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营管理知识培训

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8 15:24: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营管理知识培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营管理知识培训

篇(1)

1.培训目标

1.1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全面掌握高级美容知识、美容院管理、人员培训等知识和精湛技能;能运用新技术、新产品,且独立处理皮肤护理中的疑难问题的美容技师。

1.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美容技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知识、保健美容知识、非药物性剥脱疗法知识、光学美容知识、全身经穴美容按摩知识、人体彩绘知识、色彩咨询知识、美容院经营管理及培训指导知识。

1.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美容技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面部疑难皮肤问题的处理、微晶磨削、果酸护肤、激光护肤、全身经穴美容按摩、人体彩绘、色彩咨询、美容院经营管理、技术培训和培训大纲的编写等技能,并能组织实施美容理论知识培训。

2.教学要求

2.1理论知识要求

2.1.1职业道德

2.1.2基础知识

2.1.3接待与咨询知识

2.1.4护理美容知识

2.1.5修饰美容知识

2.1.6培训与指导知识

2.1.7经营管理知识

2.2操作技能要求

2.2.1接待与咨询

2.2.2护理美容

2.2.3修饰美容

2.2.4培训与指导

3.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12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80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11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5课时。

操作技能练习:14课时。

篇(2)

一、对知识结构的认识

此次接受了系统的、全方位的经营管理知识学习和辅导后,让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并在此过程中拓宽了人际关系,结交了许多极有丰富经验与良好技能的良师益友,并在课余时间的与其进行工作经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如何驾驭一个团体的运作机制,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效益,从而促使所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此次学习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知识面广,其主要涵盖了下列内容:

1、企业经营与管理

在此方面,此次培训进行了全面为的讲解与教导,主要讲述了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它的发展过程和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等。

2、产业政策与优秀产业分析

在此方面,讲述了各大成功企业的相关政策以及其发展计划与过程,并举例分析当前差虐的竞争优势,例如:企业的物资管理是如何做到高效节约的,一家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企业的根本命脉等。

3、当前宏观经济形式

在此方面,课程根据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综合性的全方位分析。主要介绍了当前经济社会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各个国家与各类企业在此形势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并引导学习者分析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趋势以及指导学习者掌握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发现自身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制定策略巧妙运用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经营管理。

4、中国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

在此方面,主要讲述了举例讲述了中国著名产业在随中国发展脚步而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从而获取成功的方式方法分析,并引出中国产业发展的历史,与重要阶段以及其未来发展形势。同时还讲述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以增强管理者对于当前以及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性与战略部署性。

5、区域协调发展

在此方面,主要对学习者教授了经营管理者如何了解区域市场需求和区域消费者需求,如何促销产品并将产品打入企业区域市场,并教授了学习者如何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从而更好的配合当前形势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6、金融问题与金融创新

讲述了当前社会的金融状态,并细致分析了当前中国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导学习者树立创新管理理念,教导学习者如何用创新创造成效,如何用创新解决问题。

二、对此次学习的领悟

1、经营管理素质

通过此次的培训,我认识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经营管理者不仅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管理素质。经营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具备广博的知识成为特殊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同时也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要尽可能博览群书,知识是越广越好,这对其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和提高修养都有好处。

作为经营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要有斟酌稳重的气度,实际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不管何时,一个经营管理人员都要做到遇事不乱,做好前提准备,平稳待事,平等待人。在工作中,要做到公正严明,做好按制度按原则办事的带头作用。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是不惧怕困境的。面对困境,要镇定从容,敢于面对。振作精神带动员工根据工作目标来协调行动、克服困难。并且身体力行放下身段做工作,全神贯注干事业。这样才能凝聚和号召公司人员共同克服困难,举步向前。

2、当年经营管理形式

通过学习在此次培训中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发展、金融问题以及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学习与分析,使我更加深刻和清晰的了解到当前本企业的未开发展形势和趋势,使我改变了以往的思路,拓展了视野。在一家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名管理者要有前瞻性和敏感性的看清当下经济与企业相关的发展形势,要密切关注周边的态势,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否被边缘化,并要在此形势中逆向思维,创新管理,提高成效;此外还要注重与不同层次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要改变认识,改变价值观,有新的理念指导工作。

3、深入分析管理创新

篇(3)

关键词:创业;非经管类;教育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各高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业教育。并且重点从创业知识传授转向创业实践锻炼,积极鼓励、引导在校生和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实践,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创业勇气、创新锐气、创优志气的适需人才和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劳动者。广东纺织职业学院是较早开展创业教育与研究的高校之一,该校创业教育于2004年就已经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们就该校在非经管类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予以介绍。

一、创业教育知识结构的特点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能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有4种实施载体: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同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结构、知识水平、专业特点等因素,注重选择性和层次性的有机结合,通过开设此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业能力。

创业知识结构包括专业、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专业、职业知识是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一般是与专业、职业能力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经营、管理知识是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综合性知识是发挥社会关系运筹作用的多种专门知识,其中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在创业知识的构成中,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它们与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一样,具有内部资源配置和社会关系运筹的特征,并与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在创业知识的传授中、重点是形成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而非大量系统全面的知识,重点是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而非死记硬背教条和课本,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主动性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观念,以及善于扩大知识视野和灵活运用各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以上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交错进行,只有切实保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才能实现创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其中不难看出,经济管理类的知识占据了创业教育的主要部分。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往往是他们的专业知识,但对于非经管类学生。

二、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创业特点

非经管类学生主要课程设置为各自的专业知识,对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接触较少,这对学生的创业形成了一些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相当多的专业结构偏重于非商业化思维,如文科类的中文、媒体、法律等文化教育类专业,而另一类偏重于技术能力培养,如工科类的机械制造,建筑科学等专业。这类的学科的思维培养不利于学生商业思维的形成,对于经济管理类知识缺乏学习方法与学习动力,存在学术思维环境和创业思维环境的差异。

2.学校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就业教育方面,对自主创业的知识传授很少,根据我们的调查,国内将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学校少之又少,大多作为一种公共选修课开设,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参与创业教育的学习。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掩盖了自主创业的教育。

3.教育基础设施因素阻碍有效的创意思维,大多数高校非经管类专业侧重于工作为基础的学习,法侧重于权变的学习,或是对工业的贡献课程学习。各专

业配备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需要。

4.专业教师创业意识缺乏阻碍创业的种子萌芽,专业教师往往把知识看做创业。突出了知识的作用,也引导人们把知识本身看成经济。

三、进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

知识≠经济,经济中包含知识,而知识中没有经济,知识本身也不可能成为独立增值的“经济”。尤其是对创建一个经济实体的产业投资而言,知识同土地、厂房、设备、原材料、劳动力一样,是构成项目的资源或要素,尽管与其他要素相比有时更重要,但它终归是要素。结论是:经济中有知识,知识中没有经济。知识是一种资本形式但不是经济。走出知识创业的误区,把知识与经济联系在一起,叫“知识经济”,突出了知识的作用,也引导人们把知识本身看成经济。而大量的事实证明,任何传承的专业知识都代替不了创业的真正本事,光凭知识投资创业的,都避免不了在历经失败之后,补上“经济”这门课。

广东纺织职业学院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将创业教育设置为全校学生公共课,所有学生必修,占1学分。专业知识作为创业的前提,创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准备。创业与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实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经过多年的创业教育,该校1万多名毕业生中,实现自主创业并且创办的企业有一定规模的毕业生人数约500人,有力地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优质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涛.创业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使我国商业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连锁经营异军突起,其连锁门店数量和销售额增长速度较快。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而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该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期更好地提高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为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连锁经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管理工作几乎涵盖了连锁经营运行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全面性、系统性的连锁经营管理不仅可以确保连锁经营的高效性、稳定性,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测连锁经营阶段潜在的风险,从而实现连锁经营发展的条理化、系统化。在连锁经营管理阶段,需要对各个时期的运行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些信息和数据不仅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为连锁经营方案的制定和未来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提高连锁经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大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正在面临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不仅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而且还会影响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此时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教学方案和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效率,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交换模式

交换模式在高职院校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通常是指经营内容相同的连锁经营机构采用交互式来对连锁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连锁经营管理人员学习其他机构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并对其优秀的地方进行吸收。交换模式下,连锁经营机构需要根据对方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签订相应的合同,避免管理内容及管理技术外泄,对于培训结果与预期结果差距较大,还需要提供相应的金额培养,如果所培训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促进该连锁经营机构的发展,则需要该连锁机构为培训方提供额外收益的10%~20%。因此,交换模式不仅可以增加连锁经营机构的交流与沟通,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水平。

2.2定期模式

定期模式通常是指阶段性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培训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般分为5个阶段进行培养。第一阶段: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进行吸收和巩固,从而对其有个系统化、完整化的了解,在大脑中构建连锁经营管理知识框架,以确保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在该阶段能够对经营管理的基本技术、基本技巧及基本操作等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为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短时间的实践操作,有效提高管理人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效率;第二阶段:注重对各个方面的操作技术和专业性的经营操作进行培训,主要包括管理的方案制定、管理的流程、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注意事项、管理的重点等,并注重对管理技巧的传授,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管理能力水平;第三阶段:对连锁经营管理新研究内容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应对更为细节、更为复杂的问题,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提高连锁经营管理的整体质量;第四阶段:综合性培训,主要是对各种管理成功的案例进行展示和讲解,并引导和鼓励管理人员对案例进行分析;第五阶段:对管理人员进行测试,以实践效果作为评价的关键指标,根据测试结果来判定其是否胜任连锁经营管理工作。

2.3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该模式通常是指高职学生在完成大部分专业课、基础文化课及校内实验实训课后从事校外实践性教学的培养模式。实际上,通过顶岗实习培训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了确保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则需要高职院校尽可能实现与企事业单位开展“零距离”培养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可以使他们亲身体验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亲自体验企业文化、企业的管理要求等,更好地检验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弥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意识。此外,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能够使学生注意相关工作细节,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水平,使他们更好地胜任连锁经营管理工作。

3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率的对策

3.1注重培训效果和模式创新

作为高职院校,在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要对高职学生的初次就业给予考虑,而且还需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给予考虑,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开设一些实践环节及选修课程,以确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效果。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注重对培训效果和模式的创新,通过社会实践、互动教学专题讨论等教学方式,来更好地提高培训的效果。当然,高职院校也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他们构建互惠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提高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质量。

3.2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可以适度介入人才培养之中

实际上,连锁经营和高校教育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连锁经营过程中,行业、企业掌握了工作环境和岗位对高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要求的第一手信息,此时通过在企业、行业与高职院校之间构建平等的合作关系,并鼓励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可以适度介入人才培养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

3.3重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安排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到连锁企业进行现场实践,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管理流程,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同时,构建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定期聘请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专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和课内实践课指导教师,将一些管理经验、管理技巧和管理理念直接地传达给学生,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连锁经营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提高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进而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江霞,蔡春江,何武香.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药房,2017,5(9):89-90.

篇(5)

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主要通过企业真实场景的模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经营团队,每个团队4-6人,让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扮演企业各部门中的关键岗位的角色,即分别扮演CEO(负责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及制定发展)、营销总监(负责销售产品和开拓市场)、生产总监(负责企业生产管理工作)、财务总监(负责资金的运用和财务整合)等管理角色,运用所学的管理相关知识和业务处理技能解决模拟企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该竞赛以沙盘作为教具,以工业制造企业为背景,模拟该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各模拟企业以财务年度为单位,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演练,教师在模拟过程中担任指导老师和参谋的角色,通过直观的沙盘演练,让学生在“做中学”中了解企业的管理规律,提升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对企业资源的管理过程有一个实际的体验,同时提高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对于学生,通过模拟大赛的参与不仅可以对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扎实,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真正提高管理技能,为走上管理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比赛的结果及学生的经营成果可以对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作为一个评价标准,也是我们判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正确与否的一种方式,以此可以及时地调整我们的专业教学设计,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对于企业,可以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为优秀人才搭建平台,甚至与学校进行订单培养,实现校企共赢。

2企业经营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教学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

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理论知识庞杂丰富,内容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吸收,而实践环节不易组织,操作性不强,不容易达到实践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基本是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实训实践的环节比较少甚至没有,但并非这门课程不需要安排实训实践。实践安排的缺失、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是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存在的通病之一。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能记住很多管理的理论和知识,但光掌握理论没有实践不等于学生提高了职业能力,学生学到理论知识之后若不能加以运用,很快将会淡忘,而真正企业所需要的决策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却被忽视了,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由此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2.2教材内容脱离岗位标准,教材形式太过传统死板

在制订本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过程中,参考过很多教材,但几乎没有一本让人满意的教材,原因在于目前已有的教材内容构建上过于偏重理论知识,对岗位操作技能的认知教育较少,结果自然是学生学完后往往觉得没有用武之地;此外,教材形式上过于传统死板,在高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很多教材仍然无法脱离传统知识传授的框架,教材多以文字讲解为主,数据、工具、表格很少应用,课后的联系也缺少理论知识的考核,这样的教材很难与实践相结合,更难吸引学习的学生兴趣。

2.3学生基础知识底子薄弱,专业知识学习跟进吃力

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能融会贯通,将知识关联、技能贯穿才能学好该门课程。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教学中,首先,需要学生熟悉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还要清楚人员规划、招聘、绩效考核、培训等内容,这些内容往往具有连贯性,此外,在掌握这些业务流程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其他课程的知识,如果学生对管理学及相关的管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扎实,将很难圆满完成该课程的学习。

2.4教师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

企业经营管理实务的主讲教师应该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指导。以本学院为例,在课程改革之前,几位该课程的主讲教师,由于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对于企业管理没有切身体验,有些业务流程只流于书面化,所以平时授课时就很难做到“做中学”一体化。另外,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较少,虽然教师偶尔也穿插一些实践教学,但实践场所的匮乏以及教学时间的不够灵活,导致很多实践教学内容无法系统地开展,更无法与企业实现对接,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但没有学好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也没有很好地得到锻炼。

2.5课程考核方法过于传统

虽然企业经营管理实务是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比较传荣,主要还是笔试试卷考核,试卷的内容多是理论知识的考核,操作技能考核较少甚至没有,这种考核方式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的模式。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很多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考核方式,就采用临时抱佛脚的复习方式来对待该门课程,导致平时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并且错误地认为只要考试前背一背、打打小抄就可以过关,至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没办法通过这一次的笔试成绩客观地进行评价。

3基于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场所,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了使毕业的学生具有“毕业即上岗”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实务这门课的教学改革来说,我们可以从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入手去探索,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即以技能大赛为实践平台,在企业经营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把“做”、“学”、“教”融为一体,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动脑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动手学会各种业务的操作技能。

3.1基于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改革企业经营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模式

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的运作模式就是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以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设置任务,由于模拟环境的仿真度较高,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必须熟练掌握经营模拟技能大赛。根据技能模拟大赛平台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根据企业岗位技能标准设计教学内容,如“营销策划”这个工作任务的设计和开发,在讲授完“营销策划“理论知识之后,选定一个大型购物商场,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以四人为宜,由学生为商场的商户设计营销方案,并试图推销给各商户并实际实行,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营销策划过程进行评价。每个课程内容都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设计,既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到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有实践锻炼的机会。按照企业管理的业务流程整合课程内容和实操过程,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很强的企业经营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模式。

3.2基于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重塑课程内容模块

企业经营管理实务课程不仅包含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企业文化等知识,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要想学好这门课,必须系统掌握这些知识,而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经历企业生产经营的完整过程,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演练涉及多层面的管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并能做到融会贯通,否则,学生可能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演练而不能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精髓,更无法体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的核心技能,通过沙盘推演,学生能够掌握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整合所学知识,将所学技能加以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企业管理知识体系,既解决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的难题,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为了将沙盘模拟和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课程在基于岗位业务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背景下,在分项实操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工业制造企业的完整的企业管理过程作为学习领域,以沙盘模拟企业为基础,设计完整的教学项目,模拟从企业申办、企业申办、组织结构设计、经营环境分析、生产运作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文化建设、电子商务应用的完整生产组织的循环过程。每个学习子领域即独立,又相互联系,协同实现企业完整业务循环。具体如表1所示。

3.3基于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企业经营模拟大赛所使用的沙盘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管理诊断于一体,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系统完整的企业管理知识和理论,而且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了解企业真实的运营管理情况以及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案,所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主讲教师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的同时,也应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到企业去实践,积累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熟悉沙盘演练的内在逻辑,着力向“双师型”转变。

3.4基于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以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为依托,一方面要建立企业经营模拟综合实训室,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主要在综合实训室内进行,实训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指导书,完成课内实践和实训基地训练任务,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选择学校所在地校外企业作为学生在校外实践课程的教学基地,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了教学和课程建设工作,同时采用现场观摩和顶岗实训等教学,做到工学交替。此外,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技能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企业管理岗位实习,学生通过深入实习基地顶岗学习,不仅可以学习管理的基本方法,还可以增加相关工作经验,提高职业的适应性。

3.5基于企业经营模拟技能大赛,实现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考试改革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经营管理管理水平;“三农”问题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切实改善农村的发展现状,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发展整体效益的提升。当前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工作散、专业人才匿乏等,已经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进程。那么在新时期,如何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农村工作的常规开展,是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性

1.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当前,我国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通过农业部门对“三农”问题的深入探究以及相关惠农政策的颁布,使得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得以落实,在各部门工作协调的基础上,为农民带来福音。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有助于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营管理的意义在于为农民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以及提供参考,通过对其他相关案例的解析总结经验,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还需借助于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专业化的人才能够通过对农业市场信息的敏锐洞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资源配置,为农业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全面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三农”问题中,农业的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而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其发展还有赖于政府的扶持。当前我国的农业整体现代化水平较低,通过有效的经营管,能够加快农业发展的进程。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水平都较为落后,传统的生产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措施应用于农业发展中,随着新时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应用信息科学技术。通过系统科学的管理措的应用,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才能得以推进,也有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当前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农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相关措施难以落实。经营管理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而当前农村地区的专业人才非常有限,上级政府下派的专业人才不足就使得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作用、目标、任务以及内容等都缺乏充分的认识。这就使得当前农村因财务、债务以及土地纠纷等问题进行上访的情况增加。其次,对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使得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随意进行定员定编,削弱了经营管理队伍的建设。相关管理单位人员的大幅缩减使得本就有限的经营管理人员更少,与当前复杂的多元化的农村工作相违背,从而可能会造成农村纠纷与财务混乱的出现。综上所述,缺乏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认识的不充分必然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农村经营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对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而言,制度的不完善必然会影响到实际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当前的农村而言,并未建立起明确的经营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这就使得工作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困难重重。体制不健全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工作开展的经费有限,国家用于农村经营管理的专项经费非常有限,没有经费的保障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被调动,本应用公费解决的问题却因资金无法保障而被搁置,进而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农村经营管理缺乏配套的人力、物力设施

农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缺乏配套的人力、物力设施,具体体现在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基础设施落后。当前农村经营管理的从业人员很少有专业人员,而是通过后天的相关学习来进行管理,因此其专业性难以得到保障。物力设施的落后则体现在办公用房、办公用具等方面,而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则更为匿乏。随着弄村经营管理中科学技术含量的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因此,就增加了相关措施的顺利实施。

三、提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健全相关体制

传统的农村经营管理侧重于农业生产的质量,造成了其他方面的缺失。当前多数农村干部并没有建立起经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意识,单一重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对整个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强化农村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意识,通过对他们的定期专业培训树立起正确的理念和认识,也可以开办乡镇干部培训班,通过引进专业的培训人才对村干部进行专业的经营管理培训,从而能够促使领导干部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的影响力,保障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保障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其次则是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通过对管理工作的把关与监控,确保相关措施的实施。农村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够通过企业化的管理实现农业管理及生产水平的提升。为本地的农业发展制定出真正适宜的发展规划。

2.增加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

随着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项产业中,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发展的进程。我国的农村的科技应用较为落后,管理与生产水平都待提高。新时期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就需要在管理中渗透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效用。通过上文中笔者所提及的重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保障工作开展的资金与基础设施,因此村干部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农村经营管理中的网络化进程有赖于网络的普及,因此农村的宽带建设进程需要持续推进。在实现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可以对村民进行网络农业信息浏览培训,在条件允许之下还可以进行网络农产品售卖,从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科技信息的融入还可以通过请农业专家到农村下访进行实地考察,并手把手对农民进行生产指导。除此之外,科学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农业机械的现代化,通过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

3.建立起完善的人员机制

农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人员问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农民的整体教育水平较低,阻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在农村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人才机制。管理人员应利用当地的广播、报纸杂志等向农民进行知识宣传,定期更新村内布告栏板报,或者可以印发小册子入户,让农民在家中自行学习了解最新信息,通过对农民进行农业前沿信息的输入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其次,政府需要注重对专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切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则是在管理部门中建立起良性的激励与竞争机制,通过全面的专业人才在农村经营管理中管理,发挥人才优势,也能够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与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经营管理水平pJ}待提升,而通过相关对策的实施切实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经营管理的制度与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其建立与完善将极大地改善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其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笔者相信,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全面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J]山西农经,2011(02).

篇(7)

由于我国电力体制不断改革,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风险问题越来越多。目前如何有效地改善或避免企业风险成为供电企业急需解决的迫切难题,积极预防,强化监管力度,减少企业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和谐的经营管理系统,确保供电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简介供电企业目前存在的经营管理的风险问题

(一)电量采集的风险

1.传统抄表过程中存在风险

至今,人工抄表仍然是最普遍最常用的记录用电量的一种方法。在此环节步骤里,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抄多抄少、抄漏等行为,另一方面,人员手工录入数据,工作任务艰巨且繁琐,在时间紧迫的前提下,抄表人员书写字迹缭乱,这种情况下,将用电数据输入电脑的人员就容易出错。因此,传统这种人工抄表的工作方式对于查询、记录、传输用电数据各个过程来说都有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对供电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2.偷电造成巨大损失,存在风险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用电量日益增多,窃电这一违法现象层出不穷。有部分居民或小型企业想要降低开支成本费用,擅作主张从供电企业内网接线偷电使用,或是连接在公共电线路上蹭电,窃电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这些不合理行为的存在,使供电企业根本就不能清楚知晓实际的售电量信息,从而使得电量地无谓流失,给供电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经营风险,使其利益损失严重。

(二)电费回收的风险

1.不诚信客户恶意拒绝按时缴纳电费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先用电,再收费,有的一个月收一次,有的还是两个月收一次。所以,对于那些不诚信的客户来说,根本就没有按时缴纳电费的概念,直接就是能拖多久拖多久。有的人群一直抱有侥幸的消费心理,觉得电力是国家的,就应该给老百姓免费使用,不应该收取费用。尤其针对那些用电量大的企业,收不回的电费金额巨大,直接造成供电企业的利益损失。

2.经济结构框架的变动风险

有时候,国家政策的变动使得供电企业经济结构框架发生变动,使得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行为受到波动。国家政策影响着供电企业原材料价格,影响着整个市场经济环境,影响着国际价格,这样的情况使得整个市场都是在不稳定的一种状态下,直接让供电企业收入受到巨大损失。

3.企业单位破产、重组的风险

很多企业由于亏损严重而注销、停业,甚至直接破产、欠债逃跑,存在一系列违法行为,企业根本不会主动去缴纳电费。这种情况下,供电企业收不到电费,盈利受损,使得企业面临不可预测的这类经营风险时,措手不及、毫无招架之力。

4.直购电成本收入风险

电力市场改革,针对那些用电量大、信誉高、用电负荷稳定的用户,供电企业会与其签订合同,允许其直接购电。直购电的合同每千瓦电的金额势必低于正常用户缴纳的每千瓦电金额,这种差值的存在直接降低了供电企业的收入金额,给经营管理带来一定风险。

二、针对风险管理问题,提出有效的防范、监督策略

(一)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合法经营

要实现企业蓝图,必须要勇于面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进而识别、分析、评估、监控风险,必须要强化风险防控意识,依法管理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从而确保经营风险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二)加强领导组织力度,构建工作体制

供电企业作为国家企业,要加强自身领导组织力,制定详细的《风险防控方案》,确保风险防控人员严格按方案执行,分工明确,落实成员各自的职责、任务,定期召开研讨会,评估、分析风险防控问题,及时了解企业目前存在的经营风险,做好防控措施,从而“化险为夷”,降低风险带来的成本损失。

(三)增加风险管理知识,提高员工职业素养

供电企业是国家企业,其员工素养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风险管理的成效。如果说领导者是企业的“大脑”,员工则是整个企业的“手脚”。对企业行为准则的执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员工的风险教育与培训管理机制,让每一名员工都深刻了解风险管理知识,培养员工识别、防控、管理经营风险的能力。从而在面对风险时,众志成城、共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

(四)加强风险管理建设,控制风险

在管理经营风险时,要坚持“标本兼治”,换句话说就是不光要治“标”,还要从根本上治理,进一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建设,必须要按照国网公司的标准去执行相关规定、准则,使技术标准化、工作技术化、管理合理化、机制科学化,从而在不断改善、调整中统一管理人、财、物的标准。正真做到流程、方法的科学合理,以制度管人,严格按照制定的流程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而在发生失误时也能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这样的话,人人严格执法,从根本上控制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就能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五)强化信息管理,掌控风险管理数据

风险的信息管理极为关键,直接关系到掌控风险的实际成效。在创建风险信息报送管理制度的同时,可以做好排查整治作业,尽可能及时发现供电企业漏洞,譬如企业体制的改革变动、经营管理问题、电力供应关系、故障报修困难、员工思想行为等不稳定的环境影响,掌握风险信息,领导者根据管理信息果断地做出决策,从而降低风险,保护企业利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