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政治哲学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3-12-22 15:24: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政治哲学的学习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中政治 ; 教学策略 ;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76-01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首要任务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大家都认为,要想学好政、史、地这些文科课程,就必须下大力气去死记硬背,只有“背”得好,才能考得好。因此,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更多的还是在延续着这样的教学模式,政治老师在课堂上首先是向学生进行各个知识点的解释,然后在剩下的时间里就由学生们自己进行背诵记忆。政治老师源源不断地向学生们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们不断地死记硬背的被动接受,实际上,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改善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广大的高中政治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摆脱传统的政治教学理念,积极学习新的高中政治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政治学习。
二、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传授方法
由于面临升学压力,高中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很多,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因此分配给高中政治的课时比较少。在有限的政治课堂上,老师很难把所有的政治题目都完全仔仔细细地给学生进行一一讲解,也不可能做到将所有学生的疑难问题都一一地进行解答,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们进行政治学习方法的教授,使学生们在正确的政治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从而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高中政治老师大多数都有多年的政治教学经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治学习方法,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对学生们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从而可以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还可以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性强是高中政治的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因此高中政治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尤其是在哲学这部分。但是,这些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而是让学生们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老师一定要注重将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1.注重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是高中生进行政治学习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时事评论方面的文章,可以大大的增强学生们的判断能力,并且在高考中,很多题目都是以时事政治为载体,让学生用学习过的相应的政治理论对时政进行深入分析。那么学生们如何有效的把握好对于时事政治学习呢?首先,高中政治老师在课堂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的多举时政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们把时事政治与理论知识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用政治理论分析时政问题的能力。其次,高中学生自己本身要积极和主动,毕竟政治课堂一起学习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就需要学生们在课下自己还要多下功夫,多多的关注新闻,并试着用政治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对事件进行分析。
2.广泛的关注社会现象。
各种社会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层次的东西,如何去挖掘发现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对于个人的政治理论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高中政治老师要多留意一些社会现象,以社会现象为基础,可以开展各类的课外时间活动,启发学生们自己去发掘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样,政治课就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增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四、创设政治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广泛参与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高中政治老师要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的质疑,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因为解疑的过程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升的最佳时机。高中政治老师在设置政治问题的时候,要以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的利用好教材,设置出难易程度比较适合的问题,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在参与的过程中彼此之间进行探讨,交流不同的观点。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路得到很好拓展,可以帮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学生们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强化自己的优点,努力的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交流,还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信心更加十足。
五、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政治学习活动
1.组织多种多样的小型政治辩论会。
由于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组织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小型辩论会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为了有效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政治老师可以提前从学生们中征集辩题,学生自主进行准备,老师只是起到指挥性的作用,学生们负责整个辩论会的各项事宜。经过辩论,学生们的观点变得更加清晰,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同时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
2.开展政治小论文比赛。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是政治课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因此,高中政治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紧跟时展的潮流,照本宣科只会使学生们的政治学习效率低下。开展政治小论文比赛,要求学生们更加深入的分析问题,同时还要组织好书面的语言。这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高中政治课程与初中政治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高中生政治能力的培养;同时政治学科本身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抽象程度高,因此,老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意引导学生们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广大的政治老师,要以新课改的要求为基础,积极的尝试课程教学方面的创新,发散思维,积极借鉴和学习,促进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引言
高中政治思维能力运用有利于学生理解高中政治知识点,对政治学、哲学知识框架体系掌握更透彻。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传统政治教学采用的是原始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填鸭式”教学,主要以完成教W任务为出发点,不利于学生强化政治学习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
一、思维能力的分类
高中政治的抽象性决定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以下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把握能力,丰富课堂,使政治课形象、生动,培养学生对学习政治的兴趣。
(一)分析性思维能力
根据高考考纲,选取高中政治教学的知识点,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分析能力越强,解题效率越高。现行人才选拔体制――高考制度制约了学生政治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缺乏分析能力,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并不透彻。在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中,一些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不完全深入,缺乏深刻的见解,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未产生积极作用。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对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延伸,在掌握的知识前提下,基于基础的知识点思维,对知识点进行创造性分析,提出创造性想法。这种创造性想法是一种更深刻的见解,是上升到一定层次的想法,是比分析性思维更高级、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需要一定的知识沉淀,是经过知识积累后期形成的思维。教师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环境。
(三)实践性思维能力
政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因此培养实践的思维能力,是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实践的思维能力是在实践基础上发散思维,形成总结性思维。课堂上对此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抽象性知识的掌握。知识被赋予实践性,学生能迁移学习。学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经验越多,对知识的拓展越有宽度和广度。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运用概念解释法。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是一个知识体系,是由抽象性知识构成的,知识的最基本反映是概念。概念是客观事物最基本、最本质的反映,对概念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对概念的理解能激发分析性思维,有的概念在字面上具有相似性,对相似概念进行分类学习,总结不同点和相同点,本身就是一种分析性思维的学习。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清楚地解释其概念,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中发散思维。举例来说,高二政治必修三教学中,对“民族”这一课题的学习,首先对“民族”这一概念学习,民族概念教学要从民族的基本特征开始,然后讲解民族的发展到民族的壮大这一历史过程,接着对民族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如部落、氏族,进行比较分析教学。第二,线索式教学。高中政治课不仅注重个体概念教学,还时刻对学生灌输系统性的知识。高中政治知识具有连贯性,理论体系的教学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马克思体系是最基本的理论体系,教师在对每个知识的讲解中,时刻传输马克思理论体系轮廓,把灵活地运用到课堂内。政治学习围绕马克思理论体系,既方便理解又能解决分析问题。第三,比较法教学。抽象性的相似概念,需要进行比较才能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市场经济的特征时,市场经济的四个特征,即平等、竞争、法制、开放,通过分析比较各个特征的具体体现,通过市场交易出现的现实行为反映各个特征。同时,通过四个特征学习联系资本主义市场,从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对比教学,寻找差异,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学习。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一,鼓励学生创造创新个体。政治学习不仅是对概念和理论的把握,更要发现知识点背后的人文主义光芒,只有政治知识富于人性化,学生才能感受到政治中哲学的智慧。可以通过演讲、播放短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等。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历史短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历史感、责任感,才能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通过浓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的传递,学生将这种情感转换为内在的学习动力,转换为探索知识的创造性思维。第二,不否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学生对传统思维的否定,追求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就是求异思维,这种求异思维通常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学生的求异思维越强烈,老师越应站在教辅的角度,通过扶正的方式鼓励学生继续思考。举例来说,哲学的辩证知识点教学中,选择传统意义上的真理作为教学素材,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学生对此“真理”提出异议时,善于倾听学生发表的驳斥理由,从而对学生传输辩证知识的教学。第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哲学的学习具有抽象性,知识富有生动性,才能加深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冲击,在看得见的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建设,创造新的概念形象。对课本内的白纸黑字的抽象概念想象出更贴切生活的具体形象。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一些具有情景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进行想象,即使与理论相悖、矛盾,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对原始概念理解更深刻。
(三)实践性思维的培养
实践性的思维指不仅在实践中联系理论,还在实践中联系理论之后总结实践性思想,提出实践性的思想,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第一,以导学式的常规课为主导。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最基本的实践是对考题的解答。在课堂上,对政治考题进行解题能力的分析,判断学生积累的知识是否具有实践性。构建导学式的常规课堂体系,在这种常规课堂体系下,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发现政治学习的难点,运用联系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思考环节加入现实中的人和事物,通过实际现象和事实加深对自学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确定实践的目标,并探索实践方法,模拟实践效果。第二,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主动式的活动课。活动课中心内容是政治课的学习内容,采用富有实践性的活动形式,不仅培养学生对理论实践的兴趣,还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活动课以丰富学生经验和积累实践真知为目的。哲学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活动中设计需要解决问题的环节,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哲学的理论知识,既积累了知识,又丰富了哲学的实践性。模拟实践教学对教师具有挑战性,对活动课的把控是最重要的,保证学生在实践课上不偏离主题轨道,维持课堂正常秩序,活动形式的编导要科学合理,才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性的魅力。
结语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学的需求,开展素质教育并非一味灌输知识,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高中政治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并在学习思想政治中不断提高各种思维能力,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静.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4(8):135.
[2]赵国民.关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考,2014(6):94.
[3]王远.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旬刊,2016(9).
[4]尹君.基于思维三元理论的高中政治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6(2).
【关键词】高中政治 政治知识 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85
高中政治知识涵盖了人文社会的全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政治知识是从这些理论知识中汲取营养,了解社会各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把握事物规律。高中政治学习具有其基础性和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探究出如何才能让学生学懂知识和会运用知识。
一、政治知识学习
政治知识学习是我们以往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找到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基础知识,并且牢固掌握。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对高中政治知识的特性作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方法。
(一)高中政治知识的特点
1.复杂性。高中政治知识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复杂性,首先,四本教材的内容要涵盖各个方面的人文知识,大至政治国际关系、哲学宇宙规律,小至产品物价、个人价值观等等,由此可见,政治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极其复杂的。其次,政治这门学科知识密度相当大,教材内容既要提出社会现象,又要从中总结出深层次的含义并加以系统说明,由一句简单的总结性语言延伸出长篇的说明性语言,在教师进行讲解说明的时候又会不断增加知识点,以求把知识点讲解清楚透彻,而且需要所学知识更全面,课外的补充学习同样必不可少,所以知识内容呈现出一种只增不减的状态。
2.抽象性。高中政治知识的另一特点是知识的抽象性,这也是所有人文学科的一个共性。政治是我们学习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探究出其纷繁复杂表面下的本质和相互联系,运用语言文字加以表述说明,甚至不能用图片加以说明;相比于自然学科可以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或者是参照物,以政治学科为代表的人文科学知识就没有一个客观物体或者固定的参照对象,人文科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一系列事件,所以它的参照学习对象也是较抽象的。
(二)高中政治知识的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既是其两大特性,也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我们的教学方法要以其特性为依据,探究出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1.从整体出发,构建知识框架。虽然高中政治知识复杂且内容多,但是其知识的延伸都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中进行,所以我们首先要用整体眼光来看问题,从全局角度把握知识框架。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先整体后局部。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会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讲解,一个点讲完又跳跃到另外一个点,例如讲《经济生活》中“神奇的货币”这一章节,第一点,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第二点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以这种方法讲解,知识点是零散的,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有印象,但是总体回忆起来却是模糊不清的,且对其相互联系、知识规律并不了解,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渐增加,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
因此,我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在教学时先运用多媒体或者板书等方式把所学内容的知识框架展示出来,然后进行细化填充。例如,学习《经济生活》这本教材时,首先要告诉同学们我们将把经济生活划分为四个方面来学习: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和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后讲解每一章节都以这样的方法构建框架,逐层讲解。不仅教师要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我们也要督促学生以此方法学习,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教材目录就是一个最好的知识框架,所以要让同学们学会看书先看目录,背书先背目录,然后再去学习或者回忆具体知识点。当然,同学们有不同的学习情况,我们也要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总结出所学知识的框架结构,最好是将它写下来,随时参考、修正和补充。
2.着眼局部,与实践相结合。把握整体知识结构,要对每一个知识更好的记忆,就需要对这些知识点作深入的理解,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呢?许多老师在教学时习惯于就理论谈理论,或者是用理论来说明理论,结果导致知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当然学习效果并不好。政治理论知识虽然具有抽象性,但是它是从实践问题中总结而出的,所以在学习时也要结合实践问题进行说明,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讲《经济生活》中的消费知识,我们就可以结合最近的时事新闻,以最近的物价情况等等为例进行说明。在这样一个现象到理论、理论到现象的过程中,一个理论知识就会逐渐立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更深的记忆。
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
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学和学习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也可以说是为了迎合考试需求,但是真正地掌握一门课程,不仅要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还要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的运用同样与其知识特点一样具有抽象性,自然科学知识的运用可以通过实践实验来实现,但是我们不能说用实验来运用政治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的运用主要还是在理论范围内进行。本文所谈到的高中政治知识的运用主要包括两方面:能够用理论去解释社会现象和能够从现象中总结出理论。主要的教学方法为:实践性教学和学生主体教学。实践性教学方法在前文中已经进行了说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把理论和知识一一对应,学会用理论知识去解释现象,或是从现象中看到本质。
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与高中生所接受的政治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沟通机制等诸多方面相互关联。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考试制度的变革等使得高中的政治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大学的思政课也应在研究高中政治教学变革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改革,使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与高中能够良好衔接,才能取得双赢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但政治课程教学往往仅局限于各自教学阶段“小圈子”,对加强双方教学衔接的认识不足。对学生而言,高中生出现一部分“高分低能”群体,相当多数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并不能完全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表现出专业素养不高、自学本领差、灵活运用能力不高等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不利于教师熟悉课程改革状态和学科发展动态,限制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发展;而对于社会而言,正如陶行知曾指出“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效果不高则会进一步制约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1、教学目标缺乏灵活性、层次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以期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容易过度关注知识目标的落实,片面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而在大学思政课程教学中同样存在着教师偏重关注知识内容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问题,且大学多采用大班授课模式,一堂课学生数量甚至多达整个学院学生之数,因此教师很难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设定个性化目标和相对于高中的提升性目标。而处于高中和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认识水平、爱好特长等方面又不尽相同,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也易忽视教学目标的灵活性和层次性。
2、教学内容重复率高
高中政治课程与大学思政课程专业课均属于理论体系,大学思政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与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一脉相承;大学思政专业课程《政治学原理》与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相承;大学思政专业课程《文化概论》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相承;大学思政专业课程《哲学》与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相承,此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专业课程以及高校政治理论公共课也与高中政治课程密切相关。而在大学的思政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师对中学政治老师已经教授过的内容仍反复咀嚼、重点不突出,致使众多大学生丧失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食之无味又不可弃之一旁,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评价体系不完善
近些年一些中学为追求高升学率,教师在课堂中常以考纲为依据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较封闭缺乏创造性,将课程内容一口一口嚼碎了喂给学生,而学生也习惯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到了大学阶段,教师更强调专业语言的准确性,重视对概念的讨论、原理内容的严格论证,要求学生向专业素养上转化,而学生的思维方式暂不能与大学自由开放的教学方式相适应。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与大学均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致使双方的思政课程教育又共同存在着忽视实践课程教育方法,片面强调理论教学方式的问题,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大学与高中思政课程教学有效衔接对策探析
1、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均中应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与衔接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中涵盖“知道、识记、理解”等知识性目标、“培养、运用”等能力性目标、“感悟、热爱、熏陶”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学思政课程教学目标更是在高中课程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双方教师在备课中都要明确三维目标,教学中更应切实落实三维目标。
以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高中教学中除了要达到相应知识目标之外,教师还应注意能力目标如“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的落实[2],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播放带有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音频资料和图像资料,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向学生展示如传统文学作品、书法绘画作品等,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感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大学阶段《文化概论》的教学中同样也应在课程知识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感悟和思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基础上落实和提升三维目标,如设计课堂辩论、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尝试写作小论文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与高中阶段教学目标达到有效衔接。
2、充分了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大学思政课程教学是在中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迈向专业教育的重要一步,教学内容涉及面更广、难度也逐步加深,但二者又存在众多教学内容重复的地方,双方在具体教学中都可在教学内容中贯穿时事政策教育和德育。同时,在教学中都应考虑与对方教学内容上的衔接特别是大学阶段,高校教师应了解高中相关的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在具体教学中尽量避免不该重复的重复、应该深化的没有深化的问题和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脱轨的问题,争取构建一个有序的、层次分明的、服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过程。
【关键词】 高中政治 学习方法 理解性记忆
高中政治对于很多人来说难度并不大,但是想学好却又不容易。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政治就是死记硬背的科目,因此很多学生并不喜欢这一学科,也正因此,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王伟老师告诉大家,其实高中政治并不是背出来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联系社会实际和理论知识才能运用自如,在考试中,高中政治题的答案也可以多角度思考。
政治的学习主要要抓住两点:⑴基础知识,即全面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重要知识点,没有知识储备,难以形成能力;⑵研究问题的审题和答题,把是什么、为什么(重要、必要性、意义)、怎样做(启示)的问题答法总结好,再具体问题具体复习。
第一,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除了在试卷上“纸上谈兵”外,应该将提高能力的工作放在平时,注意知识和感性材料的积累。实践证明,政治学科的高分同学都具有知识广博的共同特点。
第二,要培养理解分析知识的能力。将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放在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知识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样。要从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
第三,要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注重建构知识体系,学会用多个知识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问题,培养辩证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第四,学会答题的方法和应试的技巧。掌握一些审题和答题技巧,是提高我们应试能力的重要条件。要想掌握科学的审题和答题方法,就必须要了解政治试题的题型,如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一个立意中心,审题时应先把握住这个中心,把握中心立意的简单办法是对材料进行提炼,找出“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立意中心的明确可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对选择题来说,审清题干立意后,可先排除错误、无关或重复性题肢,将剩下的题肢与题干条件认真对应,慎重比较后做出选择。
同学们除了掌握上述基本的学习方法外,还必须努力做到:
第一,努力培养学习知识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及创新意识。不少人常常以为创造能力很抽象,离自己很远。作为学生,离创造性成果可能会有一大段距离,但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却是常见的。充满童趣的想象是,在学习中,最常见的提问也是。不要小看问题意识,能提问题、发现问题恰恰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才回去探究,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大事,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能力。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平时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同学,政治考试,特别是高考的成绩往往就比较好。这是因为有了时政热点的知识储备,思维会更开阔,而政治考试是不回避现实热点的。生活是鲜活的,是不断变化的,由于教材的稳定性以及时间上的限制,教材对此往往不能及时反映,教材内容存在滞后性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材与现实的脱节。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政治课的过程中,关注变化的生活,及时的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补充进来。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提高信息能力。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信息能力就是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开阔思维,学会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要利用搜索引擎,访问相关网址,学会选择相关资源。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利用,培养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
第四,高度概括。有人总结了很好的经验:经济学——要理解其国家经济措施、政策的原因,极其原理。根据原理,解析相关问题,根据相关问题制定相关措施、政策以解决之;政治学——要明白其只是一种政治宣传理论足以,无非就是按照设问的主体进行框定,主体(比如政府)干了什么事,必定体现其宗旨,性质,理念等等;哲学——就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抽象文字,可以利用横纵向,关系图,结构图来解析其中原理间的关系。
总之,学有法则,学无定法。每个同学在学习这个问题上要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照搬别人的方法。万事开头难,但如果你能够长期坚持做好上述工作,就会培养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周汉球.论高中政治记忆方法的重要性及培养.中华少年·研究青
少年教育,2012(9)
2 王大鹏.高中政治记忆方法初探学.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10)
3 李元宝.试谈对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认识[J].学周刊,2011
摘要: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在逐步展开。政治这门课历来被学生认为是枯燥无聊的课程,学生在面对政治课程中的定义和大段论述时很难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这导致了学生的政治学习与生活脱节,这不是政治课程设立的最初目的。因此,高中政治课程的改革十分有必要。本文将着眼现下政治课程中暴露出来的教学问题,并这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让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随着各科的教学改革的展开,高中政治教学的新课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可是,现行的教学模式教授学生的知识仍然无法很好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一些课堂中还是存在。这让很多学生仍然感觉政治课是枯燥沉闷的。笔者今天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一、现下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下政治教学让人感到沉闷,不是教学中某一方单独导致的,而是在教学中涉及的各方面都有责任。因此,想找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
1.1 教师主导地位的弱化。现在有很多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以为这就是遵循了课改的精神,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政治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讨论知识,而不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不在课堂中与学生合作学习,就会导致二者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学生的自由是得到了实现,可是学习的水平依然无法得到提高,教学的目标也没有实现。这样的情况只可能导致学生最终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从而厌倦了学习。
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教师没弄清楚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导致的。课堂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不能单方面强调学的重要性,而弱化了教的作用。教师应该把握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1.2 考核方法与现实脱节。应试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应试会影响到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方面。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教师把让学生应付高考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只是变更了教学的内容,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依旧和以前一样。政治课被上成了纯理论课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全凭一张卷子来审核。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厌学的情绪,必然会让政治课背上枯燥、无聊的名声。
1.3 教学内容不接地气。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以致用的古训,可是,很多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将知识束之高阁,不够接地气,学生在学习之后也不知道自己学到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说到底,在考试之后不过废纸一张。
其实,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三观养成的黄金时期。而政治课程的内容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三观体系,这对于学生的为人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应试教育的大旗下,很多的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把成绩作为第一目标。大家都忽略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政治的主要方式就是死记硬背,许多的思想和观念甚至脱离了这个时代,完全看不出一个青年应有的希望与朝气。
二、解决政治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上述三种问题在现在很多学习的政治课堂中都比较普遍,很具有代表性。作为教育者,在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就必须要找到相应的策略来改进现在的教学状况,达到我国对于高中生的培养目标。
2.1 让学生对政治学习感兴趣。大家都知道,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认真地投入到政治课的学习中去,政治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现在高中政治课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经济学、政治学、文化生活和哲学。
关于经济学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到的实例很多。学校里的商店、学校门口的小饭店,他们都是什么经济类型,在他们的经济类型中,每个人都扮演哪些角色,这就可以为学生具体地讲解不同经济形态的构成问题。学生在平时的消费中,一定会涉及到货币的交易,那么针对这些日常生活中都会存在的行为,教师就可以讲解市场交易的原理等知识。
政治学主要包含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政府机关的构成,社会契约的形式和重要性。学生了解了这些,就可以对其生活的社会有一个真切的了解和认知。教师在讲课时就可以举身边的例子给大家来理解,比如每年三月份都要召开的两会,两会的委员们在国家权力体系里是怎样的构成,他们都负责哪些事情,他们的提案又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造成哪些影响,这都是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目前教育界很注重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在北京,市民们普遍喜欢听京剧;在苏州,昆曲是当地的本土剧种;在天津,皮影戏和相声是市民常常会接触到的文化表演形式。教师在讲授文化生活课程内容时,让学生从身边的文化现象出发,去理解课程内容,就会事半功倍。
关于哲学,看起来是理论占主导,可是,中国特色的其实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随便就可以找到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哲学中的理论。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就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缺少了任何一方,课堂就不会存在。这种非常具体鲜活的例子,会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
其实,只要用心教研,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很多具体的例子为学生丰富政治常识。
2.2 教师要扩充自身知识含量。教授政治课程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上文讲到,政治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教师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含量,才能在人格上首先具有感染力,然后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进行政治课程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研中,应该时刻扩充自己的知识、关注各个领域的前沿信息,勤于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还应该时刻意识到哪些内容是对教学有价值的,并将有利于教学的内容收集整理,在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开拓视野。这样才是上文所说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正确形式。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政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深入自己对课改的认识、加深对课改的了解,并对于改革做出合理的规划,积极地探索政治课程与素质教育、与当下社会环境相结合能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政治教师,也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3 为学生树立信心。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多新的技术都在快速地发展,在不经意间就会进入我们的生活,然而受到教材更新的限制,很多新技术没能及时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并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尝试将自己感兴趣的新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在今天,全息投影、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可以更快速地获得很多直观的新鲜体验。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如果可以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教师将课堂引向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时,学生对于学习就会产生信心,在这同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看到学生的进步,肯定学生的思考和成绩,这样学生才能够树立足够的自信,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
综上,目前政治教学的改革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教师肯认真教研、相信学生,为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政治教学的目标就可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大为.浅谈生活化融入乡村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具体举措[J].新课程(下).2016(09)
1.自主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是一个主动自我反省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我反省和自学两种主要途径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批判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需要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和探索问题,从而使问题能够更加的完整和深刻,学生的思路也会变得更加开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3.层次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刚开始可能反思的层次较低,但是随着新知识的增加,反思的层次会提高,学生看待问题也会更加深刻。
4.探索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同时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在反思的过程中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进而使自己思维变得更加成熟和深刻。
5.迁移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学习过程和思路的简单回顾,更是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括,并且形成新的知识迁移的过程。
二、开展反思性政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1.引导学生对高中政治概念进行反思性的学习。
高中政治概念语言一般都比较准确、精炼和高度抽象,学生普遍反映记忆起来很困难,为此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反思性的学习方法学习和记忆高中政治概念。比如在学习税收这一小节时,可以首先列出记忆提纲:第一,税收的主体是?第二,税收的目的是?第三,税收的手段是?第四,税收的主要内容是?第五,税收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据怎样的地位?通过反思性的记忆方式能够较为准确地记忆税收的概念,然后再根据税收的定义向它的外延进行延伸,进而了解了税收的特征和作用以及纳税人的相关知识点。高中政治概念之间其实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对相似的概念同时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在解题教学中进行反思性学习。
解答政治题目之后的回顾也就是反思的过程,通过回顾和反思能够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深化和提高,从而构建出更深层次的知识点。首先,完成一道政治题目之后不要仅在意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清整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学会通过分析题目的特征和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思维的突破口。其次,完成一道题目之后,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或者是前提,创设出相似或者完全不同的新命题,能够培养学生用政治的思维模式去解答题目。最后,引导学生将题目从头到尾进行解析,将所有相关的知识点都剖析出来,这样不仅能够防止出现解题的漏答,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再创造的能力。以“环境”问题为例,近几年来环境一直是热门话题,所以在经济常识中经常会涉及环境的题目。想到环境问题不可避免地就会与经济相挂钩,然后联想到自然规律和发展的问题。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还有较大差距,为了尽快发展经济,前期主张快速发展经济,反而忽视了环境的问题。等到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之后环境问题则成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而从哲学的角度可以联想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过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点。综上依托环境问题展开,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横向的或者纵向的联系,就能够完整地解答出题目了。
3.善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类问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之间成反比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可以举出一些反例。比如粮食的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是我国的粮食价格却一直没有降下去,反而提高了好几倍。还有“天价月饼”等现象好像都违背了教材中所学的价格规律内容。那到底是教材有问题呢,还是二者受其他方面的影响造成的呢?带着这类问题,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学习,收集和整理资料。比如粮食涨价的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耕面积在锐减,加上城市人口的大量涌入,农民的数量在减少,饲养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等快速发展,农民种植粮食的成本增加等都导致了粮食的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所以虽然粮食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是价格却没有降下来,这本身是由于其他各种因素导致的,而不能说教材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4.引导学生对政治课堂内容进行反思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