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6 14:51: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篇(1)

一些不愿意公开姓名的中医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谈及曲黎敏图书比较火爆的情况,甚至表示这本书不值得一看。一些比较谨慎的中医人士指出:曲的讲座硬伤不少,她用中医观点套西医的疾病不合适……

但即便是曲黎敏的批评者,也认为:曲黎敏把中国老百姓成功地搀进了中医文化的大门,接下来,更多的中医专家有责任引领大众一步步走入中医的殿堂。

当我们为中医未来忧心忡忡的时候,当我们还在为中医取消的说法而大动肝火的时候,我们确实应该感谢曲黎敏,她让更多的中国百姓喜欢上了中医。

正方 ――她的课像新鲜空气

1.她让中医火了

“中医真的是热起来了。”《挽救中医》一书的作者、著名中医界前辈吕炳奎之子吕嘉戈感叹,“中医界的朋友们更是经常谈起曲黎敏,她对中医文化的大众宣导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关注了中医文化。”

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樊正伦,经常活跃在电视台、平面媒体和众多公益讲座上。有着40余年中医临床与研究经验的他,觉得曲黎敏的火是个必然。“谁都愿意接受自己熟悉的东西,养生也是如此。中医就要比西医更有亲和力。老百姓感觉,西医的东西有距离感,而中医养生更易于把握和实践。”

2.她讲的很实用

“为什么中医养生这么热?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是,对中国老百姓而言,治病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既然治不起病,那咱就早早防病吧,而中医特别讲究治未病,并且中医的保健方法好学实用,还廉价。”吕嘉戈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彭玉清也认为,曲黎敏讲的养生保健方法,用起来很方便:“比如孕妇得了风寒感冒怎么办,曲黎敏给支了一招,早期可以用葱白煮汤喝。葱白家家都有,煮汤又很方便,还不用担心药物副作用,感冒又不敢吃药的孕妇能不喜欢吗?”

汪浩认为,曲黎敏讲用手心搓脚可以让心肾相交,有助于让肾发挥收藏的功能;通过心脏病的发作时间,可以大致推测是哪个经脉出了问题等等。“都很正确,很实用”。

3.她的“浅出”不容易

“曲黎敏把肾比作煤气罐、储蓄罐,一下子把中医对于肾的复杂的医理讲明白了。”在彭玉清看来,除了提供实用的中医保健方法,善于给中医医理打比方也是曲黎敏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老百姓对中医文化的看法一直是:神秘而博大精深,难以理解。而曲黎敏用形象、生动又简单的语言传播中医,不仅让不懂中医的百姓能理解,甚至连我都开始用她的这些比喻去给病人解释各种病理。”彭玉清感叹。

“曲黎敏的课像是一股新鲜的空气。”现在是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中医科大夫的林征(化名)回忆到,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念书时曾听过曲黎敏讲中医养生。“她用一种不受中医专业束缚的方式来说中医的道理,尽管通俗,但说的全是老百姓爱听的,能懂的。”

把中医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到底有多难?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国玺教授深有感触:“对于专业的中医从业人员,写学术论文要比写科普文章容易得多,前者仅仅需要‘深入’,后者则要求先‘深入’后‘浅出’,这就需要下相当的功夫。”

张国玺坦言,自己是评上教授职称后,才放手来做中医科普的。“很多中医专家之所以没能加入到中医科普的行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作的压力,要评职称必须发表学术论文,而做中医科普没有这方面的作用。”

4.她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医

“有位病人耳朵上长了个疖,来我这儿看,上来就问他这个耳疖是不是和脏腑疾病有关。后来才知道,他是看了曲黎敏的书,了解到中医讲究整体看问题,就怀疑耳朵上长疖是不是脏腑有问题。”这件事,彭玉清至今记忆犹新。

在彭玉清看来,曲黎敏不仅渗入到她的患者中,也打入了他的家人心中。彭玉清坦言:尽管自己就是中医的临床医生,但家里人还是去买曲黎敏的书看,因为她能做的只是帮他人治病,而曲黎敏做的却是让更多的人养生。

“我们医院的一些退休职工,也是去买曲黎敏的光盘回家看,遇到任何问题,有质疑的,不明白的就会带着问题再来问我。” 彭玉清觉得,通过对中医的科普宣传,引导了更多的人关注了中医、了解中医,这就是曲黎敏的功劳。

曲黎敏是一把重锤

尽管对曲黎敏有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但是每一位中医专家,都赞赏曲黎敏在弘扬中医上的巨大贡献:她把中医养生热推向了一个,她让老百姓知道原来咱们的老祖先留了一本很棒的医书叫《黄帝内经》,她让许许多多曾经对中医一无所知的人看到了中医金碧辉煌的一角。

2006年一场万人“取消中医”签名闹剧让人记忆忧新。“曲黎敏现象”让我们感悟到中医强健的生命力。因为中医就藏匿在每个中国老百姓的思想中,就浸染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而曲黎敏则是用一把重锤,敲醒了我们沉睡的大脑,唤起了我们对中医的感知。

我们要感谢这些愿意站出来批评曲黎敏的中医专家,正是因为他们的批评,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曲黎敏,正确地认识中医养生的知识。我们更希望,这些专家们能够被曲黎敏“激将”出来,引领大众更正确、更深刻地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普及中医。

在美国的医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不做科普教育的医生不是好医生。套用这句话说,我们认为不做科普教育的中医也不是好中医。中医的生命力,不在上端,而在下端,在老百姓的心中。要让中医这棵古老的参天大树永远枝繁叶茂,就必须把它的根深深地扎到老百姓的思想深处,这靠什么?靠的就是中医科普教育。

如果广大的中医界人士乃至全社会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中医科普的这堆篝火会越烧越旺,中医的热量也会温暖更多的人。

反方 ――通俗不能庸俗

1.她的底子不够深

有一次,患者找林征看青春痘,林大夫给出的解释是肺热和脾的湿热导致。没想到,病人一听,反问:“您怎么和曲黎敏说的不一样啊,她说青春痘是胃火导致的。”一席话,让林征无语。“如果脸上冒几个小疖子,可能是胃火引起的,但是青春痘的病因不会是胃火呀。”

对病因和病理的阐述欠妥,是曲黎敏最饱受中医界人士争议的。

“曲黎敏说久咳虚症的人,就应该让他咳,这样让肺宣发了,咳嗽就会好。但问题是,如果有虚邪,治疗久咳虚症需要收敛,而不是宣发啊;还有,曲黎敏讲,口里有甜味,是脾的收敛出了问题,这我也不认同,应该说是脾经有热、脾气上逆引起的才对。”汪浩看曲黎敏的《从头到脚说健康》,经常皱起眉头。

“曲黎敏的一些养生方法尽管不错,但还是没有拿出中医真正的绝活来。”汪浩说,比如“十指相敲”防手脚凉,这个方法远不如搓手上的井穴(手指尖)来得快。

2.不能拿中医观点套西医的病

“曲黎敏说喝酒爱脸红的人肝有问题,这太绝对了,如果有读者因为这句话去检查,诊断结果没问题,他会不会因此就不再信任中医了?”

中国中医药报资深记者赵雯觉得,曲黎敏讲的一些内容,违背了中医“辨证施治”,也就是“因人而异”的核心观点,中医是最讲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而曲是把西医的指标诊断方法简单化地嫁接到中医上,这并不合适。

对这一观点,樊正伦也表示认同:现代社会的很多疾病,在中医里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能误导读者,“譬如糖尿病,中医里是没有的,有的是和它相似的消渴症。”

曲黎敏在书里也讲到了糖尿病,她说:“糖尿病中期的治疗有一个方子,每顿饭都以黄豆为主食,多吃黄豆饭、蔬菜和豆制品,只吃少量的瘦肉。一般人两三个月就可以痊愈,而且连药都不用服。”

“很显然,这个观点就有点过于绝对了,毕竟中医里讲消渴症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吃出来的、淤出来的等等。”樊正伦进一步解释:所谓吃出来的,就是说老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消化纤维食物的肚子,可是我们开始吃越来越多的西式牛排等,久而久之就埋下消渴症的隐患;还有就是淤出来的,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七情六欲皆可化火,内热一多,也有可能导致消渴症;再有老年人脏腑气血衰弱引出来的。“所有这些,只单纯吃黄豆饭来治疗,显然太过片面了。”

“我坚信中医的通俗化是很必要的,但是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中医不是吃点萝卜吃点姜这么简单的,中医应该能给大众的健康以更全面、更正确、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赵雯这样说。

3.中医科普不要走偏

“中医科普也要有整体观,不能孤立,不要走偏门。包括现在社会上很热的掌纹养生,通过掌纹认识疾病,这在中医学术界都是存在争议的。”樊正伦坦言,中医养生普及者要讲更多中医养生的原则,基础性的东西。

赵雯的观点与樊正伦类似,她认为:“现在的中医科普内容,大都是传播中医的‘术’,也就是具体的保健方法,这很重要,但是在介绍方法的同时,还应该传达中医的健康观念,这才是更让大众受用的,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大众不仅掌握了运用中医养生方法的指导方针,还具备了分辨优劣的判断力。譬如,不是每个人吃萝卜都能起到顺气的功效,那么如果自己肚子胀气了,吃萝卜不管用,这时就可以考虑自己胀气的原因,换换别的招数。所以,我认为从观念上进行引导,比简单地说一招一式更有意义。”

吕嘉戈还谈到了媒体的作用,他说,报纸的更新远比图书快,针对图书和讲座中的错误说法,报纸要及时纠正并告知大众正确的方法和观点。老百姓选择中医讲座和书籍也不能盲目跟风。

对此,樊正伦提议:“没有鉴别能力的人,要想学习中医养生,最好选择有专业背景的学者出的书或是进行的讲座,有鉴别能力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看养生讲座和书籍,但一定要找到科学正确的内容方可实践。而最最关键的是,中医普及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人少得病、不得病,而有了病一定要去看医生。”

这一点,几乎成为所有专家的共识。

篇(2)

【关键词】中医养生;养生误区;养生方法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古代医学经验与养生知识。当前医疗卫生保健理念下,临床上利用中医理论针对人体进行养生,成为成为现代医学领域所广为关注的医疗保健方法,对于人体促进健康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功能,但由于个人认识理念及其他因素制约和影响,很多人在中医养生的方法与应用方面往往不能正确选择,以致于出现中医养生方法的误区,导致养生效果不佳甚至造成身心方面的负面影响,分析中医养生的科学方法,意义深远。

1 中医养生的内涵特征

相对于人类生命个体而言,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采用身心养护方法,保持或增进人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行为活动。简单地说,养生就是采用有效措施保养生命。所谓中医养生,是指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通过采用多种方法方式对人体机能进行合理调养来增强体质、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从而达到保持生命机体健康活力和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行为活动。

养生属于一种文化现象,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财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由于养生活动涉及到人体生命现象,其内容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于对人体生命认知的角度不同,中医养生在个体实践和体验活动中所体现的品德修养、饮食起居、医术药物等调理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中医养生,讲究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以及综合施养,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民俗、武术等传统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2中医养生的常见误区

中医养生的方法方式很多,但由于个体思想认识存在差异性,导致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活动经常会形成误解而出现如下误区:

中医理论强调无病预防,讲究调理,倡导合理科学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态,养生在于调和人体阴阳,疏通气血经脉,提高机体调适能力,保证人体健康。

受西医理论影响,很多人对于中医理论认识仅限于疾病的康复医治上,而忽视中医养生的预防调理功能,简单的认为中医养生就是利用中医药物治疗疾病,还有些人具有过于依赖中药治病的心理,一旦身体不适,就立即盲目服用中药治疗,轻视 “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导致自身机体免疫力降低。

中医养生具有个性化特点,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每个人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养生保健方法就会不同,进补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但很多人在进补时虚实不分,盲目进补,过于注重食补疗法的功能,存在多吃补药利于健康的不科学观念。

3 中医养生的原则与方法

中医学理论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生命根本,中医养生需要立足于协调脏腑,畅通经络,清静养神、节欲葆精、调息养气以及持之以恒综合调养等原则基础上,进行科学养生。中医养生注重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体现了阴阳平衡及身心合一的健康观念,强调养生不可违背自然规律,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注重形体养护,重视身心协调,主张 “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中医养生包括情志、食补、药物、气功、运动、针灸、按摩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养生时应不拘法式,因人、因地、因时来选择科学合理的养生方法:

3.1精神养生:中医养生贵在养德,应注重个体精神方面的保养,注重情感疏导,避免不良心理情绪波动影响,在中医“形神一体”观念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形神气质类型,静心寡欲、愉悦情志、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精神调养方法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达到身心协调发展。

3.2起居养生:起居养生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起居中通过调整睡眠节律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和体力,增进人体健康的养生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按照生物钟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作息习惯,保精固肾,调息养气,遵循春、夏、秋、冬四季令时的寒、热、温、凉变化来调节生活规律,做到养生与天时气候同步。

3.3饮食养生: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使人多病早衰。膳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合理调整人体饮食规律,注意饮食宜忌,科学营养成分的摄取搭配,日常生活中应定时定量适度饮食,加强饮食卫生和安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

3.4运动养生:人体机能需要经常运动来调节精力、强身健体,促进消化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运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气功等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持之以恒的适量运动和锻炼,促使气血周流,经络畅通,脏腑调和,以达到筋骨舒活,强身健体之功效。

3.5药物养生:人体在各种病菌侵入或者其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往往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针对不同病状采用药物服食也是中医养生的内容。在医治养生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适当把握药物服用剂量和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合理运用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补益药物,来延缓衰老,健身强身。

结束语:总之,当前医疗卫生保健理念下,依据中医理论进行强身健体成为人们追求健康肌体的重要养生手段,中医养生具有个性化及多样化特征,养生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有效养生方法,避免曲解养生之道而导致养生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篇(3)

毫无疑问,关于“中医科学性”的这场“论战”还得继续下去,正如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让“众生”认识的过程,“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成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叶障目,对中医全盘否定和对“转基因”食品疑窦难解的思维,都缘于科学观念的迥异,需要在实践中“自悟”,事实胜于雄辩,不能强求。至于像“围绕切脉准确率”这种类似“闹剧”的“约架”过于儿戏了,“试纸”验孕的诞生是医学的进步,正如计算器代替算盘,相得益彰,何必守旧呢!中医的“望闻问切”是经验的总结,采取撕裂单挑的叫阵,也似嫌强人所难。

中医是“国学”之精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传统中医药学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医理论和思维方法,讲究整体,强调联系,辩证论治,标本兼治,提倡“治未病”和“内因调理”,都是符合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至于曩日的名人对中医的批评文字,也要谅解他们的处境和知识之局限。今人如方舟子先生用来“拉大旗,做虎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求实精神,自然不能服众。

据《北京晚报》的报道,“东方明珠”香港和“宝岛”台湾对中医的态度和理解,值得称道。香港人热衷于草药调养,老年人瞧病首选中医,中医门诊占总量的20%,公立医院开放中医门诊。编稿人语:“被英国统治155年、观念非常西化的香港,人们依然很重视中医。香港人寿命领跑全球,曾有专家讲其‘长寿的秘诀’归结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事实上,港人的中医养生之道功不可没。很多香港人即便没有大病,也有到中药店定期看中医调整的习惯,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药材,进行医补食补和调理。”可见“香港观念西化却崇尚中医”。

宝岛台湾,尽管西医当道,然而大医院多数设中医;管理严格,“祖传”医师没行医资格;尊医有道,医生社会地位很高;观念多元,中医药地位日渐提升。编稿人语:“同为炎黄子孙社会,中医药曾在台湾十分兴盛,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中医药式微。后来,在蒋经国等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中医和中医教育才重获重视。近年来中医被纳入健保,民众更重视养生,加之西医医疗纠纷不断,中医在岛内有‘回暖’之象。”不过,中医要想重新获得医林应有之地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篇(4)

大连金石滩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650

【摘 要】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中医养生康复领域研究经验,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研究基础上,以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对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调查。通过采用调查问卷与统计学的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汇总,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社区慢性疾病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法律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促使了我当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等诸多方面的极大提升。这些提升影响了当代我国居民的个人需求的内容,及其对待事物的态度与价值观。经常会在电视机上看到一些这样的案例: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在了解到自身得了不治之症之后,在医院大喊大叫,并在公共场所将几万块钱的钞票分撒到人群当中。而这些电视节目通常都会引起网络上诸多居民的热切讨论,到底是要钱还是要命?更多的网友及社会居民都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比钱财更加重要。身体也是使用钱财、得到人生完美价值体验的重要基础。保持身心健康,提升自身体魄、锻造心理素质等诸如此类的需求已经被我国居民逐渐提上日常。人们渐渐的对于纯物质事物的需求越来越淡,他们更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谋求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改变自身心态、获取精神满足的事物。

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形成与巩固都与一个人日常的起居习惯、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与脾气秉性拥有着重要的联系。而有些方面是生来就具有的,改变起来拥有着较大的困难,而另一些方面确是能够通过日常的坚持与努力得到不断提升的,例如:中医养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自由化市场的不断推进,人们仿佛对中医这一领域的发展关注逐渐减少。但是,对于我国南方地区依旧是比较关注中医治疗与中医理念的。人们在世界文化的冲击与快节奏生活当中,逐渐开始对快速治疗、快速康复产生了偏好,从而渐渐认为中医治疗是一种慢性治疗,不能够救急,并且拥有较长的流程使人们陷入两难的境地。这些观点与认识都是十分错误的,中医治疗对于现代医学有着最为初始的指导作用,其原理与理念均影响到了患者康复与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为此,作者在本文当中将以中医治疗为主要途径,探讨中医养生对康复健康的影响,并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找寻人们对其主要的需求,提出建议来提高中医养生对慢性病患者的满足程度。

2 中医养生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重要影响

中医养生由来已久,其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年间。由于动物在吃下某种草药之后便会得到身体的康复,从而引起了中国老一辈医疗学家的注意。动物的寿命通常较短,相对于人这一杂食物种而言,野生动物相对而言其大多偏好与某一类食物,那么结合以上两点可以相对的认为动物的肠胃较人类的肠胃更加脆弱,其所能够提供消化食物的范围更加稀少。那么,当与人类相似的动物能够吃下草药得到疾病的康复深深的启发了我国古代医疗学者。将这些草药用于人类疾病的治愈将具有非常特别的功效,其能够在不损伤人类的肝肾脾胃等多个内脏的基础上,不断的调节人类体制、改善人类器官功能,从而提升人类的免疫能力,使疾病得到痊愈。另外,还有一则来源于生活的案例。在古代时期,人们日常所吃饭的种类十分单一,为此其对山上和森林里诸多植物进行了尝试,并在书籍当中对其进行了记载,最终发现当吃某些植物后,不仅能够使人充饥,而且具有调理一个人生理健康与身体器官功能等重要作用。这一案例的介绍主要是给出了草药具有能够长久服用的特点,并且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类的体制。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讲解与介绍,可以发现,草药在我国流传已久其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内在体制,增强一个人的免疫能力,在长久的服用之后依旧不会对人体产生过大的危害。为此,将中医药学的经验用到社区慢性病治疗方面将会具有较高的居民需求契合度,从而满足居民对于慢性疾病康复的需要。

3 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作者在本部分将对经过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与总结:

(1)调查样本介绍。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面向某省市的市级地区3 个社区(高档、楼梯楼和城中村)进行问卷的派发。在本次调查活动中,问卷共计派发数量为1500 份,基本囊括了该社区内所有居住人口,并回收有效问卷1500 份,回收成功率百分之百。

(2)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次调查过程当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格式十分的简单,抬头三个开放性的填空题为居住社区、年龄与性别。下面共设置有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为了了解居民对养生知识的了解程度,另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了解居民对于哪些中医养生知识具有更高的需求。在两个板块下分别设置有3 个和7 个选项,分为对项和错项;

(3)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对于第一个板块调查而言,居民不了解养生知识的比重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一般了解的有百分之三十,非常了解养生知识的人占有百分之三十;

对于第二个板块的调查之后,作者发现人们对于养生知识的需求可以从高到低依次如下排列:顺应四时养生规律;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养生食疗;作息有时;调畅情志;锻炼身体;

(4)调查总结。通过上述调查之后,可以发现,社区居民不了解养生知识的比重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之多,而非常了解的人数只有百分之三十。人们对于养生知识的需求程度是十分高的,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认为他们需要补充中医养生相关知识。

并且,针对不同知识人们具有不同的需求程度,人们更加趋向于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方面,比如说:顺应四时养生规律。也较为重视与日常服药、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他们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起居的过程当中就能够利用中医养生知识达到养生的目的,而不是需要刻意为之,例如:锻炼身体;养生食疗。那么,这些需求也就对当前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推广具有的重要的参考意义。

4 对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社区宣传、根治中医养生文化,促使中医养生习惯形成

在经过上述的调查研究之后,作者发现人们对于中医养生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薄弱,大多数人并不是十分了解中医养生的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深入推广与日常使用将与宣传的力度与内容有着极大的联系。为此,作者建议我国医疗相关部门及社区服务机构应当在现有社区所能够管理的范围以及拥有的资源基础上,大力推广社区中医养生知识的宣传,从而促使良好社区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只有这种中医养成良好文化的形成才能够不断通过知识的宣传与推广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4.2 加大对社区医疗点的重视,提升辐射范围

除了需要不断加强社区内部的宣传之外,我国医疗结构还应当推进社区医疗点数量的增加、扩大现有社区医疗宣传定点机构的辐射面积,从而促使更多的人们能够从社区服务医疗结构当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在其需要了解社区医疗相关知识时,能够通过最为便捷的途径与推广人员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另外,我国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除了需要采取定点的推广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上门宣传的方式,通过与社区居民保持良好的沟通、聘任社区工作义工的加入,来充分提升中医养生在根治社区慢性病患者当中所发挥的功能性作用。

5 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医养生在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健康需求不断改变的影响下已经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焦点。通过利用中医药学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方式,将能够在不过于影响人类健康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类的体制、增强身体机能、促进器官生存状况改变,进而对一些慢性疾病进行根治。作者在本文当中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社区为单位,以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样本,针对在此范畴内开展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主要需求进行了调查。经过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于养生知识的了解程度存在不足,并且对养生知识的了解需求十分大(包括对顺应四时养生规律、养生食疗、作息有时等诸多方面知识的了解需求)。为此,作者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与分析,对在此范畴内推广康复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1)加强社区宣传、根治中医养生文化,促使中医养生习惯形成;(2)加大对社区医疗点的重视,提升辐射范围。

参考文献

篇(5)

通过对道教养生思想特色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核心;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基础。

【关键词】 道教; 中医; 养生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 ideology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Taoism,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Taoism on the theory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TCM may be inducted as followings: taking the conforming with nature and relevant adaptation of heaven and earth as a premise; viewing the "Yin "and "Yang" in a relation equilibrium as a core; and serving the adequacy of essence, sufficiency of “Qi ”and vigorous vitality as a basis.

Key words:Health Preservation; Taois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养生思想对我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视人的生命存在的宗教,另外,道教养生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养生即是修道。养生在修道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养性延命录》提出:“养生者慎勿失道 ,为道者慎勿失生”,强调养生与修道是统一的,即所谓“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学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中医养生学的启发和推动极为突出。历代道教养生家通过实践和积累,已经形成独具风格的养生思想以及多种养生方法,本文就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作初浅论述。

1 道教养生的思想特色

1.1 天人相应,和谐统一“天人相应”是道教的宇宙观,同时也是道教养生的重要思想基础。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最初由无形无质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元之气化生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阴阳交合感应而又化生天地间万物众生,此为造化之道。可见,人与自然万物皆归源于道。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人的行为应该仿效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而动,而不应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人与自然才能保持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道教理论高度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大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道教将人身视为一个小宇宙,只要人身的小宇宙和自然的大宇宙同构相应 ,即达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境界时,人就有可能“长生久视”,颐养天年[1]。道家从道学角度以“天人感应”学说阐明养生的基本原理。

1.2 重人贵生,乐生恶死“重人贵生”是道教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是第一位的。《道德经》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把人与道、天、地放在同等的地位,可见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重要的,社会的一切都是因人而存在的,因而每个人都应“贵生”“重生”“保生”“修生”。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提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给予主体选择的自由,而人的生命寿限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去求得生命的长存,因此主张并且相信经过一定的炼养过程,精神和形体可以相守不离,即形与神俱,实现长生不死而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这其中包含了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太平经》在这方面则予以反复阐明:“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道教特重今生,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是普天下最珍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应当“以生为贵”,“乐生恶死”,人人都有珍惜生命、延长寿命的本能要求和权利,因而人活在世上,应以追求快乐、幸福、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死为最高理想目标。

1.3 形神统一,性命双修“形”是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神”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统一,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是形态与机能的统一。《太平经》指出:“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常合则吉,去则凶。”认为形神“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晋代葛洪认为:“形须神而立焉”,“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认为生命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是相互依存, 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不可分离。由于道教的养生思想强调形神合一,因此在修炼过程中,既重视精神的修养,也重视形体的锻炼,并竭力把精神与肉体的修炼密切结合起来。性命与形神是两对可以相通的概念。性与神相通,指人的心性、精神、意识等;命与形相通,谓人的形体躯体、存在等。汉唐时期,养生家多称“形神共养”,唐以后之炼养家则多称“性命双修”。道教的性命双修养生理论所追求的是整个人生修养体系,并借这个理法完备的体系,以达到人生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与中国儒家、佛教的养生学相比较,唯道教性命双修,故更为圆满。

1.4 修德行善,颐养天年道教“重命养生”的目的,并非仅仅的为了长生不死,因为人不仅是自然产物,更是社会存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事实上成为道教仙学理论的基础。自我肉体修炼与自我心灵的完善,自然而然合二为一,养生与道德紧密联结。道教认为,修仙道之前必须修人道,人道不修焉能成其仙道。而成仙道的前提在修德,扬善抑恶,实现生命之转化的关键是人的德行。中国文化重视自我修养的传统自古就有,《周易》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尚书》认为满招损,谦受益是天道的规律,提倡做人应“慎厥终,修思永”。

道德修养,一方面是性情的修养,另一方面是行善积德。为善而生,为恶则死;善则长生成仙,恶则与仙无缘这样,长生成仙即成为至善的标志[2]。人的道德表现有善有恶所以人的命运也有好有坏,寿命有长有短。而道德表现是人能自主选择的,一个人的选择就决定了他的生命走向。任何人无论富贵或是贫贱,健康或者羸弱,只要行善,生命就会充实而长久,长生不死就是所得的回报。善的人生就是福与乐的人生。 可见,道德修养是长生不老的必备条件。一个人想修成神仙,除了外服仙药,内练精气之外,还必须积大功德,功夫、功德并俱,方可成为“天仙”。道教在面对死亡的阴影之前,以高度责任感去探索生命的奥妙,力图创造一个统一的完美的自我,使之依从人类的愿望,让生命进入永恒状态。

2 道教养生观在传统医学中的体现

道家充分肯定人存在的意义,认为通过采取各种养生手段来爱护保养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就能达到长寿的目的。原始道教中的许多思想被传统医学的经典所吸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养生学。

转贴于

2.1 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 道教养生思想以“天人合一”理论为核心。首先,体现在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界的自然环境是相互协调统一的,二者共同经历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道教养生非常重视按照季节和时辰进行修炼,如:服食养生、房中术以及日常摄养卫生即是如此。其理论根源来自于道教“天人相应”。其次,人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是同构相应的。不仅人的身体器官构造与宇宙结构相应,而且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符号体系,将天人结构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同构体系中。“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为宇宙的本体,万物变化之源,所谓“万物之宗”。《淮南子·天文训》称之为 :“道者,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分而万物生”。可见老子这个“道”实际上是一种有象可见,有精可存,其真可信的物质,由这种物质衍生为“一”,“一”即元气,再化生阴阳而成万物,说明“道”如同太极是万物化生之原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明确地指出了“道为万物之宗”,并同时表明人只有掌握宇宙运动的规律,掌握阴阳之道,方能养生而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者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为得道。道者,圣人从之,愚者背之。”此外,《素问 》尚有“谨道有法,长有天命”、“谨奉天道”之语,也是告诉人们,人应顺应自然法则,并遵从之,才能寿老而长生。并提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凡事要先知“道”之理,方能行“道”之术。可见养生防病应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前提条件。

2.2 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之核心 道教朴素地将人的身体比作一个小宇宙,并与自然界的大宇宙联系起来,不仅要调谐人体“小宇宙”的运行,而且还要调谐“小宇宙”与“大宇宙”的运转。同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界也是统一的整体。由此提出“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心为主宰,通过经络将人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起来的有机的统一整体。《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灵枢》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死亡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必须保持阴阳的协调平衡,才能健康长寿。《素问·调经论》曰:“阴平阳秘,自然界存在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由于人类长期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已经能够适应四季的变化,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规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如果人们在养生过程中,能够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节脏腑的机能活动,注意养精安神,益气补血,保持机体阴阳平衡,身体就会健康,就能延年益寿。《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养生防病之核心是要调整阴阳平衡,最终达“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3]。

2.3 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之基础道家认为,“精”是人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是物质现象,也是精神现象。是人体正常生命的物质保证。中医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秉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和肺吸入之清气,“先天之精”必须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方可保持充盈,发挥其功能。道家认为,“气”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身的本源。《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聚成人,气消则人亡。中医的“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体的“气”具有很强的活力,有不断运动的特性,它既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推动着人体生命进程,贯穿于生命运动的始终。“气”的活动一旦停止,生命也便终止。中医的广义“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道家认为,“神”是人的生命来源。老子说:“谷神不死”,即养神才能不死,“神”要靠“气”来滋养才得以发挥功效,人只有注重“神”的内守,才能身心健康。

道家和中医都认为三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为用,精、气、神被称为人身之“三宝”。精能化气,为气之源,气能生精;精充气旺,气生精盈。精气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充则神旺,精亏则神疲;神能御精,神安则精固,神荡则精失;精为神之基,气是神之力,精气充足则神才充沛旺盛。由此强调了精、气、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养生中的重要意义,主张在养生过程中要注意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三宝”,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之基础,如此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3 小结

道教养生观,就是道教对人的生命、人与自然、精神与自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也就是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道教文献中的大量的养生著作和道教养生方术,充分体现了道教珍爱生命、重视养生,渴望永生的热忱和探索精神。道教独具特色的养生观中包含其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它对中医养生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成了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之核心和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之基础等的中医养生学养生防病的基本思想。为使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和整理,投入更多的精力、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将探索延年益寿的研究工作持续做下去。

【参考文献】

[1] 范永胜(译注).老子[M].合肥:黄山书社,2005:112.

篇(6)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膳食养生;七情调节;太极拳锻炼;治未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CM dietary health preserving,seven emotions regulation,shadowboxing exercise combined with regular treatment in intervention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Divided 136 patients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regular treatment group),each was 68 patients.Applied regular treatment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both the treatment and TCM dietary health preserving,seven emotions regulation,and shadowboxing to the treatment group.Both treating courses lasted for 3 months and observed the angina pectoris,electrocardiogram and TCM symptom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eand posttreatment.Results In controlling the angina pectoris,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97.06% efficacy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85.29% efficacy.In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cardiogram,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80.88% efficacy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42.65% efficacy.In the change of TCM symptom,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98.53% efficacy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86.76% efficacy.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better effec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gina pectoris;TCM dietary health preserving;seven emotions regulation;shadowboxing exercise;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1]。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而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存质量。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的、综合的治疗,从大量临床观察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常常因饮食习惯、情绪变化以及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等原因,导致反复心绞痛发作、甚者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因此在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时,做好社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中医特色的健康预防措施,对于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

自2006年以来,在临床上我们对13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中医膳食养生、七情调节、太极拳锻炼干预和对照观察,发现膳食养生、七情调节、太极拳锻炼具有显著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作用,其临床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取得了显著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业组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85年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3]。

1.2 一般资料 共选择门诊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组),每组为68例。干预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50岁,平均69.5岁;病程最短的4周,最长的20年,伴高血压病Ⅱ级29例;高血压病Ⅲ级18例;其中高血脂61例。对照组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1岁,平均67.16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23年;伴高血压病Ⅱ级25例,高血压病Ⅲ级21例;其中高血脂6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以及原发疾病等方面进行均衡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冠心病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进行心电图测定,同时实施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评定。观察所有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和中医证候变化。

常规治疗:(1)两组患者均要求避免过劳,防寒,限制钠盐摄入。(2)两组患者均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使用:①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②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拜阿司匹林);③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④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⑤降脂药物(如辛伐他汀)。干预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中医膳食养生、七情调节、太极拳锻炼。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2]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

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2]。

1.4.1 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2] 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

1.4.2 冠心病心电图疗效评定 显效: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有效:ST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者,或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1.4.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4] 显效: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方法,采取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积分来评价。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干预组显效率67.65%,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显效率51.47%,总有效率为85.29%,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干预组显效率38.23%,总有效率为80.88%,对照组显效率16.18%,总有效率为42.65%,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干预组显效率70.59%,总有效率为98.53%,对照组显效率52.94%,总有效率为86.76%,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现代医学所言冠心病与古代记载的“胸痹”、“心痛”病证相同,《灵枢·五邪》篇曰:“邪在心,则病心痛。”

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患者常常因饮食习惯、情绪变化以及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等原因,会导致心绞痛反复发作,甚者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因此在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时,体现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防患于未然,做好社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对于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医学发展的逐渐深入,21世纪的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保健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调节发展。祖国医学很早就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总结了不少预防疾病的经验,并提出了防重于治的“治未病”重要理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也明确提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中医重视整体、强调“治未病”与21世纪新医学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中医“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维护“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

为贯彻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必须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健康,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可冀,廖家桢,肖镇祥.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8-319.

2 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1979.

3 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1985,85,215.

篇(7)

摘要:服气术与导引术是道教术数色鲜明、效果显著的炼养方术,是以意念控制呼吸吐纳或内气运行,或者用意念以自力引导肢体运动,达到疏理气机、强身健体之目的。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和于术数”,其养生技法受道教术数影响很大,尤以健身气功最为突出。太极拳等养生功法直接从道教借用而来。

关键词:道教; 中医; 养生

The Influence of Taoism "Fuqi Daoyin"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hought of Keeping in Good Health by "Heyushushu"

Abstract:"Fuqi" and "Daoyin" are the Taoism characteristic and effective practice techniques which control breath or "Neiqi" to move, or leads body itself with thought to move, in order to adjusting the "Qi" and strengthening the body.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always emphasizes "Heyushushu", its keeping in good health techniques had been influenced deeply by Taoism techniques, the health caring qigong is the best prominent in it. Taijiquan and other techniques had been borrowed or modelled from Taoism techniques.

Key words:Taois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黄帝内经》认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人们健康长寿、“度百岁乃去”的根本法则。其中“和于术数”就是指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道教作为一门重人贵生的宗教,其一切方术技艺活动都是围绕人的生存展开的。道教术数与中医养生“和于术数”的思想和实践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服气导引是道教术数色鲜明、效果显著的炼养方术,对中医“和于术数”养生思想的影响十分深刻。

1 道教服气导引术的养生旨趣

“服气”是一种以气息吐纳为主,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修炼方法,在道界流传甚久。古来名称不一,或称“行气”“食气”“调息”“吐纳”“胎息”等等,但不同的称法包含的技法和层次也有些微区别,如“胎息”就是服气练养方技中的最高层次。道书对服气方法的记述很多,总体来说,就是以意念控制呼吸吐纳或内气运行,达到疏理气机,使人体气血舒畅、脏腑通利的作用。服气时,均要求凝神净虑,抟气致柔,呼吸吐纳做到轻、缓、匀、长、深。道教在坚持“道”的本体地位时,还以“气”作为生命赖以维持的根源之一。《云笈七签》摘引的《元气论》说:“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正是因为"气"在道门中人眼中十分尊贵,道界才十分重视修炼服气之术,这也成为道教“服气”术的理论基础。服气之法虽然各有门派路径,但概括起来无非两大类型,一是服内气,二是服外气。所谓“服内气”,实际上就是通过一定的意念导引,激发内气运转,以增进内脏功能。所以,“行气”这一称谓,有时又特指“服内气”。一般的方法是:在夜半之后或者是五更以后,等到谷气消尽、心神安静之时,即忘情闭气,将心念贯注于下丹田气海之中,寂然不动;咽气三两次便闭气,仿佛将心“送入”丹田,渐渐感觉丹田内有声音鸣响,即将心念移入气海。坚持一会儿,即开口徐徐吐气,又闭口咽气。如此反复二三十次,即感冥心忘情,消息万虑。久而久之,感觉口中津液甘香,这就是内气运行的气象。[1]与“服内气”相对应的是“服外气”,这里所讲的“外气”,是指身体以外的自然之气。当然自然之气也不是随意可服的,因自然之气有的对人身体健康有利,有的对人身体健康有害。道教“服外气”是服的对人体有利的气又叫“生气”,而那些对人有害的气即“死气”是不可服的。所以,道教服外气对周围环境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选择适宜的时辰、场合等。不过在实际练养过程中,往往将服内气与服外气结合起来,达到内外沟通,天人感应的效果。“胎息”是指如婴儿在母胎中呼吸一样,主观上不用口鼻呼吸,而体会呼吸似在脐部进行,其动作类似于我们日常所说的腹式呼吸。胎息所服之气主要为内气。《太清调气经》说:“胎息者,如婴儿在母腹中十个月,不食而能长养成就,骨细筋柔,握固守一。”道教认为,进入不用口鼻呼吸而真气在体内运行,返还到婴儿在母胎中之胎息状态时,就能返本归元,长生不死。所以,道教认为胎息是服气进入较高阶段,修道达到较高境界的标志之一[2]。历代道士中,有不少人通过服气炼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延年益寿的效果。如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写有著名的《服气精义论》和《导引论》,其摸索出的一套服气方法,给后世以很大启迪。他认为:“凡服气,皆取天景明澄之时为好。若恒风雨晦雾之时,皆不可引吸外气。但入密室,闭服内气,加以诸药也。”他对服气的论述很多,但其方法简单易行,并将服气术总结为五个步骤、七个阶段,十分简洁、明了、易学。“导引”又称“道引”,就是用意念以自力引导肢体运动,以使内气顺畅、气血平和,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导引属道教方术中的动功范畴,但又与现代纯粹肢体运动的体操等体育锻炼方法有根本的不同,因为它在肢体运动的同时,必须伴有行气、存思守一等方术,所以道教典籍往往将导引与服气一并论述。[2]《云笈七签》卷三十六《云鉴导引法》说:“导引之道,务于祥和,仰安徐,屈伸自有节。”即是说,导引之时,首先精神上必须祥和,身体俯仰之时,也要不徐不疾,肢体伸曲时,也必须有节奏和节制。古代养生术可分为导引服气、服食炼养和房中养生三大不同流派,导引行气这一派可谓最古老[3]。早在《庄子・刻意》中就有记载:“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对于导引术的养生疗病作用,道士们早有深刻认识。《抱朴子》曰:“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谷水。三则以排却风邪,四者以长进血气。……言人导引动摇,而人之精神益盛也。”《神仙传》《淮南子》《楚辞》中都记载了彭祖、王乔、赤松子等神仙方士导引行气的事迹。后世历代道士也创立了很多具体的导引之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道医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就是导引之术。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华佗传》)。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认识,他沿着《淮南子・精神训》中所讲的模拟熊、鸟、虎、猿、鸱之动作思路,编制了一套模拟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套路,因简便实用,流传甚广,起到了很好的养生保健效果。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导引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等。各种功法具有不同的炼养针对性,也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集中意念,调动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以达到炼养的目的。

2 中医养生学从道教服气导引术得到启示和借鉴

《素问・上古天真论》将中医养生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总结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其中,十分强调“和于术数”在养生保健中的的重要作用。“和”即中和、适中,含有适当应用之意;“术数”,这里特指养生的方法和技巧。中医养生不仅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理论,而且总结出一套实用有效的养生方法和技巧。中医养生之“术数”受道教炼养方术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有慢性病调养宜用“导引按跷”的记载。中医养生技法众多,流传至今的各种方法中,气功类方法是与道教服气导引之术最相似的,实际上,道教服气导引就是目前气功术尤其是动功类健身气功的源流。健身气功是以熊经鸟伸的身体运动,伴以吹呼吸的调息练习和似守非守、绵绵若存的意念活动,通过自我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功法,这种功法不仅采纳了道教的服气吐纳之术,也应用了意念守一和导引之术。健身气功的门派很多,方法各异,但基本的原则是一致的,即以意念引导肢体运动,注重气息的调和。在太极拳、大雁功、鹤翔桩气功等众多经典功法中,太极拳是直接起源于道教,流传最久,倍受推崇的功法。太极拳由武当山高道张三丰创立,时至今日,仍是武当山道界最为盛行和崇奉的一种功法。[1]它结合了服气导引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阴阳五行学说、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哲学基础,功法套路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它强调对立统一,将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动作巧妙结合。它以“棚、捋、挤、按、、、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深匀自然,动作柔和缓慢,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这一独特的养生保健功法盛行不衰,并不断完善,不仅国人习炼,而且风靡海外。 历史上,中医养生名家从未停止过对中医养生“术数”的探讨,代不乏人,代有创新。精于服气导引的中医名家除前所述的华佗之外,还有如嵇康、葛洪、陶弘景、巢元方、孙思邈、张仲景等等。他们所创制的理论和方法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动静适宜,自然调息,神形兼顾,内外俱练,动于外而静于内。张仲景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论述“导引、吐纳”,认为“不令邪气干忤经络”。陶弘景著有《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等,其《养性延命录》共有6篇,“服气疗病篇第四”“导引按摩篇第五”就占其中两篇。他是十分注重形神兼养、动静结合、众术合修的一位医家,认为形神相依,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导引运动以养形。

参考文献

[1]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2.

[2] 杨玉辉.道教人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