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0:17: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土壤板结的原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耕地土壤存在问题改良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05
黑河市的耕地条件优越、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党的以来,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从耕地土壤条件来看,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施肥和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黑河市耕地土壤逐渐退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1 耕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目前黑河市耕层平均有机质含量已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84.76g/kg下降到2013年的52.63g/kg左右,下降了37.91%。有机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化肥的使用,少用或不用农家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将省时、省力作为首要因素考虑,秸秆、根茬直接焚烧,不还田;大面积应用化学除草剂,致使土壤的碳回归指数严重降低。多方面原因致使黑河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1.2 土壤速效钾持续下降
2013年全市速效钾含量平均值是185.94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302.09mg/kg相比下降了116.15mg/kg,下降38.45%。分析速效钾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忽视了钾肥的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后的20多年间,大多数农民种植作物只注重氮肥和磷肥的投入,有相当多的地块多年来从没有施用过钾肥;使用钾肥但钾肥施用量过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虽然开始逐渐认识到了钾肥的重要性,但施用的数量非常少,造成氮、磷、钾比例失衡;忽视了有机肥的应用,这是造成速效钾含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种植高产品种,带走了大量钾素。作物消耗的多又补充的少,致使土壤钾素下降较快。
1.3 土壤板结
黑河市板结的土壤面积分布广,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土壤板结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形成的。黑河市垦荒时间最长的耕地只有一百多年,多数耕地开垦只有几十年或十几年。由于形成年代短、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养份少,容易板结;土壤受侵蚀造成的。黑河市是典型的丘陵漫岗地形,大部分乡镇耕地,处于低坡面平原,坡度在2°以上,还有一部分耕地处于漫岗台地坡面平原,这些耕地易于造成水蚀,使土层变薄,土壤贫瘠板结;现行的耕作制度是造成土层板结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一些农户始终用小型机械整地,多年没有进行过深松,致使犁底层变硬,降水很难向下渗透,容易产生径流,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肥使用减少。有机肥不仅能为作物增加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还有极强的调节水分能力),这也是造成土壤板结的重要因素。
2 改良途径及建议
2.1 科学耕种施肥,提升土壤地力
2.1.1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的土壤地力评价,能够掌握土壤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丰缺情况,为生产中调整、优化施肥结构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因此应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指导农民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种植的作物,科学合理的施肥。
2.1.2 通过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来改良土壤,增厚肥沃土层
黑河市近些年结合中耕实行深松的地块,土壤通透性大幅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增强,减少了地表径流造成的土壤流失,在多雨年份效果显现明显。深松加施有机肥效果更为理想,争取做到公顷施用农家肥30t以上,并坚持3a轮施一遍,从而达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提升20%左右的目标。因此应大力鼓励扶持畜牧业发展,保证优质有机肥的供应。同时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应恢复传统的有机肥积造方法,搞好堆肥、沤肥。为了增加可操作性,还应加强"工厂化、商品化"的有机肥生产使用。
2.1.3 将秸秆、根茬还田
作物秸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钙、镁、硫、硅等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直接翻入土壤,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调查显示,农民用于烧柴、饲用外,完全可以拿出20%以上用于还田。秸秆、根茬还田可有效增强农业生产后劲。
2.1.4 通过种植绿肥,改良贫瘠土壤
目前黑河市的破皮黄黑土,地力瘠薄,生产能力低,暂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可以引导农民通过种植绿肥,用于喂饲,过腹还田,也可直接还田或堆沤绿肥,能够大幅度提升土壤肥力,以便今后进行粮食生产。
2.2 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合理轮作来恢复土壤肥力
1 土面板结
1.1 具体症状 土面板结阻碍了空气流通,妨碍种子发芽时的呼吸作用,不利种子发芽;由于板结土中缺乏空气,已发芽种子幼根长不好;土表板结后,幼苗被板结层压住,不能顺利钻出土面,致使幼苗茎细弯曲,子叶发黄,成为畸形苗。
1.2 土面板结原因 土质不好或浇水不当是引起土面板结的原因。土壤质地黏重,腐殖质含量少,结构不良时很容易发生板结现象。
1.3 防止措施 打足底水,播种后至出苗前不浇水是防止土面板结的措施之一。如果床土太干非浇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可用细孔喷壶洒水,洒水时从苗床的一端开始,顺序向另一端洒过去,一次浇足,不要多次来回重复浇。
2 迟迟不出苗,出苗不整齐
播种后不出苗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种子质量低劣和苗床环境条件不良。丧失发芽力的种子,或带病种子在发芽过程中受病菌危害而死亡,均不能正常出苗。因床温过低,床土过干或过湿导致不出苗,及时改善环境条件后仍可出苗。覆土厚度不一,播种不均匀,土壤干湿不一,病虫害及鼠害也会造成出苗不整齐。
3 幼苗瘦弱
多数由于土温低,出苗时间长,种子在出土过程中消耗养分过多或浸种时间过长所致。
4 种苗顶壳(戴帽)
4.1 具体症状 辣椒幼苗出土后种皮不脱落,夹住子叶的现象,称为“顶壳”和“戴帽”。由于子叶不能顺利展开。妨碍光合作用,使幼苗营养不良,成为弱苗。
4.2 种苗顶壳原因 种苗顶壳除与土温有关外,种子秕瘪,覆土太薄,或表土太干,使种皮干燥发硬,不易脱落。
4.3 防止幼苗顶壳的措施 ①在播种前要打足水底,以便在出苗前保持土壤足够湿润;②覆土厚薄要适当(1~1.5cm厚);③床土表面覆盖地膜保湿保温。
遇到顶壳(戴帽)现象时,可趁早晨湿度大时,或先用喷雾器喷水,使种皮变软,再人工脱壳。
5 徒长苗
秧苗徒长是辣椒育苗期间常见的一种现象。
5.1 徒长苗具体症状 ①子叶生长较正常,但下胚轴长;②茎纤细;③节疏;④叶薄,叶片大且淡黄色;⑤组织柔嫩;⑥须根较少。徒长苗,抗性差,容易受冻和发生病害,定植后缓苗慢,成活率低,花芽少、落花、落果率高。
5.2 幼苗发生徒长的原因 主要是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和幼苗过密。
5.3 防止秧苗徒长的措施 增强光照和降低温度和湿度。如果发生了徒长,应适当控制浇水,降低温度。
6 老化苗(僵苗)
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过分抑制时,常成为僵苗。
6.1 僵苗的具体症状 ①叶片狭小,色浓绿而无光泽;②苗茎细硬;③根部除主根外,根系稀少,呈褐色,不易发生新根。
老化苗定植后不容易发生新根,缓苗很慢,严重时迟迟不能发棵,不但花的数量少,还容易落花落果,其生产能力还不如徒长苗。
一、由大豆胞囊线虫病为害造成
1. 发病症状 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植株根部。发病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矮小,茎和叶片呈淡黄色,荚和种子萎缩瘪小,甚至不结荚。田间地块表现为成片植株黄化、矮缩(尤以连作地块较重)。被害植株根系不发达,侧根少,细根多,根上附着粉状白色晶粒(胞囊)——这是鉴别胞囊线虫病的主要特征之一。随着时间推移,胞囊变为黄色或褐色。
2. 发病特点 胞囊线虫以胞囊内的卵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孵化冲破卵壳进入土壤,雌性幼虫以口器吸附在寄生根上,逐渐发育为成虫,雌虫体随着卵的形成肥大呈柠檬状,即大豆根上所见的白色晶粒。胞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有的甚至可达10年。主要随农机具、病株残体、粪肥、风雨和水流进行传播。
3. 防治对策
①选用抗病大豆品种,如冀豆12号。
②进行轮作。与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③药剂防治。土壤处理:对发病严重地块,可在播前整地时,每亩用10%噻唑磷颗粒剂150~200克拌土撒施,或每亩用2%阿维菌素颗粒剂20~25克拌土撒施。拌种:用种子重量0.1%~0.2%的1.5%菌线威颗粒剂,混入100~200倍过筛湿润细土,拌种后直接播种。
二、由大豆病毒病为害造成
1. 发病症状 病叶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皱缩严重,叶脉褐色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片叶缘向后卷曲,后期叶脉坏死,植株矮化,结荚很少。
2. 发病特点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表现差异较大,不同品种间或感病时间不同表现症状不同,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皱缩、有黄色斑驳,植株矮化、萎缩,叶片扭曲等症状。
3. 防治对策
①选用抗病品种。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选用抗病大豆品种。可以建立无病留种田,及时拔除病株,以无褐斑的无病粒留种。
②及时防治蚜虫。该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播,当田间发现蚜虫为害时,应及时防治。
③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在大豆生长期,避免土壤过分干旱,合理施用磷、钾肥,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培育健壮植株。
④药剂防治。当发现病毒病时,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700~800倍液喷雾防治,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三、由土壤黏重板结、根系下扎困难造成
1. 表现症状 植株生长缓慢、矮化,下部叶片黄化,似缺肥状,查看后发现田间土壤紧实、板结。
2. 发生原因 在土壤黏重的地块上种植大豆时,农户图省时省力,播种后只进行化学除草,没有进行中耕、培土操作,多次降水或灌溉后造成土壤板结,根系下扎困难,根瘤形成、发育差,植株固氮能力弱。
3. 防治对策
①勤中耕。在大豆生育期间,因地制宜进行多次中耕。中耕不仅可以消灭田间杂草,还可以疏松土壤、防旱、保墒、壮苗、助长,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关系,加速有机质分解。中耕还有益于大豆根瘤的形成和发育,提高植株固氮能力。大豆全生育期一般中耕3次以上:第一次在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以防草荒;第二次在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以后每隔10~15天进行1次,在封垄前结束。麦后平播的大豆,第三次中耕可结合培土进行。中耕深度掌握先浅、中深、后浅的原则。
关键词:玉米;苗枯病;防治
前言
过去玉米苗枯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发生并不普遍。但近年来在东北及内蒙的部分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轻碱地低洼易涝地块和水改旱种玉米的地块,苗枯病发生较为严重。一般发病率高达20,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种,对玉米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1、玉米苗枯病的病原
取感病植株病变部分的病菌进利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发现引起苗枯病原主要是串珠镰刀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无色、单胞,少数具一隔,大小为3.5-3.8um×2.2-5.2um;大型分生孢子新月形,有脚胞,有横隔膜3-5个,亦有6-7个隔膜,但少数无色,大小5.5-6.0un×2.5-4.7um。
2 、玉米苗枯病症状的表现
在玉米二叶一心期即会开始发病,在发病初期会造成幼苗的心叶卷曲、萎焉或黄化,导致整个植株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或明显矮化,影响玉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感病严重的植株会造成死亡。
3、玉米苗枯病的发病原因
3.1病残体和土壤带菌
玉米多年来连续重茬是造成土壤中大量病残体的存在和土壤带菌的主要原因。据调查,连作1-3年的田块,苗枯病发病率分别为7.1、11.6、15.9,;连作田块苗枯病重的主要原因是病株残体中的镰刀菌大量繁殖和积累,造成土壤中镰刀菌数量增大,使土壤病原基数逐年上升。其次是由于同一种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选择性,使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出现生理不平衡的状况,最终导致在此地块生长的玉米植株抗病力明显降低。
3.2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的地块易发生病害
调查研究表明耕翻整地块,水稻田改种玉米的地块和低洼易涝地块,土壤容易板结、可植耕层浅、通透性极差的地块,较易发生苗枯病。
3.3施单一肥料或施肥不均易导致玉米苗枯病的发生
如偏施或重施高氮肥,少施或不施磷钾肥、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偏低或严重下降,玉米苗枯病发病率较高。
3.4肥料带菌
有的农民在对土壤施用在机肥时,直接使用没有经过充分腐熟的肥料,导致肥料带菌进入土壤。有试验表明,将苗枯病株收集,添加牛饲料喂养2天后,收集粪便不经过发酵熟穴施,玉米苗枯率大棚6.4-13.5,因此肥料带菌也是造成苗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玉米产区,猪、畜饲草料又以玉米秸杆和籽粒粪肥不经过腐熟,就会造成肥料带菌。
3.5气象因素的影响
在玉米播种后至2-3叶 2.种子带菌。这是苗枯病发生早并能形成中心病株的主要原因。种子表面经用0.2%升汞消毒后分离监测,种子带菌率平均达0.5%―3.5%。
3.6.整地不平
土壤低洼积水处和距田埂四周发病重,主要原因是土壤粘重,温度低且土壤湿度大,不利于幼苗根系发育而造成植株抗病力下降。
3.7发病与气候的关系。
据调查,4―5月气候温暖,土壤升温快,幼苗发病轻。2001年4―5月未遇寒流侵入,气温较同期偏高1―1.5℃,出苗快,生长旺,发病率不超过10%,有的田块只零星发生。而200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阴雨天较多,土温低,发病率达5%―21%,严重的高达3期,正值外界气温低、多雨,这种高湿寡照的气候条件比较利于玉米苗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4、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方法
4.1轮作倒茬。
要尽量合理安排茬口,与非玉米茬作物轮作,尤其以小麦、玉米带状种植后的茬地,要科学的安排前茬小麦带进行小倒茬。
4.2播种前晒种
在玉米种子播种前,必须先进行晒种,然后再包衣,晒种需要2-3天,此法可有效地控制玉米苗枯病的发生。
4.3深翻灭茬,平整土地
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深翻灭茬,促进病残体分解,抑制病原菌繁殖,减少土壤带菌量。播前要精细整地,防止积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病力。
4.4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
严禁生粪上地,阻断肥料带菌途径,减少发病。
4.5.种子消毒
播前1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克霉灵600倍液浸种40分钟,凉干后播种。或用激抗菌剂1份加水20份的浸出液,浸泡种子12小时播种,既能防病又能壮苗增产。
4.6育苗移栽补苗
制种玉米经济效益较高,适量的育苗移栽补苗,解决因苗枯病形成的缺苗断垄是比较可行的途径。方法是玉米播种时,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整理苗床或准备营养钵,为降低生产成本,营养钵可用旧塑料或牛皮纸自制,规格为直径7―8厘米、高8―9厘米即可。苗床土和基质用过筛的炉渣和河沙3:1混合,加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后装床和钵体中,浇水,2―3天后播种消毒种子。移栽时必须做到带土(或基质)移栽,及时浇水,绝对不能伤根,造成缓苗,否则植株不能正常发育,影响授粉时间的配合和产量。
4.7药剂防治
玉米苗枯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600倍液和三唑酮,井冈霉素800倍液对玉米幼苗的基部进行喷雾,连续喷施,每次喷施间隔5-7天为宜。
4.8倡导施肥新观念,科学合理施肥
科学合理施肥是减轻玉米苗枯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多施基肥,多施经过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减施或少施高氮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同时配施生物肥。应用研究表明,在严重低洼易涝地块和水稻田改种玉米地块,减施氮肥或多施生物肥,对预防玉米苗枯病的发生效果更加明显。科学合理施肥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幼苗旺盛,从而能够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
4.9适当增加玉米种子播种量,每亩应增加350-500g
增加播种量是解决造成缺苗断条比较易行的有效措施。当苗枯病的发生造成缺苗或断条时,可以有充足的幼苗进行补苗,以保证最终产量。移栽时必须做到带上(或基质)移栽,及时浇水,绝对不能伤根,造成绶苗,否则植株不能正常发育,影响授粉时间的配合和产量。
一、造成蔬菜地土壤恶化的原因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造成蔬菜地土壤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化肥的施用量过多
这是造成蔬菜地土壤恶化的主要原因。蔬菜地的产出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农民在生产中肥料的投入量较多,据调查,蔬菜地的肥料投入量一般在每亩300公斤(实物),尤其保护地栽培肥料投入更多,有的日光温室大棚亩施化肥实物超过600公斤,远远超过作物的实际需要量,人为的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且由于大量施用化学肥料,而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土壤肥力出现某些衰退,有机质匮乏,土壤透气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造成土壤板结、蔬菜根系发育不良,影响蔬菜生长。另外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土壤中盐离子增多,pH值升高,土壤盐渍化加重,防碍根系正常吸水,影响植株生长。
2.施肥不平衡
由于当前农民在施肥中主要是施大量的氮、磷肥和少量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基本不用,这样多年连作的蔬菜地,作物吸收土壤中的锌、硼、钼、铜、锰等微量元素,而土壤中又没有及时补充微肥,致使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日渐减少,因此有的地块严重缺少微量元素,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3.耕作制度和方式不合理
农民在蔬菜种植中多实行茬茬相扣间套作,多用人工翻栽,未用牛犁深翻,致使犁底层逐渐变浅,从而活土层变浅。另外连作使病菌虫害在土壤中积累增多,危害加重,根系因而受害腐烂,甚至全株枯死。由于病虫害严重、农药使用量增加,造成蔬菜污染。
二、蔬菜地土壤恶化的治理方法
1.大量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蓄热能力,使土壤疏松肥沃,缓解土壤盐渍化,促进蔬菜根系发育,提高其抗病抗灾能力。另外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并且含量均衡,能够缓解土壤中的养分平衡状况。
2.轮作换茬、适当晾茬
一块地里不要年年季季种一种蔬菜品种,可进行轮作换茬种另一类蔬菜品种,如瓜类与葱类轮作,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减轻毒素的毒害作用。另外种植多年以后,可以把握季节,适当休闲,如露天菜地可利用冬季休闲时进行深翻晒土冻土,消灭病虫源,恢复地力。
3.开展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微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测土平衡施肥,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和蔬菜的需肥特性来制定施肥配方,配方中最好加入微量元素肥料,以补充土壤中含量不足。微肥可作底肥或作根外追肥,一般情况下作基肥的锌肥(硫酸锌)亩施1~1.50千克、硼肥(硼砂)0.3~00.50千克、钼肥(钼酸铵)0.10~0.20千克、铜肥(硫酸铜)1~2千克,锰肥(硫酸锰)2~3千克。根外追肥硫酸锌可用0.05~0.20%浓度,硼砂可用0.10~0.25%浓度,钼酸铵可用0.02~0.05%浓度,硫酸铜可用0.02~0.05%浓度,硫酸锰可用0.10~0. 20%浓度。
关键词 土壤通气不良;作物;影响;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 S15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272-03
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的立地条件,只有协调好土壤水、气之间的矛盾,才能使作物根系大、分布广,进而促进作物 生长健壮,达到高产。长期以来,作物根系对空气需求的试验、研究极少。为了不断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笔者从土壤通气不良的影响、形成原因及改良办法三大方面阐述了改善作物根际土壤通气状况,促进粮食增产的做法。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村劳动力结构改变,小型农机耕作具逐步退出,大型旋耕机具已成为粮食作物生产的主力,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旋耕面积几乎达到80%以上,连年旋耕导致土壤耕作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加之有机肥使用减少,田间土壤管理粗放、灌溉方式不合理等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少,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通气不良,严重影响着粮食生产的安全发展。
1 土壤通气不良对作物的影响
1.1 对种子发芽出苗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种子发芽时,需要将贮存的营养物质逐渐氧化分解为幼苗生长的原料,当土壤粘重或含水量过高时,土壤板结,空气容量严重不足,种子储藏的营养不能正常转化,不能发芽或勉强发芽出苗,高产的基础极不牢固。据试验,玉米播种时土壤含水量为10%~12%时,出苗率为10%左右。土壤水分含量为13%~14%时,出苗率为60%左右。当土壤水分含量为15%~16%时,出苗率为97%。但当土壤水分超过18%~20%时,出苗率明显下降,仅为80%左右。这就说明,协调好土壤水、气矛盾,可以提高种子发芽出苗率,为高产奠定好基础[1-3]。
1.2 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小麦出苗以后,若土壤严重板结,土壤通气不良,小麦根系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据观察与调查,在土壤质地粘重、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小麦根系下扎深度为60 cm左右。当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土壤空气容量,小麦根系下扎深度可达到110 cm以上。因此,在小麦灌水时应采取加大灌水量,减少灌水次数,增加土壤空气容量,有助于根系下扎;玉米出苗后,由于土壤板结严重,或出苗后遇旱进行大水漫灌,造成土壤中空气较少,氧气不足,根系生长不良,根系下扎较浅,幼苗叶黄、瘦小,易发生倒伏,为后期生长发育埋下祸患[4-6]。
1.3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玉米对空气的反应十分敏感,据有关资料报道,玉米在土壤缺少氧气的条件下,产量降低50%~70%,小麦产量降低20%~30%,高粱产量降低25%~30%,大豆产量降低35%~40%。玉米最适宜的土壤空气容量为30%左右,小麦为15%~20%左右。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为10%~15%,最适宜根系的生长,低于此含量,根系生长就要受到影响。据笔者近年来下乡调查观察了解,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对23块机井边种植的玉米调查统计,尽管该田块不缺水分,水、肥都能得到保证,但土壤板结严重,土壤中的空气容量偏低,导致产量不高。据统计分析,较生长正常的旱地玉米减产24.7%左右。
1.4 对作物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据资料分析,在土壤通气不良时,玉米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致次序为钾、钙、镁、氮、磷。当对土壤通气改良后,玉米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增加,增加的次序为钾、氮、钙、镁、磷。
2 造成土壤通气不良的因素
2.1 土壤活土层较浅
20世纪70年代土壤耕翻主要采用“东方红75连滚”进行深翻,打破了历史以来形成的犁底层,活土层增厚,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土壤蓄水量增多,作物根系处在氧气充足的环境条件中,生长正常,促使植株生长发育健壮,对粮食作物的增产、稳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80年代,实行以后,大田被分割成绺绺田,大型机械无法操作,大多数田块采用小型拖拉机进行耕翻,深翻深度为20 cm左右,虽然耕作深度变浅了,但由于家家户户养殖大家畜,有机肥源充足,有机肥施用量较大,约70%以上的土地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土壤空气容量较高,致使粮食作物长势健壮,产量大幅度增加,家家有余粮,一般家庭存放的粮食可供3年以上的自足;2000年以后,大部分农田的耕作主要采用旋耕机耕翻,翻耕深度为10~15 cm,使得土壤活土层变浅,加之有机肥施用量大幅度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土壤板结程度越来越重,土壤容量逐渐变大,严重影响着粮食生产的安全发展。
2.2 有机肥施用不足
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单纯施用有机肥为主,每年大约60%的土地施用有机肥,施用量为30 t/hm2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理化性状较好,土壤通气性良好,作物长势健壮,虽然产量较低,但年年稳产;80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饲养大家畜,有机肥源较为广泛,大约80%的耕地面积上施用有机肥,施用量45~60 t/hm2,并配合施用部分速效肥料,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由于连年施用的有机肥量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大的增加,土壤质地发生了较大变化,土壤通气性良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000年以后,农村大家畜饲养量急剧减少,有机肥源严重不足,几乎全靠化肥维持作物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据调查,近年来施用有机肥的面积占粮田面积的10%左右。由于较长时间无有机肥可施,导致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土壤通气不良,进而致使作物的根系发育不良,吸收功能降低,倒伏加重,对产量影响较大。
2.3 灌水不合理
有水就灌,大水漫灌,土壤板结严重,植株生长不良,造成产量降低。玉米是需水量较多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如果土壤水分过大,含水量超过20%以上时就对玉米生长不利。在土壤缺氧的状态下,不利于土壤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影响矿质营养元素的分解和供应,而嫌气性细菌活跃,大量增加了土壤中有机酸和无机酸,增加了土壤溶液的酸度,直接影响玉米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同时,土壤在嫌气条件下会产生一些有毒的还原物质,如硫化氢等物质,直接毒害根系,致使根系死亡。
2.4 土壤管理不到位
由于除草剂的大面积应用,人们忽视了中耕的作用,特别是灌水后中耕松土工作。由于长期不进行中耕松土,造成土壤板结,土壤通气不畅,从而作物根系活动受到抑制,作物幼苗黄化、干枯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
3 改善土壤通气性的措施
3.1 规模经营,推动土地合理流转
据农业部最新,全国已合理流转土地28%左右,流转面积逾0.2亿hm2。土地实行合理流转对提高粮食产量主要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稳定粮田面积。大面积粮田逐步集中于种田能手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能够快速推广应用,并能按照各种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进行科学耕作、管理,使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促使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二是有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土地合理流转,使小块地变为大片田,种植面积扩大,便于大型机械进行深翻、整地、播种、收获等。能够使土壤得到有效的深翻,增加活土层厚度,改善土壤水、气状况,增加粮食产量。同时,集约化经营可以省时、省工、省燃料,节约成本,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收入。三是利于轮作倒茬。单家独户种植,由于土地面积较小,无作倒茬,一种作物连续种植10余年,使土壤养分条件恶化,微量元素养分缺乏,引发作物缺素症的发生,病虫害多发。土地合理流转后,种植面积增大,有利于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有利于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夺取高产。四是有利于种植部分绿肥等养地作物。由于土地合理流转后,土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面积较大,每年用5%~10%的面积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协调土壤水、气矛盾,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集约化经营以后可以解放部分农村劳动力,使这部分人专心进城务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建设。也有利于经营者集中生产,统一销售、统一采购农用物资等。保证生产的粮食既产量高,又质量优,确保粮食安全。
3.2 深翻改土,增加活土层厚度
土壤质地粘重的田块,遇雨或灌水后土壤微粒急剧膨胀,形成胶粘物质,水分不能下渗,气体不能交换,一旦水分蒸发,土壤迅速干涸,体积猛烈收缩,土壤坚硬,地表板结龟裂,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与活动。因此,必须进行深翻改土,增强土壤活土层的厚度,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是增加土壤空气容量最有效的措施,也是促进粮食再创高产的基础。但对于旱地土壤,切忌年年深翻,因为频繁深翻易造成土壤过于疏松,土壤保水能力下降。因此,旱地最好每隔3~5年轮翻1次,深翻深度以25~30 cm为宜,其余年份可进行浅耕,耕翻深度以15~20 cm为宜。这样既可增加土壤深翻深度,打破犁底层,有利于保水保肥,又不致土壤过于悬虚,影响保水性能,还能增加土壤空气容量,很好地解决土壤水、气矛盾,促进作物健壮生长,使粮食产量不断提升。
3.3 广开肥源,增加有机肥施用
当土壤施入有机肥后,经过微生物分解后产生腐殖质,这些腐殖质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通气状况,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能够有效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达到改良土壤、培肥土壤的目的。增加有机肥源的措施:一是大力推广积、搜、沤肥活动,千方百计广开肥源,扩大有机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性状。二是努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施用后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通气性,减轻土壤粘重程度。三是要扩种绿肥和养地作物,通过种植绿肥,然后进行压青,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四是适当从养殖专业户处购买部分有机肥,如羊粪、鸡粪、油饼等,增加有机肥的施用。五是选用质量较好的生物有机肥,补充有机肥不足的问题。
3.4 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玉米秸秆还田是目前解决有机肥不足,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的有效办法。据测定,玉米秆还田7.5~10.5 t/hm2,1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0.05%~0.15%,土壤容重下降0.03~0.14 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1.5%~5.0%。因此,玉米秸秆还田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推广小麦高留茬和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还田应掌握好适时收获、粉碎深埋、适量灌水及病虫防控等要素,以便秸秆快速腐烂,降低对下茬作物的影响。
3.5 纠正灌水误区,合理灌溉
目前在玉米灌水上的误区:一是灌水不及时,不是按照玉米的需水规律灌水,而是在受旱严重时才浇“救命水”。致使玉米受旱严重,虽然解决了空气的问题,但水的矛盾更加剧烈。二是灌水无规律,部分农民种植在机井边或灌水条件好的田块,灌水无规律,见旱就灌,多次重复,导致土壤板结严重,土壤氧气不足,植株生长不良,造成大幅度减产。三是灌水量过大,多采用大水漫灌,如遇地势低洼或土壤质地粘重的田块,极易造成渍害,根系处在无氧条件下就会死亡。因此,灌水提倡小水细灌或隔沟渗灌,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或滴灌,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土壤板结,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四是遇涝不排,玉米虽然需水量较大,但遇暴雨时,地势低洼的田块容易造成积水,如果积水时间较长就会发生渍害,土壤氧气缺乏,根系呼吸困难,影响正常的生长。
3.6 加强田间管理,协调水、气矛盾
小麦田管理的中心措施是搞好冬春碾压、耙耱、中耕松土。碾压:一般需要进行2次,第1次在冬前,这次碾压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小麦播种后,秋高气爽,降雨量逐渐减少,加之土壤悬虚,土壤空隙过大,土壤水分大量蒸发散失。碾压以后,可以踏实土壤,防止吊根死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第2次是春季碾压,这次碾压的作用是促进土壤保水和防止麦苗旺长,对防止后期倒伏作用巨大。耙耱:耙耱至少要进行2~3次,冬季耙耱,对于土壤悬虚的田块可以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对于播后遇雨、板结严重的田块,可以疏松土壤。农谚对耱麦有较高的评价,“十月耱麦巧上粪(农历)”“麦耱三遍,腹沟自平”,这就充分说明了麦田耙耱的重要性。春季进行顶凌耙耱,既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又保蓄水分,防止土壤水分散失。中耕松土:中耕松土的作用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保墒,二是疏通土壤空气,三是清除杂草。特别是灌水以后必须进行中耕松土,为根系的活动与吸收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是中耕松土。中耕松土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控上促下、增根壮苗的主要措施。春播玉米苗期一般进行2~3次中耕,通过中耕,不但可以疏松土壤,促进土壤空气流通,增强玉米根系的发育,而且有益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春玉米苗期通过2~3次的中耕,既能增强土壤通气性,又能清除杂草,还能提高地温,对幼苗的健壮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总之,只有充分协调好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促使作物根系发育,达到根深叶茂,生长健壮,增强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目的,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保证粮食安全。
5 参考文献
[1] 李潮海,王群,郝四平.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生物活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33-38.
[2] 李洪文,陈君达,高焕文,等.旱地表土耕作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2):16-21.
[3] 李潮海.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的生态生理效应及其调控[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2.
[4] 张娟利,韩文霆,师帅兵,等.压实对土壤水分影响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10):149-152.
关键词:土壤;次生盐渍化;调研
临沭县蔬菜种植面积目前约10000亩,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1000亩,大拱棚蔬菜面积5000亩,中小拱棚蔬菜面积4000亩。该县蔬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郑山街道、曹庄镇、大兴镇、临沭街道、白旄镇、玉山镇等镇街。种植品种主要有黄瓜、西红柿、辣椒、西瓜、芹菜、小香瓜、草莓等。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临沭县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也困扰着广大的种植户,为此,笔者开展了此项工作的调查,现把情况总结如下:
1 调查研究工作
2011-2012年以来,先后走访了临沭县8个镇街的80多位农户。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农户反映和实地观测,调查相关信息,信息内容主要包括:种植年限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化肥投入情况:作物产量变化与盐渍化程度的关系;盐渍化土壤的外观特征;盐渍化土壤与植株农艺性状变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土壤酸化的关系等,同时,采集一定数量的土样进行化验分析,根据化验结果,结合调查问卷掌握保护地蔬菜土壤盐渍化基本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2 基本情况
2.1 盐渍化土壤的外观特征 调查发现一般大棚作物种植2-3年后开始出现问题:一方面土壤表层出现“青苔”、“红化”、“白霜”等异常现象;另一方面土壤表现为明显的板结现象。出现“青苔”时,一般地表湿度大,检测发现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一般达到1-2‰;出现“白霜”时即土壤表层积累一层盐霜,百姓称之为“白碱”,此时土壤盐分可达2-4‰;出现“红化”时,土壤表面出现大量紫球藻,使土壤表面呈现砖红色,此时土壤盐分含量可达到5‰。在调查的80农户中,21个大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次生盐渍化现象,占调查对象的26%。
2.2 土壤次生盐渍化与蔬菜农艺性状变化的关系
2.2.1 影响生根 次生盐渍化土壤种植的蔬菜往往表现为:秧苗栽植后缓苗慢,红根、黑根多,白根少,根系不下扎,严重时,根系变褐色坏死,容易造成烂根烂苗,甚至植株停止生长,从下向上逐渐干枯。
2.2.2 生理性萎蔫 次生盐渍化土壤种植的蔬菜叶片缺乏活力,表现为叶面积小、叶色加深、无光泽,严重时中午出现萎蔫,晚间缓慢恢复正常。同时植株生长缓慢,分枝少,容易落花落果。
2.2.3 病害明显增多 一方面蔬菜缺素症明显增多。如小叶病、番茄脐腐病等;另一方面各类生理性土传病害频发。青枯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从种到收都会发生。
2.2.4 蔬菜产量下降 以辣椒为例:土壤盐分超过2‰时,产量一般下降5-10%;当土壤盐分超过3‰时,产量一般下降10-25%;土壤盐分超过5‰时,产量一般下降25-30%.
2.2.5 品质下降,商品性差 如萝卜、莴苣出现空心,肉质变硬;黄瓜蜂腰、大头、弯瓜;叶菜类叶色暗、茎叶硬,食味差;茄子底部发黑腐烂,番茄僵果等等,严重影响蔬菜的商品价值。
2.3 化肥投入情况。
2.3.1 养分投入大大超过蔬菜需要 通过对20个黄瓜种植户实地调查表明:黄瓜平均产量为6971.4kg/亩,而使用化肥的数量:氮为141.9kg/亩、磷为195.9kg/亩、钾为82.9kg/亩。对比亩产7000kg大棚黄瓜的养分吸收量,氮为19.1kg/亩、磷为9.1kg/亩、钾为24.3kg/亩,显然养分投入大大超过蔬菜的实际需要,氮为7.4倍、磷为21.5倍、钾为3.4倍。
2.3.2 养分投入极不平衡 从20余个调查用户来看,氮肥用量最低的为52.39kg/亩;最高的为134.91/亩,平均为89kg/亩;磷的用量,最少的只有16.09kg/亩,最大的高达150.24/亩;钾的投入普遍很少,一般在15.17-61.08/亩之间。显然养分投入极不平衡。
2.4 蔬菜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土壤酸化的关系
已有研究表明,保护地土壤pH值与含盐量呈极显著负作用,即土壤pH值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降低。据此,我们选择当年、1年、3年、5年、7年、10年棚龄的种植户各10户取土化验,化验全盐量和ph值,并求出平均值。化验结果见表1,从表一来看,保护地土壤的盐分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pH值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化验还表明,硝酸根、硫酸根等强酸阴离子特别是硝酸根含量在全盐含量中所占比例上升,是导致土壤ph值下降的重要因素。
3 原因分析
造成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如下:
3.1 棚室自身环境有利于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式 棚室蔬菜生长期间由于受棚膜保护,降雨不能对棚内土壤进行有效淋洗,是大量多余的盐分被遗留在土壤中;再加上土表一般都覆盖地膜,棚室相对温度比较高,使土壤水分蒸发快土壤溶液中的盐分会随土壤毛细管作用上升到土壤表层,从而使耕作层集聚了大量的盐分,从而一步步导致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较严重的现象。
3.2 与不科学的水分管理有关 据调查农户浇水习惯仍以大水漫灌为主,滴管技术推广有限,灌水次数频繁,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板结层,大空隙减少通透性变差,盐分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下来。缺乏排水排盐措施,也是普遍存在而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3 不合理施肥
3.3.1 化肥滥用 一方面因为现在保护地蔬菜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量过多,使土壤含盐量增加,大量使用氮肥使土壤游离态氮素积累过多,特别是硝酸铵等化学肥料使用量过大,更容易造成大棚内土壤盐渍化、板结,使大棚内的土壤通透性下降;另一方面化肥配比不合适,而蔬菜的选择性吸收导致某些盐分残留过剩。
3.3.2 有机肥的不合理使用 一方面投入量不足或者过多,比如有的农户大量使用鸡粪同样出现养分过剩导致次生盐渍化的发生,有的农户情况相反,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同样出现盐渍化严重的现象;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户使用不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这种有机肥要在大棚中完成腐熟过程,腐熟过程中大量的氮被挥发掉,使一些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盐和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造成大棚内土壤板结、盐渍化。
3.4 连作重茬 棚室由于多年连作重茬,导致土壤酸化严重,土壤酸化同时又加重了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后氨化菌、硝化菌等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影响了肥料分解,同时也使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土壤盐离子不能交换,导致盐分富集。
4 防治措施
4.1 科学施肥 该法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土壤盐渍化的加剧,减轻土壤盐渍化并不等于不施化肥,而是要科学的、合理地施用。施用化肥要根据大棚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和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本着平衡施肥的原则,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在追肥时应选择中性肥料和复合肥料,不可施入新鲜人粪尿,追肥后应及时覆土或浇小水。
基肥深施,追肥限量:用化肥做基肥时要深施,作追肥时尽量少量多次,同时注意选择好含硫;含氯的肥料,最好是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于地面,然后耕翻,追肥一般很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使用量,可根据不同蔬菜不同的生长状况适当增加追肥次数,以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求,不可一次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短期升高,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提倡根外追肥:植物主要依靠根部吸收养分,但叶片和嫩茎也能直接从喷洒在表面营养溶液中吸收养分。在保护地栽培中,由于根外追肥不会给土壤造成伤害,故应大力提倡。如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微量元素都可以作为根外追肥。
4.2 改良土壤 可通过深翻土壤,打破土壤结构,将上层全盐含量较高的表土层翻到底层,可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深耕并掺入适量沙土,可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盐渍化发生的几率。可在秧苗种植或移栽时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4000kg,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可使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还田后,其腐解过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同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透气性。
应该根据土壤特性合理施用有机肥。矿质土中宜多使有机肥,逐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粘土中加大有机肥施用的同时,应向土壤中掺入适量的沙子,加强土壤的渗水能力,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壤土中可按照蔬菜不同时期长势合理施肥,原则上做到长效肥和短效肥结合,有机无机结合,做到平衡施肥。
对于土壤盐渍化严重的棚室可起出耕作层表土换用新土,如肥沃的生茬园土或腐叶土(置换土层的厚度为5-15cm),可明显减轻土壤盐离子危害。
4.3 合理灌水 大水漫灌往往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进而加重土壤盐渍化。应用滴管技术即可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需求,又可减少灌水量和灌溉次数,从而保证土壤团粒结构不被破坏,延缓耕作层盐渍化速度。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提倡。
最近年来,部分农户采取在棚内设置排水沟,利用排水沟排水排盐,也是较好的改良措施。
4.4 撤膜淋雨 利用换茬空隙,撤膜淋雨熔盐或灌水洗盐。夏熟蔬菜收获后,揭去薄膜,在雨季如有10天可不盖膜,日晒夜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有显著效果;早高温季节进行大水漫灌,地面盖膜使水温升高,这样不仅可以洗盐,而且还可以杀死病菌与地下害虫,有利下茬蔬菜高产稳产。
4.5 加强轮作 蔬菜轮作或休闲一段时间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大棚蔬菜连续种植几年后,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对恢复地力、减轻土壤盐渍化,减轻蔬菜生理病害和病菌引起的病害都有显著的效果。
4.6 土壤调酸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反过来,土壤酸化又加重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因此,土壤调酸是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主要有减少酸性肥料和生理酸性肥料的投入、增施碱性的肥料如石灰和钙镁磷肥、同时增施有机肥等能有效减轻和缓解土壤酸性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