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3 16:02: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篇(1)

Abstract: As a new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level in som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is no exception.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teaching orientation of western econom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its own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teaching reform proposals.

P键词: 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创新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western economics;curriculu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256-03

0 引言

职教本科生是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出现的本科生群体,他们来自技校(技工学校)、中专(中等专业学校)或职高(职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中学),经过单独对口统一考试合格后,进入一些地方高等院校接受本科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

西方经济学作为职教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地方本科院校职教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针对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实践技能相对强的职教本科生的这一最大实际,而是照搬普通本科的教学设计,或者在职教专科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简单增加教学内容与课时。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偏差,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偏离了职教本科的培养目标。

1 基于培养目标的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基本定位

1.1 职教本科不同于普通本科

职教本科与普通本科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日制本科层次。但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生源不一样,而且在于培养目标不一样。高等职业本科是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解决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迫切问题。职教本科教育则区别于过去的普通本科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生毕业之时即具备一定工作能力,毕业生以其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素质在人才和劳动力上独树一帜。而我国普通本科目前仍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在培养目标上,职教本科培养的是适应经济实践和生产实践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而不是传统的理论型、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

因此与普通本科相比,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上,职教本科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过多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演,而在于基本概念与经济实践的融合讲解、基本原理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分析等。

1.2 职教本科不同于职教专科

从上述也可以看出,职业本科教育既重视理论塑造又重视实践训练,一方面通过扩大理论视野、丰富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培育严谨的理论思维,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让他们形成比普通本科生更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持续的操作能力及创新素质。而职教专科主则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一般性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特别是面向车间及生产线的操作性人才。所以,职教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应在专科课程技术性、实操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论思维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让学生在全面的理论知识的武装下,具备强适应性,避免因理论知识的不足而形成的思维局限,从而在毕业之时,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并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拥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上,与职教专科相比,职教本科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和基本原理的简单应用,而在于经济学范畴的较深入理解,并让学生掌握专科阶段可能未深入理解的西方经济学原理,从而既避免职教专科生单一的模仿执行状态又避免普通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可能脱节的现象发生。

2 职教本科生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础知识水平底,对数学内容难以接受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职教本科生在中职院校没有接触过西方经济学这门课,但西方经济学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而大多数学生虽然在大一第一学期都学过“微积分”这门课,但到第二学期问他们具体学习了什么内容,很多同学都说不上来了,总的来说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他们已经忘得也差不多了。所以现在一些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内容,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职教本科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需要对职教本科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补缺补差。

2.2 对大学教学方式变换不适应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讲究教师主导的“满堂灌”,同样一门课安排课时多,许多知识点教师反复精讲,而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都在课堂中进行,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提倡的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因此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相比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而言,教学内容更多,教学进度也更快。因此至少对大学一二年级的职教本科生而言,由于他们仍然喜欢填鸭式学习和题海战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均已根深蒂固,故对大学的授课模式很不容易适应,也不愿主动改变。

2.3 对西方经济学学习难以提起兴趣

西方经济学虽然名为经济学,但其实很抽象,与经济实践并不直接“融会贯通”,特别是微观经济学部分。因此多数学生普遍有这样的心理:西方经济学如此抽象、晦涩难懂,与我所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与我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没什么关系,而且,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好坏也不影响我今后的生活,所以听不懂就听不懂,顺其自然吧。也有的职教本科生,囿于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局限,认为自己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不用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能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就足够了。

3 职教本科生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存在的优势

3.1 对经济实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职教本科生来源于中职学校,他们在中职阶段学习了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有的甚至参加了一定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相比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对经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感觉和感性认识。而西方经济学作为财经类课程,作为对经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如果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生产生活经历与经验,无疑有助于学习者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所以说,相比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职教本科生学习西方经济学乃至其它财经类课程,在可接受性这一点上,是有一定优势的。

3.2 思想较为活跃,学习思路较为开阔

同样源于他们的学习与接受教育的经历,他们较之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较少经受应试教育的训练,虽然在基础理论以及数学训练上逊色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正由于较少经受应试教育思维固化的影响,他们思想较为活跃,学习思路较为开阔。

据笔者的观察以及与他们的交流,了解到他们之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显得较为沉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基于自己出身(学校)的自卑心理。而实际上,当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形成更贴近他们的教学氛围时,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感觉”就会被适时激发出来,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 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4.1 因人制宜,改进教学手段

职教本科生虽然来自中等职业学校,但具体来自技校(技工学校)还是中专(中等专业学校) 或者是职高(职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中学),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学习者不同的个性,开展课堂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而且如果辅以良好的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内在动机发挥作用后的学习成就感。

笔者在一次西方经济学的期末考试后,与职教本科生交谈时得知,他们中大部分之所以西方经济学考得较差,固然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但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手段的落后:有些西方经济学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僵化呆板――先讲概念,再展开原理,接着画出图形,最后进入课后练习(有的甚至连课后练习都没有),套路固定,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基本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和考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西方经济学学习热情。

4.2 发挥经济学的实践性,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西方经济学体系包含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类,其中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所涉及的有关消费、生产、经济政策等知识,职教本科生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都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知识。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认为以上相关章节内容,他们较为感兴趣,但同时也觉得教材编写过于抽象,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笔者建议,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开场白宜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引起学生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与辩论,再开始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此外,西方经济学教育中存在很多的知识点,教学大纲中并未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穿插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引导的过程回归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和急躁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4.3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改变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以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空间的泛在化以及学习内容的丰富化等特点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微课、MOOC、精品资源在线课程、网络公开课等各种优质在线教学资源,使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渴望现代教学手段能对他们的专I或非专业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在面向职教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大学教师应结合职教本科生兴趣广泛、喜欢寻求变化的特点,及时利用“互联网+教育”提供的的时代机遇。

笔者在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就发现利用了互联网视频和音频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效果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课堂,从而提升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加林,王晓军,周发明,李晚芳,彭分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五个三”教学改革体系创新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2]刘生,李桃.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3]彭现堂. 关于高校经济学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9).

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数学;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169—02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与一些应用学科相比,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需要排除的因素和现象,创造了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环境。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它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其次,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大量地存在于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数学工具运用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人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然后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

诚然,使用数学比较简练,表达概念比较准确,运用数学模型可以处理几个变量的一般情况。但是,一些教科书上,往往容易以数学代替知识,以计算代替理解,把研究的范围局限于数学上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且为了数学上的方便任意采用不适当的假设,以致追求数学技巧而抛弃经济原则。也就是说,让数学从“仆人”变成了“主人”,不是数学分析为经济分析服务,而是经济分析为数学分析服务。这是大忌。加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不容易把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涵义同文字描述统一起来,从而很难真正理解经济理论的含义,很容易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忽视数学的作用,认为经济学是社会科学,数学的过度运用无助于经济思想的表达,反而使很多对经济学感兴趣但又没有较强数学基础的人望而却步,使经济学由令人肃然起敬变成令人望而生畏、望而生厌。因此,他们更主张使用纯语言的方式进行教学。另一种倾向是主张与国际接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强调数学推导,按数学模式讲授经济学[1]。笔者认为,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的确,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数学在经济学中由有节制的引入转为“炫耀性”的滥用,经济学由使人“沉闷”变得令人“窒息”。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学的使用能使人们更严格地阐述、更精练地表达他们的经济思想,通过各种前提假设条件精确化,运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经济理论体系更为严谨,经济学思维方式更趋严密。但是,滥用数学会使经济学理论脱离现实,与其社会科学的身份相背离。因此,在经济学教学中,对数学的运用问题,关键应该掌握必要的度。

一、明确教学目的

方福前教授曾经说:“在我国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2]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经济学教学目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兴趣培养与能力的提升。通过一个又一个完整的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提炼问题、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对经济现象的洞察力。第二,学会对经济思想用数学表述。第三,数学模型建立、求解以及解释。一个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表述为数学模型,用解(即均衡)来帮助解释经济现象,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改善经济。因此,最高层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挖掘解(均衡)所隐含的经济现象,从而提高对经济现象的洞察能力。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不能一次实现,必须循序渐进地完成。

二、正确认识数学的作用

经济学是一门大量使用数学工具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它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比如边际分析、均衡分析都需要借助高等数学。数学对于推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学好数学已经成为真正学好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条件。田国强教授指出:“数学在理论分析中具有如下作用:第一,使得所用语言更加精确和精练,假设前提条件的陈述更加清楚,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由于定义不清所造成的争议;第二,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并且清楚地阐明了一个经济结论成立的边界和适用范围;第三,利用数学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观就得到的结果;第四,数学可改进或推广已有的经济理论。”[3]

目前,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大量地存在于西方经济学教材中,随着数学化倾向的不断加强,有弱化对基本理论进行定性分析的倾向。为此,西方经济学任课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弄清楚数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适度使用数学。具体来讲,能够通过文字表述的经济原理就尽量用文字表述,尽量少用或不用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必须通过数学形式或几何图形进行描述的,则要详细解释每一个图形和数学公式的经济学含义,将文字表述、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结合起来予以解释;对于那些较为复杂的图形和数学公式,则要本着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讲授。

篇(3)

关键词: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短期生产;长期生产;相融性

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短期生产、长期生产概念是两大经济学体系中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两组概念虽然在内涵表达和论证方式上有明显区别,但这两组概念所描述的生产形式在实现过程中则表现出明显的相融性。

一、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生产剩余价值的相关论述

(一)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马克思说:“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影响因素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因素

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取决于工人工作日的界限。工人的工作日长度一定在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必要劳动时间只能是工人的工作日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人的工作日不会缩短到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最低限度。同时,工人的工作日也不能无限延长。其最高界限取决于如下两点:一是工人劳动力的生理界限。工人的劳动日不能排挤恢复其劳动力的必要的休息时间。此外,工人工作日的增加还存在社会道德界限。工人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这些需要的数量和范围由一般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所决定。因此,工人的工作日是在生理界限和社会界限之内变动的。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八章《劳动日》的第二至第七个问题中,马克思论述了英国的工厂主对剩余劳动的贪欲、无法律限制的对劳动进行榨取的英国各个产业、日间和夜间的轮班制度,以及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标准劳动日而进行的斗争。

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影响因素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要依靠与劳动力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相关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实现。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是通过单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即是单个企业产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额。这一差额的大小,取决于单个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效率等方面领先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程度。某企业在以上这些方面越是领先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其产品的个别价值越是低于社会价值,该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就越多。随着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因而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它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因此只有当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扩展到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部门,以致使属于必要生活资料范围、从而构成劳动力价值要素的商品便宜时,一般剩余价值率才会最终受到这一整个过程的影响”。所以,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成正比,和商品价值的降低成反比。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的第十一到第十三章,马克思从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三个时期,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具体形式的演变过程。

(三)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之间的关系

关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般基础,同时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就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讲,工作日起初就分为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这两个部分。为延长剩余劳动,就要以较少的时间生产出工资的等价物,从而缩短必要劳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使劳动的社会组织和技术过程发生根本变革。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的相关论述

(一)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的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第二编《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六章《生产和企业组织》中,对短期和长期做了如下的定义:“考虑到时间在生产和成本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区分两种不同的时期。我们定义短期(shortrun)为这样一个时期,在该时期里,企业能够通过改变可变要素,如原料和劳动,但不能改变固定要素(如资本)来调整生产。长期(longrun)定义为一个足够长的时期,以至于包括资本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得到调整。”

(二)短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短期内,固定投入要素不变,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会出现产出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当其他要素投入固定时,伴随某一要素投入量的持续增加,新增加的产出越来越少。或者说,在其他要素投入固定时,伴随某一要素投入量持续的增加,其每一单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将减少。同时,萨缪尔森也承认,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一条可以被广泛遵守的经验性规律,而不是一种普遍真理。在论述短期生产时,萨缪尔森以日本的钢铁生产对于需求变动做出反应的可能方式为例,说明了短期生产的具体形式。譬如说“日本钢铁公司只利用了其高炉生产能力的70%。现在,由于日本或加利福尼亚的地震导致钢材的需求量突然增大。为适应钢材的高需求,该公司当然可以延长工作时间,雇佣更多的工人,发掘工厂和设备的最大潜力。凡在短期内能够得到调整的要素都称为可变要素”。

(三)长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长期内,当各类投入要素的数量增加时,会引起生产的规模报酬问题。所谓规模报酬问题,即是“投入规模的增加对产出量的影响”问题。萨缪尔森把长期生产的规模报酬问题区分为三种情况:1.规模报酬不变,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以同样的比例增加;2.规模报酬递增,所有要素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以更高的比例增加;3.规模报酬递减,全部要素投入的同比例增加导致总产出以较低的比例增加。萨缪尔森分析了在长期生产中,引起规模经济的重要因素——技术变革。萨缪尔森说:“自20世纪初以来,经济史所记录的美国的总产量的增长幅度超过了10倍。这其中一部分归功于投入的增加,例如劳动和机器。但是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技术变革”。技术变革是指生产劳务与物品的过程的改良,原有产品的革新,或者新产品的推广。技术变革可以分为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对原有产品采用改良的或新的生产技术,后者是指新产品或改良产品被推广。并且,萨缪尔森认为,“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要难以量化得多,但从长期来看,它是提高生活水平更为重要的因素”。在《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同样以日本的钢铁生产对需求的長期增加做出的反应为例,分析了长期生产的实现方式。在长期中,日本钢铁公司可能采用更加有效的生产技术,铺设轨道联接,安装计算机控制的系统,或者建造一个新的钢铁厂。当所有的要素均可以调整时,钢的产量就可以大大增加,效率水平也会得到提升。最后,萨缪尔森概括了生产率、规模经济和技术变革之间的关系:“生产率由于规模经济和技术变革得以增长。规模经济和大规模生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成为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短期生产、长期生产的相融性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问题,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和描述了社会生产的两种不同要素使用方式。生产绝对剩余价值与短期生产之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与长期生产之间,在要素使用方式和各自的影响因素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短期生产的相融性探析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要素投入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在其他要素投入(主要是固定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劳动要素的投入量。在实际生产中,这种生产方式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等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主要是16至18世纪中期,这种生产方式是资本家提高产品数量,增加企业利润的主要方式,也是企业间开展竞争的主要方式。由于资本家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增加其劳动强度会受到生理和社会因素的限制,所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持续增加更主要依靠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企业所雇佣的工人人数,往往也成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地位的主要依据。在那些能够很容易吸纳劳动投入的行业,比如采掘业、资本主义的大农场等领域,这一影响表现得最为明显。西方经济学中的短期生产理论,以与马克思经济学不同的话语体系再现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萨缪尔森在其著作中直接以“延长劳动时间、雇佣更多的工人”为短期生产的最典型方式。所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短期生产的相融性表现在,它们都是在固定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可变要素(主要是劳动要素)的投入而进行的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长期生产的相融性探析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微观基础是单个企业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实现,来源与企业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这一差额的大小,究其实质来源于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领先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程度。单个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与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发生。这就意味着,单个企业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从而整个社会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企业规模的扩大,即包括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投入的全要素投入增长为起点的。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固定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越来越依赖于采用先进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越来越依赖于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随着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的、持续的提高,与劳动者的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其产品的社会价值逐渐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者为自己生产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全社会的一般剩余价值率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得以实现和增长。事实上,西方经济学的长期生产理论,不过是以不同的话语体系再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方式。在长期生产中,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长期、持续的增长,企业会通过调整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进行生产,以此获得最大的利润。长期生产的过程,既表现为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表现为企业在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工艺的创新。萨缪尔森在其著作中例举了日本钢铁公司通过“增加新的、更加有效的生产工艺,铺设轨道联接或安装计算机控制的系统,或者在墨西哥建造一个新的钢铁厂”来满足市场对钢铁需求的持续增长的实例。这一实例既体现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反映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实例既是企业长期生产的实现过程,也是企业通过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推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可见,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和长期生产,都需要在较长时期内实现,都需要通过调整企业全要素的投入数量实现,都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实现,都需要通过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实现。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长期生产的相融性。

四、研究启示:实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技术和具体方法层面的融合发展,是马克思经济学创新研究的有益探索

诚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就研究对象而言,马克思经济学把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把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其研究对象。不过,在经济学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中,总会有一些共同的概念、范畴、原理,两大经济学体系在研究这些概念、范畴和原理时,必然会使用一些共性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事实上,部分国内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两大经济学体系在具体的论证方法上的相通之处。辽宁大学杨玉生教授指出,在经济科学中,经常存在一些相同的范畴,处理这些相同的范畴,就应该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杨玉生教授特别强调,就价格、利润、工资等数量关系来讲,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没有根本的区别。

所以,从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而从具体的研究技术与方法上探索和论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融性,并非本文所独创。这种相融性已经在国内一部分知名学者中形成了共识。如果我们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和开放的胸襟看待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两大理论体系之间进行概念、范畴和具体研究方法的比较和转化,就能够在明确两大经济学体系在阶级属性上的根本区别的同时,对二者的科学性有更全面的认识。在这种认识的指引下,以马克思经济学为主体,全面探索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共性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而开拓和推动马克思经济学的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德).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8. 

[2]保罗·萨缪尔森(美),威廉·诺德豪斯 (美),萧琛 主译.经济学(第17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通俗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 提问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对财经类、经管类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通俗式教学

多数新生由于是第一次从专业的角度接触西方经济学,因此不能马上理解术语的经济含义,即“术语陌生症”,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老师最好是用通俗的语言使学生能顺利进入经济学之门。

如讲弹性概念时,除了强调弹性是自变量变动1%时,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还总结为弹性是百分比,只要有自变量和因变量,所有弹性概念就都明了了。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收入之间关系时,先设问:“为什么超市的服装玩具常降价促销,而食盐几乎从不促销?”然后解释各种商品弹性值不同的道理。服装玩具弹性较大,适当降价可以薄利多销;而食盐缺乏弹性,降价不能使总收益增加,反而可能减少,这样就把枯燥的理论生动化了。

二、案例式教学

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且要在课下充实自己,在课上积极参与,不仅仅停留在记住知识的层面,而是要学以致用,所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案例非常重要。有些原理通过案例的分析,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例如,运用“谷贱伤农”的案例分析弹性的问题;通过“灯塔”的故事阐述公共物品的概念。这些例子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使西方经济学充满趣味性。但仅分析这些经典案例还不够,还需要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尽量分析一些现实案例及现实的经济现象,这也是学习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最好能够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提问式教学

提问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事先设计出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效用论时,老师提出“钻石对人意义有限而价格昂贵,水是生命之源却很便宜,为什么?”这一问题,要求学生了解供求理论与效用理论。

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且难易适中,既要有让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又要有让学生书面回答的问题,以保证这种教学方式的质量和效果。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要当堂点评,分析出错的原因,提出更好的答案。书面回答的问题,课后要认真阅评,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在下堂课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四、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教科书内容,而是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成为主导者。例如在讲解了西方经济学的某一理论后,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价格的作用、规模经济、垄断的利弊、寡头之间的依存性、失业与下岗、宏观经济政策等现实经济问题,收集信息、数据、案例,组织学生围绕老师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课堂或课外讨论。在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定位。首先,教师在讨论中始终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课堂讨论的内容一般是由教师命题引发的,论题出得好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其次,教师在讨论中必须当好引导者,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讨论中要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其中,并适时给发言的学生以启发、引导;对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偏差要及时纠正,而不是提出问题后就放任自流。最后,教师对讨论要做必要的归纳、总结、评价,使结论更加明确,更有条理。还可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必要的扩展和延伸,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师在确定讨论问题时应注意:学生应紧密围绕某一问题,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把那些容易产生模糊认识的问题让学生来讨论,可以使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得出正确的结论。

3.讨论的时间。讨论有特有的功能,但只有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它的意义才能体现,功能才能发挥。既然组织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否则讨论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以上教学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辛宪.西方经济学形象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双语教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ists qu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Tao Senzhao

【Abstract】As the economic basic subjec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has by “Western Economic” the research technique for the foundati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quite huge, to depend on mutually with other special courses, to the mathematics ability request higher characteristic. But our count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teaching aspect still had many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like student’s specialized foundation and the mathematical skill wait for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way tradition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not higher question. Based on myself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from improved the teacher quality, the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 to strengthen aspects unceasingly and so on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to propos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educational reform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Key words】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 Quality of teaching; Bilingual education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我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 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1.2 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1.3 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1.4 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2 《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2.1 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2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涵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3 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2.4 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3.1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3.2 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7)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5.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含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