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0:44: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修复具体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污水库底泥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措施
Abstract: libraries around the sewage sediment pollution problem carries on the concrete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sewage library sediment treat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nd concrete measure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Key words: sewage sediment pollution control of water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29} 文献标识码:A
一、污水库底泥污染与治理
(一)污水库底泥污染影响
底泥对污水库体水环境作用的累积性和滞后性的影响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污水库底泥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厚底泥的储积量,从而造成对水环境的累积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枯水年低水位期或者干黄梅期以及汛间低水位期,一些污水库在重污染底泥沉积较厚的浅水区,高温天气之际,底泥就会发生较强烈的生化反应,加速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从而造成污水库整体水质变坏且产生恶臭嗅味,对污水库处理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二)污水库底泥清淤工艺
污水库底泥清淤施工应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可以考虑运用环保无扰动型挖泥船,进行生态疏浚。要注意二次污染防治排泥场淤泥的安全处置是污水库底泥生态疏浚控制二次污染的关键。因为是临时工程设施,往往处置不够严密,易发生环境风险。
二、污水库水环境修复措施
根据现有排水系统,提高污水库的处理效率,结合新工艺彻底解决污水库的水污染问题,推动污水库水环境修复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各治理手段之间的系统关系,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水污染治理必须根据污水库水环境综合进行治理,为此可按照“分点源、面源”对入污水库中的污水污染负荷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进行预测;结合污水库分阶段的水质目标,提出污染负荷削减计划。污水库进行水环境修复应根据现有治理设施的条件,以现有数据资料为基础,补充部分调查监测工作,分析可供选择的系统控制方案及其相应的污染控制效果、对污水库水质的影响程度,提出具体可行的系统方案综合治理。
(一)污水库污染控制的主要环节
城市厕所如果采用单独排放,对分辩进行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染将下降85%。目前国际上试行的主要有粪便分离式厕所、真空厕所等。化粪池可以降解25%左右的污染物。国际上有些城市取消化粪池,目的是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效率,减少基础设施投资,但在污水处理率低的城市一般不采用。如果小区独立处理污水,需在小区排污口集中收集,处理后的污水可回收用于冲厕所、绿化、洗车、景观用水,重复利用率可达到30-40%。
污水库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目前COD去除率约为85%,TN去除率约为40%,TP去除率约为50%。,对于采用分流制市政下水道、过境水量小、干湿季分明的的城市,污水库处理污水旱季发挥的作用较好。但在雨季,雨污混合水量剧增,大量的污染物被暴雨径流的冲刷,从下水道中输出污水处库无法接纳那么多的污水,污水进一步排往下游。在实行分流制下水道的城市,下水道的一次投资较高,但是在相同的处理效率下,污水处理的投资较省。在采用合流制下水道的城市,下水道的一次性投资省,但是,在雨季,污水处理的运行效率低。
(二)污水控制思路、措施
由于城市市政下水道采用分流制,对于过境水量小、干湿季分明的的城市,旱季作用不明显,但在雨季可以避免暴雨径流的冲击,有效控制污水量的大幅度变化。分流制下水道的一次投资较高,但是,雨季因大量的雨水混入,导致污水量剧增。国际上大城市既有采用分流制系统的,也有采用合流制系统的,还有采用部分区域分流,部分区域合流的。目前昆明市主城区采用合流制为主的排放体系。由于下水道断面按雨污混合水量设计,旱季水流速度小,下水道中污染物沉积严重;到来年雨季,沉积的污染物随暴雨径流冲入河道。旱季积累,雨季输出,周而复始。
为此,可对污水库进行进一步的挖潜改造,提高对氮磷的处理能力,出水排入复合湿地系统进一步净化。污水库处理不完的剩余污水沿河道排放,由截污泵站抽提,送到流域外处理。截污是截断污染物入污水库外水环境的彻底工程手段,但是如果大量的雨污混合水被截流,也可能对区域水系带来不利的水量平衡影响,而且会加大对污水处理的难度。对污水库处理不完的污水进行截污,部分通过现有截污设施排至流域外处理。其余经过复合湿地系统的旋流分离、人工湿地、天然湿地等手段进行净化。
(三)生态保护与水环境修复
为了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区域生态体系,进行污水处理规划时,应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尊重本地自然生态条件,污水库应采取适宜的水生态修复和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廊道,有条件的应加强污水水库生态能与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式的生态空间格局,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水生态修复要实施区域的协作,加强对污水库排放控制。采取多种措施,对污水库水体及底泥进行治理。污水库亚男采用生态岸线,以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结合现状水系和人工河道,形成自然强化循环、人工强化循环和自循环相结合的水循环系统。
三、总结
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创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为彻底根治污水库污染底泥和进行污水水环境修复提出了更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综上通过具体措施对污水库进行治理和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根治环境污染,有效解决污水库水污染与水生态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琦,李中华.环保疏浚底泥堆场余水处理方法及实施装置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2):179-181.
[2]姜亚敏,刘猛,闫大鹏等.污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初探[J].山西建筑,2012,38(33):144-145.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态修复
前言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导致环境污染、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降低、淡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安全。因此,如何合理整治、恢复、保护生态环境,无疑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修复的涵义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政策、管理和一定的人工促进措施,消除不合理的人为干扰,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和发展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景观和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相对稳定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修复,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速度,防止沙尘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床淤积等水土流失危害,降低水土流失程度,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身组织和自身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 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 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 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 控制水土流失,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2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措施及方法
生态修复主要包括“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 以小促大”等技术方法。“封”是“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 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造”是“造林”。坡度大于15°的荒山荒坡、退耕地, 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和用材林为主, 加强管护抚育, 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 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并通过推广节柴灶, 沼气池等措施, 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有效地保护植被。“建”是“建设0.07hm2高标准农田”,在退耕0.13hm2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0.07hm2高标准基本农田。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专门的分区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研究适合区域的具体措施。不同的类型区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根据各种气候类型区、地貌类型区、土地利用类型区,建立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对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确保建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尽量运用现代化技术,确保评价管理科学化[2]。
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应以小流域为治理单位,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森林植被和草地,在砂岩地区沙棘水土保持林。在长江上中游地区,应以改造坡耕地为主,开展小流域和山系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停止天然林砍伐,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在三北防护林地区,应大力增加沙区林草植被,控制沙漠化扩大,修建各种水利设施,禁止毁林毁草开荒,建立农田保护网等,减轻风沙危害。在北方土石山区,应加快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步伐,开展缓坡修整梯田,建设基本农田,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多林种配置开发荒山荒坡,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在青藏高原冻融区,应以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天然草场、长江源头水源涵养林和原始森林的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3]。
以浙江省种植业为例,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直接结合,形成耕地的复合生态生产系统,使有限的耕地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或采用粮食与经济作物结合,实施粮食与蔬菜、瓜果等轮作,提高粮田经济效益。在经果林地内,割除影响果树生长的高大杂草,保留矮草,在局部的地块人工种植本土的地被植物。这种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果林的生长和产量,还可以保持地面温度,减少蒸发,可以保持地表土不受降雨直接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同时,杂草与经济果树共生更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
3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建设实践中的效果
以云南省姚安县为例,根据姚安县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结果表明,干扰荒草地、人工林、自然恢复和坡改梯措施的土壤流失量3年内分别减少46.9%~50.1%,49.6%~59.3%,29.5%~66.4%和65.1%~76.1%。小流域系统土壤流失明显减轻[4]。
实行封育治理生态修复措施后,江西省兴国县曾是一片“红色沙漠”,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达74%。过去河床以年均4~6cm的速度在淤积抬高, 如今以5~7cm的速度在降低, 减轻了洪水灾害;陕西省吴旗县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1%;福建省永泰县植物种类增加了近30%,森林覆盖率由2.3%增加到43.3%;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50%;广东省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30%~50%[5]。
生态修复解除了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系统自我组织和调控作用增强,区域林草植被种类和数量必然增多,水土流失程度自然减轻[6]。
4 结论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 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总结新经验、新方法, 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左长清 《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02,9(4):4
[2] 焦士兴 《关于生态修复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06,8(4):127-129
[3] 施大华等 《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 科学教育研究,2007,3:152
[4] 陈宝昆等 《姚安县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与评价》[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3(1):32-35
关键字:景区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利风景区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景区概况
河南省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是国家3A级水利风景区。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部,距三门峡市区14公里,是依托三门峡大坝而建设的人造景观与风景名胜相结合的水库观光人文景观。
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景色秀丽、峡谷险峻。景区内的主要景观较为丰富,包括黄河展览馆、中流砥柱、梳妆台、黄河古栈道、炼丹炉等。而且在大坝建成之后,随季节不同水位发生变化,在库区内也形成了湿地。整个坝区又分为大坝区、门户区、办公生产生活区、滨湖观景区、主干道两侧区、工业园区、山西侧绿化区与购物餐饮住宿区8个功能区。而且针对各区不同的特色、功能对景区实行封闭管理,体现了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特色。
二.景区生态环境问题概述
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随着周边经济的繁荣,景区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特别是在景区上游很多工业园区的投资与建设使得景区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目前看来造成污染的主要来自于旅游、餐饮、工业等方面。
景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等几个方面。景区内由于旅游管理水平有限再加上近年来游人数量增多,水面的漂浮污染物增加,这些垃圾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上游工业园区主要是以硅铁冶炼为主,冶炼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粉尘,再加上绿化不够,这些大气污染一时难以解决;再加上近年来景区附近的居住区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美观,也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
三.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风景区需要水,更需要优美的环境。要以水文化为主题,在建设的过程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将水利风景区建设好,经营好。因此,三门峡大坝风景区在未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1.通过先进的理念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在景区生态环境生态保护中,需要将水生态环境保护性建设与修复为重点,着力提升大坝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具体的实践规划中,要坚持严格规划、严格构筑、严格建设,注重在维护中体现文化的内涵拓展,使工程展现出生态的、文化的、地域的特色。
2.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有义务进行政策导向与规划,在包括在景区内区进行生态建设与修复总体规划(目标、思路与具体措施等)、政策导向、项目支持、协调服务、意识宣传,此外,政府在检查监督方面也应起主导作用。
3.综合多项技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
对于风景区来说,可以采用截污减排、还原清淤、绿化坝区、营造水边空间、增加水生植被等多种手段,坚持自出创新与科学治水,实现以人为本,坚持景区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统一。
总之,在水利风景区开发与建设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既是积极贯彻我国现阶段水利工作方针的有效措施,对保护秀美水土与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梅其勇、王积建、樊鸣放.水利旅游业发展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0(4)
关键词:环境保护严峻形势解决措施共同发展
一、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问题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做好环保工作,要“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因此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是当务之急。搞环保的都知道,水、大气、土壤是生态环境最基本的要素,对这三者的污染治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最紧迫的任务。
首先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水质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实行流域统筹治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强化水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其次大气,大气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繁育,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的大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还是不容乐观。今后,要抓紧完成大气容量测算,制定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和改善目标;严格新建项目的环保审批,依法否决高污染项目;加快老污染源的限期治理,关停不能稳定达标的重污染企业。通过达标排放、关停企业、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空气环境质量。
最后土壤,土壤是万物生长之基。土壤污染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食物安全,这些年,我国土壤污染物含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后,要进行土壤污染源调查,尽快摸清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加快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有效的政策措施,形成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机制和体系。加大壤污染治理力度,减少农药、化肥、地膜等污染,使受污染土壤得到改善和恢复。
三、具体措施与建议
(一)加快城市绿化,促进节能减排,创造低碳生活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剧增以及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发使用,造成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因此,防治城市环境污染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是摆在园林绿化事业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制止生活恶习,最终实现减少碳排放,让城市回归新鲜空气和尽可能的自然生态。但这些只是被动的治理行为,只有绿化才是最有效的低碳治理办法。城市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提高公共绿地的质量。
1.科学规划,减缓气候变化
在城市规划中,老城区受传统因素限制,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条件发展城市绿化,它主要受老城区拆迁房屋、交通拥挤、影响生产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但是在新开发街道发展绿化却受益匪浅,它不受上述种种因素的困扰,相反他形成的绿化效果大大提升了新开发街道的地价和房产价,另外也使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旧城改造中来。这是城市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发展垂直绿化环境人居改善
垂直绿化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美化了环境,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3.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草坪发展越来越快,甚至大有以草代树之势,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草坪和乔、灌木相比,草坪层厚度非常小,其绿量少,生态功能弱、种植及维护费用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茂密森林层厚度非常高,绿量差别明显。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只在很有必要的地方如广场等才单独种植草坪,其他地方应多造乔木混交林和乔、灌、草混交复层林,改善植物空间结构,向立体空间要绿量和效益。
4.绿化大环境,发展城郊森林
[关键词]林虑山 风景资源 可持续发展 保护
一、林虑山风景区资源现状
林虑山属于太行断块的东侧边缘,由于受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内以断裂切割的块状构造为特征,断层发育升降不均,峰峦叠障,沟壑纵横,总的趋势为西北高,向东南逐渐倾斜。风景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山地地区,土壤类型主要包括少砾质薄层灰岩粗骨棕壤和砂砾质薄层砂岩粗骨棕壤两种土属。地形地貌变化丰富,营造了良好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立地条件。风景区范围内林木共有75科,450种,其中乔木410科,灌木40种。常见林木是温带阔叶落叶林种,少数为针叶常绿树种。全区林业用地60.49万亩,占总面积的77.71%。其中有林地面积18.69万亩,疏林地0.71万亩,灌木林地2.28万亩,未成林地0.94万亩,苗圃0.11万亩,共计林地22.73万亩。另有散生树木1961746棵。树木覆盖率达35.34%。
风景区也是暖温带大陆区域较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风景区内兽类有:狼、狐狸、獾、黄鼠狼、鼠、松鼠、野兔、狍子、刺猬等,鸟类有:石鸡、灰喜鹊、麻雀、鹌鹑、岩鸽、斑鸠、燕、黄鹫、雕、猫头鹰、啄木鸟、布谷鸟、乌鸦等。昆虫类有:草蛉、赤眼蜂、金小蜂等,其他动物还有蛇、蝙蝠、壁虎等。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
二、林虑山风景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风景资源是构成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条件,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无法替代和再生的,因此,保护风景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的首要任务。林虑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独特,景观资源类型多样,集雄伟的风景地貌和壮美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于一体,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均较丰富,体现了很高的旅游价值,其中包括科学价值(南太行山脉的地貌特点、多样性的生物资源)、教育价值(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美学价值(静态之美、色彩之美、动态之美)、历史文化价值等。如果不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用掠夺的方式去过度地利用经过漫长岁月发展而成的风景资源、自然风光连同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将会因为人为的破坏而丧失殆尽,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将成为空谈。
三、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问题
林虑山对风景资源的保护一直都很重视,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地方一级的“管委会”,不仅对风景资源的认识有一
定的局限性,而且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因过多地考虑经济利益,而忽视其生态效益和
社会效益。例如不加限制地大搞开发建设,致使风景区出现城市化现象,而且由于游人数量
大大超过了风景区的容量,造成风景区大气、水质、土壤等自然资源的污染,使风景资源合理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旅游开发不够重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在风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很多人认为是“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合理组织游
人活动,妥善处理景区的各种矛盾,统筹安排各项措施,为人们提供自然、优美、清新的旅游胜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风景资源的保护主要强调对景点的保护,而对整个区域中的生态系统方面的保护重视不够。
3.部分设施建设对核心景区资源与环境造成破坏与威胁
林虑山核心景区的景观资源各具特色,以太行峡谷自然景观和红旗渠人文景观为典型代表。目前部分景点和景区开发已经开发建设,促进了风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部分设施对景区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大峡谷内乱搭乱建的庙宇和农村住宅。
4.自然资源保护中忽略了风景美
保护中没有考虑到风景美这一因素,比如对风景美学质量高的资源是否要保护,这里就未涉及到。因此,在进行自然资源保护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强调保护生态,对其中吸引人们观光旅游的美的因素却忽略掉了。
四、保护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林虑山风景区资源具有科学、教育、美学及历史文化价值等,因此不同的对象要实行不同的保护措施,根据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特点确定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具体措施如下:
1.分区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1)分区保护的目的:第一,明确规定每一个区域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强度,统筹协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第二,使各分区用地便于管理和规划的分期实施,增加规划可操作性;第三,根据不同分区的资源敏感性和适应性特征,进行实施建设、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控制与管理。
(2)分区保护的内容:按照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程度,将整个风景区的保护可划分为风景游览区、史迹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发展控制区、保护地带等五个分区(见右图:图片来源,自绘),其中保护地带位于风景区范围之外。
(3)分区保护中设施控制与管理:风景区内因生产、生活及旅游要求,需要进行必要的设施建设,根据情况,可分为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宣讲咨询、购物、卫生保健、管理设施、游览设施、基础设施及其他设施等十种类型,具体措施如下表:
(4)分区中的人类活动控制与管理:
风景区内的居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及旅游游赏活动会对风景区内自然及人文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居民及游客在风景区内的活动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风景区内的人类活动控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活动、经济社会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等四个方面,根据风景区的六大保护类别确定人类活动的控制与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2.分类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为了更好的保护风景资源,根据资源的不同类型,选择重要或特殊的进行分类保护,以使保护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根据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点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是风景区林木之秀的精华,是价值较高的自然资源,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非常重要,具体保护措施为:
①按照《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要求加强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加强宣传,让群众懂得珍稀树种的意义,使保护珍稀树种成为自觉行动。
②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档案,登记位置、树龄、立地条件,并且配有照片,进行定期观测检查,更新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
③所有古树名木都需挂牌保护,设置避雷设施,确定保护范围。游路两侧及游览景点内的古树名木应设防护栏,严禁游人攀爬、划刻、折采、砍伐。
④加强古树名木周边的小环境治理,加强养护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对于衰老的古树名木,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古树复壮。
(2)水域保护
①加强对红旗渠的保护和管理。提高红旗渠周边的绿化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定期对红旗渠中的乱石、淤沙进行清理。
②加强对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林的建设,禁止无序截留、引水,以保持河流水质的清洁和长期稳定的水景景观。
③加强对水域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按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对新增旅游服务基地的污水排放进行审批,严格控制和减少各类污水的直接排放。
④加强风景区内的农田、果园及其它林地内对化肥、农药使用的管理,以防污染水域。
⑤风景区内新建山塘、水库、引水渠等水利设施必须经过专家论证,避免对水景景观及下游水系产生不利影响。
(3)生物多样性保护
①严格保护风景区仅存的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和特有的珍稀物种。在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保护和使用乡土树种,保持原有的灌木丛,尽快恢复本底山林的植被群落面貌。
②严禁捕杀、贩卖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扩大阔叶林和浆果类植物的种植面积,为鸟类生息繁衍创造条件。可利用添制人工巢箱等方式,对自然环境中的鸟类进行保护。
③加强科学研究与监测,制定合理的动物保护区域与迁徙活动的廊道,并相应合理制定限时、限期的游览线路。
④加强宣传。在有关地段设立警示牌,向游客介绍林虑山各类物种的生活习性和濒危程度,传授观察和欣赏该动物的方法和技巧,引导游客主动保护在该处活动的动物。
3.核心景区的保护
核心景区是指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林虑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具体范围包括红旗渠保护区和太行大峡谷保护区(见右图:图片来源,自绘)。针对核心景区的特点,其保护重点应是红旗渠人文胜迹、大峡谷山体地貌和植被。红旗渠的保护不仅限于对现存红旗渠本身的保护,还应保护其整体的环境风貌与精神氛围;山体地貌保护不仅限于对现存景观较好的山、岩、洞、壑的保护,同时还应对因开山采矿而破坏的山体进行适当的处理、修复和绿化屏挡;对植被的保护不仅限于对生长较好的古树名木和现有的山林的保护,还应进行科学教育,使其向风景林的方向发展,提高景观与生态价值。其保护具体措施如下:
(1)核心景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严禁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和重要景点周围建设宾馆、度假村、房地产开发等各种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和设施。
(2)符合规划要求的规划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批;手续不全的不得阻止实施。
(3)对核心景区内不符合规划、未经批准以及与核心景区资源保护无关的各项建筑物、构筑物,都应当提出搬迁、拆除或改做他用的的处理方案。
五、结语
以上是在对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之上,根据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自身特点以及对资源保护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以自己的观点明确分析了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的具体措施,希望对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以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金路:风景名胜区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园林。2002,19(2):23--25。
[2][美]J.o.西蒙兹:大地景观一环境规划指南[M].程里饶译.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0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水利部提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水生态保护,加快水利建设,建设生态水利已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水利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工程建设也提出了更多高的要求,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愈加迅速且具有时代性。很多人过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和谐发展,如何建设好生态水利工程,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1 传统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区别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水利工程正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阶段,人们通过开发、利用、改造及控制河流等手段,满足了日益增加的供水、发电、灌溉、防洪等需求。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和陆生生态环境,比如会影响气候、土壤环境、地质、河流的水质水温、陆地环境及生物、人文环境、森林和植被等。我们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严酷局面,这些与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发展生态水利是十分不符的。
相较于传统的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更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改善或修复,以强调生态、服务生态为建设目标,以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为设计重点,更关注其生态效益。可以说是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2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2.1 典型的生态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分为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替代型和综合型3类。从古至今,都有典型的工程案例,且其意义重大。例如中国最早的保护生态的水利工程是大禹治水疏通九河,因其疏河而保护了黄河流域生态,抵御了洪涝灾害的侵扰;典型的替代型生态水利工程是秦始皇时代修建的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解决粮草运输,对统一岭南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该工程还以“三七分水”的形式实现了对湘江原河道的生态保护;都江堰是综合型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历史悠久且效益显著,它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美的结合,做到了人水和谐、道法自然,同时还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今,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有塔里木河调水、黑河调水和扎龙湿地补水工程,桂林两江四湖的建设,北方黄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以及小水电等。
2.2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护生态,更要改善生态,这就要求我们兴建更多的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还妥善保护环境资源,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和谐统一,符合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构建了传统水利工程和现代生态学的有机结合。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治水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兴水利、除水害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加强水土资源保护和修复、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要求着力抓好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建设。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土开发格局优化、促进资源节约、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护环境、以及建立水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体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2.3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与措施
2.3.1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要求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始终遵循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保持和维护自我恢复能力、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等3个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
2.3.2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水电工程,其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就需要科学布局治理开发工程,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不仅要在工程的规划阶段融入生态水利的理念,而且要将其融入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中去,这就要求工程既要满足整体系统的生态要求,还要满足个体的生态设计要求。在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设计、施工方式和方法、后期管理和运行等各个环节满足生态要求,努力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内容设计,并与环境工程设计有机结合。在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采用生态环境友好的技术措施,做好污、废水弃渣处理,加强工程环境监测,做好工区保护等。施工完成后,落实竣工后迹地恢复,并实行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施行引入生态水利工程的后评价,建立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和反馈机制等。
3 展望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供水量的需求不断增加,排污量也在增加。同时,面临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加强水生态与水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成为现代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建设的有效结合,既能实现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能保护和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会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蓝藻之祸
被太湖滋养了千百年的江苏无锡,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用水危机。
2007年5月29日上午,在高温的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突然大面积蓝藻爆发,供给全市市民的饮水源也迅速被蓝藻污染。现场虽然进行了打捞,无奈蓝藻爆发太严重而无法控制。遭到蓝藻污染的、散发浓浓腥臭味的水进入了自来水厂,然后通过管道流进了千家万户。
蓝藻又称蓝绿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加剧了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较大危害,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的死亡。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2007年5月31日下午专程到无锡实地了解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强调要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确保无锡的饮水安全和清洁用水,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确保社会秩序特别是学校教学的稳定。近年来,太湖几乎成为我国江河湖海污染水处理难的负面标本,太湖蓝藻更是年年爆发。江浙沪三地政府多年来重视对太湖环境治理,但目前尚未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太湖的水污染依然严重,太湖生态系统结构持续恶化。如果再不痛下决心综合治理太湖,其带给人们的将会是灾难性的生态恶果。太湖蓝藻每年都要集中爆发
住在太湖附近的居民说,近年来,蓝藻水华就像“牛皮癣”,越治越多,一到夏天就爆发,很多鱼虾、螺蛳等水生物因缺氧死亡,湖水散发阵阵恶臭。
事实上,2007年4月下旬以来,太湖梅梁湾100多平方公里水域爆发大规模蓝藻水华,沉水植物大量消亡,再次敲响了太湖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本刊记者采访时看到,太湖梅梁湾水域大部分水面被厚厚的蓝藻覆盖,水体浑浊。
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的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太湖夏季出现严重蓝藻水华的面积大幅南扩和东扩,目前已基本覆盖整个太湖。以前太湖蓝藻爆发的时间是每年的5月至11月,但去年12月,部分水域仍漂浮着大量的藻体颗粒。今年蓝藻爆发更是比往年提前了近3个月。蓝藻爆发的严重性也在增加,据太湖沿岸的村民描述,去年太湖首次出现超厚蓝藻水华,沿岸带几百米水面上的蓝藻厚度达10厘米左右,湖面上如同盖了个厚厚的绿色泡沫棉被。由于污染不断加重,太湖沉水植物的分布面积大幅度萎缩。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近3年来,随着蓝藻大面积入侵,在贡湖湾、西山岛南至七都的东英嘴一带、西山与东山之间,清水型水草大量减少,水体透明度显著下降。
监测结果还显示,太湖的营养盐浓度持续增高,富营养化加重趋势明显。每年5~10月份太湖湖心区8号监测点的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水体总磷的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平均值均呈现不断增加趋势。
由于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日益受到威胁。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以二类、三类为主,有32%的水体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要求。其中,浙江嘉兴市的情况较为严重,其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劣于四类水体。
三大类污染围攻太湖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太湖水质不断恶化的趋势虽然和近年来异常的高温、少雨天气,以及太湖水位的降低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排入太湖的污染物远远大于太湖的环境容量。与“十五”计划水质目标相比,21条主要环太湖河流出入湖断面水质达标率为61.9%,45条主要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仅为53.3%。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按照污染物来源,目前太湖的外部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三大类。其中,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纺织印染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领域。虽然近年来太湖流域实施达标排放,但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污染排放量迅速增加。随着产业转移加快,一些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转移到了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大量工业污染沿着河网进入太湖,使太湖工业污染控制更加困难。现有农业生产方式也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据统计,太湖流域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从1979年的24.4公斤增加到目前的66.7公斤。而一些发达国家规定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不得超过22.5公斤。
据秦伯强介绍,太湖地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是世界上人口高密度地区之一。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增多使得城市生活污水排入量迅速增大。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很多农村地区改旱厕为水厕,这些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染源,成为太湖河网地区氮指标的重要来源。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但由于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总体建设相对滞后。同时,过度围网养殖使太湖走向沼泽化。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专家通过卫星遥测图测算,东太湖面积131平方公里,围网养殖面积达54平方公里,约占东太湖总面积的41%。据测算,目前东太湖湖底平均沉积速率为每年1.24厘米左右,照此发展,50年后湖底沉积将达3米,东太湖将因严重沼泽化而逐渐消亡。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崔广柏教授指出,除了直接污染太湖,过度围网养殖还严重阻隔、减缓了湖区水流,致使水流不畅,湖泊淤积加剧,大大削弱了太湖的泄洪调蓄功能。
秦伯强认为,太湖的富营养化已呈积重难返之势,单个的、短期的、片面的措施根本无力回天。如果按照太湖流域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太湖治理模式,未来10~20年内,太湖生态系统结构很难有根本好转。他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沿太湖地区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太湖生态系统结构迅速恶化的势头。
太湖污染治理需要“先诊断”
秦伯强认为,目前太湖治理仍然有两个基本问题“不清”:太湖污染源情况不清,太湖目前状况的成因不清。
秦伯强说,现在太湖控源截污主要以防控工业污染为主,主要依据的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调查所得出的数据。但是近年来,在太湖总氮和总磷的来源中,工业污染比例显著下降,而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比例显著增加。因此,就目前而言,以工业污染控制排放为主要对象的治理措施,对于太湖目前最突出的富营养化问题,已很难起到预期效果。秦伯强忧心地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有关太湖污染来源和组成比例的权威估算,这与太湖地区复杂的河网及其水力联系有关。目前对太湖污染源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连接太湖的172条河流进行监测,这种方法只能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估算,对各类污染源的具体组成没有办法厘清。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除了污染源的控制,四周河道建闸和湖岸浆砌使得太湖水文发生了很大改变,极大降低了湖泊换水周期和湖泊自净能力。位于东太湖的渔业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渔业用草收割等问题,既影响湖泊的水质,又影响湖泊的生态系统结构,但由于目前缺乏这些方面的资料,还不能对太湖目前状况的成因作出细致分析。近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加大太湖治理科研力度,希望通过生物、物理、水利、化学、生态等方法彻底遏制太湖生态系统恶化趋势。但一些太湖治理方面的专家认为,目前采取的措施,孤立来看,似乎都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放到太湖环境治理的大背景下,有些措施则值得商榷。秦伯强认为,恢复水生植物是目前生物治理太湖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在当前的治理过程中,存在把水生植物恢复等同于生态修复的认识误区;在实际措施中,把工作重点放在水生植物种植本身上,忽视其外部生长条件(营养盐浓度、风浪、光照、沉积物类型等)的改善,有一定盲目性。秦伯强认为,生态修复和生物净化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过分夸大。近年来,“引江济太”(将长江水引进太湖)工程成为太湖治理的重要措施。崔广柏教授认为,“引江济太”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增加太湖的水资源量,扩大太湖的环境容量。但随着长江水质逐渐恶化,部分水质指标已经与太湖非常接近,少数指标(如磷)已超过太湖,长江作为“引江济太”清洁水的来源将难以为继。因此从根本上说,“引江济太”治标不治本。只能作为临时应急措施,不能作为一种常态方法使用。
专家认为,湖泊治理与生态修复有许多方法和途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术,需要“先诊断,后下药”。一味堆砌各种技术,轮番使用,并非明智之举。要改善太湖水质,防治蓝藻水华发生,需要标本兼治,长期目标与短期成效相结合。在现阶段全流域无法遏制污染发展的情况下,应重点解决四周老百姓的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长期而言,需要把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应针对太湖流域河湖密布的特点,建立河网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区,体现区域污染源头控制、河网截污、河口与湖湾净化以及湖泊生态修复的“防、控、治一体化”指导思想。
“多头治水”亟待统筹行动
受访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太湖治理涉及多个区域和部门,条块分割造成“多头治水”的体制性问题。环保部门主要职责是监督水环境,却由于城市污水和江河不在其管理范围,大量城市污水被直接排入江河而无法进行管理;河道虽属水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但河道水政部门对于水污染管理缺乏法律依据;渔业养殖对水环境有重大影响,但是却属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在治理太湖的具体措施上,相关部门之间的步调有时候不一致,甚至出现扯皮现象。崔广柏坦言,目前太湖流域的管理组织有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等,但都无法打通区域隔阂,协调好太湖流域各行政区域的湖泊治理资源。流域管不了区域,造成区域规划与太湖流域综合规划不接轨,“规划打架”现象时有发生。
崔广柏认为,一直以来,治理太湖的思路更多的是强调流域治理,希望通过对太湖水域的科学治理,解决太湖富营养化问题。事实证明,“就水论水”治不好太湖。治理太湖必须把流域治理和区域治理结合起来,打破行政区划,进行区域统筹。
专家们建议,应尽快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负责太湖综合治理的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协调治理步骤,全面、科学、长期地对太湖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