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区生态建设

社区生态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7 15:39: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区生态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区生态建设

篇(1)

关键词:林业生态;理念思考;发展对策

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对林业的投资逐年加大,如何尽快转变观念、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成效,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问题。因此,做好国林业生态建设理念研究,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一套建设理念,对于迅速地、整体地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又好又快地搞好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没有形成法制化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集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是补偿基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地方财政和以消耗生态产品为主的企业缴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没有约束性要求,致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措难,现有资金杯水车薪;二是补偿范围过窄,目前国家只对列入国家重点防护林范围的森林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这一部分森林只占全国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不足三分之一,且补助标准过低,其他大部分生态公益林没有任何补偿。

2、种植技术差

林业种植建设对其技术与责任要求比较高,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这种技术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目前林业种植建设方面表现出的问题:一是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由于土地都承包到户,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农防林规划设计。二是造林质量差,一些地区在具体造林中,造林人员素质差,采取粗植滥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造林成活率低等等问题现象。

3、林业建设滞后,林业工业基础差

林业企业生产方式和设备陈旧落后,木材加工企业多以优质木材为原料,且企业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突出,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低,价值消耗现象严重。

二、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

1、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各级政府必须根据国家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有关规定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水电、旅游、矿山、水利等生态效益的直接受益单位,应当从其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赔偿制度,提高生态补偿能力。

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

3、引入社区林业理念

社区林业,是指在农村社区中,以林业为对象,以农民为主体,能够有效引导当地社区群众参与林业的多种形式,群众承担一定的责任,并通过努力得到直接的利益。要以农村社区为单元,打破传统林业中“就林论林”的狭隘性,重视人与森林的协调关系和农户的积极参与,并把林业纳入当地整个社会发展计划,从而寻求一种人类与森林的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区林业的本质特征是由当地群众真正自主和直接参与造林和管理、经营森林资源,以实现林业发展目标。与自上而下的传统林业相区别,自主与参与是社区林业发展机制的核心和基本原则,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自我意识、自主决定和自主管理。

4、多目标发展林业生态项目

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系统有序协调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项目不仅应该获得林业专业上的预期效果,如造多少林,覆盖率增加多少,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推动项目地区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培育农民自愿参与、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观念和能力,激励农民通过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严格执行项目合同,既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取得项目劳务报酬和营林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又能提高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跨越。

5、体现农民的利益分配

生态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国家,如果国家要老百姓承担这个责任,那么,就应该给与他们更大的优惠和补贴。因此,必须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商品化,使资源的拥有者可以向他人输出生态系统服务,受益者将其所获得的利益与拥有者分享,从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和公正,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应该大力鼓励当地居民以经营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手段来发展经济,让农民能够从他们对生态和系统的保护和培育中获得经济收益,生态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与培育。

参考文献:

[1]周生贤,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中国林业,2004.

[2]魏殿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前的营造林工作,中国林业,2005.

篇(2)

论文摘要:提高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益,对于又好又快地搞好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理念。

1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对林业的投资逐年加大,林业工程项目推进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林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如何尽快转变观念、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成效,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问题。因此,做好国林业生态建设理念研究,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一套建设理念,对于迅速地、整体地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又好又快地搞好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要多目标发展

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系统有序协调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业项目要搞成以林业建设为载体的综合发展项目,不仅应该关注林业建设,还要注重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方面的综合发展及项目的可持续性,其建设目标应该具有多元化特征。项目不仅应该获得林业专业上的预期效果,如造多少林,覆盖率增加多少,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推动项目地区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培育农民自愿参与、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观念和能力,激励农民通过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严格执行项目合同,既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取得项目劳务报酬和营林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又能提高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跨越。

3引入参与式发展理念

参与式发展包括参与式研究,参与式推广培训和参与式发展操作。参与不是简单的参加。参与式发展要求农民及其他角色和群体能参与到项目实施的全部循环过程中去,如项目确立、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实施及项目监评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需求得到考虑和满足。通过参与,使得参与者获得了在发展决策、发展计划和发展实施中的权力份额。

参与式发展的核心是赋权,而赋权的核心则是对参与和决策发展援助活动全过程的权力再分配,简言之,即增加社区中穷人与妇女在发展活动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在项目中,要强调项目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部门合作之外,要强调农民的参与。要明确农民是林业建设的受益群体和主体,是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单元,也是林业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不仅要注重农民参与造林劳动,还要包含更广泛的农民参与的内涵,要包含“给予与获取”的双向过程。

要相信农民最知道森林对他们的价值,相信农民懂得造林和善于造林,相信农民能管好树木。要彻底改变目前林业项目设计中惯用的主管部门下达任务,设计部门承包设计,自上而下、设计人员说了算、农民被动参与的设计方法。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方法,从项目准备、执行计划的编制到项目施工管理,从整体到每一个过程都要有农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注重项目建设地区人们对项目的决策和选择,让他们尽可能地对社区林业做出自己的努力,使他们对项目的发展具有责任感,并对项目的成功做出一定的承诺。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项目活动,让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分享到利益,形成一种利益引导下的自愿参与过程。要加大对项目设计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方法,与国际接轨。

参与式研究的核心体现在:基于对农民生活、生产体系复杂性认同的基础上,倡导农民参与所要研究问题的发现、确认、研究和认证过程,其内容包括混农林业、新技术示范等。采用的方法包括小组讨论、问题发现、确认、研究和认证过程、农民的评价、农民的记录和观察等等。参与式推广与培训的核心体现在:强调双向的交流,以用户为导向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推广和培训。其思想基础是推广员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而农民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采用的方法包括问题分析、研讨会、培训分性、直观展示、农民访问等。参与式发展实践的核心体现在:发展角色和群体充分参与发展过程的每一循环过程。其领域包括参与式农村评估和调查、参与式发展设计、参与式发展实施及管理、参与式监测评估等。参与式监测评估是提高农村发展项目成效的主要步骤。

4引入社区林业理念

社区林业,是指在农村社区中,以林业为对象,以农民为主体,能够有效引导当地社区群众参与林业的多种形式,群众承担一定的责任,并通过努力得到直接的利益。

要以农村社区为单元,打破传统林业中“就林论林”的狭隘性,重视人与森林的协调关系和农户的积极参与,并把林业纳入当地整个社会发展计划,从而寻求一种人类与森林的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区林业的本质特征是由当地群众真正自主和直接参与造林和管理、经营森林资源,以实现林业发展目标。与自上而下的传统林业相区别,自主与参与是社区林业发展机制的核心和基本原则。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自我意识、自主决定和自主管理。在项目建设中,所有外部的信息、技术及资金方面的支持都是外部干预,其只能对社区发展起到辅助的帮的作用,而要真正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所有的外部干预变成农民内援的发展动力,即农民要充分认识和接受外部干预的选择,并把外部干预当成是自己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农民对其社区发展的拥有感。内源发展是社区发展的动力,是自主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如果没有源动力,在外源发展的影响下,农民也许会把项目建设看成是所有外来人的事,看成是与己无干的事,并且这种发展也不可能具有可持续性。

参与是社区林业活动的基础,贯穿于社区林业活动的始终,包括社区林业计划的实地调查、规划设计、树种选择、造林方式、管护、采伐、销售、分配方案等事项的决策和对项目的评估,并享受利益的分配。社区林业发展机制特别强调林区或山区社区群众的自主与参与,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常常被贫困所困扰,而他们又与林业密不可分,只有让他们在林业建设自主参与过程中获利,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的整体战略目标,维护或恢复生态平衡。

5体现农民的利益分配

生态建设的确是功在千秋的伟业,但也必须要利在当代。我们不能要求那些尚未完全摆脱贫困的农民紧衣缩食来从事生态建设。过去和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一直提倡“谁造谁有”,有林是有了绿色,有了生态效益,但有林不等于有财富,对老百姓来说,过去和现在的现实情况恰恰是有些地方有林不仅没有财富,而是带来贫穷。劳模石光银虽然有很多林,但却负债累累。关键是没有处理好农民和国家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在造林工程中,如果是在老百姓自己承包地上造林,具体情况是,老百姓自己花钱整地、造林,自己掏钱管护、管理,为社会产生了生态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而他们自己却没有得到或很少得到经济效益,当林地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时,还不能采伐,这样还要负债累累地继续看管、经营,虽然目前国家给他们每亩地补助了5元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但这点仍然不足以弥补他们的经济付出,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在幼林期林地经营的积极性,领到这点钱后,他们将承担着重点公益林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全部责任。生态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国家,如果国家要老百姓承担这个责任,那么,就应该给与他们更大的优惠和补贴。

因此,必须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商品化,使资源的拥有者可以向他人输出生态系统服务,受益者将其所获得的利益与拥有者分享,从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和公正,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应该大力鼓励当地居民以经营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手段来发展经济,让农民能够从他们对生态和系统的保护和培育中获得经济收益,生态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与培育。通过建设生态系统服务基地,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生态业。届时,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当地居民就必须更好地保护和培育生态系统。这样,生态和经济效益就可以统一起来,将调动起农民极大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魏殿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前的营造林工作,中国林业,2005.

篇(3)

【关键词】城镇化 乡村社区 沙坝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32-01

一、沙坝村概况

沙坝村隶属赫章县结构彝族苗族乡,距赫章县50公里、毕节市157公里。村庄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全村辖13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等民族474户1914人,其中农业人口1793人。少数民族人口106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5.6%,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50亩,全为旱地,其中25°以上坡耕地占35%。沙坝村属于高海拔山区,无霜期180天,年均气温10.3度,年降雨量880-980毫升,自然和气候条件较好。

沙坝村的经济在种植方面主要栽种了蔬菜、洋芋、半夏三种经济产物。半夏的种植主要在沙坝村进行套种,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养殖业是沙坝村经济收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该村主要以养猪和养羊为主,目前全村养殖母猪32头,肉猪500头(用来出售),每头母猪一年可产猪崽两胎,一胎可产猪崽八头左右。母猪年投资1200元每头,肉猪年投资700元每头。全村养猪总投资39.64万元,每年收入86.4万元,纯收入56.8万元每年。养羊1000头,年投资15万元,每年收入150.8万元,纯收入135.8万元每年。

二、政策背景

2013年中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精神,其终极目标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优化布局,低碳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农村社区。已有不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都加快了社区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种新型城镇化可以做到不把农民迁入城镇,而是把“城镇”植入乡村,让乡村社区居民老有所养。

三、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运营模式建议

(一)建立乡村社区功能

1.获取社区发展的产业支撑

目前,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当地政府投入, 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建设缺少必要的配套设施等等问题。应在吸引社会资本上增强主动性和创新性,要想推动沙坝村向具有一定规模和标准的新型农村建设方向发展还需要在利用社会资金方面积极探索。沙坝村社区产业的支撑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只有当产业规模得到发展,沙坝村村民才能获得就业的机会,村居民进入产业聚集区就业,不仅可以提高收入水平,还实现了从农业生产者向产业生产者和市民身份的转变,实现农村居民身份与就业转变。才能从离乡农民转换成为产业工人,实现返乡就业梦想 ,并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福利待遇。

2.实现村里土地集约化

土地集约化利用简单的说就是将土地集中交付给投资人来统筹管理 统筹生产。让更专业的人士去解决沙坝村土地建筑、人口、经济的容受能力或承载能力的问题,更高效的实现对土地初级利用、次级利用和总体利用的多重集约,这样才能使沙坝村土地产生 更大的效益。应充分尊重沙坝村群众的意愿,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和规范的多元拆迁补偿与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让各级政府、投资的企业、村集体组织和村民整合协调,构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规范的沙坝村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才能避免出现政府、村级组织、企业与农民之间可能出现的利益纠纷,这样才能使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建设得以顺利发展。

(二)确保乡村社区生态建设标准

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建设就是将其改造成为新型社区农民,这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更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转变。并要确保乡村社区生态建设标准,把沙坝村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多元化的生态功能。 如使用沼气、集中供水,污水和雨水管网分离以及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避免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污染问题,改变脏乱差环境,让社区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产和居住条件与环境,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并制定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发展生态建设标准,以更好的促进沙坝村向健康文明的生态乡村社区发展。

(三)社区建设的实体产业

针对沙坝村的基本情况,经济收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以养猪和养羊为主,经济在种植方面主要栽种了蔬菜、洋芋。该地区可建成高效益产业园区,统筹安排,科学管理,把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给以转变。让离乡村民返乡能在农村社区安居乐业。因此沙坝村社区建设的实体产业需要制定更为宏观的新型沙坝村社区空间布局发展规划,使该村社区建设具有较强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应以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洋芋种植和养殖业为主体产业,将这些主体产业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2]刘国章,王志彬.《陕西农业科学》-2014

[3]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4]刘国斌,杜云昊.《山东社会科学》-2015

篇(4)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重要地位;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81-02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50多年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历史。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示范保护区。在黑龙江省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认真评价与认识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创新丰林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理念,对于示范指导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地位和状况

(一)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坡中段北缘的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境内,生物地理属于中国东北区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亚区,总面积18 165.4 hm2。主要保护对象为以红松为主的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在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占整个林分的78.4%。有植物113属568种32变种12变形,兽类6目15科52种,鸟类220余种,昆虫6目55科404种,大型菌类200余种。

(二)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地位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是宝贵的物种基因库。这里保存了我国目前最典型、最完整的原始红松林。区内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是历史长期发展和自然演变的结果,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和变故,为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结果提供了评价的准则,也为国际北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和原始“本底”资料。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类型在地理分布上极具原始性,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特殊地段,这样典型的北温带森林在全球已为数不多。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其存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三)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状况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定80人编制。内部组织机构6个,科研监测中心,林政防火办公室、林业公安局、行政办公室、红松林旅游有限公司和劳动服务公司。丰林自然保护区已经完成国家投入的二期、三期工程建设项目。保护区具备了林业科研基地、环境教育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和各项设施齐全、管护措施先进的示范保护区建设基础能力。实现52年无森林火灾、无重大森林破坏案件。

二、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生态建设示范作用

黑龙江省林业施业区面积 3 154万公顷,由于解放前日俄掠夺性采伐和解放后的支援国家建设,林业出现可采资源危机,原始生态破坏严重。目前,全省林业正在停止商业性采伐,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道路。然而,在生态建设具体操作上,对于全省林业各企事业单位来说仍然是一个新课题。比如,在生态建设中人力恢复自然生态的样板、标准;人们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恢复生态;人对自然生态破坏程度的评价;将来人力恢复自然生态效果的评价等。目前只有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原始参照系,是原始生态恢复的示范,这些答案也只有在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去寻找。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认真总结50年的生态建设经验,探索出一条对全省生态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路子。

(二)科学研究指导作用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价值,在于作为林业天然科研平台,通过不断的科研探索,积累丰厚的科研成果,指导黑龙江省林业、全国乃至世界林业发展。丰林自然保护区自1958年建立以来,每年通过对物候、水文、大气等观测,积累大量原始资料,建设了30公顷世界寒温带第一大科研样地,累计接待科研工作者2 100人,实现科研成果30 多项,论文110篇,与国内外46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作为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积极践行生物圈网络成员义务,加盟签署《荔波宣言》、参与制订《马德里行动计划》,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应邀作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演讲,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东南亚会议上介绍了绿色大学主题实践活动。

(三)科普宣传教育作用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宣教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倡导绿色生活,在林区社会树立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观念。相继举办了由国内18所著名高校组成的“绿色大学高端论谈”、“哈工大学生荒野拓展行动力”、“红松文化传播”等各项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了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二是建设绿色教育基地,传播绿色科普文化。投资80万元建设了小兴安岭生态系统展馆,设置了各种野生动植物标本,每年接待到访人员近3万人。投资200万元在实验区建设1 500米科普教育木栈道、50米科普长廊、400平方米科普馆,让游客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接受大森林绿色科普教育。通过不断创新科普宣教的方式和内容,普及红松文化,把依存自然、爱护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观渗透到整个林区社会。2010年丰林自然保护区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全国绿色生态教育基地,全国绿色大学建设成员单位。

(四)生态监测预警作用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50多年物候观测和森林病虫害监测历史,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基础数据资料。国家林业局为了更好的发挥保护区的研究基地和环境教育基地功能,在丰林保护区建立了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更好的实现从天然红松林地质地貌,探究其发生发展规律;从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生物链,追寻其森林演替更新规律;从系统地被物及其自然因子分布规律,摸索其物种保护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固碳状况,都能够为小兴安岭恢复优良生态功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原始的自然本底依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区域病虫害、气候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规律、级别、频率等做出准确判断,对区域内减灾防灾提供预警数据信息。

三、用先进理念指导丰林国家级保护区发展建设

(一)保护区的发展首先要融入创新的要素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从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理念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理念,还应该增加3个方面的创新要素。一是要树立发展是保护区重要职责的思想。站在科学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保护区的工作,就会看到几十年来工作成绩很大,但发展速度很慢。究其原因,是认为保护与发展相互对立,侧重于原生态资源保护,没有确立发展是保护区重要职责的思想的结果。二是要树立保护区综合发展的理念。自然保护区不能只是一个自然生态体,更应该是一个绿色经济实体。在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用绿色的生物圈打造绿色的经济圈,以致构建绿色的科普文化圈。三是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理论指导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建设。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总结出大量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如“为当地人的利益,寻求协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具体解决方法”是生物圈保护区的宗旨;“通过研究探索改善人类福利而不使环境退化的土地利用实践”是生物圈保护区的中心目标之一等。借鉴生物圈保护区的理论,将有助于我们重塑全新的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理念。

(二)用科学的理念解决发展保护利用的问题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有这样一个科学理念,就是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合理的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国家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中“和谐”就是一种发展、保护和利用的平衡。我们在这里研究的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滥用资源,而是站在保护的角度上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法律,用“发现”的眼光去开拓保护区工作者的视野,合理的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一是科学、适度、持续、合法,是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的原则。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一味的不用和无章的滥用,二者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一味的不用并不是最好的保护,不仅不利于发展,而且是一种浪费。因此,科学、适度、持续、合法的利用资源寻求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对科学持续发展的最好实践。二是全面的认识自然保护区可用资源。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概念非常广泛,保护区的绿色品牌、科普价值、生物圈资源、旅游自然景观、绿色形象等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可用资源。三是选准资源利用的空间和角度。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利用,必须要围绕用好用足政策,讲究利用的空间和角度。保护区资源利用的空间,宜选在保护区的边缘或实验区,在实验区里利用资源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所允许范围内的项目。如建立驯化、繁殖珍稀野生动植物基地等。

(三)注重协调好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

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者是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者,周边社区居民是进入环境中的资源使用者。改善两者关系,形成和谐氛围,自然保护区应该是其中的主动者。一是要认识两者关系的重要性,构建以自然保护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由于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所致,周边社区经济和文化都十分落后,他们赖以维持生活的资源基础就是保护区,因此,社区居民的经济文化水平和保护区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处理好这种利害关系可以这样的形象认为,周边社区是水,保护区是水中的鱼,水竭而鱼肥是不现实的。保护区在制定自身发展目标时,要把推动社区经济发展考虑进去,把社区变成保护区试验区的又一个保护层。二是正确对待保护区内居民现象。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核心区或其他重点区域外,搞完全移民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树立这样的思想,即保护区内不该排斥人的存在,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看到人在自然保护区中的积极作用,如发现火情积极扑救、森林管护、劳力资源等。合理调动居民积极性,使其变成积极的资源管护者。三是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制定的各项政策一定体现以人为本。保护区各项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到保护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周边的经济状况和社区的拥护能力。要建立与社区沟通和听证机制,使保护区的各项管理目标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广大公众参与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含义和途径[J].野生动物,2006,(5):41-44.

[2] 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保护区基本含义发展、深化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要求[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3):5-10.

篇(5)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问题;解决方法

1、引言

森林是大自然的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林业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必要方面,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有着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地位。长期以来,人类的频繁活动与伐木使用,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伤害,我们国家近期来实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修复和维护了现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林业生态建设依然具有非常严酷的考验,因而,我们必须加快实行以追求生态环境最大平衡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令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多方面保持最佳状态,从而持续良性运行。

2、甘肃南部山区林业状况简述

2.1大致情况

甘肃南部属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和青藏高原区域交汇地带。区域内,白龙江林区是全国九大重点林区之一。区域内林业生态建设单位,是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单位,也是长江与黄河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绿色屏障,更是甘肃这样一个地处内陆、干旱少林地区不可或缺的绿色宝贵资源。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濒危物种零星分布种类较多,是从事科研与保护获取生物基因的天然宝库。

2.2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辖区内有效资源开发建设不完善。特别是江河水系小水电无序开发建设表现最为突出。大小水电站密罗其布,上一个电站的出水口就是下一个电站的进水口,河道要么是蓄水池、要么就是断流干枯;生态活水,一度成了暗流和人造水池。河水流动的天然净化功能大大减弱,江河流动生态动能一度被转换为电能,江河流动生态动能产生的蒸腾作用锐减,森林小气候环境遭到破坏,对护林防火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遭到了灭顶之灾,导致生物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遭到破坏。2.2.2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与旱涝灾害频繁。山势陡峭,河川狭窄,地表径流加快,降水很快通过江河流失,极易集聚形成洪涝灾害。舟曲县2010年“8.08”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14个社区村落的沿河房屋冲毁倒塌,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1000多户家庭,无论平凡或富裕,无论幸福美满或矛盾门争,顷刻间荡然无存。旱涝灾害已成为制约地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瓶颈。2.2.3发展和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区域内绝大多数市县为国家重点扶贫的贫困县,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内的乡村贫困发生率至今依然高达41%,农林牧交错,生产、生活与生态建设保护矛盾较为突出。林木盗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2016年迭部“2.02”森林大火就是因为偷砍林木人为引起的。加之我国粮食策略和土地策略整改之后,各种以开发建设为名目侵占林地的案例增多,一面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面是生态建设保护,人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降低,无疑会制约生态建设后劲。

3、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3.1用全新理念指导林业生态建设

3.1.1生态示范区(生态移民)、生态旅游、原料林基地、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致富工程、山区综合开发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建立短、长期协同的发展大方向。3.1.2在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涉及到林业方面的各类问题、重大策略以及大型项目必须认真调查和实地考察。以祁连山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遭受掠夺式开发严重破坏问题引以为戒,对区域内开发建设进行重新评估审定。3.1.3在资源和环境可接受和可维护的范围之内进行原有资源的维护与合理使用,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不能单一依靠不断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不能发生资源枯竭、生态系统遭破坏等现象。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必须维护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几方面协同前进。靠山肯定是要吃山的,但是怎么吃,决定了能否吃得下去,能否吃得长久。

3.2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依法保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公、检、法专业执法队伍优势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作用,强化与地方政府各部门间的强强联合,开展林区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做好保护与开发、经济与生态、人文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3.3依托科学方法、齐头并进,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效率。3.3.1大力宣传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满足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多方面展开节约能源,减低消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有效实施碳汇补偿机制。3.3.2资金筹措、政策扶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强化政府职能,重点实施“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地)、“三滩”(江滩、河滩、湖滩)、“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地旁)、“两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绿化。3.3.3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林业生态建设着重以提高林木保有量和森林碳汇总量为目标,彻底改变重造轻管、只造不管的现象。

作者:刘东汉 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2]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6)

【关键词】崇明生态岛生态建设管理评价需求

崇明越江隧桥工程竣工在即,为此,上海市组织力量开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其中,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是针对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工作的再管理活动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采用“能力-机制-参与”框架分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具有宏观管理属性

1、战略主体性

崇明生态岛建设是上海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型城市及生态城市的伟大实践。作为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的再管理活动之一,管理评价在崇明生态岛建设及评价中具有战略主体性,在生态建设的主客体关系中地位突出。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生态化相比,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是主体性活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城市政府、企业、家庭与居民、社团及社区等城市组织,它们从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社会、经济、环境的生态建设活动,都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对象和具体内容。同时,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是一种宏观性、全局性的活动,表现为一定的宏观战略管理行动,不同于具体的生态项目的管理活动。因此,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活动既有主体性,又有战略性,合称为战略主体性。在上海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活动及其评价同样具有战略主体性。

2、战略主导性

管理评价在崇明生态岛建设及评价中具有战略主导性,在生态建设主体间的关系中价值突出。生态城市建设及管理活动的主导力量是城市政府。相对于企业及社区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主体,城市政府通常是主导性力量。我国是世界上大规模由政府牵头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国家;所以,城市政府在生态建设的战略行动中扮演了主角,具有战略主导性。因此,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中,基于政府主导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的管理评价具备了战略主导性,这也是一种宏观管理属性。

3、战略总控性

管理评价在崇明生态岛建设及评价中具有战略总控性,在生态建设的系统性结构关系中功能巨大。生态城市管理不仅需要防止由于经济增长导向而导致的生态危机,也要防止由于生态主义导向而导致的社会经济衰退或持续贫困倾向,为此需要实施针对单一建设导向的综合导向管理。同时,生态城市管理需要在生态化的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等单一的局部建设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的协调管理,实施针对单一战略管理的综合战略管理。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中,综合导向管理和综合战略管理不同于生态建设中的单一战略,具有突出的综合战略功能,构成了生态城市管理评价的直接诱因和独特性,可以归纳为“战略总控性”。

二、管理评价需求取决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特征

1、能力建设喜忧参半,需要进行评价

(1)国有产业资本为载体的规划与建设模式独辟蹊径。1998年12月,上海市市政府将崇明县东旺沙、团结沙84平方公里的土地(后来扩展至174平方公里)授权给上海实业集团统一规划与经营。上海实业集团入驻崇明,这是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中一项重要的体制创新。这种由市政府授权管理、县政府协调支持、国有企业集团统一规划、建设与运营的生态化建设模式可以称为“政企双方三位合作”模式或“国有产业资本模式”,具有独辟蹊径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生态岛建设的法治化工作初露锋芒。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施行。该法除规定对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外,还要求对各种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力求从决策的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后,上海制订了《上海市实施办法》。这一切意味着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法治起点高于以往国内其它地区的生态建设。《崇明县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5-2007年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都达到了100%。

(3)收不抵支的财政条件下,生态岛建设的财政支持任重道远。《崇明县统计年鉴》显示,2001年全部财政收入开始小于财政支出,收不抵支的财政格局延续至今。为此,上海市政府自2004年起在崇明实施了“税收委托征管、地方税收全留、公共项目差补、生态专项扶持”的财政税收体制。但是,由于收支缺口持续拉大,由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在制度设计方面的不规范性和制度运行方面的法治化水平较低,由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存在着时滞性和不稳定性,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财政支持仍然任重道远。

2、机制建设面临挑战,需要进行评价

(1)环境治理保护的投入力度冲高回落。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崇明的环保投入占全县增加值比重上冲到8%,2007年则回落为6.4%;崇明县政府计划2007年以后的五年中维持在5%。这一数据超过上海市的平均水平。但是,崇明占上海1/5的土地面积,拥有上海大部分湿地资源,现有环保投入绝对规模仍然非常有限,环保投入的需求空间和供需缺口都是巨大的。

(2)土地管理中的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十分艰巨。在崇明,湿地及滩涂的保护修复问题,是生态岛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从战略总控的高度加以评价与管理。研究表明,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是过度的。东滩湿地退化表明,上海正潜伏着较严重的生态危机,保护和恢复湿地的工作十分艰巨。

(3)环境与生态的监测监控机制有待探索。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网格化处理是一种重要的保障机制,这在上海市区已经有大量成功的实践。但崇明主要是广阔的农田,难以直接照搬这种网格化处置机制。为此,崇明相关部门考虑在网格化机制难以覆盖的区域范围内推进生态环境监控网络建设,用以弥补网格化处置机制。所以,在崇明,环境与生态的监测监控机制仍然有待探索,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评价。

3、公众参与状况褒贬不一,需要进行评价

《崇明生态县建设规划》显示2006年“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6%,超过国家生态县建设的标准。但是,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种种争论仍然不绝于耳。崇明生态岛建设是否能够得到各界公众的积极参与,仍然是一个严峻挑战。为此,需要相应进行管理评价,从公众参与角度积极实施面向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

三、“能力-机制-参与”评价构成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基本结构

“能力评价-机制评价-参与评价”这三位一体的评价需求构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基本结构与框架(参见表1)。

1、推进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建设

“能力评价”是针对生态建设活动的管理能力进行的管理评价。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制性思想性的发展基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管理表现

2、推进生态岛建设的内涵式管理机制建设

“机制评价”是针对生态建设活动的管理机制进行的管理评价。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的运行机理和实现方式。在崇明生态岛政府的公共管理体系中,管理机制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内在机制属于政府内涵式管理的范畴,是狭义的“管理机制”,外在机制属于政府外延式管理的范畴,主要是指“公众参与”。“机制评价”可以推进生态岛建设的内涵式管理机制建设。

3、推进生态岛建设的外延式管理机制建设

“参与评价”是针对生态建设活动中的公众参与进行的管理评价。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公众参与”同样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的运行机理和实现方式。

四、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主要内容

1、“能力评价”需求

加强生态岛的规划与决策、创新与示范、法治与评价、科技与政策、教育文化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能力”的评价与建设,建立以“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支撑体系(主要是“基于科学和财力的规划与决策体系”)、执行体系(主要是“先行的创新与示范体系”)和保障体系(主要是“可行长效的法治保障及环保评价与准入体系”),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的制度基础,并构成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评价需求的主要内容。

2、“机制评价”需求

根据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需求,其“管理机制”主要是“基于规划决策能力的生态岛建设政绩考核与引领机制”、“基于创新示范能力的环境治理和生态维护的平行投入机制”,以及“基于法治保障的环境及生态事件网络化测控处置机制”。它们分别构成以“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支撑机制、执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的内涵式的机制保证,并构成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机制评价需求的主要内容。

3、“参与评价”需求

根据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的评价与建设的需要,其“公众参与”主要是“基于网络化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基于国际化的企业行为规范机制”,以及“基于知识化的环保型社会团体的公众影响机制和科学普及机制”。它们分别构成以“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支撑机制、执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的外延式的机制保证,并构成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公众参与评价需求的主要内容。

五、结论

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中,管理评价具有战略主体性、战略主导性和战略总控性,取决于生态岛建设在能力建设、机制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宏观管理特征;因此,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具有宏观属性,不容回避。“能力评价-机制评价-参与评价”这三位一体的评价需求构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注:本文是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崇明专项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DZ1205604。)

【参考文献】

篇(7)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建设目标,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普遍恶化和区域生态支撑能力的持续衰退,建设生态城市逐步成为城市的发展诉求。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打造生态城市的重要的环节,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属性,并且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作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将实验区建设成为滨水而聚、绿意盎然、和谐宜居、独具魅力的现代生态航空大都市成为实验区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绿地生态建设策略

实验区具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区内绿地生态资源丰富,绿地类型多样。通过对实验区河流水系、季风和城市布局等城市特征研究,我们提出“理水、引风、布园、赋意”的绿地生态建设策略。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挖掘地域特征对绿地布局的影响,构建与实验区城市特征相辅相成的城市绿地生态体系。

1.策略一:“理水”

“理水”即充分利用河流水系,通过打造亲水性的绿化开放空间建设,形成滨水绿化格局。实验区内河流水系资源丰富,区内汇集丈八沟、小清河、高路河、梅河、黎明河、杜公河等多条水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南至北蜿蜒流过。实验区河流水系生态效果显著、景观价值凸显,是城市绿地生态体系的精华所在。规划依托南水北调干渠、小清河及其两侧的公园和防护绿地形成“X”型绿廊,打造绿地生态网络核心骨架,形成蓝绿交织、相互映衬的两条重要滨水景观带。绿地生态建设以河流、湖泊为依托,成线形或环形布置,既可以使得整体景观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又可以避免集中大规模建造绿地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另外,城市绿地与水体的结合不但使绿地承担了对水体的内向保护作用,还承担外向的城市功能。绿地功能变得更加综合、动态化,与水体的结合不再局限于对于单一场地的纯粹艺术化造型而且承担起更多的城市功能。亲水的体验对人的吸引力也使得水岸城市空间更具活力。

2.策略二:“引风”

“引风”即根据城市季风的特点,合理布局绿地,构建城市通风廊道。实验区绿地布局根据城市主导风向系统性地分析城市功能和生态要求,在区内逐步建立合理的生态廊道体系,将城市生态腹地的凉爽、洁净空气,引入城市内部,稀释城市混浊的不健康空气,从而有效降低城市的污染,还城市一个清新的空间。实验区主导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和东北风。城市的氧源绿地分布在西北角、东北角和东南角为宜。城市东北角的湖泊处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可成为实验区优质的氧源绿地。南水北调水系和小清河组成“X”型绿廊、新G107两侧绿地与盛行风向构成较小偏角,构成了整个实验区的通风廊道。城市道路、滨水及带状生态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主要通风廊道,特别是带状绿地的方向与该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城市郊区的气流趁着风势引入城市中心城区,为炎夏的通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在冬季,大片树林可以减低风速,减少风沙,改善气候。另外,“引风”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内部的热岛效应,促进城市与的物质、能量流动,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完善,有益于城市中人和动机物的生存。

3.策略三:“布园”

“布园”是根据城市不同的功能组团,均衡布置各级城市集中式公园,构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类型丰富、生态效应显著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根据城市结构和用地布局,实验区城市集中式公园绿地由大型公园和小型公园共同组成:大型公园:结合现状绿地及水系节点建设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满足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和游憩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及建设条件形成儿童公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等丰富类型的专类公园。小型公园:在居住社区范围内集中设置的公园绿地,形式灵活多样,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休闲、游憩等功能;在城市道路之外设置相对独立、规模较小的街头绿地,形成街道广场、小游园等,满足市民日常散步、健身等户外活动需求。

4.策略四:“赋意”

“赋意”主要是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体现传统文化风貌特色,与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相结合,实现现代化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环境的相互融合。实验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航空科技特色,绿地建设融自然景观特色和人文景观特色为一体,突出航空科技特色,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智慧航空大都市主体实验区,塑造实验区独特的城市风貌,为实验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历史文化方面,针对实验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的特点,通过历史节点的塑造和串联,以及周边城市新建区域的协调,形成独特的历史人文的景观特色。在航空科技方面,航空会展交易中心、航空会展、全球交易中心等大型商业文化设施及街头雕塑、小品、展览的设置充分体现实验区独特的航空科技文化特征,使航空产业及其科技展示成为城市征鲜明的标志性景观。

三、绿地生态系统构建

通过上述绿地生态建设策略,实验区绿地生态系统以绿廊相依、绿道相连、绿核均布为布局特色,形成“一环、两轴、两带、三心、多园均布”的绿地生态结构。“一环”:围绕城市外环形成的100~400米绿带形成实验区生态屏障,构成环形的生态隔离缓冲区。“两轴”:以南北方向的国道和东西方向的城市干道组成的城市生态景观廊道。生态景观廊道具有生态和景观双重功能,是指具有生态功能的城市绿色景观。建立生态景观廊道既是对城市景观的充分利用,又是解决城市景观破碎化的重要措施。“两带”:“X”型绿廊,依托南水北调干渠、河流水系及其两侧的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构建实验区内核心的生态网络骨架,形成实验区内主要的滨水景观带。“三心”:在北区、东区和南区打造三大全市性综合公园,分别是森林公园、生态公园及古城公园。充分利用实验区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结合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来打造城市公园,既保护了本地的生态、人文环境,又避免因新开发城市公园造成的资源的浪费。“多园均布”:由综合公园、专类公园以及众多块状的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绿核,体现地域特点及文化特色。

四、绿地生态廊道建设

绿地生态廊道作为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实验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绿地生态廊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线性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是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绿色资源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绿地生态廊道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分位,是生态绿地区域统筹与生态共建的一种体现。绿地生态廊道从乡村深入到城市中心区,有机串联各类有价值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兼具以下功能:生态功能:可以保护自然与半自然环境,为植物成长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充足的空间,为动物迁徙提供通道;为都市区提供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结构性加强城市景观的整体性与连通性,以防止被无序的城市扩张吞噬;社会功能:为人们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空间,可进行户外运动和交流创造长期社会价值;文化功能:通过将各类有代表性的的文化遗迹、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串联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经济功能:不仅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能提升附近地块经济价值。根据实验区城市建设需要,我们在区域绿地生态廊道的基础上增加城市绿地生态廊道、社区绿地生态廊道,构建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地生态廊道体系。三级绿地生态廊道体系的同类型廊道网尽可能地成为连续的整体,各类型段落性的绿地生态廊道需通过其它类型绿地生态廊道相连,构建连续性、网络性、整体性的绿地生态廊道网骨架。实验区的城市绿地生态廊道以建设都市型廊道为主,以郊野型廊道为辅,共规划有33条城市绿地生态廊道,其中郊野型9条,都市型24条,总长度达到350公里。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