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9 15:03: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

篇(1)

关键词: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农民增收

劳务经济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资本要素所得。劳务收入要低得多,而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单纯的劳务经济发展解决不了农民的持续增收问题。特色经济是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基础,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一种模式。特色经济的发展可以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为农民增收提供不竭的源泉。内蒙古农村自然资源禀赋好且具有劳务经济基础,因而构建一种与之资源禀赋相符的农民增收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特色经济与劳务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状况

内蒙古农民增收模式的探究,需要了解内蒙古农民收入现状。2000-2009年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2038.00元/人上升到2009年的4937.80元/人,年均增长率达15.81%;内蒙古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同期西部的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0-2009年,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西部平均水平高656.48元/人,但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270.14元/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比西部低0.32个百分点,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1.51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分别从2000年的人均287.63、1690.81、24,58和35.18元增加到2009年的人均900.4、3277.5、137.3和622.6元,分别增加612.77、1586,69、112.72、587.42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67%、10.43%、50.95%和185.53%。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但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绝对额远远高于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率远高于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率。

从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比重及变动趋势看,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2000-2009年。内蒙古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82.96%下降到2009年的66.38%,年均下降率达2.22%: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4.11%上升到2009年的18.23%,年均上升率达3.25%。

(二)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状况

农村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对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显示,2009年内蒙古农村人均耕地及林地面积为9.75亩/人和1.81公顷/人,分别居西部第1和第2位,均居全国第2位:人均森林面积及人均牧草地面积为0.98公顷/人和126.60亩/人,分别居全国第2和第1位。

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2009年内蒙古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分别居西部和全国第2和第12位。其中,谷物、豆类、薯类产量分别居西部第2、第1和第6位。居全国第12、第2和第7位:油料总产量居西部第2位、全国第9位:甜菜总产量在西部和全国均排名第2位:羊绒和奶类总产量在西部和全国均居第1位。大牲畜饲养年底总头数居西部第3、全国第4位;牛、马、驴、骡、骆驼年底头数分别居西部第3、第5、第3、第3和第2位,分别居全国第4、第5、第4、第3和第2位:羊年底总头数在西部和全国均排名第1位,其中山羊和绵羊年底总头数在西部和全国均排名第1位。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29.58%上升到2009年的45.94%,上升16.36个百分点。

依靠农村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是农村居民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自然资源的丰裕度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特色经济的发展状况可用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衡量。2009年。内蒙古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及其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3277.50元/人和66.38%。分别居西部地区第1和第3位:2000-2009年,内蒙古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为2277.52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73.83%,分别居西部地区第1和第2位。可见。内蒙古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及其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均居西部前茅,说明内蒙古特色经济优势明显,特色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显著。

(三)内蒙古劳务经济发展状况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劳务收入。内蒙卉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劳务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务收入的提高。2000-2009年,内蒙卉、两部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分别为194,88、354.55和482.53元,内蒙古分别比西部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低159.67和287.66元/人;内蒙,古、两部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91%、33.67%和28.20%,内蒙古分别比两部及全国的平均增长率低10.75%和5.29%。可见,内蒙古劳务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表现为农村居民人均劳务收入及其增速均低于同期两部及全国的平均水平。

篇(2)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发展

一、引言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所提供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有利于促进一个地区实体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河南就要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原崛起,这就需要有强大的金融业作为支撑,金融业的强大是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当前经济发展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在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一定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河南在中原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国内外对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而真正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大量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9年,Goldsmith研究了各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自此之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金融理论的研究对象多是发达国家,远远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路磊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资产与国民生产总值高度相关,二者在时间上呈平行上升趋势。谈儒勇认为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周立在其专著中,揭示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对我国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了研究,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迪和基础,但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三、河南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状况

(一)经济运行状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可通过总量与结构两个纬度来刻画,据此本文从GDP总量、产业结构和不同区域角度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从2002到2007年,全省GDP由6035亿元增加到150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236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8280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441亿元,增长139%。从产业结构看,2007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为15.7∶55.0∶29.3,这说明河南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重大转变。这些成就标志着河南省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成为河南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的差异,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四大经济区域,即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黄淮经济区。从2007年河南各地区的GDP看,中原城市群GDP达8610.51亿元,而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黄淮经济区分别为1608.40亿元、1894.75亿元、2930.71亿元,中原城市群GDP占了河南省的57.36%,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二)资本形成状况

资本形成即投资,对它的变化进行观察有助于从动态的角度理解经济增长的状况与动因。据统计,河南省资本形成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

19962002年河南省资本形成总额平均每年增加164亿元,增长幅度不是太大;而2003年资本形成总额达到2786.46亿元,较2002年增长312.27亿元,增长速度开始加快;20042007年期间,资本形成总额有了大幅度增长,四年间资本形成总额平均每年增加1395亿元。虽然河南省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较其资本形成总额仍然较低,且增长对投资的信赖度还比较低,因而维持河南经济增长更具有持久性。

(三)金融发展状况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河南省金融发展情况的各个总量指标增长都很快,其中各项存款余额平均每年增长14.9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平均每年增长13.69%,从而为企业的投资提供了丰厚的信贷来源;各项贷款余额平均每年增长11.21%。各项存款余额增长较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长,其原因一是监管当局对存贷比例的控制,二是出于防范风险考虑,金融机构控制贷款的发放。

四、河南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变量数据的一个总体性规律,但难以对其背后的动因进行更深入有效地分析,因而这里我们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进行计量实证研究。

(一)贷款与GDP关系的实证

贷款是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将居民储蓄转向投资的基本渠道,研究这一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看贷款变化是否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二是可以观察一个地区银行中介机构的发展是否适应了当地经济增长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为此,本文用OLS法对河南省GDP与贷款L总额进行了回归,所得结果如下:

GDP=5203.972+2.9071L

(3.374)(9.2915)

R2=0.9350

式中括号内的值为T统计值(以下相同),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9350,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而且贷款L的系数为正,表明贷款总额变化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具体地说,在2000年至2007年期间,河南各项贷款余额L每增加一元,将使河南省内生产总值增加2.9071元,证明各项贷款余额对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二)各项存款总额(DT)与GDP关系的实证

利用OLS回归结果为:

GDP=1824.2436+1.2641DT

(2.1385) (12.99)

篇(3)

关键词:人口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最终归宿,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状况,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人口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发展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的,不同地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针对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展开论述。所谓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实现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同时,保持社会经济的适度增长,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一、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与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分层评价模型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根据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别选取了经济指标(作为逆指标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GDP、人均GDP、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等正指标)与人口(包括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与平均教育年限等正指标,总人口、人口密度等中性指标和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与总抚养比率等逆指标)指标等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这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钢化处理,使其波动范围缩小到0和1之间。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差标准化,其公式如下:

正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这种标准化所得新数据的值越大越好。

(三)协调发展系数计算

协调发展系数强调两子系统的协调情况及发展水平。在文中先用协调系数来评价两系统的协调状况,其公式为:

Cij=exp(-k(ui-uj)2)

其中:Cij表示第i系统与第j系统的协调系数;Ui表示i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Uj表示j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K=2/S^2,S^2为Ui和Uj的方差均值。

即使协调系数能反映两系统的协调情况,但不能反映系统当时所处的发展水平。当Ui=0.7,Uj=0.7时,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系数为1,而当Ui=0.9,Uj=0.9时,系统i与系统j协调系数也是1,但是后者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前者。所以本文还引入了协调发展系数指标。其公式为:

D=(Cuiαujβ)1/2

其中:D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发展系数;C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系数;α,β为权重,且α+β=1,具体到人口与经济两系统,设为α=β=0.5。协调发展系数是一个正指标,数值0和1之间,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越好。

二、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截面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作综合评价。因为,反映人口发展水平的三种指标较难取,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时用最佳状态值1。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林凡元文章中所用的专家打分结果,根据AHP方法分别构造出了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判断矩阵,然后通过计算获取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分别为3.095195和3.038711。人口与经济指标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协调发展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7年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指标数据,首先根据正指标、逆指标不同,进行数据无量钢化处理人,其次根据加权平均法,将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指标无量钢化数据与各指标对应权重值乘积来表示,其公式为:

本文运用Matlap软件以上两矩阵相乘得全国各省市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公式求得全国各地Cij和Dij值,即具体值与排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国各地区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中,人口系统综合得分均高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这可能由本文在无量钢数据里面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和平均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引用了最佳引起的。C与D值前七位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后四位是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主要原因是在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力资源比较丰富,人口素质较高,因此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比较协调发展,而在其他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人口增长率较稳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但是各地区发展区际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系数均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协调发展系数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发展综合得分与经济水平综合得分较接近,协调性好,并且人口与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强。我国其他地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得不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协调性,协调发展系数都排在后面,从表2中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特点,即人口水平排位在经济发展水平前面。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人口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李慧京.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篇(4)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发展;意义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25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41- 03

1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简介

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区域经济圈(带)”概念以来,区域经济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区域经济圈”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若干相关的周边城市组成的在空间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有机分工并相互依存的城市群体。究其实质,区域经济圈更多的是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概念,而不是行政区概念,实质上就是经济、文化圈,是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共同产物。“区域经济圈”是区域经济协调合作的产物。区域内的个体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互补缺陷,进而通过有机整合达到使总体效益大于局部单纯相加的效益和的目的。“区域经济圈”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增长极,在我国具有这种意义的经济圈主要有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的环渤海地区主要是指环渤海区域渤海沿岸的主要城市以及相关区域构成的环渤海经济带,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的部分城市。广义上则是包括了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在内,河北、辽宁、山东等中部几省市所构成的广大的行政区域。

2 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地区发展现状

2.1 北京和天津发展状况

(1)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2007年,京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 2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7%,占整个京津冀的45.14%,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18.78%;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达到56 443元和42 783元,是全国人均GDP的3.51倍和2.99倍。目前北京和天津的第二产业增长迅速,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2)从产业结构看,北京从1995年开始由二三一型结构转变为三二一型结构,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达到产业结构高级阶段的地区之一。目前北京和天津已建立起以能源、冶金、化学及化学制品、机电、食品饮料、纺织缝纫六大行业为支柱的,偏重型工业结构的体系。

(3)从利用外资水平看,北京和天津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7 280 652万美元,占京津冀的85.95%,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实际利用外资额的22.47%。十五期间,北京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2.1亿美元,超过“十五”预期目标的16.5%。“十五”期间天津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达到103.35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在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0个,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114家在津落户。

2.2 河北发展状况

(1)从总体发展水平看,2007年,河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8 836.9亿元,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 017元,是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23倍。

(2)从产业结构来看,河北省三次产业同样呈现出“二三一”特点。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 37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 70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 763.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5.6∶52.9∶31.5。

(3)从利用外资看,目前,河北省以“环渤海,环京津”为重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179.1亿美元,其中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9.80亿美元,居全国第12位。

(4)从河北和北京、天津的联系来看,在京津冀区域中,北京和天津居于梯度高端,河北居于梯度低端;从行业分布来看,北京和天津主要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而河北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这都为京津冀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2.3 山东发展状况

(1)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2007年山东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 890.73亿元,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40.3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 925元,是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6倍。其中工业增加值7 799.3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2)从产业结构来看,山东省同样呈现“二三一”特点,山东GDP的结构大体上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前期阶段。2007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1.5∶56.3∶32.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山东正在成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3)从利用外资来看,2007年,山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866 423万美元,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45.48%。到2006年底到山东省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其中投资最多的是香港和韩国。从产业分布来看,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

(4)虽然山东经济整体上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在其内部也存在不平衡。山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山东沿海地区存在相当大差距。但是这些地区之间的要素却存在着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为山东省内部经济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

篇(5)

难点一 如何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在调查过程中,统计局局长大都认为我国县域众多,而且各自发展特点各异,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如何建构一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各地县域科学发展状况就成为一个难题。部分统计局局长认为应针对不同县域发展的不同特色,分别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但大部分统计局局长仍认为建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具有可比性。其代表性观点有:

有统计局长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显著成绩,农业产业化不断加快,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小城镇规模日益壮大,基础设施状况逐年改善。但总体上看,我国县域经济起步低、基础差,经济活动单位普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建立一套全国统一标准的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无疑有助于各县域地区科学地评价本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统计局长指出,特色经济往往是各地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能源等实际情况开发、发展起来的。这些经济形式虽然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支柱性的作用,但这类经济的发展也应同时纳入县域科学发展的衡量体系之中。通过既能体现各地特色、又能统一衡量的指标,来全面、科学地衡量其发展状况。因此,在指标体系中,还是应该以统一性的指标为主。

有统计局长认为,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它贴近物质资料生产的实际,处于行政管理和政策落实的前沿,是城乡各种矛盾交汇之处,是中国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县级政府是真正的地方政府,县域经济是真正的地方经济。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为经济发展主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从总体上来说,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弱势经济。因此,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充分体现县域发展的独特特点,选取最具县域代表性的指标。

难点二 如何选取最具操作性的指标

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统计局长都认为对县域地区科学发展的评价,需要将各个指标进行量化,并通过数理统计的方式,对各地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排序。但是在数据来源上,统计局局长的意见有所分歧。有的局长认为应该主要以各地统计局所统计的客观数据为主要来源,有的局长则认为应适当增加通过实际调研所获得的主观指标。

有统计局长强调,县域的科学发展状况,需要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衡量。而要想保证统计结果能够为大家所承认,能够更有说服力,我们就必须以客观指标为主。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客观指标都可以实实在在地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体现县域发展的实际水平。而且这类指标,统计局已经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统计方法,完全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想这对于我们整个指标体系是否最终可以得到一个准确的统计结果至关重要。同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评估指标概念要清晰,表达方式要简单易懂,数据来源要易于采集,操作途径要切实可行。要充分考虑在日常操作中的方便程度,并尽可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评估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只有使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评估体系能真正发挥其对县域发展进行引导、评价和分析比较的功能。

有统计局长指出,我国传统的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倡导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应地,我们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也大多以当地的经济建设为主要统计对象,对于社会建设、文化、政治方面的统计相对较弱。而科学发展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倡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相应地也需要增加对县域地区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统计,这一方面对于很多地区的统计局来说,都是“短板”。大多数统计局对于此类指标的统计还缺乏相应的经验。如指标体系中的“村民自治选举投票率”、“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等,都是一些新增加的指标。

有统计局长认为,非常赞成县域科学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相结合的做法。近年来,我们县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老百姓总是还有一些不满意,其原因可能就在于县域的发展没有切实体现老百姓的意愿。通过“公众满意度”这一主观指标,就可以很好地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以更好地指导县域的科学发展。

难点三 如何测量公众对县域科学发展的满意度

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统计局局长都对公众满意度指标持肯定态度,但同时也谈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指标的操作难度很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无法客观反映公众的满意程度,还可能使得评价结果失真,从而影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其代表性的观点有:

有统计局长强调,县域科学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复合系统,不是所有因素都能量化,这就要设计一些定性指标来反映,有些定性指标所含信息量的宽度和广度,要远大于定量指标。设计定性指标关键是通过相应的途径和形式给其确定分值,如通过公民评议,可以对“满意度”这一定性指标给予量化。“公众满意度”指标是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创新,此前的评价体系中都没有出现过。但是既然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人民满意与否,理应成为县域科学发展的主要衡量标杆。我认为,这个指标设置的非常好。

有统计局长指出,公众满意度,说到底是要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但是如何真实地、客观地反映老百姓的想法,在实践中是一个难题。我建议人民论坛杂志社可以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看究竟通过何种方式,能够达到真实反映群众呼声的目的。还有,各县域的老百姓肯定不可能通过一个一个采访、统计的方式来进行,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有统计局长指出,公众满意度是一个主观指标,但是在指标体系中,同样需要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指标,最终才能进行有效的统计、计算。但是如何保证这一指标测算、汇总、计算过程的公开、透明,并进而保证所获数据的科学性,可能还需要相关监督部门的介入。但是由谁来充当监督主体,是地方政府、老百姓、还是第三方机构,还是各类参与主体的结合体,这个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难点四 如何超越传统百强县的评价指标体系

各地统计局局长大多认为,面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等发展理念,既有的百强县评比已经不是中国县域经济的“真实照片”。

有统计局长指出,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多年评比,百强县已经成为一种品牌,测评结果已被广为引用,成为反映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也习惯性地作为方向性指标来指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这份由国家统计局的榜单被众多官员和学者誉为“把脉县域经济发展的权威依据”。正是百强县的这种“名片效应”,造成了全国各地对百强县的追捧。但是在传统百强县的33项评价指标中,共涉及了39项统计指标,其中使用频度最大,也是对评价结果影响最大的指标主要有两个:地区生产总值和年末人口总数,其中GDP直接或间接影响8项评价指标,年末人口总数直接或间接影响11项评价指标。从综合评价测算方法看,GDP、年末人口总数、地方财政收入是影响综合评价结果的最重要指标。这就使得传统百强县的评比实际上被异化为“GDP至上”的评价体系,从而忽略了其他指标的考核,这显然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有统计局长指出,如果换一套考核体系,在评比的指标中增加民生指标、生态指标及社会和谐指标的权重,今天的“先进”很可能会变成一种“落后”。分析“百强县”指标体系不难发现,影响结果的主要是GDP、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而能体现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等指标则是缺失的。这就使得有些百强县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虽然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可当地居民却普遍感到自己的收入与别人的差距越拉越大;有些地方每万人拥有病床数连年递增,可百姓觉得住院看病越来越难;有些地方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但很多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有些地方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不断创历史新高,老百姓却普遍反映消费不起……按照现有的评价体系,有许许多多的县成为地区首富,但大面积的贫困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中西部的资源开发型县域,这种现象的发生更是屡见不鲜。

难点五 如何更好地体现县域地区的动态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各地统计局长也纷纷表示,科学的县域发展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当前,更要着眼于未来,把当前的发展要求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统计局长指出,评估指标有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之分,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测量的指标、城市竞争力指标大都采用绝对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预期寿命等,但这些指标不能反映一个时期内增长的比率,各地发展基础不同,环境条件差距大,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改善程度、增长程度上,所以应尽可能用相对指标来测量一个时期内县域发展状况。同时要保持各评价指标的统一性,一方面就评价指标体系的内部关系来说,同一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都必须统一;另一方面,就评价指标与外部的关系来说,还要与其相对应的各类统计指标等具有统一性,这样才能有可比性,才能根据评估的结果在全国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和分析。

有统计局长强调,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在指标的内涵、指标的数量及体系的构成上均应保持相对稳定性,这样可以产生比较参照作用,测定可量化工作的工作业绩。这就要求在建构指标体系时应尽量选取可以按照时间序列排序的矢量指标,而对于一些由于公共部门某些临时任务而设置的考评指标则应尽量避免选入常设考评指标中,或者经由一定的改造处理后并入某项考评指标的内容中。但是缺乏比较基准的数字资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须与其过去的指标结果加以比较,才能显示出发展水平的高低。因而,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也应在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动态指标。

有统计局长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不仅关注现时的发展,更关注未来的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审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就不能仅仅考察县域经济的当前发展状况,还要考察其长期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大多集中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考察上。在这种短期评价体系下,县域的发展常常变得目光短浅,往往为了追求近期目标而损害长期利益,如盲目上马一些短期有利可图而没有前途、即将淘汰的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发展后劲不足;再如投资技术含量低、能耗大的项目,造成短期经济效益较好,但资源耗费过大,影响到今后的发展并造成环境的污染。

难点六 如何增强指标体系的引导性

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统计局局长都认为建立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县域地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如何增强指标体系的引导性方面,大致有三类观点:第一,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主旨就在于通过对县域科学发展的评价,总结县域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县域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来引领县域地区的科学发展;第二、该体系的重心在于引导,而不在于评价;第三,评价体系应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不在于即时发展的排名。其代表性的观点有:

一些统计局长认为,科学发展,仍然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仍然是当前我国各县域地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效地提高县域地区的经济实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指标体系中仍应有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指标。如当前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指标都能较好地反映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篇(6)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互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076-04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中长期经济学的应用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伴随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后期创新系统方法的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等理论也相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注重各个产业之间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创新技术和服务业的完善引入产业动态分析中,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河南省经济发展同样也走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当前中原区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库兹涅茨曾指出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总量发展的过程,而是部门变化与总量变化互相依托的,只有将它们同时纳入总量结构框架中才能够恰到好处的平衡。事实上,在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增长的表现只能作为内部结构转变的一个剖断面,尤其是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而言,随着各项收入增长带来的贸易、需求、生产要素等结构方面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最直接的则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尤其是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环境及其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河南省是我国内陆地区心腹地带,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我国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开发基地。河南省位于我国纵横陆路交通系统交汇处,是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同时,也是继我国发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展区后的又一个新起之秀。该区域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最为密集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区域中趋向定位于重点交通和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基地。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农业生产大省、经济大省,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升级在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新型的服务产业和科技产业对于提升和拉动河南省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省内城市经济群看,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在经济区域发展中对边缘经济区域的交通、商业物流、金融服务等行业具有持续带动作用。对外经济区域中,对加强和促进毗邻经济地区发展能够起到互动发展、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对于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和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准显著提升,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结构特点。农业仍旧在第一产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工业是拉动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和采掘工业的比重较大,具有技术含量的加工工业则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与周边的东部省份和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从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河南省自主创新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则趋向饱和状态。所以,发展河南省内陆新兴经济大省,对于国家实施中部城市崛起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经济发展环境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是河南省建设经济大省最为重要的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取得经济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从河南省历年的统计年鉴来看,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一)产业之间比例不协调

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较大。因此,河南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是经济收入的主体部分,而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第二、三产业则相对落后,与周边的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相比则差距更大。

(二)资源条件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从河南省产业内部结构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尤其是煤炭、冶金、建材等原材料的加工产业比重较大,而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环保产业仍处于待开发状态,特别是对具有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自“十二五”以来,矿物制造业、金属冶炼业、化学加工业、电力供应业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3.1%,但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其人均占有资源量偏低,这对河南省GDP的整体提高将起到极大的制约作用。

(三)产业结构引导经济增长消耗能源大

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一直是等同或略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但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来的则是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自“十二五”期间,河南省GDP每增加万元,消耗能源就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倍,用水量高于全国4倍,而对于废弃物和废水的利用率却不足45%,同期低于发达国家资源利用率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这种产业结构引导下GDP增长取而代之的是资源高消耗,这就意味着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以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所消耗资源指标过高而取代。

篇(7)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

一、引言

经济发展是社会、国家和某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衡量某一个地方的发展情况主要是看他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同样要想改变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平,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因此,对经济的发展现状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二、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的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的反映原来的指标信息。

三、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指标具有可比性。

2.计算数据表的相关系数矩阵。

3.对应于相关系数矩阵,求其特征根,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4.根据特征根的计算结果,确定主成份分量的个数。计算累计贡献率,称为前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一般来说,当累计贡献率大于80%时,就选取前个主成分量,从而可对个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主成分量,

5.根据各主成分量方差贡献率,计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数。

四、数据的选区

我们选取了全省11个地市的八项经济指标,包括: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居民人均支配;农村人均收入。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统计局网。

我们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结果见表

我们可以看到由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91.78%,超过了85%,故选两个主成分就可以了。我们得到下面主成分公式:

第一主成分分析在各个变量上的系数均为正,而且数值上相差不大,大都在0.3~0.4之间。各个变量的系数可解释为在此变量对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贡献率,主成分代表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小,即的数值越大,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城镇居民人均支配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这两个指标,可以认为说明了各个地市的人们生活水平,所以的值越大,表明该市的人们生活水平越高。

根据(分别代表第一、二主成分的贡献率)可计算各个地市的经济状况的西欧那个和实力,各个地市综合实力得分和排名见表中。

表 河北省11地市经济状况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

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 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

名次

得分 名次 得分 名次

石家庄市 3.102 2 -1.275 11 2.603 2

承德市 -2.415 10 -0.192 7 -2.161 10

张家口市 -2.214 9 -0.456 9 -2.014 9

秦皇岛市 -0.303 6 1.228 2 -0.128 6

唐山市 5.706 1 0.231 3 5.081 1

廊坊市 0.445 4 1.996 1 0.622 3

保定市 0.100 5 -0.765 10 0.001 5

沧州市 -0.702 7 -0.330 8 -0.659 7

衡水市 -2.613 11 -0.066 4 -2.323 11

邢台市 -1.828 8 -0.191 6 -1.641 8

邯郸市 0.721 3 -0.179 5 0.619 4

五、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将河北省各个地市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排名的合理性。

1.唐山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好,综合实力也是最强的。唐山市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现在已发展成为全国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同时,唐山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与北京、天津构成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2.石家庄、廊坊、邯郸、秦皇岛的经济发展排在唐山之后,但也在全省的上游水平,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其主要是这几个地市位于河北省中间线,是建设经济发展的隆起带。

3.张家口、承德、衡水的经济发展处于全省的下游水平,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占主要地位工业化重要标志的加工工业发展滞后,使该地区经济缺乏必要的自我积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