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舞蹈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时间:2023-12-19 11:29: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舞蹈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
在幼儿舞蹈的启蒙阶段,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长期训练有效提高孩子的耐力和灵活性,有助于儿童形体的健美,培养内在气质、美化身段,提高人对自己欣赏和自信心。从而使儿童的身体塑造的更挺拔,肢体更灵活,身体各部位更加协调。然而任何一项课堂教学内容,都不应该让幼儿觉得困难,要使幼儿觉得是一件有趣的事,能跟老师进行愉快的合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幼儿生活天地取材进行教育。动作有趣、音乐好听,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舞蹈,增加了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学得快、也学得好。
软开度训练是舞蹈身体素质训练基础项目之一。软开度训练,许多幼儿感到害怕。如能用儿歌结合舞蹈动作和舞蹈小组合的兴趣教学,使幼儿对舞蹈产生了学习舞蹈的激情,他们就会乐意与老师合作,努力克服训练中的困难并落实在行动上,一切从兴趣出发,让幼儿从被动变为主动,培养意志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
二、幼儿学习舞蹈的模仿性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内容。幼儿学习舞蹈模仿的过程首先是进行舞蹈知识学习的过程。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学习舞蹈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是幼儿知识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那种认为舞蹈无知识可学的看法是极其片面与错误的。还应看到,一段好的舞蹈音乐,一部好的幼儿舞蹈作品,就是一本好书,幼儿从中可以学到自然、人文、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更可以培养幼儿的表现创造能力。
幼儿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他们感兴趣的都要去学,学习的一种突出形式就是模仿。模仿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能力的最主要手段,他们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用双手向下按两下比作浸泡毛巾,两手握拳向相反方向转动比作拧毛巾,双手在两前绕圈比作洗脸;他们还喜欢模仿各类动物,如:小鸟飞,小鱼游,青蛙跳,小鸭走;又如学习骑马,刺杀,开炮等等。幼儿舞蹈活动中想象与联想所揭示的知识性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因此在幼儿舞蹈中模仿性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三、创设环境让幼儿大胆表演
舞蹈的要义之一即自我表现,一堂课幼儿在老师的指挥下重复练习,哪怕一个小动作没做好,也要从头到尾练一遍,时间一长幼儿疲惫不堪。简单、反复的训练会使感情割裂,使人变得机械枯燥,如果留点时间给孩子自己来做一做、想一想,调整学习状态,促使幼儿大脑活跃、兴奋,经过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有所选择地进练习,效果会更好。请一些幼儿来当小老师,让他们带领其他幼儿进行练习,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也可教其他幼儿 一些东西,得到能力上的锻炼。
四、培养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想象力
舞蹈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幼儿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如幼儿舞蹈《让座》,表现了小姐姐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的故事,舞蹈中有让座、搀扶等细致的情节表演,在排练过程中要求幼儿不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而是通过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发自内心地将具体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它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幼儿在学习表演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懂得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些平时需要无数遍的说教才能使其明白的道理。再如根据歌曲改编的舞蹈《国旗国旗我爱你》,歌曲曲调节自然流畅,歌词朗朗上口,再编配上幼儿感兴趣的舞蹈动作,使爱国主义这抽象、深刻的教育内容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在幼儿边唱边跳的真切表演过程中完成了,此外通过舞蹈还能培养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劳动习惯,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尊敬师长的礼貌习惯及具备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等等。
舞蹈的想象力是什么呢?爱因斯坦曾言:“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幼儿舞蹈中他们可以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可以像机器人一样所向无敌,还可以与小星星打电话,在弯弯的月亮上荡秋千等等。这种想象既是幼儿与万物交流的桥梁,又是产生夸张,虚拟,幽默的重要手段。所以幼儿在想象过程中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对于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童幻性,是幼儿舞蹈艺术的特点。
一、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开展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思维与身体的协调发展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舞蹈艺术中包含各种不同的动作,长期练习这些动作有助于学生思维与身体的协调发展。各种训练动作以及不同动作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可以改善学生的形体美,如果学生有不良的体态也可以得到较为及时的纠正。另外,舞蹈动作也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思维能力,在舞蹈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都将得到极大的发挥,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总的来说,舞蹈艺术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化艺术,高校学生学习舞蹈艺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舞蹈艺术与戏剧、美术、音乐等有着较多的共性,即对个人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极强。高校舞蹈教育更具专业性,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艺术培养。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的展开,其目的不仅在于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通过该阶段内的舞蹈训练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专业性的舞蹈艺术者,从而实现对我国舞蹈艺术的传承。
(三)促进学生内在品质的完善与发展
舞蹈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内在品质的完善与发展。首先,舞蹈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高校开展的舞蹈教育通常是团体性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为了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学生需要遵守课堂纪律与其他人进行协同配合,从这一角度来说,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交际能力。其次,舞蹈动作的锻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舞蹈艺术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挫折,并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这就是说舞蹈教育能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起到良好的促进和引导性作用,可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发展健康。舞蹈艺术是一种兼具综合性与复杂性的艺术,要想获得成就,学生需要加强学习与练习,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将得到极大的完善与提升。总的来说,舞蹈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也是对学生内在品质的一种锻炼,只有拥有坚强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因此高校舞蹈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开展的途径
(一)加强对舞蹈的正确认识
对舞蹈的错误认识阻碍着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的顺利展开,通常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舞蹈艺术的形式就是歌伴舞,舞蹈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而舞蹈艺术主要是为了衬托音乐艺术,有些人甚至将广播体操也纳入到了舞蹈的范畴,实际上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为了提升舞蹈教育的质量,必须要对这些错误思想加以纠正,从而营造出较为和谐的教学氛围。舞蹈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它是通过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具有较高难度的形体动作,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舞蹈兼具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教师与学生都要参与学习,从而明确什么是舞蹈,为舞蹈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还应当明确舞蹈的作用,了解舞蹈对自身能力、素质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够认同舞蹈教学,愿意学习舞蹈。
(二)提高舞蹈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是推动舞蹈教学展开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当意识到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并聘请具有高素质的舞蹈教师,使其参与到舞蹈教学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素质的影响,因此提高舞蹈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是高校开展舞蹈教学的关键。一方面,高校应当增加教师数量,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继而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与进修的机会,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以往并不受重视,因此课程教学并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很多教学仅停留在理论上,教学内容的枯燥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舞蹈,更无法领会到舞蹈艺术的精髓,最终影响舞蹈教学的效果。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参与专业化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还应当组织教师参与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通过教师共同分享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舞蹈活动或者舞蹈比赛,从而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比赛中教师也可以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的完善教学工作。另外,高校还应当对教师的工作评价进行调整,定期对舞蹈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进行考核,将舞蹈教学质量与常规课程教学质量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评定与考核。
(三)促进舞蹈教学内容的丰富
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当前很多普通高校舞蹈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课程并不完全相符,教学内容多重视理论,而轻视实际舞蹈动作的练习,导致现有的舞蹈课堂内容与结构与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不符合,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舞蹈教育是否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学生的天赋和兴趣。当前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学生所喜欢的舞蹈类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研究认为,现代舞、芭蕾舞等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舞蹈类型。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些并不是高校舞蹈教学中的重点和主要的内容,舞蹈教学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仅仅是为了达到标准学分而参与这类课程,这种情况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舞蹈的主动性。高校舞蹈教学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舞蹈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差异以及能动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学生的特长。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与问询,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结果确定课题教学内容。
(四)充分发挥相关社团的作用
舞蹈教学应当渗透到高校学生的生活当中,营造良好的舞蹈氛围,提升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发挥舞蹈的作用,促进德育教育、审美教育等教育活动的展开。社团在普通高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舞蹈社团,安排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并可以定期排练舞蹈节目或者举办舞蹈类比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舞蹈。与课堂教学相比,社团活动具有更强的自主性,活动的安排与节目的练习均由学生自主组织完成,教师几乎不参与到实质的活动中。题材的选择、情节的构思、舞蹈的编排等工作均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化发展。另外,舞蹈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能够渗透德育教育,舞蹈艺术是具有深刻的内涵与情感的,学生在欣赏与学习舞蹈时能够切实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内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内在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如《爱我中华》等舞蹈作品将爱国主义内涵融入其中,学生在进行舞蹈练习时,则会深刻领悟到其内在情感。
(五)优化舞蹈教育的课程设置
舞蹈教学要兼顾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与学生外在形象的提升,普通高校所设置的舞蹈课程,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舞蹈家,而是以舞蹈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形体训练是舞蹈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因此这一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予以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形体训练,为后期舞蹈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挺拔性以及协调性,改善学生的体态与形象。舞蹈教育还应当同时设置欣赏课,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审美素质。优秀的舞蹈作品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与情感内涵,然而虽然学生可以在网络或电视等媒体上观看舞蹈节目,但是学生的欣赏能力有限,在未经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对舞蹈的艺术性与内涵进行准确的判断与解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介绍舞蹈作品的产生背景,并帮助他们对舞蹈的内涵进行解读,告知其解读的技巧,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元素;融入;舞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48-01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来了传媒艺术的不断更新,然而新的传媒元素在很多领域都被很好地利用起来,特别是“舞蹈”这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在受到传媒界新的元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舞蹈不仅是在现代,应该说从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开始,它就以各种姿态问世。在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朝飞天舞、西周巫舞和汉朝巴渝舞等;在现代有荧光舞和激光舞等。鉴于许多舞种的更新进步,所以在舞蹈的相关教学上也必须要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关于高校舞蹈课堂教学的相关现状
(一)传统的舞蹈教学形式。在高校的教学课堂上仍处于较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体制上没有更新的方法。例如:某学校一舞蹈专业课上,教学老师用壮族的扁担舞为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授课老师基本是以照本宣科的模式进行教学,先进行书本知识讲解,再进行基本动作的授课,没就其重点和细节进行传授,致使学生接受起来显得似懂非懂,领悟不了其中所要呈现的精髓[1]。因此可以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透彻地领悟舞蹈所表现的意义,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舞蹈的教学观念落后。舞蹈教学内容没有科学性地提高,在这个新媒体元素领先的年代,舞蹈的形式在不断更新,但所学的相关内容却还停留在原地,不仅与现代元素不相符,也造成舞蹈的教育不符合社会的现实性[2]。
(三)关于加强弘扬舞蹈的精神。舞蹈精神未能渗透教学模式中。因为没有合理利用新的媒体元素授课,使得对舞蹈形式的解析不足,造成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度不够。
二、关于新媒体元素和舞蹈课堂结合的意义
(一)与舞蹈发展的规律相符。舞蹈,其发展历程很久远,是一种从古至今都不会衰竭的艺术,从其本身来讲,它所具有的魅力不言而喻,它代表的是生活中的点滴。在不同的年代,大家对舞蹈的看法就不一样。它谱写着当时年代的社会状态、结构和社会发展,并用很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二)关于舞蹈精神的传播。舞蹈能持之以恒地发展,其关键不仅在于舞蹈的形式,更重要是传播舞蹈的精神。在以往的舞蹈授课中,授课教师没能对舞蹈精神做明确阐释,故步自封;但在当代,进行舞蹈授课时则可以利用新的元素采用新的授课方式[3]。比如:通过观看视频先了解人文风情,再观看相关的舞蹈视频。因影音资料可给心灵带来渲染感或震撼感,使得观者能更深入其中,也就促进其能更好地掌握舞蹈要领,充分展示出舞蹈的精髓。
三、关于课堂中将新元素融入后的实践
(一)以新的传媒技术和新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就是新媒体元素。现今,有一些高校已经在专业课上引用了新媒体元素,如在专业授课时的相关设备:投影、电脑、影音器材、摄像设备及电视与光盘等等,它们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不但取代了传统授课模式,还将舞蹈的新的课堂环境搬进了教室,增加了学生的领悟力,提升了上课的进度和效果。新的授课形式和新思想的传播,不但可以打开学生眼界,也更有利于思路的拓展。以播放相关视频的形式来对教师不能展示的部分作完美诠释,因媒体播放器具有慢播功能,这样便使得在较难动作展示时可以看得很清楚明白,教师再就其进行诠释,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4]。
(二)舞蹈艺术利用新媒体元素的实践。舞蹈教学不单是教学生怎样学习舞蹈动作,侧重点在于学习后能进行各种舞蹈的创作和编排,如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上会较难,但运用了新媒体元素授课后这就不再是问题了。学生在欣赏舞蹈视频的同时,对舞蹈知识和精神的传播起到了很好作用,开阔了大家的眼界。
新媒介的编程功能可以对很多新的想法进行编排,有助于帮助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5]。可以说所有艺术的根源都来自于舞蹈,它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束语
在这个对艺术追求较高的当今时代下,为了能更好地传承舞蹈艺术,更系统化教学舞蹈及提高舞蹈的进程,我们国家的舞蹈教学就需利用好新的媒体元素,亩更有效地推进其发展和革新,让舞蹈艺术与时代同步,让我国的舞蹈艺术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文畅.新媒体元素应用于舞蹈课堂教学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26(05):149-152.
[2]李晶晶.新媒体的舞蹈教学实践--评《新媒体舞蹈概论》[J].传媒,2016,(14):95-96.
[3]丁思文,彭钰.原生态花鼓灯的传承重要性与教学实践[J].滁州学报,2015,17(06):131-133.
[4]单丹.浅析高职院校音乐剧专业教学的重要元素-舞蹈[J].辽宁高职报,2005,7(05):132-133.
[5]邓宝妍.让舞蹈融入课堂,彰显音乐教学魅力[J].新课程导学,2014,(27):2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舞蹈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幼儿教育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提高幼儿的综合艺术素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幼儿园迫切需要具有唱、跳、说、弹、画等综合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舞蹈是主体教学内容之一。舞蹈技能是幼儿教师的第二教学语言,良好的舞蹈能力有助于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舞蹈课程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根据笔者从事舞蹈教育工作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 加强专业教育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学习自觉性,渴望在自己选择的专业领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加强专业和课程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理解舞蹈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大部分学前教育学生来说,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舞蹈,个别的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舞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教师就要对舞蹈课程做好学习动员,全面介绍课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要始终把幼儿舞蹈教学法的思想融汇在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熟悉幼儿各阶段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征,掌握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在每个时期所表现的情感都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会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所变化,舞蹈是他们心理情感的最好表现形式,学习舞蹈能够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塑造美好的心灵。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和激发舞蹈学习的动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走上各种岗位实施舞蹈艺术教育时,才能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幼儿舞蹈教学、创编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应当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借助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保持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利用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开展表演比赛,展示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高职学生理解能力强,善动脑爱提问,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教学中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大家共同探讨,使学生尽快明白动作要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舞蹈训练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没有强烈的自控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无法真正领悟到舞蹈艺术的真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动作和技巧,为学生树立表率作用。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在班级内树立几个典型,带动其他同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舞蹈训练中,他们大多能够忍耐疼痛,再苦再累,也能坚持下来。
2 增强学生信心
学前教育专业属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大都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且已基本处于成年阶段,对有难度的动作完成起来比较困难,从而对舞蹈训练课产生了恐惧感,出现一些消极应付甚至逃课的现象,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信心是指对行为必定成功的信念。信心是学习的强大支持力,舞蹈技巧学习需要身体的协调能力、音乐节奏感的表现能力,教师要从认知、情绪和外在意识等要素方面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困难和掌握克服困难的办法,调整情绪,增强自制力。一是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白动作要领和关键点;二是树立典型,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和肯定,对成绩突出的学生树立成标兵,带动其他同学迎头赶上;三是分组教学,肯定学生的付出,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成不同训练小组,采用优差(下转第67页)(上接第65页)组合,互帮共进;四是梯度教学,根据难易程度,对分解动作多次进行细化,循序渐进;五是开展兵教兵活动,对于一个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一名学生教练,利用课余时间练习。
3 精选教学内容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缺乏规范的、针对性强的舞蹈教材,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照搬艺术院校的教材,教学内容多、难度大,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特长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要深入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处理,精选教学内容,编制适合本院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一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切实抓好形体训练,改善身体基本条件,掌握肢体语言的基本技巧,为舞蹈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进行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及创编理论、技能的学习与实践,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全面锻炼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为幼儿舞蹈的教学、创编做好充足的准备。三是针对舞蹈课程课时短、任务重的特点,在教学时要抓重点抓关键环节。例如,在学习各民族民间舞之前,先让学生对该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做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开始训练。首先从简单的手位和脚位开始练习,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体态律动及代表性和典型性步伐,再选取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组合让他们进行实践,这样既能巩固舞蹈基础知识,也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审美水平,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
4 提升职业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教学、表演创编能力,能在幼儿教育工作岗位上运用舞蹈教学手段,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只是单纯停留在了解舞蹈基础知识和一些简单的肢体练习上,实践课时少,只有在见习和实习阶段才能简单了解学前教育工作,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不能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舞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实践锻炼,舞蹈教学脱离实际,学生舞蹈职业能力不强。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会教、会演、会编的职业全才。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演练活动。在舞蹈教学中,要注重互动式教学,在体验模仿、协作性练习、小组展示、观摩互评、总结归纳等教学环节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参与探究,进行交互式学习,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教学环境。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通过成立学生社团,开展专题展示和评比活动,活跃校园生活,展示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三是开展实习实训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育见习、实习及各种艺术实践,给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加深对舞蹈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实践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表现力等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胜利.紧围专业培养目标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J].黄河之声,2012(3).
【关键词】舞蹈创作;文化修养;影响
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67-02
舞蹈属于艺术当中的一种,其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不同于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属于视觉艺术。人们在欣赏舞蹈时,能够欣赏人体的动态美,而舞蹈作品在创作的时候,深受创造人文化修养的影响。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可分为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两个方面,想要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除了需要不断获取书中的知识以外,还需要不断经历实践的考验。
一、文化修养是舞蹈创作的基础
谈及文化修养与舞蹈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对这两者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舞蹈与文化不同,舞蹈是以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是一门能够表达情感,表现生活的艺术,而文化则是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从表现形式看两者是不同的。但这并不代表二者无相关关系。舞蹈艺术属于艺术文化中的一种,而艺术文化又是文化当中的一部分,由此可知舞蹈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一位优秀的作者能够有效地利用文字将自己内心情感或者是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表达出来,同样的一位优秀的舞蹈创作者也能够有效地利用肢体动作来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雄厚的文学基础才能够创作出来,而优秀的舞蹈作品也需要优秀的文化修养才能够创作出来,如果没有了优秀的文化修养,那么即便是能创作出来一部舞蹈作品,这部舞蹈作品也不可能是有深度的作品,这也是舞蹈与文化修养之间最不可否认的关系。
二、文化修养对舞蹈创作的影响作用
(一)在创作素材方面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可能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甚至只有几分钟,但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蹈演员想要上台表演是需要不断努力的,同样一部优秀舞蹈作品的创作也是历经“千辛万苦”的。在创编工作当中,创作素材的选择是决定舞蹈作品优秀与否的关键一步,想要使自己的舞蹈作品更突出,那么在选择创作素材时,抓住观众的身心特点与实际需求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舞蹈创作素材的选择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由于每一位编舞者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编舞者由于其文化修养的不同,对舞蹈创作素材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舞蹈的创作素材往往都来源于我们生活,要想获得优秀的舞蹈创作素材,那么编舞者必须对周围的社会环境进行深入观察,从生活当中获取创作素材,才能真正将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环境真实地表达出来。从色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发现素材,大自然各种婀娜多姿的风景给编舞者更多展现的天地,运用拟人的手法让人们在舞蹈中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从其它艺术中吸取素材,比如音乐、美术甚至于民族文化等等,这些艺术提供给编舞者更为广阔的空间。像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一些作品,列如《花木兰》《宝莲灯》《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在这些文学作品的背后都会发现一系列民族文化,让舞蹈创作有了情感寄托的对象和一条叙事的线索。文学对于舞蹈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给予了舞蹈生命力和表现力,让舞蹈升华为鲜活的艺术。
(二)在创作风格方面
在编舞的过程中,编舞者往往会在构思舞蹈框架以及舞蹈的表现手法这两方面注入自己的创作风格,而编舞者创作风格的形成往往又深受文化修养的影响。不过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舞蹈,其创作风格一定要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选择更生动、具体且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舞蹈素材能够使得舞蹈作品更加具有形象力,而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生动的形象是其理应必备的基础。纵观我国民族舞蹈,每一种舞蹈的创作风格无一不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例如:朝鲜的扇子舞,编舞者在创作过程中,其创作风格深受朝鲜民族文化的影响,由此才形成了如此具有朝鲜民俗文化的舞蹈。
三、提升编舞者文化修养的相关措施
对于舞蹈作品来说,编舞者的文化修养能够决定其艺术水平的高低,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修养的舞者不仅仅能够优美地将舞蹈动作演示出来,更是能够创作出被人接纳的优秀舞蹈作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提升编舞者文化修养的措施。
(一)加强阅读文学作品,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
阅读文学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用来提升自身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今有不少的舞蹈工作者大多都是从艺校毕业,艺校往往所注重的是对人在艺术方面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方面的培养,不少学生从小就认为文化是不重要的,这导致艺校培养出来的舞蹈工作者虽然拥有雄厚的舞蹈专业知识,但是却严重缺乏文化知识,使得不少舞蹈工作者的文学修养往往较低。而一名优秀的舞蹈工作者,除了要拥有雄厚的舞蹈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因为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创作,必定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此外,想要创作出更好地舞蹈作品,那么编舞者对其他舞蹈作品中文化含义的理解又显得十分重要。由此可见,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其所含的文化知识是非常多的,那么舞蹈创作者想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对我国戏剧文化的理解
正如我们所指,舞蹈能够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情感和灵魂。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更是数不胜数,戏剧文化便是其中一种。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在舞蹈中,纯粹的舞蹈已经无法满足编舞者的创作需求,更是无法满足欣赏者的视觉需求。优秀的戏曲文化如果能够与舞蹈完美结合,那么戏曲文化将会给舞蹈增添不一样的色彩。举例来说,由张艺谋所创作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便充分地应用了戏曲文化。《大红灯笼高高挂》之所以是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除了编舞者自身优秀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因为充分利用了京剧、皮影等优秀的戏曲文化,使得该舞蹈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戏曲文化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其主要是通过念白和演唱来进行表演的,将戏曲文化加入至舞蹈当中,那么舞蹈在创作的过程中会穿插着一些表现性和演示性的动作,这些动作更能将编舞者的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由此可知,编舞者想要创作出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加深对我国戏曲文化的认识和学习非常有必要。
(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各国文化
我国的舞蹈创作历程非常悠远,目前正处于一个理论向实践阶段转型的关键节点,在这个阶段中,舞蹈演员如果仅仅只凭自己的舞蹈经验和资质,永远无法将舞蹈作品的科学性表达出来。想要创作出具有科学文化的舞蹈,编舞者所需要面对的东西比以往要多得多。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增长,我国的舞蹈创作更是染上了现代的商业气息,使得带有商业化的舞蹈层出不穷,这对于目前舞蹈创作的D变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舞蹈创作的发展,因此编舞者必须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创作舞蹈之时避免沾染上现代商业化气息。而要想做到这一点,编舞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了解当今的时代趋势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体现人类先进文明,满足人们对舞蹈中精神文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龙金金.论文学与舞蹈塑造人物的异同[J].戏剧之家,2015(16).
[2]冯磊.民间文化在民间舞蹈创作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5(21).
[3]何奕平.试论舞蹈动作语汇与人物的塑造――以中国古典舞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5).
[关键词]幼儿舞蹈 素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63-01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儿童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审美能力、智力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对儿童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在素质教育中对少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舞蹈教学在儿童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有下面几点看法:
一、幼儿舞蹈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形成
由于少儿理解水平的限制,少儿舞蹈一般都有一定的故事性、情节性,以有利于少儿对舞蹈的理解和认识。另外为了教育儿童,舞蹈里面还蕴含深刻的教育性。让孩子在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通过故事和情节来感受和认识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以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如少儿舞蹈《三个和尚》,让孩子认识到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排练过程中,首先要孩子理解作品的内容,然后发自内心地将具体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从这个过程看,孩子表演不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表演,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作用,对于孩子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舞蹈训练本身也是对孩子品质的一种锻炼。舞蹈虽然是优美的,但舞蹈训练过程却是艰辛的。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生活中几乎没有困难和挫折,在舞蹈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孩子常常因为疼痛和劳累而掉泪。能够坚持学习,无疑是磨练了孩子的坚强意志,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幼儿舞蹈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舞蹈过程中,需要肢体各个关节部位协调运动,动作才能优美。而动作的协调能够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幼儿年龄虽然小,但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幼儿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善于幻想,喜欢新鲜富于变化的事物。而舞蹈恰恰为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对于同一舞蹈动作或同一作品,每个孩子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理解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原因在于孩子有不同的想象和不同的创造。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正是素质教育所需求的。
三、幼儿舞蹈有利于少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舞蹈可以促进少儿的生长发育
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供给,使组织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了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长期进行舞蹈训练能使身体快速增长。据调查统计,同性别年龄的少儿,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平均身高要高4~8厘米。
(二)舞蹈能够改变少儿身体机能
在舞蹈训练中,手、腕、脚、腿、胳膊各关节经常运动,锻炼了各关节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有利于少儿能够灵活自如地把握肢体动作,准确无误地完成正常乃至一些特殊的肢体运动。一旦有突如其来肢体的变化,孩子能快速反应,敏捷应付,从而避免或减少意外的身体伤害。
(三)能使少儿的形体姿态更加优美
人的体态虽然一般都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但是后天锻炼因素也起着不可否认的作用。因为舞蹈训练可以纠正人的不良身体姿态(如低头、探肩、弯腰、驼背),使身体变得挺拔。另外经过舞蹈训练,由于关节灵活性提高,关节的活动幅度增大,使人的动作更加协调舒展,使姿态更优美动人。从舞蹈实践来看,经过舞蹈训练的孩子,身体各部位更加均衡匀称。
(四)幼儿舞蹈有利于少儿心理健康
幼儿在舞蹈过程中,所有的感觉器官(如听觉、视觉、感觉等)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不仅促进感觉器官的发育,另外在舞蹈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和舞蹈动作中,这种注意转移有利于放松紧张的神经,使人心理放松,彻底解除压力。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少儿的心理健康。
四、幼儿舞蹈有利于美育的教育
美育教育的实践及基本功能包括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少儿也不例外。少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从舞蹈表现的精神理解美、认识美;从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中感受美、欣赏美;利用舞蹈动作表现美、展示美;通过大胆想象构建美、创造美。由此可见舞蹈是对少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
我国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创新人才。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应该从少儿抓起,长抓不懈。作为少儿舞蹈教师,应该肩负起历史重任,在选择和编排舞蹈教学中注意加强对少儿的素质教育,使舞蹈教学真正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知识舞蹈是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舞蹈,知识舞蹈是以知识为动力和导向的舞蹈。也就是说,舞蹈家必须知识化。因此,知识舞蹈关系着舞蹈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及创作什么样的作品的大问题。学校培养舞蹈人才,应该从简单型和单一型人才向知识型和复合型人才方面转化,毕业后只会跳不会编,对美学、文学、音乐、舞美、民族学、建筑,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以及其它知识一无所知,这样又如何能培养出智能型的人才呢?有了知识还必须具有科学头脑去把握信息、提高技能,否则必然落后于别人。
知识舞蹈首先要求舞者和编导必须是智能型和知识型的人才,从社会以生活出发,以传统文化和肢体的多元性,以现代社会的新观念,从旧模式中跳出来而广泛利用生活和传统,并能用国际舞蹈知识来创作出新型的舞蹈。然而,我们常见的那种远离生活,远离传统,单纯强调“舞蹈本体”的,而且主题含混,语言模糊,内容与形式脱节和观众去捉迷藏的节目。这些节目的形成,是由于某些编导缺乏生活更缺少编舞知识,他们的文化底蕴很浅,编舞如摆积木一样来组合动作,很少考虑舞蹈的主题内容,显然搞出来的节目,形象不鲜明又不生动,给观众演出一次性就结束了。难怪有些观众认为,舞蹈就是花花绿绿,给歌星伴舞晃晃悠悠,走来走去,没看头。其实并非如此,舞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并不从属其它艺术门类也不是附属品,好的舞蹈作品是能冶陶人的情操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是一种文化,它给人们以崇高想象与理解,古代书法家张旭观看孙大娘舞剑器,引发他在书法上独树一帜——狂草,这是闻名于天下的。看来舞蹈文化是不能被忽视的。
知识舞蹈要促进舞蹈家以生活、传统、舞体的多样性为目标,来提高舞者的肢体文化素质。过去的创作模式大都在继承民间舞蹈形式,并以它为素材来改编的。诸如汉族舞蹈《红绸舞》、《荷花舞》、《跑驴》、《打花棍》等都是经过这种加工改编而成的。在五、六十年代大都是以改编民间舞的大一统的编创模式,但是舞蹈家们都积极地深入生活向传统学习积累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创新。
知识舞蹈的价值取向
知识舞蹈也是对舞蹈家价值取向的定位。它体现在智力与知识的占有和艺术质量的提高,我们要改变观众对舞蹈演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看法。我们不能容忍把歌舞艺术降低为在歌舞厅里卖弄,我们必须加以正名,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因此要加大教育的力度。
舞蹈编导家和舞蹈教育家都应该把知识运用在精品舞蹈与精英人才的把握上。同时行政领导与艺术管理者应给予人力、物力和经济上的保证,给予有成就者以奖励来促进知识舞蹈的成功率,达到优秀作品的成功与优秀人才的真正实现,并引导社会观众对舞蹈审美的正确认识,唤起民众对舞蹈审美的积极性。好的舞蹈,观众喜欢看,就必然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那么舞蹈精品也可以与商品名牌那样树立自己的名牌走向市场,通过演出扩大影响。
知识舞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提出是对广大舞蹈工作者一种新的呼唤。我们要加强舞蹈学的研究,提高认识,探索知识舞蹈的规律,去充实丰富它的内涵。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舞蹈界特别是舞蹈教育界的关注与重视,使更多的编导、教师的智能在生产力上发挥作用,为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和培养出智能型的人才做出贡献。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舞蹈的发展空前的繁荣,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大批的创作,大批的人才涌现出来,样式之多,手法之新,新生代之好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但是有许多编导、演员,并非自觉认识自己缺乏知识与修养,还仍然停在浮浅的创作和冷漠的表演上,更多的带有盲目性,他们更多惯以动作思维方式而忽略艺术思想性去取代逻辑思维。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舞蹈文不对题,无病,莫明其妙,而不讲内容的满台滚爬搂抱,背举,衣着露透瘦,肚脐眼普遍露。显然这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又缺乏知识的艺术现象,这种无不和舞蹈编导有关。
在舞蹈创作中相互模仿甚至抄袭的倾向也层出不穷。显而易见,这种缺乏创新精神的症结是:(1)缺乏知识,(2)不讲艺德,(3)艺术功力不到家,(4)不深入生活、不积学储宝、不能厚积博发。知识是创新的动力,知识是打开智力的钥匙,知识舞蹈是以艺术道德为导向的,知识舞蹈是促进编导想象力创造性的舞蹈,编导演员必须要有文化知识,要有文学修养。没有文化知识,没有文学修养创作出来的节目很难成为精品。创作表演,知识、智力、名人效应是无形的资产,精神产品好与不好,编导、演员是起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在作品成熟时,知识舞蹈也需要资金的投入。而精品的形成是要看编导的艺术功力和他的全面知识和艺术修养。
知识舞蹈强调有知识的创作,重视审美与观赏,并应用专业知识的积累在创作实践中产生影响,知识舞蹈制约着作品的质量、水平高与低。编导、演员文化艺术水平越高,需求信息量的欲望越强,而且能从信息库中提取所用的资料融合吸收。
加快创新进程,首先必须解决观念问题,转变思想观念不仅是领导的事,也是广大舞蹈编导、演员、艺术家们的事。因此舞蹈家们要强化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二者不可缺一。因此要力培养出知识型的舞蹈家(智能型的人才)。有了知识型的舞蹈人才,才能创作出知识的舞蹈。
我们应该集中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精湛技术,创作表演高水平的作品,没有知识的开发就不能进步,创新也就难以实现,创作质量也难以提高。
知识舞蹈的提法目的,是要求作品真正达到精品的高度。是以知识积累创作规律为基点的,这是时代所需,也是促进舞蹈的精品最高目标迈进。
知识积累要靠人的大脑记忆来完成的,人脑极其重要是储存,人脑里的信息被记住了,在实践中就产生效应,因为人脑支配着人体多器官的运作,并向各部位发号施令,它所记忆的特定信息,必然会对人体行为产生特定的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做为意识形态的舞蹈艺术何尝不是如此呢!只要我们用心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出新和突破,只要我们倾心尽力就能有所进步,就能取得成功。我们要认真解析,中国众多的民族,舞蹈之丰富如同大海,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风俗、不同信仰、不同风格、不同形态,动律、节奏、生态影响都应以科研精神来研究。这是一门相当复杂的舞蹈学科。
舞蹈作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如果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然满足不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舞蹈创作的水平。我们现在进行舞蹈创作,在舞蹈语言的拥有还居于传统为多,是把已有的动作重复组合。知识舞蹈要求创作者有新的发现去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但是必须重视舞蹈的人民性,大众性,同时要加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力度。我们不仅继承利用现在已有的传统,我们还要去探索去发现提炼生活中的精华,不仅如此,还要去发现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所以要积极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和热情是什么也干不成的,因此我们要重视知识创新。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由此可见知识创新对提高艺术质量,教学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
培养高素质的舞蹈家这是时代的呼唤,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是别人所替代不了的。相信不久知识舞蹈的洪流会滚滚而来,新苗的茁状成长一定会高于旧竹枝的。让我们踏着时代的节拍来迎接世纪的辉煌。
知识创新与舞蹈人才培养
21世纪即将到来,我提出知识舞
蹈这一问题,与舞蹈界的同行们进行砌磋。不管对与否我总认为,舞蹈家应做到自编自演,当然不排除别的编导给自己编的节目。不过舞蹈家不应该只等编导来编似乎也应该学习编导学了。我国有56个民族,舞蹈极其丰富多彩,我们如何利用这些艺术宝藏,是我们大家应该认真思考的。只是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睡在宝藏中,不从生活中开掘创造,只从传统中求发展也是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审美要求的。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还要发展传统建立新的传统,同时既要借鉴更重要是创新,二者不能偏。我想建立知识舞蹈的关键还是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来。
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是当务之急。如何把培养舞蹈人才放在首位并与国际舞林相媲美与之抗衡竞争。应该首先在观念上来个转变,人家有的我们有,人家没有的我们独领,要有自己的名牌,自己的尖子,自己的精品,不能只在赛场上求人家,走后门,求人施舍,争不实之名,那是一种最没出息,没骨气,没志气,懦夫无能的表现。我们应提倡大智大勇,拥有知识正气,勤奋好学,去积累新的知识,去寻找新的资源,开展舞蹈交流合作与竞争。
人类的未来,国家的繁荣比任何时候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创新和知识的应用。而作为舞蹈艺术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使它立足于舞蹈者观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舞蹈编导更需要知识的不断丰富。没有文化知识,只是从动作本体去获取精品的成活,显然是不够的。创新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积累和人才的培养。所以,舞蹈教育改革要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定位,要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特有的视觉变异思维方式去观察发现学生的进度和成绩的优劣,科学地改进教学机制。为此编导、教师首先要有知识积累,并能获取大量的信息,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如何改造、发展、创新,这是舞蹈教育培养人才战略研究的课题。特别要重视国内外的信息及其教育机制的变化和先进的传播手段,那么了解因特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以开放的视觉去接受新鲜事物,去引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封闭就意味着落后。对此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教育成果与培养人才、技术创新如何上一个新台阶是我们当前所关心的问题。我们要培养出一批智能型、全面的舞蹈人才,能编,能演,有文化,知识广泛,能总结,品德好,那么学校就要加强智能培养学的研究。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能驾驭独创的能力,使他们有办法在艺术实践中发挥才智,让他们能灵活地运用知识。
教师们教给学生成套的技术本领,不能只是让学生们去重复延伸,在旧动作中去演变画面,应该教学生在继承中去发展创新,只有创新才具有生命力。教师应该有培养学生点石成金的本领。
严格的说教师首先要有创造性和启发学生的能力,学生才不致于停留在模仿上。老师看学生的成绩,不能只看在课堂中的效果,还应在平时观察他们的灵性,观察他们的舞蹈知识的程度。课堂中的技术教练是重要的,但不能忽视平时对学生们的了解。比如学生的接受能力,自学能力与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文化水平。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智能教育所必须注意的。只重视学生的业务能力而忽略了解智能和品德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当他们到社会去工作时,他们的智能会进一步得到发挥。因此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本领,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由此看来知识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开掘学生舞蹈智能是摆在日程上的时候了。而老师自身的修养开发知识就更为重要。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青出于蓝,胜于蓝,首先要有好蓝才能培养出好青,当然也要有好青才能把蓝发扬光大,这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开掘学生的智力,老师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要培养出智能性的舞蹈人才,并非轻而易举,是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要创作好剧目就需要培养出优秀的编导家和演员,如要做到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那么就要教导学生深入生活,去继承传统,去了解群众对时代的审美趣味,编导不能只停留在重复传统编舞的模式上,千人一面,老一套人民群众是不喜欢的,因此必须发挥知识舞蹈的作用。有了知识就能开掘新技术、新境界,新能更好地继承、发展、借鉴与创新。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创新环节,加强创新识。有了创新才能进步,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这是对经济、科学界讲的。对我们舞蹈创作来说也指明了方向,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原地踏步就是落后。因此要开掘智力向生活学习,向外来好的经验学习。同时让学生懂得用辩证的观点,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把外来的精华化为我们的养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鉴别筛选,推陈出新。
创新最高层次即是系统的观点,强调思想、技能、知识、信息和多种手段的汇合,特别要利用传播工具的沟通是十分重要,一件成功的作品没有宣传媒体,没有广泛群众的认同,影响是不大的。
舞蹈教育要重视知识应用的教学,并对知识舞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在教学方面是非常重视知识应用。他们以科教兴舞为指针,进行全面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同时积极地进行教学机制的改革,学校从单一式教学向复合型教学方面转化,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如中国民间舞系不仅是让学生学习传统的民间舞而让学生们能从事编舞创作,他们创作的《我们一同走过》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中国古典舞系也如是创作出一台崭新的舞蹈晚会,他们表演的《踏歌》获得中国首届《荷花奖》比赛创作金奖,名列榜首,编导系学生们不仅创作而参与表演实践,他们创编的《情殇》、《葬花魂》获得及大成功。《情殇》获得1998年文化部举行舞蹈展演荣获大奖,王玫、张守和领导现代舞创作做出了优异的成绩。这些学生们不仅是具有专业知识而且都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准。他们的创新意识很强,不固守旧,在老师指导下,他们集中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精湛技术表演,从而创作出精彩的剧目。因此看来,我国的社会主义舞蹈应向知识舞蹈方面发展,没有知识开掘的创作是难以深化主题,更谈不上什么艺术感染力了。
知识舞蹈的提法,是要求作品真正达到精品的高度,而创新是指舞蹈编导实行对创作高文化艺术视觉的全面思考。并能将社会主义之新立民族之异。可以说创新是知识舞蹈的灵魂。
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应该有独到的想象,并把它变成直观有效的艺术张力而能达到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舞蹈学院的成功的创作给我们启示,即:领导、教师、学生们有一种敢想、敢干,冲刺拼搏,不怕风险,求新进取的精神。咬定创新是舞院领导的指导思想。要求创新是众人所盼,但是冒有风险的。新东西一出来便伴着各种不同的舆论观点蜂拥而来,所以创新既要科学也要有勇气。而舞院的领导是在科教兴舞的思想指导下开掘创新领域的。科学的决策,宏观的调控,方向的把握,领导的作用是十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