力。

4.2严格要求轴压比、保证安全储备

对框架结构的轴压比进行严格限制的目的是对框架结构的延性进行控制,一般来说,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也会越差,就越容易发生混凝土柱的脆性受压破坏。而七度地震区所处的结构是属于三级结构,根据我国相关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三级结构的轴压比应该要在0.85以内,因此,对轴压比进行严格的限制可以有效增加建筑物的安全储备,同时,结合经济因素的考虑,一般将建筑物的轴压比设置在0.80-0.85之间,本工程的轴压比就是属于这个范围之内[5]。

4.3合理设计框架结构的构造措施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构造措施:

(1)保证柱的截面的高度和宽度在300mm以内,保证圆柱的直径在350mm以内,保证剪跨比在2以内,保证截面的长边和短边的比值在3以内;

(2)保证梁截面的尺寸在200mm以内,保证梁截面的高宽比在4以内,保证净跨和截面的高的比值在4以内;

(3)柱纵向钢筋的配置应该要满足最小的总配筋的要求,应该要对柱箍筋进行加密,以提高柱的变形能力和抗压能力。

(4)框架节点核心区的箍筋的最小直径和最大的间距应该要根据柱箍筋加密的相关要求进行采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地震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地震灾害的损失的预防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而七度地震区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是严格要求主体结构的质量,保证建筑平面以及立面布置的对称、保证结构刚度、规则以及质量的均匀,其设计的要点是重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锚固”的原则,严格要求轴压比、保证安全储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的构造措施。笔者认为,只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切实做好以上设计要点,就一定能完善我国七度地震区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而有效减少地震对我国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曲哲,和田章,叶列平.摇摆墙在框架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1(09).

[2]陶烨,郭兰慧,王玉银,邵永松.多层组合结构住宅的设计与对比分析[J].钢结构,2011(06).

[3]黄东升,周爱萍,张齐生,苏毅,范.装配式木框架结构消能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07).

篇(6)

关键词:地震预警;物联网: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1]。

一、物联网及其应用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2]。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用途广泛,交通、环护、公共安全、家居、消防、工业监测、护理、农业、水系监测、侦查和情报搜集、空间探索、抗震救灾等多个领域。物联网把把一种新一代的网络充分运用到各种领域当中去,就是把无线传感器布置到电网、道路、桥梁、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房屋、汽车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这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的互联网进行很好的结合起来,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充分发挥现有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各自特点,对整个网络的人员、机器、设备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得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二、物联网在地震灾区的信息传播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大地震,地震的发生造成了雅安地区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造成了当地电力和通讯设施的毁坏,尤其是通信的阻断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如今在物联网时代,人与物、物与物的时刻相连与动态感知,以及智能决策和泛在应用,使城市减灾救助服务工作的重点前移,从灾后救助逐步转移到以防为主的感知预警。可以说这是革命性的转变,大大减少了灾难的发生,从被动应急救助逐步转向主动的预警防灾。物联网在救灾中的应用给灾难救援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所说的物联网,是将人与物、物与物的时刻连接在一起,并能够实时的检测他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及时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处理,使得城市地震灾区的工作能够提前做出预警,可以说物联网的技术对于地震的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发明,物联网预警机制的有效建立将会大大减少地震灾难对于城市人员和重要财产的破坏程度,从而实现有被动应急救助向主动的预警防灾方向转变。

物联网在地震预警的应用同样对于地震灾后救援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英国研究者已开始研究使用RFID[3]和传感器来监控地震中的房屋称为“自治愈”房屋。房屋墙体中留有一点间隙,墙体中放入一种可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强压力之下可以变成一种流体材料。因而一旦有地震发生,墙面受到挤压的时候,流体材料就会深入墙缝隙当中,这样大大减轻了强震对房屋墙体的破坏房屋减小了房屋倒塌的几率,即使是房屋发生偏移,房屋一会完好无损,通过无线网络收集的数据会用来判别房屋的位置偏移量。而RFID标签和传感器可以共同构建一套地震房屋警报系统,通过这一套系统人们可以提前来预警即将到来的地震。而灾后的救援工作物联网技术也会发挥其独有的作用,在有些地震频发的国家,物联网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对灾后人员的搜救上,大家很清楚传统的搜集方式就是通过施救人员的逐一排查,对建筑物进行逐一的清理,费事又费力,尤其是对于抢救被困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大大方便施救人员对被困人员的施救。被困者可以通过内置RFID标签的手机提供搜救人员自己的具置信息,以便搜救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营救,为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另外还可以在安全避难所设置RFID,这样可以起到对避难人员的一个及时的引导作用,使得他们脱离危险区域。而灾后的救援工作RFID也尽显神通,在日本,RFID标签被贴在避难道路路面上,这样避难者可以通过便携设备清楚地知道安全避难场所的具置,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如果有人被埋在废墟当中,被困者可以通过内置RFID标签的手机提供搜救人员自己的具置信息,以便搜救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营救。

另外通过物联网,将地震预警技术与轨道交通互相结合在一起,这样无线传感器会实时的对地震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发出预警信息,使得人们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地震灾害有一个很好的判断。最主要的原理就是运用物联网技术自动在轨道沿线和车辆上布置无线传感设备,实现对地震灾害的实时检测,及时准确告警,为相关部门应对地震灾害提供准确数据和各种决策。在地震监测仪上安装的无线传感器,一旦有地震发生,传感器会马上向指挥中心输送信息,并且把传感器检测时设定关于地震强度信息,一旦地震级别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数值,那么系统就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将地震强度信息发送出去,同时启动防御系统和防御方案。这样在地震造成破坏之前,列车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在地震中侧翻。指挥中心发出警报,组织乘客紧急疏散,寻找安全庇护场所,这套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来临前半分钟进行预报,那么这个宝贵的时间增加了乘客应急逃生时间,减少更多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三、结语

此次四川雅安地震中,在灾区大部分地区停水停电的情况下,物联网的技术平台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人们通过无线网络等形式和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提供技术支持。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将会在地震灾害预防和施救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晖.物联网标准体系研究与产业发展策略[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8:18-21.

[2]黄迪.物联网的应用和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2:20.

篇(7)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措施 探讨

近些年来,四川的汶川地震、青海的玉树地震以及最近的日本地震都造成了巨大损失,这都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否充分考虑抗震问题、是否合理的运用了相关的抗震措施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尤为重要。下面分别叙述一下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的措施。

1、 建筑结构中减震措施

减震措施主要是借助建筑物意外的部件来增加建筑物的阻尼,消耗地震传递给建筑物结构的能量,避免建筑物因地震而受到损害。不仅可用于新建结构的减震设计,对建筑物的基础部分采用特殊处理之外,还可以借助消能减震装置或者元件削弱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力,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用于现结构的抗震加固,在对建筑物的地基或基础进行隔震设计时,我们一定要在建筑物没有动工以前按照隔震设计的措施,完成相应的工作。最迟也是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当中,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设置特殊的隔震装置。然而,建筑物建成以后,如果想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就要采用增加阻尼的办法,在建筑物的结构上重新添加消能减震装置。从适用的部位来说,也是很广泛的,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也可用于建筑物的隔震夹层。消能减振技术是用特别设置的机构和元件将地震动的能量加以吸收耗散,以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

2、建筑结构的主要隔震措施

(1) 建筑物地基采用特殊材料隔震

建筑物基础隔震,主要是对建筑物的基础部分进行特殊处理,削弱地震时的地震波,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传统上是在建筑物的基础部分交替铺上粘土和砂子,或者直接设置粘土或砂子垫层。以前曾经有人以糯米为原材料,在建筑物的基础部分设置垫层,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新的进展,以沥青为原料研究出一种特殊材料,以此设置隔震层效果更好。

(2)基础隔震

基础隔震是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减小地震动往上部结构传递,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该种隔震方法适用于体形规则的低层或多层建筑结构,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效果较差(隔震结构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基础隔震包括粘弹性隔震、滚轴(珠)滑移隔

震、摩擦摆隔震、摩擦滑移隔震等多种形式,隔震装置有夹层橡胶垫隔震装置、基底滑移隔震装置、混合隔震装置等等。

(3)建筑结构的层间隔震措施

层间隔震是结构隔震与抗震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原结构上安装由质量和隔震支座组成的耗能减震装置,地震时,耗能减震机构吸收并消耗地震能委,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旧房改建,在施工方面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与建筑物基础部分设置隔震装置的办法相比,层间隔震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减震的效果可以达到1/10―3/10的范围。虽然层间隔震的效果不如基础隔震,但它可利用结构的加层或原结构的隔热层,做适当的改建而达到减震的目的,简单易行,隔震装置采用橡胶支座。在上海,几栋高层建筑用此方法控制结构的第二振型反应,收到很好的效果。

(4)悬挂隔震措施

悬挂隔震是将结构的全部或大部分质量悬挂起来,使地面运动传递不到主体质量,产生不了惯性力,从而起到隔震作用。当地震来临时,地震的能量不会传递给悬挂起来的结构,从而达到减小地震损害的目的。这种隔震方式最常见于大型钢结构,大型钢结构总是采用钢结构悬挂体系,以此隔震。大型钢结构一般分为主框架和子结构:主框架同―般框架结构:子结构采用索或吊杆悬挂,分布有主要质量,此体系可以有数地隔离主框架和子结构,减少地震作用的传递,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的能量到达这个部位的时候就会削弱,不至于传递到子结构产生惯性力。

3、 建筑物走向设计抗震问题

地震是由于地壳的运动而引起的,与地质结构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房屋例塌和震向密切相关。所谓的震向,即地震发生以后,导致房屋震动的方向。因此,我们在建筑物选址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分析当地地震的震向,让建筑物的走向与地震震向垂直,尽量避免两个走向平行。从刚刚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地震震向平行的建筑物的倒塌率更高,与之相反,与地震震向垂直的建筑物就不太容易倒塌。研究发现,与地震震向平行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随地震波运动的幅度更大,因此更容易倒塌。

4 、无粘结支撑体系减震问题

无粘结支撑体系是建筑物结构减震体系中最为机敏的一种,在内核钢支撑和外包钢管之间不粘结,或者在内核钢支撑和外包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之间涂无粘结漆形成滑移界面。在支撑中段设置外包层,在支撑两端适当部位露出内核钢支撑,再用高强度螺栓与框架结构连接,以保证压力和拉力都只由内核钢支撑承受。滑移界面的材料和几何尺寸需要精心设计和施工,以允许内核钢和外包层之间相对滑动,同时约束内核钢支撑的横向变形,防止内核钢支撑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整体屈曲和局部屈曲。在地震发生时,通过内外钢之间的配合作用而消耗地震能量。但是,这种设计的弊端是在设计和有关部件的计算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在这个体系中,建筑物的重最主要由内钢来承担,外钢主要起到配合和辅助作用,还可以防止内钢弯曲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