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8 17:10: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本
自从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在诸多理论流派中,生态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奥康纳指出,“在生态危机的问题上,谱系的理论要比自由主义及其他类型的主流经济思想更有发言的机会”。生态理论早期代表人物除马克思外,还有傅立叶、拉斯金、莫里斯、克鲁泡特金、布克钦、弗洛姆、伊利奇、歌德曼、麦克弗森和马尔库塞等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研究逐渐繁荣,产生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生态对生态危机的分析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的剖析
“现实地描述生态与资本主义的冲突,目前需要某种形式的知识性抵抗,即对进行掠夺式开发环境的现存生产方式和观念进行无情的批判”,而对生态危机原因的考察“需要超出生物学、人口统计学和技术以外的因素做出解释,这便是历史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因此,生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同时并未囿于这一对基本矛盾,分析视角由资本主义生产的非生态性扩展到消费的非生态性,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及其自身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一)资本的本性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社会中严重生态危机的背后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一个的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工业文明时代“激起人们的最卑劣的冲动和,并且以损害人们的其他一切禀赋为代价而使之变本加厉的办法来完成这些事情的。卑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因此,只要能获取利润,资本所有者就会不顾一切的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而以资本积累为本质的资本主义制度“特别适应资本与利润的生产”。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整个工业体系弥漫着不计后果的滥用人类与自然资源的现象,追求金钱的目标支配着理性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企业是以利润为目标指向的,其首要的关注目标不是“如何实现生产与自然的相平衡、与人的生活相协调,如何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仅仅服务于公众为其自身所选择的目标,使劳动变得更加愉快。它所关注的主要是花最少量的成本而生产出最大限度的交换价值”。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会将自然环境作为影响其生产的内生性因素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与“冷酷的资本需要短期回报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的形式积累财富视为社会的最高目的”,“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因此,“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对利润的狂热追逐必将导致资本的自我扩张和积累,而由于资本对自然界存在价值的低估,以自然和人的自由的破坏来换取利润的增长就成为必然,其后果就是通过经济危机的形式来反映生态的危机,同时生态危机的产生又会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
(二)物质代谢链条的断裂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在生产领域的具体表象。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自然与社会都处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人、自然与社会间的物质循环应严格遵守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时,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对人的剥削,而且揭示了资本对自然的剥削。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将人及社会经济活动与外部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来看待,并且这一物质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就是物质代谢。对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研究最为系统的是福斯特,他认为,“在马克思的分析当中,经济循环是与物质变换(生态循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物质变换又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新陈代谢概念为马克思提供了一个“表述自然异化概念的具体方式”,而自然异化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异化特征进行全面批判的核心概念。因此,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概念对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不可逆转性具有重要意义。
蒂姆·海沃德(1994)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生态学新陈代谢概念“在自然方面由控制各种卷入其中的物理过程的自然法则调节,而在社会方面由控制劳动分工和财富分配等的制度化规则来调节”,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分工和财富分配制度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这一制度体系下的所有制度安排都服务于利润的获得。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物质代谢的断裂是一种必然,“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成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但资本主义生产在破坏这种物质变换的纯粹自发形成的状况的同时,又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可以说,马克思对新陈代谢链条断裂的分析不仅体现在其对由于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对土地过度“剥削”而造成的人类与土壤之间的新陈代谢链条断裂,而且马克思还将其扩展到社会层面上与城乡对立分工相联系的新陈代谢链条断裂上,并且将其视为全球层面上新陈代谢链条断裂的一个证据。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城市与农村、人类与地球之间物质交换裂痕的基础上”,马克思运用断裂的概念表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对形成其生存基础的自然条件的物质异化,资本主义制度内含着物质新陈代谢关系的断裂,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异化,后果就是生态危机的产生。
(三)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象。生态认为,对“我们称之为‘异化消费’的现象,即异化劳动的合乎逻辑的对应现象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大多数者所忽视的一个命题。那么,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是怎样由生产决定和强化现有生产方式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出现呢?
对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的产生,莱斯将其归结为“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指引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其发展和满足是受外界支配的,“无论这些需要有多少可能变成个人自己的需要,并由他的生存条件所重复,无论个人怎样与这些需要相一致并感觉到自己从中得到满足,这些需要始终还是它们从一开始就是的那样——要求限制的势力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产物”,结果是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进一步强化了异化的生产制度,并使资本积累和再投资得以继续进行。而过度生产满足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的目的是“对人们在异化劳动中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补偿”,并最终实现对利润的获取。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和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之间互动的一个循环周期结束,紧接着下一周期又会在新的得到强化的生产方式中开始。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中,消费的“人类生活过程”的含义隐蔽了起来,“消费”的概念从属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处于异化状态,资本主义社会也正是通过制造虚假需求以实现“强迫性的消费”,使发达工业文明“把浪费变为需要、把破坏变为建设的能力,这都表明现代文明使客观世界转变为人的精神和肉体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异化概念本身因而成了问题。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把个人束缚于社会的机制已改变,而社会控制就是在它所产生的新的需要中得以稳定”,以至于消费现象演变为“资本制市场经济社会赖以维持和扩大其再生产的有机构成”,消费已不是单纯为了人们的生存,而是服务并强化资本追求无止境的利润欲望。在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存在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并没有将其活动仅局限于人类基本需要的商品生产和人类与社会发展必需的服务设施上。相反,创造越来越多的利润已成为生产的根本目的,产品的样式和它们最终的实用性变得无关紧要,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从属于它们的交换价值。生产出的使用价值主要是为满足虚浮的消费,甚至对人类和地球具有破坏性(从满足人类需求的意义上讲毫无用途)。而且在现代市场力量的驱动下,人类还产生了追求这些具有破坏性商品的欲望”。也就是说,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必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导致生态危机,消除生态危机的手段就是改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其不再异化。
关键词: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因素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在校大学生都属于同一青年群体,年龄相近,作为无正式收入或的知识青年,他们的消费水平按理不应具有太大差距;而事实表明,在炫耀性指标倾向的程度上差距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炫耀性消费的样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炫耀性消费呢?为了了解这一事实,我们试图就影响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重要因素进行一番初步盘点。具体地说,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部分:内在因素包括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可支配经济收入、自身的性别、年级、专业类型、消费态度等方面。毋庸置疑,其中可支配经济收入具有决定性作用。从统计分析结果看,其他的因素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多少有些影响,如年级这一变量,低年级的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一般较少;外在因素包括同辈群体的示范效应、父母消费习惯的影响、校园消费文化、广告传媒、明星偶像的影响等等,其中同辈群体、广告传媒等起到很大的示范效应。
一、独特成长环境造就的80、90后文化
我国的80、90后一代的成长处在中国社会转型和历史巨变中的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环境深刻影响了80、90后次文化的形成。80、90后次文化是世代衔接的"过渡性"产物,是社会阶级流动的表征。一方面,80、90后希望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与欣赏,因此试图表现出成人世界所接受的价值观,不断雕琢完善自我以实现向主流文化的社会化过渡;另一方面 ,80、90后又期望保留这个群体所独有的特质,减缓这种社会化过渡,因此创造出这个群体所独有的行为准则、特殊的文化符号系统和新的价值观。这种身份建构的矛盾来源于社会、家庭和周围群体,而炫耀性消费作为一种建立身份表达、获取文化认同的方式能让80、90后获得一种安全感和认同感:一方面可以通过炫耀性符号要素将80、90后所追求的个性、自我、独立等独有价值观表露无疑 ;另一方面,炫耀性消费又是上层社会身份、地位、品味的象征,80、90后对这种消费方式在观念和行为上的认同又表现出他们对成人世界和主流文化的趋同、对成功和梦想的追求心理。
二、物质主义价值观
所谓物质主义,即全心沉迷于追求物质的需求与欲望,导致忽视谨慎层面的生活方式,对物质的兴趣完全表现在生活方式、意见及行为上。物质主义强调的是物质的占有和金钱的追逐,并以此作为生命的信仰和生活的导向,对物质追求的过程是生活满意与否的标准。对物质的拥有除了能让人产生安全感的依附外,其更可以当成身份地位的象征,用来表达自我的与众不同。由此可知,在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物质或金钱的拥有是个人快乐的重要来源,金钱比较的心态发挥到极致就是炫耀。Rassml 也认为阶级意识和物质主义的盛行产生了炫耀性消费,他认为高物质主义者常以个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来衡量他人与自己的价值。因此可以说物质主义的盛行是导致炫耀性消费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如今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主义和由金钱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使得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将物质的占有视为对生活是否满意的标准之一,个体间有意无意的金钱攀比竞赛,成功人士们用金钱构筑的奢华生活方式,这些现象对80、90后耳濡目染,也推动和加速了他们对高标准炫耀性消费行为的认同和追求。
三、人情、面子、自尊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消费者比外国消费者更容易受到群体间人际影响,且更容易将产品或品牌与"面子联系起来,在送礼、宴会等倾向性消费时更注重产品的声誉和标志地位的符号作用。购买产品时较多将公众期望、社会得体性放在考虑的首位,且多用于礼品相互赠送等 。因为中国几千年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强调社会本位论、集体主义文化观 ,强调个体无法自外于群体,个体行为一定会受到群体的影响。80、90后身上不可能抹杀这种基本的文化根源,因此表现在消费行为上也会首先考虑社会公众压力和团体规范。在人际互动上80、90后认为炫耀性物质的拥有可以造成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权力、心理差距,可以从别人的羡慕或称赞眼光中获得自身的满足感。在面子观上,社会公认的合适行为规范、合乎礼仪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80、90后在进行炫耀性消费行为时,迫于周围同阶层群体或更高阶层群体的规范压力会产生自尊的需求,这种需求动机促使他们进行炫耀性消费行为以获得人际间认可或者让自己更有面子。理论和事实都表明,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更加在乎人情与个人面子,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炫耀性消费倾向。
伴随中国人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炫耀"这一古老而又新潮的消费现象正日益引起关注。而近年来,中国人群中还出现了一个显著的炫耀性消费趋势,即正日益呈现低龄化倾向,并且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显著,在校大学生群体中也普遍存在攀比消费等行为。据统计,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出生的独生子女有9 000 多万,目前正处于收入和消费的上升期;1992 ~ 1998 年出生的独生子女约有3亿多,也将逐步进入消费年龄。这两代人的消费倾向都可能是炫耀性消费。
四、混合性炫耀消费
除了上述两种炫耀性消费方式外,还有一种炫耀消费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混合性炫耀消费,它是介于工具性炫耀消费和情感性炫耀消费之间的。这种消费方式的动机兼有工具性和情感性双重特征,不仅为了实用又为了获得他人赞赏和自身虚荣心的满足。或者我们说,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补偿性的炫耀消费,可以说,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这种方式。比如,大学生对于名牌球衣球鞋的消费,通过名牌球衣球鞋的消费一来为自身的打球锻炼等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带有工具性质,二来通过这一名牌消费本身也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具有情感性特征。当然,以上笔者将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动机类型化为工具性炫耀消费、情感性炫耀消费、混合性炫耀消费只是为了研究需要而作的理想类型划分,他们三者之间的界限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更多的时候呈现的是一种混合性状态,这也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兼具感性与理性特征,是激情与理性的纠结,在两者之间徘徊。例如,工具性炫耀消费中也肯定会有情感性的成分;同时,情感炫耀性消费也具有工具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1][美]阿诺德(Amould,E.J.),等著.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邓晓辉,戴俐秋.炫耀性消费理论及其最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4).
1 消费主义的产生根源及影响
1.1 消费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消费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条件下产生的。在资本主义初期,早期的资产阶级在新教伦理的支撑下,还能奉行勤俭节约,努力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的机器化大生产,产出大量的物质产品,亟需人们的消费,于是原来那种奉行节约的消费观已经不能适应甚至束缚资本主义的发展,一种鼓励消费的思想就应运而生。这种消费主义的产生确实带动了生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种消费主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消费主义的盛行对大自然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消费文化的满足需要大量的物质生产作为基础,这样人类就必须加强对自然的压榨,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地球增加了负担。耗费了大量的资源生产出来的消费品,其利用效率又是相当低,据统计,大量的消费品只有不到3%利用效率,然后大多数又以废弃物的形式丢弃回大自然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消费主义所孕育的消费道德也对人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加重了人类的精神危机,“许多人把无度的消费、物质享乐和消遣当做人生的最大的意义和幸福,把消费水平当做衡量人的尊卑、贵贱、荣辱的尺度。”①
1.2 催生精神危机的消费观
由消费主义派生出的享乐主义或者称物质主义,不仅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更是引发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对于现代文明下的精神危机的产生,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精神已经被大机器生产、科技手段、经济利益、消费欲望、享乐主义所吞噬了。②人们因为精神萎靡转而去追求物质满足,而资本主义社会为满足其经济发展而想方设法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培育一种消费文化,从而又加重了这种精神危机。③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等通过对现代技术的批判来揭示现时代人类的精神危机产生的根源。由于人类失去了道德的“拐棍”,现代技术发展成为一种异己力量,使人类陷入了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泥淖,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道路上,忽视了对精神的追求,从而深陷精神危机之中。马克思也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含有自己的反面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圣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物质的的黑暗的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④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技术出现异化,它背离人的善良目的逐渐成为一种与人类相对立的异己力量,成为排挤人、奴役人的力量,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受到技术的操纵和奴役,体会不到传统劳动中带来的乐趣,人的身体虽然变得自由了,而精神却进一步被束缚了,这种困境加重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从而助长了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于是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来寻求快乐,但这种物质满足所带来的快乐又是非常短暂的,因此人们在得到短暂的物质享受之后便会变得更加空虚,为了弥补空虚,人们只能又去追求新的物质享受,从而陷入了一个不断追求又不断空虚的怪圈之中。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破坏自然的工具,而物质力量的强大也反而渐渐成为控制人类精神世界的主导力量,这种力量导致了人类走向精神堕落。
2 重构合乎生态伦理的消费观
2.1 摈弃消费主义的反思
人类自原始渔猎文明到奴隶、封建社会的农耕文明,再到现在的工业文明,人类在逐步远离野蛮和蒙昧,人类的需求也在不断进步。以前的人类只是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就够了,但现在的人类却需要更多,他们不只是简单地满足于人类的个体的生命延续和种群的延续,人类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的生活,这是值得我们必须肯定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还需要爱与归属以及自我实现的满足,这是人类得以进步的动力。但是在当代,人们逐渐陷入了消费主义的误区,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失去了道德和精神的追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助长了这种思想的蔓延,通过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来达到保持经济活力的目的。俗话说,欲望就像海水,越喝越渴,而人越渴就越需要喝。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空前膨胀,但是人们却并没有因为物质欲望的满足而变得更幸福,反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人类成为欲望的奴隶,被物质所奴役。因此,消费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2.2 绿色消费
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深化生态危机,并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要实现自救,走出生态危机,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除了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还必须用一种新的、人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伦理道德指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从消费维度出发,转变消费观念,建立新的消费文化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生态伦理学所提倡的绿色消费正是在基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之上提出来的。生态伦理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主张改变那种认为人是唯一的价值主体的传统思维,强调自然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经济资源价值。“生态伦理学目的,既不是单纯地为人们重新设定规范,也不是在更大的范围放纵个人,而是力求将人的生存与道德要求相结合,在共同的责任面前通过对话、协商形成对整个人类都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在生态伦理学的领域中,任何放纵自我、损人利己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任何放弃对整个人类共同体的责任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绿色消费旨在要求人们合理消费,遵循生态伦理学的道德规范,以实现人类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为目的,回归一种具有东方智慧的“天人合一”、节制欲望的生活态度。绿色消费要求人们合理消费,它主张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我们要建构一种新的消费伦理,通过新的伦理道德的指引,改变人们落后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物质化的人的存在,实现以生态和谐的为精神追求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真正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改变需要改变那种追求漂亮房子和豪华车子的贪得无厌,需要改变以物质财富多寡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改变奢侈的畸形消费方式。未来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怎样的,罗马俱乐部的总裁佩西博士认为,未来生活方式应当是一种“低熵”的生活方式,即把能量流动降低到最低限度,人们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也将发生变化,会将能耗降低到最低限度,不再为占有物质财富而争斗。
3 价值建构的困境及未来展望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强大的模仿力,但是由于自身心理不成熟、自制能力差且辨别能力不足等因素,极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和错误观念的影响。本文将以高中生消费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高中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从而探究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 正确消费观 问题 原因 措施
一、当前我国高中生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造成的负面影响
1.我国高中生当前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发现,我国高中生当前消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其一,消费水平过高。平均每月消费额在500元以上的学生占据全体学生的35%以上;平均每月消费额在300~500元之间的学生占据全体学生的60%;只有不到5%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了300以下。很多高中生的个人消费已经成为了其家庭支出的大头。
其二,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消费都用在了追求物质享受,如购买零食、服装、电子产品和进行娱乐、交际、旅游等方面,而用于学习、培训、健身等有益身心方面的消费极少。
其三,消费心理不健康且消费行为不理智。高中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被不良消费习气所影响。首先,浪费行为。如每隔两三个月就更换新款手机、新衣服穿几次就闲置等;其次,模仿行为。如因为崇拜某个明星就购买其代言或者用过的产品等;再次,攀比行为。如和同学比较各自衣服、鞋子、手表、手机等的品牌和价格;最后,盲目行为。指高中生缺乏理财意识、投资观念以及对市场物价水平的了解,导致盲目消费的行为。
2.我国高中生不良消费造成的负面影响概述。我国高中生不良消费的情况会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首先,会造成家庭的巨大经济压力,甚至会对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疏离和变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培养,也不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会影响到高中生构建正常的人际关系,也会不利于学校的管理;最后,会大大干扰学生的学习、`导学生的认知、打消学生的斗志并磨灭学生的理想,从而影响我国培养“四有新人”目标的实现,严重危害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导致我国高中生不良消费的主要原因分析
笔者将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四个方面探讨导致我国高中生不良消费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从社会方面来看,导致高中生不良消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一,我国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益至上等不良风气风靡,人们热衷于在各个层面和各种场合进行炫富和攀比,从而潜移默化地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其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购APP的兴起为高中生提供了更大的消费平台,进一步刺激了高中生的消费欲望;其三,大众传媒大肆传播明星代言产品的广告和炒作明星光鲜亮丽的生活,导致学生产生盲目的追捧和效仿行为;其四,高中生的亲友圈中如果存在不良消费行为,也会在小团体内部进行相互影响。
2.家庭因素。从家庭方面来看,导致高中生不良消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一,家长教育理念存在偏差,过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培养;其二,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和迁就,导致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意识;其三,部分家长由于工作过于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和陪伴孩子,便想通过金钱来弥补缺失的爱;其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在消费观上都存在问题,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导致高中生不良消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忽视对学生消费观的培养。大部分高中鉴于升学压力,将所有精力都用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导致部分高中生的不良消费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其二,对消费观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虽然部分高中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把消费观教育与节约教育划上等号,过度注重抽象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理财、投资、消费、维权等实用性知识的传授。
4.个人因素。从学生个人方面来看,导致高中生不良消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知识;其二则是由于学生虚荣、跟风、攀比、享受、追星等心理。
三、培养我国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有效措施探究
1.从社会角度来看。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大量横幅、标语、旗帜等加强对正确消费观的宣传,并大力整顿高中校园周边的娱乐场所、购物场所和餐饮场所等;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大众传媒自身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尽量减少时尚、奢华、拜金等方面内容的传播,并对有关理性消费方面的内容大力弘扬。从而通过社会各界联动营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理性健康的消费大环境。
2.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要充分重视高中生的消费观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消费常识教育,如性价比、消费维权、假冒伪劣等;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投资和理财知识教育,让学生学会有计划的消费,并合理利用闲置资金;最后,学校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消费知识讨论会、理财知识主题会等,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3.从家庭角度来看。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理性消费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和提供借鉴;其次,帮助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和理财计划,培养理性的消费习惯;最后,家长还要学会对孩子不合理的消费请求予以拒绝,并对其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予以纠正。
4.从个人角度来看。首先,高中生要主动学习消费和理财知识,并结合家庭经济水平和自身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调节自身消费结构,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学习和健身;其次,高中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拒绝与身边的人进行攀比,也不盲目地跟风消费。
四、小结
引导高中生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既有利于其自身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消费文化; 炫耀性消费文化;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78-02
炫耀性消费文化指一些人通过消费文化品的符号意义的实现来夸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或经济实力,以引起他人的羡慕、尊敬和嫉妒为目的的一种畸形的非理性的消费文化文。在炫耀性消费文化中,消费文化品的价值已经从使用价值转向了符号价值,消费文化的目的也发生根本的转变——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而主要是向社会和观众传达隐藏在消费文化行为中的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
一、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产生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行为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是个系统性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分别从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1.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消费主义伴随着人类的消费文化活动而来,它通过消费文化活动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是消费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消费主义是引导消费文化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在消费主义文化的控制下,现代社会呈现出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神秘化;欲望被制造、被引导、心理躁动不安;形形的时尚或流行的符号体系,成为控制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最高物神。消费主义教导人们把消费文化作为至上价值,它挑动人们的消费文化狂热,使虚假的需要成为一种意识到的现实的必须,仿佛高消费文化是消费文化者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人们扭曲着自我的本性疲于追求那些符合所谓的时尚和礼仪标准的消费文化,使自我处于一种永恒的竞争张力之中。20世纪80年代,文化工业的崛起,大众文化的繁荣,带动了消费主义思潮在全球的迅速传播,从此资本主义的扩张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帝国主义入侵阶段,一个由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及其相关的价值观念组成的一个文化整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权力体系, 它通过消费文化社会的符号价值的追逐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文化行为的过程与经验。
2.大众传媒的引导。大众传媒作为消费文化过程中人与物的中介,其对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文化行为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众传媒是商品经济须臾不可或缺的经济机制,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其传播功能出自其自主化商业媒介的逻辑本身,在超现实的符号生产和媒体谎言中,它将具体的商品与抽象的观念连接在一起,极力宣扬消费文化品的符号价值,使商品成为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进而推动大学生们为获得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无止境地消费文化。第二,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式,重塑了大学生的感知方式,使大学生终日浸于大众传媒精心营造的影像世界中,使感知模式逐渐脱离抽象性的理性思维转而依赖于具象性的感官刺激。在一个将商品本身和其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文化特性混为一体的仿真世界里,大学生们越来越沉迷于形象魅力,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日益消解,在不知不觉中被改造为消费文化主义的拥护者。第三,大众传媒通过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广告在创造新的消费文化欲望控制大学生消费文化以扩张经济和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在传递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向大学生们传达特定的价值观念、消费文化观念以及特定的文化倾向和生活方式。
3.自我身份认同感的驱使。自我身份认同感在炫耀性消费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后工业社会中,随着休闲时间和娱乐活动的大量增加,经济与政治机构的价值与文化的价值有了脱节,结果,身份越来越建立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模式的基础上。对物质和文化消费文化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位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每一次炫耀性消费文化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具有符号象征性。大学生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自我认同的表达较为急切,更多地关心自我、注重自我的实现,追求个性和时尚,他们在消费文化中所彰显出的预期社会身份的符号价值,此时消费文化竞争的意识形态已让位于自我实现的哲学, 是一场为寻求某种符号而进行的斗争,通过斗争,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整个社会的反馈和自我身份确认。
二、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的危害性
炫耀性消费文化隐藏着极大的危害性,它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
1.炫耀性消费文化行为驱使大学生人性走向异化。炫耀性消费文化是一种异化的消费文化。人的本质需要并不是单纯的物质需要,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人非但不满足于物质享受,而且力图摆脱物的束缚,追求更加高尚的境界。炫耀性消费文化极端地相信消费文化可以作为一种终极价值追求而存在,此时消费文化已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其作为对物的占有、使用与消耗行为的特定意义,消费文化已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文化符号,消费文化的真正核心与内涵已远远超出消费文化本身,表现出一种唯物质论或者是单纯追求享受物质所带来的上。在异化的消费文化信仰浸和毒化下,人的灵魂被屠宰、精神被、意识被催眠,人成为没有灵魂、没有情神、没有意识的动物符号。
2.炫耀性消费文化盛行将引发大学生的校园排斥和身份焦虑。消费文化作为社会生产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通过对生产的反作用而促进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以有利于人性的发展、个性的自由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主要目的。炫耀性消费文化客观上纵容大学生为了追逐消费文化品的符号意义而在经济上竞相攀比,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支出,使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窘迫的大学生陷入贫困境况,更可恶的是通过消费文化品符号意义的设立而有意识地奠立起个人或部分群体的身份象征,符号化的商品成为消费文化社会的基本结构元素和交往语言,如此,推动了校园社会的分离,将校园社会分割成不同的类群体,进而迫使部分大学生因其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而形成身份焦虑。
3.炫耀性消费文化使大学生依附于“资本的逻辑”的意识形态。 “资本的逻辑”具体表现为资本对利润的追求,而利润的获取,不能不依赖于商品交换的实现,即产品有消费文化者购买。炫耀性消费文化的出现是“资本的逻辑”的现实化,也是资本主义生产与文化发展的逻辑产物,它既是文化性的,一种文化的霸权,也是意识形态性的,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控制与主宰着大学生的生活,构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践领域和日常活动,是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整个社会被裹胁在西方消费主义的浪潮中,资本和金钱的逻辑深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西方消费文化主义试图通过改变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以实现的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倾覆。
三、构建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
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加强校园消费文化建设。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文化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趋向于多元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文化群体,他们驰骋于广阔的消费文化空间,徜徉在五彩缤纷的消费文化符号中。问题是,主流消费文化的构建乃是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必然选择。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要确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消费文化价值取向,并积极开展这一基础性的文化建设工作,让大学生的消费文化行为得到正确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确立并倡导科学的消费文化观。把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纳入教学范畴,在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的教学中渗透科学消费文化观的教育,广泛提倡适度消费文化和健康消费文化的理念,使他们能理性评价社会上和身边的消费文化现象,自觉反对脱离自我实际经济状况的、盲目从众攀比的炫耀性消费文化,反对把消费文化作为获得社会认同和界定社会地位的标准, 反对那种追求感官刺激的庸俗消费文化和低俗消费文化,批判消费文化主义所宣扬的象征意义,要求大学生从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体能素质和文化品位的层面上,真正把消费文化当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手段和途径。
3.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功能。大众媒介是把双刃剑,它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具有正、负面两面效应。内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大众媒介倾向于商业化运作,较少虑及道德风险因素。大学生个体感觉敏锐、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因而载有大量信息的大众媒介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大众媒介的管制和监督,制止黄、赌、毒以及不良消费文化行为的宣导和传播,净化传媒领域空气,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主义倾向;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39-02
什么是消费主义?按照《消费社会》一书的作者鲍德里亚的说法,消费主义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人”被悄悄地改造成了“消费人”,其基本理念是,人的生存就是为了消费,消费水平是人的身份、价值高低的标志,是人生成功或失败的证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大众文化、商品消费风潮以及现代传播媒介的深入影响,消费主义出现于大学校园之中,使得大学生在消费行为、消费模式和消费心理上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炫耀性消费、象征性消费和浪费型消费等典型的消费主义特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主要表现
1.过分倚重名牌。许多大学生认为消费不仅仅是满足需要,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此,他们不是根据自己需要和承受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而是无视自己的经济状况,盲目地追求名牌。在校园中,男同学的运动用品,女同学的化妆用品、服饰,乃至各种生活用品,都交织着各种名牌甚至是国际名牌。据南开大学《京津冀地区大学生消费调查》显示,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额是我国城市居民年均纯收入的1.1倍,是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的3.5倍。大学生中40.5%的人有随身听,48.9%的人有自己的电脑,28.7%的人有数码相机,74.7%的人有手机,21.4%的人有CD机,45.5%的人有MP3。[1]难怪有人称这些大学生为“象牙塔里的贵族”。过分倚重名牌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精神消费欠缺。现代大学生不再满足于普通物质消费,而且越来越追求享乐主义消费。谈恋爱、买名牌、玩网游占据了他们日常消费的很大比重,但用在购买书籍、辅导培训上的钱却只占很小的比重。笔者所在的学生社区,经常有书摊。每次经过发现经典世界名著摊前寥寥几人,流行时尚杂志前人络绎不绝。翻翻这些时尚杂志,无不精美彩印,美女封皮,里面内容无非是各类名人明星的私生活披露、时装美容、营养美食,中间穿插几段矫情的风花雪月,许多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被吸引为顾客。在精神消费中,重娱乐性、消遣性消费,轻发展性、智力性消费,是当今大学生的普遍倾向。网络在校园的普及使大学生更易于接近各种精神文化,而较少学生将电脑当作学习工具来收集学习资料、学习软件应用、进行文字处理等,而主要是玩电子游戏、网络聊天、看影碟或娱乐节目等。精神消费的欠缺和畸形势必造成精神世界的荒芜,没有了精神支柱,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也必虚如浮萍。
3.攀比之风日盛。许多大学生在消费时存在互相攀比的心理,消费不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而是看多数同学的情况而决定自己的消费。有些大学生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为了不落后于他人,省吃俭用购买手机、电脑和名牌衣服。大学生的虚荣心造成了他们之间无休止的攀比,相互之间的攀比又会进一步膨胀他们的虚荣心,这带来了大学生消费主义的恶性循环。[2]
4.消费名目众多。现在,大学生消费结构越来越多样化。一是人情消费名目繁多。同学生日要聚会,拿奖学金、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也要聚会,毕业前更要聚会。大学生之间有数不清的生日宴、老乡宴;有数不清的情人节、圣诞节。这种宴请之风使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之风日盛。二是旅游消费、健身消费、美容化妆消费等在大学生中广受追捧。三是交友应酬、手机费用和恋爱费用成为学生除伙食费用之外的“三大头”。大学生无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支付,即便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于情于理都不应该进行这种奢侈消费。在校园中形成奢华风气,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盲目追随,经济贫困的同学自我否定、自我排斥,进而影响学风、校风。
二、当代大学生出现消费主义倾向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既是人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又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时间最长的规范性参照群体。每个家庭都有自身的消费特色、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家长的消费习惯及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而不少家长为子女考上大学而感到荣耀,因此认为满足其经济和生活上的需要就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唯一方式。于是,对走进大学校门的孩子更加慷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除了支付学费、生活费以外,对孩子的其他要求也尽量满足。家长的溺爱和纵容给大学生消费主义创造了条件,同时家长对子女经济上的一味满足,助长了一些大学生高消费、攀比消费等消费主义行为的产生。
2.学校因素的影响。目前多数高校的办学理念是重视培养知识面广、专业知识牢固、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却忽略了对学生“财商”的培养,极少重视学生理财方面的教育。现在开设消费知识和理财知识方面的课程的高校极少,这使得大学生思想中没有合理消费的观念,出现了消费无预算,消费无节制,每月前松后紧,甚至“寅吃卯粮”的现象。[3]
3.社会因素的影响。(1)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在为大学生提供真实信息、事实报道的同时,过度的商业广告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诱导作用。大众传媒制造商品的象征意义,促成商品符号价值的形成。媒体广告附加新的形象和符号来改变商品的原始意义和使用概念,使得在商品消费时,大学生更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和符号意义。(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西方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也相继传入我国,对我国传统消费观念形成强烈冲击。大学生消费心理不够成熟,更容易受到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拜金主义,使很多大学生“一切向钱看”,贪图物质享受,忽略精神追求。
4.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1)攀比心理。越来越多的商品被赋予符号价值,使得一部分学生在消费时注重商品的符号意义甚于使用价值。这些具有符号价值的商品显示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大学生间通过无止境的攀比消费来维持或提升其在同伙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与消费时尚有关。大学生是一个追求时尚消费的群体,消费时尚一旦在他们中出现,便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强制,使他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其中,产生从众的消费行为。一些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虚荣心较强的学生在消费时尤其容易发生从众行为。(3)自我价值补偿心理。大学校园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优秀学生,学生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些学生可能在中学里算是尖子生,可到了大学这个更为广阔的环境中,遇到了许多比自己更为优秀的同学时,他们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感。这时,他们会寻求心理补偿,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讲究吃穿用,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价值。
三、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主要对策
1.家庭消费教育。家庭是消费教育的第一阵地。首先,对孩子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方面,家长要不断灌输给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相关消费知识,自己要以身作则,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做到艰苦奋斗,做好孩子的榜样;另一方面,家长不能对孩子过分宠爱并一味满足他们对物质的欲望,要教育他们不攀比、不炫耀,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其次,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物质要求,合理引导孩子的消费价值取向。家长要对他们的生活费实行控制,不能孩子要多少就给多少,否则会助长他们不合理的消费欲望;最后,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得来不易,让他们知道父母挣钱的艰辛,从而养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习惯。
2.学校消费教育。高校是大学生消费教育的主要阵地。第一,高校应把消费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范畴,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选修课程中应适当增加消费知识和理财知识方面的课程,老师上课时多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消费问题,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消费意识,建立合理的消费计划,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第二,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关于如何理财的活动,如组织学生讲述自己理财的心得与体会,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等;结合一些大学生消费主义的实例,联手当地消费者协会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在校园里介绍一些有关消费的法律法规和知识,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消费中遇到的问题。第三,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亲临社会,去发现和思考当今社会存在的消费道德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不良消费的抵抗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3.社会消费教育。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强调,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感情的倾向。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4]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首先应当为他们创建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与消费的外部环境。从整个社会环境来说,国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奢靡、腐化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反对金钱崇拜和物欲主义,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在消费行为中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体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体现环境保护的准则;提倡文明消费、合理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大众媒体的各种宣传应渗入消费教育,弘扬社会的主流消费价值观。如倡导低碳经济、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实现健康消费和科学消费。对于社会上的攀比消费、炫耀消费、奢侈消费的报道要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不能加以渲染,甚至于正面宣传。文化出版部门或机构要精心策划选题、创作、出版,积极推出一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等,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能够接受先进思想文化和正确消费观的熏陶。
参考文献:
[1]丁晖,眭国荣.浅论大学生消费主义及消费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40-41.
[2]郭素红.浅谈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及消费道德教育[J].商场现代化,2008,(23):174.
[3]董玉刚.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原因分析及其引导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2007,(5):13.
布伦纳对战后资本主义利润率长期趋于下降的解释引发了一场争论。在围绕布伦纳的争论中,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调节学派的代表人物米歇尔•阿格利埃塔在其文章《新的增长机制》中,反驳了布伦纳关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资本主义将日益走向萧条和危机的观点。阿格利埃塔认为:“布伦纳对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这并不能代表世界经济的历史。他的书虽然也涉及了德国和日本,但主要还是以对美国的分析来阐述他的全球观点。”[2]米歇尔•阿格利埃塔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是基于其研究出现了以小见大的问题。本•法因等人则从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方面进行批判和研究,认为“布伦纳的理论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1)布伦纳对资本主义竞争和积累的理论分析体现的是亚当•斯密和主流经济学而不是的本质;2)布伦纳忽视了货币在资本主义危机中的作用;3)他完全忽视了生产和金融的国际化。”[3]
二、西方学者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肯定与发展
克里斯•哈曼、安德鲁•克里曼、路易斯•吉尔和罗伯特•布伦纳都跟随约瑟夫•吉尔曼和萨恩•马格在20世纪60年代工作的足迹,对利润率的趋势进行了经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形成如下共识:第一,利润率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下降的;第二,从80年代初期起利润率开始部分恢复,但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又出现停滞。虽然以上学者都承认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但是其研究视角还是有所不同的,本文主要考察上述西方学者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肯定和发展。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和弗雷德•马格多夫(FredMagdoff)题为《金融内爆与停滞趋势》的文章,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战后繁荣结束以来,实体经济中的生产和投资一直处于停滞趋势,资本主义就通过使经济金融化的方式来弥补停滞趋势的后果,这使金融泡沫恶性膨胀并和实体经济的表现越来越脱离,这最终导致了当前美国和世界的金融危机。福斯特和马格多夫虽然也从实体经济层面考察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但是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实体经济层面,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脱节是造成当前经济危机的根源。从这个视角出发,他们似乎超越了布伦纳仅将当前经济危机原因归因于全球制造业过剩这一实体经济层面。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将当今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利润率的不断下降,而利润率的不断下降又是由全球制造业生产过剩这一因素引起的。上文梳理的西方学者都是从利润率下降这一角度进行论述经济危机的。以下梳理的西方学者则从布伦纳论述经济危机理论的另一个维度———生产过剩进行阐述其经济危机的理论。
弗朗索瓦•沙奈和路易斯•吉尔(Gil,l2009)都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不是工资不足造成的消费不足危机;是积累过剩与商品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的生产过剩危机[4]。他们从生产过剩这一角度论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布伦纳论证危机理论的路径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他们没有从利润率下降这一视角出发去论证,没有用更多的经验数据进行阐述,相对于布伦纳用大量数据进行论证显得缺乏更强的说服力。以上西方学者都是从生产过剩或利润率下降这两个视角中的某一个进行论述的,和布伦纳的危机理论相比有一定的片面性。英国著名学者克里斯?哈曼则从这两个角度比较全面地发展了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他对发达工业经济体(即实体经济)所做的研究显示,“自上世纪60年代末直至上世纪80年代的早期,平均利润率出现了很大的下降。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和上世纪90年代反复出现了突发的复苏。但直至2000年,利润率仍未回升到在‘二战’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那个水平。”[5]克里斯•哈曼承认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并认为“当前危机源于60年代末以来的利润率下降压力。资本主义体系对这一压力的反应就是通过工资和工作条件的恶化来提高剥削率,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破产这样的资本破坏,这些反应不足以维持利润率的原有水平,因此,也造成了生产积累率的长期低下。积累率低下的副作用之一虽然是暂时减缓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是,在剥削率上升期的积累率低下,扩大了资本主义体系生产商品的能力与市场吸收这些商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源于‘消费不足’本身,而是由于不能以增长的投资品需求替代已失去的消费品需求,即积累不足”[6]。哈曼通过用实证分析,考察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并论证了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差距的拉大最终导致了生产过剩。从这个维度讲,哈曼的经济危机理论与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对于生产过剩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两者的论述则不尽相同,哈曼认为生产过剩产生的原因是不能以增长的投资品需求替代已失去的消费品需求,即积累不足。虽然布伦纳提出利润率的不断下降造成生产过剩,但其未像哈曼那样进行有逻辑的论证。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