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4:43: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信息技术的发展印证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伴随着这一形势的出现,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传统的媒体是以电视、广播等形式来传递信息的,现代媒体是以网络电视、网络直播等形式来实现信息传播的,这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满足了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可想而知,网络媒体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也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科学性展开工作,以面向社会、现代化、未来为根本指导思想,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一、科学认识网络媒体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地位的理论依据
(一)适应现代化要求,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将社会意识形态具体化、科学化、政治化,其表现在物质与精神领域。主要涉及人们精神领域的思想认识,以物质领域建设和发展为辅,结合实践活动与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不同环境下的思想行为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为最终目标,这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之下的。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化建设要求发生分歧与冲突,在理论实践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不断创新发展,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思想理论体系,将其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要求,并做好宣传工作
在当前形势下,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对越来越多的思想熏陶及影响,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应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工作,使其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持续稳定发展下去。思想政治工作与先进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满足政工工作科学化的要求,就需要将两者结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以顺应时展的思想意识形态。通常情况下,对群众有利的,群众就会选择和发扬,反之就会抵触;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是以自身的个性特点为基础,然后对不认同的思想观念持反对意见,对认同的思想观念认可,这也体现了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科学化。当前,面临不同思想的挑战,使得思想表达和理论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思想认识和选择上也出现较多的分歧和矛盾,思想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从简化思想的角度来分析,选择性没有实质的作用。
(三)以科学化的要求深入探讨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及其规律
在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从基础思想进入主体思想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过于着急,也不能盲目,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必须了解人们的思想政治的认识,根据其实际情况改善和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要了解人们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就需要了解其现实生活的过程以及意识转变的动态行为,这样才能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利益冲突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使得人们在个人行为、语言以及思想意识方面发生改变,导致错误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增加,对人们现实思想和心理及其变化规律的不了解情况下的盲目性,成为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难题,这也预示着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全新的理论,需要创新和改革思想政治工作,使其登上新的舞台。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科学要具有先进性和现实性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在良好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和进步。面临思想的挑战,必须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以此稳固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在现实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与社会教育相协调,这也使得其思想工作失去现实性,必须积极引导,同时改善环境,以此选择正确的目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先进性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上,保持先进的思想形态,就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自身思想意识形态,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网络媒体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网络媒体是信息时代的基础
网络媒体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其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发送到各大网站上,并及时更新,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从而丰富广大干部员工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其思想觉悟,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网络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在传统的媒体活动中,其技术手段和传播途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达不到良好的传播效应。运用网络媒体,能够实现一手信息第一时间掌握,并能够随着信息的更新不断跟进;还能够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能够为人们展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文化的内涵。
(三)网络媒体是了解社会经济信息的重要手段
网络媒体改善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网络软件各种形式与社会大众进行交流,进而了解人们的思想感悟和共同关注的话题。结合科学的理论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和激励,以此解决人们思想行为、心理形态及其一些不稳定因素,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与实践的方法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网络媒体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独具特色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为社会提供了更强大的信息服务。将网络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目的性,还能提高其社会影响力。针对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推动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是加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理念的基础。
(一)网络媒体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工具
要科学认识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必须综合全面因素考虑,要促进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协调发展。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靠实践活动和理论演讲,还要结合新时代的传播工具,大力推广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起来,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实施两种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媒介具备普遍性、广泛性、时效性、便捷性以及传播性。其能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步伐。
(二)网络媒体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第二种形式
信息化时代进程不断深入与发展,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其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储备容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服务。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创新要求,也成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三)网络媒体的隐蔽性,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体现
由于网络媒体隐蔽性很强,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文章,在不署名的情况下,更能够体现其上传信息的真实性,既能反映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也能让他人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思想斗争和矛盾。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形态、心理变化以及对思想道德的诉求。这种形式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效的释放,有利于加快思想理论体系的渗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四)网络媒体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渠道
由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很强,这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使其由被动灌输转变成主动接受,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思想交流使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其真谛。网络媒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灌输渠道,通过这种渠道改善人们在思想认识、心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中存在的矛盾,并提出科学性的理论概念,使人们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多媒体;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2-0033-02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员以自学为主,除了借助教师少量的集中辅导和以学校下发的教材为主进行自学外,主要是通过以网络为主的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程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已不仅是辅助的教学手段,而是学员学习的主要工具。教学中,针对整本教材进行详细讲解的教学课件是学员自主学习的基础课件,针对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的教学辅导课件仅是对教学的补充[1]。目前,与本校其他类型网络教学拥有系统详细的教学课件相比,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计算机专业还缺乏详细讲解的课程多媒体课件,现有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是针对部分章节的辅导,没有针对全书的系统辅导,直播课堂也仅是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如《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并没有对全部内容的完整讲解,像《计算机应用基础》随书配的光盘也只有一些练习题而已。本文拟结合本校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现状,探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电大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教学现状
1.部分教师对开放教育教学认识不足,能力有限。一方面,有些教师对网络平台不熟悉,对多媒体教学缺乏认识,不能充分了解网络教学的优势,因此,对学员网络自主学习的实施效果表示怀疑,对新的教学模式不愿尝试;学员由于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在自主学习中对学习指导的需求不同,而教师对学习的指导仅限于通过电大在线平台的课程讨论区、QQ群等方式进行答疑,知识辅导大多也只局限于使用现成课件,缺乏结合具体教学需要自制课件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对自主学习的正确认识,忽视对学员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的培养,使学员放任自流,影响了学习效果。
2.人机关系代替师生关系,教学缺乏人文关怀。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员学习主要以网络为载体,传统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简单的网络信息交换,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极富亲和力的交流讨论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教学中师生的教与学因情感交流的缺乏,失去了人本主义关怀的色彩[2]。
3.学员缺乏自主学习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的能力。电大计算机专业学员在中小学的学习中接受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过程中缺少合作学习的习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策略的自我训练和培养。教师在机房进行教学辅导时发现,一些学员不能通过三级电大平台寻找答案,解决学习中的疑难,有的学员甚至不会用百度搜索,学员之间也没有协同合作完成搜索的意识。
4.学员缺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的意识。自主学习过程中,一些学员没有充分认识网络教学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对网络的使用仅限于利用网络完成形成性考核册,很少在电大在线与教师交流。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指导并要求学员在电大在线交流学习,可是,往往到了期中阶段还有相当数量的学员未参加在线学习。
二、电大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教学对策
针对本校电大计算机专业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见。1.重视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观念更新。开放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教学要素而言,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成为双向、多向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学校应对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培训和新的观念的更新,使教师不仅能够熟练应用电大在线平台,还能研发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掌握网络教学的基本要求。
2.注重人文关怀,增强师生的亲密感。要改善多媒体网络教学条件下师生关系疏离的现状,需要教师从网络辅导入手,营造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员对教师产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情感,在辅导过程中设置问题,如果学员回答正确,就设置弹出页面对学员进行赞扬,让学员也能从情感上真正接受新的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网络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对学员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动机的培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着力面授教学,培养学员运用多媒体网络学习的能力。针对学员网络使用能力欠缺的现状,教师应利用面授辅导的机会加强学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指导。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基础。教师通可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解决学员不会上网的问题。面授辅导直接在计算机房进行,教师负责手把手教会学员上网,使学员熟悉电大在线三级平台,学会在电大在线平台上选课,能在课程讨论区对所学课程提出问题,学会在班级建立的QQ群中围绕课程进行讨论。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逐步提高学员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4.激活师生互动机制,引导学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约束的双向互动反馈机制,利用电子邮件、课程讨论区、QQ群等与学员进行交流,带领学员完成资料的收集,提高学员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学员为榜样,引导其他学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学习等。
5.提高对教师的要求,鼓励教师研发教学课件。电大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既是教学的组织者,也应是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制作者。针对教学课件缺乏的现状,学校应在对计算机课程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对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提出任务要求。要求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有机整合,根据教学大纲制作详细讲解课程全部内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件中加入与学员互动的环节,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员在看课件时能有教师面授教学的感觉,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公众舆论;拟态环境;“舆论滚雪球”效应
中图分类号:G2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7-01
一、公众舆论、新闻舆论及‘舆论滚雪球’效应
(一)公众舆论
又称舆论。中国古代称之为“舆人之论”,即众人的议论,如《晋书・王沉传》:“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英文public opmion的意思即公共的意见。喻国明老师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而刘建明老师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笔者认为,公众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并通过言谈或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二)新闻舆论
新闻舆论的定义学界颇多,如“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通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笔者认为,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播者模拟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及体现的一致性意见。新闻舆论的主体应该归于新闻媒体,而非普通的社会公众。新闻舆论更多是记者及媒体部门的意见而非社会公众意见,用媒体的宣传意图去构造的一个舆论环境。
(三)“舆论滚雪球”效应
公众所欲认识的世界来源于媒体的呈现,公众所认知的世界是媒体为其构造的“拟态世界”。笔者认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不仅决定公众的视野内容,同时亦左右公众对于事物及问题所持的态度,媒体的舆论引导不仅体现在认知层面,同时还影响到公众舆论的态度层面,例如对“日本国的问题”,媒体通过对日本国信息报道与不报道、报道得多与报道得少的问题来主导人们对日本国家的关注,同时通过去日本国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来决定公众对于日本国的态度。诚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媒体影响公众舆论态度情况与公众对于议题的相关联程度有一定关系,显然上述情况是针对超出公众亲身感知以外的事情,若对曾经受日本帝国主义迫害的公众群体,新闻媒体这种影响的情况可能不太明显。
由于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公众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取源于传统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力图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入到媒体所构建成的“拟态舆论环境”上。媒体无论是构建“拟态环境”去左右公众舆论方向,还是以媒体本身意图去控制公众态度方面的力量都是巨大的,所以经由新闻媒体传播的舆论在媒体不断重复传播过程中,舆论力度及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出现“舆论滚雪球”效应。
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F的公众舆论特点
(一)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网络新媒体时代,公众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表达欲望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对于公共事务,网民的参与意识极高;另外,网民群体呈现多元化“细众”特点。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主导作用不再那么绝对与强大,由新闻媒体所产生的巨大的舆论雪球亦不太可能出现,更不会出现雪球越滚动越强大的情况,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二)舆论环境趋于复杂化
语言暴力、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等现象在网络中时有发生,错误网络舆论也将引起不良的后果。由网络主导形成的舆论雪球,即便是信息传播的源头也很难保证网络舆论雪球的发展方向及规模,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网络在给普通民众提供了表达真实想法或寻找共同语言的平台的同时,也给不当行为及舆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所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让公众舆论的环境更加复杂化。
三、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进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情况下,新闻舆论不再主导公众舆论,在传统环境中的舆论滚动雪球效应亦能发生,那么新闻媒体将如何面对新媒体中的公众舆论?媒体又将如何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并受到公众认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特点
由“抵制家乐福”事件可以看出其舆论主体主动利用新技术的动机极强,熟悉网络技术,消息源不再局限于国内媒体,不再是传统上“单向式宣传”中被动接受灌输的一方等。所以,在网络中,个体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信息传播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制造舆论并力求个体意见能够得到共鸣产生实际的影响。
(二)坚持信息透明公开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
无论是“抵制家乐福”事件,还是其他由网络等新媒体引发的舆论风暴都有一共同点,就是更多的公众信息接受渠道受到限制而变得狭窄导致舆论升级。所以,我们的新闻媒体应该坚持和完善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压制舆论不能解决舆论问题,反而进一步恶化事态、导致舆论矛头转向的危险。
(三)积极呼应舆论,实现与舆论的互动
对于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媒体不仅要直面舆论,而且要积极呼应舆论、引导舆论,抢占舆论的主动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引导舆论的发展,所以在汶川地震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留下泪水时公众给予更多的理解、共鸣与赞美,我们也给予媒体一种崇高的敬意,这正表明了媒体积极引导舆论,积极呼应舆论,积极与公众舆论进行互动,能够完美地实现媒体引导舆论的功能与责任。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公众舆论、新闻舆论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网络舆论形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了网络时代中传播媒体应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一、公众舆论、新闻舆论及‘舆论滚雪球’效应
(一)公众舆论
又称舆论。中国古代称之为“舆人之论”,即众人的议论,如《晋书·王沉传》:“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英文public opmion的意思即公共的意见。喻国明老师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而刘建明老师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笔者认为,公众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并通过言谈或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二)新闻舆论
新闻舆论的定义学界颇多,如“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通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笔者认为,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播者模拟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及体现的一致性意见。新闻舆论的主体应该归于新闻媒体,而非普通的社会公众。新闻舆论更多是记者及媒体部门的意见而非社会公众意见,用媒体的宣传意图去构造的一个舆论环境。
(三)“舆论滚雪球”效应
公众所欲认识的世界来源于媒体的呈现,公众所认知的世界是媒体为其构造的“拟态世界”。笔者认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不仅决定公众的视野内容,同时亦左右公众对于事物及问题所持的态度,媒体的舆论引导不仅体现在认知层面,同时还影响到公众舆论的态度层面,例如对“日本国的问题”,媒体通过对日本国信息报道与不报道、报道得多与报道得少的问题来主导人们对日本国家的关注,同时通过去日本国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来决定公众对于日本国的态度。诚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媒体影响公众舆论态度情况与公众对于议题的相关联程度有一定关系,显然上述情况是针对超出公众亲身感知以外的事情,若对曾经受日本帝国主义迫害的公众群体,新闻媒体这种影响的情况可能不太明显。
由于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公众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取源于传统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力图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入到媒体所构建成的“拟态舆论环境”上。媒体无论是构建“拟态环境”去左右公众舆论方向,还是以媒体本身意图去控制公众态度方面的力量都是巨大的,所以经由新闻媒体传播的舆论在媒体不断重复传播过程中,舆论力度及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出现“舆论滚雪球”效应。
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F的公众舆论特点
(一)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网络新媒体时代,公众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表达欲望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对于公共事务,网民的参与意识极高;另外,网民群体呈现多元化“细众”特点。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主导作用不再那么绝对与强大,由新闻媒体所产生的巨大的舆论雪球亦不太可能出现,更不会出现雪球越滚动越强大的情况,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二)舆论环境趋于复杂化
语言暴力、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等现象在网络中时有发生,错误网络舆论也将引起不良的后果。由网络主导形成的舆论雪球,即便是信息传播的源头也很难保证网络舆论雪球的发展方向及规模,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网络在给普通民众提供了表达真实想法或寻找共同语言的平台的同时,也给不当行为及舆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所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让公众舆论的环境更加复杂化。
三、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进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情况下,新闻舆论不再主导公众舆论,在传统环境中的舆论滚动雪球效应亦能发生,那么新闻媒体将如何面对新媒体中的公众舆论?媒体又将如何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并受到公众认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特点
由“抵制家乐福”事件可以看出其舆论主体主动利用新技术的动机极强,熟悉网络技术,消息源不再局限于国内媒体,不再是传统上“单向式宣传”中被动接受灌输的一方等。所以,在网络中,个体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信息传播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制造舆论并力求个体意见能够得到共鸣产生实际的影响。
(二)坚持信息透明公开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
无论是“抵制家乐福”事件,还是其他由网络等新媒体引发的舆论风暴都有一共同点,就是更多的公众信息接受渠道受到限制而变得狭窄导致舆论升级。所以,我们的新闻媒体应该坚持和完善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压制舆论不能解决舆论问题,反而进一步恶化事态、导致舆论矛头转向的危险。
(三)积极呼应舆论,实现与舆论的互动
对于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媒体不仅要直面舆论,而且要积极呼应舆论、引导舆论,抢占舆论的主动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引导舆论的发展,所以在汶川地震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留下泪水时公众给予更多的理解、共鸣与赞美,我们也给予媒体一种崇高的敬意,这正表明了媒体积极引导舆论,积极呼应舆论,积极与公众舆论进行互动,能够完美地实现媒体引导舆论的功能与责任。
关键词:新闻教学;改革;网络优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9-18
1.新闻教学改革现状
随着传媒行业的变革,为了满足网络时代的人才需求,新闻专业逐渐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新闻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新闻教育慢慢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设置,新的课程设置开始充分体现“文理渗透”。虽然此举对于改进新闻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上看,这种变革收效甚微,并不能全面地提高新闻教学水平。
步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传媒领域的全面变革。网络媒体成为人们传播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络传播力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立足于对新闻教学工作的考察,现阶段我国新闻教学实践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比较落后、教学内容不适应网络传播的新形势、对新闻道德教育缺乏重视等。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的新闻工作者已经不能适应网络媒体发展变化的要求,深入推进新闻教学改革是新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新形势下,新闻教学思想和内容变革的要求
(1)新闻教学目标的变革。步入网络时代,传媒格局发生了巨变。随着网络传播覆盖面的扩大,其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大众传媒传播方式随之发生改变。这使得传统的新闻学及实践受到极大挑战,一些新闻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理论已不适应网络传播的新形势,新的大众传媒体系逐步发展建立起来,对新闻教学思想和内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时期,新闻教学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灌输已有的知识,而是教授学生通过互联网不断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
(2)新闻道德教育的变革。现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以往公认的新闻道德已显滞后,特别是传媒格局发生变化后,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出现,让新闻教育者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新闻道德问题主要包括网络空间的著作权、隐私权和虚假信息等问题。由于网络媒体和网络环境有其特殊性,这些新闻道德问题往往会变得十分复杂。新闻道德教育应该着重填补网络空间领域道德教育的空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领域的新闻道德问题。
(3)新闻教学内容的变革。网络技术从诞生至今,一直处在高速的发展和变化中。这意味着由网络化、数字化以及多媒体化构建的新闻传播环境也必将不断发生改变,未来新闻工作者必须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环境。因而,新闻教育必然要改变其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设计跟上网络信息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培养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3.推进新闻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思路
新闻专业教师应该转变教学工作职能,不再只进行知识传播和教育,还要指导学生运用信息处理工具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媒体变革和网络新媒体。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来查找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学习检索多种数据库,使用网络服务器分析新闻背景材料,考查新闻来源及其真实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查找自己所需的知识或信息。新闻教育者在教授学生使用网络时,还应向学生强调网络道德和行为规范,使其逐渐肩负起网络新闻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在面对有关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并结合网络媒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起与网络媒体相适应的新闻道德观。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注重教会学生使用因特网和新媒体,指导他们通过互联网、借助多媒体进行调查和采访,利用互联网全面了解新闻事件,结合多媒体撰写新闻稿件和报道,使学生养成使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而言之,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对网络媒体、环境的了解上,改革的整体思路是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和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逐渐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闻传媒环境。
随着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速度的加快,未来新闻教育改革必将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挑战。新闻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对新闻传媒环境变化的把握,分析媒体格局和传播环境变化,不断应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新技术,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及时调查与网络媒体有关的课程内容,并适当增补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使新闻教育更好地适应时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微时代” 新媒体“90后”大学生 影响及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56-0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革新,2009年8月新浪推出的“新浪微博”使“微博(MicroBlog)”这种新媒体正式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中。2010年被人们称作“微博元年”,2012年9月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称,微博用户总量约为3.27亿。人们普遍认为,以微博为代表的、同时也是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新媒体、新媒介的盛行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已经到来,伴随这些新媒体的产生,互联网形态、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微时代”的特征及影响
“微时代”一般是指在互联网及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由能实现即时信息获取传播的新媒体的兴起而推动开启的新时代,它以微博、微信、饭否等新媒体为标志,也包含微电影、微小说等一系列传播速度快、内容精练、介入生活细节,并给人们的交流、工作、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新事物。概括来讲“微时代”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获取和传播速度更有效率,内容更加短小精练;2.以社交网络、交流平台、移动互联网终端为依托,“微时代”中的体验者准入门槛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获取、使用便利,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平民化;3.在“微时代”中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定范围内的主角,而不仅仅是接受信息。互联网信息传播呈现多中心化。
“微时代”的到来既使科技迎合了人们的需要,也快速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改变。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感受与表达更加鲜活,个人的力量不断增强,声音在逐渐放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微时代”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虽然微博等新媒体提高了信息获取和交流的效率,但是,在众多的信息中人们会习惯性地选择个人喜欢的内容,从而引发一些偏激情绪、过度的自信甚至是极端主义。第二,它为人们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和巨量知识资源的同时,也为一些人提供了逃避社会的机会,沟通和信任减少而导致孤立和冷漠。第三,“微”事物,虽然满足了人们对效率的需要,但是便利之余也滋长了人们的浮躁,使人们难以深入思考。
二、“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
据调查,大学生中的微博使用者接近80%。“微时代”为生活、学习、交流、展现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被广大大学生所喜爱。但大学生们毕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十分成熟的青年时期,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往往会形成依赖,不自主地受到负面影响,忽视自身发展的真实需要。
1.“微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基础上的虚拟交往更加普遍,这给他们带来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交流方式,但过分沉溺于自由的虚拟世界中,很容易失去自律,网络监督的不完善也不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2.美国网络社会学者莱恩格尔德所说:“网络最终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并不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市场,而在于形成长久的个体关系与群体关系。”“微时代”使人们能够很快找到自己喜欢的“圈子”,这使得同类信息易于在身边聚集,一些大学生缺乏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容易失去自己独立的观点,产生从众心理,人云亦云,情绪化倾向明显,容易陷入偏激甚至是极端的心理状态中。
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尔克教授说“科技能带来上万好友或粉丝,安全但虚拟,制造了人际关系活跃的假象,却对真情实感有侵蚀性”,一旦过分沉溺于虚拟科技的迷境,现实社会反而会成为一个陌生的世界,当现实中的他人交往能力下降时,极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冷漠,使自己形成强迫、孤独、焦虑等不良心态。
4.由于目前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的网络技术教育上,对新媒体和“微时代”中的新事物重视也不够,所以,当今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与规范、信息技术、媒介运用与操作等方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客观的对待,他们往往以休闲、娱乐为主要使用目的,忽视了主动的全方位的营养汲取,而互联网科技强大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
5.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思考与沉淀,而现今大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快速、简短的信息,做简单有效的沟通:写微博,发微信,看微小说,微电影……这极易使大学生变得浮躁,急于求成,缺乏坚韧的信念,也难以使他们深刻地领会民族与世界文化,获得全面的成长和丰富的社会体验。
三、“微时代”下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以微博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体现了现代社会最新的技术、理念和文化,它创造了信息获取与传递的新方式、新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们正确认识“微时代”和它带来的改变;如何降低网络基础上“摇一摇”就可以与陌生人交流的虚拟交往所带来的不确定感和不信任感,培养大学生们形成诚信、有责任心的品格;如何培养大学生们的判断力,避免他们偏离社会主流思想,或走上极端,迷失于网络;如何引导他们既恰当地表达自己、彰显个性,又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观念;如何在网络虚拟交流的环境中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现实交流的不可替代性……这都是给“微时代”中的教育者们提出的新挑战。
1.重视“微时代”,培养学生应对“微”事物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们理性的分析思考能力,使大学生能够筛选新媒体、新事物带来的各种信息。第二,了解熟悉新媒体的运作过程,增强理性认识,进而提高网络信息的驾驭能力,增强新媒介的运用能力。第三,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养一种独立的批判意识,增强其判断是非的能力。第四,培养大学生成熟理性的公民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道德法律约束,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避免沉溺于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第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每一种新技术的诞生都是人的延伸,但不应因科技技术的发展而将人的心灵与文化带向荒漠。
2.借助“微时代”,在学生工作中运用新媒体
微博等新媒体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关注和成就感、倾吐心结、宣泄情绪、表达观点的主渠道之一,所以,高校工作者要增强对新媒体的运用、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善于借助新媒体与学生沟通,将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获得的信息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运用新媒体也能与学生拉近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融入“微时代”,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
高校应认真审视“微时代”下的教育环境,顺应时代的要求,以更好的教育引导大学生。
首先,通过普及网络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传媒的平台与工具本质,科学、高效地使用网络传媒,理性、自律地参与网络生活;同时要强化关于网络技术运用的教育,教育学生正确操作网络媒体、获取、管理网络信息、自觉维护信息安全,遵守网络道德法律约束等。
第二,提升校园网络软硬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网络软硬件设施的投入,通过提高网速和配置、优化网络资源环境来引导学生正确地参加网络活动;另一方面,应当运用受大学生欢迎的技术手段,以微博、微信等网络载体,营造活泼、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第三,丰富教育形式和手段,将形式多样、精练活泼的新媒体,如微博、微电影等与传统的课堂、讲座、论坛、竞赛等教育方式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优势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健康辅导,化解心理问题,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时代”中的“90后”大学生是我国网络参与者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网络生活是否积极、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成熟,因此,“微时代”的到来也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认识现实教育环境的要求和“90”后大学生的特点,接受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EB/OL],2008-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