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3 09:24: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费用对企业的影响

篇(1)

财务费用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财务费用包括企业支出的利息、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手续费、佣金以及汇兑损益等。

企业从银行间接融资,要支付利息费用。除此之外,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及发行债券等都会造成财务费用的增减。通过优化企业财务费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本文从优化企业财务费用的方式方法入手,进行探讨。

一、企业的资金结构和财务费用支出

企业的资金由权益性资金和负债类资金构成。根据财务管理的杠杆理论,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系数。其计算公式为:DFL=EBIT/(EBIT-I)。其中I是债务年利息额,EBIT是息税前利润。由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财务费用的大小对财务杠杆具有直接的影响,而财务杠杆又影响到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权益。我们以某上市公司为例,截止2016年底,该公司资产总额为256.2亿元,负债总额为 135.9 亿元,净资产为120.3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3.04%,银行存款18.5亿元,银行借款42.45亿元,应收款项58.51亿元。几年来公司资产和负债增幅较大,且负债增幅大于资产增幅,随着公司发展,改造项目大幅增加,由于自有资金短缺,绝大部分项目都是通过银行贷款建设, 2016 年财务费用支出 2.8 亿元 。2017年公司技术改造急需投入大量建设资金,以满足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公司的财务杠杆必将提高,形成巨大的债务压力。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必须开源节流,挖掘降低财务费用的措施,减轻公司的费用负担,提高效益。

二、企业降低财务费用的途径

(一)筹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成立,可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本质上是一种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财务公司,可以盘活集团内成员单位的暂时没有使用的资金,可以对集团内资金短缺的成员单位提供借款。除此之外还可以担保、、财务顾问、信用签证、咨询等服务。在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融资功能,优化财务费用。一方面,闲置资金存入财务公司,比银行活期利息收益更高。另一方面,投资参股财务公司,还可以获得稳定的股东分红收益。对于缺少资金的单位,通过财务公司借款,可以达到降低费用的目的。

(二)对企业应收账款强化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优化财务费用的重要手段。应收账款是企业应该收到而尚未收到的款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不仅直接体现了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优化企业财务费用的重要手段。根据财务管理学的理论,应收账款周转率=报告期内赊销净额/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高,则体现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较快。反之,则有可能存在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资金占用较多的情况。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减少资金占用,有效减少企业呆账坏账的发生率,从根本上优化财务费用。强化应收账款管理,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政策,更好的控制应收账款,积极组织多方催收货款,改进结算方式。

(三)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融资优化财务费用

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发行股份或其它股债结合的产品融资,可以有效降低财务费用。譬如某上市公司2013年公司发行2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扣除发行费用后共募集资资金19.6亿元,截至2016年3月全部转股。由于该产品含有股票期权价值在内,因此其平均利率仅为1.8%,与同期银行贷款相比,共节约财务费用3亿元。特别是在国家货币政策紧缩时,银行贷款利率会逐步提高,很多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用于偿还银行借款来降低财务费用支出,例如河钢股份2016年7月成功发行三年期公司债券50亿元,其中第一期30亿元票面利率为3.8%;第二期20亿元票面利率为3.56 %,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初步可测算每年可节约财务费用1亿元以上。

公司还可以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公司债券、配股等方式实行再融资,以解决公司资金紧张,减少银行借款的依赖,降低财务费用。

(四)培养管理会计领域的专家型人才?F队

篇(2)

关键词:制度性成本;创新投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09 -03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逐渐丧失廉价劳动力这个优势,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促使我们要积极创新,提高企业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使其在竞争中更好地发展。

企业不仅会受到自身内部制度的影响,也会因外部的制度环境的改变而变化。那么它的任何创新行为的决定必然会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而外部环境对会由于自身存在条件限制的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所以本文试图分析制度成本对企业的创新投入的影响,从而给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创新投入。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基于对16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本文的研究,拓展前人的研究成果,丰富制度性成本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理论。

(2)为当局能够创造有益于促进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制订支持性政策给予理论依据及建议。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运用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既验证了前人的相关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弥补了文献实证研究较少的缺憾。

(2)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内部制定的制度和创新决策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对提高企业的创新技术能力有深远影响。

二、理论分析

(一)相关理论

1.制度性成本理论

(1)企业内部制度成本

从理论上来说,企业内部制度成本是以成本为主;从现实中来看,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和组织过程中等产生的成本,具体表现为:

a.企业对相关人员所付出的管理成本,如管理费用、办公费用等。

b.企业内部管理会出现的摩擦成本和相对应的协调费用。

c.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高低所产生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d.沉]成本,是指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2)企业外部制度成本

企业外部制度成本是企业与外部发生关系时必须付出的交易成本,它是企业制度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

①企业在与其他关联企业有来往时所发生的交易成本。主要是交易费用,违约费用等。

②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成本,又称为社会成本。包含环境污染造成的费用和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其成本的高低在于该企业所在国家的法律文化和社会环境。一般来说在发达国家会付出高额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相对较低一些。

2.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熊彼特的理论认为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因而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区分了经济增长的两种不同的来源:一是由要素数目增加而引起的“增长效应”,二是因要素技术水平进步而产生的“水平效应”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认为在不增进要素使用量的情形下,生产函数可以因技术进步而变化,进而使生产函数曲线向上移动,促进经济增长。

企业的创新投入的代表因素有很多,而本文我们是以研发投入费用和技术研发人员的数量为参考的。

(二)制度性成本影响创新投入的机理分析

1.融资成本对创新投入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认为投资支出和投资需求的融资成本利率是呈负相关的,而且弹性较大。企业中研发资金投入相比较其他的一般资金投资而言更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是研发投入时间一般来说是比较长的,所以会出现企业要不断投入甚至投入后短期并不会产生明显效果;其次是研发资金投入的不确定性,因为创新技术活动的风险很大,所以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很大,但同时可能出现相对的风险回报会较高。这些就意味着投资者应该更加理性的分析研发投入的相关问题,本文认为研发投入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是受到经济学和企业自身的影响。

综上分析,企业研发投入即创新投入与资本成本负相关,减少相关的利息支出能够促进企业在创新上的投入。

2.税收对创新投入的影响

我国实施的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实施科技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目的在于减轻企业的税负,从而鼓励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来说,任何为减少资本使用成本而采取的政策措施都会鼓励企业采取投资行为。

基于此,我们可以说企业税负水平越低,则创新投入强度越高。税收激励政策会带来创新投入的增加。

3.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

企业内部主要是存在成本,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和组织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包括:(1)企业对相关人员管理所产生的成本;(2)企业内部管理会出现的摩擦成本和相对应的协调的费用;(3)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高低所产生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4)沉没成本。

基于此,我们分析得到成本越高,创新投入就会越低。为了方便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以管理费用来替代成本,那么就说明管理费用越低,创新投入越高。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根据以上的机理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利息支出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负向影响;

假设2:企业所得税对创新投入具有负向影响;

假设3:管理费用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负向影响。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制度性成本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所以,本文根据一定的筛选原则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选取了16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目标企业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的科技创新投入数据和代表制度性成本的变量数据检验制度性成本与科技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共508家,通过筛选之后得到了163个样本企业。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在收集样本企业数据时收集的指标包括如下指标: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员工总数、技术(研发)人员数量、所得税、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利润、净利润。

2.数据来源

为了保证所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样本的所有数据均来自wind资讯金融终端数据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上市公司的各年年报。

(三)变量的选择

1.被解释变量

研发费用(R&D):技术创新投入包括多种资源,本文用企业当年的研发投入与当年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表示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来自于巨潮资讯网中各董事会年报中披露的相关数据。

技术人员: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中,除了研发资金投入外技术人员的投入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本文还采用技术人员数量(TP)和技术人员投入强度(TPI)(技术人员总数(TP)/员工总数)来衡量科技创新人员投入强度。

2.解释变量

我们采用的易获得且能代表制度性成本的三个指标:企业所得税、融资成本(即利息支出,通过财务费用来反映)、管理费用。

3.控制变量

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因素有很多,为了在所建立的模型中制度性成本代表变量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本文设置了如下控制变量:

(1)企业规模。以年末企业账面总资产表示。

(2)盈利能力ROA。以当年净利润与总资产的百分比表示。

(四)模型设计

从选取的指标可以看出,本文选取的研究指标有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绝对数指标包括研发费用支出(rd)、技术人员数量(tp)、总员工数、企业规模(size)、财务费用(X)、管理费用(Y)、所得税(Z),相对数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RDI)、技术人员投入强度(TPI)、盈利能力(roa)。

考虑到上面的假设,我们采用OLS多元回归模型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rd=β1+β2X+β3Y+β4Z+β5size+β6roa+ε (1)

RDI=β1+β2X+β3Y+β4Z+β5size+β6roa+ε (2)

tp=β1+β2X+β3Y+β4Z+β5size+β6roa+ε(3)

TPI=β1+β2X+β3Y+β4Z+β5size+β6roa+ε(4)

(五)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选取的163个样本企业进行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描述性统计可以得出管理费用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都是从2013-2015年逐年递增,总和可以看出,整个创新型行业在企业的管理费用方面是逐年增加的。财务费用最小值是由负到正,最大值逐年递增。其他指标也是增加的,表明企业自身的财务支出是逐年变大,而可能的原因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员的增加导致工资的增加。对于税收的支出最大值是依次增加,最小、均值和总和都是先增加后p少,但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减少的幅度。表明企业的运营是比较正常或者说是在不断健康发展的。

绝对指标研发费用和技术人员数量的最大值、总和以及均值是逐年递增的,表明企业对创新的投入越来越重视,不仅仅从财力,更是从人力方面来创新发展自身。相对指标RDI和TPI,TPI从均值、总和和最大值是逐年递减的,而RDI的统计数据是全部逐年递减的。表明企业从绝对来说虽然是增加了创新投入,但是从相对指标上来讲,企业的创新投入是递减的。可能的原因是因为企业的费用支出占比较大,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不够。

(六)制度性成本与创新投入关系的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2013-2015年的数据,运用spss.18对假设方程1-4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如下结果:

从上表可知,DW值在2左右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和自相关关系。财务费用和所得税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财务费用和所得税与研发费用呈负相关关系。但是财务费用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得税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所得税与研发费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财务费用与研发费用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该实验支持假设2:企业所得税对创新投入具有负向影响。

同理,当我们用OLS进行2式回归时,得出各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和自相关关系。财务费用和所得税与研发费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该实验支持假设1:利息支出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负向影响;假设2:企业所得税对创新投入具有负向影响。

当我们用OLS进行3式回归时,得出各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和自相关关系。财务费用和所得税与研发费用呈负相关关系。但是财务费用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得税通过显著性检验。该实验支持假设2。

当我们用OLS进行4式回归时,得出各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和自相关关系。财务费用和所得税与研发费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该实验支持假设1和假设2。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实证部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税负和研发以及技术人员投入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财务费用对企业创新投入有着负面影响。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支出,即企业融资所带来的成本,这个占比是很大的部分。企业利润一定,财务费用越大,对于企业研发费用的投入就会越来越少。

结论2:所得税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负面影响。税收负担加重了企业未来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即使现金流降低比较少,研发投资也会有比较大的减少。

结论3:管理费用对企业创新投入似乎没有影响。管理费用相对与财务费用而言,显得太少,可能是由于数据不足造成的实验结果与常理不符合的情况。

结论4:绝对变量研发费用以及技术人员的实验效果远没有相对变量RDI和TPI的效果大。不能只看绝对,有时绝对指标也会出现相反的错误的结果。相对变量更能体现其应用价值。

(二)研究建议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财务费用。首先,政府财政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问题;对企业技术改造设立专项资金,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给予财政补贴;提升政府支持力度,扩大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规模和覆盖范围,提升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促使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最后,放宽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相关条件,提升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的机会,简化信贷程序,国家财政给予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的信用保证。

2.研发投入现金流对税收负担变化的敏感性是很强的,税收的增加会加重其敏感程度,这样即使现金流降低比较少,研发投资也会有比较大的减少,因此在我国,我们需要优化相的税收环境,依法纳税和治税,务必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从而减少因税收因素产生的挤出效应的影响,进而推动企业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陆国庆.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产业创新的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11,(02):138-148.

[2]李树培.我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原因与对策的博弈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2(3):116-127.

[3]生延超.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选择[J].管理科学,2007,2 (3):23-29.

[4]童盼,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J].经济研究,2005,(05):75-83.

篇(3)

关键词:现金折扣 总价法 净价法

现金折扣是债权人为了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早日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一种扣除部分债务的价格优惠。现金折扣是企业的一种理财行为,也是企业选择的一种反映债券债务双方结算情况的会计方法。现金折扣对于销售企业来说称为销货折扣,对于购货企业来说称为购货折扣。现金折扣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表示,一般表示为“2/10、1/20、n/30”等。即“2/10”表示如果客户在10天内偿付货款,给予2%的折扣;“1/20”表示如果客户在20天内偿付货款,给予1%的折扣;“n/30”表示如果客户在30天内付款,则应付无折扣的全价。现金折扣,使得企业应收账款的实收数额随客户付款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现金折扣的会计方法有两种,总价法和净价法,本文就此两种方法发表点浅见。

一、何谓总价法和净价法

总价法是指企业在销售业务发生时,按现金折扣前的销售总金额作为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入账金额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由于不考虑现金折扣,按总价入账,对于销售方而言,把客户的现金折扣看做融资的理财费用,会计上作为财务费用处理。对于买方而言,若在折扣期内按时付款则认为其享有的现金折扣是其在资金节约使用活动中的理财收益,冲减当期财务费用。

净价法又称净额法,是指企业在销售业务发生时,将现金最大折扣后的净金额作为实际销售价格,确认应收账款入账金额和销售收入。该法下,销货方把客户取得现金折扣视为正常现象,认为一般情况下客户都会在折扣期内付款。将客户超过折扣期限而多获得的收入视为提供信贷获得的理财收益,于收到款项时冲减财务费用。对于买方而言,若未能在折扣期内按时付款,则认为其在融资理财过程中增加了理财费用,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例: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一批商品,价款10000元,税款1700元,该项交易附有现金折扣条件:2/10、1/20、n/30。

① 若采用总价法核算,甲公司在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如果乙公司在10天内付款,可获200元的现金折扣,即:

借:银行存款 11500

财务费用 2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1700

如果乙公司在20天内付款,可获得100元的现金折扣,即:

借:银行存款 11600

财务费用 1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1700

如果一公司在30天内付款,则付全额款项,即:

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1700

② 若采用净价法核算,甲公司在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11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如果乙公司在10天内付款,可获200元的现金折扣,即:

借:银行存款 115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1500

如果乙公司在20天内付款,可获得100元的现金折扣,即:

借:银行存款 116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1500

财务费用 100

如果一公司在30天内付款,则付全额款项,即:

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1500

财务费用 200

二、总价法和净价法优缺点比较

总价法现金折扣数额的高低不影响企业缴纳增值税的多少即吸纳进折扣数额既不影响销售收入也不影响增值税,其记录简便易行;并且能较为清晰地反映销售或购买的总过程。但这样处理导致销货方虚增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购货方高估存货的采购成本和应付账款的数额,对于买卖双方当期资产负债表贺岁仪表中的具体项目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这口气和会计期不一致时,这种虚增更为明显。违背了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不能显示现金折扣数额,不能显示企业给予客户的优惠情况,致使会计信息失真,违背了税收公平合理的原则。

净值法以可变现净值计量应收账款,并能恰当地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息收入,能够反映经济业务全貌,便于核对、理解,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在折扣的情况下,能反映财务费用入账和调整冲销的来龙去脉。虽然按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其中的差异可忽略不计,但当业务发生时,在债务人还款时间未定的情况下就事先确认财务费用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现金折扣是销售方为尽早收回货款所采用的理财行为,应计入财务费用,而不应冲减主营业务收入。而且净价法处理得理论依据与实质不符。除此之外,与税法规定的现金折扣全额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的规定背离。还有,当购货方超过折扣期限付款时,对销货方而言,低估了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对购货方而言,低估了应付账款和材料成本。虽对买卖双方当期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最终结果无影响,但亦应在报表的附注中予以反映。

篇(4)

一、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1.管理费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在开展管理计划时,期间费用控制是关系到经营稳定性的要点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监管程序混乱的现象。私企经营管理期间,会将管理重点放在生成成本的控制上,这样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这种管理理念却造成了财务系统的不合理现象,期间费用并不会作用到下一阶段的经营收益中,这与私企提升经济效率的理念存在冲突,因此,对费用进行管理时并没有规范地体现在财务报表中,导致财务报表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使用期间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稳定的情况,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成本与收益之间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合理。

2.销售费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私企所开展的营销活动也会产生一部分费用,给财务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探讨期间费用时,要对包含的项目进行准确判断,并对照企业经营管理收益。但一些私企并没有将销售费用控制引入期间费用中,管理制度也比较混乱,造成管理计划的开展与落实都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并不能实现对工作计划的完善。文章中所提到的控制问题多数是由管理对象不明确造成的,虽然在工作任务开展前会设定标准,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情况,资金支出对后续的销售并没有产生影响,却仍然被规划到成本费用中,导致对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准确,长时间开展这样的管理计划,还会影响到成本资金的有效利用。

3.财务费用控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财务系统运行所产生的费用控制难度比较大,私企所开展的营销管理控制都是基于财务系统资金支持下进行的。财务系统对收益与支持的记载不合理,管理人员在审核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并不利于管理计划的实现。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速度受多种变化因素影响,财务费用也因此出现波动,但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控制方法中也缺少区分,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隐患现象出现。

二、加强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相关措施

1.提高私营企业自身期间费用控制水平

私营企业管理人员要提升个人素质,对企业的控制管理也要公平公正开展,不可以出现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这样对间期费用会有更好的理解。要明确管理计划是长期进行的,更要对不规范行为进行长期监管控制。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内部控制计划来实现监管,期间费用产生原因更要充分掌握,并对接下来的管理方向进行调整,在保持产品质量达到检验标准的前提下,要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将成本控制在不影响总支出的范围内,这样私企进行其他的生产规划也不会受到影响,都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

2.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来加强期间费

加强对企业财务系统的管理,期间费用产生后,要及时记录到财务报表中,这样可以避免后续财务报表更新出现混乱。完善会计准则中的缺陷,进而加强企业期间费用的管理,保证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比如,企业会计准则应当详细地说明财务费用的核算要求,财务费用应当主要是核算与筹资相对应的支出,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筹资费用金额的大小。而对于财务费用中与投资活动、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有关的支出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或者新设其他损益类的科目,这样才能实现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也应当详细说明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的具体内容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严格要求会计核算过程中费用归属的准确性,防止具体核算时不合理的费用归属和金额调整。这三种费用虽然都能在税前进行扣除,但是实质性的内涵却不相同,管理费用与企业的管理工作相关,其每年的金额大致稳定,销售费用与企业的销售能力相关,与当年的销售状况和销售水平相关,而财务费用主要是指利息支出与企业当年的筹资水平有关,也反映了企业当年资金管理的具体状况。

3.不断提高私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私营企业应当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并注重把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的文化,尤其是期间费用控制的文化。在企业内部,领导者应当注重宣传企业的内部控制文化,加强员工的自我控制意识,从基层做起。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要根据预算方案,理清必要的支出以及不必要的支出,对于超出预算的支出要重新进行审批,对于不合理的支出要追究责任,把费用内部控制的理念植入人心,形成一种文化和行为准则,降低不合理支出的发生频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私营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但目前私营企业的期间费用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提高私营企业自身期间费用控制水平、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提高私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等,才能不断提高私营企业的期间费用的核算水平,推动私营企业的发展。

篇(5)

【关键词】融资效率;上市公司;熵权法

1.引子

自1993青岛啤酒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于当年7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H股以后,青岛区域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二十年来,青岛市把握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主线,以推进股份制改革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大力提升股份制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和水平。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快速推进;上市公司从无到有,市值从小到大,数量逐年增加,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产业升级,2009年末,青岛市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新增融资额46亿元,占全国新增融资总额的1%。其中,海信电器和青岛碱业通过定向增发分别募集资金15.44亿元和4.7亿元;青岛啤酒借助认股权证行权再融资11.89亿元,行权比例高达81.46%。通过上述资本市场的积极运作,企业以较低成本解决了资金紧缺问题,有效促进了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和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止2010年4月底,青岛市共有23家上市公司,境内上市公司15家,境外上市公司为8家,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为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1家。2010年4月境内上市企业总市值达1307.12亿元。

2.指标的设置

2.1 指标的选取

根据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影响因素以及企业融资成本最低,配置效率最大化和公司治理效率最大化的原则确定模型指标如下:

财务费用率: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相关的手续费、其他财务费用如融资租赁等,因此财务费用率可以用于反映公司融资成本的大小。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流通股比例: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流通股比例直接影响上市公司企业融资,因此流通股比例是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

股权集中度:本文选择企业前十位股东持有股份百分比之和作为企业股权集中度的衡量值。股权集中度过高会弱化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尤其是大股东的控制权和内部人控制的并存,会导致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盲目的多元化扩张,从而影响融资效率。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公司负债越多,偿债压力越大,从而导致企业风险度越高,进而影响企业融资。

现金流量偿还率:现金流量/流动负债,因此现金流量偿还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小。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也可以用作反应企业的风险度,进而影响企业融资。

股东权益增加率:反映历次股权融资所筹集资金的累计规模变动的大小。从资产结构定义上,作为考察融资效率必须形式之一,需加以考虑。

利润增长率:反映融资后盈利能力的成长性(不满足锥性)。

每股收益:又称每股税后利润,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分析每股的价值。因此可以认为每股收益越高,越有利于股票融资。

资产周转率:用于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财务比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2.2 指标数据的处理

本文选取了2009年青岛市境内15家上市公司(青岛啤酒、海尔股份、海信电器、澳柯玛、普洛股份、民生投资、青岛碱业、青岛双星、黄海股份、青岛软控、青岛金王、特锐德、中国南车以及红星发展)11个指标的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由于财务费用率、股权集中度以及资产负债率是成本型指标,因此对这两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倒数变换,用以替代原有数据。并且财务费用指标中存在负项指标,因此先对财务费用率指标加1再进行倒数变换。最后对新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以提出数据中的其他负项指标,处理方法如下:

3.熵权法的原理

设有m个待评方案,n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对于某项指标,指标值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某项指标的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在信息论中,信息熵

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二者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大,信息熵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该指标的权重也应越大;反之,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小,信息熵越大,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小,该指标的权重也越小。所以,可以根据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现金流量偿还率及权益增加率两个指标的权重最高,达到22%左右,反映了偿债能力以及股权融资所筹集资金的累计规模变动在融资效率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其次是财务费用率,因为这个是成本型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成本,而在不同公司间的差异也是比较大,因此表现财务费用对公司融资的重要影响。权重最小的是利润增长率,说明在融资过程中,利润增长率的影响最小。

由熵值法得到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分析结果为,融资效率最高的是特锐德和民生投资,融资效率较高的是红星发展、青岛软控、海信电器、青岛啤酒,相对较差的是青岛碱业、澳柯玛、黄海股份、中国南车以及青岛金王。

4.结束语

通过熵权法对青岛市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分析结构可以看出,青岛市除特锐德及民生投资的融资效率较高以外,其他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均在0.06以下,其中最高的红星发展只有0.0635。得到这样结果有可能是由于样本不足的影响,但从中还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出,青岛市大部分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不高。造成青岛市上市公司整体融资效率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金流量偿还率、权益增加率以及财务费用率在指标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说明青岛市各上市公司的发展水平不一致,但其都具有净资产收益率普遍较低,资产负债率过高,国有股权比重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郭显.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98-102.

[2]周大研.云南上市公司:财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3]聂新兰,黄莲琴.企业融资效率理论分析框架[J].工业技术经济,2007(10).

[4]宋增基,张宗益.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3(5).

[5]金道政,刘艳华.我国股票市场融资效率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1).

篇(6)

【关键词】 设定受益计划; 利息; 费用化; 资本化

【中图分类号】 F2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1-0096-02

19世纪西方国家开始设立养老金制度,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有了会计核算的需要。Roger L. Norton最早对其做了系统性的研究,随后Hugo Nurnberg研究了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以前服务成本的概念,进入21世纪,国外研究方向转向设定受益计划对于公司市值、盈余管理和精算假设的实证研究。我国对设定受益计划研究较晚,以前有学者认为我国不适合设定受益计划,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得采用设定受益计划成为可能,最终企业会计准则于2014年引入设定受益计划的概念。本文从设定受益计划利息处理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产生有利影响。

一、设定受益计划与利息

弄清利息处理的首要任务是知晓设定受益计划的性质和处理方法。中国企业会计准则(CAS)和国际会计准则(IAS)将设定受益计划(Defined Benefit Plan)定义为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1-2]。这是一个排他性的概念,将离职后福利判定为设定提存计划时,则不属于设定受益计划,反之亦然。

(一)设定受益计划是特殊的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总会伴随现金流入,但设定受益计划没有现金流入,其是向员工借用劳动产生负债,本文将这种方式视作一种特殊的筹资,其利息就是这类负债的孳息。

设定受益计划是一种特殊的筹资。CAS和IAS职工薪酬(或雇员福利)的准则都采取的是劳动报酬观,即认为养老金是雇员服务期劳动所产生的,是一种延迟的工资。根据劳动报酬观,企业通过受益计划将本应发放的工资递延,视作向员工借款。

设定受益计划是一种长期筹资活动。同样是借用额外劳动产生负债,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也存在差异:前者需要企业短期内偿还,后者产生的负债不会在短期内清偿,而是在很长一段期间以后清偿[3]。即使后者有现金流的流出也不是为了偿还负债,而是形成能够应对该项负债对应的资产。

(二)设定受益计划的处理

根据准则,设定受益计划是设立一种员工离职后的福利,其处理时有自身的特点,具体处理的四个步骤如下:

(1)确定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按照准则规定的折现率将义务折算为现值。(2)如果存在资产,应将义务现值减去相关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净负债(资产)。(3)根据CAS 9相关规定,计算出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以及相关利息。(4)计算出重新计量等因素产生变动的金额,同时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

二、利息处理的方式

对筹资活动产生的利息,现有会计处理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全额费用化法,二是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法。

(一)全额费用化

全额费用化法即将受益计划义务产生的利息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优点:其一,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的资产不会因为依靠自有资金或是借款资金而有差别,对借款费用采取费用化的处理更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4]。其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属于一种估计,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之间要寻找一个平衡点,确定会计方法应满足成本效益原则。受益计划本身处理比较复杂,全额费用化能简化复杂计算,减少出错概率。

缺陷:其一,会低估资产,减弱了会计核算的职能。因为设定受益计划等待清偿的时间很长,如果不允许资本化,利息计入费用会低估资产。其二,没有正确反映资产价值,不符合资产负债观,对相关性产生不利影响。资产负债观最关注的就是相关性的应用,而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否得到正确计量一定会影响到决策的效果。其三,不利于业绩评价。利息费用会随时间流逝而呈现指数级增长,全额计入费用对于利润的影响太大,不利于财务报表的纵向比较。

(二)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

要进行资本化,首先要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其次还要同时满足资本化的三个条件。对利息进行处理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将满足条件的利息费用计入相关资产,其余计入当期损益。

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全额费用化的缺陷,但仍存在自身不足。一是资本化使用的方法复杂。其间内受益人员流动性强,实际操作中很难分清能资本化的时点和范围。二是当利息费用很小的时候资本化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三是同全额费用化一样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不能资本化的部分对报表使用者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在设定受益计划利息的处理上,无论是采用一定条件的资本化还是全额费用化各有利弊,理论界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IASB的《IAS 19征求意见稿》中曾讨论是否全额费用化,但最后还是认为是否构成资产成本还是要关注该项利息的性质和是否满足成本的定义[2]。准则指南和现有文献将设定受益计划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即认为设定受益计划的利息在会计处理时应该采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5-6]

三、分类处理法

本方法将利息视作前期服务成本的递延,按接受受益计划员工的当期服务成本分类,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费用。

(一)更能体现劳动价值,符合配比原则

从上述的分析可知,受益计划是一种特殊的筹资,但企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筹资,而是为了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劳动创造的价值应该与它发生的成本、费用相匹配,服务成本是其价值的一部分,利息也是价值的一部分,两者之和才匹配了完整的价值。

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更多反映的是企业为了筹资所发生的费用,很难体现接受该项劳动所产生的价值,该价值对应的成本费用没有完整反映,不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因此将其利息分类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更加合理。如车间员工的利息属于车间的成本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销售人员的属于销售活动费用计入销售费用,管理人员的计入管理费用,等等。

会计准则允许借款利息资本化而不笼统地计入财务费用,是为了满足配比原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要求,而分类处理更符合配比原则和相关性要求。

(二)更能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符合相关性要求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决策有用观成为主流的会计目标观点。企业设定受益计划向资本市场传导的是积极的信息,但如果会计处理方法不当可能提供错误的信息。

利息全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会导致财务费用虚高,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分析报表时,可能会从财务费用中得到错误的结论从而做出不当决策;债权人、供应商等也可能因财务费用怀疑企业偿还能力,等等。如果利息数额小,依据重要性原则无论如何处理,对会计信息没有显著的影响,那么当与本期成本数额接近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时,采用何种处理方法对报表使用者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具体的,第n年的利息=×n(1+i)n,根据公式可知越接近受益计划兑现日利息数额越大,当利率较高时可能会超过当期的服务成本。

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虽然能缓解这种现象,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将利息计入当期服务成本,对利息进行有效分类,合理地反映各类活动中的相关成本费用,提供的才是正确的、有用的、符合决策者要求的信息,这样更符合决策有用观,更符合相关性要求。

(三)会计处理举例

为了便于理解,举例如下:某制造业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准备开始设定受益计划,假设符合要求的职工有100人,其中制造部门技术骨干40人,研发部门40人,高级管理人员20人,其平均年龄为50岁,退休年龄为60岁,计划年限为N=10年。为了简化计算,假定在退休前没有人离职,退休后每年支付的年金折算至退休期期初现值为100万/人。适用的折现率为10%。假定不考虑通货膨胀、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根据准则对设定受益计划的方法计算汇总得到表1。

因为各年度类似,为了体现差异,本文以第十年的利息账务处理为例。

1.利息全部费用化(将利息全额计入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财务费用 818.18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818.18万

2.一定条件的资本化(将利息按一定条件的资本化方法处理如下)

假设研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 327.27万

财务费用 490.91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818.18万

3.分类处理(按本方法的会计分录如下)

假设研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 327.27万

制造费用 327.27万

管理费用 163.64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818.18万

假设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 327.27万

制造费用 327.27万

管理费用 163.64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818.18万

四、对分类处理法的进一步认识

通过上述分析,本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体现劳动价值,符合配比原则,能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符合相关性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缺陷。一是由于要进行分类,可能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完成计算、操作,但在会计信息化成熟的今天,计算和操作都不应视为阻碍。二是可能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企业运转出现问题如存货积压等,部分利息费用计入资产、成本可能会虚增资产,但考虑到资产减值科目的抵减作用,本文认为本方法对于稳健性的影响不大。

目前,我国处于设定受益计划的起步阶段,该方面的研究存在着局限性,但随着实务界的运用和发展,相信以后学术界会对设定受益计划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A].2014.

[2] IASB.IAS 19――Employee Benefit[A].2011.

[3] 杨有红,申悦.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及重点难点应对[J]. 会计之友,2014(36):80-84.

[4] 葛家澍,杜兴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综评与探讨(上)[J].财会通讯,2004(17):10-12.

篇(7)

A企业是具有建设部批准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和市政施工总承包双壹级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该企业主要以自营、合作联营(包括挂靠)两种经营模式。企业业务核算分为省内、省外两大块。省内公司经营下设6个承包部,无分公司,省外有36家分公司。

二、A企业财务状况及期间费用管理分析

截止2012年12月末,企业资产总额4.94亿元,其中净资产2.85亿元。2012年12个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亿元,上交国家税费0.89亿元,实现税后利润7146.97万元。

截止2013年12月末,企业资产总额6.64亿元,其中净资产3.21亿元。2013年12个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6亿元,上交国家税费1.04亿元,实现税后利润4400.6万元。

截止2014年12月末,企业资产总额16.92亿元,其中净资产6.03亿元。2014年12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82亿元,上交国家税费3.36亿元,实现税后利润2.33亿元。

截止2015年12月末,企业资产总额20.53亿元,其中净资产7.93亿元。2015年12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5亿元,上交国家税费3.82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896亿元。

由上表可知,企业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率有逐步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企业业务迅速增长,资金需求量增加所致,但企业资产负债率仍低于同行业水平。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为平稳且速动比率均高于1可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其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偿债风险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

从盈利能力指标可以看出,虽然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幅度较大,但销售利润率相对平稳且较同行业水平略低,这主要与A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公司经营模式主要有自营、挂靠两种,建筑行业原材料及人工成本是逐年提高的,故自营项目利润会逐年减少,而挂靠模式利润率较为固定,可知挂靠模式业务增长速度大于自营模式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该企业销售利润率相对平稳且较低。

营运能力指标所反映出在周转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存货转化为流动资产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所以企业应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而该企业存货周转速度与同行业正常水平相比是比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与其经营模式有关。该公司主营收入中的70%均为挂靠模式所产生,导致各营运能力指标均过高,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营运状况。

(一)管理费用的分析

收入管理费用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收入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该公司2012-2015年的收入管理费用率分别是1.28%、0.91%、1.16%、0.39%,而企业的平均收入管理费用率为0.84%,前三年的收入管理费用率增幅明显,但在15年却下降为0.39%,究其原因是企业调整了管理费用的核算方法,把应计入成本和费用的科目作了明确划分,因此在收入逐渐增加的基础上,管理费用变少,故收入管理费用率变低,这也说明企业正在逐步完善控制体制,控制比较合理。

(二)销售费用的分析

销售费用是决定利润的一个重要考核项目,而山西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建筑行业,企业内部也没有专门成立销售部门,公司业务费用相对较少,故该部分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核算,不单列销售费用科目。

(三)财务费用分析

收入财务费用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收入财务费用率=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该公司2012-2015年的收入财务费用率分别是0.19%、0.22%、0.08%、0.09%,企业的平均收入财务费用率为0.12%,前两年的收入财务费用率比平均水平略高,但在之后却出现了下跌趋势,首先可以说明企业收入增长速度大于财务费用的增长速度,企业发展速度快且盈利能力较强,其次,利息收入占我们企业财务费用的绝大部分,进一步说明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对外筹资依赖性降低,企业经营越来越好。

三、A公司期间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账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因A公司经营模式分自营、挂靠两种,收入、成本应分明细核算,而企业未分别账务处理,使得企业财务数据不能真实的表明企业自身业务的运营状况,误导报表使用者,为决策者提供了错误信息。

(二)管理费用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在费用核算方面未能统一口径,核算方法前后不一,违反了会计的一贯性原则。其次,费用规划不准确。通过对企业费用核算明细得知,管理费用中包括中介费、工资奖金、业务招待费、运杂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和其他费用,其中:工资奖金、运杂费未能区分成本类和费用类,将项目支出计入了管理费用,导致成本、费用核算失真;业务招待费核算有误,该企业将餐票及食堂员工消耗全部归集与招待费,导致多缴纳税金的同时没能清晰反映费用的真实用途;其他费用项目所含内容隐晦不清,具体核算项目众多,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注意控制这类开支,尤其应当将金额较大、发生较频繁的科目单独列示,准确、明晰的反映真实费用。

(三)销售费用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A公司将部分销售费用列入管理费用核算,未单独列示,造成企业对销售费用未能足够重视,费用的审批控制不够严格,费用审核标准不一致,费用控制模式属被动消极型,在销售费用的控制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对相关销售业务的费用应严把审核关,对销售业务的相关费用制定相应措施,严禁费用超标。

(四)财务费用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该企业对是否增加股权或者借款等筹资方式的比例没有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盲目借款导致资金成本过高,造成公司负担过重。

四、企业改善期间费用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方法

1.对费用采用归口分级管理

归口分级管理是加强期间费用管理的一项基本措施,主要是将费用归口管理,即按照管理权限和管理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企业及各分公司内部期间费用上的权责关系,调动各公司管理好相关费用的积极性。一般来讲,管理费用主要由各公司管理部门管理,财务费用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将各分公司占用资金利息及外借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按照责权原则准确归口处理。

2.对费用进行事前预算控制

费用的预算应依据各公司的费用计划要求、过去年度的费用资料及计划期可能发生的变化来编制,并据以指导日常费用支出。事前预算应结合定额管理法来制定,根据公司所在地及其业务大小不同制定不同的费用标准,各公司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突破预算指标。年终应根据预算进行考核,对于突破指标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奖罚。

(二)加强期间费用管理的对策

1.强化监督以降低管理费用

控制管理人员数量,控制管理人员费用支出。公司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应提高工作效率并尽可能减少管理人员数量,这样有助于减少管理费用。同时,公司应制定明确的费用支出范围和标准,并加大监督力度。

2.优化销售方式降低销售费用

建立健全的审核制度。对于常规事项、特殊事项分别在企业制度中明确规定全责义务,严格按照规章执行,避免因标准划分模糊而为审批带来障碍,造成员工的不满情绪。

3.加强监督管理以控制财务费用

第一,合理利用资金。一方面要从自身的良好规划、合理使用方面下手,另一方面,可以选择与金融机构展开多种业务合作来达到节省资金占用,增加公司收益的目的。第二,降低贷款利率。通过与银行协商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争取到低利息的贷款。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