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9 15:03: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

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6日

引言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如何做到减少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企业的财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对内部的财政状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分配,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通过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状况,提出最实用的方案,来促进企业利用便捷的信息渠道,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小化。对于企业财务部门来说,不仅要实现对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的核算和分配,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结合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对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强风险意识,借助科学的管理超越竞争对手,在竞争中获得胜利,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

一、对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

加强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还可以使企业资金达到合理的有效配置和运用。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生产的总产值,企业就可以通过资金的合理配置来进行合理的企业投资和运作,来进一步提高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结合所获得的前沿信息,发挥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促进企业经济模式的转变,加上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以及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发挥企业效益,树立品牌理念,降低财务风险,进一步减少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通过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可以提高整个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必须要加强风险意识。根据调查,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金融危机的风险不会波及到自身企业,因此并没有做好及时的防范准备,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金融危机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导致财务管理人才缺乏,再加上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就使得企业财务抵抗风险力薄弱。而且企业财务管理过于随意,没有明确的规划,不能够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这些不正确的管理意识就使得企业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各种风险的打击,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这些人也没有对财务的管理方式进行合理的创新,大部分只会遵循旧的方式和方法。所以,风险意识的缺乏是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企业只有解决的这个问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占据主动权,这样才能使企业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同时,对风险意识人才的培养也是社会上各个企业的一种人才任用潮流和趋势,企业自身也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所以,作为一个企业财务管理者,必须要具有风险意识,时刻准备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的平稳运行。

(二)企业财务监督体制不完善,抗风险能力降低。在中国大部分的企业中,很少设立对财务分配使用进行监督的部门,这就是会造成企业财务的利用混乱。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作为财务分配的坚强后盾,那么企业资金的配置就会存在很大的弊端,大大降低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例如,在资金配置过程中,有时财务管理人员会根据与同事的关系来进行资金的分配,这样就使得资金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为真正需要资金来运作的部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资金来进行科研或者开发。再有,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委员会,企业领导者有可能会乱用资金,造成资金的去向不明,这样会严重影响企业生产与发展。如果这种不公开、不透明的财务管理方式一直持续下去,将会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更甚者还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甚至是倒闭的危机。所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监督,必须要从源头上杜绝,从细微之处做起,才能保证监督的正常有效进行,才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

(三)企业投资方式较单一,抗风险能力降低。对于企业的投资来说,必须要实现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由于企业的投资方式过于单一,这就容易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而且金融危机来临时,企业的融资会非常困难,周转资金不到位,使得企业不能够扩大生产,这就使得企业雪上加霜。而且金融危机下,银行信贷也会出现严重问题,所以作为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必须要保证企业的投资方式多样化,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这样一来,就可以在金融危机下,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也可以进一步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运行的影响。

三、解决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这是企业需要考虑的。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可以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因此,对于企业的各项流动资产以及固定资产要进行估价统计,在各项资产的购进之后,要保证这些资产不会出现闲置的情况,应该交给采购部门统一进行购买,在财政管理上要针对存在的财务问题提出整改预案,进一步推进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降低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理念。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在资金流动过程中对收入资金和支出资金进行明确的划分,对于相关的资金使用要进行合理的界定,在资金管理中禁止使用现金进行流通,从而避免资金管理失控,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在进行资金流动过程中,要明确资金的周转周期以及资金回笼的程度,避免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资金链断掉而给整个企业正常运转带来麻烦。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化程度,减少企业的闲散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了加强企业对于整个资金流动过程的控制力度,建立相关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避免出现资金闲置与短缺并存。对于企业的支出要按照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进行,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同时提高企业的资金储蓄力度,避免出现资金链断开的问题。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了这样的财务管风险理念,才可以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成立监督委员会,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作为企业管理者来说,必须要保证企业财务的公开透明,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来监督企业财务的分配方向,来促进资金的合理优化配置。企业要成立监督委员会,定期召开监督会议,对企业的资金运作做出相应的具体化报告,运用的细节必须向广大企业人员透明化。要知道有监督才会有效率,企业管理也是这样,必须要实行强有力的监管。同时,监委会的人员也要以身作则,还要实行定期的人员轮换,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要知道监督是促进企业财务合理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对企业财务运行的监督建设,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实现平稳发展。

(四)建立企业风险预警体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要在对国内外及当地市场情况进行广泛细致的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对于那些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制定出安全警戒系统。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运用多种手段及时而准确地做出预告性和警示性的反应。根据当地企业的发展情况,在竞争力分析、技术创新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影响企业发展的方面建立预警指标体系,这样就可以使得财务风险问题的范围大大缩小。在金融危机的状况下,企业在对外经济交流往来中,一定要注意财务风险问题,避免因为财务风险问题,而给企业经济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且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往来密切,所以在进行对外经济往来时,必须要对双方各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促进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只有这样才可以运用合法的手段,维护企业的财物安全,促进对外经济的正常进行。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必须要合理地利用市场信息,使其为企业提供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新经济的发展与建立。并且还要注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性研究,做到与时俱进,培养独立的企业思想和对时事的敏感度,进一步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实现这些的同时,还可以发现,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不仅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使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淑娥,徐伟刚.金融危机下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

[2]张利娜.基于logit模型的我国公司财务风险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5.

[3]陈长玉.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篇(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方法僵化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1.风险管理意识不到位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到位是很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风险管理意识落后导致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走入了误区,影响到了财务风险管理效果。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之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在很多企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与时俱进地树立起来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的落后主要表现在没有平衡好财务风险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财务风险意识没有深入人心,从而使得企业在扩张中出现风险失控,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风险管理方法效果差

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对于财务风险管理效果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拖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果。目前很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效果很差,举例而言,主观判断、静态分析等方法非常常见,但是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很难全面把握财务风险状况,更不用说能够制订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的风险管理策略了。企业风险管理方法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的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薄弱,如何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已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

3.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巨大的不足,上文已经谈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本身非常复杂,如果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很难确保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因为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少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基本上处于粗放状态,工作的开展比较随意,带有浓厚主观色彩,很容易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的滋生埋下了隐患。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问题,本文依据财务风险管理一般原则以及流程,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要想做好,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基础,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根据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能够做到风险管理意识的深入人心,进而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观念保障。从具体的风险管理意识内容来看,就是要树立起良好的筹资意识、投资意识等,良好的筹资意识要求企业优化筹资结构以及筹资规模,良好的投资意识要求企业处理好投资风险以及投资收益,引导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将财务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2.完善风险管理方法

在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完善方面,企业需要在风险管理方法方面不断创新,引入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将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作为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立足点,改变目前风险管理方法落后的局面。从具体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来看,关键是要引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模糊分析、层析分析等等,借助于这些更具效度的方法来准确把握财务风险,制订有效性的风险应对策略。

3.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篇(3)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2 相关理论

2.1 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2.1.1 财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2.1.2 财务风险分类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2.2.1 财务风险识别

2.2.2 财务风险评价

2.2.3 财务风险应对与控制

3 Q生物制药公司概况

3.1 Q生物制药公司的基本情况

3.2 Q生物制药公司的行业背景

3.3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现状

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4.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4.2 基于筹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2.1 筹资渠道单一

4.2.2 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

4.3 基于投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3.1 投资管理效率低下

4.3.2 产品技术与附加值低

4.4 基于营运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4.1 应收账款变现的风险

4.4.2 存货变现的风险

5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5.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功效系数法

5.2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与结果

5.2.1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5.2.2 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5.2.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2.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6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6.1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6.2 筹资风险的控制

6.2.1 拓展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6.2.2 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

6.3 投资风险的应对

6.3.1 科学进行投资管理

6.3.2 进行产业升级

6.4 营运风险的应对

6.4.1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6.4.2 强化存货管理拓展销售渠道

结论

篇(4)

(一)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表现

风险往往与不确定性相联系,但又不能说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因为风险会给当事人带来影响。但不确定性不一定会给当事人带来影响,它会否对当事人带来影响是不确定的。这里讲的财务风险是商业银行传统的财务风险,它是指商业银行无论是否经营国际业务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就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产生而言,它是商业银行的资金在运动中形成的,也可称为资金运动风险。财务风险的最终表象都会集中反映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我们在考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时,决不能脱离商业银行的资金运动。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进行分类时,我们也必须从资金这一视角出发。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分类标难,都必须满足全面、准确把握财务风险的要求,以此掌握和化解银行风险。本文按照国际银行业通行的分类方法,将商业银行传统的财务风险分为五大类。

1、资本风险

现代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管理要求银行保持足够的资本金,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金融监管的要求。

2、资产质量风险

这是指商业银行因从事资产业务而形成的风险。资产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在开展资产业务时保持谨慎的态度,努力降低银行风险。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临时性提款要求而面临的风险。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存款者因担心存款损失而到银行挤兑,借款者也无法满足合理的借款需求。流动性风险是银行缺乏支付能力的风险,它要求银行要保证用合理的价格适时取得所需资金以满足业务需要。

4、利率和汇率风险

利率和汇率的异常波动有可能形成利率和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均属于价格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管理要求银行根据利率和汇率变化趋势,合理安排经营业务,将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5、表外业务风险

表外业务发展的动力是商业银行为了逃避管制、赚取利润,其契机是20世纪80年代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表内业务的发展速度,成为银行获利的主要手段之一。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业务,涉及的流程多、部门广,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筹资、信用卡、国际金融、财务会计、信息电脑等部门都与表外业务有关,其风险表现为风险点较多,防范风险的难度较大。就表外业务所适用的规章制度来讲,许多表外业务的开展没有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客观上加大了表外业务风险的蔓延。

(二)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特点

1、衍生金融工具,加大了表外业务的风险

在不同地区的衍生工具市场上,衍生工具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衍生工具交易所产生的风险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了威胁。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大多数不需要相应的资本准备金,无规模的限制,只要交易双方认可,就可达成某些业务协议,这样容易刺激表外业务的扩张,潜伏巨大风险。在国际上曾先后发生过因进行衍生交易而造成一系列巨额亏损的事件,如英国巴林银行事件、日本大和银行风波等等。衍生工具降低了各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有关金融市场风险特点及分布的透明度,使许多银行表外业务得不到真实的反映。

2、金融国际化加大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较为活跃,影响金融活动稳定运行的因素非常多,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其行为表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影响金融活动的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危害程度、损失大小等更是难以事前把握的,不易让活动主体做出预期。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和电子化的发展,特别是巨额国际短期资本的无规则流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深。

3、金融国际化使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具有相对性

我们平时所讲的财务风险,总是从单个的经济主体角度出发来研究看待的,它直接表现为经济主体可能遭受事实上的经济损失。但是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国外商业银行的走进来,以及国内商业银行走出去,在全球既定时期内资本质量与总量的约束,一方发生了损失,总有另一方获得盈利,而不是表现为单方面的损失。国际化金融风险对于某一国家来说,可能是净损失,但从国际乃至全球的角度来看,就一定会有其他国的行为主体获益,因而这种损失就可能是不存在的。以此,当某一特定时期,商业银行财务表现为盈利,这只是相对的盈利,当国际化交易来临的时候,盈利也许很快会变为损失。

4、金融国际化使财务风险更具有隐蔽性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它常常并不是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才存在,金融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损失很可能因信用特点而一直为其表面所掩盖。在金融国际化过程中,因为银行具有信用货币发行和创造信用的功能,从而使本应属于即期金融风险的后果,可能由通货膨胀、借新还旧、货款还息等形式掩盖了,而“泡沫经济”造成的虚假繁荣,对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商业银行非理性的财务活动在虚假繁荣的经济背景下,其财务风险更具有隐蔽性。

5、金融国际化加大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扩散

金融国际化的结果使得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与国之间的金融业务往来非常频繁,由于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市场之间传播敏感度的增强,使得一个市场的变化会迅速地传导给另一个市场,财务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金融市场固有的投机性,对一国的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和破坏性也越来越明显,进而波及到整个世界经济,使各国商业银行的经济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例如,上文提到的混业经营,它是银行、证券、保险各种业务交叉经营,交叉销售,此时风险可以互相传递,如果证券公司出了问题,很可能就带动银行出问题,然后整个金融体系也出问题。

二、金融国际化下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立足于自防自救,及时减轻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恶化。要构造新型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既要考虑符合国际惯例,又要适应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活动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金融国际化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指标界定应“国际化”

在设定财务指标时,要与《巴塞尔协议》等国际规章制度中规定的风险指标概念保持基本一致。例如,《巴塞尔协议》提出了统一的风险加权式资本衡量标准,后来又将结算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纳入风险衡量系统。因此,我们在设计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可以将有关资本含量的指标考虑进去。

(二)监测与识别财务风险必须采用非财务指标

对财务风险进行监测、识别时,除了选择财务指标,还必须选择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比较依赖于财务数据,离开了财务数值,财务指标似乎无法准确反映商业银行财务活动和经营成果的真实面貌。尤其在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快速把握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就显得尤为重要。非财务指标的选取,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风险的征兆,节约诊断财务风险的时间。

(三)处理财务风险须借鉴银行外部决策团的意见和建议

国际金融环境变化万千,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的金融环境中必须审时度势,确保财务活动安全高效的进行。但是,受管理层国际业务水平和素质的限制,商业银行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地察觉国际金融市场、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为了对风险做出准确、快速的反映,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制,必须及时采纳银行外部决策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个较为开明的组织机制。

(四)将财务风险预警活动作为银行治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前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都是局限于特定的部门或者特定的管理活动,没有将风险预警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除了短期内应对财务风险迁延带来的后果,还必须形成作为商业银行治理的重要部分,形成长期有效的预警机制,使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成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措施。

三、金融国际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设计

完整的财务预警机制,不仅仅是对财务风险处置活动的合理规划,同时也是对预警工作组织机构设计、风险监测与分析技术选择,以及财务风险处置机制设计的、完备的系统。结合前文叙述,以及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理论与成果,笔者认为,建构适合当前商业银行财务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警组织机构设计

财务预警系统是对企业现存组织体系的一种补充和优化。预警的组织机构在预警机制中又起着组织和决策的作用,是预警机制的神经中枢,是构建风险预警机制的准备和基础。建立预警组织机制时,必须坚持如下的原则:首先应符合经济效益的原则,即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组织后,进行预警分析,采取措施防警,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应大于投入成本;其次,应符合机构精简的原则。企业设立新的财务预警组织应尽量利用原有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在组织职能分配上做局部调整。面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时,必须要剔除权力行使时的干扰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对原有内部控制部门进行合理的整合与改造,设立专门的预警管理机构,这一机构应该保持较高的独立性,由商业银行管理层委派专人领导,成员可来自商业银行国内外的分支机构,适当时可吸收商业银行外部其他专业人员加入。通过对内控部门的整合,将内部控制纳入到商业银行整个风险控制体系当中来,以便完成商业银行治理的目的,形成内外互动的预警组织机制,使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有机结合。

(二)预警分析机制预警

分析机制就是在财务风险形成初期,通过技术手段将其监测与识别的机制。学术界在研究分析机制时,大多将其置于财务风险的潜伏期,很少将预警分析机制置于风险的“发作期”与“恶化期”。其实,这两个阶段也需要分析机制。在全球金融化的大背景下,财务风险预警不再是一个闭环的系统,而是一个随时更新的开环系统。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包括两个阶段,即监测阶段和识别阶段。

1、监测阶段

监测阶段通过收集商业银行整体与部分的经营管理信息,以及国内与国外金融环境变化的动态,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财务危机进行识别预报。总体看来,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危机化发展表现为:不良资产的非预期上升,利润非正常降低,资产获利率的下降,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过度扩张与分布不合理,对外业务异常变化,人员流动频繁等。但是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金活动与国际资金运动密不可分。因此,其危机化还可能表现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净额除以其风险资产小于8%,未能达到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最低资本的要求等。

2、识别阶段

识别阶段主要任务是选取有代表性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对监测到的风险信息进行评定,并做出危机的趋势分析。识别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财务预警的指标选取与财务危机的警情界定。(1)预警指标的选取。商业银行财务预警的指标通常应着重反应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能力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指标较系统地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鉴于金融国际化大势所趋,商业银行推广国际业务势在必行,国外银行激烈竞争,以及商业银行管理及其风险特点,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应包括有关商业银行国内经营的、日常性的财务指标,以及反映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及竞争力的财务指标。同时,还应该包括表现商业银行现状、隐含未来发展方向的非财务指标。首先,有关商业银行的财务指标。这一类指标应包括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偿债能力分析,包括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产权比率等;盈利能力分析,包括资产获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成长能力分析指标,包括销售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等;现金流量分析包括现金盈利质量指数和现金增值质量等,以及经营安全率、资金安全率等;反映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及竞争力的财务指标。这一类财务指标的选取必须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商业银行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能力,以及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开展状况。通常可选择国际业务涉及的资产对资本结构的贡献指标,以及资本充足率,它们反映了在巴塞尔协议制度约定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市场的涉足程度。其次,有关商业银行的非财务指标。第一,顾客评价指标。商业银行是一个以顾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行业。以顾客为中心制定其战略计划和行动准则,首先要建立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评价指标。反映顾客维度绩效的指标有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顾客保留率、顾客投诉率、市场占有率等。第二,内部业务评价指标。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是指直接或间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相关逻辑活动的有序集合,其业务流程可以分为直接创造价值的客户服务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后台支持流程。其战略目标是提高经营效率、改善经营效果,而关键成功因素为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开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由此,商业银行的内部业务评价指标应包含金融创新产品数量和比重、服务方式、服务效率以及售后服务质量和成本等指标。第三,学习与成长评价指标。尽管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外部获取、内部融合,或者知识再加工的方式来构建,但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更多地依赖于它对呈非线性变化环境的应付能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战略目标是增强学习能力,保证组织健康成长,学习与成长的动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员工、信息系统和规章程序,我们也将选择这三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第四,国际规章条例的执行指标。金融国际化下,各国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在长期的博弈过程中,最终会达成一致的意见。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中国银行业发展还相对落后,“走出去”的一些商业银行可能对一些国际惯例、条令、制度把握不到位,致使在经营活动中蒙受损失。对国际规章条例执行力度的考核,可以较好地掌握商业银行执行国际规章的水平。对于执行的相关指标,可以选择执行是否违规,持续执行时间长短等方面。然而,对商业银行的顾客、内部业务和学习与成长评价指标进行赋值的难度要大于财务指标的设定,因为这三个方面的指标多属于定性内容,较难给予明确界定。目前,解决这个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它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尤其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在结构因素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情况下更为实用。(2)警情的预报。运用商业银行的某一财务预警指标,管理者可以了解银行某一具体方面的财务信息,但是管理者并不能了解商业银行整体危机程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企业先对预警指标计算单项功效系数,然后按各项功效系数对银行的影响程度,赋予权数,最后计算综合功效系数,并依据财务风险警限对照表所示,据此判断财务危机程度。各个财务指标的权数大小,学术界通常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

3、诊断与评价阶段

诊断就是对已识别的危机,进行分析和趋势预测。通过诊断,管理者可以明确哪些风险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评价就是要确定商业银行在这些财务危机的冲击下会遭遇到哪些损失,这种损失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另一个是对社会造成的损失。上述的几个阶段中,监测活动是财务预警的前提,识别阶段至关重要,诊断和评价阶段则是技术性的分析,它们相互依赖,在具体的执行中不可分割。

(三)预警对策机制

财务危机的防范治理是财务风险预警的根本目的。当风险危机化初露端倪时,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需采取应急措施来控制风险,预防危机的爆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对策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组织活动

这一阶段需要完成两项特定的任务:组织工作和危机管理对策库的建立。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是由多个分支机构优势资源互补而结成的整体。当出现危机时,商业银行需由一个快速的机构组织应对活动。前文就财务预警的组织机构设置进行了论述。当财务风险形成时,预警组织机构成员须通过网络技术迅速、灵活地反映并交流财务危机信息,形成开环的风险交流机制。危机管理对策库的建立,一般来讲周期比较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机会带来的利益具有持续性,也不意味着金融国际化下财务风险具有短期性。商业银行的预警人员可能判断风险的经验不足,一旦预警系统发出风险预报,预警人员可根据预警信息类型、性质和警报的程度,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分析,自动采用相应对策。

2、日常监控

财务预警系统确认的财务危机,往往对银行全局有重大的影响,日常监控活动就是要对银行逆境现象进行纠正。当日常对策活动中发现的危机难以迅速有效控制时,日常监控通过对发现的企业危机状态进行假设并模拟,然后提出对策活动。

3、危机管理

篇(5)

关键词: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企业要想得到有效的发展,就要强化对于财务风险的管控,确保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良性运行。企业要想运用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或者是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就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经营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健全性,真正实现提早预防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自身筹资项目、投资项目、收益结构以及资金的营运框架等的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20世纪初期,国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的研究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其中主要是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和企业财务实证研究两方面,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我国研究时间相对较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锁定在财务风险界定、控制以及预警三个方面。其中对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划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成果,但整体缺乏系统化的综合分析。

二、理论综述与方法

1.相关理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本着理论研究和管控水平提高的目的,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就是在1964年,《风险管理和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整体经营结构进行了全方面的解构,并对风险管理研究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决定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理论。2.研究方法。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案例分析法,在结合A公司经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财务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要对数据进行统筹整合。第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模式,在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证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确保研究人员能对所有财务结构和基本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财务风险项目。第三,系统分析法。这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整合的常见方式,在保证数据分析全面性和统一性的同时,利用客观性数据处理原则,提高识别和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A公司的财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1.A公司简介。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国有企业———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3年在广西区政府将广西建工集团打造成为“千亿元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下成立。公司主要开展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现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各大洲、辐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广泛而稳固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和业务渠道,经营范围涵盖能源、建材、石材、汽车和机电产品四大板块,在香港设立有分公司,打造海外业务拓展和融资增信平台,是集团公司产业延伸、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2.A公司的经营与财务情况。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几年建工集团的发展前景并不理想,A公司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减,经营项目和实际企业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企业需要从自身发展路径和市场需求进行集中分析。特别是在2008年到2012年,对财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后,能得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结论,甚至一部分指标都无法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很可能导致A公司迅速陷入财务危机问题。3.A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分析。在对其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筹资风险问题。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决策失误导致筹资成本超出实际预算,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危机,加之筹资结构安排不合理,也会导致筹资能力和实际结构缺乏实效性。企业由于盈利能力降低,导致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从而陷入经济危机。第二,投资风险问题。投资项目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的经营框架,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或者是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导致实际投资收益远远不满足预期收益,就导致企业产生投资风险问题,其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客观环境的判断以及主管预测能力。总之,结合A公司的财务结构,管理人员要想扭亏为盈,就要针对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化的数据控制和信息收集,确保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具有实效性的企业财务运营发展框架。

四、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对A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后,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处理机制,健全完整的风险评价体系,而在建立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并保证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便于操作。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要综合考量风险评价体系和惬意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第一,利用盈利能力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只有提升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经营的实力,获取更大的利润。第二,利用营运能力判断企业财务资产的管理效果。对于营运能力的判断,主要依据的是企业资金现金的回收效率、企业应收货款周转效率以及企业存货的周转效率,管理人员只有保证以上三个指标正向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第三,利用发展能力判断企业的成长趋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想实现整体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仅要集中关注目前市场的发展现状,也要结合市场发展动态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2.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功效系数法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多目标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后设定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在区间内对不同指标进行打分,并且利用权重中的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但是,由于在实际风险评价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计算公式。对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以及单项指标得分等参数进行集中的优化升级,得出结论为。3.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权重进行确定,要综合分析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中营业利润率权重为22.78%、成本费用利润率6.96%、总资产报酬率13.29%;运营能力中存货周转率权重为5.41%、资产回收率1.91%、应收账款的周转率8.42%;偿债能力中权重为现金流动负债比5.21%、资产负债率17.10%、速动比率9.97%;发展能力中总资产增长率权重为1.44%、资本保值增值率2.76%、营业增长率4.75%。4.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在A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完整,管理人员也要秉持客观性和权威性管理理念进行综合评定,以实现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优化。其中,预警参数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以及巨警,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给于相应的关注。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机制,确保整体框架的完整度,从而对风险项目给予必要的关注。

五、A公司财务风险的改进措施

1.筹资风险方面。对于企业运营来说,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管理人员要在确定有效的资本结构后,针对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选择最佳筹资方式,确保企业能把握住良好的筹资机会,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2.投资风险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要从管理框架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措施,提升管控机制的同时,建构符合企业发展的管控模式,不仅要建立健全合理化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也要保证投资决策和企业发展中的财务能力相匹配,真正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另外,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措施,集中关注行业动态,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3.运营风险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能力以及发展状况,企业要在运营风险方面提高重视程度,要在强化存货管理能力的同时,集中强化回收款的处理机制。例如,A公司要对化纤原材料建立动态化的市场管理,也要同时提升自身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结构的同步升级。4.其他风险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分配风险也非常关键,企业要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框架,特别是针对A公司,本身是一家上市公司,只有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利润分配结构,才能保证财务风险项目能得到有效的管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和管理瓶颈问题建立有效的管理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不同风险管理项目的能力,利用专业化的培训项目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的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后,A公司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市场情况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且借助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企业要对缺失的能力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2.研究展望。企业运营中对财务风险能力的分析和预测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人员要综合考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提升信息稳定性的同时,建立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俊元,吴立成,吴文往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运用[C].新世纪第二届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2013:316-334

[2]刘彦文,陈瑶.基于分组主成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14(z1):326-330

[3]莫力.基于FAHP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H高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71-77

[4]周俊颖.关于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探讨———基于因子分析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2,29(03):62-63

篇(6)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预警;防范对策

房地产企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房地产市场环境更加恶劣,很多房地产企业存在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累积容易导致房地产企业发生财务风险。通过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防范措施,希望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房地产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因为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利用财务杠杆进行举债,而引起的收益变动风险。主要有外部融资额度过高,融资的方法不恰当,债务期限不合理,债务成本过高等情形。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不确定未来的投资会有多少收益,导致本金受损的现象发生。如果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就会使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从而发生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由于企业无法让产品成功销售,实现成品转化为现实资金的过程。如果房屋不能快速销售出去,就会出现资金回收风险。

(四)收益分配风险

合理的收益分配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在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房地产企业后续的经营和管理造成负面影响,会对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造成影响,使房地产企业产生收益分配风险。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项目选择盲目,规模扩张速度过快

房地产企业项目拓展速度过快,项目选择盲目,对资金调配、风险控制等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在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很多企业进行大量圈地施工,未考虑产品回报和投资报酬,也没有对市场进行充的调查,最终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比如重庆某民营房地产企业,在这2008年前的楼盘实现近6亿元的丰厚利润后,在2009到2011年期间花费近10亿元取得了6块土地使用权,拿地后后期建设资金不足,项目建设进度迟缓,直到2014年部分项目才开始销售,又碰上房地产市场库存加大,销售迟缓,部分项目通过降价,直至低于成本价后仍未能快速实现销售,导致多个项目出现亏损。

(二)过度举债,资本结构不合理

房地产企业要想顺利的运行就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持,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让多个项目运行顺利,不从自身角度去挖掘资金潜力,在信贷政策宽松时进行大范围举债,甚至有的企业不仅向银行贷款,还向其它的企业、民间进行融资,借款时不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不合理规划还款时间,不计算资金成本,不考虑抵押担保措施,最终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仍就前例的重庆某民营房地产企业,为支付多个项目的土地出让金,支付年息高达30%-40%的资金成本通过民间融资,到2014年底民间借款未还余额达10亿元,加上银行贷款、信托融资总负债超过20亿元,借款严重超期未还,部分债权人采取了资产保全措施,导致所有债权人集中上门讨债,虽最终通过资产拍卖偿还了部分债务,仍剩下近3亿元的债务无法偿还,企业由此

破产。

(三)项目运营能力低下,形成高库存难以去化

我国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起步晚,规模小,人才缺乏,项目管理经验不足,普遍企业的项目运营能力低下,在针对具体项目运作时出现前期论证不足,存在设计缺陷,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营销推广不得力等现象。房子修好后,不能有效满足本区域的购房需求,施工方偷工减料导致楼房存在质量瑕疵,在营销推广时市场不予买单,房屋长期难以销售,尤其是在近两年销售整体迟缓的大背景下,该类项目将更难去化。项目的去化速度越慢,项目运行成本越高,最终会导致企业资金不能按时收回、投资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

(四)房地产市场环境恶化,商品房供大于求

因为房地产企业属于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2008以前我国针对房地产行业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从税收、信贷、土地方面进行调控,在各种政策的激励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房地产投资增长很快,在5-6年间,房地产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亿平方米,未完工49亿平方米,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9.5亿平方米,照此速度,库存去化需要五年,在二三四线城市,销售压力更大。在此背景下,大量中小型企业将无法把控财务风险。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管理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房地产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就需要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管理能力。对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适当授权,调动员工积极性,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房地产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保证每个工作环节都有据可依。

(二)对房地产企业的内部资金进行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实行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将年度预算目标规划到每个部门,实现企业资金预算总目标的有效实施。在编制资金预算目标时,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并促进各个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以便在进行资金调度时可以更加及时和有效,避免房地产企业内部的资金和物资出现积压现象,影响资金的正常使用效率。

(三)对房地产企业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降低企业的负债率

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战略方向,以便资金利用更加有效,同时企业也要根据各种环境的变化对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调整,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时,要考虑自身的负债情况,确定项目投资后的负债率,以便可以在风险承受范围内运行项目,使企业的资本结构更加合理,避免因为重视短期效益而出现财务风险。

(四)加强项目运营管理知识学习,提高管理运营能力

随着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纯粹靠拿地、囤地便能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当下及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属于有拿地策略,精通项目经营,通晓客户需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应该降低盈利预期,注重自身软实力修炼,在财务管理、项目设计、现场施工、销售推广及后期物业方面下足功夫,形成企业自身的项目运营管理知识体系,培养优秀员工,组建高效团队,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方能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大潮中,把握时代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房地产企业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检测和判断,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房地产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要建立起完善的分析监测系统以及风险处理系统,可以对相关的财务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并对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判断,当财务风险超出预警线时,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保证房地产企业财务运行环境的安全。房地产企业还要建立相应的财务指标,例如偿债能力指标、盈利指标、管理指标等等,以便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可以更加顺利的运行。

四、结论

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较大,项目运行周期较长,尤其是在当下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情形下,很容易产生财务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以及防范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使房地产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质君.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155-158.

[2]熊雅君.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 新经济,2014,20:63-64.

篇(7)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意义

(一)帮助企业在进行内部决策时可以有准确的数据作为基础

财务部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目前经济状况,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财务部门提出的信息进行下一步经营策略研究。与此同时,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报告,分析出企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为企业带来哪些利益,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特长进行调整,财务信息是人事部调节工作岗位的重要辅助信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内部各种信息能够汇合到一起,但是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具备精准性,而是所有信息混杂到一起的,所以企业在面对这些海量信息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保证提供给企业的数据较为精准,为企业内部进行决策时所使用的数据提供了保障。

(二)提高企业应对大数据时代所面临财务风险的能力

大数据时代本身就是各种信息爆炸产生大量信息数据的时代,企业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获得利益,同时也要承担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种机遇与挑战是企业必须要承受的。市场经济因此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企业从市场变化中得到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其获取的速度,并根据相关数据及时做出决策的有效性,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所获得的信息是否有效,以及决策是否正确,都会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面对这种财务风险,企业应当如何应对以及什么时候应对都是关键。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十分必要,其可以帮助企业在面临风险之初,就判断出数据的风险性,提高企业面对大数据时代带来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有利于帮助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灵活的应对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或者是各类潜在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管理能力,保证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的都是正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监督资金流动情况,并对其风险提供预警机制,一旦资金发生问题,那么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或者是预防发生财务风险,帮助企业在遇到财务风险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风险最小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将企业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从而实现经济的效益的最大化。大数据时代使得企业面临风险的可能性日益增大,所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非常的重要。

二、大数据时代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仍然存在的弊端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程序仍然需要改进

成熟的企业各方面条件都应该处于鼎盛时期,需要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保护其不受风险损害。使企业面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危机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掉。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不断提高,各种各样不可预测到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依然使用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没有将新的风险划分到财务管理系统当中,导致即使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面对风险时,也做不到预警反应。除此之外,大部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完全就是摆设,各个机构需要的相关人员配置不到位,没有专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人员进行监控,这样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依然是微乎其微的。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如果企业仍然觉得这个时代与自己的关系不大,那么最后只会被市场淘汰。对于市场而言,一个企业的消失并不会阻碍它的脚步。所以企业应当重视大数据时代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执行能力不足

大数据时代下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起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且已经开始注重其管理制度的监督,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飞快发展,大部分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仍然还停留在制度方面,以制度为基础所制定出来的各种运行政策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实施,在此情形下,即使公司已经建立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有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但是因为执行力度的原因,最后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把企业就放在危机四伏的市场环境当中,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对于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实施的监督力度薄弱

企业想要发展,那么管理机制与监督机制是缺一不可,需要两者之间共同配合,财务风险管理能否有效运行,各类企业的经营政策能否全力开展,都离不开严格的监督机制作为后勤保障。而对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说,只有更加完善和严格的监督机制,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处于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发挥真正作用,保证能够及时发现财务运行中存在的任何问题。但是,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一般会忙于应对各种新形势带来的利益关系,忽视了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管理以及监控,导致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监督不够,使得其无法发挥作用,使各种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三、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完善的相关途径

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发达,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市场经济随着大数据的到来也变得更具有魅力。大数据开始协助企业开拓新的业务、创造出新的运行模式,企业能够从中获取到的利益非同一般,所以很多企业开始应用大数据。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所有的企业仍然处在摸索的状态当中,所以需要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多。企业想要在这个市场中获得利益,那么就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因为其能够帮助企业甄别风险,提出预警,帮助企业解决风险。

(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运行中的地位

市场经济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其发展环境开始变得日益复杂起来,如果企业能够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能够帮助企业规避不少风险。因此,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执行力度,只有彻底地执行了该制度,才能够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起到作用,将该系统真正贯穿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当中。对于不按照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相关制度进行工作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绝不姑息。对于该工作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人员给予处罚,并举行定期培训,保证其能够真正认识到该系统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以此来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执行能力,与此同时,对本企业所推行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相关管理方式,进行大面积的宣传,保证每一个员工都能得到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进而保证每个员工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自觉按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出的要求,进行工作。最后,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应该意识到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取得的作用,积极建立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只有管理人员足够重视,那么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才能够从上到下的实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业来说,是守护企业经济效益的第一步保护,所以应全民重视。彻底执行其相关制度,才能够取得卓越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监督机制

只有管理机制并不能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彻底进行,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进行辅助。这是企业在良好发展过程当中最应该具备的两点。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大数据时代为基础,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对现在流行的风险预警模式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学习引进国外现金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不能一味的抄袭,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风险预警能力,增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其次、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企?I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互配合的完整监督系统。其中内部监督主要就是将财务流通情况公开透明化,保证员工以及其他部门都能够对财务部门进行监督。而外部监督也是要通过各种审计机构针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定期的审计、检查以及监督。帮助企业发现其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外部监督还关系到企业在社会上的公众形象,所以企业应该注重其监督。使企业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都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降低各种财务风险。为企业提出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意见。

(三)建立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规则制定

成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监控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预警规则,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所涉及到的财务平台应该提供可配置化、实时生效的预警机制,由专业的工作人员使用,其中应包括大额资金交易、事后预防规则等等,企业应该设立单独的账号进行大额交易,一旦发生交易环境发生变化应该立即停止。第二就是风险预警,根据其相关规则,对企业发生的所有信息进行精准的量化分析,并进行实时以及事后的预警信息,以便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以此来预测出风险的程度。第三预警处理,根据实时以及事后预警信息的数据,依照企业制定的财务风险预警方案进行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将具体的风险信息通报给相关领导,由相关领导阻止该活动继续运行产生风险,或者是提出解决方案,降低风险损害程度,完成预警信息的处理,有效防范风险产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从风险产生到解决,能够从整个流程进行分析和把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