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 14:51: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针对对象,且目前露天作业仍然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因而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气象因子等的影响,一旦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区域内的农民容易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1.1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气象系统减灾
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下,农业生产更易遭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农业气象在防范农业气象灾害以及生物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作物出口贸易,同时对于动植物检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部门只能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而土壤、气象等方面的灾害却无法处理,而全面的农作物医疗系统就需要农业气象研究的支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减轻当前的农业气象灾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系统效应的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其损害将直接导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的下降,同时损害人类的利益。正确认识农业生态系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农业污染以及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减少。农业气象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森林等有利于气候的稳定同时有利于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目前农业气象部门已经在调整服务结构,积极参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农业生态建设与气象系统的协调发展
2.1区域生态气象观测站的建立
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农作物种植类型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要对于当前的农业气象观测站设置情况进行改进,扩大农业气象监测的覆盖范围,同时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对于观测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创新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农业气象系统建设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原始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建立林业生态气象站,在工业区与农业区的交界的地方设置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等,气象站的监测指标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监测需求相适应,同时气象观测站与环保检测的内容和指标要避免重复,不同地区的生态气象观测站要加强联系,通过资源的共享推动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2.2气象部门要注重新课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目前人们对于农业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因而各地要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绿色农业生产使得农业气象也加入了一些新的课题,包括农作物检疫、农业生产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等。例如马铃薯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包括PSTV、PX、晚疫病等,但是由于种植地区的气候差异马铃薯的发病时间以及病害严重程度都会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南方地区的马铃薯发病时间较多集中在发育阶段,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而北方地区发病时间大多在成熟期且发病率低。气象部门对于农业生产中的新课题要加强研究,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
2.3加强农业生态以及农业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农业气象系统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农业气象参与生态建设要求相关人才同时具备农学、生态学以及气象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很难培养出这种复合型的人才,相关院校应当通过专业结构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该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业气象与农业生态建设的相结合,与此同时在职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善于学习先进的农业生态气象理念来推动自身研究的进展,为所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2.4加强农业生态建设的气象研究
气象作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子中最为活跃多变的,通过加强农业生态建设针对性的气象研究有利于农业疑难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又会对农业气象产生反作用。
作者:李宏伟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气象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成效;制约因素;对策;贵州纳雍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83-01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南部,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区过渡地带,是一个农业生态环境薄弱、农村人多地少的山区内陆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6%。1988年,纳雍县隶属的毕节地区获国务院批准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拉开了全面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序幕。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客观因素制约,以及历史、人为因素影响,纳雍县农业生态环境欠账多,农村经济的增长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高消耗为代价。农业生产对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纳雍县农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1 纳雍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1.1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内容
依托纳雍县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纳雍县农业生态建设主要包括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适宜区域发展2万hm2高山有机茶叶、2万hm2特色经果林、2万hm2优质牧草、4 000 hm2特色中药材,逐步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恢复,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通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抓样板、建基地、树典型、突重点,在规模、规范、生态化上取得突破,逐步向高质量、高效益和生态化、产业化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向无公害、有机和绿色食品迈进,突出抓好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珙桐之乡、玛瑙红樱桃之乡的建设。
1.2 政策优势
纳雍县煤炭资源富足,储量大、分布广,是织纳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由于煤电开发,导致水源污染、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开裂,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增加,造成空气污染和粉尘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为此,毕节市每年从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中专门安排煤矿矿区经济结构调整及后续非煤产业发展补助资金,扶持非煤产业发展。纳雍县建立了生态建设基金,加快全县生态农业建设步伐。生态建设基金10%作为企业生态治理修复基金,90%用于规模茶叶、经果林、草地畜牧业工程建设,无偿提供种苗,对规模种植达到133.33 hm2以上的,每年补助粮食1 500 kg/hm2,连续实施3年,对育苗企业和大户实施补助,对建设贷款进行贴息。
2 近年的建设成效
2.1 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全县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5 62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0.9%,农业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6.67 m2。全县479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25个乡镇通油路,加上通组路、茶山路、林山路、田间机耕道建设,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全县乡镇“农三站”建设基本建成,县土壤化验室、农产品质检中心、动物疫控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有力地改善了该县农业技术推广条件。
2.2 农业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1.32万hm2,人工种植牧草累计8 333.33 hm2,特色经果林种植面积达到8 666.67 hm2,有效提高了全县森林覆盖率,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2.3 农村能源利用实现新转变,农村环境明显改观
全县农村能源实现由单一烧煤炭为主向煤、电、气并用转变,大力推广节能灶、节柴灶等节能灶具。通过沼气池建设和“一池三改”等新型能源的推广应用及新农村建设“三清六改”的大力推行,大量减少了农村“三废”对环境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3 纳雍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制约因素
3.1 有限的资源制约生态农业发展
纳雍县境内地形地貌以高原中高山地和丘陵为主,山高坡陡,河谷深彻,相对高差大,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46.67 m2,耕地资源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茶政策的落实,土地资源日趋减少,严重制约生态农业的发展。
3.2 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投入资金有限,投入标准低,导致管理、维护不到位,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发展[1-2]。
3.3 农业技术力量薄弱,农业生态建设缺乏科技支撑
近年来,由于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等多种原因,全县农业技术队伍人员总量不足,农民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比率很低,加上现有农技人员技术老化,不能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挪作他用现象严重,农业技术力量薄弱,农业生态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4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生态农业建设进度迟缓
据调查,纳雍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2年,人口总体素质普遍不高,农民接受先进科技能力较弱。加上部分群众观念落后,发展意识薄弱,制约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推广应用,延缓了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
3.5 投入不足,生态农业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
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周期长、效益低,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农业投资积极性不高[3]。地方财政人均收入水平低,财政资金投入农业的比例更低,生态农业投入不足,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
4 推进纳雍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4.1 提高认识,创新观念,建设新型生态农业环境
要提高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民生福利基础工程来抓,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4]。创新工作思维和观念,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建设积极性,逐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规范、科技、生态化水平,提高农业总体效益。
4.2 加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投入
建立政府投入牵引,社会、金融各方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建立财政、涉农部门资金统筹安排、协调投入机制,不断提高资金的规范管理和投资效益,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大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县外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4.3 建立健全支持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政策体系
要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贷支持、税收、价格调节等方面支持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多环节支持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所的联系,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4.4 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在全县形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大气候,实行农业生态环境领导及部门负责制。加大农业污染源治理,减少废渣、废水、废气排放,强化“三废”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
5 参考文献
[1] 李强.贵州推进产业生态化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理论与当代,2010(1):12-15.
[2] 余德鸿,余德贵,白银凤,等.“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实施途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22-126.
建立了以勐撒撒马坝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为推动全县的生态农业建设树立了样榜工程。基本农田建设进展顺利,生态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步伐加快。通过实施了以工代赈造林、农业综合开发造林、飞播造林、绿色扶贫工程造林等工程项目,森林覆盖率达到46.1%,活木蓄积为1330万m3,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就。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完成了国控企业的3家糖厂、1家酒精厂、1家造纸厂废水在线监测,减缓了污染加剧和资源浪费的趋势。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厂已建成使用,为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奠定了基础。环境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环境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环保、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加大了环境违法的查处力度。
县级人大、政协对各级政府环境执法实施有效监督,坚持开展环境执法检查。通过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活动,维护了环境法律尊严,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当地农民没有良好的传统耕作经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许多有害有毒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进一步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使得土质肥力下降,病虫害不断发生,作物产量也逐渐下降。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1999年卫星遥感测试,全县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333km2,占全县面积的34.74%,这也是县域经济发展至今导致的结果。随着公路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发建设等速度加快,新的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还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农业生态逐渐恶化,自然生态规律被打乱。根据有关部门2011年调查,平均每亩耕地每年使用农药3.5kg,平均每公斤粮食需用农药0.017kg;每亩耕地每年用各种化肥41.2kg,平均每公斤粮食需化肥0.1kg;平均每亩耕地使用地膜0.16kg。农药的大量无节制使用,无疑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土地对化学肥料的过度依赖,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农作物的品质受到影响。同时大量有机肥、畜禽粪便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被排入水体造成江河水系污染。农膜长期累集残留在土壤中,自然条件下无法分解从而破坏了耕作层,土壤中微生物等活动受到限制,最终使土地退化。由于过度垦荒,农业生态环境已全面受到多个外来物种的干扰和破坏,损失及危害极为严重,严重打乱了自然生态规律,破坏了物种间的能量平衡与传递,最终使整个生态系统失衡。
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确保计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编制全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是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度、承载度分析,制定出符合生态平衡规律,满足经济、人口、资源协调发展要求的战略方案,使各项决策和开发建设符合规划的总体要求。
遵循生态自身组织规律,实现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在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时,应遵循生态层次组织规律:上层即高山地区,不宜多开垦土地,应尽量安排有利于保水保土维持山顶能量的产业,如林果业、畜牧业等;中层位次以农、林、牧业为主,粮食自求自给;下层位次即平坝、山脚,应充分利用上层补给的有利条件及光照、水肥充足的优势,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水利资源,发展粮食、水产、多种经济作物等。经过分层管理、分层开发,实现生态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拓宽资金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移支付的力度。生态环境建设受益的是全民,要争取国家提高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并保证投资渠道明确、稳定。加大吸引外资投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继续利用和更多地引进国际金融组织的多种贷款和直接使用非债务外资,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产业。
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随着国家扶贫方式的转变———从资源开发型扶贫到复合型生态扶贫,全面启动了生态功能修复、重建工程。耿马县的生态环境保护遇上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但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公众、开发者、管理者,因此,引入市场机制、明晰产权、改革投资体制、建立收益分配机制非常必要。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森林覆盖率作为生态环境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误区。作为全面评价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好坏的指标体系应该是:该地区主要河流干湿两季径流量的变化;河流中泥沙含量;生态系统中拥有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生态功能群体的丰富度;森林体系中不同林层的组成及优势种的均匀度;养分和能量的流动、分解率和生产率;水土流失率等。只有建立起合理的生态环境评估体系,才能正确指导人们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经济是指农业再生产中生态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及相互结合的统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经摆脱了过去旧的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努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的支持,但在现实中,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和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影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不仅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们食物的来源之地,是保证国家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来源保障。但与此同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生态农业经济,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经济学原理,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建设,将传统农业、现代科技和绿色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将农业向合理生态转化,农业回归自然,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兼顾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而生态农业经济就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村经济、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为基本原则,以不超出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为基本方向,在确保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确保开发产品优质化、无公害化,促使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由生态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协调性,生态农业经济讲求的是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适宜性,生态农业经济是通过多种技术装备,使农业发展适应区域环境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当地发展实际情况,从而使区域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优势尽显;持续性,生态农业经济重视的是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讲求的是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长期整体效益,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技术装备和发展策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因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
1.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资源,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对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产生各种影响,如果耕地和水土资源等被破坏、被污染,必定会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同样,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因此,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农业生态资源有限和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内,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存在矛盾的,但从长期来看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从而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农业在发展的同时,又会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促使农村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因此两者是互为支持,互为促进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能使农村与农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耕地资源紧张,耕地质量不断恶化。
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护耕地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当前却面临着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恶化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属于坡耕地,耕地资源较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粗放的开发、过度地侵占滥用和各种污染问题,使得可用的高质量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仍然在不断地减少。
2.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两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垃圾倾倒区域和专门的垃圾处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随意乱扔,生活废水不经处理就随意进行排放;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也通过各种流通渠道对农村水体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污染,这些都属于外部污染的范畴。而自身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身污染的情况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滥用农药、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二是农业生产残留,如秸秆、畜禽类粪便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我国本身农业用水就非常紧张,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农村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牲畜面临着饮水不足的威胁,受旱农田达到了3亿亩,而各种污染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
1.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坏式的开发,使农业生产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治标不治本,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因此,必须设法从提高环保意识入手,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陆续颁布了一些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整体而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主要体现在监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难以及时跟进,使得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才能从法律制度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相关投入。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兴修农业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垃圾回收处理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以及相关的资金和技术装备投入,促进环保技术装备升级改造,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五、结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制约条件多。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各种有利条件共同发挥作用,牢固树立起“既要农业经济发展,又要农村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张彩霞 冯俊霞 王尚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邯郸站
参考文献:
[1]张忠根,应风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1.生态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1)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三大产业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空间和物质条件。比如,环境中的矿藏、河流、森林等要素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的自然基础,可发展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2)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水热失衡、土地贫瘠、山高路陡,将会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的脆弱性极易造成经济的脆弱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约束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的严重制约,进而制约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贵州在产业发展道路上艰难跋涉、收效不显著的根本原因。
2.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合理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地处黔西南的晴隆县,山高、路陡、谷深,石漠化在贵州最为严重。在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状态下,结合当地气候具有发展多元化畜牧业的优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羊,带动农民致富,创造了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显著的“晴隆模式”,成为南方喀斯特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典范。(2)不合理的产业发展阻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民有家庭放养牛羊的传统习惯,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但是,牛羊养殖业基本上是在对天然草地进行掠夺式的利用下开展的。无节制地放牧使草地缺乏恢复再生的时间和物质投入,退化严重,草地植被破坏后很快沙化,出现水土流失,使草地及周围变得既不能农又不能牧。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整合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整合是利用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化等途径和手段达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两者之间协调发展。这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方互相促进,互相优化,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其实质是缓解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双方不互相抵触,即产业发展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阈值范围,不能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
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整合的现实路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绿色化发展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绿色农产品首先应使农业类型由耕地型农业逐步转向非耕地型农业继而向非农业产业型农业演进。农业结构模式则由过去单一的粮—猪型结构因地制宜地向农果林、农林牧等多种模式发展。一要以基本农田建设为手段,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退耕还林创造条件。二要在确保粮食总量增长、粮食完全自给的前提下,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烟、油、茶、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比重和质量,还要多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三是在退耕地上发展效益型林业,扩大经、药、果林比重,根据林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药材及其他名、特优产品,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产品作为支撑,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就是绿色产品。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发挥贵州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开发绿色农产品,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各地的实践,喀斯特山地尤其是退耕还林中已梯化的耕地,适宜种植核桃、板栗、油桐、花椒、杜仲、金银花、刺梨、黑梅、杨梅、竹类、棕类、生漆、乌桕、油茶、苦丁茶、观赏苗木、绿化苗木等,并努力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增加农民致富的门路。
2.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走农业生态化道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目前已初步探索出猪、粮、果、沼(气)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贵州毕节高原岩溶山地开发扶贫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贵州晴隆岩溶山地人工种草养畜建设模式、荔波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等,并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典型。如喀斯特地貌约占82.65%的荔波县在生态示范区建设中,通过旅游扶贫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景区保护建设、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农村能源改造、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龙里县依托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将生态村建设与喀斯特山区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毕节试验区在循环农业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绿肥—畜禽—沼气—沼肥—种植”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民种绿肥喂猪,猪粪制成沼气,沼气用来做饭、点灯,剩下的沼液、沼渣可以给橘树等各种农作物当肥料,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方便生活,节省了肥料,还提高了种植效益和养殖效益。
3.运用生态农业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贵州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运用。一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减轻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二要加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的力度,利用好农作物秸秆等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农业生产和生活科学地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行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农村新型能源。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开展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源热泵系统产业化,加快对太阳能、风能、小水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4.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应通过报纸、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体,以及科技讲座、技术培训、农业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各层次的技术培训,使各农户都能掌握一套生态种植、养殖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通过农户的自觉行为有效遏制有害物质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实现产业优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统一。
(二)发展生态工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工业低碳化发展
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是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喀斯特山区的一些建设项目启动,工业污染明显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贵州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1.加强对新建工业项目的调控,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政府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节约型社会以及清洁生产的要求,加强调控和引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项目核准,财政支持、优惠和信贷供应等政策杠杆,引进和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轻污染、有利于贵州资源综合开发的行业,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对于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实行关停和转产,对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生态建设目标的重点企业,实行限期整改。与此同时,国土、环保、财政、税收等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紧密配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企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
2.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工业低碳化要求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发展模式,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付出,达到最大的综合效益。为此,在喀斯特山区生态工业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对原料、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置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污染控制指标,变末端治理保护为过程治理保护,实现资源、能源的最有效使用和“三废”减量最大化。作为贵州喀斯特最为集中的毕节地区是矿产资源大区,具有煤、铁、锌、磷等矿产资源优势。该区为发展生态工业,坚持升级改造、优化组合,打造一批规模大、技术新、效益好的强势工业企业。同时,对煤及煤化工进行了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实施煤电化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工业的低碳化发展。
3.加强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建设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以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和全省14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为重点,对区域范围现有的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重点企业进行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企业和基地。远期到2020年为重点建设、跨越发展阶段,将建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生态保障体系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和制度创新建设基础,力争煤、磷、铝、铁合金等重点行业资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将贵州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资源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4.积极发展喀斯特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一方面,推动喀斯特产业发展。喀斯特地区岩石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产业,有条件的县,如罗甸、兴义等,观赏石产业已崭露头角。在充分研究喀斯特石山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应开发利用好喀斯特石山的生态功能,包括利用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的特点,作鲜活产品储藏库,气调库,贮存水果、蔬菜延迟供应市场,用洞穴作酒窖,养殖食用菌等。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丰富,矿泉、冷泉、热泉、深井地下水的水质优良,有利于发展瓶装水产业。另一方面,促进建设工程性项目的生态产业化。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把维护生态环境同开发利用资源结合起来,寓生态建设于产业发展之中。例如,纳雍县在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以防护林为主体,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科学布局,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并重,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防护林体系。10年累计完成“长防林”工程总面积73.7万亩,按林种分,营造防护林47.8万亩,占64.9%,用材林18.4万亩,占25%,经济林7.5万亩,占10.1%。
(三)发展喀斯特生态旅游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旅游业生态化发展
1.切忌盲目开发,确保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在贵州脆弱的喀斯特环境大背景下进行的旅游活动不同于普通环境下的旅游活动,其开发建设和发展都要受到喀斯特基本环境条件的影响。喀斯特环境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制约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生态旅游开发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经济活动,按照经济规律,并不是每个具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地区都适宜开发生态旅游业。对于那些区位偏远,开发代价过大,收益不确定的地区应暂时不作开发考虑。在生态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喀斯特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考虑贵州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及资源状况,做好环境影响的评价,确定合理的生态容量,并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以确保贵州喀斯特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
2.坚持生态旅游开发与喀斯特山区扶贫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业是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现实途径。喀斯特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山村野趣浓厚,农事活动新奇,乡土文化丰富,对外地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极大潜力。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它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目的。在耕地稀缺、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农业发展滞后的喀斯特农村地区,农业依然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尤其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策略
1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但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了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现状,发现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资源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甚至产生了一定污染。所以必须要坚持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摒弃过去的粗放式、污染式发展模式,减少对农村的环境污染[1],也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维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耕地面积减少,能源及水源不充足
如今国内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耕地面积也逐渐减少,水源和能源更是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农村建筑占用耕地现象非常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此外,一些偏远农村的水资源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农村的生产受到阻碍,甚至无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
2.2生活废弃物造成了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废弃物也逐渐增多。因为我国并未对废弃物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而且也没有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所以很多不能降解的塑料包装,以及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电池、电子废弃物,没有经过处理便随便乱扔,污染了土壤与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及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3工农业生产加剧了污染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城市造成污染,会将生产地设在偏远的农村。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大量污染物会对农村的水源、粮食、土地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会提高污染的程度[2]。而且农药、化肥等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甚至污染农村的水源和土地。
3基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为了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强环保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此外,也要对农村居民普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促使他们意识到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且也要减少传统落后的观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遏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及农业生产模式。还要在学校开展生态农业知识讲座,促使学生们了解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
3.2加强监督管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强化法律监督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会对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也明确了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处理细则,防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3.3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由政府部门牵头,企业参与,加强生态农业产业的建设。而且要制定出宽松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型农业。也可以促使企业享有环境治理权,使企业能够行使环境治理的资源再利用权,从而激发企业对治理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要在各个地区建立生态农业试点区域,并使这些试点区域能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促使更多的地区都开始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3]。
3.4增强对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很多农村都缺乏对生态农业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也缺乏正确的指导方向,技术落后。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建设[4]。不但要研究生态农业应用型技术,也要在农村推广这些先进技术,使农民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紧迫性。同时也要不断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以及绿色农业种植方式,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扩大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
生态环境是我国西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如何在保证西部农业及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1.1土地沙漠化、石漠化及盐碱化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多的国家之一,沙漠化面积达262.2万km2,相当于国土面积(不包括海洋面积,下同)的27.3%,且沙化面积以年均2460km2的速度继续扩大。而西部特别是西北及内蒙古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西北及内蒙古地区沙漠化(含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87.99万km2,占全国沙化面积71.7%。新疆87个县(市)中已有53个县(市)受沙漠化影响和威胁。沙漠化及风沙肆虐已给西部人们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1952—1996年仅西北地区就有50次沙尘暴,其中黑风暴达30次。1998年4月以来,全国连续发生沙尘暴,其次数之多乃历史上所罕见。我国西南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由于地质特殊,泥土不能再生,年均扩张的石漠化面积很大,已严重危及当地农业发展及人们的基本生存。贵州的石山和半石山面积达30000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7%,极大地限制了农业发展。西部地区土壤盐碱化及其蔓延也非常严重,仅西北地区盐碱化面积已达200多万hm2,占全国盐碱化土地的1/3以上。土壤盐碱化及次生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土地弃荒。
1.2草场退化面积急剧增加
我国草地面积约4亿hm2,占陆地面积的41.7%,其中90%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草地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的生态平衡都有重大的作用和价值。而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由于不合理的利用以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破坏比较严重,草地生产力较50年代普遍下降了30%—50%。由于鼠害、虫害严重,毒草、不可食牧草比例增大,加之过度放牧,牧区草场退化率达50%以上。陕西7300多万亩天然草场中已有60%退化,并以每年800亩左右的速度扩大。内蒙古全区草场普遍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已占全区总面积60%,其再生能力遭到了严重破坏。
1.3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1996年底,全国土壤侵蚀总面积达49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51%。在全国30个省市(不包括台湾)中,四川、内蒙古、云南、陕西、新疆、甘肃等6省(区)水蚀面积均超过10万km2。另据国家计委与地矿部的资料,全国年均水土流失量为48.47亿t(未统计海南、),而陕、甘、川年均水土流失量超过5亿t,陕、川水土流失面积皆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0%以上。宁夏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8873.1km2,占全区总面积的75%。甘肃每年水土流失造成10°以上坡地流失表土层8.5mm,全省每年输入江河泥沙达6.44亿t,相当于冲走30万hm2的耕地表土层。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几大河流的发源地,其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当地土壤瘠薄,产量低下,农民生活贫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而且还危及和影响几大河流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4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西部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其中新疆森林覆盖率0.79%,青海0.35%,宁夏1.54%,甘肃4.33%,5.84%。即使这样,森林资源仍遭到严重破坏。三面环沙、地处风口的甘肃民勤县在几千亩的大沙枣林中开垦耕地,把早已成林的红柳等沙生植物开垦为平地。甘肃酒泉市铧尖乡漫水潭村,80年代利用机井建成的南滩林场,1998年以后遭到疯狂砍伐,剩下不足4000棵。西南地区的原始森林是我国主要林区,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作用,然而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减少了50%以上。
1.5水资源溃乏、污染严重
西部的西北及内蒙古地区大部分分布在500mm降水线以内,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降水不足。水资源溃乏的突出表现为森林大面积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及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有些地区农村生活用水极其困难。水资源缺乏是西部特别是西北及内蒙古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自然因素,是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限制性因素。加之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技术落后、农业灌溉不当及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许多地区因使用污水灌溉而使土壤质量下降,生产能力降低。
2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基础比较薄弱,技术管理水平滞后,农村贫困人口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部分地区农民温饱无法实现。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为53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56%,人口2.8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99%,而国民生产总值只上中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6%。全国大部分贫困县分布于西部地区,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511个县(市)中西部有432个县,占84.5%。为了生存,当地农民就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不断垦殖,使其形成了“越穷越垦越砍,越砍越垦越荒,越荒越穷”的生态与经济的恶性循环。
2.2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偏低
从1933年到1995年,我国人口增长3612%,而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中西北的宁夏为1773%,新疆为544%,甘肃为332%,陕西为229%,青海为266%。人口过快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根据联合国1977年荒漠化会议提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临界指标标准为:干旱地带7人/km2,半干旱地带20人/km2。而西北及内蒙古的人口密度严重超过了这个界限(表1)。人口的激剧增加导致了对大自然的掠夺式开采,造成农业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如内蒙古商都县随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扩大,沙化比例大幅度增加(表2)。同时西部地区农业人口素质不高也是影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1995年在全国人口素质排名中,贵州与排名在最后两位。1990年四川省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达1756万人,占其人口总数的16.2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36个百分点。人口素质偏低是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
2.3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手段落后
长期以来,生态资源被作为公共物品遭到了掠夺式的开采与利用。其开采利用的技术依旧很原始,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很低,大多为生态资源的原始产品或附加值很低的次级产品。由于采用落后的技术手段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加剧。例如水资源是西北及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可替代的资源之一,但长期以来对其利用尤其是农业利用技术却很原始。宁夏,内蒙古的黄河流域地区农业灌溉大多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加剧土壤盐碱化。#p#分页标题#e#
2.4经济制度缺乏创新
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初步建立,但遗留下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在社会各个角落随处可见,特别是西部农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非市场经济的制度在人们的思想中仍根深蒂固,这不利于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表现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法律制度不健全;投资主体单一,不利于多方筹措资金。
3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的对策
3.1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3.1.1明确生态资源产权,减少外部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是不存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而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却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要使生态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必须明确产权,减少外部性。明确资源产权,主要是明确生态资源的所有权及使用权,明确产权关系中各个主体能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相应权利。明确生态资源的产权关系可以促使人们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如四川省的“山坪塘拍卖”有效地激发了农民对山坪塘的投资与整治热情,使生态环境迅速得到了改善。减少外部性的措施除明晰产权外还有两点:①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过程中,使其外部效益(成本)内部化;②对利用生态环境的企业或私人征税,使其私人成本属于社会成本。
3.1.2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台了许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但还没有一部针对西部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规范,因此,应制定与西部生态建设相关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应包括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生态环境的产权制度、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等。
3.1.3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通过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来掌握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建立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基本数据库,并依据此数据库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立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机制,并搞好生态环境质量预报和预测。另外,要建立生态环境的市场使用机制,使生态环境的使用者将生态环境纳入到其经济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去,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1.4吸引企业投资,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又是经济比较贫困的地区,需要外界进行大规模投资。而仅仅依靠中央财政补贴与农民个人筹资很难完成西部生态重建的工程。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工商界、企业对生态环境进行投资。生态建设企业不仅能为西部生态建设筹措资金,而且有助于当地传统落后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其脱贫致富的步伐。陕西榆林治沙公司通过取得大面积沙漠的治理权、经营权,一边植树造林,种草固沙,一边发展绿色农业,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问题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极重要的地位,因为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内涵就是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问题。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人文及自然因素中,人文因素占主要作用。因此,应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建立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取消户口管制制度,加快农村人口流动。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由于西部农民素质不高,许多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与其没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极大关系。因此应普及职业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