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32: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物学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华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是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分布范围广泛,昭通地区是全省的主要集中分布区,海拔1600~3400m均有分布.由于华山松繁殖更新容易,生长较快,材质优良,种仁味美可口,为昭通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长防"工程启动以来,全区共营造华山松林约5133万hm2,其中,混交林所占比重不到华山松造林总面积的011%.由于造林地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地形条件复杂,随着海拔、坡位和坡向的变化,形成了小区域生境条件的千差万别,有的生境虽好,但由于长期以来经济条件落后,经营管理不善,林木长势衰弱,抗逆性差,给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加之纯林较混交林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差,病虫害随华山松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而日趋严重,纯林生态效应也不及混交林,基于目前国内外对华山松纯林与混交林生态效应尚无系统研究,为探索其纯林与混交林在生态效应和病虫害抗御能力方面的优劣,为今后大面积的人工生态林建设和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在省科委基金处的支持下,经地区科委立项,于1996-07~1998-07在华山松适生区的彝良县奎香乡黑拉村林场选点,进行了华山松纯林与混交林生态效应对比观测研究.
1研究区自然概况
研究区位于彝良县奎香乡黑拉村林场,纯林距混交林约500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4b12c26d~104b13c6d,北纬27b21c51d~27b22c2d,海拔高度2041m,年平均气温15e,年降雨量1000mm,最热月均温2315e,最冷月均温515e,无霜期258d,地块平均坡度纯林6b,交林8b,坡向均为西南向,成土母质(岩)为石灰岩,土壤为山地黄壤,平均相对湿度8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潮湿,极适合华山松生长.
2标准地的选择与观测内容
2.1标准地的选择在彝良县奎香乡黑拉村林场选择14年生具有代表性的华山松纯林两块,每块1133hm2,同时在其附近选取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的华山松与麻栎混交林(混交比6:4)两块,每块1133hm2作对照,纯林与混交林各设置样地6块,样地面积100m2(10m@10m),每块样地内采用5点取样法设置小样方5块(2m@2m),并对被调查的样株用油漆标记,全年按春、夏、秋、冬四季进行4次观测,共观测5次.
2.2标准地观测内容与方法
2.2.1土壤性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在纯林和混交林的每个样地内选挖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一个,调查记载土壤类型,剖面层次结构,总厚度和各层厚度并取土样进行土壤分析,测定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
2.2.2林内温度和湿度分别在纯林和混交林样地中选择固定地点,利用干湿球温度计,按春、夏、秋、冬四季进行观测,全年测4次,每次3d(选择晴天),每天4次(9:00,11:00,15:00,17:00),同时测定纯林和混交林林内温度和相对湿度.
2.2.3水土流失状况分别在纯林和混交林的标准地内设径流场80m2(20m@4m),四周挖沟,下方设承接池,连续两年测定2次地表径流量和泥沙含量.
2.2.4植被状况分别在纯林和混交林的样地内调查林分郁闭度、乔木树种比例、灌木种类及盖度、草本植物主要种类及盖度以及地被物厚度及盖度.
2.2.5主要动物种类分别在纯林和混交林的标准地及附近调查动物出现的种类及频度.
2.2.6主要害虫的危害情况按照标准地调查法,在样方内进行昆虫种类及密度的调查,对造成灾害的华山松木蠹象和华山松球蚜,在样方内按相应分级标准对样株进行调查,计算危害指数.
2.2.7主要病害危害情况分别在纯林和混交林的小样方内对华山松腐烂病,按分级标准,对样株进行调查,计算病情指数.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土壤性状华山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类型均属山地黄壤,纯林土壤的平均厚度115cm,其中A层18cm,B层40cm,土壤pH4155,平均速效氮含量217545mg/100g土、速效磷含量11227mg/100g土、速效钾含量3197mg/100g土;混交林土壤平均厚度110cm,其中A层20cm,B层45cm,土壤pH值4187,平均速效氮含量3615045mg/100g土、速效磷含量017685mg/100g土、速效钾含量10106mg/100g土;纯林与混交林对比情况见表1,图1.表1数据及附图表明,纯林与混交林土壤均属同一成土母岩上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在结构和厚度上差异不大,但由于混交林枯枝落叶较纯林多,林内生态系统较纯林复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纯林高,土壤微生物活动较纯林频繁,造成混交林土壤肥力较纯林高,氮、钾含量也高,磷含量出现反常现象,可能是由于混交树种对磷的吸收较强的缘故。
3.2林内温、湿度华山松纯林与混交林林内温、湿度对比表(表2)表明,纯林冬、春季林内温度较混交林低(冬季低415%,春季低917%),湿度较混交林高(冬季高1012%,春季高1419%);夏、秋季纯林内温度较混交林高(夏季高412%,秋季高016%),湿度较混交林低(夏季低217%,秋季低613%).其主要原因是,冬、春两季混交林中麻栎枝叶枯落,郁闭度降低,林内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夏、秋两季混交林内麻栎枝叶繁茂,林内光照减弱,湿度增大.由此看来混交林较纯林对温、湿度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3.3水土流失状况华山松纯林与混交林水土流失对比表(表3)表明,在降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纯林内地表径流量及泥砂含量均高于混交林;混交林内地表径流量较纯林少1615%,泥砂含量少2917%,混交林对降雨的截留作用明显优于纯林,保水、保土、保肥效益较纯林好.
3.4植被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内植物种类较纯林多;灌木盖度和草本盖度的平均值混交林高于纯林;地被物厚度混交林也高于纯林,覆盖度基本一致。
3.5主要害虫的危害情况混交林内昆虫种类较纯林多(包括天敌),种群数量较纯林少;华山松木蠹象和华山松球蚜危害程度纯林均高于混交林,其中:木蠹象危害逐年变重,混交林加重程度较纯林缓慢;球蚜4月份危害最重,危害程度年变化纯林较混交林起伏大,见表5.对纯林和混交林危害指数作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木蠹象T=51808>TA=0101=31355,差异极显著;球蚜T=31538>TA=0101=31355,差异极显著;表明混交林对主要虫害的抗御能力较纯林强.
3.6主要病害危害情况华山松腐烂病对混交林危害较纯林轻,危害程度年变化纯林较混交林起伏大,见表6.对华山松纯林与混交林腐烂病病情指数危害程度作T值检验,T=31381>TA=0101=31355,差异极显著,表明混交林对主要病害的抗御能力较纯林强.
4结果与讨论
4.1生态效应产生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混交林与纯林由于树种组成不同,造成林内温度、湿度、土壤微生物活动、地被物厚度等因素的差异,混交林内灌木、草本种类较纯林多,覆盖度较纯林高,土壤微生物活动频繁,并且雨季混交林树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较纯林大,林内灌木、草本、地被物等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也较纯林好.因此,树种组成不同是造成纯林与混交林生态效应产生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
4.2病虫害危害程度差异显著的根本原因混交林与纯林由于树种组成不同,林内温度、湿度、光照、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因子不同,混交林内生态系统较纯林复杂,生物种类多,病虫害自然控制因素(包括天敌等)多.同时不同树种混交对病虫害的传播具有生物抑制和阻隔作用.由此说明,造成华山松纯林与混交林病虫危害程度差异显著的根本原因是林分内树种的组成不同
4.3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途径混交林与纯林比较,混交林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防火效应和美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纯林.合理营造混交林是推行森保工程可持续控制和进行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最佳途径.
本教材适合七年制和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用,也可作为医学各专业研究生的选用教材。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学习医学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既要较系统地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进展。本书介绍的医学分子生物学知识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第2章至第10章介绍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基因和基因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基因组核酸的复制与损伤修复、基因表达和功能蛋白质的形成与降解、基因表达的调控、细胞间通讯与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第11章至第13章介绍基因操作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基因分析、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克隆与表达的有关基本知识和研究策略,这些知识是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掌握医学各学科研究进展、了解分子生物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第14章至第18章介绍疾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主要介绍基因和基因组、细胞间通讯和信号转导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医学分子生物学主要栏目】专家述评、论著、综述、研究快报。
获奖情况:1990年《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获三等奖
国外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化学文摘(网络版)》、《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关键词: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3-02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相关的许多学科领域。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使命,就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而对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提供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方法[1,2]。对医学各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学习和掌握扎实的分子生物学知识,是将来成为合格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内在需求和必备条件。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是本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从1994年开设以来,一直是全校基础与临床专业共计400余人/年的硕士研究生必修课,2010年后改为选修课。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日新月异,虽然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但沿袭旧有的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已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1)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里学生自主学习、交互式团队学习的模块少,学生未能养成自主阅读文献、集体讨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2)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专业背景及研究方向差异较大,课堂讲授难度较大且有时收效不好;(3)部分内容理论性强,较为枯燥且不属于学生的研究方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4)在教学内容上只关注教材讲授而不重视其专业发展方面的探究,虽然分子生物学教材内容时有更新,但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不能及时涵盖,这将使教师更新知识的主动性下降,同时研究生也会失去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兴趣。(5)期末考试闭卷问答式方式由于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的限制,而不利于开拓研究生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培养;(6)在成绩评价上,未能对学习积极的学生加以激励。
二、教学改革内容及方式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对2012级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我校2012级选修《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研究生共279人,将其分为两个班,其中基础专业和部分临床专业共105人为1班,其余临床专业174人为2班。本学期对1班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活动,对2班学生仍按往年教学模式正常上课作为对比。本次教学改革活动的方式为:将1班的105名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中外文文献,内容可以是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经典理论、热点问题或最新研究进展(如:PCR技术、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药物基因组学)等,小组同学分析讨论后将文献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分别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各抽取4~5个课时在全班进行读书报告,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报告,报告时间15~20分钟,报告完毕由学生提问及老师点评,每小组共计耗时30分钟,期末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分析比对。
三、考试成绩分析
我们对1班和2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1班的考试平均成绩比2班高出3.07分,且1班的最高分(88分)和最低分(59分)均分别高于2班的83分和43分。其次,1班不及格人数为1人,不及格率为0.95%;2班不及格人数为13人,不及格率为7.47%。两班比较不及格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箓0.05)。表1结果说明1班考试成绩明显超过2班。
四、本次教改活动的思考
经过本次教改活动,我们体会到: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的基础教育不同,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创新性。教师虽然是授课环节中的主导者,但学习是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教师在讲台上的授课过程,也应是台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外,还更应该注重培养研究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塑造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本次在2012级研究生1班通过进行读书报告,首先优化了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查找文献、归纳总结文献并制作课件等,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口头报告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将来的研究工作和毕业论文答辩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次,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只有几十分钟,时间远远不够,只能是内容上的引导,而切实掌握的知识还有待于学生课后的学习与思考,这就要求研究生必需树立主人翁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学过程并培养创新精神。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在课间以及课程结束后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问题,这说明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但本次教改活动也有不足之处。从老师授课的情况和学生咨询的问题来看,大部分研究生对实验技术的理解及操作很弱,由于本校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课程已交给学校“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室承担,本次教改未能涉及到实验技术方面的改革。因此如何提供更好的实验室条件,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是我们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十分迅速,而本校使用的教材相对陈旧,虽然老师在讲授时可以适当介绍新的研究进展,但陈旧的教材不利于学生自学。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考虑过师生讨论、互动式的教学,但由于授课人数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甚至少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获取学分,对本课程毫无兴趣等诸多原因,最终本课程36学时的教学中,大部分仍然是采用老师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经过对《医学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深知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变革教学思路,体现以“医学”为中心,并调整教学内容使之与科研课题需求相结合,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等,将成为教研室教学改革重点思考的问题。作者认为可以考虑在授课中尽量引用科学先驱们的成功事迹,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授课;在讲解分子生物学经典现象和原理时,可以从相关现象的发现、科学家如何提出假设、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假设的思路,在讲解中引导学生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在介绍新进展时应充分结合生活中和医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述,明确本学科同临床的联系程度,这不仅强调了学科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强了研究生学习的迫切性,使他们真正喜爱这门课程,同时能高效地接收相关理论知识,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上是本教研室为适应教学改革需求,在研究生层次上的分子生物学教学的一些尝试与体会。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还将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使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走上新台阶,使学生学以致用,努力创新,最终成为教学、科研、医疗的栋梁之材。
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民族院校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46-01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建设好《微生物学》课程,对于提高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一方面由于微生物本身个体极其微小,肉眼难以看见,其生命活动规律不易被人们所知;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学领域中的内容日益丰富,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这样的客观情况势必给《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民族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创建精品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的重要依据[1]。因此,正确选用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任务的重要保障。国外有关微生物学相关的教材层出不穷,但当前出版周期最快的要数美国的L.M. Prescott编著的《Microbiology》,先后经哈佛、耶鲁、伯克利等著名大学100多位教授、专家进行校审,以它的新颖、先进、丰富而被广大微生物研究学者认可。此外,充分发挥利用“外国生命科学教材中心”平台,对国外优秀教材进行研究、剖析、比较,这不仅是紧跟国际先进水平,取人之长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扩展思路、站高看远的重要途径。
课程内容是决定或影响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2]。20世纪后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生命科学都推进到分子水平上来,促进了微生物转录组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微生物分子进化学、微生物结构生物学等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目前DNA测序和宏基因组学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建立了一套从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中提取、纯化DNA,并进行测序与宏基因组学分析的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在“种”的水平上鉴别出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的微生物,为相关的公共医学、城市规划和雾霾治理等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因此,教师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将科技前沿信息贯穿于基础知识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且《微生物学》课程中涉及的有些概念或理论过于抽象,采用传统方式授课既枯燥又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原理和技术方法时会觉得抽象、乏味。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声图并茂的方式,将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自由传播,不仅丰富教学内容的信息量,还能克服书本知识的教条与乏味,把晦涩难懂、抽象性、阐述性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果[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限于学时无法在课堂上完整播放的微生物学教学录象,如“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高压灭菌”、“无菌操作技术”等放在网站上,使学生能随时在线或下载后观看,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调整教学程序,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采取先讲、后看、再操作,最后进行集体讨论的教学程序,充分做到学中教,教中学。而就目前来看,普通高校微生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都是独立开课,通常是先上理论课再上实验课,然而实验教学往往滞后于理论知识,没有及时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进行实验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势必会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3 建设创新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微生物学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生命科学,广泛应用于发酵工业、食用菌生产、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抗生素生产以及制药工程、生态和环保等领域。因此,鼓励大学生以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为科研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和实施学分认证、学分替代和学分奖励等有效机制,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成才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环节的热情和潜能。
此外,校企双方可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学生在课余时间赴微生物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与国际生物技术资深科学家共同工作;促进校企联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企业创新基金、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市立项课题。
4 结语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学科,其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学内容上,要适应学科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上,要发挥多媒体优势,通过教学模式的调整,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上,建设创新平台,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探索,结合本校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体系,使《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真正跟进本学科的发展,真正适应民族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秦秀丽,孙佳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1):79-81.
作者:马超 蒋一婷 徐桂娟 郑彩霞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一主两翼,两渠相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获取知识、增强能力、素质养成”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为两翼,以第1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第1课堂与第2课堂2个渠道的融合,以及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3个层次为一体。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每年招生2个班,在校生人数维持在每年260人左右;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生物技术专业招生质量逐渐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了招生录取分数位居全校前3名和95%以上的就业率。但是,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增加所培养专业人才的竞争力,仍应成为生物技术专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之一。因此,笔者在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体会,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进一步明确、细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的比较优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2]。加强办学特色建设是林业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大学的学科建设是大学工作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因素,建设特色学科是林业高等院校加强办学特色建设的关键;而建设有林业特色的学科就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抢占学科制高点,注重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3]。目前,全国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几百所,如果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缺乏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没有自己的侧重点,那么所培养的毕业生就难以在众多的相同的专业人才中占得就业先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以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为主,另外还设置了一些专业选修课。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基本上是全国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遍采用的模式,没有体现出林业行业高校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同时,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与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相比,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等方面,均大同小异,差异不超过15%。因此,建设体现林业行业特色和专业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应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林木花卉良种繁育研究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地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同时还拥有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以及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和细胞生物学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可见,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具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并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经验。因此,把“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能够充分反映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研特色和行业特色。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生物技术专业细分为“林地资源培育”和“林地资源开发与利用”2个专业方向,其中“林地资源培育”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遗传育种相关的课程为主,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培育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林地食用和药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关的课程为主,如开设药用植物学、天然产物化学、生物药剂学、生物药物学、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药物分析化学等,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再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开设选修课程,并尽可能使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系统化,切实体现行业特色,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例如,可以借鉴复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选修课体系,其系统地开设了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制药、药物分析方法与应用、新药研发概论、药物遗传学、药事管理学、药学文献检索、药用微生物学等30多门与药学相关的选修课,充分体现了其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药学”特色。
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重点课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4部分。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主要是依据教育部的生物技术专业规范而设定的,各个高校基本大同小异,所以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成为体现专业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由于没有确立明确的特色培养方向,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度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且不断地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希望课程体系能够涵盖本科毕业生就业、考研可能需要的所有专业课程。例如,由于生物制药领域就业前景较为乐观,所以为学生开设了生物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分析技术、药政学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参考药学院开设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对“如何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知识背景相融合”“如何体现出与药学院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区别”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显然,单纯地开设生物制药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完全照搬药学院等其他院校相同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不可取的,也无法体现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目前,林业系统,尤其是林业基层单位,对林地药用资源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巨大,尤其缺乏具有林业知识背景、熟悉林地药用资源、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制药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生物制药技术方面的课程,如生物技术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等课程,与“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一专业方向紧密结合,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与生物制药技术相结合,才能使生物制药技术落到实处,并使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充分体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除了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之外,还要突出重点课程。选修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而思考和创新的空间被压缩。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大学3年级上学期的必修课学时就达414学时,再加上选修课的学时,总学时可达500学时。这意味着1个学期的开课数量超过10门,学生每天至少要进行6学时的课程学习,由此学生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所开课程往往存在内容重复或相互重叠的现象。例如,生物制药课程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等课程就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基因工程课程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细胞工程课程与细胞生物学课程之间也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因此,笔者建议,要精简课程体系,协调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突出重点课程和课程重点内容,强调课程特色,以降低课时总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供空间和创造条件。
加强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衔接为了强调化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对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规范》对这类课程的修读学分做了硬性规定,如化学类课程不少于13学分,数学、物理不少于8学分,计算机类不少于6学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基础学科尤其是化学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例如,北京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20学分的化学类课程(含实验)、8学分的数学类课程;清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4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2学分的数学类课程。而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8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1.5学分的数学类课程,且学生修读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全部学分需达到37.5分,占全部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4%。这使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大学第1、2学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课程学习了。但是,遗憾的是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似乎正成为专业课程改革的死角。由于这部分课程均由理学院等外院教师负责讲授,而授课教师对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需求缺乏了解,教学内容大多拘泥于讲“试题”和“公式推导”,侧重于推理、原理讲解和逻辑分析,缺乏案例分析和应用,更缺乏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课程(共计11.5学分),学习时间分别安排在3个学期,但最后的结果是当在专业试验课程中面对简单的试验数据时,却鲜有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统计学知识;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t检验和F检验都不知如何运用。因此,笔者认为,生物技术专业应该加强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改革,特别是要加强这些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优化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布局由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修读学分占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所以很多高校将这2类课程放在大学第1、2学年集中开设,而把专业课主要安排在大学第3、4学年。然而,在大学第3、4学年,学生面临着来自考研、出国深造、英语等级考试以及就业、毕业设计和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压力,难以把全部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因此,笔者建议,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要打破目前的这种条块化课程分配格局,将人文社科类课程适当分散安排在大学的4个学年里;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专业引导性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的第1学年,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第2学年;同时将免疫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其他选修课之前。这样,学生既可以尽早接触专业课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可以提高学习基础课程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第3学年专业课学习的压力,提高对专业知识尤其是其他选修课程内容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此外,在课程安排的细节上,应该认真考虑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例如,目前生物技术专业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就有些不妥,应予以适当调整。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工程类课程的“工”科内容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以理科为主、工科为辅的理工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等工程类必修课以及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制药等选修课程。然而从课程教学大纲来看,这些课程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适当搭配了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但几乎没有工科方面的教学内容。这势必造成学生对生产设备缺乏必要的了解,在中试和生产车间实际操作环节中缺乏相应的生产设备维护、维修的基本知识。因此,笔者建议,对现有的工程类课程,要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增加工艺学、设备、化工原理等方面教学内容的讲授比例;同时开设1~2门工科类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工科基础知识。
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规范学术道德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因此,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科研素质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现在,很多课程的考核均采用撰写论文或者综述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如何查阅文献、引用文献、撰写论文,有些学生到毕业都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在很多学生头脑里,撰写论文似乎就是百度、谷歌搜索外加复制、粘贴的过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不是全文照搬,经过适当拼凑加工就不算论文抄袭,更谈不上对论文所引用、参考的文献进行认真的选择和甄别了。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入校之初,高校就应该开设“文献检索”必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中英文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文献的引用规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专业规范和学术道德。例如,浙江大学开设的“生物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复旦大学开设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都颇有实用价值,值得借鉴。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查阅文献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为此,笔者建议,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可以尝试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生物统计、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集合为一个模块,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在大学第2学年开设。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学术道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合并、联合办学、共建等已成为高校体制改革的主题。过去条块分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在被条块结合的体制所取代,高等教育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林业行业性高校,做好行业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工作将有利于丰富林业高等院校的内涵、增强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力、提高林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4]。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2006级)考研率达41.82%、就业率达94.55%,应该说又是成绩卓著的一年。但是,挑战依然存在,形势依旧严峻。因此,加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仍不容忽视。通过明确、细化专业培养特色,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布局,加强课程间的衔接,适度调整理科、工科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学术道德的规范,可以使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为科学、特色更为突出;可以进一步突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的专业特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为我国林业领域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生物技术实践技能的林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 平台 模块 课程群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中极为重要、极为活跃的科学领域,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进展迅速,连同近年来该领域又逐步发展形成的蛋白质工程、生化工程技术等,已在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郑州大学在原有“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开设及建设的基础上,于2007年起设立“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的设立不但将对河南省生物工程与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郑州大学工程学科的综合实力。2008年郑州大学将“生物工程”专业列为全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专业,要求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并将相关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进一步进行整合,制定出新的培养方案。生物工程专业旧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专业开办申请时参考教育部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拟定的“生物工程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制定的,为此我们根据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精神及要求,结合学科发展特点、国内外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以及郑州大学生物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实际,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建设,以期满足生物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认真组织调研,学习国内相关高校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经验
在明确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对国内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及部分地方特色高校开展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与做法进行了认真地调研和分析,重点围绕生物工程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专业教育带来的影响、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整合重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探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科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总结。通过调研,负责“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老师及教学委员成员深受启发,对充分学习和借鉴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经验,以及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方向、理请办学思路,明确生物工程专业模块设置方向等具有积极意义。
二、瞄准学科前沿及国家生物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随着生物工程与技术学科的迅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能源、环境等行业,发展日新月异。2007年2月28日,国务院召开“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会议,强调“十一五”期间,要把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放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行业,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大型生物企业和生物产业基地,使生物产业真正发展成为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效益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整合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确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框架
基于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于,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充分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经验与做法的同时,我们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进行了认真整合。
1.原有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
问题主要反映在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及课程体系结构两个方面。前者有:(1)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单一。主要是分散的课程实验,缺乏集中安排的课程及专业综合实验、专业课程设计及各种实习、实训等;(2)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严重不足,急需加强建设以满足实践实习教学;(3)实验教学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偏少,需要进一步增加。(4)没有完全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实习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与生物技术专业相比,生物工程专业办学需要进一步与企业密切联合。
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包含有必修课(含公共、学科基础及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学科基础及专业限选课)和选修课,总学时和学分分别达到3410学时和182分。必修课过多(尤其是大平台课),选修课较少。必修课学分比例甚至达到60%以上,挤占了学生对专业及其它课程的自主选修学分。同时,大量的课堂教学也同样挤占了学生对其它课程自主选修,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知识点整合
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学校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其它高校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学科本身特点。具体措施有:(1)知识体系重叠部分前移讲授。根据学科特点,召开课程体系论证专家会议,充分征求教师和专家意见进行调整。(2)公共基础平台课进行尝试性改革。压缩部分课程学时、学分等;(3)对生物学基础课程进行整合。根据专业特点,将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整合为普通生物学开设,增加专业选修课比例,学科群课程增加前沿性、应用性课程比例,多学科知识点重新梳理、衔接,强化实验实习环节,以及将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合等。(4)明确各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边界,界定各门课程的讲授范围,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和脱节,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注意学科间知识的衔接、推进、渗透及有机联系,克服课程之间的松散性,压缩、删减课程重复和内容陈旧的部分,将新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与合理编排,培养专业范围宽、基础知识厚、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3.教学内容知识点及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框架的确定
参照教育部专业规范重新梳理知识体系及知识点,明确生物工程专业共有的100多个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单元分属于不同的专业知识领域,同时开设理论课并配备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加强学生创新、动手能力培养。这些知识领域包括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发酵工程、化工原理、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反应工程、发酵工厂设计概论等。
四、按照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特点,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学科发展迅速,其中生物制药、发酵工程领域在整个生物技术产业中产值及行业规模较大,从就业和学科前景来看,我们计划设置上述两个专业模块,即生物制药模块(服务于制药领域)和发酵工程模块(技术服务于多农业、能源、环保、制造等多个领域)。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新的培养方案设置要求,我们按照“平台+模块+课程群”的体系制定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掌握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掌握生物制药或发酵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制药或发酵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化工程原理、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宽泛的文化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不仅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且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生物学、生化工程原理、生物制药或发酵工程领域核心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生物制药或发酵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熟悉生物工程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专业模块方向设置及主要课程
1.生物制药模块
主要课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免疫学与抗体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原理、生物技术制药、发酵工厂设计概论、生物工程产物分离技术、药学概论、生物化学综合实验、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设备、实验动物学、工程制图。
2.发酵工程模块
主要课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环境微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微生物生理学、发酵工厂设计概论、生物工程产物分离技术、仪器分析、生物化学综合实验、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设备、微生物学综合实验、工程制图。
“生物工程”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除包括上述模块设立外,特别注重减少课堂教学总学时数,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推动创新型教学及人才培养。规定本专业须修满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课程学分173学分,其中平台课95学分(比例54.5%),模块课5分(34.0%),课程群1分(比例11.0%)。使得课程体系结构更为合理,更加有利于将学生从填鸭式的课堂教育中解放出来,对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生物工程类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碧林,张敏,毛治超,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J].高教论坛,2006(4):59-61.
[2]韩雅莉.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90-93.
[3]易自力,周朴华,曾宝成,等.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1999(7):46-47.
[4]李庆杨,李明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1)37-38,46.
[5]龙健,乙引.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S):221-223.
法 对南京大学口腔医院199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23例RA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分型。结果 23例RAB患者中,有20例复发1次,3例复发2次,共复发26次。23例患者中,19例首次手术治疗采用刮治术,4例首次手术治疗采用根治术;复发后4例患者采用刮治术,19例患者采用根治术。26例次RAB的影像学分型:12例次为多房型,6例次为单房型,8例次为外周型;病理分型:21例次为滤泡型,5例次为丛状型。刮治术后复发者以多房型最多(11例次),根治术后复发者以外周型最多(8例次)。结论 刮治术后成釉细胞瘤复发率明显高于根治术后;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浸润性较强,易于复发。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复发; 治疗; 影像学分型; 病理学分型
[中图分类号] R 739.8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1182.2012.02.009
Comprehensive study on clinic presentation, radiology and pathology of recurrent ameloblastoma Lin Zitong1, Wang Tiemei1, Chen Fei2, Deng Runzhi3. (1. Dep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adiology, School of Stomat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8, China; 2. Dept. of Pathology, School of Stomat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8, China; 3. Dep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School of Stomat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 presentation, radiology, pathology of recurrent ameloblastoma(RAB). Me-
thods All RAB cases accepted treatment in School of Stomatology of Nanjing University during 1996.1-2008.3 were retrospected. The clinic presentation, the rad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23 RAB patients during 1996.1-2008.3. 3 patients recurred twice, 20 patients recurred once, and 26 cases were found together. 19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conservative surgery while 4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radical surgery in the primary treatment; 4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conservative surgery and 19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radical surgery in the recurrence. The rad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included 12 cases multicystic, 6 cases uni-cystic, and 8 cases extraosseous. The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included 21 cases follicular ameloblastoma, and 5 cases plexiform ameloblastoma. The multicystic after conservative surgery(11 cases) and extraosseous ameloblastoma after radi-cal treatment(8 cases) were more than others according the rad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Conclusion Con-servative surgery has apparent higher recurrences rate than radical surgery. The follicular ameloblastoma has more aggressive biological behave and is more liable to recurred.
[Key words] ameloblastoma; recurrence; treatment; rad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成釉细胞瘤是常见的颌骨中心性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典型的成釉细胞瘤可侵袭性持续生长并可浸润周围组织,是颌面部最易复发的肿瘤之一[1-2]。本文对经手术治疗后在原发部位或邻近部位发生的26例次复发性成釉细胞瘤(recurrent ameloblastoma,RAB)进行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RAB与原发性成釉细胞瘤的不同[3-4],同时对其复发原因及生物学行为进行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南京大学口腔医院1996年1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23例RAB患者的完整资料,并对其术后随访至2010年9月。23例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0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42.3岁。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方式、复发间隔时间、复发部位、复发次数和术后随访结果等项目。
1.2 影像学分析
23例RAB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全部患者摄取
的曲面体层片和部分患者的下颌骨侧位片、头颅正位片、颌面部CT等。根据《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5]
的描述,结合本研究RAB的影像学特点,将RAB的影像学表现分为多房型、单房型、外周型共3种。多房型包括分房大小不等型、蜂窝伴多房或单房型;单房型为单房状低密度影像;外周型是指发生于牙槽区、颌下、咽旁等非颌骨中心区域的RAB。
1.3 病理学分析
所有病例的手术标本经常规固定、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aematoxylin-eosin,HE)染色后保存。本研究针对复发性成釉细胞瘤,按照主要类型分为滤泡型和丛状型[6],并将病理分型与影像学分型及治
疗方式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RAB患者的临床资料
RAB患者共23例,1996年1月―2008年3月期间有20例患者复发1次,3例复发2次,共复发26次。26例次复发中,手术治疗与复发间隔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为28年,平均为7.49年。对所有患者1996年1月之前的发病情况进行病历资料的追溯并随访到2010年9月,共有13例患者有2次或2次以上的复发。RAB的复发部位:26例次RAB中,有15例次为颌骨内复发,8例次为非颌骨内复发,3例次复发于颌骨并累及周围软组织。8例次非颌骨内发生的RAB,有3例次复发于牙槽区,5例次复发于颌下、咽旁等颌骨周围的软组织间隙。
23例患者的治疗方式与术后随访情况见表1。19例首次手术治疗采用刮治术,4例首次治疗采用根治术。1996年1月―2008年3月复发后,于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治疗期间,4例患者采用了刮治术,19例患者采用了根治术。
23例患者术后随访至2010年9月,4例采用刮治术治疗的患者有2例未复发,2例复发;19例采用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有17例未复发,2例复发于咽旁、颞下凹区,其RAB生物学行为极富侵袭性,最终死亡。
2.2 RAB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分型
26例次RAB的治疗方式、基本病理分型与影像学分型见表2。1例患者行刮治术后复发的曲面体层片见图1。1例多次复发患者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见图2。
A:2007年2月3日诊断为原发性成釉细胞瘤;B:2007年2月27日实施刮治术;C:2007年4月28日术后复查,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周膜较2007年2月27日增宽,根尖周骨质有吸收();D:2008年1月11日术后复查,下颌第一磨牙远中出现囊性低密度影,边界局限硬化()。
影像学分析:26例次RAB中,12例次为多房型,6例次为单房型,8例次为外周型;结合治疗方式分析,刮治术后复发者以多房型最多,为11例次,占42.3%,根治术后复发者以外周型最多,为8例次,占30.8%(表2)。病理学分析:26例次RAB中,21例次为滤泡型,5例次为丛状型;结合治疗方式,21例次滤泡型RAB中,刮治术和根治术无明显差异(12∶9);丛
状型RAB中,4例次采用刮治术,1例次采用根治术(表2)。结合病理分型和影像学分型,RAB以滤泡型占多数,有21例次(21/26),其中多房型滤泡型10例次(10/12),外周型滤泡型7例次(7/8),单房型滤泡型4例次(4/6)。
3 讨论
3.1 RAB的多次复发及外周复发原因探讨
本研究中23例成釉细胞瘤患者中,随访到2010年9月共有13例(56.5%)患者发生了2次及2次以上的复发。本研究中RAB表现出的多次复发,笔者认为与成釉细胞瘤的生物学特点和手术治疗方式密切相关。成釉细胞瘤具有浸润性成长的特点,因此单纯刮治治疗后易复发[7]。本研究中7例首次手术治疗和复发前手术治疗均为刮治术的患者均发生了多次复发。此外,本研究中3例首次治疗和复发前手术治疗行根治术的患者,再次复发时位于牙槽区、颌下或咽旁等非颌骨内区域,这体现了成釉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部分成釉细胞瘤侵袭性很强,可浸润到邻近软组织内发生复发。
3.2 RAB的治疗方式与复发
从首次治疗方式来看,23例复发性成釉细胞瘤患者中,19例患者首次手术治疗采用刮治术,4例采用根治术,刮治术后复发患者明显多于根治术后。本研究中13例多次复发的患者,3例首次治疗为刮治术的患者即使在二次治疗时采用了根治术,仍然发生了颌骨外周区域的复发。该结果提示:首次治疗对
成釉细胞瘤的术后复发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恰当的手术治疗破坏了原发性成釉细胞瘤的完整性,易于造成肿瘤的残留和种植进而发生多次复发[8]。23例
RAB患者在1996年1月―2008年3月入住南京大学口腔医院治疗时,4例患者采用刮治术,治疗后有2例复发,另外2例年轻女性患者为单房型,术后随访至2010年9月未见复发;19例采用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有17例无复发,另有2例患者成釉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恶劣,多次复发后复发于咽旁、颞下凹区,最终死亡。总体来看,成釉细胞瘤刮治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根治术后,尤其是首次治疗方式对成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的影响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