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0:17: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金融危机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名词 翻译
一、引言
自2007年延续至今的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波及欧洲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并且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连带效应,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也不能幸免。中国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因此,这次受到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等发展阶段以及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等都做了大量及时、全面的报道。同时,众多学者专家也对金融危机的相关专题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大量论文和专著。这无疑是一个将相对专业的金融知识普及化、大众化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此次金融危机涉及的重要机构、概念、产品等名词的英译汉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创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界的一个显著特点,相应的新名词也大量涌现。而要翻译这些新词、新术语,也要有创新精神。下面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创新在金融危机新名词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创新的过程中,还有个的现象。有些名词开始有不同的翻译法,经过运用过程中的优胜劣汰而达成了共识,其中简便易懂、雅俗共赏的译法被广泛接受,固定下来。还有一些名词则仍未完成这一过程,至今仍存在不同的译法,究竟哪种译法更佳,仍在探讨中。这一现象恰恰证明了专用名词的翻译并非易事,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二、译法已经统一的重要名词
1.次贷危机:陌生到熟悉的核心概念
在演变成一次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全面金融危机之前,这次危机被叫做次贷危机。而次贷正是这次危机的一个关键词,它从一个让人感到生疏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常用词,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改进和简化翻译的过程。
次贷的英语概念是subprime mortgage loan。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之对应的自然是prime mortgage,称为优质贷款,优质贷款的对象是收入稳定,负债合理,信用等级高的优质客户。相对于prime mortgage而言,subprime mortgage的客户则是收入不稳定、负债较重、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实际上,subprime一词本身就是一个新词,几乎无法在任何现有的词典查到,这一概念是美国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市场创新的产物,prime一词的词义之一是最好的,而sub这一前缀的意思是次级的,因此subprime mortgage loan可以翻译成次级抵押贷款或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就翻译成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而为了简便,就简化成次贷危机。
2.房利美和房地美:音译与意译的完美结合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两家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房屋抵押贷款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其中,房利美成立于1938年,房地美成立于1970年,这两家拥有数十年历史和特殊地位的公司,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非常引人注目。因此,它们的大名频频出现在关注金融危机的人们视野当中,它们的名称由来和汉语译名耐人寻味。
房利美的全称是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翻译成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地美的全称是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翻译成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的英语全名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以首字母缩写为FNMA,如果将4个字母逐一念出仍然繁琐拗口,因此,倾向简化语言的美国人在辅音字母中加了原音,就把这一首字母缩写简化名异化成Fannie Mae。同理,房地美的全称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也简化成Freddie Mac。
按照标准的意译方法,Fannie Mae应该翻译成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按照音译的方法,可以翻译成范尼梅公司,这两种译法都有其缺陷,前者过于冗长,后者反映不出公司的特点,而房利美这一译法则结合了音译与意译的优点,房利美的中文发音与Fannie Mae的英语发音非常契合,同时,“房”字反映了该公司的业务范围与房地产有关,同时,“利”字的字义有“利于”一义,也符合该公司促进房地产发展的作用这一隐含意义,而“美”字赋予该名称以美好的联想,符合取名的原则。同样,Freddie Mac也曾先后被译成弗雷德马克、弗雷迪马克公司等,与房地美一名相去甚远。曾经也有人将Freddie Mac译成房迪美,显然,房地美更接近该公司的本质,因此,房地美这一译法被固定下来,得到普遍的采用。房利美和房地美是音译与意译结合的完美典范,也是译者创新性的一个极佳见证。
同时,因为两家公司的性质和业务范围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说是两家姊妹公司,经常被同时提及,都翻译成以“房”字开头的名称,方便了后来“两房”一词的产生。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和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演化成了“两房”,这充分说明了语言的创造性。
3.止赎权:简化到极致
Foreclosure是应用于房地产金融领域的一个法律名词,Merriam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给的解释是:a legal proceeding that bars or extinguishes a mortgagor’s right of redeeming a mortgaged estate.这个解释比较专业,不易理解。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给的解释比较浅显易懂,是对动词foreclose的解释:if a bank forecloses, it takes away someone's property because they have failed to pay back the money that they borrowed from the bank to buy it.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如果购房者向银行借款购房,并将所购住房抵押给银行,一旦购房者没有按照约定还贷,达到了合同中规定的期限和金额,银行将成为该住房的所有人,而原购房者则无权赎回房屋的所有权。这一概念还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也给翻译提出了一个难题。《新英汉词典》给出的翻译是丧失赎取权。其他出现过的译法还有:丧失抵押品赎回权、取消赎回权、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了结抵押(抵押权人按规定拍卖抵押物以受偿)。这些译法都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原来英语概念的内涵,但是如果一个概念经常被提及,成为一个常用概念,则以简略为佳,上述译法中要数“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最能准确全面表达愿意,但是它却有九个字之多,放在一个句子当中,就比较拗口拖沓。例如,A wave of foreclosures is damping consumer spending.如果翻译成“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激增正在遏制消费者的支出”就有些头重脚轻。因此,应该将这一概念简化,其中“赎”字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赎取还是赎回,这是一个关键字,那么是“失赎权”还是“停赎权”,最后换了一个字,“止赎权”一词逐渐被广为接受,得到普遍采用。这一用法基本已经简化到极致,一共3字,如果要找到两个字的译法,就省略掉“权”字,简化成“止赎”,但是,有些场合也不宜简化,还是要用“止赎权”一词。
三、译法尚待统一的重要名词
1.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引人注目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是不同于普通金融公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特殊性在于它们有联邦政府做坚强后盾,用专用表达法就是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简称GSE)。而正是这一概念中的sponsor一词给翻译带来了困惑。Sponsor做动词用有多个意思,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给出的解释中主要有两条接近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中的意思,一是“to give money to a sports event, theatre, institution etc, especially in exchange for the right to advertise”;二是“ to agree to help someone or be responsible for what they do”。那么,政府究竟可以给“两房”什么样的支持呢?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所谓的government sponsor就是一种“implicit guarantee”,也就是一种隐性的担保,投资人认为,这两家公司有联邦政府作为担保人,担保偿还其债务。虽然房利美最初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于1938年创立,但是后来在1968年改制成私有公司。房地美于1970年由联邦政府批准成立,1989年成为与房利美非常类似的私有公司。目前,房利美和房地美都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两家公司并非国有企业,政府在一般情况下不干预其经营,只有在两家公司出现经营困难时,政府才会出手相救。从这一意义出发,GSE翻译成政府担保企业比较合适,但这一译法并不多见(雷曜,2008:10),其他的译法有政府赞助企业,政府资助企业,政府支持企业,或政府扶持企业,政府发起企业等。所以,GSE的译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以达到统一。本文作者根据以上分析主张采用“政府担保企业”这一译法。
2.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也是本次危机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目前出现的译法有按揭支持证券,抵押支持证券,以按揭贷款做抵押的证券,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等。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译法呢?它的实质是什么呢?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是asset backed securities的一种。Asset backed securities可以翻译成资产抵押证券,是指发行人以特定的资产组合为抵押发行的债务证券(常巍,薛誉华,2009:17)。这种特定的资产通常是规模小、流动性弱的资产组合或称资产池。维基百科对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给出的定义是an or debt obligation that represents a claim on the cash flows from mortgage loans, most commonly on residential property.通过这两个概念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就是一种以房屋贷款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抵押和收益来源的证券。那么,为什么英语中同一个概念会有数个译法呢?首先,mortgage一词的译法就没有定论。目前,常见的译法有抵押、抵押权、受押人对抵押品的权利、按揭、按揭贷款。它的意义就是借款人将对特定资产的所有权抵押给放贷人以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它最普遍的应用是在房地产领域,而在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一词中,mortgage通常指的是住房。因此,可以将mortgage译成住房贷款,简称房贷。而另一个关键词“back”也比较棘手,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准确表达其含义,作为动词其主要意思之一是给与资金的支持,如The scheme has been backed by several major companies in the region.在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一词中,它的意义应该是以房贷作为收益来源和抵押。据此笔者认为,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比较准确的译法应该是房贷抵押证券。
四、结语
金融英语原本就具有专业术语多而专的特点,而因为此次金融危机是在金融行业迅速创新和扩张的背景下产生的,相应的新词大量涌现,有些则成为金融危机相关报道的常用词和关键词。如何将这些金融危机相关的英语新词、新术语翻译成对应的中文术语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对此探讨也远未结束,笔者挑选了几个重要名词,讨论了其已经被接受的译法以及一些仍需探讨的译法,希望与本次金融危机相关的重要名词术语有比较恰当和统一的译法。
参考文献:
[1]常巍,薛誉华.金融危机再思考.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次贷危机研究课题组.次贷危机正在改变世界.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广天响石.直击华尔街风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4]雷曜.次贷危机(修订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但这次则全然不同。各种指标表明亚洲的经济正在恢复正常,甚至是复兴。在西方,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危机已经见底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升,但人们仍然看不到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意义。尤其是美国,人们一直在期望美国能够做领头羊。危机发生之后,全世界各国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拯救”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考量,因为人们意识到,如果美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也会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但至少迄今为止,美国并没有能够扮演此种角色。
与美国相比较,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复苏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这次本身并没有金融危机,但深受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承担各种国际责任的同时,动用一切尽可能的力量来复苏自己的经济。
兼有金融与经济杠杆
西方国家在拯救经济危机过程中往往只有金融杠杆,而缺少经济杠杆。但中国政府却能同时用金融和经济两种杠杆来拯救危机,因为它存在着庞大的国有经济体。
结果是显见的。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本身的经济复苏,而且也带动了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回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和中国经济体紧密相关的经济体大都开始出现增长的势头。而中国的这种复苏势头又对西方经济体产生积极作用。如果说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作用仅仅限于亚洲,那么这次中国的作用超越了亚洲而对全球经济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人们发现,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转好就和它们对中国贸易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
中国的经济表现令西方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不过,事情还并非仅仅是中国的经济角色问题,从深层次看就是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
提出“中国模式”的概念已经有很多年了,中国政府本身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小心翼翼,并没有公开接受或者反对这个概念。中国模式本身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并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种模式最终是否成功,还有待检验。但是站在外部的角度,人们对中国模式则不这样看。
曾经宣称西方民主是“历史的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Fukuyama)这些年来一直在修正他的观点。之前他把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提升到道德化的高度。但是“第三波”民主浪潮的反复和中国的崛起都表明“历史的终结”的观点已经受到很大的挑战。最近,福山注意到,尽管亚洲的印度也在崛起,并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一个更有效率的中国。
开放的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表明,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开放的。尽管中国还被外界称为权威主义的体制,但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发展出符合其自身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政治体制。
中国政府现在唯一的意识形态就是民本主义,努力把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政府也努力提高政府过程的透明性,并建立各种机制使官员对人民负责。中国政治体制尤其在危机期间表现出高效率,无论是处理四川地震还是应付这次金融危机,相对于其他政治体系,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中国和其他一些政治体制这些年的发展表明,民主的政体不见得能够有效服务于公众,而中国的体制也不见得不能为人民提供有效的服务,重要的可能不是大的制度构架,而是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政策。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感受和认知的这些变化对中国模式来说的确是个机遇。这里既表现为中国的硬力量,也表现为软力量。硬力量主要指的是中国的经济力量及其产生的客观外在影响,这是外界所能亲身感受得到的;软力量,就是人们对中国能够产生的经济影响力的主观认知。(很显然,这里的软力量是外界对中国的自觉的认知,是基于硬力量的影响力之上的,这和中国有关方面正在大力推动的软力量是很不相同的概念。)
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考验了中国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在应付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又提升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变化的产生又是对中国模式的极大挑战。挑战的核心就是中国模式的可持续问题。对可持续性的挑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外部方面的挑战指的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核心力量的时候,世界各国的经济外交政策都会把中国作为其头等议程来制定对华经济政策和战略,从而给中国造成莫大的外部压力。内部挑战主要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困难。
中国模式是个统称概念,因为中国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模式。早期简单地把经济增长主要是GDP的增长作为最为重要的指标。尽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无穷的问题,例如收入分配、社会正义和环保压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应付,那么中国经济模式就很难持续。因此,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努力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可持续性、环保和社会公平成为了新模式的主题词。
转型机会的流失
从发展模式的转型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个很好的机会。从宏观上来说,中国可以对自身的混合经济模式充满信心。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淘汰了很多落后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内需型消费社会。内需型社会无疑是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重要标志,即从世界大工厂转型成为世界消费者。
但是,有很多因素正在导致这个机会的流失。现在中国的经济复苏是政府庞大刺激计划的产物,是大量投资驱动的。银行的大量贷款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坏账?中国政府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花了大量的力气才把坏账处理好,如果这次大规模的投资再次导致大量坏账的出现,那么就无疑会出现内生型的金融危机。在刺激内需方面,政府主要还是通过各种金融和经济的举措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消费社会所需要的制度基础还是缺失,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步并不很大。
[关键词]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后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152-03
作者简介:陈斐(1989-),女,江苏苏州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财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转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纵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公允价值计量持反对观点的有:1.“顺周期效应”放大了金融系统波动幅度并可能引发或加剧金融不稳定性。2.非活跃市场面临的挑战:其一,当前市场交易价格是否符合公允价值定义;其二,对于从“按市价计值”转变为“按模型计值”的金融工具由于无法获得相关的市场信息或参数,公允价值计量难度加大。3.金融机构按“着火价”出售金融资产,市价并不能真正反映金融资产的内涵价值。由此,很多金融界人士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直指公允价值,提出暂停和取消公允价值计量而重回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葛家澍(2009)认为“每逢经济危机,市场产生动荡,从而影响投资人和其他资本提供者的信心时,财务会计所采用的计量属性都要经受一次考验”。金融危机从产生到发展,其一直承担着“替罪羊”的角色,直至2008年12月30日,SEC向美国国会提交《市值会计研究报告》后,业界才基本形成共识,认为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改回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是历史的倒退,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才是主流。
在市场环境相对成熟、对公允价值运用娴熟的国家,都会对其产生如此大的争议,那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环境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从中吸取教训,总结自身不足,借鉴国际经验,从而实现在资本市场中有效、合理地应用公允价值计量。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困境
公允价值从1998年首次引入我国到2006年被再次引入,经历了由立到废再到立一波三折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也存在一定争议。针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一)公允价值概念模糊
公允价值概念含糊不清,内涵和外延不明确、不具体,是导致会计实务应用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比较FASB、IASB与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的概念,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区别如表1。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为了与国际趋同,参考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然而我国又结合具体国情,趋同而不雷同,引入公允价值的方式是积极而稳健的。但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概念的诸多方面都没有做出明确界定,如表1所示:1.计量目标中以入账价计量还是以脱手价计量未明确表明;2.计量时间是否是“计量日”未明确表明;3.是否是一种假设的估计价格未明确表明。
(二)公允价值可靠性的质疑
会计准则存在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两种。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存在大量详尽的操作指南,因此,很少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造成对准则应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后者以概念框架为基础,由一系列层次清晰的普遍使用的原则构成,没有所谓的“界限检验”,因此,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在我国,为了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与以前的规则导向不同,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原则导向理念。公允价值运用的原则导向是由新准则体系的原则导向理念决定的,同时,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也必须以原则为导向。
然而,原则导向并非完美无缺,具体来看,新准则体系中有关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商誉减值的认定、商业实质的认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又如,新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运用条件中经常提到了“活跃市场”这一概念,却没有进一步说明什么是活跃市场、活跃市场的判断条件是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公允价值估计理论以及估计方法,这就可能使公允价值的估计演变成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游戏”。而这一切都会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公允价值层级选择的问题
我国在借鉴SFAS157的基础上,将公允价值的确定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存在活跃市场的,采用活跃市场的报价;第二层级是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采用同类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的报价;第三层级是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采用估值技术确定价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17项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中仅有第8号——资产减值以及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较为详细的指南,隐含了公允价值的层级选择问题。但是由于层级选择的隐含性以及分散性,指南并未规定对不同级次的公允价值区别对待,并按层级的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披露。而鉴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尚不成熟,部分市场活跃程度、深度都不够,流动性较差,缺乏公开完全的市场竞争机制,而且资本市场规模容量较小的实际情况,我国存在公开、活跃交易市场较少,因此,采用第一、第二层级估值在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中占很小的比重,而采用第三层级进行估值已成为会计实务中应用公允价值的主流。而采用第三层级的“按模型估值”(mark to model)由于带有个人观点,而不代表市场观点,因此,安永会计师实务所认为“对计量假设或判断的小幅调整都可能会带来计量结果的巨大差异”。
三、对策建议
(一)研究制定独立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谢诗芬(2006)和裘宗舜(2007)认为“我国应尽早研究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独立而又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可以降低公允价值计量规范的执行难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在2003年FASB首先提出制定独立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后,IASB也随之借鉴,于2005年开始制定独立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我国为了与国际趋同,也一直在思考建立独立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2011年7月26日,在我国财政部举办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新兴经济体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讨论。在会议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允价值项目经理希拉里·伊斯曼女士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将于2013年1月1日实施)的背景和原则做了简要介绍。其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让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 此定义明确了两点:一是计量时间是“计量日”。二是公允价值是脱手价格(Exit Price),而不是入账价格(Entry Price)。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以统一的会计准则来明确公允价值定义及计量的相关规定,将以往分散于各个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进行了统一。这为我国完成与IFRS的国际趋同、研究制定独立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提供了参考。笔者认为,制定独立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势在必行,但我国必须结合自身的市场条件进行趋同而不是单纯的复制。例如:在界定公允价值计量目标时,是否一定要将其定义为“脱手价”?参考我国最基本的市场状况,很多时候“脱手价”是难以取得的,这时,就需要依靠估值模型以及其他计量模式的计量结果视同公允价值。因此,为了不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使之应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国在定义公允价值计量目标时,不一定要像国际会计准则那样定义为“脱手价”。
(二)明确公允价值计量层级、规范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明确划分公允价值计量层级能促使企业会计核算尽量运用可核实、相关性以及可靠性较强的一、二层级,尽可能少用和避免使用脱离市场的第三层级。我国新会计准则中也分散地提出了公允价值运用的层级范围。但为了起到统一规范、化零为整的作用,建议有关部门各个层级的公允价值技术指南。同时在对主要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进行披露时,需要列示其所属级次,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缺乏成熟市场的情况下,以第一、第二层级取得的公允价值虽然比较准确,但却不容易取得,在实际情况下,还需要大量运用到第三层级的估值技术。为了防止公允价值的随意估计,从而为盈余管理创造空间,我国可以适当引入公认的公允价值评估机构,以规范的计量方法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在对外公布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同时,向外公布公允价值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增强可信度。
(三)完善公允价值的披露方法
虽然我国会计制度坚持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但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属性却反映在一张报表中,两种计量属性所反映的财务信息以及对财务信息的分析方法是完全不同的,由会计估计而得出的公允价值同历史成本一样直接计入表内,很可能会由于估值的不准确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靠。
因此,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需要调整现有的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方式。有学者认为,可以以表外披露的方式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进行补充说明,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表外披露并不能完全替代表内列示的功能。因此,笔者认为,在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建议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分别反映在不同的表中。也就是说,披露一张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负债表,再披露一张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表,后者作为前者的补充。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区分哪些是以会计估计和判断而得出的公允价值,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如上文所述,在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表中还可以相应披露其中所包含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所属的层级。运用第三层级计量的还要额外披露计量的数据来源、相应的估值技术以及对当期收益的影响。
四、结语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些缺陷及隐患,引起国内外会计界人士对公允价值的质疑。但不能因噎废食,要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深入研究,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条件,建立规范、透明的金融市场,强化公允价值准则执行的约束性和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体系,完善相应的准则,从而使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彦锋,汤湘希,王昌锐.公允价值会计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于永生,卢桂荣.次贷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3]刘羽平,何跃飞.原则导向、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之友,2010(35):16-18.
[4]万良勇,黄蜀秋.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与启示[J]会计之友,2010(8):19-20.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会计稳健性 产权保护周期效应
一、产权保护导向:从会计稳健性到公允价值的嬗变
产权是一个使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束,是对财产的广义所有权,包括狭义所有权(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却是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具有减少不确定性、外部性内在化、激励与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以及收入分配功能。会计与产权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换言之,会计发展史就是一部对正当产权经济利益进行界定和保护的历史。会计稳健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1)稳健性对利得与损失、收入与费用、资产与负债的非对称性处理;(2)系统性地造成了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远低于其市场价值和盈利低于实施中性会计原则所要汇报的盈利;(3)稳健性基础上的会计信息与其反映的经济实质之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该偏差的大小体现了稳健性的强度。可见,会计稳健性对于债权人产权保护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但对股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就不是一种最优的制度。
我们将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凝练为三个方面:(1)公允性;(2)反映真实性,且结果真实甚于程序真实;(3)估计性。其中,“真实与公允观”是公允价值的最高理念和根本特征。公允价值是现实中充分发挥会计平等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功能的最重要计量属性,它使会计真正走上“价值计量”和“产权保护”的轨道。产权保护导向促使会计稳健性向公允价值嬗变。
二、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关系考析:产权保护视角
长期以来,中外会计学术界在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如何进行权衡一直争论不休,这种争论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国际趋同背景下的广泛运用而逐渐升温。“公允价值”如果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而“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原则,表面上看,两者是不同的事件,似乎不具可比性,实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的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若即若离
我们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人造的界定和保护产权的反映与控制系统。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全部或绝大部分项目都按历史成本计量并纳入财务报表,它所倚重的事实性基础要求计量时要做到客观、具备可验证性和数据易得性,其确认基础建立在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基础上,它最显著的特点与缺陷都是面向过去,并引致会计计量也面向过去。
(二)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的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彻底悖离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迅速发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比重逐步易位、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无形资产的大量涌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经济与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显著增加,使得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受到巨大冲击,暴露出诸多缺陷,更能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随着资本市场日益发达等会计环境急剧变化,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向公允价值会计模式演化是大势所趋。为实现会计的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达到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有机协调和合法产权平等保护的目的,会计务必提供具有相关性、透明度、如实反映(可靠性)和公允性的会计信息,为此,公允价值式强和会计稳健性及其母体(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式微同样不可避免。
简言之,在一个理想(纯粹)的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二者之间彻底悖离。为了更清楚地阐明这种悖离关系,我们提出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两条概念链:
(1)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的概念链:目的性基础——价值/现值——公允价值——摧毁会计稳健性——产权保护平等——经济收益/全面收益——决策有用观——损益满计观——资产负债观——相关性——未来经济利益——权责发生制——计量观。
(2)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的概念链:事实性基础——成本——历史成本——引入会计稳健性——产权保护异化——会计收益——受托责任观——当期营业观——收入/费用观——可靠性(如实反映)——过去经济利益——权责发生制——信息观对比上述两条概念链,我们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会计模式摧毁会计稳健性,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引入会计稳健性;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促进企业会计契约各方的产权平等保护,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引致企业会计契约各方的产权保护异化;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彻底悖离。
(三)混合会计模式下的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适度耦合
当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计量中都没有绝对主导优势时,即介于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与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之问的会计模式,称之为混合会计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区别,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与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相对应,现行会计体系虽然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尚未最终建立。总体而言,我国的会计模式仍属于混合会计模式。IASB和FASB联合成立的金融危机咨询组(FCAG)调查显示金融机构对大部分资产仍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印证了全球会计模式也属于混合会计模式,尽管当今世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如火如荼。
三、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争:一个产权博弈例证
1.互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第一步传导的影响
金融危机第一步传导机制被相关学者划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金融危机的“季风效应”、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和金融危机的“净传染效应”。下面针对互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第一步传导的影响进行分析和介绍。
1.1互联网技术在金融危机的“季风效应”中的影响
“季风效应”主要指的是因为共同的冲击产生的传导,由于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商品价格的变化和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原因,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的流入流出和货币危机等就属于“季风效应”。比如美元的坚挺在1995―1996 年间使得东亚国家的出口被削弱,并且引发了之后的金融困境。而1992―1993 年德国利率的上升也与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个国家只有在将真实的危机情况准确地掌握住之后,才能够决定或者判断是否采用合作的方式加以应对,随着时间的变化危机的具体情况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及时传递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危机的传导会由于信息传递受到的互联网技术的影响而受到影响[1]。
1.2互联网技术在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中的影响
通常来讲,溢出效应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两种,也就是金融溢出渠道和贸易溢出渠道。与贸易溢出渠道相比,金融溢出渠道具有更大的作用。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流动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得以极大加快,同时,资金还受到了衍生交易工具杠杆作用的影响,这样金融危机在国家间传递时金融市场变成了最重要、最迅速的渠道。金融市场会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而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这时候金融中介需要对该国家在其他国家市场中的资产进行清算,这样通过资本市场渠道、直接投资和银行借贷等方式造成与危机国家联系密切的另一个国家的市场缺乏流动性,使得另外一个国家出现资本大规模抽逃的行为,“溢出国家”资产价格会由于信息传递过程而出现大规模的联合运动。
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危机的传导会受到互联网技术信息传递的较大影响。不拥有信息者和拥有信息者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面对异国投资会出现各种反应,比如一国经济的基本面信号被拥有信息者了解之后,其就会因为流动性冲击而将该国资产卖出,而不拥有信息者通过间接方式获得信息之后,会由于在该国下降的资产报酬率而将在该国的投资撤出[2]。
1.3互联网技术在金融危机的“净传染效应”中的影响
投资者在某一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之后会由于对其他类似国家的信心危机和心理预期变化导致自身出现情绪的改变,这样就会出现“净传染效应”,而“羊群效应”则是净传染效应”的典型代表。在市场中投资者经常以其他投资者的行为作为参考将自己的选择走下来,这就表明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在产生羊群效应的时候,投资者个体就会出现趋向一致行动的情况,因此人们的行为会由于社会整体的一个较小冲击而出现巨大的偏移,个人在特殊情况下甚至还会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放弃掉,对其他人的行为进行附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进行收集,从而对真伪进行辨别的成本会不断的加大,在信息缺失的时候投资者会对其他投资者的资产组合进行模仿,因此会出现“羊群效应”。
2. 互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第二步传导的影响
2.1金融机构间危机传导受到的互联网技术的影响
现在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比如,所有的银行由于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而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由于支付清算系统具有多边清算差额的特点,因此一旦出现微小的支付困难,就会导致出现全面的流动危机。目前,各大银行开始广泛的网上服务,而且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支付也实现了较快发展,这样就使得金融机构间危机的传导受到了较大影响。
2.2金融市场间危机传导受到的互联网技术的影响
金融市场包括期货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计量等,国际游资在全面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出现了非常频繁的流动,从而使得这四个市场具有更加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建立网上电子金融市场之后,金融市场具有更大的互动性,这样就使得金融市场间危机的传导受到了较大影响[3]。
2.3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间危机传导受到的互联网技术的影响
各类金融机构在统一的金融市场中具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不断推广和应用网络金融服务的今天,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间具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网络金融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与网络金融相关的监管、法律等外部环境和适应其运作模式的网络金融市场、网络金融机构等。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金融业技术的同时,也使得金融业面临着行业理念和运行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最终使得金融危机的传导受到了极大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表现形式;对策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中,金融危机居首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金融与经济关系紧密联系,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金融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与特点
金融资产或金融市场的危机称为金融危机,常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股票债券市场暴跌等。根据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将金融危机进行分类,如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等。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出多种危机形式混合的特点。
二、金融产生的原因
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如信用风险、经济政策等。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为例,美国社会住房需求逐渐降低导致银行提高短期利率,造成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不断提升,无形中增加购房者的还款负担。住房需求降低,买房者数量变小,使房屋难以出售,以抵押住房进行融资的方式变的难以实施。大批还款人不能按时向银行还款,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资不抵债情况,只能宣告破产,大批金融机构倒闭成为金融风暴形成的导火线,随之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但是金融危机还是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使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下,其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从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因此必须从金融危机中总结经验,对我国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改革。
三、金融危机的危害
金融危机犹如狂风暴雨,毫不留情的袭击着所有的金融市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层面上遭到波及和影响。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实业在很大程度上遭受损害,而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却远远不止这些,许多国家的公民没有了消费信息,不敢再消费;一些中小企业因为信用不够而拿不到贷款,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本就是势单力薄无法同许多大型企业相抗衡,此时无法从银行贷款来缓解资金链的压力,更使他们举步维艰;根据实际调查,公民的生活受经济危机的损害也较为严重,生活质量下跌,个人幸福指数降至冰点,这些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打击与危害。我们所看到的金融危机,犹如不知餍足的野兽,时时刻刻准备侵吞国家、企业、个人的金钱、精力、时间,甚至一切。由于金融危机破产的企业和个人数不胜数,倾家荡产生活无以为继的的人也不胜枚举,各个企业单位的裁员风波不断,这些因素和问题也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而已。看不到的还有更多,数十年经济发展如霜打的茄子萎缩,这对国家、社会和整个世界的负面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四、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的具体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可以人为的调节市场供应与需求,确保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可以采取许多宏观调控手段,例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以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经济手段方面通常可利用价格、税收、信贷及工资等调控经济。法律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经济、金融政策,维护市场秩序。行政手段方面可以采取强制性命令直接控制市场,宏观调控是控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2.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市场的自由性和调控能力,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能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方商业人员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有利于打开市场,扩大内需和外需,对中小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只要市场活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金融风险的到来。健康有序、活泼自由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市场对化解金融危机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由此可知,政府要根据实际国情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科学有效地利用货币政策来化解难题。
3.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成为一切的焦点,如何规划经济、搞好经济、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经济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经济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满足是其他任何事物都难以替代的。而发展经济当务之急和必经途径就是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大幅度上升是经济健康飞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上去了,经济就搞上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要清楚的认识到,谁都离不开谁,二者密切相关、互相作用。
五、结语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最近很多迹象表明,世界对中国的期望和对中国模式的认同感正在快速增加。首先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世界各国还是寄希望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很多人也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抱有希望,但人们对新兴经济体能够做什么并不明确。自从二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总能在拯救世界经济危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即使能够发挥一些作用,也只是作为配角。
但这次则全然不同。各种指标表明亚洲的经济正在恢复正常,甚至是复兴。在西方,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危机已经见底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升,但人们仍然看不到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意义。尤其是美国,人们一直在期望美国能够做领头羊。危机发生之后,全世界各国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拯救”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考量,因为人们意识到,如果美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也会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但至少迄今为止,美国并没有能够扮演此种角色。
与美国相比较,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复苏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这次本身并没有金融危机,但深受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承担各种国际责任的同时,动用一切尽可能的力量来复苏自己的经济。
兼有金融与经济杠杆
西方国家在拯救经济危机过程中往往只有金融杠杆,而缺少经济杠杆。但中国政府却能同时用金融和经济两种杠杆来拯救危机,因为它存在着庞大的国有经济体。
结果是显见的。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本身的经济复苏,而且也带动了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回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和中国经济体紧密相关的经济体大都开始出现增长的势头。而中国的这种复苏势头又对西方经济体产生积极作用。如果说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作用仅仅限于亚洲,那么这次中国的作用超越了亚洲而对全球经济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人们发现,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转好就和它们对中国贸易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
中国的经济表现令西方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不过,事情还并非仅仅是中国的经济角色问题,从深层次看就是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
提出“中国模式”的概念已经有很多年了,中国政府本身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小心翼翼,并没有公开接受或者反对这个概念。中国模式本身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并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种模式最终是否成功,还有待检验。但是站在外部的角度,人们对中国模式则不这样看。
曾经宣称西方民主是“历史的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Fukuyama)这些年来一直在修正他的观点。之前他把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提升到道德化的高度。但是“第三波”民主浪潮的反复和中国的崛起都表明“历史的终结”的观点已经受到很大的挑战。最近,福山注意到,尽管亚洲的印度也在崛起,并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一个更有效率的中国。
开放的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表明,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开放的。尽管中国还被外界称为权威主义的体制,但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发展出符合其自身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政治体制。
中国政府现在唯一的意识形态就是民本主义,努力把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政府也努力提高政府过程的透明性,并建立各种机制使官员对人民负责。中国政治体制尤其在危机期间表现出高效率,无论是处理四川地震还是应付这次金融危机,相对于其他政治体系,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中国和其他一些政治体制这些年的发展表明,民主的政体不见得能够有效服务于公众,而中国的体制也不见得不能为人民提供有效的服务,重要的可能不是大的制度构架,而是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政策。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感受和认知的这些变化对中国模式来说的确是个机遇。这里既表现为中国的硬力量,也表现为软力量。硬力量主要指的是中国的经济力量及其产生的客观外在影响,这是外界所能亲身感受得到的;软力量,就是人们对中国能够产生的经济影响力的主观认知。(很显然,这里的软力量是外界对中国的自觉的认知,是基于硬力量的影响力之上的,这和中国有关方面正在大力推动的软力量是很不相同的概念。)
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考验了中国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在应付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又提升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变化的产生又是对中国模式的极大挑战。挑战的核心就是中国模式的可持续问题。对可持续性的挑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外部方面的挑战指的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核心力量的时候,世界各国的经济外交政策都会把中国作为其头等议程来制定对华经济政策和战略,从而给中国造成莫大的外部压力。内部挑战主要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困难。
中国模式是个统称概念,因为中国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模式。早期简单地把经济增长主要是GDP的增长作为最为重要的指标。尽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无穷的问题,例如收入分配、社会正义和环保压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应付,那么中国经济模式就很难持续。因此,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努力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可持续性、环保和社会公平成为了新模式的主题词。
转型机会的流失
从发展模式的转型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个很好的机会。从宏观上来说,中国可以对自身的混合经济模式充满信心。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淘汰了很多落后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内需型消费社会。内需型社会无疑是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重要标志,即从世界大工厂转型成为世界消费者。
但是,有很多因素正在导致这个机会的流失。现在中国的经济复苏是政府庞大刺激计划的产物,是大量投资驱动的。银行的大量贷款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坏账?中国政府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花了大量的力气才把坏账处理好,如果这次大规模的投资再次导致大量坏账的出现,那么就无疑会出现内生型的金融危机。在刺激内需方面,政府主要还是通过各种金融和经济的举措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消费社会所需要的制度基础还是缺失,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步并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