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1:34: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暴力的现状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校园贷款;调查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引言
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大二学生郑某因无力偿还巨额网络贷款选择跳楼结束生命,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使之发酵,校园贷款这一话题迅速被社会个群体关注,继而“裸条”、暴力催款事件时有发生,校园贷几乎是以一个负面形象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分析大学生的校园贷现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综合问卷星网络问卷以及纸质问卷的信息统计分析当前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意见。
二、校园贷发展现状分析
本文综合问卷星网络问卷以及纸质问卷形式统计分析江西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总共获取有效问卷数量为277份,其中问卷星网络问卷数量为191份,纸质问卷数量为86份。问卷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以下对于问卷收集的校园消费贷款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学生使用校园消费贷款的比重
经问卷调查得知有将近86.3%的大学生使用过校园消费贷款,没有使用过任何一种形式的校园贷的学生仅占比13.7%。通过调查数据可见校园贷在大学生群里中的普及程度如此之高,值得引起社会、学校、家长、金融机构、学生等的思考。
对于已取得校园贷款金额总金额的调查,数据显示贷款金额在1000-1999元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占统计样本总比的33.6%,贷款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占比13.7%,人数为38人。贷款总额在2000元以上的人数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些数据足以显示出校园消费贷款在大学生的身边的普及程度之广。
(二)校园贷款如期归还问题
对于调查问卷中的“是否如期归还贷款”一问,有超80%的学生的选择是如期归还,在笔者平常与学生的访谈交流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愿意积极归还校园贷款,并且也珍惜自身的信用,有少数学生可将自己的信用与将来的买房买车贷款需要直接挂钩,能够明白现在的是否诚信使用和归还贷款将会影响以后步入社会之后的贷款行为。剩下的两成学生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无法如期归还贷款,因此需要交付逾期利息,统计显示利息金额一般在千元之内,是在学生可控范围之内。在调查样本中没有发生过恶意暴力催债、等现象
(三)大学生对校园贷平台支持度调查
大学生群体作樾T按的直接用户,其态度决定了校园贷的发展空间。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校园贷平台的支持度显得尤其重要。据表2显示:在调查样本277名在校大学生当中194人持支持态度,占总人数比70%;有42人持有中立态度,占总人数比的15.2%;仅有41人对校园贷款平台持反对态度,占总比重的14.8% 。数据可见有超过八成的学生对于校园贷款持有中立或支持态度。在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是认同校园消费贷款的,校园贷的持续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在空间。 因此,有效规范校园消费贷款平台显得极为迫切。
关键词:生鲜企业;冷链配送;制冷成本
一、易果网介绍
易果网是专业的进口生鲜水果食品网络购物平台,经营范围包括水果、蔬菜、水产、肉类、禽蛋、食品饮料和甜点。其中部分水果、水产、肉类需要冷冻储存,其他大部分需要冷藏储存,还有少部分商品可以常温储存。
为了扩大产品品类,易果网在销售自身产品的同时也经营其他企业生产的冷冻及保鲜产品,并与自营产品一同配货。此类商品无法准确了解其生产质量,当出现食品变质问题时,难以确定产生原因及时间。
二、易果网的作业与配送现状分析
1.易果网的作业现状
易果网在北京的配送中心具有两个库房及其相应的分拣加工部门,仓库采用制冷保存效果较好的氮气气调库储存冻品与生鲜。但在配送中心的其他环节,例如货物入库、订单分拣与加工、配送车辆的配货与配载问题上,企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采用人力操作加上简单的叉车或搬运车等设备,作业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易果网在运营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为企业自有员工数量有限,在每天的配货与装车作业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企业外部劳务人员,当遇到企业进行促销活动时需要的外部人员数更多。
2.易果网的配送环节现状
易果网在北京有9个配送站点,每日订单量目前约为2000单,活动时可达4000单,对操作人员的作业素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每日8点起分批加工当日订单,20点为最晚结单时间,加工完成后进行封装和粘贴配送面单。24点左右按配送目的地对9个配送站点进行配货,次日4-7点等待配送车辆装车发货,期间会经过多次扫码确定订单内容、订单数量以及配货订单的准确性。
发往各地的配送车辆从配送中心出发后,首先将订单送到各个站点,在站点处重新分装成小型配送车辆才进行送至客户地址的配送,此时的配送车辆往往由普通的电动三轮车充当,基本不具有保温性能,低温环境只能靠配送单元内部储存的冷量维持。
三、易果网的配送单元与制冷措施
易果网的配送包装整体分为两大类:原箱和易果网包装。原箱即货品的本来包装,其中充有氮气等保护气体,并为密封包装,一般规格较大,耐储存;易果网的企业包装包括普通包装和保温包装,普通包装为纸箱加防震保护材料;保温包装为泡沫隔热箱,泡沫箱内除了防震装置,内部采用制冷剂作为冷源保持箱内的低温状态,常见的制冷剂有冰袋、蓄冷剂和干冰等。若需要使用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干冰,则其添加量要尽量使得客户在收到商品时干冰已经全部气化,而冰袋或储冷剂还有剩余。
四、易果网的配送方式及时效
易果网有自营物流配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的两种方式,第三方配送企业采用服务效果较好的顺丰快递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北京六环以内和部分六环以外地区为易果网自营配送,一般可以做到次日达,六环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天津的配送地址为隔日达,次日达约为10-18个小时,隔日达为16-40小时。
五、易果网配送环节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少年儿童;图书馆;网络;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71-01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电脑的普及,少儿图书馆应重新定位,主动承担起少年儿童的网络阅读指导工作,开展合理的活动,以正确的方式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网络阅读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以求全面发展。
1.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指导的定义
少年和图书馆阅读指导,指的是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引导小读者独立地选择读物,培养正确阅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文献资料及掌握使用图书馆技能。
2.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指导的作用
阅读指导工作室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水平。少年儿童在开始认识世界、认识生活时,便与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阅读能够使他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去认知世界、体验生活, 最重要的是,阅读可以感染孩子们的心灵, 引导他们树立爱祖国 、爱人民的价值观。但这只是人们理想的阅读结果,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如果没有正确的阅读指导, 孩子们就可能遭受不良书籍的影响而做出危害自己和他人 的事情。因此, 阅读指导工作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水平。
2.2有利于发掘、培养少年儿童的特殊才能与兴趣。阅读指导工作是及时发掘、培养少年儿童各种才能的特殊渠道。全国各少年儿童图书馆多年的工作经验证明,许多少年儿童在阅读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下, 能够钻研学习, 极大地扩大了知识面, 在多个方面显示了较高的天赋。
2.3有利于纠正少年儿童的不良阅读习惯, 增加其自学能力。一些少年儿童在阅读时往往会出现" 滥读"、" 厌读" 、" 偏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因此就需要通过阅读指导, 来诱导孩子们能够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 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指导的优越性
3.1新颖性。网络阅读是不同于书本阅读一种全新的模式,通过网络和移动通讯设备,只要轻点一下鼠标,海量的信息资源供我们浏览学校,文字、图片、声音等静态的、动态的都成为阅读的对象,更有助于少年儿童对所学知识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获取更多的信息。
3.2广博性。传统的阅读方式多限于书面上的文字资料,而网络可以提更海量的信息,载体类型也是非常丰富。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不仅可以获取文字,还可以获取声音和图像等信息,有助于少年儿童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
3.3创造性。网络阅读,面对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有好有坏,每个人都需要作出判断和选择,对于青年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挑战性。
3.4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指导的影响。
(1)正面影响。①海量的阅读资源,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新兴的网络阅读,不但拥有传统阅读文字的功能,还包含大量的多媒体资料,从而信息含量更加丰富。网站中的大数据存储,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类型以及阅读内容,并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青少年读者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阅读学习。②网络有良好的互动性,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拓宽交往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信息技术2.0时代,青少年在进行阅读时,还可以同文章的作者以及其他小读者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达到一种更好的阅读效果。③网络的开放性,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负面影响。① 阅读效率被拖延。网络上的阅读内容具有冗杂的特点,导致少年儿童在选取阅读内容时无从下手,降低了青少年的阅读效率。除此之外,网络上的一些阅读信息中穿插了大量广告和游戏,有可能会分散他们的的注意力,使青少年无法认真阅读。由于他们的抵制能力差,和有可能对成长造成不良影响。②损害身心健康。网络上信息包罗万象,除了有助于学习的内容之外,还存在很多不良信息。由于青少年读者还未成年,在认知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明辨是非,导致黄色、暴力以及网游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不利于成长的影响。
结语:少儿图书馆大力发展少年儿童在互联网络上的阅读指导,对少年儿童进行积极地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合理利用互联网这一大资源,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帮助青少年利用网络来进行阅读学习。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办法,为全国的少年儿童一个绿色的健康环境,指导青少年健康的进行网络阅读。
参考文献:
[1]阎琼英 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少儿阅读指导的实践与思考[J]. (图书馆工作 2013)55 ~57
[2]毛晓明 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现状与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 2015)100
关键词:校园贷 网贷平台 互联网金融 新形势
“互联网 +”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层次,在这场互联网大潮中,校园贷平台抓住机遇迅速崛起,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借贷业务相结合,极大地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在政策驱动下,各校园贷平台有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但网络借贷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逐渐重视,各部门相继发文要求对网贷行业加强监督管理。在今年下半年,火爆的校园贷市场急转直下,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很多学者以规范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为目的作文,鲜有对新形势下校园贷发展现状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促进校园贷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好服务大学生群体为目的,通过以当代大学生校园贷为对象,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校园贷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大学生财商等角度提出了发展校园贷的若干建议。
一、校园贷发展现状分析
对于校园贷的发展现状,本文借助于问卷星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调查分析。调查期间为2016年11月13日至2016年11月20日。截止调查期间,共收到126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生,涵盖不同院系和不同年级,主要包括财经类和非财经类群体,从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生均有所涉及。因此本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全面性、代表性和合理性。下面从专业群体、大学生收支现状、贷款平台和贷款目的四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校园贷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对校园贷的态度
大学生群体作为校园贷的直接用户,其态度决定了校园贷的发展空间。问卷从是否财经专业设计问卷,调查了大学生的专业对校园贷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所学专业对其态度影响并不大,但无论是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还是非财经类的大学生,仅22.22%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持反对态度,绝大部分持中立或支持态度。自2009年银行收紧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来,大学生消费信用借贷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校园贷的出现与兴起弥补了市场空缺,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
(二)大学生生活费收入水平
大学生的收入水平现状,即月生活费的多少,是决定其使用校园贷进行借款消费的内在原因。如图 2反映,71.43%的大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之间,还有部分大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只有极少数大学生月生活费在2000元以上。但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这笔资金并不能支持其旺盛的消费能力。校园贷便是一个能很好地满足他们消费需求的平台,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校园贷款会是刚需。
(三)校园贷平台使用概况
学生群体对各校园贷平台喜好以及使用目的分布是确定校园贷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据图3,在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 有近一半(48.15%)的大学生使用的是传统电商平台所提供的校园贷业务,只有29.63%和22.22%的大学生分别使用的是分期购物平台和网络信用贷款平台所提供的校园贷业务。使用比例最高的传统电商平台主要有支付宝的“蚂蚁花呗”和京东的“京东白条”,它们规模大、利率低、信赖度高;以“趣分期”和“分期乐”为代表的分期购物平台在多轮融资后也初具规模,但利率较高;而网络信用贷款平台则名目众多,虽然现金贷款更加方便,但利率、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畸高。这表明,在校园贷市场中,大学生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合理的收费水平是校园贷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四)校园贷使用目的概况
据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中, 58.62%的目的为购物,6.90%为旅游,13.79%为学习。从数据上看,目前大学生使用校园贷主要是为了购物。这也为校园贷将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校园贷细分市场中,购物贷款是主流,其他各类消费类型也极具有发掘潜质。
二、校园贷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现存问题
虽然校园J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2016年3月河南郑州某大学生因借贷过多,最后不堪重贷在青岛跳楼自杀,随后又接连曝出的暴力催收、裸贷等恶性社会事件。该系列事件引起了社会关于校园贷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不少专家学者向国家有关机构建言献策,以规范校园信贷的发展。教育部和中国银监会也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2016年份),上海、重庆、深圳和广州等城市相继颁布地方上的自律性法规以响应教育部和银监会的号召。社会舆论的一边倒,校园贷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高速发展后的校园贷坏账不断增加,高坏账率问题开始凸显。与此相对应,在近期有多家校园贷平台或宣布关闭或表示转型。
(二)原因分析
1、市场混乱,社会形象差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现有法律法规体系、金融监管措施和风险控制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空白,相关的制度约束仅限于各基本法律的部分条文,缺乏成体系的约束,现在仍以行业自查自纠为主。所以校园贷市场现处于“无准人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的“三无”状态,行业发展良莠不齐。近期,各大媒体对校园贷所引起的校园恶性事件报道也随处可见,校园贷几乎成为众矢之的。
2、注重短期效益,风险控制不到位
校园贷平台无需繁琐的征信认证和财务证明、具有高授信额度的特点。而且为了争夺市场,部分校园贷平台还不断放宽借款条件,只需大学生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贷款。但大学生一般无固定工作且生活费普遍较低,其贷款风险较大。此外,我国征信系统不完善,大学生信用信息缺失,各网贷平台之间没有统一的客户信用共享体系。部分大学生可能同时在多个平台借贷,远远超过自身还款能力。
3、大学生群体不成熟
相对社会人,大学生较为单纯、拥有较好的信誉。但因为大学生涉世不深,对自身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并不了解,可能拖延还款,甚至拒绝还款;而且大学生的消费自控力差,信用状况也参差不齐。此外,大学生具有较大的流动性、缺乏延续性,每年都有一届毕业生离开校园,新的大学生用户又需要高成本去获取。
三、完善校园贷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规范市场秩序,重塑社会形象
一方面,针对市场混乱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应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度层面上积极引导规范校园贷的发展。首先要对网贷公司的设立提高门槛,加强对网贷公司的市场准入资格审查;其次是规范借款程序,提高违法成本,对于各种标准划好红线,规定利率限额、信用条件限制,明确合法、违法的情形;最后是明确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执法合作。
另外一方面,校园贷企业需要做好公关工作,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对于现阶段已经出现问题的校园贷,要积极解决、及时回应,树立良好的行业公众形象;对于整个校园贷行业的未来发展,要制定行业间自律规范,避免恶性竞争。此外,还可以多渠道投入广告,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对校园贷的正确认识。
(二)完善征信体系,提高风控能力
首先,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征信管理。在“互联网+”的时代,各大高校已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大量体现大学生信用水平的数据已经存在,如在校期间所获奖惩,学费等相关费用拖延情况等。此外,网约车的违约情况、支付宝的使用情况等社会活动数据也是可视为综合考量的信息。网贷平台可以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按一定权重比例来确定大学生授信额度。
其次,需要建立行业间统一的信息共享制度。不久前,以分期乐、爱学贷、优分期为代表的几家主流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平合向行业发出自律公约倡议书,并成功组建了校园信用联盟、初步建立了恶意套现等不良行为“黑名单” 共享机制。为促进行业健康稳健发展,该共享机制可在整个网贷行业推行。
(三)提高大学生财商,增强消费黏性
各高校应将大学生的财商教育纳入教学安排之中,将其中一些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避免大学生盲目借贷,盲目消费。大学生自己也应该主动学习金融理财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将来一般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培养大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校园贷的习惯,增强消费粘性。校园贷平台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市场,在大学生将来步入职场后,依然可将其作为服务客户,发展其他拓展性业务。
四、结束语
校园贷的出现与发展是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必然产物,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其创造了不断完善的条件。虽然当下校园贷引发了一些社会事件,但只要范好市场秩序,控制好放贷质量,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财商,校园贷就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弥补市场空缺,充分发挥资本的经济效用。经过了几年的迅猛发展,现在是校园贷市场的转型期,各校园贷平台应把握好机遇,适应时代要求,积极转型,更好的服务大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张吉利.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商,2016(07)
[2]蔡昌达.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以高校学生贷款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08)
[3]杨阳.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校园贷款[J].广西教育,2016(04)
[4]瞿婵.论校园借贷消费的法律风险及规制[N].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信息技术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一项人人必备的生存技能。而目前评价一个人是否属于“文盲”,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了其中较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在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如何有效的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们的重点讨论话题。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各种多样的新兴教学方法被教师们在课堂上实践。其中,微视频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是一种在探索中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教授对象是一群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以掌控课堂教学节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困难。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喜欢被教师掌控电脑,在练习实践时又常常会不听教师安排,偷偷找些小游戏玩耍,导致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较低。与此同时,计算机和网络逐渐的普及到了各个角落,甚至部分农村地区都配置了相当数量的计算机和网络。这样也就使得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反而对课程的教学内容简单乏味而逐渐的感到厌烦,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采用一些普通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较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一节课上下来往往只有较少的几个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走,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情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其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以后的发展情况。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的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打破常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应对学生的情感进行重点的照顾,坚持以人为本,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新时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灵活运用新兴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微视频,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进而有效的改善教学现状。
二、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在新课程实施以来,不断有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一些较为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感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等已经较为成熟。而这些成熟的教学方法则是在无数的教师实践和总结中不断的成长和完善起来的。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的出现,是现今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其运作模式还不够成熟,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和补充。
1、合理选取视频内容。在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手机就能够完成一段视频的制作和上传,为微视频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也正是这样,使得网络上充斥着质量不一的各种各样的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运用微视频时,视频内容的选择尤为关键,应该更加重视,具体的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选择视频时教师应注重与课程教材的联系,切忌因一个视频趣味性强,能够较好的吸引学生就不顾教学内容的联系而盲目使用。其次,微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一个有效的范围内,不能为了节省讲解时间就全程使用微视频,让初中信息课堂教学变成了单一人机教学。最后,微视频的内容应为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可以兼顾一些学生较为关注或是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对一些暴力的或是具有消极影响的视频应做到彻底的禁止。
2、巧妙选择切入点。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节省备课时间。但教师却同样需要认真的进行备课,在选好微视频后,教师应在把握教师大纲以及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统领全局,将微视频巧妙的运用到教学中,只有选择好视频切入的恰当时机,才让学生对微视频不感到突兀,才是真正成功的微视频教学方式。通常来说,微视频可以选择在知识点之前,让学生观看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教师也可以将微视频放在知识点讲解之后,通过微视频来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往更加深入的一面进行探讨和学习。微视频的高效运用必须在教师将微视频的内容与教材内容深入掌握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教师们通过实践来不断的改善和提高,教师在日常的使用中应积极的沟通交流,根据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反思和改变,从而促进微视频教学的不断完善。而教师要想通过微视频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还应保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对微视频教学的综合素养,确保教师对微视频的使用与审核能力。
作者:刘春雷 单位:济宁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石桥中学
参考文献:
[1]孙文明.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5(12)
一、淮安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以网络为媒介,参与到包括学校层面的各种社会政治活动中,以影响国家、社会、学校等层面的公共决策从而实现大众及自身利益的政治行为。[1]高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与技术,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可能与新途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载体,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
(一)淮安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
从参与的内容看,相比传统的政治参与,淮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的议题显得更加丰富而广泛,这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指向国家范围内的一些重大问题。比如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农民工问题、国际关系等议题,成为大学生讨论与关注的重要内容。二是指向涉及学校以及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比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就比较关注与自己学校和所学专业有关的信息,关注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淮安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方式
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参与,淮安大学生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网络政治参与:(1)利用网络获取、了解相关政治信息;(2)利用网络表达意见与诉求,讨论现实政治议题;(3)利用高校内外的网络渠道,取得与高校、政府机构对话的机会;(4)以网络为根据地,进行过“化言论为行动”、“线上线下”的尝试,发起现实的活动。
(三)淮安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途径
淮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主要途径是借助初具影响力的高校BBS论坛、微博等方式。比如,淮阴师范学院的淮师综合社区,淮安高校的淮水安澜,淮安市的淮安社区 网,淮阴工学院的淮工论坛。此外,淮安高校大学生也活跃在国内一些知名论坛,如人民网上的“强国论坛”,“西祠胡同”――“强国之路”,“西陆社区”――“祖国论坛”。从2005年开始,高校BBS逐渐由匿名制走向实名制。早在200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实名制”的说法就正式提出来了。[2]高校BBS影响的扩大与实名制的推广,也恰恰表明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高校稳定开始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了高校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可见,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淮安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参与的内容不断丰富,方式不断更新,途径更加灵活多样。作为“科技哺育的一代”,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和优势,成为淮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力量之一。
二、淮安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分析
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本质来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政治参与行为,它同其它渠道的政治参与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影响一些公共决策。[3]进一步探索分析其现状,我们发现淮安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部分,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内涵特点。
第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是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高校大学生的特殊性表现在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因为他们的思想行为往往还没有真正成熟,尚未完成社会化,政治参与行为受政治信念、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较大,并且血气方刚,在政治参与中往往充满热情,给政治生活带入了新鲜血液和蓬勃活力,但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与影响,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被利用。
第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客体区别于传统的政治参与,它在国家政治活动层面之下,还涉及学校(社区)层面的政治参与。淮安高校大学生对国家政治活动层面的政治参与往往集中在国际事件、 国内重大事件、反腐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等,在学校(社区)层面的政治参与中更倾向于学校环境、管理,以及各种社团、组织活动中自身利益的表达。
第三,网络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政治参与方式的全新变革。网络兴起之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方式主要有投票和选举、加入政党和政治社团等,而适合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少之又少,大学生苦于很少或没有机会和平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通过相关研究,许多学者纷纷指出对于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的弊端,大学生群体一直存在“政治冷漠”现象。而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正切合大学生易接受新鲜事,有强烈的好奇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灵活的思维能力等特点,应用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上,能使大学生自由的表达自身观点,无拘无束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并且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灵活多样,微博、论坛、贴吧、QQ 等互动平台新鲜、形象的特点吸引着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说,网络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提升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显示出了淮安高校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新现实,已经赋予了与传统政治参与不同特点,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深入研究。
第四,归根结底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行为。 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是大学生们在网络之中的政治参与行为却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由行为的本质决定的,也正是因为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它就会对现实的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淮安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较低
调查发现,在“认为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如何”中,排在前两位的选项分别是“很强”占32.1%,“一般”占48.06%;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关心政治及参与政治”中,有48.7%的大学生表示关心但不参与,28.3%的大学生表示不关心,仅有21.5%的大学生表示积极参与。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淮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总体上处于低水平阶段,表现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人数占大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不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层次还比较低,浏览新闻、网友交流的比较多,而网上政治接触对话、网上投票行为与利用网络发起现实的政治运动还是较少。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目的模糊化和功利化
调查中发现,针对“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关心政治及参与政治吗” 35.3%的大学生选择“个人选择”,30.6%的大学生选择“有必要”,而仅仅有17.3%的人选择“没有必要”;当提及网络政治参与是否存在功利化时,有48%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一定的功利性, 只有 17%的大学生属于理想型政治参与,而27%的大学生处于中立状态, 没有明显的功利性或理想性参与倾向。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无序化、暴力化
网络语言的随意与混乱造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无序化。由于当前网络中的很多论坛或者网站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任意信息且难以辨别真伪,这就导致很多信息的真伪性无从考证。调查发现,淮安高校的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大学生群体虽然知识比较丰富,但由于社会阅历有限、情绪容易激动等客观因素往往会受到一些散布虚假信息的人所利用,成为别人在网络中的棋子而不自知,再加之互相煽动情绪,往往使得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成为某些人甚至某些不法组织来攻击政府和人民、制造混乱的工具。
(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脱节
当代大学生虽然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很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但其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脱节。这是淮安高校大学生政治民主参与能力相对不足的一个表现。政治参与不仅仅表现为参与意识,它更是一种实际行动。相对而言,谈论政治要比实际政治参与容易得多,“一个人确信他应该参与其共同体或国家的政治生活,并不意味着他将在事实上这样做。”[4]在调查中就有33.05%的学生认为“想参与,但没有合适的渠道”,25.77%的学生认为应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升民主意识,48.2%左右的学生认为要拓宽参与渠道,营造良好参与环境,21.05%的人则指出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
四、淮安高校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策略选择
如何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加强对网络参与的引导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主导、学校重点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学校、社会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的同时,要提供更多的参与实践锻炼机会;不仅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互联网对政治文化的传习功能,更要加强对各类社会舆论的监督及网络监管机制建设,以便于当代大学生在继承、传播优秀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尽早转变为现代政治人。
(一)加强与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淮安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较低的表现,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同时,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观教育;二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开辟、占领和净化网络这个新阵地,重视互联网的育人作用与教育效果,依托校园网,开辟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网上宣传、网上教育和网上交流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责任感;三是在政治心理教育方面,应注意加强政治认知能力教育、政治认同感教育和大学生政治情感教育。
(二)自觉提升政治素质,实现网络自律
由于淮安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模糊化和功利化的问题,因此,必须自觉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实现网络自律。无论是现实的还是网络政治参与,当代大学生只有主动学习并具备一定的政治文化知识,选择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合理合法参与网络政治,从而甄别意识形态性质、锻炼和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即提高参与能力,才能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理性参与网络政治,实现网络自律。[5]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媒介素养 影响因素 Tobit回归模型
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其中,年龄处于20至29岁的网民占30.7%,在全部年龄段分布中所占比重最大;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总数的20.6%(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见,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大学生已逐渐成为中国网民的主体。媒介素养,通常是指人们利用各种媒介信息提升个人生活及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批判的能力,据此,大学生媒介素养即可理解为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①。媒介素养是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经常使用媒介进行创作和传播,但其心智还不够成熟,极易在海量的媒介信息中迷失自我。现阶段大学生大多将媒介作为消遣和娱乐的工具,较少利用媒介丰富的信息和海量资源来发展与提升,研究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水平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及如何提升其媒介素养,对于其正确认知、甄别和使用媒介,身心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探究对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理清影响机制,有针对性地为高校及相关机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相关研究
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出版,书中首次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卜卫于1997年发表的《论媒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的开端③。随后,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展开了充分的研究。
一部分学者将视角集中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问题上,如盐城师范学院陆作人副教授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根据调查结果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盐城师范学院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④;南昌大学研究生张鲁萍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整体状况,认为不同维度的媒介接触存在差异,主要从年级、性别、专业等维度剖析了这一差异,从而为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⑤。
还有一部分学者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包括认知教育、批判教育、行动教育⑥。辽宁大学的研究生李晓韵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可以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模式及注重发挥大学生自身作用等三个方面完善媒介素养教育⑦。
综观上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上,所选用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法进一步讨论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较缺乏,且尚未发现运用计量模型从实证角度深入剖析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文献。因此,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各种显著因素,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参考。
二、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一)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整体媒介素养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情况、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环境与资源等。
1.媒介使用情况。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大学生接触的媒介已经不再局限于书籍、报刊等传统媒介,电脑、手机等逐渐成为大学生使用媒介的主要载体。因艺术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大学生需要频繁接触媒介进行观摩创作。不同形式的媒介使用条件不同,传播信息的方式与效率不同,对大学生媒介素养产生的影响也必然不同。且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每天接触媒介的时间和频率也会存在差异,个体的差异又会导致其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差异。
2.媒介信息认知和判断能力。艺术类学生是媒介的使用者和创造者,经常承担自媒体功能。拥有较好的辨别能力的大学生能够甄别不同媒介的虚假信息,对于暴力、炫富、炒作等不良信息能够自觉抵制,有一定的反思、批判和解读能力,能够从媒介中获取有益信息,摒弃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信息。⑧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又会反过来影响其对媒介的选择与使用,进而影响其媒介素养水平。
3.媒介素养教育环境与资源。通过高校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及实践活动,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媒介意识和媒介道德,使其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与功能,对媒介信息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避免受到不良媒介信息的误导和暗示,从而尽可能避免出现价值判断和言行的偏颇。⑨
(二)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为了获取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包括四部分内容: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评价、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大学生媒介信息认知和判断能力,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环境与资源。
调查选取福建省三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问卷216份,经筛选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86.11%。在全部有效问卷中,男、女大学生分别为91名、95名;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分别为55名、53名、47名、31名,所选样本较为合理。
(三)研究方法简介
本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评分标准设置在0-5分之间,即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取值受限,称之为受限因变量。受限因变量的回归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的Tobit回归模型。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变量选择及说明
根据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及问卷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了媒介使用目的(X1)、媒介使用形式(X2)、媒介使用时间(X3)、是否限制每日上网时间(X4)、是否参与媒介互动(X5)5个指标反映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选择识别媒介不实信息的能力(X6)、是否滥用媒介信息(X7)、参与媒介互动前是否对信息考证(X8)、对低俗信息的看法(X9)4个指标反映大学生媒介认知和判断能力;选择学校是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X10)、是否有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讲座或论坛(X11)、是否开展媒介素养相关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X12)、校园主要媒介是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版块(X13)4个指标反映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环境及资源。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以被调查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选取的13个衡量指标为自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运用Stata 12.0软件回归,得到回归参数估计结果。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好,LR chi2(13)值为468.44,对数似然比为-107.7509,对数似然比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值为0.0000,伪判决系数为0.6849,自变量整体上对因变量有显著性影响。
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媒介使用形式(X2)、是否限制每日上网时间(X4)、是否参与媒介互动(X5)、选择识别媒介不实信息的能力(X6)、参与媒介互动前是否对信息考证(X8)、是否有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讲座或论坛(X11)、是否开展媒介素养相关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X12)、校园主要媒介是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版块(X13)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除媒介使用形式和是否参与媒介互动对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外,其余自变量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
结语
本文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因素,结合调查数据和实证结果,从艺术类专业特色及学生的特点出发,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应该自身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首先,艺术类大学生应主动培养媒介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避免被动接受形式多样的媒介信息,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实证结果发现,若艺术类大学生限制每日上网时间,参与媒介互动前对信息进行考证,且选择识别媒介不实信息能力越强,则媒介素养水平较高。其次,艺术类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多样,使用和参与媒介的频率也不同,经常利用媒介社交娱乐、参与各种形式媒介互动的学生,相较于利用媒介查阅学习资料、获取新闻资讯的学生来说媒介素养水平较低。因此,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媒介,避免沉溺于网络社交娱乐,并且理性地接触各种媒介信息,有助于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
最后,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在校园,因此,学校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实证结果发现,学校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讲座或论坛、课外活动或其他实践,有利于艺术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应将媒介素养作为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引入现有教学内容中,通过系统科学的课程教学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还可以通过邀请相关媒介专家及学者开设专题讲座、论坛等,使艺术类大学生在与媒介专家、学者的直接交流中形成对媒介的理解判断能力。理论的学习离不开实践,高校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媒介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校电视台的拍摄、节目制作、稿件撰写,校园网页制作、管理和维护等,使艺术类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媒介实践活动中去,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对媒介信息全面深刻的理解,以促进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
注释:
①张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的新探索――以电影媒介素养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②Elizabeth Thoman.Skills&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A].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Media Literacy Resource Guide.1989:7-9.
③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④陆作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6):60-63
⑤张鲁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⑥龙黎飞.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途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28(2):116-119.
⑦李晓韵.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D].沈阳:辽宁大学,2013.
⑧黄小苇.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