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4 16:37: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篇(1)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学前儿童在成长前期、中期和晚期阶段的不同表现,从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科学探究、社会交往、健康教育以及艺术活动入手,学前心理学为心理发展各异的幼儿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养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结构上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作为导向,采用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实际的引导方式来促进其成长。学前期正处于向义务教育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多样化明显,学前心理学则对学前儿童成长中涉及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语言、情绪控制与宣泄、意志行动、个性表达等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最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最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时转变过去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将学前心理学相关理论普及应用到学前儿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大力对学前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老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个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必要时还可以将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鼓励老师在做好学前教育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广泛学习,并且立足学前儿童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学前儿童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动作,积极主动地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分析学前儿童内心世界,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师幼关系。总之,幼儿园老师应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有意识应用学前心理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首先,应定期开展分享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表达和表述的机会;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分享总结、合作交流是主要的认知方式;针对儿童内向和腼腆的特点,老师可以携带学前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喜欢吃的零食一块进入课堂活动,当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便可以给予棒棒糖、小红花、贴纸、五角星及微笑、鼓拥抱等作为奖励,提升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在分享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最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篇(3)

儿童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的境遇使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没有寻求帮助的对象,长此以往,其人格方面会产生攻击性强、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等问题,集中表现为冲动、好怒、焦虑、神经质、自闭等不良心理特征。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个性自私冷漠、敏感多疑、任性霸道且情绪多变,有的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而留守问题导致家庭教育缺失,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甚至导致出现心理危机。年幼时缺失父母关爱,儿童很难形成对周围人的信任感,性格容易变得孤僻。尤其在心理启蒙阶段,当遇到困难,由于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引导及鼓励,留守儿童很容易感到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甚至陷入自暴自弃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二)学校教育不完善

家庭生活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很多困惑,这时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学校教育应该降低亲子关系缺失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帮助与疏导。但限于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各种因素,学校在开设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引导。另外,师资匮乏,导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很少有时间与留守儿童进行单独沟通,这种被家庭及学校双重忽视、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政府缺乏有效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也与社会大环境有密切关系。地方政府部门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但对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却了解甚少,更没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机制

(一)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搭建与外出父母的沟通桥梁。一是必须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其教育意识,将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外出打工的家长意识中,为孩子赚足够多的钱,让孩子在物质上获得满足,就是为孩子负责、关爱孩子的表现,同时也是自己作为父母的价值体现。由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在心理及情感上对父母的需要。对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树立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并在必要时对孩子进行有效引导。二是慎重选择委托监护人。外出家长必须重视与委托监护人的沟通,对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了解。不能一托百托,对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不闻不问。三是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提供便捷的沟通途径。务工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创造父母与孩子联系的便利设施、渠道及机会,在儿童放假期间积极提供住宿条件使其与父母相聚等。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在意识层面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制定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教育工作。同时,建立专门的督导小组,实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各方帮助引导下“感受关心,学会用心,建立信心”,实现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首先,村委会要对留守儿童的人数、住址、年龄、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调查,以便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充监护;其次,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委托监护人及学校,实时了解儿童学习、生活及思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教育指导;最后,为留守儿童举办丰富的公益活动,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活动为载体,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及爱心,并鼓励其发扬自律、自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四)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篇(4)

【关键词】教育 留守儿童 关爱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当今民生问题之一。国家实施一系列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举措。如建“春晖之家”“家长、父母”等志愿者活动,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但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从层面上来说还不够全面,为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笔者提出如下观点:

一、留守儿童关爱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长期的制度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有的是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姑等亲戚一起生活,还有的留守儿童出现无人监护的现象,回家面临的是“空巢”现象,有的儿童回家冷锅冷灶,没有父母在家为其监管衣食住行,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来自己照顾好饮食住行,甚至出现生病无人照顾的现象,只有依托邻居、学校老师代为照顾,这都是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留守儿童监管制度,建立社区、邻居、学校及社会四维一体的监管网络,填补留守儿童监管空白和盲区,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共同监管,实施志愿者服务等项目,加强留守儿童的监管。

二、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需要心理上的援助

留守儿童常年远离父母,而且正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善,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更多是需要从心理上的援助。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有必要每周与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交流,通过交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心里之所想,同时传递给留守儿童身边人对其关注、关爱的信息,消除留守儿童常年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和冷漠心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留守儿童“春晖之家”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留守儿童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家长交流、沟通,增进亲子感情,解除留守儿童心理上对父母的怨恨和冷漠,这都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三、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需要社会成员的参与

学校老师、社区居委会的人力、财力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需要。如留守儿童假期、节假日的监管等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需要在政府监管下的社会机构积极参与,有的留守儿童从小远离父母,在生活上不能自理,甚至有的留守儿童上初中寄宿制学习还不能很好的安排每周生活开支,洗衣做饭等,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课教育,因此留守儿童更需要生活能力的教育,“家长、父母”能够填补这一教育的盲区,召集社会志愿者,每周深入社区、深入留守儿童的家庭,手把手地教留守儿童洗衣、做饭,为留守儿童做上一顿香喷喷的饭菜,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这都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开设家长义工,让家长深入学校,为留守儿童服务,监管留守儿童每日生活起居安排,锻炼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留守儿童自助关爱机构,无偿为留守儿童提供医疗心理援助、生活援助甚至法律援助,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健康体检、心理健康测试、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开展安全法制讲座,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等,当留守儿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等,使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篇(5)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近年来,我县城乡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他们的子女则留在家中,由祖辈、亲戚或民办寄宿机构照管,形成留守儿童现象。由于无法享受父母的亲情呵护,家庭教育严重缺位,这些孩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性格偏差等,这些问题在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中表现尤为突出,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

一、城郊学校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亲情饥渴

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孩子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在对父母长期的思念中,孩子由最初的企望、焦虑、缺乏安全感到对父母逐渐冷漠,甚至仇视。而且孩子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对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亲情呵护的缺位,使孩子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

(二)封闭、自卑心理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留守的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没有倾诉、寻求帮助的对象,逐渐的形成了封闭、自卑的心理,这种心理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比较常见。部分孩子常表现为逐渐与父母、同学开始疏远,沉默寡言、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在课堂上不愿意回答问题,课后不想参加各种活动,怕被同学看不起;生活中,对老师、同学的关怀不易接受,甘愿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三)学习成绩不佳,行为习惯差

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低年级学段大部分孩子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到了中高年级学段,极少有留守儿童能表现优秀。究其原因,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孩子学业期望值不高,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导致孩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管太少,导致孩子学习习惯不良、成绩差、厌学情绪严重,甚至自暴自弃。此外,家庭教育严重缺位,还导致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生活习惯不良,自私、任性,惹是生非。(四)道德意志薄弱由于留守儿童祖辈代养人疏于管教和溺爱,对孩子的生活包揽包干,对孩子的错误时常袒护,造成留守儿童依赖心理严重,是非辨别能力差,道德意志薄弱,不能经受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缺乏责任感。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则常常以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来弥补亲情缺失,孩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由于长期缺乏父母正确的引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处于放任的状态,思想观念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分子的拉拢、教唆,经受不住诱惑而走上歧途。

二、城郊学校高年级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探究

(一)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家庭。父母要转变观念,将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尽可能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在接受更好教育的同时,增加与孩子的沟通机会;如果不能将孩子带到身边,父母要通过打电话、写信、回家探亲或接孩子到打工地团聚等方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外出务工的父母还应加强与学校老师、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习状况,让孩子感受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亲人的爱、老师的关怀时时伴随他们,帮助他们摆脱孤独、无助的阴影,形成活泼、开朗的心理素质。

(二)发挥学校作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诸多的困惑与问题,需要更多的帮助与疏导,这就需要学校转变育人观念,通过“爱”的教育来“补”位。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教师针对各班留守儿童建立详实的档案,档案中除记载详细信息外,更要记录留守儿童的思想、行为、心理、学习、生活习惯等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和内心想法;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帮助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机构。首先,心理辅导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有意识地教给留守儿童适应环境、调节情绪、人际交往等心理调试的技能,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心理调节,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其次,根据孩子个体心理特点,通过个别咨询方式加强指导,做到对症下药,减轻孩子心理压力和负担。再次,学校还可以开展“知心姐姐”信箱等活动,为孩子提供倾诉的渠道,并有专人给孩子回信,帮助解决学习、心理上遇到的种种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的疏通和引导。此外,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达到长期、有效的预防心理问题之目的。3.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开设文艺、体育等兴趣小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班团队活动等,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收获成功、增强自信,在提高自己的独立性的同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支持,从而缓解自卑、叛逆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还需要社会的关注、参与、齐抓共管。首先,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感,把教育孩子的任务担起来;其次期望有关部门要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留守儿童较多的村镇、社区创办“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教育、兴趣活动等服务,引导孩子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再次,期望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为孩子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18):31-45.

篇(6)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规范化:一是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二是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三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四是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思想教育;五是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六是加强对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七是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八是加强对学生的文明守纪、艰苦朴素教育;九是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教育;十是加强对学生的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些德育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持续、规范、有效开展。

二、强化素质教育,关爱每一位学生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施教育优质工程,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礼仪修养和文明习惯;要真心实意地给后进生奉献爱心,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进步。有条件的学校要办好学生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实施关爱教育工程。

三、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实现德育工作家园化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直接教育,导致家庭教育匮乏。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家,有话没处诉说,心情忧郁。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亲情,对周围的亲友又缺少信任,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心理封闭。一些留守儿童由祖辈老人抚养,祖辈老人只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很少关心思想,且教育观念落后,思想保守,严重制约留守儿童的成长,导致一些留守儿童有厌学或辍学外出打工的想法。因此,我们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通过指定阅读书目、开展竞赛活动等,拓展家庭教育知识,提高综合育人素质。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及时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做教育的有心人和探索者。只有以人为本,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农村中小学要改革德育课程模式,打破中小学德育课程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社会调查、主题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促使农村中小学德育方法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把德育课堂与德育实践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同时拓展综合德育实践活动。农村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农村中小学要积极借助这些优势,开发利用身边资源,让学生接受乡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建设和服务家乡的热情。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活动,建立和拓展中小学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爱社会。

篇(7)

众所周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亲情缺失,普遍缺乏心理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不能正确调控自己的行为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教育实践研究看出,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或重大关键性事件里明显地表现出来。笔者认为所谓“节”,就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是指假节日、开学、放长假、春夏之交季节变化等时间段。如“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最好的写照。所谓“点”,即关键事件点,就是考试失利、情感上遭遇重大挫折、遭遇突发性创伤或刺激、与同学父母等发生严重人际(甚至肢体)冲突等时候。如果我们特别关注这些节点,施与干预措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特殊节点期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以下四个特殊节点期的留守儿童值得学校管理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特别关注。

1.春夏之交季节变化期

每年春夏之际油菜花开之时,渐渐暖和的天气,使得学生的代谢进入旺盛期,容易扰乱学生的生理功能,加剧心理机能和大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引发人体内部环境变化,进而影响人的情绪。此时,我们应该关注那些个性内向;情感受挫、情绪失控;个性暴躁易怒;患有心理障碍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的留守儿童。

2.各类考试前后期

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学习紧张状态,身心比较疲劳,面对因考试等带来的种种压力,如果受到外界因素诱发,容易引发多种心理问题。此时,我们应该关注留守儿童中优秀生初次重大考试失败;有心理疾病家族遗传史;考前复习及测试不理想;对考试产生认知偏差,如把各种考试成绩的好坏当成人生成功或失败的惟一标准,以至于产生“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全完了”的念头的留守儿童;期望过高的学生,如经常流露“一定要读最好的中学或大学”“一定要比某某考得好”等想法的学生;个性偏消极的学生,如内向、孤僻、烦躁、人际关系差、自卑等学生;经常性考试前后心理焦虑的学生,如经常在考试前后出现严重心理焦虑、深度自责、情绪低落的学生。

3.各类假节日、各学期开学或结束时和寒暑假

近年来,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对留守儿童开展的关爱活动可以说是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但是他们看到的仅仅是留守儿童物质生活方面的匮乏,大多是送钱或学习用品,而较少关注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缺失,孤独无依的感受,我们更应该情感关注大于物质馈赠。此时对那些失眠、烦躁、情绪不稳、话突然变多或变少;从外地(校)转学、因病住院或休学后复学;性格内向的女性留守儿童等,给予特别的关注。

4.遭遇各种重大变故、突发性创伤或刺激的关键节点期

如近期家庭(或学校)生活中出现重大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离异、父母下岗、家庭暴力等)时;遭遇性伤害、意外怀孕、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时;与同学、父母等发生严重人际(甚至肢体)冲突等时候;身边的同学出现心理危机(如自杀)时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心理焦虑、惊恐、易激动等问题。此时,我们应该关注有自虐自伤自残记录;网络成瘾;五种类型家庭者(单亲型、个体暴发型、暴力专制型、溺爱型、犯罪型);心理测试显现抑郁倾向较高者、有狂躁倾向及型边缘人格特点者;近期身体出现反常现象(如食欲不振)等问题的学生。

二、特殊节点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体系的构建

根据“积极辅导、预防为主”的原则和“及时发现、及时保护、及时干预、及时治疗(转介)”的工作方针,有效地开展节点期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干预

首先要建立预警机制。学校一定要落实班主任与班级心理委员、专兼职心理教师与学校各部门组成的校内预警机构,经常开展心理保健,关注重点预警对象,争取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全面了解摸排学生心理状况。通过学生访谈、家校沟通、心理普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尤其要重点关注情绪和行为有异常表现的学生,适时调节学生因假后及季节变换等原因产生的各种心理不适,以便及时进入预警干预程序。其次,学校在特殊节点期为留守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如有针对性的主题班队活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活动等,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社会对他们的关心。 再次是合理饮食的及时调理。寄宿制学校和提供中餐的学校,要调理好学生的饮食结构,避免给重点预警对象食用刺激性食物。学校也要敦促这些学生的家长在家不给孩子喝酒、茶、咖啡等,多食用黑木耳、核桃、百合和蜂蜜等,有助于孩子清心安神。

2.教师干预,经常开展心理保健

对于重点预警对象,学校要给其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懂得学做放松训练可以让自己身心放松,找人倾诉可以释放自己的压力感受,借助运动、散步、看电影等可以转换心境,通过改变思维、学会转换情绪、调整期待、满足渴望等改变认知的方式来释放心情,使其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积极应对考试压力。考试成功是所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心愿,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是考试成功的基础,而考前心态的调节则是考试成功的重要因素。广大教师要尽量维护学生正常的情绪,营造温馨向上的班级氛围,避免过度焦虑。敦促学生睡眠充足。一般说来,心理疾病的发生多由睡眠改变开始。因此教师应告诫家长关注学生睡眠状况,注意孩子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睡眠充足适当运动,提高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

3.家、校、社合作干预

加强家、校、社沟通,要让家庭和社会认识到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与留守儿童家长或托管人沟通。首先帮助他们转变养育观念,纠正一些家长只管孩子的温饱,极少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的观念。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维持家庭正常的生活状态,多肯定和鼓励孩子,提高孩子抗挫能力。其次,教授正确的家教方法。比如,怎样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 耐心陪伴孩子和“情绪”待一会儿,想哭就哭一会儿;陪他大声唱歌,瞎编乱造也行;带他去体育锻炼;布置一面“心情墙”,和孩子一起把自己的情绪写或画出来;陪孩子说话,听他倾诉心情,并给他情绪支持。再次,与社会单位的联系沟通。工会、共青团、妇联、企事业、志愿者、医疗单位等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节假日的送钱送物这种单一的形式上,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节假日的活动更丰富,让他们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如,走出去认识社会和不同家庭;假节日爸爸妈妈等形式都是值得提倡的。

三、特殊节点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技术

在各种特殊节点期对重点心理预警的留守儿童一般采用“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辅导”三步骤,开展心理干预。

第一步,稳定情绪。以理解的心态接触重点预警学生,给予其倾听和理解,并作适度回应,不要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对方。增强安全感,减少重点预警学生对当前和今后的不确定感,使其情绪稳定。 适度的情绪释放,运用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帮助重点预警学生适当释放情绪,恢复心理平静。 对于重点预警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解释及确认,减轻疑惑。 实际协助,给重点预警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他们调整和接受因灾难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重建支持系统。帮助重点预警学生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灾难后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知识,帮助重点预警学生积极应对,恢复正常生活。 联系其他服务部门,帮助重点预警学生联系可能得到的其他部门的服务。

第二步,放松训练。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分离反应(表现为:对过去的记忆、对身份的觉察、即刻的感觉乃至身体运动控制之间的正常的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放松技术。

第三步,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来减轻心理危机对重点预警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咨询与辅导。首先,了解心理危机后他们的内心反应。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心理危机给重点预警学生带来的应激反应,并对此进行程度评估。引导重点预警学生说出在危机中的感受或体验,帮助重点预警学生明白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其次,寻求社会支持网络。让重点预警学生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够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同学、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强调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有人关心他(她),可以提高重点人群的安全感。最后是心理危机的应对方式。帮助重点预警学生思考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强化个人的应对能力,思考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重点预警学生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个人的控制感和适应能力。

任何心理问题或障碍都是人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行为反应。留守儿童在一些特殊时间段和关键重大事件刺激下容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或障碍,关注这些时间和事件,有效防范有特殊经历、背景人群的心理问题,施以干预措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