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代园林的造景手法

古代园林的造景手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9 10:30: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代园林的造景手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古代园林的造景手法

篇(1)

古典园林置石应用

古典园林“置石”一般选用自然石材,将这些自然石质材料独立布置成为一景,或者组合成园林中的景观。这种“置石”方式特别灵活,不仅可以表现石材个体的美,而且可以表现石材整体的的美。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一般是将它们进行组合搭配,寄托自己的人文情怀,所以常将它们模仿有寓意的图腾,人与物,名山大川等等,给予石材灵魂与生命。所以,置石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的艺术效果与文化的气息。布置精妙的石材不但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能够陶冶身在园中人的个人情操,赋予园中人无穷的遐想与精神享受。从自然石材本身来看,石材的形态各不相同,具备不同的雕塑美。古典园林“置石”方法是华夏文人智慧结晶,他们将石材附上民族的灵魂,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需要借鉴的。

1.石材料选择

一般情况下,置石选材按照产地形态、纹理分为太湖石、灵璧石、黄石、宣石四大类,这四类石质材料各有各的特点,他们常用在不同类型的园林,起着不同的点景作用。

“太湖石”产自太湖洞庭山,用五个字来形容他的他的形态,那就是瘦、丑、透、皱、漏,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尤其是文人园林中是常见的一种石料。“黄石”是一种砂岩,他的棱角非常分明,纹理也显得很有古韵,颜色多为黄色显得古朴大气,因此黄石多用在园林池塘边堆叠假山,很少独立成为一景。“宣石”产地在安徽宣州,宣石因为“宣州”得名,它的特点是便于就地取材,表面色彩白如玉,并且极具视觉效果。“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因产量少而名贵,石材表面褶皱多而交错,在明代大家文正亨《长物志》中也对灵璧石有很高的评价。

2.置石的方式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置石”诀窍,古代置石的名家“山石张”的十字口诀:安、接、斗、连、挎、剑、拼、悬、卡、垂,这十个字便是古代巧匠们总结的置石精髓。古典园林多为文人造园,将石材摆放的错落有致,并且和周围的植物相互融合,以形成意境优美的精神空间。这些方式对现代园林细部设计,尤其是园林置石形态、空间、意境、美感、尺度的把握上都有很深的借鉴指导作用。对于现代园林的石景设计,园林施工人员置石经验和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石景的成景效果。

现代园林置石设计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现代园林置石存在问题

现代园林“置石”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其中有一些作品,很好的传承着古典园林置石的意蕴。但大部分作品各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只学习传承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但缺乏园林造景的人文情怀与当地文化的深入挖掘,缺失了自然的神韵;二是,石材选材不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将流水线上的“作品”生搬硬套到园林中,显得十分突兀,与园林中其他元素很难融合在一起,石景不能很好的起到点景的作用。三是,人工痕迹非常明显,石材体量与园林整体空间搭配不当,显得矫揉造作,无法达到宛自天开的置石要求。

2.发展的趋势

现代园林“置石”设计,一定程度上,继承古典园林中一些经典凿山叠石理论。但我们在继承的同时,必须用批判的眼光去考察、鉴别、挑选、剔除。对于不适应新时代文化成分和审美习惯的理论与作品,应该予以批判和抛弃。现代人们审美观念改变,因此,园林“置石”设计手法也要跟着当代人的需求改变。适应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特征,以生态效益为目的,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置石作品,置石与其它园林要素紧密地结合,这样才能做出富有生机的现代园林石景设计,创造出既有古韵又有现代感的“置石”艺术作品。

3.典型案例

苏州博物馆新馆为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律铭先生的收官之作。位于博物馆中心庭院的北岸和拙政园园墙,只有一道园墙相隔离的,是一组抽象的“片石”假山,片石的纹理是用古法烧制形成,这组“片石”假山是古典园林的置石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是苏州博物馆点睛之笔。传统的苏州园林擅长用山石造景,假山常用天然的太湖石作为材料。不过在苏州博物馆,我们看到的这组假山却在选材和构景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贝大师学习宋代米芾父子画作《深山夜雨图》之精髓,吸取古代文人画作“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手法,借用中国传统的“画境”,用抽象的石材来表达江南山水意境。它集合古韵与现代设计手法于一体,浑然天成,融合古今,相得益彰。

结语

古典园林,园中之石景是古代文人巧匠的寄情之物,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先人“出世”人生态度的产物。现代园林“置石”要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然后园林建设的如火如荼,大批量流水线上的“作品”从生产线上直接搬运到园林施工现场,不考虑组合搭配,石材大量浪费,忽视了石景的经济性、地域性、文化性,更加忽视了古典园林中的“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造景手法。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的根据当地人的需求,尽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学习古典的园林石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我们当代园林设计任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要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真正做到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置石艺术。

篇(2)

关键词:竹类植物;园林景观;应用

前言:在我国,具有传统色彩的观赏性植物有许许多多,然而其中的竹类植物最属特别,它聚集了传统文化的美学,是观赏性极高的一种植物。在古代,竹类植物就早已出现在园林中,在现代,竹类植物依旧是人们最喜欢的造景植物之一,因为竹子造出来的景色给人一种历史感,具有极高的传统艺术美感。在我国园林的不断发展下,竹类植物被更多园林景观设计师所采用,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所起的作用值得让人们研究讨论,研究成果对今后的园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竹文化与竹类植物造景的结合

运用竹子在园林中造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竹文化它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往往给人们一种对美的无限憧憬及向往,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中,竹文化就是一种人生的思考。一般情况下,所讲的竹子哲学与竹类植物相互结合所构成的景色,其方式有 3 种:(1)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构建园林景色。竹不仅有端正的形体,还有深藏的寓意,把竹子的特殊形体与人们理解的寓意相互结合。(2)竹子的历史感渲染整个园林环境。把竹子的年代感引用到一些名胜古迹当中,可以激发起游客们无限的遐想,从而使竹文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北京的紫竹公园就是借此来吸引游客,主要是用君山的斑竹为主题,营造出美不胜收的景色,在公园的山谷中、假山上、种植池中都栽种了斑竹,再加上娥皇、女英等景观,使其景色更加美丽。把悠久的历史融入竹文化中,再把传统的竹文化与其景色相结合,更进一步地提高竹文化含义,激发出人们的遐想,给园林观赏带来不一样的乐趣。(3)有着传统的诗、书、画、印 4 种文化气息。竹文化的艺术作品也是园林造景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在北京紫竹公园的八宜轩景区中,一边是竹子所构建的美景,一边则是以竹文化为元素的诗、书、画、印等艺术展览。在竹文化的作品中感悟竹子的气息,具备观赏性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更多乐趣。

2借物抒情在景观效果营造中的应用

当所要栽种植物的面积有限时,可以栽种较少的竹子,借助周围的环境带给人们一种想象,实现以小见大的造景方式。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 3 种方式:(1)把竹子投影在白粉的墙壁上,这种组合形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白粉墙壁上投影几棵竹影,竹子在这白色的墙壁上会显得格外翠绿。当人们站在远处观望时,白墙像纸一样,上面画着一棵棵“墨竹”。(2)“移竹当窗”。在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在自己书房的窗外种上竹子,然后通过窗户观赏美丽的竹景,就好比一幅水墨画镶嵌在窗框上。把竹子移动到自己的窗前是静中有动、虚实结合的做法。现代园林中应用这一手法,游客可以通过一排的窗口去观赏窗外的美景,在游客移动的过程中,眼前的景色也会随之移动,带给人们一种忽明忽暗的感觉。除了窗景外还有一些门洞、天窗及围合建筑也可以采用这种造景方式。(3)竹石艺术,就是借竹子在奇峰怪石间构建美景,这种造景方式,竹子一般在古典园林中扮演配角,种植在墙角,它能独自成景,还可以掩盖一些生硬的景色。把它应用到空间压抑之处或者一口井旁,“一方天井,修数棵竹”从而在狭小的面积中带给人们自然万物的景色。

3丰富多样的造景手法

把竹子应用到园林造景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有几种方式:(1)大片面积种植竹子造竹成海。主要种植散生竹子,在大面积的竹林中建造一条悠长的小径,给人带来深邃的感觉。(2)丛植。将丛生竹按照一定的距离栽种,使得栽种的极有层次感,也可以将丛生竹栽种在河水边,竹影倒影在水中,又是一种美景的呈现。(3)列植。把竹子按照一定的行间距种植在道路两旁,构成一条竹景走廊。(4)散点种植。在一些假山旁边或者园林墙角、窗户旁种几棵竹子,以便更好地凸显出园林的主题。(5)混合种植。在以竹子为主题的园林中,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种植形式,比如,矮的菲黄竹构成地被,把一些中等高的竹子,比如观音竹构成绿篱,把高大的竹子采用丛植的方式,这些可以根据造景需求去科学地搭配,构建一个别具一格的竹林景观。除此之外,有些竹子还适合盆栽,放置在建筑物的两旁形成对称的景色。

4竹子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实践

竹子在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用广泛,特别是近 10 年来,随着竹子研究的逐步深入,引种、栽培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把竹子研究成果、单纯竹自然景观和渊源流长的竹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造园特色,丰富了竹文化内涵,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4.1 竹文化与竹类植物造景的结合。竹子入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积淀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带出了无限美感与神往,且上升为人生哲学。竹子造景的意境创造是以竹类植物为载体,以竹文化为基础,通过诗词、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运用比拟和联想等手段创造园林意境。表现形式通常为“以竹比兴、以竹比德”、“历史典故”、“诗书画印”等。

4.1.1 运用比拟手法创造园林意境。人们喜爱竹子不仅是由于它得自然外观,更多的是由于它“比德”的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态与人得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4.1.2 以竹的历史典创造园林意境。历史典故应用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启迪人的想象,深化园林意境内涵。北京紫竹院公园的“斑竹麓”以君山的斑竹为主要造景元素,在两山对峙的山谷中,以自然式假山,园路围合的种植池内栽植斑竹,结合抽象的娥皇、女英雕塑,造景点题。以历史典故为主题,将渊源流长的竹文化与以竹造景融合,深化园林文化内涵,启迪人的想象,增加观赏情趣。

4.1.3 运用诗、书、画、印四种文化艺术。以竹为题材的文化艺术作品更是浩如烟海是园林造景创意的宝贵资源,紫竹院公园的八宜轩景区正是利用竹的自然造景,以竹文化为题材的诗、书、画、印等艺术表现形式浓缩竹的四种时态景观的一处范例。从竹文化艺术作品中联想到竹之自然美,进一步增加对竹的审美情趣。

4.2 竹类植物用于园林造景的典型模式

4.2.1 专类园。集秀园作为收集展示竹亚科植物为主的专类园,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形成竹林景观。形成一座集展示、种植、收集竹品种为主要功能的专类园。

4.2.2 竹林大道、竹林绿岛。竹子作为行道树,作为道路隔离的材料,营造出片片浓荫。如历史上的紫竹院路和现在的西直门以东小街桥以西主干道南侧是北京市很有特色的以竹作为分道植物的道路,在紫竹桥至今仍采取竹林绿岛的形式,结合中国绘画艺术的竹叶图案进行绿化美化,竹成为该条道路的明显标志。

结束语

构建园林景色要有合理的植物搭配和文化底蕴,文人墨客构建的园林提高了竹文化在园林造景中的地位,同时竹文化也影响着园林的发展。基于此,从竹文化去研究讨论竹类植物,对我国的竹文化和园林造景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室内设计;园林;景观造型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54-01

一、设置室内园林景观的种类

从空间构成方式上可以分为两类:室内造园造景和内庭造园绿化。

室内造园造景是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中的造园造景,一般面积小,不受风雨侵袭,为了获得一些阳光,可以在天窗或侧窗处设置,如无阳光照射条件,绿色植物可用盆栽植物轮换置放,或采用仿生植物,也可以设计成没有绿色植物的水石景,或枯山水景观。在较大空间内可与建筑小品,如亭、桥、廊、轩等结合造景,可以采用中国传统盆景的艺术手法“咫尺千里”,小中见大,将大自然的典型景致缩于有限的范围之内。

内庭造园绿化是在建筑设计所提供的内庭院或凹院,以及室内穿插过渡的内庭部分,在开敞型或半开敞型的空间内进行造园景观设计,因受到风雨日照、自然气候的直接影响故在南方温暖地区易于实施。这些部分的景观设置就室内而言,可供室内向外观赏以及借景之用。在冬季结冰的寒冷地区,植物和水体在冬季难以维护,日本京都龙安寺枯山水石庭以白砂铺地,耙成水纹象征茫茫大海,上置15块精选各异的石块象征群岛,是以方丈为主的各厅房子打开障子可以看到的惟一大型景观,造景之意匠受到无数观光游客的赞叹。这类景观作法不受气候的影响。

二、室内园林造景与空间序列

室内造景创造与建筑空间结合的设计、研究十分重要。它是丰富空间变化的有力手段,为室内陈设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室内大型陈设艺术品一一室内园林景观,应当为室内空间序列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进行布置设计。

三、室内园林景观创造的艺术手法

室内园林景观创造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立意、对比、比拟、层次等。立意就是指在进行景观创造时,首先要有符合陈设艺术总体要求的某种意境的设想,然后设计每个局部的石、水、花、木的组合配置,处理好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一门一窗等的形状、大小、比例、尺度、色彩、材质处理等,使它们在总的立意构思的考虑下各得其所,相映成趣;对比就是指在室内园林景观的具体造型设计时,可以运用形体大小、虚实、景物深浅以及质感肌理粗细、软硬,色彩的浓淡、冷暖等对比手法,使景致的空间尺度、造型、气势、层次、深度被强调出来,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室内景观的风采给人们留下鲜明的感受,这是室内园林造景的另一重要手法;比拟就是指通过精心选择的具有典型特征的一石一木、一花一草、一池一水、一叠山,这种山川、森林、幽谷、瀑布的局部景物组合、配置,造就出一处或一组扣人心弦的自然景象,使人身处其间,而能联想到大自然的风貌,色彩、声响、质感、生命、阴晴以及晨暮和四季的变化。景物是传递、交流情绪的媒体,可以启动和激起人们对自然生命的种种联想,从而感受到某种赏心悦目的意境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比拟的手法是室内园林景观创造时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法;层次就是指为了在小空间里获得和摄取大自然中某些意境和气势,对景点的安排尽量设置层次。

四、室内景物配置

首先是要有水。室内设水池,水面虽小,但池边应有曲折变化,源流来去有踪,有分有聚,水面离池边不可太低、太深,不作死水深潭处理,水中若种植物,可用盆栽控制水中植物漫生而不至于占去太多水面,水中植物可量池而用,如水面较大,可种植莲花;如水面很小,可种植小尺度的睡莲,求得花与池尺度的协调。

其次是要有石。室内用石,不求其巨乃求自然景观的再现和气势。中国古代造园,要求透、瘦、皱、漏的奇岩怪石,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但石能拙朴地再现自然景观和具有抽象美,石本身的稳定感以及光影的对比能有效地加强空间效果。垂直构图的石与恰当的配景能产生挺秀险峻的气势。水平构图的布石组景可产生优雅、舒展、亲切的意境。石与水的搭配,也会产生动人的效果。

再次是要有树。室内配树与盆栽植物,不求高大,要其古拙,姿态多变,或为景观的主体,或为配景花木,都可用其小而精、少而精的手法模仿自然,求得山林野趣。

篇(4)

关键词:园林;桂花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各地园林均有,是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桂花一般在金秋时节盛开,以花香胜,但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浓,不能两兼,唯桂花清可绝尘,浓能溢远,故人们都说“桂花馥郁”。因此,桂花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1]。

1、桂花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在基本满足桂花习性要求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美观和经济这三项原则要求,与其他树种进行一种合理的搭配,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2]。

1.1因地制宜

根据需要把桂花尽可能地配置在最适合它生长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仅要适合桂花的生长,而且同时也要适合与桂花搭配在一起的其他植物的生长。

1.2层次错落

在以观赏栽培为主要目的的园林中,桂花的层次安排显得非常重要。通常第一层是树冠衡疏的阳性落叶大乔木,第二层是骨干树种桂花,第三层是比较耐荫的落叶或常绿的花灌木,第四层是耐荫的地被植物。有了这几个垂直层次,地而不同空间的光照和地下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水分和养分,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绿化覆盖率大为增加,并实现“黄土不见天”的理想效果。

1.3季相变化

一般是指植物在一年中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的周期性的物候变化,例如发叶、开花、结果、落叶等等。它对组成景观效果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桂花是常绿阔叶树种,花期较短,花朵又小,季相变化不很丰富。为此,需要和其他树种合理搭配起来,以充实景观内容。由于桂花常绿,所以与其混交的树种应以落叶树种为主,既要有乔木类,也要有灌木类;既要有花木类,也要有果木类;既要考虑到时令上的衔接,又要注意到色彩上的协调等等。这样,才能起到众星捧月的理想效果,使整个园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气象万千、绚丽多彩的动人景观。

1.4背景烘托

背景是衬托主景和配景的物体。桂花常绿,枝下高度又低,作为一些落叶花灌木的背景树是非常适合的,可以衬托出配景花灌木的婀娜多姿。同时,桂花树身较低、树冠圆整、叶色明亮,倘若使用一些树身高大、叶色深暗、或有红黄叶的秋色叶树种,作为桂花的背景树,则可充分衬托出主景桂花的特色。

1.5民族传统

桂花在我国古代就有应用,它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我国人民常把秋桂与秋月联系在一起,编喻了许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一直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我国旧时庭院,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庭栽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桂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把它视为崇高、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以桂花、月亮为题材,创造了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世代相传。此外,“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等对植方式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配植手法,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代的这些艺术风格[3]。

2、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手法

2.1传统布置手法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特别是江南私家庭院中,树木的布置一般来说以2种方式为主:一是用同一树种种植成林,如怡园听涛处的松,留园闻木犀香轩前的桂花等。二是用多种树同植、配植,如同作画一样,对于树木的习性、色彩、花期、姿态及种植的环境均有较高的要求。私家庭院中的造景是以文化意境为欣赏要点、以个人审美为主,种植手法比较单一,桂花景观的营造脱离不了上述局限,总体来说均以丛植和群植为主,双桂流芳(或称双桂当庭)的传统对植手法在古典园林中也时有出现。

2.2公园中种植方式

在公园园林景观施工中,与传统的布置手法相比,公园中桂花的种植方式更为多样,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桂花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枝低,且枝叶浓密,树姿端正,作为障景材料十分合适。不仅可以遮蔽瑕疵,还有区隔空间、引导视线等作用。例如广西很多城市都利用桂花的独特之美来布置了一个由桂花树群环抱而成的闭合空间,从而使整体空间具有多重性,不仅满足了游人不同的心理需要,而且打破了大片草坪所形成的单调感。在桂林市很多公园水榭景区南面入口处即以桂花、小竹为障,随曲径转折,引导视线左右往复,使景观步步不同。并以高大的乌桕和散置的山石作前景,框出西侧水面和水榭一角,使景物若隐若现。由于桂花的树形较小,就使东侧优美的林际线和侧影横斜的湖岸景色得以展现。越过桂、竹屏障后,水榭、假山、湖面展露眼前,令人豁然开朗。桂花还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成林或成列种植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消除噪音的作用。在公路、铁路沿线、机场及机械噪音较大的工厂附近合理种植,应当会产生很好的环境效益。

2.3其他应用形式

桂花在园林中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应当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如在栽培方面,桂花的发枝力强,耐修剪,可以选择抗性更强、叶形较小的品种作绿篱种植。若对开花不大,桂花作为香花绿篱比现有的许多绿篱植物更优,并可在整形(造型)栽植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尝试。例如:扬州市蛰园中在两厅之间掇湖石为山,架空突起而孤立,在依山傍岩处种植了1株大桂花,郁郁葱葱,是古典园林中以桂花为主要观赏对象时少有的孤植的例子。而现代孤植树有单纯作为构图上的孤植和遮荫及构图相结合的孤植2种。其中孤植树的构图位置突出,以具备以下条件者为佳:体形巨大;开花繁茂;花有香气,且香味最好浓郁;树冠轮廓有变化;叶色具有丰富的季相变化。结合桂花的栽培水平与园林中常用孤植树种的情况可知,桂花孤植作主景树或庭荫树也是很合适的。

篇(5)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现代园林设计;文化理念

1 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

1.1美化作用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自然线条,或柔和或劲拙。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美。根据植物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的时期产生了四时演变的时利用植物的装饰特性表现景观美。园林植物的枝叶呈现柔和的线条,不同植物的质地、色彩在视觉感受上有不同差别,植物对建筑等园林小品和山水的装饰,可以拓展园林空间,增加植物景观层次的变化,从而创造了令人陶醉的园林观赏,起到了美化作用。更为突出的是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现景观美;园林植物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赏心悦目的感受,还可使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的思想内涵。

1.2防护作用

园林植物具有防风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减少污染和保护人体免受放射性危害等方面的作用。悬铃木、刺槐可以有效地滞尘;利用云杉、水杉、圆柏、柳树等枝叶稠密、叶面粗糙的特点,进行截流降水,其截流量为降水量的15%—40%,加上土壤的渗透作用,就减少和缓和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利用乔灌木可以降低噪音;利用攀援植物覆盖墙面,在强日光下反射系数也显著降低,可比白色粉刷面的系数减少10倍左右,还可以防止墙体倒塌及瓦片脱落。植物还是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防灾避难的最佳保护地。

1.3实用作用

园林植物枝叶繁茂,花果秀丽,不但可供观赏,同时可以遮挡夏日骄阳,提供一片绿荫,供人们休息、乘凉。如在园林中,设立各种棚架及其他形式的园林小品,供葡萄科、葫芦科、豆科、猕猴桃科等藤本植物攀缘,不但满足园林造景的要求,同时又可作为休息设施。园林植物还可以用来分隔空间,组织游览路线,有时可以起到障景的作用。如苏州古典园林中常用曲廊附以各种攀援植物引导游;而北京石景山塑造公园的春早院,前庭后院则由花架相隔。

1.4社会经济作用

在商业化的今天,人们没有忘记植物景观对经济发展的催化作用。为了提高商业谈判的效果,在办公大楼设立底层花园、层间花园和屋顶花园,利用植物景观创造和睦,安静的良好商业洽谈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绿化程度、植物景观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还能够推动城市的发展,可以这样认为生态环境好的城市相当容易引投资者。如大连的发展归功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良好的政策之外,优美植物景物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思想与文化背景

2.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自然观

人类按哲学观与文化传统去创造空间。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追求返朴归真、向往自然。老庄哲学开起端,模仿自然山水营建园林成为一时风尚,形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画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这类园林中极力模仿自然,贯穿了天人合一,顺从自然的哲学。其立意多为清高隐逸、超世脱俗,反映了守土重农的意思。其中“三境界”观(生境、画境、意境)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最大。反映在植物造景中则是要求仿照自然状态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人工群落,与山石、水体等一同形成神似自然状态的环境,并要求园林建筑与环境协调。

2.2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影响

传统文化对植物造景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植物的特征、姿态、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而产生的比拟、联想,作为某种情感的凭拖或表达某一意境。各种植物由于生长环境和抗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同,在人们的观念中留下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如松刚强、高洁,梅坚挺、孤高,竹刚直、清高,菊傲雪凌霜,兰超尘绝俗,荷清白无染。杭州的西冷印社,以松、竹、梅为主题,比拟文人雅士清高、孤洁的性格。

(2)人们对花草树木的鉴赏,从形式美升华到意境美。在相互的交往中。常用花木来表达感情。这种美感多由文化传统逐渐形成。自古以来,咏草颂花的诗词歌赋,以植物为题材的各类作品数不胜数。不同的植物,被赋予不同的情感含义。

2.3生活习俗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影响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民族,由于生活习俗不同,对植物造景中植物的运用也各有看法。在我国的民间风俗习惯中,往往利用植物的谐音或艺术形象借物寓意。如用玉兰、海棠、桂花相配,示意“玉堂富贵”;用松鹤相配表示“延年益寿”。在日常生活中,将植物人化,使一些植物具有特定的别名,以表达某种意义,如地位、品行、气质。人们从生活情趣出发,根据植物的特性形成了一定的造景程式。南方庭园喜在墙前植芭蕉、棕竹及观赏竹类,以求“粉墙作纸,植物作画”的效果,江南园林更有“无竹不美”之说。结合民间习俗、传统节日,作一些植物景观的特殊游赏。不同地区、民族,由于审美意思不同,因而对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寓意不同。因此不同地区和民族有自己喜爱的植物。传统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中馈赠花木、寄托感情方面也有一些影响。

4传统园林文化在现代园林造景设计中的应用

4.1崇尚自然,有利于园林生态的发展

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从老庄崇尚自然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传统造园的自然精神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植物造景在遵循其生态性原则的基础上,要力争配置出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达到生态美、色彩美、文化美、艺术美的统一,为人们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现代的景观环境。

4.2注重意境的融合,适应现代社会人的要求

今天,人类整日被围合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对自然更加留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可能像古人一般整日赏花饮酒,闲情雅致,也不会产生那么多丰富的情感。人们缺乏的是让灵魂回归本我的环境,而情景交融的环境才可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灵魂。现代园林回归本我、远离喧嚣繁忙城市的渴望。当今已没有几人可以拥有“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的情怀了。因此,情景交融的景观园林是都市里的佳境。

4.3融有人文思想,加强人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

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多与文人墨客的诗词赋句结合,形成诗情画意的景面。现在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增加对植物景观与名人诗句、民间俗语等的设计,可以使得观赏的人们进一步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在游玩赏景之时,加深对我国历史、民间风俗的了解。这样也有助于提升景观的观赏价值。

5小结

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其历史上的园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珍视传统的价值,并不是要无视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一味地模仿过去。而是将悠久的地方园林传统与现代生活需要和美学价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炼提高的作品。总之,园林文化理念特别是传统园林的意象与意境进行解读、探讨,从而寻求能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目的在当今的景观设计中,使作品既能体现鲜明地时代特点,又充分重视传统园林文化,融入民族特色,融会贯通,唯此,才会更具持久的魅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世金,尚雪英.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意境艺术美手法赏析[J].现代园艺,2006(10):33-35.

篇(6)

[关键词]传统 现代 应用 展望

中图分类号:S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310-02

一、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现状与问题

园林是历史文化和思想审美的产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以及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加,中国园林事业的发展也迈入了新台阶。

中国现代园林造景设计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和西方园林设计的影响与冲击,另一方面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精华。因此,对于园林设计,本身有着强烈的特殊性以及地域历史特色的设计风格,如何抵御西方园林设计的冲击,将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造景设计的精华传承下去,成为一个当代中国园林造景设计的重大课题。

现代园林设计应该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园林造景设计的配合、与现代美学艺术的一种契合。就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关系可是现代园林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在这方面就存在严重的问题。

二、古典园林的兴衰

(1)发展历程。世界园林史表明,各种园林形式不可避免地遵循着发展-成熟-衰落的轨迹,园林风格与样式的形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并成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古典园林从苑围发展成人工山水园林类型,历经3000余年的历史演进才口臻完善,其中凝聚了中华民族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自然观念发展的全部精华。

(2)世界地位。中国人崇尚的“师法自然”的园林理念和诗情画意”的园林理法,在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而英国风景园作为西方近代园林的开端,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后,中国园林一些惯用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如散点布局、环形游线、动态景观、巧于因借等,均己完全融入西方现代园林设计手法之中。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的影片式散步的处理手法就是典型的案例。

(3)衰落的根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衰落,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主要原因是中国在中的失败导致国家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国力的日益衰败,使西方人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评论从褒扬转为批评。可见综合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艺术国际地位的重要准则之一。此后的100多年来,中国古典园林始终未有适宜的发展环境。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片面追求全盘西化,使中国本土园林生长的土壤日渐贫穷。国人既对外来文化缺少深刻的理解,又对本土文化和景观资源缺乏认识,造成目前中国一方面园林建设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园林理论与实践水平均十分低下的尴尬局面。

三、展望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设计上的应用

(1)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传统的园林造景中的自然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的园林造景强调人利用自己的感受去发现自然、亲近自然,并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园林造景设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然,要表现园林的自然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考虑气候条件、场景的协调,达到园林设计整体与部分的和谐统一【1】。现在关于这方面的应用,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中已逐渐渗透,但是由于现在人们的居住面积和娱乐面积等条件的限制,这方面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2)保存文化底蕴。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文化的深厚影响深远,传统园林广泛分布于大江南北,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深受中国的政治、文学艺术的影响深远。如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借助题名、匾额、对联、石刻等文学来丰富园林布局的精神内涵,使得传统园林具有意境之美,表现出一种士大夫情怀。在在现代园林设计艺术中也会根据建筑布局、建筑设计、山水地形、植物搭配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以自然山水为背景,经过人的艺术加工使自然景观得到升华。因此中国的现代园林中蕴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但现代园林艺术在这方面远不及古代园林,希望能随着人们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识的提高,在这方面有所改善。

(3)融入独特的民俗风情。民风民俗是一个特定区域内历来人们所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具有地方特色,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区域传统文化传承现象。当代园林设计虽然存在设计师的个人情怀,但是必须尊重一个地域的民俗,并将当地的一些特色文化标记融入其中。不同地域也会有不同的民俗,园林的设计在设计时如可以巧妙的发掘当地的民风民俗,则会让设计更具韵味,更具内涵和特色,这需要现代园林设计师具备深厚和民族文化底蕴。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园林的设计至今还影响深远,现代园林的造景设计在很多方面和层次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响,归根结底,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国现代园林造景设计受到了多方面文化元素的冲击和刺激,总的来说这些因素促进了中国现代园林造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应该吸取这些因素中的养分,形成这个时代所赋子的园林造景设计的新的特征。

篇(7)

关键词:竹子;园林景观;竹文化;应用

竹,是禾本科一个分支竹亚科的总称,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又称竹类或竹子。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为多年生植物。有一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已知全球约有150属,1225种。

1 竹子造景在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竹子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造园史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开始,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园林从萌芽期进入了发展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动乱和宗教处世思想影响,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访名山大川成了一时之风尚,讴歌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的诗文及刚萌芽的山水画,刺激了园林,产生了有别于皇家宫苑的“自然山水园”,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园林继承了唐宋传统,且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竹子造景手法体现在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以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等名园及扬州个园的“春山”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是现代园林造景的典范。

2 竹子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作为园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被要求在姿态和线条方面既要显示自然天成之美,也要表现出绘画的意趣。在造景中,竹子能与自然景色融成一体,在庭园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清静的景观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古典园林中的园路强调“曲径通幽”,竹林小径力求含蓄深邃,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讲究“蹊径盘而长”。在道路两侧配以一些高大乔木状的竹类,如毛竹、麻竹等,修竹夹道,创造出绿竹成荫、万竿参天、云雾缭绕的生动景色。

由于古代文人爱竹赏石的思想对园林竹石的配置有着积极的影响,两者常常被结合在一起或布置于廊隅墙角,或独立成景,起到软化生硬线条和点景的作用。扬州个园的竹石小品最为有特色,园内的四季假山都配置了不同的竹种。春景以刚竹与石笋相配;夏景以纤细柔美的水竹与太湖石组合;秋景以大明竹配以黄石;冬景由宣石配植斑竹和腊梅。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多为木结构,与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植物相得益彰。姿态细腻、秀丽的竹类可与亭、堂、楼、阁及其他建筑配植,既可衬出建筑物之秀丽,又可柔化硬质建筑物之质感,同时也可以营造出幽静的环境。《竹窗》是白居易描写在屋檐下当窗种竹,以竹为画框的景象,“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移竹当窗的手法以“框景”为基础,把一个空间的景物引入另一个空间,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层次感,产生了幽远深邃的意境。

3 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主要应用

3.1 以竹为主景

3.1.1 竹林:用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以群植、片植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景,或自然的竹林景观。形成的景观浩瀚壮观,也不乏秀丽清雅之美,散发出淡淡清香。竹林常用毛竹、麻竹、灰金竹、方竹及桂竹、龙竹、慈竹等竹种组成。

3.1.2 竹径:竹径是指利用竹子分隔空间建成曲径通幽的道路。竹林小径为求含蓄深邃,总是忌直求曲,忌宽求窄。《园冶》关于园路的论述都强调曲径,如“蹊径盘而长、不妨偏径,顿置婉转”等。竹径常用慈竹、孝顺竹、青皮竹等构成。

3.1.3 竹篱:它是指利用竹子修建成一空间的屏障,大多竹种竿型不高、丛生。竹篱不但美观实用,能围合、分隔园林空间口,而且具有隐藏作用,还增加了层次感。竹篱常以丛生竹、混生竹为宜,如孝顺竹、青皮竹、慈竹、凤尾竹、阔叶菩竹、矢竹等。

3.2 以竹为配景

配景是指同其它绿化树种如松树、梅花、、腊梅、兰花、玉兰等及建筑物等合理配置,形成园林绿化层次有序、立体景观的效果,分为点缀式、隐蔽式、障景式,如 “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等,奇松、古梅和竹子在公园不可缺少。

3.2.1 点缀式:点缀式是指在某一区域根据景观需要植观赏性强的竹种,点缀山石、人物、动物、亭台楼榭等,突出景观的整体效果。在窗前屋后、厅堂四周以及凉亭之侧,宜丛植叶色翠绿、竹竿挺直的丛生竹种,如慈竹、青皮竹、小琴丝竹等,显得景色清幽、盎然可爱;庭院大门和办公大楼入口处通道两侧,高台对植丛生竹,如凤尾竹、粉单竹等,可为庭园增色不少;在庭院角隅、公园绿地、花台之中可用竿形奇特、观赏价值较高的龟甲竹、罗汉竹等竹类,起到衬托主景、添竹景趣的作用;凡游乐场所、草坪、广场等处常用黄金间碧玉、绿皮黄筋竹等竿色不一的竹类与观赏树木如红枫、三角枫、鸡爪槭等交相配植,可使得景色增辉,相映成趣。

3.2.2 隐蔽式:隐蔽式是指由于建筑物或其它物体存在缺陷,种植竹以遮蔽,使造型变得层次丰富,常为高大竹种。在墙垣、屋角、高坑等地方宜成行密植个体中型、枝叶浓密的丛生竹种,既可绿化美化、又可遮蔽掩饰。

3.3 竹子盆景

竹子是盆景创作的主要材料之一,一些形体较小,或有特殊外形的竹类都可经过矮化处理而用于制作盆景。竹制盆景已经成为盆景艺术家们对审美艺术的艰苦探索和刻意追求。现代竹子盆景主要分“全竹盆景”和“竹石盆景”两大类,另外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竹兜盆景”,又称“倒栽竹”,实际是用孝顺竹等丛竹的竹兜外露而制成。一般来说外形奇特,体形较小的竹种是较为理想的盆景材料,如罗汉竹、蓬莱竹、龟甲竹、观音竹、小佛肚竹、凤尾竹、紫竹、翠竹等。

3.4 专类竹园

专类竹园主要收集各种竹子作为专题布置,在色泽、品种、竿形上加以选择相配,创造一种雅静、清幽的气氛,同时兼有观赏、科普教育的作用,主要以竹类公园为主。竹类公园是供游人观赏的以竹景、竹种取胜的专类竹园。它主要运用现代园林造景手法,科学组织观赏竹种的形式美要素,结合必要的人文景观,创造出深远的园林意境,全面展示竹子外在的秀美风姿和内在品质,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为城市居民提供赏心悦目的休闲娱乐空间。浙江安吉竹种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散生竹和混生竹品种较为齐全的综合性竹种园,总面积为40hm2,有30多个竹类品种,被人们赞誉为竹子大观园,有方竹、紫竹、花竹、佛肚竹、金竹、大明竹、龟甲竹等珍贵竹种,是集教学、科研、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竹类公园。

4 小结

在造园的艺术手法上,竹子造园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至今为人们所借鉴。现代园林在高科技、新材料的支撑下,不断创新进取。在今后的竹类造园中,我们应该将东方的感性与西方的理性相互融合,吸收各自的精华之处,在尊重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创造出更为动人的竹子景观。作为在中国园林拥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的竹子,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和种苗的开发,将进一步促进了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收稿:2013-04-0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