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职业教育

初中职业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7 10:44: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职业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职业教育

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初中学校;加快接轨

一、推进中职学校与初中学校的接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客观上讲,初中毕业生选择上高中、考大学,最终成功的只有30%,受高中“三限政策”(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的影响,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不能踏进普通高中的门槛。这部分初中毕业生出路在哪儿?前途在何处?

搞好中职学校与初中学校接轨,对这些毕业进行合理引导,让这些学生从自身爱好、家庭经济情况和对前途的向往出发,选择学知求艺学校,既是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又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而言,初中毕业后尽早考虑他们的未来,对考大学无望的初中毕业生,及时引导他们报考相关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既可使家长以最少的教育投资获得最满意的回报,又能使学生在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变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有施展才华、发挥才能的领域和舞台。因此,实现中职学校与初中学校的接轨,引导并鼓励那些上大学无望的初中毕业生积极报考适合自身发展的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是家长和学生理智而务实的选择。

就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而言,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既需要高层次、高学历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创新人才,又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社会有分工,不管多高水平的研究、创新和设计,最后还是要靠工人、农民去生产、去应用,在实践中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对创新技术的扩展对社会形成的推动力远远大于技术创新产生的推动力。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主要是靠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完成的,从目前情况看,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劳动者素质低下;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实际来看,通过让农民的孩子上普高、考大学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不仅不可能,反而不现实,唯一可行且积极有效的途径,是引导那些考大学无望的初中毕业生走职业技术教育之路。

由此看来,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国情和区域经济实际,引导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加快中职学校和初中学校接轨的建议。

1.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长期以来,人们由于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对职业教育产生鄙薄思想和认识误区,社会上许多人不知道何为中职,总觉得职业学校不是很“正规”的学校,甚至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劳动者的教育,学上两三年,最后还是回到家里,还得待业,因而不支持子女上中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使家长和学生走出认识误区,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以职教就业学生杰出代表和先进典型为榜样,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宣传引导,使他们从国家政策、社会需要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所以,着眼社会需要,转变社会认识,职业教育发展将大有可为。

2.加强与初中学校的联系沟通。

“走出去”,深入中学,与学生、与教师开展面对面招生宣传,让农村初中教师、学生深入了解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就业安置、办学特色等,让学生对中职学校产生浓厚兴趣,愿意到中职学校学一两门技术,这对家长、社会消除对中职学校的偏见,减少学生初中毕业后盲目流向社会必将有益。中职学校“走出去”,到各农村中学也可获得初中毕业生各方面的信息,如学生学习素质、思想动态和毕业生升学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中等职业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的“断层”和“脱节”,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3.落实并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走出去”策略,是解决农村家长思想观的问题,而对农村贫困生的扶贫资助,是解决农村家长对子女高额教育投资负担的问题。不少家长想送子女读中职,却没有经济能力,他们更渴望能享受到国家政策的扶贫优惠,让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后,继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所以中职学校要尽最大努力争取政策,积极落实并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

4.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是根本。

中等职业学校在抓好招生,解决“入口”的同时,应花大力气解决“出口”问题,这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源问题、增强职业学校吸引力的有效措施。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公正认识、评价自我,找到自身定位。另一方面积极与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深层次上的合作关系,为他们培养所需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以此拉动招生,推进中职教育和初中学校的接轨。

5.加强对初中学生分流工作的指导。

篇(2)

要实现县级中职学校突破式发展,就要改变思维定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就业或升学的需求。改革办学模式,积极与高职院校贯通办学、与企业合作办学、与城市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与普通高中融通办学、与普通初中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渗透。建立县级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升学和继续学习联动机制,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利用县级中职学校配套的教学、实训、生活、体育等设施和“双师型”师资力量,整合资源,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优势。

第一,进一步加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建设。拓宽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入高职学习的渠道,支持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采取“2+3”或“3+2”形式联合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对从高三转入或高中毕业接受“一年制”中职教育的学生,采用“1+3”形式,免试注册升入高职院校。进一步扩大本科院校招收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试点规模。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招收的中职毕业生全部进行单独整建制编班教学。此外,还应根据学生意愿,允许学生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之间双向流动、允许学生在中职学校不同教学班之间双向流动。

第二,开展城市职业院校结对帮扶。实施城市中职与县级中职学校对口帮扶制度,鼓励二者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建立健全中高职衔接招生、管理、教学和评价制度体系,形成中高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要帮助对口帮扶的中职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接收中职学校教师来校进修培训或跟班学习,多种形式派出专业教师到中职学校参与和指导教学,安排三年级学生到中职学校协助实践教学。鼓励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到县级中职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县级中职学校学生的校园生活。

第三,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县级中职教育。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支持行业企业以混合经济体方式开展联合办学,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政府相关部门在财政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扶持。企业因接收实习生实际所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进行捐赠。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校企“双元”联合招生订单培养。

第四,因地制宜开展职业教育渗透。以送教上门方式在初中阶段教育渗透职业教育,利用普通初中劳技课时,由县级中职学校将职业教育课程开设到普通初中。以举办职业初中方式在初中阶段教育渗透职业教育,办学资源相对富裕的县级中职学校可增设职业初中并接收从普通初中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转入的学生,实行半年学制,在继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课程的基础上增设职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

篇(3)

一、活动思路

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宣传国家、省、市、县有关资助政策,宣传优秀技能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大力宣传我县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的突出成绩,向社会展示职业教育风采。通过宣传,深刻转变社会、家长、学生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就业观,掀起全县上下重视、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热潮,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主题

转变就学观念,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转型跨越发展。

三、活动时间

2012年4月

四、活动方式

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由县教育局具体负责,各中等职业学校、各初级中学积极配合,动员各种媒体广泛参与,采取面上宣传与学校特色宣传相结合的方式。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职业教育“特色宣传”活动。各中等职业学校制作专题宣传片,在电视台播放;在教育信息网上开设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专栏,各中等职业学校提供文字和图片资料。专题片和专栏内容要紧扣职业发展主线,具体内容如下:

1.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2.学校办学特色和亮点(包括办学理念、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专业特色、实训基地、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风采,就业方向以及毕业生就业后取得的成就等)。

3.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招生政策;

4.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开展职业教育“访谈”活动。邀请新闻媒体对职业教育战线涌现出的优秀校长、教师、学生进行采访,对教育局负责人进行采访,对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采访。访谈的内容紧扣“教育结构调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对教育观、人才观、就业观的看法”、“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和就业方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

(三)开展职业教育“上街”宣传活动。组织全县各中职学校学生上街宣传,营造职业教育宣传声势,切实掀起职业教育宣传的热潮。各中学在学校门口悬挂条幅、横幅,各中职学校制作职教宣传车,设立宣传点(宣传点现场要有宣传板、宣传资料和电视等播放设施);组织学生组成方队上街进行宣传,县新闻媒体对宣传进行全面报道。

(四)开展职业教育招生“面对面”宣传活动。各中等职业学校要从4月份起,集中3个月左右的时间,组成招生宣传组深入村社、校园、家庭开展“面对面”宣传活动,各中职学校要动员学校教师和学生当好招生宣传员,根据户籍所在地组成宣传小组或小分队,利用周末时间深入村社和家庭开展“面对面”宣传;各初中学校要开展好职业教育“进班级”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校会、班会集中开展宣传,校园设立“职业教育宣传栏”,校门口悬挂职业教育宣传横幅、条幅,公布咨询电话。各学校要把中职宣传活动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在宣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耐心讲解,想方设计扩大宣传面,动员和鼓励初高中毕业生、社会适龄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群体接受职业教育。市教育局统一编印《2012年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指南》和《致全市初中毕业生和家长的一封信》,由各宣传组工作人员负责发放。

(五)开展职业教育招生“培训”活动。县教育局将组织召开全县中职招生工作会议,对各中职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各初中学校校长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各中职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及各初中学校校长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和支持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同时,县教育局要与各初级中学签订职业教育招生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招生任务向初级中学进行分解。各中学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公办学校办学行为的通知》要求,统筹安排招生计划,严禁普通高中一年级超计划招生,严禁各初中举办初三复读班,初三复读生的数量控制在初三应届生总数的3%以内,对违规举办初三复读班的初级中学校长实行“一票否决”,直接免职。

(六)开展职业教育招生市场“治理”活动。县教育局协调监察、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在5-9月份集中开展职业教育招生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坚决查处和清理各种非法招生摊点、非法招生机构,打击有偿招生、传销式招生等行为,切实净化招生环境。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此次宣传月活动的领导,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识组织实施,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篇(4)

 

与此同时,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2007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大约安排82亿元用于中职国家助学金,占国家助学金总数154亿元的一半以上;2008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国家助学金达到308亿元,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也超过一半°3。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范围是全部中职学生的5%,到2007年受资助的学生达到1600万人,占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90%,资助额度也从2006年的1000元增加到2007年的1500元。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资助范围越来越大,且资助的力度也是越来越强。

 

在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大环境下,有研究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为改变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少年报考职业院校起到了重要作用12-3。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不是学生选择读中职的主要动因H。在教育资源稀缺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这么大额度与范围的资助,是否能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就读职校,是否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仅关系到教育经费的有效利用,还关系到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增强及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选用官方的统计数据和实证调查数据两个维度的数据来进行统计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数据分析

 

为了有力地研究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作用,在使用调查数据的同时,作者也选取了官方公布的权威数据进行研究,力求研究结果全面且可信。

 

(一)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

 

2006年,随着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财教2006]74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开始全面实施。而国家助学金对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就是,是否能吸引到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本研究选取国家每年公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进行研究,因为招生人数是否增加能直接反应资助政策是否吸引到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也即能反应该项政策是否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为655.66万人,2006年到2010年招生人数分别是747.82万人、810.02万人、812.11万人、868.52万人、870.42万人。从下图可以看出,从每年招生人数的增长量可以看出,在资助政策开始实施的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比上年增幅最大,为92.16万人,而之后的2007年中职招生人数增幅也比较大,为62.2万人。2009年国家开始实施免费政策,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比上年增加56.41万人。虽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维持增长的趋势,但是2008年和2010年的增量却较小,仅为2.09万人和1.9万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资助政策开始实施的当年吸引力比较大,而随着政策的实施,政策后劲显得不足,也即资助政策对学生吸引力的弹性较小。

 

(二)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作用,本研究在河南的郑州、漯河、信阳三市共发放学生问卷3700份,回收问卷3542份,回收率为95.73%,有效问卷3529份。在问卷中专门设计了针对学生资助的问题,即当问及中职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原因时”把“接受职业教育可以享受1500元资助”作为一个选项。经过分析,资助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作用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资助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助政策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些学生在选择职业学校时考虑到了资助的因素。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的学生认为“接受职业教育可以享受1500元资助”。从调查结果7%的比例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学生上职业学校是因为能得到资助,也就是说资助对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其次,资助政策对农村、家庭经济贫困生源影响较大。具体来看,在这7%的学生当中,有71.2%的学生来自于农村,16%的学生来自于乡镇,11%的学生来自于县级市或县镇,1.8%的学生来自于省辖市。从中可以看出资助对农村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其次是乡镇,再次是县级市或县镇,最后是省辖市。其中,对农村生源学生的吸引力明显大于乡镇、县市和省辖市。另外,就家庭收入来看,来自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下、2000~4000元、4000~6000元、6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的学生分别占25.6%、24.4%、14.9%、17.9%、17.3%。数据显示,资助对年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家庭吸引力比较大。

 

最后,资助政策对一年级新生的影响较大。在这7%因为能得到资助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62.6%、19.3%、18.2%。从中可见,资助政策对一年级学生,即初中毕业生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三、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对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的分析,资助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作用主要呈现如下规律,即资助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作用整体较小,且资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主要作用对象是低收入人群和初中毕业生。这些结果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一)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期性、复杂性

 

由于受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缺乏吸引力,所以中职吸引力不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需要融合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对于如此长期、复杂的问题,试图通过一项政策的出台予以解决是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这也就决定了资助政策的作用后劲不足,不能持续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同时也决定了仅有7%的学生在选择职业学校时受资助政策的影响,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作用不强。

 

(二)中职就学价格因素的影响较小

 

虽然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多来自于农村5,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例,2005年到2011年分别为3255元、3587元、4140元、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7年间增长了3722元,增幅达到114%。与此对应的是农村居民的教育支付能力也在显著提高,而1500元的资助对于农村家庭的影响也越来越小。相关研究结果也显示,经济因素不是人们教育种类选择的主要原因63,就学价格因素不是初中毕业生选择上中职还是普通高中的关键因素,而学习成绩是影响学生分流意向和教育选择的最重要的原因67。这一原因也决定了国家资助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作用较小,即使有吸引力也是家庭经济特别贫困的学生。

 

(三)高中阶段适龄受教育人口的持续下降

 

国家资助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作用不强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断下降的高中阶段适龄受教育人口。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卓有成效的实施,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我国已于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近年来初中毛入学率也在不断提高,到2010年14鉴于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作用较小,要使国家助学金政策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政策针对性,设计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

 

从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可以看出,资助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作用不强,且主要起作用的对象是低收入家庭和低年级学生。从中可以看出,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真正需要资助的。而当前,我国实施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是一项普惠性的政策,从2007年开始,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且2007年当年受资助的学生已经占到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90%。这样一刀切、大范围的资助政策必然会损害真正需要资助学生的利益,使国家助学金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了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使国家助学金政策真正起到资助贫困学生的作用,应该针对资助政策主要起作用的对象制定资助政策,把资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

 

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在义务教育质量相对较差的状态下,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不仅能提升整体教育的质量,还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相对紧缺的教育资源。就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差的情况来看,很大原因是因为义务教育质量落后。鉴于此,国家应该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教育,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实,确保教育规划优先、财政投入优先、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坚持内涵发展路线,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篇(5)

关键词 丹尼森系数法;中等职业教育;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6-0057-06

国内学者已经就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崔玉平采用与丹尼森大致相同的方法,得出1982~1990年间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84%[1]。杭永宝利用修正了的丹尼森系数法对我国1993~2004年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估算[2]。凌云莉、唐志丹运用丹尼森基本模型研究认为,辽宁省1996~2006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世界水平而与全国水平相当[3]。燕玉铎等以丹尼森因素分析法为基础,全面测算了1991~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4]。从以上文献梳理来看,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少,因此,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基本模型

本文主要运用丹尼森系数法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Denison E. F,1962)认为,劳动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构成因素。如果把同质工人的数量和人均劳动小时数作为劳动数量方面的构成因素,把教育作为劳动质量方面的一个构成因素。那么,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变成如下形式:

Y=SKa(LE)b (1)

S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不包含教育质量因素的劳动投入量,E表示教育投入量,Y表示国民收入产出量。对(1)两边求时间t的全导数,且两边同时除以Y,经过推导,可得国民收入产出增长速度模型:

y=s+ak+bn+be (2)

其中:s表示年技术进步率,a表示产出对资本弹性率,k表示资本投入量年增长率,b表示产出对劳动的弹性率,n表示不含教育质量因素的劳动年增长速度,e表示教育投入量年均增长速度,y表示国民收入年均增长。因此,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可以表示为:

Re=ye/y=b×e/y (3)

这就是目前被国际教育经济学界广泛采用的计量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模型中,y代表国民收入总的增长率,ye代表由教育的作用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率,Re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二)数据来源和说明

选取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辽宁省统计年鉴》GDP和各层次教育程度人均收入及从业人员的比例等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由于在确定2001年中职从业人员百分比时,需要1961~2001年中职毕业生数据,而1961年前数据查询困难,即使存在部分数据也很模糊。

1.关于b的取值

本研究拟采用麦迪逊的b系数值为0.7,实际上,我国的b值可能低于0.7。也就是认为劳动对产出的弹性为0.7,即认为劳动投入每增加1%,产出增加量为0.7%。

2.关于e的确定问题

由于e的投入还包括勤奋努力程度、个人天赋、家庭背景等因素,因此,依据丹尼森等西方学者通行的算法,把教育程度提高带来的劳动量增长率用0.6做折算。

由于丹尼森模型中没有给出分别估算各类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方法,本文在杭永宝权数分配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类教育重新赋权。将我国的教育分为六个主要层次,分别为:本科以上、高职(大专)、中专、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设这6种教育投入增长率分别为e6、e5、e4、e3、e2、e1。

二、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估算

(一)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估算

1.计算劳动力数量换算系数

依据我国实施市场经济年间接受六个主要层次教育从业人员年平均收入,推断出接受相应教育层次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倍数,进而推导出接受大学以上、高职、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教育所提高的劳动力质量换算为劳动力数量的系数。本文采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李实教授对辽宁地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所调研的不同学历层次的年工资收入数据,计算2001~2010年间不同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劳动力折算系数,主要依据是:采用丹尼森系数法估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估算期间劳动力折算系数不变。2002年辽宁受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专、高职、大学以上教育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分别为5702.70元、9117.90元、10170.24元、11327.17元、12888.56元、15675.40元。其劳动生产率比例倍数为1/1.60/1.78/1.99/2.26/2.75[5]。由此可以得出,受大学以上、高职、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教育从业人员的劳动力数量折算系数分别为:2.75、2.26、1.99、1.78、1.60、1。

2.推算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分布

通过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可以直接查出2001年和2010年研究生、大学、高职、普通高中和中职、初中、小学、小学以下从业人员的比重,见表1。

表1 2001年与2010年辽宁省从业人员受7种教育各占百分比(%)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2002)》。

由于年鉴中受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从业人员的百分比未直接给出,只给出了两者之和为13.7%。将中职从业人员所占百分比从13.7%中分离出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整合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复杂的推算。依据我国制度规定,有效适龄劳动人口的年龄(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和中职生入学年龄、教育体制推算中职毕业生在从业人员中的人数。假定中职毕业生完全在本省区域内就业。2001年中职教育程度从业人员为1996~2001年间的毕业女生人数与毕业男生人数之和。

推算时,女生和男生的比例用2001~1961年全部中职毕业生人数减去1965~1961年中职毕业女生人数。同理,2010年中职教育程度从业人员为2010~1975年间的毕业女生数与毕业男生数之和。推算时,女生和男生的比例用2010~1970年全部中职毕业生人数减去1974~1970年中职毕业女生人数。

由表2可知,1965~1961年间中职毕业生人数为77493人,1975~1971年间中职毕业生人数为36820人,平均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为7364人,则1974~1971年间中职毕业生人数约为29456人;1970年为19477人。因此,1970~1974年间中职毕业生人数约为48933人。1961~1965年和1978年中职女生所占比重分别为35.8%、39.7%、39.5%、32.7%、37.9%和35.3%,1965~1961年间中职女生的平均比重为37.12%,因而可以推算出1965~1961年中职女毕业生数为28765人。由于1966~1976年中国发生,中职女生所占比重数据缺失[6]。因此,用1978年中职女生比重估算1974~1970年中职毕业生中女生人数,则1974~1970年中职毕业女生人数为17127人。

根据表2可推导出2001年中职教育从业人员人数为174663人;2010年从业人员中中职毕业生人数为2878349(2895476-17127)人。由2001和2010年的《辽宁统计年鉴》可知,2001年和2010年辽宁从业人员分别为2069.3万人、2317.5万人,则2001年和2010年从业人员中接受中职教育者所占比重分别为8.44%和12.41%。结合表1,2001年和2010年从业人员中受普通高中教育所占比例分别为5.26%和1.92%。

3.分别计算从业人员人均教育综合指数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表1数据进行修正,可以得出辽宁省从业人员受8种教育分布的百分比。见表3。

表3 2001、2010年辽宁省从业人员受8种教育分布百分比(%)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2002)》,根据上述计算整理获得。

根据我国目前执行的学制和表3,分别计算2001年和2010年辽宁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

2001年辽宁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

研究生=0÷100×3=0

本科=1.3÷100×4=0.052

大专(高职)=4.9÷100×3=0.147

中职=8.44÷100×3=0.2532

普通高中=(5.26+4.9+1.3)÷100×3=0.3438

中学=(51.3+5.26+8.44+4.9+1.3)÷100×3=2.136

小学=(26.7+51.3+5.26+8.44+4.9+1.3)÷100×6=5.874[7]

2010年辽宁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

研究生=0.47÷100×3=0.0141

本科=(5.5+0.47)÷100×4=0.2388

大专(高职)=7.6÷100×3=0.228

中职=12.41÷100×3=0.3723

普通高中=(1.92+7.6+5.5+0.47)÷100×3=0.4647

中学=(53.9+1.92+12.41+7.6+5.5+0.47)÷100×3=2.454

小学=(17.5+53.9+1.92+12.41+7.6+5.5+0.47)÷100×6=5.958

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劳动投入量用教育综合指数来表示。把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看作是权数分别乘以劳动力数量折算系数,据此计算出劳动力人均教育综合指数E1(2010年)和E0(2001年),如表4所示。

表4 2001、2010年辽宁省劳动力人均教育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折算系数与2001、2010年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年限平均),再对2001年和2010年不同教育程度的年限平均求和,即得出2001年、2010年人均教育综合指数分别为10.882652和12.663198。

4.计算从业人员人均受6种教育投入年增长率、教育综合指数平均年增长率、受教育年限平均年增长率。

基本公式运用几何平均法,见(4):

(4)

其中n为起始年与终止年之间的间隔年限数。根据公式(4),计算辽宁省从业人员受本科以上、高职、中职、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教育平均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按上述公式计算不同教育程度的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N,N6、N5、N4、N3、N2、N1表示本科以上、高职、中职、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则有:

N6=(0.695475/0.143)1/9-1=19.214%

N5=(0.51528/0.33222)1/9-1=4.998%

N3=(0.827166/0.611964)1/9-1=3.405%

N4=(0.740877/0.503868)1/9-1=4.375%

N1=(5.958/5.874)1/9-1=0.158%

N2=(3.9264/3.4176)1/9-1=1.554%

可以看出,本科以上教育指数增长最快,其次就是中职和高职教育,分别为4.386%和4.998%。

辽宁省2001~2010年间教育平均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

E=(12.663198/10.882652)1/9-1=1.697%

5.分别计算6种层次教育指数增长率占年均总教育指数增长率的百分比

可以用本科以上、高职、中职、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育指数年均增长率与各类教育劳动力数量折算系数的乘积作为权数(比例),直接计算(分配)其占年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百分比,分别计算6种不同层次教育引起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实际值(E6,E5,E4,E3,E2,E1)。其结果为:6种层次教育占年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权数分别是2.75×N6、2.26×N5、1.99×N4、1.78×N3、1.60×N2、1×N1,则具体数值分别为52.839%、11.295%、8.706%、6.061%、2.486%、0.158%。假定权数的公约数为M,则有M×(52.839%+11.295%+8.706%+6.061%+2.486%+0.158%)=100%,可以求出M=1.226(100/81.545)。2001~2010年本科以上、高职、中职、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育年均综合指数增长率占年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百分比分别为64.781%、13.848%、10.673%、7.431%、3.048%、0.194%。2001~2010年辽宁省本科以上、高职、中职、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育指数增长引起的年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实际值为用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乘以辽宁省2001~2010年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1.697%,即E6,E5,E4,E3,E2,E1分别为1.697%、1.099%、0.235%、0.181%、0.126%、0.052%、0.003%。

6.分别计算6种层次教育投入增长率

结果分别为:

e6=0.6E6=0.6×1.091%=0.660%

e5=0.6E5=0.6×0.235%=0.141%

e4=0.6E4=0.6×0.181%=0.109%

e3=0.6E3=0.6×0.126%=0.076%

e2=0.6E2=0.6×0.052%=0.031%

e1=0.6E1=0.6×0.003%=0.002%

7.计算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y)

实际增长率是以本国货币可比价格为基础计算的。根据2002和2011年的《辽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设辽宁省1952年的GDP为100,则2010年GDP指数为13683.4,2001年GDP指数为4555.1。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实际年均增长率(y),则y=(13683.4/4555.1)1/9-1=13%,GDP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3%。

8.计算6种层次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根据基本模型公式Re=b×e/y计算各层次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结果见表5。

表5 2001~2010年辽宁省不同程度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资料来源:e代表不同教育程度投入增长率,b=0.7前面已经论述,e×b/y为辽宁省不同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计算整理获得。

(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估算

1.劳动力折算系数

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对不同性别各学历阶段的年工资收入求平均来计算2001~2010年不同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劳动力折算系数,再把受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高职、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从业人员的劳动力质量换算成劳动力数量的系数,即劳动力数量折算系数分别为:1.00、1.05、1.30、1.43、1.78、2.41、3.82[8]。

2.推算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分布

通过推算得出全国从业人员接受不同教育程度分布比例,见表6。

表6 2001、2010年全国从业人员接受不同教育程度分布百分比(%)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2002)》,根据上述计算整理获得。

3.估算不同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表7 2001~2010年全国不同程度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资料来源:e代表不同教育程度投入增长率,b=0.7前面已经论述,e×b/y为全国不同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计算整理获得。

三、结果分析

(一)省内不同教育层次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

由表5可知,中职教育对辽宁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585%,远高出普通高中、小学和初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中,相对于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高出0.178个百分点。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高职、本科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体来说,其比高职低0.174个百分点,比本科以上教育低2.96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辽宁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中间水平,但与同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普通高中相比,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明显优势,主要原因是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技术技能为主,中职毕业生就业后直接能创造社会价值;而高中教育主要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主,高中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在直接就业、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水平上差距很大。另外,通过估算不同层次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影响其结果的主要是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而影响教育综合指数的是劳动力折算系数和受教育年限,因此可以认为,当经济年增长率一定时,受教育年限越上,劳动力折算系数越大,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受教育年限相同除外)。

(二)辽宁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与全国的比较分析

与全国相比,辽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偏高。辽宁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585%,略高出2001~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0.525%的0.06个百分点。分析其原因,影响因素主要有不同层次教育年均综合指数增长率占年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百分比和经济年增长率。全国中职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占教育年均综合指数增长率为0.137%,小于辽宁省中职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占教育年均综合指数增长率0.181%。换言之,辽宁省中职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占教育年均综合指数增长率是全国中职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占教育年均综合指数增长率的1.32倍。全国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96%,小于辽宁省经济年均增长率的13%。由于辽宁省中职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占教育年均综合指数增长率相对于全国中职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占教育年均综合指数增长率的倍数高于辽宁省经济年均增长率相对于全国经济年均增长率的倍数,这使辽宁省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出全国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0.06%。假定教育综合指数一定,实际上教育年限(学制)无论是全国还是辽宁在某个教育层次上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劳动力折算系数。因此,可以假定劳动力折算系数全国和辽宁相同,这与丹尼森系数法估算假定又不谋而合。由此可见,经济年增长率是影响中职教育对经济年增长贡献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四、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与高中教育相比,辽宁的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同时与全国相比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略高,因此国家财政应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强度和保障力度。

一是国家应对中职教育财政审批、预算编制等环节给予政策倾斜,并从总量上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对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责任。中央政府投入提高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努力程度也要增强,使中等职业教育对经费的需求与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的机制[9]。二是落实好国家支持中职教育的优惠政策。三是构建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保障机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教师编制标准、校舍建设和维修以及设备配置标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1-5.

[2]杭永宝.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类测算及其相关分析[J].教育研究,2007(2):38-47.

[3]凌云莉,唐志丹.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1):5-7.

[4]燕玉铎,等. 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及分析[J].情报科学,2011(5):774~800.

[5][6][7][9]王凤羽.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1.

[8]魏巍,岳昌君.性别工资差异研究[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6:16.

Study on Contribution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gainst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Denison Coefficient Method

WANG Feng-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Yangtze Normal College, Fuling Chongqing 408100, China)

篇(6)

>>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与学生的能力培养 初中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论初中科学课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浅析初中科学课教学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系 探讨大学《物理》课程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初中科学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建构与探讨 初中科学课程对课堂模式转变及素质教育的影响分析 浅析在初中科学课程教育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初中科学课程“问题导学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对初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及思考 浅析初中科学课程改革教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实效性探究 试论初中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追问初中科学课程的“中国问题” 探讨在生物教学中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 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科学素养培养的探讨 德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7-29.

[2]庞超.瑞典高中职业教育改革新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0):67-69.

[3]孙祖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尝试——谈北莱茵ˉ威斯特法伦州综合高中模式实验[J].外国教育资料,1990(2):16-24.

[4]鞠玉华.日本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以职业高中为例[J].教育与经济,2003(1):58-62.

[5]邓宏宝.国外发展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策略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21-25.

[6]章鹏远.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6):36-39.

[7]莫莉莉.英国兴起新职业主义——职业教育进入普通高中[J].上海教育,2004(23):55.

[8]王洋,刘炳升.浅论理科教学中的STS教育思想[J].学科教育,1999(3):30-31.

[9]魏冰.STS与理科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9(2):33-35.

[10]蔡铁权.中学科学教育要关注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对我国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启迪[J].教育科学研究,2006(6):59-61.

[11]董仁忠.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综述——兼对我国综合高中课程的再思考[J].职教论坛,2005(27):58-61.

[12]湖北省教育厅.加强职业教育统筹,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J].政策,2008(11):55-57.

[13]沈佳乐.均衡与融合:高中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芬兰高中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89-93.

[14]穆玲.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职业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5):107.

[15]陶建英.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1(2):20-21.

篇(7)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高端技能IT人才;中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9-4507-02

1 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1.1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

在国外职业教育中,德国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企业在职业教育中起主导地位,学校依据企业的需求与并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在德国,中职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就业、进入继续教育(即高职)学习或者平等的进入研究型大学进行深造,实现了中高职的无缝对接。职业教育在德国深受学生青睐,这源于德国政府的重视、学生和家长及社会的认可度,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的。

在国内,随着近几年部分省市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共同探索与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衔接模式。目前计算机类等大多数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培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五年一贯制,即学生初中毕业后,可进行5年制职业教育学习,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最终获得大专文凭。此模式大多是在一个学校进行学习。

二是3+2分段模式,即初中毕业生首先在一个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期满后通过选拔考试进入另一所高职院校进行2年的继续学习,最终获得大专文凭。

三是对口升学模式,即学生首先在中职学校完成3年制学习,然后通过高考或者单独招生考试选拔后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对应专业的学习,最终获得大专文凭。

1.2 选题意义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提出要协调发展,实施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第十六条指出,制订中高职教育衔接计划,及部分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第四条指出,推动中高职衔接取得实质进展。总结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启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印发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三年行动计划,制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确定一批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着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从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中高职衔接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正在采取措施积极推进。

2 预期目标与研究内容

2.1 预期目标

通过将高职院校与所对接的3+2、对口升学和单独招生等各类中职学校生源基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各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劣,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模式。最终,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计算机类各专业特点,探索校企合作途径,总结形成一套切实可行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包括专业衔接、校企合作、课程衔接等衔接模式。随后在省内进行推广,推进其他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的实现中高职紧密衔接。

2.2 研究内容

2.2.1 中高职衔接模式研究

目前中高职衔接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五年一贯制,即学生初中毕业后,要进行5年制职业教育学习,有“2+3”和“3+2”两种模式。首先完成中等职业教育(2年或3年),然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3年或2年),最终获得大专文凭。此模式大多是在一个学校进行学习。二是3+2分段模式,即初中毕业生首先进行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期满后通过选拔考试择优进入另一所有合作协议的高职院校进行2年的继续学习,最终获得大专文凭。此模式学生只能进入签有合作协议的高职院校,不能进行自主选择。三是对口升学模式,即学生在中职学习3年,然后通过高考或者单独招生考试进入本省内的高职院校进行对应专业的学习,最终毕业时获得大专文凭。

本课题主要结合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专业特点,结合目前的几种模式,探索出利于中职和高职招生培养的贯通模式,比如成立专门升学班,招生考试内容的标准化等机制,从而促进中高职繁荣发展。同时探索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高端技能型IT人才的机制。

2.2.2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同属于职业教育大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断满足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中高职教育只是学生起点不同,教育机构不同,但都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2.3 课程衔接研究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点。由于中高职衔接模式不同,中高职的课程体系又存在差异,因此课程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阶段主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则更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但是,现有的中高职教育课程设置重叠,课程内容和要求层次不清。

对于五年一贯制而言,职业教育大多都在同一学校进行,因此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而对于分段3+2衔接模式,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不同学校进行,也意味着有两套课程体系。课程衔接就会出现重复课程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3 课题研究方案

以某高职院校和部分中职学校的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研究计算机类专业的中高职衔接问题。根据目前合作途径,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并实施验证。主要策略有:

3.1 建立良好灵活的选拔机制

目前,中职毕业生主要是通过由高职院校组织的“3+2”升学考试和对口升学考试选拔进入高职阶段的,主要根据成绩进行择优录取。但这都是在学生完成3年中职学习后,统一进行考试。其实对于中职学校接受能力快的优秀学生,可以由中职学校提前推荐到高职院校进行面试后直接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职学生,可以采用免试入学机制。高职教育可以打破“3+2”的固定时间限制,提前介入。另外为了促进中高职的繁荣发展,可以实施升学专班,探索应用型本科招生,吸引更多的适于进行职业教育的优秀生源。

3.2 组建阶梯式教学班级

由于各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同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学生在中职已经具有高职学生的应用素质,而相反有部分中职院校学生水平相对较低。如果将他们统一编班,采用同一套人才培养方法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今后,可以考虑采用阶梯式教学,制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各个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3.3 校企加强课程合作并贯通于中高职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

中高职衔接的最终目的就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那么课程体系衔接就是重点。因此,中高职院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中高职课程系统相互独立,造成学生在中职学习过的课程,到高职院校重复学习。这样,不但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无益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4 总结

在河南省,共有中职学校460余所,2011年参与3+2招生的中职学校有82所,2012年中专招生计划中包含“计算机专业”的有228个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另一种办学形式,主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IT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研究中高职衔接模式,对于促进中等职业院校发展,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影响力,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IT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冉隆平.中高职衔接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1(21).

[2] 产文良,张文凡,梁方波.“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1(48).

[3] 刘育锋,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