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商业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时间:2023-12-29 15:03: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商业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 SWOT分析
一、概述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同时也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为了迎合公众的需求,过去企业倾向于提供批量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而现在消费者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并且通过比较,快速地作出购买决策,从而实现了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的方便。随着无线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将真正落实消费者随时随地在线购物的移动力, 这又将给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的变革。所谓移动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手持设备,例如手机、掌上电脑、个人商务助理(PDAs)和呼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有机结合,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移动商务与电子商务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定位功能和移动性。这意味着这些设备具有定位追踪具置的功能,并且可以让消费者随时随地完成移动交易。
资料显示,预计到2008年,全球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上网人数将超过基于PC个人电脑的人数,全球移动商务用户将达到16.7亿人,将产生5540亿美元的收入。无线移动用户迅速增涨预示着移动电子商务巨大的潜在商机和收益。
二、移动电子商务的战略分析
SWOT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来监测公司的市场营销方法,是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挖掘企业优势和劣势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列出分析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来探测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发展方向和潜在的商业模式。
1.优势
移动电子商务最主要的优势是具有随时随地,不间断地提供服务的移动基础设施。同时它还具有不同于电子商务的定位识别功能。
2.劣势
移动电子商务最大的劣势是指由于移动基础设施中不适当的技术而导致的移动设备安全问题,宽带上网的局限性,移动技术的安全漏洞,以及可能滥用顾客的信息等。众所周知,基于定位的服务是可行的,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用户拨打紧急求救电话寻求帮助,通过精确地定位,救护人员很快抵达用户。另一方面,用同样的方式,通过无线设备的定位服务可能制造隐私和安全问题。此外,由于移动设备缺乏对信息的过滤能力,大量的信息被储存并锁定目标顾客,用户甚至失去对自己移动设备控制的能力。例如,使用推式业务迫使用户阅读大量的广告,同样给用户带来烦恼和困扰。
3.机遇
移动电子商务在如下三个方面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商机:
增值服务: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或修改原有商业模式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的表现是移动电子商务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务,用户还可以自己选择设备,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例如发送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通知移动用户关于安全预警提示,投资咨询或保险费用通知等。
移动和无线应用:日本的i-mode移动设备在用户中非常流行,甚至他们的铃声停起来也和其他国家的不同。和诺基亚手机相比,i-mode移动设备的界面更友好,色彩更鲜艳,显示屏的尺寸也更大些。如果企业或组织提供支持这样无线设备的服务,世界任何地方的消费者都会考虑购买它。
改进现有无线基础设施:现有的无线基础设施仍然存在安全风险。黑客可能随时侵入、操纵用户的无线设备,并因此导致窃听信息或进行欺诈活动。同时,从移动银行交易到金融交易,移动交易变得越来越普遍。如果企业能够从安全方面,消除移动用户的顾虑,增强用户的信心;从服务方面,提升顾客满意度。那样现有的大量移动用户,包括手机用户都会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忠诚客户。
4.威胁
尽管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在很多方面都有类似的地方,但移动商务有他自身独特的特征。移动性、定位服务和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构成了移动电子商务独一无二的特点。如果客户不能真正地认识、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真正的价值,那样移动电子商务可能被其它商业模式所替代。因此,移动电子商务企业应该谨慎小心,不要将自己的商业模式转变为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移动电子商务至少应该具有定位识别的特征,然后将无线设备和固定网络有机结合,就不会引起客户的迷惑不解。确立错误商业模式的影响是引发竞争,并因缺乏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准备,失去竞争优势,而最终走向失败。
三、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展望
通过上述移动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移动性、定位性、个性化定制服务和增值性构成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优势和潜在机遇。同时,隐私和安全问题, 用户缺乏对信息的过滤以及对移动设备控制能力,构成移动电子商务的劣势和缺点,将形成移动电子商务潜在的威胁,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巨大障碍和瓶颈。另外,通过对移动电子商务内外部环境的SWOT分析,可以得出移动电子商务潜在的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
1.技术发展
技术方面,为了保证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移动电子商务企业应该改进现有的安全结构体系。为了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要形成统一的协议和标准,这样才能实现在任何国家、地区或任何环境下,都可以通过统一的协议完成移动业务。
2.商业应用模式
商业应用模式只有建立在基于定位的服务上,才可能给客户带来更多、更新的个性化服务。目前,在日本特定位置的探测服务已经存在,并且非常流行。例如日本人喜欢把一个定位探测装置加在他们的宠物身上。提供给顾客类似这样带有附加服务的产品,更具有高额的利润。另外这种定位服务也可以用在处于危险中的紧急救助。其他基于定位的服务,如给当地杂货店发送购物清单后的送货服务。与固定的电脑相比,如果移动设备具有更多有用的功能,基于定位的商业模式将会倍受欢迎。
3.移动内容服务
移动内容服务是日本i-mode成功的关键因素。当诺基亚手机首次推出游戏功能时,曾风靡一时。这就表明,消费者不再将手机仅仅看成一种移动通话工具。手机另一个特点是包含娱乐功能。在旅途中,在排队等待时,最好的“消磨”时间的方式,利用移动设备,发送电子邮件;网上购物;浏览信息等等,这样宝贵的时间就被充分的利用了。因此,移动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基于现有技术给客户提供移动内容服务,必将赢得竞争优势,取得成功。
四、结论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对移动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得出移动性、定位性、个性化定制服务和增值性构成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优势和潜在机遇。同时,隐私和安全问题, 用户缺乏对信息的过滤以及对移动设备控制能力,构成移动电子商务的劣势和缺点,将形成移动电子商务潜在的威胁。移动电子商务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基于定位和提供个性化移动内容服务的商业模式,从而适应现代移动电子商务的潜在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B. E. Mennecke and T. Strader, Where in the World does location matter A framework for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in M-Commerce, Seventh Americas Con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1) 450~455
[2]郭芳李桂荣王英:浅析移动电子商务 [J].商场现代化.2007.5
[3]M. McGinity, Flying wireless, with a net, Commune. ACM 42, 12 (1999) 19~21
[4]M. Giometti, M. Whitehead, D. Regas and W. Shipley, Create a mobile commerce models for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Serverworld 15, 8 (2001) 24~25
[5]S. Eklund and K. Pessi, Exploring mobile e-commerce in geographical bound Retailing, Proc. 34th Hawaii Int. Conf. System Sciences, 2001
关键词:商业模式;资源基础理论;可持续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11-0126-05
在当今的新经济时代,商业模式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星巴克、E-bay、戴尔等新兴企业,通过创造与众不同的新商业模式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成长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商业模式在企业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人们谈论较多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学术界对商业模式同样做了大量研究,一些学者的回顾性文章表明,目前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商业模式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评估、设计和变革等问题[1-2],较少有研究者从整体上探讨商业模式构筑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问题。本文认为企业独有的商业模式是内含在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行为中的商业逻辑,是企业家商业智慧的结晶,可以看成是企业的一项无形的智力资源。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商业模式特殊的资源属性,发现商业模式虽然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高绩效和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竞争优势可能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提醒人们在热衷于谈论商业模式可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时,还需要注意到商业模式带来的商业利润可能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依靠优秀的商业模式获得成功的企业家,需要不失时机地把优秀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短期利润,用来投资和积累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把企业生存和盈利建立在核心能力的基石之上。对于处在复杂和动荡环境中的企业,则需要持续地变革组织和战略,开发和利用外界环境提供的新的商业机会,持续创造和革新商业模式,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盈利。
一、 资源基础理论的简要回顾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基础理论逐渐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理论。不同于重视市场结构的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资源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问题[3-4]。资源基础理论集中考察了资源难于模仿的属性,认为资源难以模仿的属性是企业租金的来源,因而成为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基本的驱动因素[4]-[7]。2003年Peteraf和Barney合作完成了《澄清资源基础理论的混乱》一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资源基础理论中关于资源、价值、租金和竞争优势的相关论述,认为企业拥有的有价值且稀缺的资源可能是竞争优势的源泉[8]。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在企业之间呈现出不均匀的异质性分布,拥有高级资源的企业(下文简称为占优企业),运用这些资源执行产品市场战略时,会获得更高的效率,高效率既包括以更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也包括相同成本下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相对于拥有一般资源的企业而言,他们将可能获得竞争优势[8-9]。资源基础理论回答了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同时还探讨了竞争优势可持续的条件。Barney提出了VRIO模型,认为资源的不完全模仿性可能是占优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对手若想模仿获得高级资源,可能会面临着成本劣势,这些成本劣势主要源于占优企业的资源依赖于独特的时空条件,资源与绩效之间的因果模糊性,资源之间存在着社会复杂性和相互加强性等资源特征。如果竞争企业不容易模仿(或替代等方式的间接模仿)获得占优企业拥有的高级资源,占优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得以维持[6]。Peteraf 提出了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四根“支柱”,分别是资源异质性、事前限制竞争、事后限制竞争,以及资源不完全流动性,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资源将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9]。Dierickx和 Cool从资源的积累特性出发,认为能够构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企业资源存量具有大规模效应和相互联结效应,企业资源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性,竞争对手若赶超占优企业可能会面临时间压缩不经济等问题,因而占优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得以维持[10]。
使竞争优势和高绩效得以维持的资源属性条件,也是占优企业竞争优势存在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果有足够多的竞争企业成功地模仿占优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占优企业只能获得盈亏均衡,竞争优势将会成为竞争对等,企业的高绩效和超额利润将可能不复存在,甚至可能威胁企业的生存。维持竞争优势持续存在的资源属性,使资源难以在企业之间流动,资源在各企业间呈现不均匀分布,而资源的异质性又是竞争优势的源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在探讨竞争优势时,应同时考虑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本文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关于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分析了商业模式构筑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其带来的竞争优势能否维持的问题。
二、 商业模式的内涵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做过较多的研究,但是商业模式的含义和构成要素以及要素的结构特征等仍存在争议。在商业模式的早期研究中,Timmers的研究成果被较多引用,他把商业模式看成是对商业概念中关于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等关键组成部分的简洁描述[11]。后来的学者沿用和发展了这种定义,Linder 和 Cantrell将商业模式抽象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12]。Amit和Zott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为了利用商业机会而创造价值的交易内容、交易结构和交易治理[13]。Magretta将商业模式通俗地定义为企业如何运作的故事,认为商业模式描述商业系统各个部分如何组合成一个起作用的整体[14]。Osterwalder和Pigneur把商业模式看成是连接战略和商业过程的中间环节,代表运作商业过程和设计信息系统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5]。Afuah认为商业模式是关于运用其资源执行何种活动,如何执行这些活动,以及什么时候执行这些活动的概念集合,这些活动创造了卓越的客户价值,并将企业推到获利的位置[16]。Rappa认为,商业模式基本的定义,是指做生意的方法,它描述了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规定了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揭示出企业盈利的方法[17]。商业模式的定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在创造价值逻辑的定义基础上增加了合作网络和关系资本等新的元素,认为商业模式应以商业网络的方式呈现。
Morris等在广泛回顾商业模式定义的基础上,把商业模式的定义归为三类:经济含义层面上讲,商业模式是企业的经济模式,关注公司产生利益的逻辑关系;运营结构层面上讲,商业模式表现为企业内在的过程和组织结构设计,这些过程和结构使企业能不断创造利润;战略层面上强调商业模式对企业资源、结构、竞争优势、持续成长的全面说明。他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等方面一系列变量进行整合,以便建立企业的高绩效和超额利润[18]。Osterwalder等在总结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澄清商业模式概念的起源、现状和未来,他们的研究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包括目标、概念和关系等的元素,用来阐述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商业模式简要地描述了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如何传递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务结果[19]等关键要素。
在国内研究中,翁君奕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一个类似“魔方”的三维结构,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和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20]。罗珉等认为商业模式是整合组织、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结构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集合[21]。原磊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创造价值的逻辑,包括顾客价值创造逻辑、伙伴价值创造逻辑、企业价值创造逻辑[2]。
综合已有的研究,考察商业模式的本源,王伟毅和李乾文认为商业模式来源于对商业机会的认识[22],而商业机会源于市场失效,正是因为存在着一些导致市场失效的条件,市场不能自动有效地协调经济活动,从而出现了尚未被利用的资源和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企业利用自身的创业活动,突破导致市场失效的条件的限制,实现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对接,从中获得企业盈利。具体而言,企业通过创业行为,降低了协调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使得市场交易顺利进行。随着对降低交易成本认识的加深,企业同时也深化了对商业机会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产品和市场组合,进一步界定顾客、资源供给方和其他合作伙伴的身份,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在提品和服务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这是商业机会逐渐成熟并演化成较完善的商业模式[22]。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模式是一套关于降低交易成本、开发市场机会的系统的、结构化的逻辑,它对企业、供应商、分销商、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价值进行识别和设计[23],这种系统设计使得交易成本降低到交易的潜在价值以下,促进市场交易顺利进行,为交易各方创造了价值。
商业模式的经济学本质是一种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新经济时代,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日益体现出个性化和变动性的特征,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着动态复杂的环境,因而市场信息变得越来越不对称,也潜藏着大量的产生熊彼特租金或企业家租金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互联网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极大潜能,发达的通讯技术为企业间以低成本方式组建系统和联盟,顺利完成商业运作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这两方面的力量把商业模式创新推向了商业实践的前沿,商业模式成为新经济时代热门的概念。
三、 商业模式构建竞争优势的能力分析
如果将商业模式看成是组织的一项智力资源来考察它构建竞争优势的能力,我们需主要关注商业模式是否具有经济价值,并考察商业模式存在着异质的特征,有价值并且高人一筹的商业模式将可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考察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带来竞争优势的潜力,可以关注商业模式是否符合Barney提出的V(Value)和R(Rare)的特征,能否通过Peteraf探讨的资源异质性和事前限制竞争等条件的检验。
商业模式具有创造价值的潜能,这在实业界和学术界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商业模式通过构筑特定的交易结构和交易安排,降低了企业与合作伙伴的交易成本,能够以更低成本或者更好的为顾客提供价值,使得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能充分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因此,商业模式本身是企业的一项资源,能够提高企业设计和执行产品战略的有效性。而且,商业模式能够激励和沟通各要素[14],使得各要素围绕商业模式架构,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众志成城、通力合作,为市场提供所需的价值。因此,从激励资源的角度来说,商业模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能够促进产品战略得到有效的实施。
成功的商业模式要通过两个检验:一是逻辑检验,即商业模式对各成员的动机要有合理的见解[14],对成员动机的不合理的假设会导致商业模式在逻辑上不可行。二是商业检验,即商业模式所描述的服务,应该能够吸引足够规模的消费者,商业模式的结果至少应该维持企业的盈亏均衡,才能证明企业的新进入行为具有合理性[14]。不同的商业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这两项检验存在着差别,因此不同的商业模式可能蕴含着不同的盈利潜能。优秀的商业模式对各方参与经济活动的动机有更准确的把握,能够设计出良好的交易结构来激励和约束交易各方的行为,更顺畅地动员各方资源组合到一起,为顾客创造和传递更多的经济价值,因而与一般的商业模式相比,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四、 商业模式构建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分析
考察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否具有持续性的特征,主要看商业模式是否具有不易被模仿的特性,也即考察商业模式资源能否通过Barney提出的I(Inimitable)检验,不易被模仿的商业模式可能给占优企业带来可维持的竞争优势。商业模式是一种关于如何赚钱的逻辑化、系统化的知识,这种知识驱动着系统资源的运转,使得系统资源充分实现其经济价值。若将商业模式理解为驱动资源运转的逻辑,而与被商业模式驱动的资源相分离时,我们发现商业模式可能具有可模仿的特征。
1.因果模糊性检验
因果模糊性是指企业的资源变量和价值创造竞争优势等结果变量的关系不清晰,竞争对手不清楚这种因果关系,因此不知道应该投资和发展哪些资源才能够获得同样的绩效。商业模式可能不具有因果模糊性的特征,它清晰描述了系统中各要素的角色和价值,要素各方的角色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了清晰的阐述。竞争对手可能会对照商业模式,联系和动员各方资源,模仿占优企业执行类似的产品市场战略,这会加剧市场的竞争,稀释占优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企业为了激励各要素,将其因果关系向系统要素的各方做出说明,这种因果关系的知识将可能外显为公共知识而被竞争对手掌握。当商业模式成为行业众所周知的公共知识时,商业模式不再具备产生竞争优势的潜力。
2. 社会复杂性检验
社会复杂性是指竞争优势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例如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长期积累的良好声誉,企业与政府部门所具有的关系资本等资源就具有社会复杂性的特征。拥有这些关系渠道和良好声誉的企业,能够顺畅地完成商业运作,而这些关系资本不由企业的一方决定,竞争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这些资源,因而可能会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商业模式是一个较完善的、系统化的商业创意和概念,它似乎并没有具备社会复杂性的特征。与商业模式相关的竞争优势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可能是因为商业模式所驱动的资源具有了社会复杂性和相互加强的特征,商业模式驱动的资源是一个资源系统,企业的关系资本和声誉资本可能在中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业模式作为系统化的计划工具,其优势在于集中关注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如何组成一个整体,从而顺利地向顾客传递价值[14]。这些资源在商业模式的组织和驱动下,具有了社会复杂性和相互加强的特征,可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尽管商业模式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易模仿的资源特征似乎不是商业模式本身带来的,而来源于商业模式所驱动的资源特性,这些特殊资源是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长年互动和积累的结果。
3. 积累性特征检验
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多是来源于存量型资源,这些存量型资源是企业长期投资和积累的结果,不容易被竞争对手短时期内模仿和超越,积累性资源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得竞争优势能够得以持续[10]。优秀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是企业家创新的结果,其价值主要在于组装各要素使之成为一个起作用的系统,而较少关注商业模式是否在进化和积累变成核心能力,它不具备积累性资源经长年投资形成、并存在的路径依赖性特征。企业可以对商业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但是完善商业模式的活动似乎应该归为一种战略行动[14],商业模式的本质和优势主要在于它创造性地构筑了合理的交易结构,将各方资源整合为高效运转的系统,使之能够更加顺畅、低成本或者更优秀地提供独特的顾客价值。
商业模式作为一种关于如何赚钱的系统化的知识,难以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商业模式驱动的资源由于具备了某些特性,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且,由于商业模式所驱动的资源具有组装的特点,而不具有在实践中进化和长年积累的特性,尽管它们可能存在相互加强和社会复杂的属性,其带来的竞争优势也不大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
商业模式及其驱动的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可能难以维持,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还必须积累自己独有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能持续获取的租金更多情况下是来源于它独有的核心能力。正像企业通过企业边界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将企业内资源与资源之间相互加强的积极外部性限定在企业内部,企业通过商业模式的将企业与企业之间资源相互加强的积极外部性约束在商业模式圈中,各方依据自身提供的资源获得相应的收益份额,企业也凭自己提供的特有的资源和能力获得应有的收益份额。商业模式通过构造企业资源和企业外部资源相互加强的态势,充分开发出企业现有核心资源和能力的价值,最终占有和维持着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经济价值。
五、 结论和启示
本文在回顾资源基础理论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论述,以及商业模式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将企业独有的商业模式看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智力资源。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商业模式这种特殊的资源构筑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研究发现商业模式是一套关于降低交易成本、开发市场机会的系统的、结构化的逻辑,它清晰地界定了企业、供应商、顾客、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价值,能够成为企业高绩效和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但是商业模式具有容易被模仿的资源特征,这决定了商业模式带来的竞争优势不具有可持续的特点。这一论点与现实情况一致,例如湖南卫视引入“超级女声”这种电视选秀节目的商业模式,于2005年在中国走红后,迅速成为各大电视台模仿的对象,而“超级女声”自身也是对美国某电视节目的跨国模仿。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高绩效和竞争优势,但是其竞争优势可能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这一论点提醒企业家不应该试图通过构建一种商业模式来实现持久的盈利,企业家需要不断地发现和开发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创新商业模式的方式抓住外界环境提供的机会,用创新来串联起一系列短期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兴旺发达。同时,企业在创造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后,需要充分利用其带来的短期盈利,加快投资和积累其他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通过构筑核心能力,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盈利。
参考文献:
[1] Pateli,A.G., Giaglis,G.M.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eBusiness Model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13(9):302-314.
[2] 原磊. 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29(10):17-25.
[3] Wernerfelt,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5):171-180.
[4] Barney,J.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s, 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J]. Management Science, 1986, 32(10):1231-1241.
[5] Rumelt,R.P.Towards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A]. Lamb,R.B. Competi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C].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1984. 556-570.
[6] Barney,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1):99-120.
[7] Conner,K.R.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 Based Theory and Five Schools of Thought with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Do We Have a New Theory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121-154.
[8] Peteraf,M.A., Barney,J.B. Unraveling the Resource Based Tangle[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03, 24(4):309-323.
[9] Peteraf,M.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179-191.
[10] Dierickx,I.,Cool,K.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 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12):1504-1511.
[11] Timmers,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 1998, 8(2):3-8.
[12] Linder, J., Cantrell,S.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Surveying the Landscape[J]. 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 2000,(1):1-13.
[13] Amit,R.Zott,C.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493-520.
[14] Magretta,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5):1-8.
[15] Osterwalder,A.,Pigneur,Y.An E-Business Model Ontology for Modeling E-Business[A]. 15thBled Electronic Commerce Conference E-Reality:Constructing the E-Economy[C].Bled, Slovenia, 2002. 17-19.
[16] Afuah,A.Business Models: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M]. Boston, Massachusetts:McGraw-Hill, 2003.
[17] Rappa. The Utility Business Model and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Services[J]. IBM Systems Journal, 2004, 43(1):32-42.
[18] Morris,M., Schindehutte,M., Allen,J.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58(1):726-735.
[19] Osterwalder,A, Pigneur,Y, Tucci,C.L. Clarifying Business Models:Origins,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Concept[J].Communica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2005, 15(5):1-25.
[20] 翁君奕. 商务模式创新[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1] 罗珉, 曾涛, 周思伟.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208(7):73-81.
[22] 王伟毅, 李乾文. 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27(11):32-41.
【关键词】产业链;相互关系;利益分配
一、手机电视的产业链组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手机电视的产业链组成。简单说来手机电视的产业链可以包括内容供应、服务供应、传输平台和终端设备四各方面(2010年司峥鸣),产业链各方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手机电视产业链组成部分
具体说来,手机电视产业链可以分技术服务商、内容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商和终端厂商(2011 杨振荣),这样划分产业链组成关系如图2:
图2:手机电视产业链组成关系图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2012 张锐,张金隆)将产业链的概念扩充到产业网,将手机电视的产业网看作是由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广播服务提供商,芯片提供商,基础设施提供商,软件提供商,行业标准制定者,终端提供商,广告商,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支付机构,广播网络运营商,移动网络运营商,手机电视用户这十四个方面共同组成。十四个方面相互作用,构成手机电视价值网模型。
二、手机电视产业链组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业链组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商业模式的重要内容,它决定了产业链中各组成部分,与其他方的博弈关系,决定了各方应采取何种竞争策略。对于手机电视而言,国内外学者也十分关注产业链各方的相互关系。Braet(2008)重点研究了欧洲手机电视的运作模式,并认为手机电视的各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组织设计、技术设计、服务设计和财务设计四个角度而言。针对我国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角度。
1.站在广电和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可分为移动运营模式、广电运营模式和合作模式(2008 黄东巍)。并有学者专门站在广电的角度上,对广电运营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2011 叶欣)。在此基础上,合作运营模式又可以细分为广电主导、移动运营商主导和批发三种模式(2007 汪卫国)。
2.站在合作的角度:目前的运营模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平台+ 服务模式,定位于价值链控制力;二是终端十应用模式,定位于用户需求整体解决方案;三是软件+门户模式,定位于最佳产品服务。这三种合作模式的竞争是为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尤其以门户网站为代表) 和终端制造商间的利益划分(2011 杨振荣)。
3.站在播放平台的角度:手机电视可分为广播模式、点播模式和合作模式(2012 王传真),这三种方式各具优势,且不同的运营模式也决定了各自的盈利模式。
广电总局和中国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运营的CMMB手机电视目前已初步成熟。即属于合作模式。合作模式由广电负责内容提供、集成和传输发射,电信负责用户授权和互动信息,广电和电信通过合作竞争的博弈关系,共同运营手机电视。其优势是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系统效率,贴近目标用户,收入来源多样,商业模式丰富;劣势是商业模式复杂,合作竞争的成本较高,监管和协调的难度大。看就CMMB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优势还是远远大于劣势。合作模式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必将成为未来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
三、手机电视各组成部分如何盈利
手机电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盈利模式。我国手机电视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得到了发展,但是依然处于初步阶段。产业链各方都在积极寻找如何从中获得利益的方法。
从产业链各层次的角度,中央人面广播电台李天骄(2009)站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别分析了网络供应商,内容提供商和终端设备商分别获得利益的方法;从产业链各方的竞争和合作关系,王虎、曲文香(2007)分别从超市模式、独立运营模式和混合模式,分析利益相关各方获益的方式,主要盈利途径包括广告收入和定制收入;从工信部李莫雯(2011)将手机电视的盈利模式分为广告模式、前向收费模式和增值业务模式,并强调指出广告和增值业务是手机电视的主要盈利模式。
此外,营销手段也是各方盈利的重要部分。王卫华(2010)提出应运用灵活高效的营销推广方式,包括事件营销、数据库营销、体验营销和协同营销。王瑜敏(2011)通过分析手机市场的现状,提出应通过多种营销方式进行手机电视的推广,这包括体验营销,时间营销以及其他营销手段,例如和彩铃彩信业务捆绑销售等,并分别从市场导入期、快速成长期、和发展成熟期三个阶段提出营销策略。
结 语
手机电视是三网融合的产物,也是移动和广电的重要增值业务。而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严重影响着我国手机电视的发展。因此对手机电视商业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手机电视的产业链组成部分研究较多,对产业链各组成部分的研究逐步深入,从简单的内容制造,到内容运营、传输,最后到内容的呈现,各个环节的提供商和服务商共同组成手机电视的产业链。而对于手机链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无论是何种角度,合作模式是手机电视各组成部分未来的主导模式,这种模式被业界普遍看好,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试用,被认为是手机电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最后,针对各方如何获利,多数学者认为定制收入和广告收入将成为手机电视的主要盈利模式。但是由于手机电视尚未成熟,受众的“免费心理”使得对于手机电视的收费现象难以接受,并且以快捷方便著称的手机电视一旦嵌入广告,必定会造成一部分消费者的反感,因此针对上述盈利模式是否使用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手机电视业务有待商榷。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手机电视商业模式的研究,国外学者通常采用实验方法和定量方法对手机电视的受众和内容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大多使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手机电视的产业链和运营模式进行研究。而对在手机电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和受众研究较少,因此,今后,使用定量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手机电视的内容和受众将是主要方向。尤其是在手机电视内容产业中涉及的版权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
此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利益分配问题都研究较少,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广电运营商在采用合作模式进行市场博弈时,最后都离不开对各自利益的分配,如何分配利益也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天骄.手机电视发展的观念误区和非典型商业模式的潜力[J].中国广播,2009(4).
[2]王卫华.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信息的习惯,利用数字技术对信息进行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关键词]
电子书;出版;商业模式
一、电子书的概况
1.电子书的概念
目前,我国学界对于何为电子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有人将其定义为“将书的内容制作成电子版后,放在网上出售。购买者用信用卡或电子货币付款后,即可下载使用专用浏览器在计算机、其他可以添加阅读器应用的工具,如手机、电子纸上离线阅读”的书籍;《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对电子书作出的解释为“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具体而言是指“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这些定义都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无论电子书的定义或形式发生何种变化,其核心仍在于书籍的内容上。
2.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最早于1957年出现在论文正文中,现已成为高频词汇。学者奥斯特瓦德(Osterwalder)等曾指出,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他认为,商业模式应包含九个要素:①价值主张;②消费者目标群体;③分销渠道;④客户关系;⑤价值配置;⑥核心能力;⑦合作伙伴网络;⑧成本结构;⑨收入模型。这些要素构成了商业模式的基本框架。
3.电子书发展对传统出版商业模式的冲击
电子书是伴随着便捷的网络而产生,网络使电子书在出版上和使用上有着传统纸质读物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绿色环保、成本降低;体积小容量大方便携带,且可移动性强,并且出版周期变短,方便读者阅读;制作简单且图文声并茂,便于理解;“库存充足”弥补了纸质读物经常断档、脱销、绝版的劣势等等。电子阅读软件支持盗版阅读使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成为可能,强大的网络和经济利益的渴求使电子书的版权问题难以解决,而法律的不健全给侵权的违法行为提供了夹缝生存的机会,这都深刻地影响到书籍出版的商业模式。
二、中美具代表性的商业模式简介
自美国作家史蒂芬·金于2000年在亚马逊网站上发表世界第一本电子书小说《骑弹飞行》以来,美国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纷纷涉足电子书业务。在美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书商业模式主要有:亚马逊模式、谷歌模式和苹果模式。
在商业模式上形成了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主导模式、以盛大和方正为代表的电子书门户模式、以汉王科技为代表的终端厂商主导模式,及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为代表的出版社主导模式。
1.美国具代表性的商业模式简介
终端+内容”主导模式最成功,代表亚马逊。亚马逊同时提供终端设备和内容下载平台,用足够多的图书内容促进Kindle销售,进而反过来带动电子书销售。“终端+内容”的亚马逊模式在国外已取得极大成功,并呈高速发展趋势。
应用商店模式移动创新,代表苹果。以苹果公司的iTunes Store为代表的应用商店成为电子书重要分销平台,凭借iPhone和iPad的迅速普及,带动了移动电子书付费阅读的爆炸式增长。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提供了全球销售电子书的机会,使得内容提供者通过开放平台服务研发增强电子书成为可能。目前,苹果的App Store已拥有37万个应用,应用下载量已超过140亿次;谷歌Android Market上的应用也超过20万个。预计未来随着平板电脑的普及,该模式将迅速发展为新型移动电子书最重要的业务模式。版权将成为制约电子书产业发展的瓶颈。
2.中国具代表性的商业模式简介
关键词:“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创业;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6-0087-07
引言
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动力的经济“新常态”的形成[1]。在农村,农户“买台电脑,拉根网线,开个网店”就可以在家创业当老板――当电子商务的基因注入古老乡村的肌体,埋藏在中国农村的创新、创业潜力骤然迸发,“金字塔底层”的财富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和创造出来[2,3],广袤的农村大地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迁。
“互联网+农户+公司”的商业模式正是诱发这一场变迁的基因密码。农户自己从网店直接获取来自全国的订单,生产制造则交给公司,“互联网+农户+公司”的商业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彻底改变了农民在利益价值链中的地位,有效激发了农民创新和创业的积极性。在四川省青川县、甘肃省成县、河南省辉县、江苏省睢宁县等地,农村电子商务以点带面,蓬勃发展,打造出以农副产品、家具、手工艺品等为产业的各类特色区域经济形态,带动了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这种自发式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创新已经引发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其实质被认为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若能将其推及全国,不仅能够有效化解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且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为“三农”问题以及中国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25]。
课题组以阿里研究院2013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20个“淘宝村”为样本,自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进行了为期14个月的实地调研,采取半结构化访谈和结构化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20个“淘宝村”的大量一手资料,获得问卷样本207份。另外还从互联网的新闻报道、研究报告、统计报告中获得大量关于这些“淘宝”村发展的二手资料。本研究基于商业模式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从农户电子商务创业的视角,结合所获得的一、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互联网+农户+公司”商业模式的内涵与性质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类型?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一、“淘宝村”概况
本研究的样本为2013年阿里研究院公布的第一批“淘宝村”中的所有成员。所有“淘宝村”的大多数创业者都采取的是“互联网+农户+公司”的模式,因此非常适合我们的研究。根据阿里研究院的定义,“淘宝村”的认定标准包括以下三条原则:(1)交易场所: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2)交易规模: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 000万元以上;(3)网商规模: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6]。所选取的20个“淘宝村”概况见表1。
“淘宝村”里,最典型的创业方式就是农户在自己家里“买台电脑,拉根网线,开个网店”“一楼搞加工,二楼做客服;儿子当老板,老爸来打工”。普遍采用的商业模式都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销售一体化,并且基本都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网店规模小的时候一般是采取跟公司合作的方式,网店大了之后一般是自己注册公司开展品牌经营,这种商业模式可以简单总结为“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
二、“互联网+农户+公司”的商业模式及其衍生类型
(一)“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互联网+农户+公司”是互联网条件下农户参与新型商业模式的一种简洁表达。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逻辑,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交易结构[7]。直接用交易主体及其组合来描述商业模式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形式,它背后还包含了对主体之间的合作及利益分配关系的概括,比如“互联网+农户+公司”或“公司+农户”就是两种典型的涉农商业模式。
在传统的“公司+农户”或“公司+经纪人+农户”模式下,农民与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地位处于价值分配的最底层。而这也是农产品“烂地头”和价格“过山车”等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打击了农民生产和创业的积极性,而且从根本上伤害了农民的利益。
在全新的“互联网+农户+公司”的商业模式下,农户自己从网店直接获取来自全国的订单,生产制造则交给公司,因而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这里的互联网,是市场化的公共电子商务交易网络和平台,农户在这上面从事网销,不花国家财政一分钱,自身营运成本也低,收效显著;这里的农户,是在家中就可直接对接市场、主动掌握信息、自主经营、按需生产的平等的市场主体;这里的公司,更多是土生土长、由农户变身而来的新公司,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市场元素,构成为农户网商服务的新生态[2]。可见,“互联网+农户+公司”的商业模式彻底改变了农民在利益价值链中的地位,其创新和创业的积极性被有效激发出来。
(二)“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的衍生类型
学者汪向东在对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总结后,率先提出了“农户+网络+公司”模式的概念,并以此来描述沙集模式的本质[8]。后续又有多位学者根据其衍生类型提出了诸如遂昌模式、成县模式、青川模式等。以地名分类虽然好记,但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不利于发现其共性特征及探索新模式。本研究基于商业模式的要素,将“互联网”“农户”和“公司”这三个概念进行外延并分类,然后重新组合,找出“互联网+农户+公司”的衍生模式。
“互联网”角色的作用是为交易主体提供交易平台,打破信息不对称。可从三个维度进行分类:
1.按覆盖区域大小可分为全国性和区域性平台。全国性平台的优势在于面向更大的市场,区域性平台的优势在于服务本地消费者或商户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2.按商品种类多少可分为综合性平台和涉农垂直性平台。综合性平台的优势在于品类多、消费者可选择性大。涉农垂直性平台的优势在于其商品的特色性、地方性和专业性。
3.按交易类型可分为B2C(企业向消费者)、C2C(消费者向消费者)和B2B(企业之间),上述维度两两组合可衍生出12种类型,比较典型且成功的类型及案例见表2。
“农户”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的主体,根据其网店所售商品品牌来源可分为无品牌网店、加盟或品牌网店、自主品牌网店三类,从无品牌到自主品牌,其创业成本依次提高,销售利润依次提高;按货源和交易角色可分为自产自销、本地产品网销经纪人、外地产品网销。
“公司”作为参与交易或协助交易的组织,按其法人性质和作用可分为一般公司和专业合作社两种。公司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交易主体的合法性及增强交易可信度问题,合作社作为以农户为成员的企业法人,其作用是提高商品质量,提高品牌附加值,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等。
在不考虑“互联网”平台的条件下,“农户+公司”模式可产生多种衍生类型,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类型和案例见表3。
表3不考虑“互联网”交易平台变量下的“农户+公司”的衍生模式类型
模式含义举例
农户+公司农户在家创业,自主注册公司和品牌,进行生产和销售江苏:简易家具的沙集模式
农户+经纪人+公司农户在网上开店,并作为经纪人帮助村民销售本地特产四川:土特产的青川模式
公司+农户农民企业家借助互联网创立公司品牌,在当地发展加盟网店代销+代工厂生产、品牌+渠道经营的模式浙江:户外用品的北山村模式
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村种、养殖户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快速发展,形成以网销打造知名品牌、以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福建安溪:茶叶的中闽弘泰模式
以上四种类型再与互联网交易平台的七种类型相结合,可产生28种衍生模式。一家农户所采用的模式不局限于一种,有的甚至多达十余种,比如选择多个网络平台,或同时既跟合作社合作,又有自己的公司,这样做通常是为了扩大商品的销售渠道和增加货源。
三、“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的经济性质
农村以“互联网+农户+公司”为主体商业模式的条件下,在制度属性、动力特征和演化方式上都有别于传统模式。
(一)在制度属性上是由市场主导而非政府主导
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依据市场规律进行生产和交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在商业生态中是鲜活的有机体,遵循“优胜劣汰”的商业原理,从而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二)在动力特征上是自发形成而非人为设计
追求财富是市场条件下理性经济人进行创业的“原始动力”,创业的财富效应吸引农民主动加入到创业队伍中。农村地区“熟人社会”的特点让 “创业种子”(带头人)更容易产生“榜样的力量”。
(三)在演化方式上是裂变式扩散而非线性扩散
以社会网络为载体,追求财富为动力,“互联网+农户+公司”的商业模式的正反馈效应一旦触发,即以“一传十、十传百”的类似核裂变的方式进行扩散,进而得以快速演进。
四、“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成功的竞争优势分析
“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的成功并非偶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必然要依托自身的竞争优势。“淘宝村”的经验表明,这些优势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在资源能力上的比较优势,二是时机上的先行优势。
(一)在资源能力上具有比较优势
创业者需要从具有比较优势的、市场缝隙或空白处寻找创业机会[9],并设计配套的商业模式以建立基础。在分析自身比较优势时,农村创业者需要从各个维度:农村相比城市、本地区相比其他地区、网上销售相比网下销售、同行竞争对手之间等维度进行综合分析。此处以沙集模式为例,其简易拼装家具的比较优势有以下几点:首先,做传统家具生意的不懂互联网,做互联网的不懂家具,这是一个市场空隙所在;其次,家具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农村相比城市劳动力成本更低;再次,相比大件家具,简易拼装家具容易打包,方便配送,物流成本更低;最后,相比其模仿对象“宜家”,其成本低、价格低,更能迎合中国消费者。
(二)在时机选择上具有先行优势
在市场上,获取成功的早进入者(firstmover)将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但是他们也面临着更高的失败风险[10,11]。合适的市场进入时机对创业者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竞争对手的多少,也决定了其所处的创业环境是否成熟到足以支撑其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实现。一个无人竞争的“蓝海”并非意味着遍地是宝藏,还需要以一定的环境要素成熟作为前提条件。仍以沙集模式为例,其带头人孙某选择简易拼装家具作为主攻市场的时机可谓恰到好处:首先,它是全国第一家以模仿国际品牌“宜家”的家具品牌,学习成本低、创新速度快;其次,率先在网上进行家具销售;再次,简易拼装家具市场,迎合了打工和低消费的年轻群体,需求量大,踏准了市场的节奏;最后,中国消费者网购热情高涨,其消费习惯的形成为网络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上升渠道。
五、“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成功的微观因素分析
农村地区在人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相对落后,创业成本较高。然而,在信息社会条件下,传统的交易瓶颈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不断被突破,农村这个“金字塔的底层”逐渐成为创业的新沃土[12],微观创新成为农村创业成功的法宝。“互联网+农户+公司”商业模式的成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户为主体的微观创新蔓延扩散为产业及区域创新的结果。根据对20个“淘宝村”的半结构化访谈及问卷调研资料,总结其背后的微观成功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正确的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商业模式设计的起点[8]。一种成功商业模式的实现,首要前提是选对产品。尤其对于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创业者,他们在交通物流、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能够扬长避短的产品作为市场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总结“淘宝村”创业者所选择的产品定位,均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竞争小、成本低、上手快、交易配送方便。
1.竞争小。具有独特性的、差异化的产品往往处于市场空隙点甚至空白点,竞争相对较小,比如特色农副产品、民俗手工艺品。
2.成本低。创业成本低意味着创业门槛低、风险小。相较城市创业者,农户创业者因为在知识积累、资金、社会资源、外界环境等方面处于劣势,往往需要选择具有更低创业起点的市场,而成本则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淘宝网的兴起为农户提供了近乎零成本的创业机会,除此之外,选择好货源是降低成本的主要因素。
3.上手快。上手快即进行创业学习的时间短,学习成本低。农户电子商务创业时需要学量的相关知识:如何网上开店?到哪进货?如何推广、促销?如何打包?如何售后等。选择上手快的产品能够有效降低创业门槛,提高农户创业的可行性。这些产品多基于当地产业基础,具有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等特点,从而更容易上手。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年轻人相比之下具有更快的学习优势。
4.交易配送方便。并非所有商品都适合网络销售,那些包装和配送不方便、保质期短、质量难于甄别的商品就不大适合,比如生鲜食品、大型家具、大型家电、古董等。“淘宝村”所选择的诸如坚果、草柳编、小商品、玩具等,都具有适合网销的特点。即使家具这种大型商品,也因其可拆卸、可拼装、网购价格低廉、物流成本较低而受到消费者欢迎。
(二)合理的平台选择
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之所以能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最主要的基础条件是全国性的大型C2C交易平台的建立,为新商业模式的产生提供了基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淘宝网”。“淘宝网”的推出解决了多年以来困扰农产品交易和农民创业的几大关键性难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农民和市场不能直接对接,销售市场小(区域性),农民不能自主定价。这些问题解决后,农户通过网上开店,直接面向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大市场,自主定价、自主安排生产和进货,成为创业的主体、致富的主人,农民创业的积极性才彻底激发出来。
“淘宝村”中农户电子商务创业所选择的交易平台几乎无一例外经历了这样一个变迁的过程:初期起步阶段基于淘宝平台,发展到一定规模(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就会考虑进驻天猫平台,当天猫平台竞争过于激烈时,则考虑多平台同时销售,或转移平台到京东、当当等。这种规律存在的背后,是在创业成本的考量下,创业者与电商交易平台相互适应的结果:在创业初始阶段,在人力、物力、财力欠缺的条件下,选择淘宝作为交易平台,是因为它不收租金、进驻门槛低、开店和管理都比较简单、方便,“拉根网线、买台电脑就可以在家中创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方面是创业个体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壮大了,有实力进驻更高的平台,另一方面是淘宝平台自身的缺陷(低品质、同质竞争激烈,展示优先级不如天猫)逼迫创业者转移平台。随着天猫平台的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率下降,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了京东、当当等交易平台。本研究所调查的“淘宝村”卖家所选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比例见图1。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淘宝村的成功是“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的成功,该模式彻底改变了农民在利益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与传统模式完全不同的基因。市场主导、自发形成、裂变式扩散是这种模式的动力特征。通过该模式,农民创业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有效激发出来,“金字塔底层”的财富也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和创造出来。这既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村生产方式的创新,值得其他地区认真借鉴。因此,结合当前淘宝村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政府和农户两个层面就如何借鉴“淘宝村”经验来推广“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创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农户创业层面的建议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创业环境和竞争形势也不断演化,农户作为创业主体,更加需要遵循市场规律,采取积极合理的市场策略。第一,要把握时机,选择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品和领域开始创业,要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资源和地域优势,进行差异化经营。第二,要合理选择创业平台。当前淘宝电商创业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一般产品领域的淘宝平台竞争日趋激烈,利润微薄,全网销售和全球销售已经成为共识。第三,要善于利用城市资源,合理进行资源配置,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比如为了缓解人才瓶颈,可以将客服、研发等环节放在城市,而生产环节则仍然放在农村。
关键词:电子商务;传统商业模式;商业地产;新思路
一、电子商务相较于传统商业模式的优势
1.价格便宜。这里的“价格”包含了成本价格和产品价格两方面的含义。由于电商模式下的商家无需经营实体店面,且可以根据销售情况对库存进行自适应调整,减少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从而不仅节省了店铺租金还减少了库存压力;同时高度信息化的运营基础减少了电商的运营成本和中间环节的成本。成本的降低使得电商销售的产品具有了极大的价格优势。
2.不受时空限制。电子商务不受传统实体店面销售时间和销售地点的限制,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线上交易。
3.选择更多,市场更大。没有了时空的限制,消费者可以在同一时间自由比较更大范围内不同商家的产品;同一商家也可面对更大范围的消费群体。
4.信息更加对称,加深了商家和消费者的相互了解。相较于实体店的有限客户资源和有限商家信息来说,网上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消费者更加全面地知晓商家及其商品的信息,也让商家可以及时收到消费者的反馈和意见。在电商交易中,商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秘人”,而是与消费者组成了平行的交易双方。
5.消费者的购物更轻松理性,商家得到的反馈更真实,交易更加高效和谐。消费者在线上挑选商品的过程纯属私人过程,不再承受导购给予的压力,不会因为挑选时间过长而产生愧疚心理,更加不会因为这种愧疚心理而产生冲动消费。线上的购物过程往往是轻松而理性的。线上的交易不是面对面的,消费者可以毫无压力和保留地提出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情况下商家得到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二、电商扩张对商业地产的影响
传统的商业地产是以规模化集群化的传统商铺和经营场所为基础而存在的,近年来电商的迅速扩张和壮大严重压缩了传统的经营性商铺的生存空间。2012年的“双十一”,淘宝以191亿的交易额震惊了大众;2013年的“双十一”更是创造了350亿的销售神话。淘宝用一天的时间拉走了传统商铺的潜在客户,并在瞬间释放掉了这些客户的购物需求。淘宝创造的“双十一”导致在这之前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商铺几乎无人问津。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大佬们正迅速侵吞着传统商业几十年来积累的市场。
由此导致了许多竞争力不够强大的中小型传统企业的倒闭,很多传统的大型企业也在靠着有限的客源艰难度日,缩减店铺数量成了这些企业必须做出的艰难选择。传统商业的不景气使得原本存在的商铺关门、在建的商铺停工,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商铺的需求也将迅速减少。为了销售,许多商业地产的开放商不得不以降价来吸引越来越谨慎的投资者。
在当前商业地产交易价格和成交量下降、未来的前景也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商业地产的“黄金岁月”似乎已经过去,若不采取措施,“寒冬期”将迅速到来。
三、商业地产在电商冲击下的发展新思路
1.投资受电商冲击小的商铺,突出传统商业模式的优势。受冲击较小的商铺类型有:(1)经营大宗商品和高端商品的商铺,如食品粮油、珠宝贵金属、汽车、高端定制服装等。(2)服务类型的商铺,如餐饮娱乐、医疗保健、宾馆酒店等商业,是线上消费无法代替的体验式服务产品。(3)经营特殊商品的商铺,如宠物店等。(4)菜市场等的生活类型的商铺,电商目前无法取代(但比如天猫的“天猫超市”也已经开始尝试新鲜类商品的本地化配送服务,相信在不久的以后就能够打破几辈人养成的买菜习惯)。因此,商业地产开发商应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前三种商铺中,更积极地发挥出线下的优势。
2.赶上电子商务发展的高峰期,与电子商务、及物流等周边产业共同成长。随着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原本是小型的、私人的网店形成一定规模,发展成为大中型电商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必须的办公场所,由此衍生出大量对于写字楼等办公区域的需求。因此,商业地产的开发投资方向可从原来的经营类型的商铺转变为办公类型的商铺。
同样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带动了物流等周边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大的交易数量对于国内刚刚兴起的物流行业是个很大的挑战,除了不成熟的管理模式,物流行业极度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已经成为拉低行业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物流行业的需求,商业地产的开发投资方向可从原来的为传统商业企业建设囤货仓库转为为物流企业建设中转仓库和配送基地。
3.从解决电商存在的问题入手,发挥传统商铺的优势。我国的电子商务虽凭借其巨大的优势迅速崛起,但其中有许多问题和劣势是不可回避的,如商家的信用问题,产品的真实性问题,网上支付的安全性问题,退换货、维修等售后服务的问题等。针对与这些问题,线上的商家企业就需要小部分地回归传统商业,建立线下的体验店、售后服务中心等以提高企业可信度。因此,商业地产开发商可以通过更大地挖掘电商企业的需求以谋求自身发展。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 商业模式 创新实践
引言
彼得・德鲁克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颠覆性的营销战中,模式创新尤为重要”。自主创新战略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不仅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创新环境的提供和改善,还需要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路风、慕玲,2003)。而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这种自主创新战略关注的新焦点,企业无论是内在发展要求,还是外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推动,加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工作都势在必行。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见图1)。
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盈利和发展,企业价值链可以覆盖其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有价值的活动,并可以通过价值链延展、拓展等重构方式创新价值体系,进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价值链理论弥补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传统视角的不足,可以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性和可行性(郭锴,2010)。
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一定只是技术上的创新,也可能是对企业经营某一环节的改造,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贯穿于企业的资源开发、研发模式、生产方式、营销及流通体系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创新都可能塑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郑艳,2010)。
产品设计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四川成都格林格电气公司,从企业创办之日起就立足于产品和营销创新,本文以其首款产品厨房抽油烟机为例,来说明格林格是如何以产品设计为出发点而引发商业模式的创新。
经过营销调研,格林格总结出消费者对抽油烟机的三大不满意:抽油烟机罩壳碰头;油烟出锅后快速弥漫,吸不干净;抽油烟机的内壁难以清洗。基于此,格林格将注意力转移到价值链的起点,产品研发、生产阶段,开发出一款全新的抽油烟机――侧斜式旋流抽油烟机。这款厨电行业革命性的产品有以下特点:斜侧式挂在墙上,离锅灶更近,且更美观,节省了厨房空间;使用旋流装置,使吸烟口离灶近却不吸灭灶火;通过独特的旋流装置使油和烟彻底分离,从而达到完全的空气净化。国家有关部门技术检测显示,格林格旋流抽油烟机的吸净率达到99%,而普通抽油烟机最多达到70%。格林格以消费者不满意为突破点,将关注点集中在消费者较关心的产品上,提供技术上先进可靠的产品,深得消费者欢心。
同时,格林格在技术上申请到专利后,大胆决策,共享专利,宣扬“让蛋糕做大”的价值主张和发展战略,树立行业领先者的地位。“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共同树立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游戏规则,掌握竞争主动权,逐渐在这些企业中间达成共识(陈旭军,2011)。这家先天性含有颠覆细胞和创新基因的企业,注定了其黑马角色,被誉为我国家电业的“苹果”不为其过。
原料采购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日本新古书店由坂本孝创办于1990年,并以其独特的采购方式和精确定价方式,衍生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商业模式,为从事二手书经营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本。
坂本孝的创新首先表现在他改变了传统按重量收购的书本回购方式,而是将旧书分为A、B、C三个等级区别回收:A级,看来像新书,买后可以直接出售的,按原价10%收购;B级,擦拭整理后可以出售的,少于10%收购;C级,如果有怎么都处理不掉的,每本10日元左右。封面脱落、有笔记和涂鸦的,一文不值。收购时不关心书本有没有获过奖、作者是否有名,只关心书本是否干净、完整。
另一创新之处在于,所有回收的书籍一律按原价的50%出售。同时,该书店还有一个比较吸引人的设计“100日元(约7.6元人民币)专柜”。任何一本书只要超过3个月没有卖出,则100日元出售;如果当天收购旧书较多,书柜放不下的,则100日元出售;同样一本书,库存超过5册,第6册起100日元出售。
正是这种简单的出价和定价方式,操作方便,复制简单,迅速为新古书店缔造了一个庞大的二手书王国。
资源整合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多数旅行社将服务对象定位在大中城市的富裕阶层,小城市中产阶级的广大游客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在价值链上处于劣势地位。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简称春秋国旅)则已经认识到小城市人群的消费潜力,并致力于开发这一市场。
在新航线上,80%的春秋航空座位是留给春秋国旅的客户,这种垂直整合资源的方式不仅为顾客提供廉价旅行服务,同时也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公司经营的利润率。同时,春秋国旅还提供我国西部的低廉旅游项目和免费将客户送至上海机场等定制服务,从不同方面满足了来自小城市的消费者需求,填补了这一市场的空白。向小城市转移给公司带来了大量初次出行的游客,培养了新的客户群,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开发一批重要的潜在客户。
春秋国旅以其低成本航空公司起步,进而扩大到旅游市场,又在旅游消费市场进行新的市场细分和资源整合,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开拓出旅游消费市场的一片新天地,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并具潜力的发展契机。
渠道销售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旗下的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源于其从未停止的创新,不仅以其产品的技术和外观创新来吸引消费者,后续渠道销售环节的创新更成为其制胜的不二法宝。
苹果从2001年开始推广的ipod系列数字音乐播放器,占据了美国75%的市场份额。2010年8月5日,苹果又在日本推出其第一家iTunes在线音乐商店(iTMS),把这一领先业界的下载服务带到世界第二大专辑销售量市场日本。iPod系列产品之所以能够创造巨额的销售收入并成为数字播放器市场的佼佼者,原因除了该播放器自身具有的优良品质外,还在于其独特的销售模式和付费模式。即将iPod硬件与iTunes软件和iTMS在线服务成功地整合到一起,进行捆绑销售,拓展了价值链,拓宽了获利路径。iPod播放器由于iTunes软件的支持和iTMS业务的开展而销量大增。
苹果公司通过iTunes让音乐下载变得简单易行,又在Applestore上为众多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平台,通过将产品及其相关后续服务进行捆绑,将硬件、软件、服务融为一体,为顾客提供高度整合的服务产品,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跨界整合的商业模式。该模式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苹果在价值链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较强大,其掌握了价值链的两端,上游是自由软件的开发者、音乐厂商,下游就是用户(马新莉,2010)。据统计,苹果公司2010年销售额为652亿美元,税后净利润为140亿美元,利润率高达21.5%,创造了商界的一个新神话。
客户服务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简单的商业模式往往能够避免误入歧途,让消费者和投资人都容易理解和接受(马文刚,2011)。一分钟诊所正是在客户服务环节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才开创了医疗服务行业的新前景。
由Rick K rieger创办的“一分钟诊所”(Minute Clinic)称,包括等候时间在内,平均每位患者在诊所的逗留时间是15分钟。每天只要有20名患者光顾,诊所就实现盈亏平衡。Minute Clinic在开诊时间上力求每周7天24小时营业,为了方便居民随时就医,不延误治疗,诊所大多开在居民区、大型超市或各大连锁药店附近。为减少候诊时间,诊所主要诊治18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的普通疾病,不必预约,病人随到随诊、随治随走。该模式大大降低了诊治难度,只要聘请注册护士和实习医生就能应付病人需求,减省人工成本之余,造就了一分钟诊所的15分钟超短看病时间。
该模式关注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客户服务,及时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有效填补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形成了“高效、便捷、可负担”的医疗连锁模式,创办6年后即被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美国保健标志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马新莉,2010)。Minute Clinic从病人角度出发,提供了这种方便快捷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模式,满足了广大患者的即时看病需求,也为自己赢得了利润空间。
品牌塑造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在传统书店业普遍萧条的今天,诚品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让读者除了看到书本,更是真切体会到诚品带来的“文化+美学”的内涵(马文刚,2011)。这种内涵的培养过程,也是诚品书店品牌文化的塑造过程,诚品就是在此过程中,开拓了图书行业的全新商业模式。诚品秉持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培育了一种特有的品牌文化内涵,不仅创造出一种实体书店经营的全新的商业模式,更成为吸引香港及全球华人游客的重要人文景点,每年顾客人数更是高达9000万人次,已成为台湾文化提升的重要指标。
这家台湾本土自创品牌,跟传统书店迥然不同。整个卖场的布局结合了文化百货商城和生活博物馆的风格。在明亮、开阔的空间里,书香与咖啡香结合,加上欧洲图书馆风味的设计,配上不同区域亮度各异的灯光,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动美学氛围,让每一个读者在这里都能有完美的美学享受。
诚品除了经营各色书籍,还将文具、玩具、花店、瓷器与咖啡店配合,并提供各种动态的“文化服务”,比如:在食谱区域,有厨师现场烹饪;学术类书籍区域,有学者进行学术讲座;而在文化生活类阅读区域,会安排一些小型沙龙。诚品通过此类活动,配合书籍的内容,与顾客互动,使其深刻体验到文化美学的魅力,收获更多书籍之外的生活体验,让书店成为一个时尚的文化活动汇聚场所(吴丽芬,2011)。该书店每天24小时不打烊,处处洋溢着文化和艺术气息,真正做到了让阅读永远不打烊、知识永远不打烊。
格林格、春秋国旅、苹果、新古书店、一分钟诊所、诚品书店虽处于不同行业,但其成功的相同点都是在价值链上找到突破口,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其创新思路可以为众多企业所借鉴。创新无所不在,企业能否在商战中取胜,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若想在这场战争中巧胜,价值链理论是一把很好的利器,但最终能否获得胜利,还要看能否将其适当运用。
参考文献:
1.Jones G.,Educators M.Electrons,and business models:a problem in synthesis[ J] .Account ing Review,1960,35(4)
2.KAGERMANN H,张维迎.2010商业模式―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驱动力[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12)
4.张志成.调整产业结构 创新商业模式[J].城市开发,2010(9)
5.郭锴.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一个理论框架[N].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
6.郑艳.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零售业发展思考[J].中国商贸,2010(17)
7.陈旭军.诚品:隐形冠军的滋润活法[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4)
8.马新莉.苹果正从技术创新走向商业模式创新[J].商学院,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