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临床研究经费预算

临床研究经费预算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8 15:24: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临床研究经费预算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临床研究经费预算

篇(1)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药物临床试验

一、背景

随着国家对生物医药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药品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研发新药的热情日益高涨。由于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的必经环节,相应地,临床试验的增速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作为新药研发的最后一环,临床试验是保障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环节。而我国在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的各项活动中, 长期以来一直延续着手工记录、纸张提交及书面审查的传统方式, 使得新药开发的时间跨度过长。而且, 这种基于书面记录的方式使研究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沟通。为了减少临床试验研究者和管理者的工作量、节省物力财力、提高效率,同时也为了极大限度地减轻给研究者、受试者带来的不便,研制和开发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管理信息化已成为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新药研究中的信息化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借鉴国外经验, 加快我国创新药品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的步伐是非常必要的。

二、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受试药不良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对临床试验决策。(2)多中心临床试验时各中心之间无法及时交流信息。(3)各种因素导致临床试验的数据质量和可靠性下降。(4)纸质化CRF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三、对策研究

创新药物平台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具体流程如下:

(一)增加模块、建立预警系统

在现有的HIS系统中(门诊收费系统)设立“临床药理”模块管理统计受试者检验检查费;HIS系统汇总统计数据包括“临床药理”模块数据;模块设立预警系统:药理基地专员将项目检查费到款金额输入模块对应项目“项目信息”――“预收检查费”中。当项目“受试者费用累计”>“预收检查费”时,自动跳出预警提示,开单科室无法开单,此时与药理基地联系。

(二)基础信息录入

包括以下信息:公司:公司名称、合同预算金额、到款金额、到款日期、已使用受试者费用、未使用受试者费用;项目:项目编号(药理基地合同编号)、项目名称、研究组科室、受试者信息、检查项目及金额等明细;医院科室:开单科室、开单医生姓名及审核人姓名;执行科室、执行医生姓名及审核人姓名。录入工作由临床药理负责,与各研究科室一同完成。一旦录入不得随意修改,如需修改需药理基地同意,系统将保存修改记录。

(三)受试者检查操作

开单科室负责的:开单、取消开单、检查费余款退回(项目结束如有余款,在“检查费余款退回”中输入金额,报药理基地确认;执行科室负责的:执行检查、取消检查。流程如下:

(四)查询统计

包括项目信息查询(包括项目合同信息、研究组信息、项目完成信息),临床药理报表查询(包括《临床研究受试者费用每日明细表》《临床研究受试者费用汇总表》等),报表数据统计(《月末在院病人费用统计表》《月末当月病人费用汇总表》《门诊日报汇总表》统计数据与HIS系统相连,数据汇总需包括“临床药理”模块数据)。

(五)收款收据开具

若公司需医院提供临床研究检验检查费收据的,则财务在项目完成时在模块中统计检查费总额打印《门诊收费收据》,此收据交予药理基地转交公司。门诊收费收据上列明公司名称、项目名称、例数、检查金额等内容。

四、效益

(1)实现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将大大提高了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将使我国的医药企业有能力与国际接轨并有资格参与国际竞争。

(2)实现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将有更多国际多中心临床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有利于提高我国临床研究的科研水平。

(3)实现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将为新药提供更加可靠的疗效保证,摆脱市场上的“太平药”(要不了命也治不了病的药)泛滥的局面,造福广大的患者,促进我国新药市场健康发展。

(4)实现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将缩短研发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研发成果流失与研发投入浪费,为我国医药企业节省大量的研究经费

参考文献:

[1] 用于数据管理逻辑核查功能的实现[J].定量药理学,2008(3):541-544.

篇(2)

[关键词]CPO ERP实施 应用

1、前沿

(一)CRO行业

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RO)是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新生行业。当时,随着美国FDA对新药研究开发管理的不断严谨和完善,新药研发过程更加复杂耗时,费用也更高。制药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力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提高新药上市的速度,控制成本,减少失败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型制药企业的药物研发不得不考虑从外部获得技术支持和服务,于是产生了向外委托研究工作的需求[4]。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CRO应运而生。

(二)CRO行业的特点

(1)CRO的特点在于专业化、效率高。

(2)CRO企业大多数都是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含量高、人员素质高、设备昂贵先进,投资大。

(3)CRO企业内部往往以项目组为工作团队,不同的项目组研究不同制药企业委托的项目,各个项目组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工作流程上也没有先后循序。

(三)CRO行业在中国的兴起

国际上,CRO的业务已经扩展到非常广泛的服务领域,但在我国,CRO的起步较晚,其发展还不到10年时间。国内也仅有不到200家,业务领域大多集中在临床前药物中间体的研究和临床研究阶段。由于中国具有低人力成本、低原材料成本以及多病源等优势,本土CRO企业成长也比较迅速,其中较为出色的是已经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昆泰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丹尼斯,吉林斯认为,中国CRO市场的发展会仿效美国、日本还有西欧的CRO市场轨迹,每年的增长速度将达到25%甚至更高。同时很多国际CRO公司看准了中国潜在的市场,并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

(四)CRO行业的生存与ERP

由于CRO行业在中国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模式,产生也不过lO年左右的历史,可以说CRO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什么经验和规律可循。中国的CRO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并在每年全球几百亿美元的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首要任务是企业自身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在CRO企业内部有效实施ERP系统则是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实现以上目标最有效的途径。

二、ERP成功实施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成立高效的实施团队。

CRO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CRO企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前所述CRO企业的特点在于专业化、效率高。所以选择的ERP软件必须要是非常成熟的产品,要满足内部各种需求。

(二)业务需求分析

业务需求分析需要公司管理者思考企业现在存在什么主要问题,通过分析企业的战略、留成、需求、企业经营特征等信息,判定购买何种ERP系统,并且思考选定的系统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并满足公司的需要。业务需求分析非常重要,它是实施ERP非常关键的一步。CRO企业实施ERP的主要目的就是整合企业现有资源,提高企业自身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三)流程再造、制度调整等

全面分析企业特点,明确企业战术和工作流程。仔细分析上马ERP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性,进而需要流程再造和制度调整甚至机构调整等。CRO企业的业务流程大致可以简化表述为:外接项目订单一内部可行性研究一立项一指派项目人员(成立项目组)一研发生产一产品完工一交货。其中原材料采购和研发生产为关键过程。

(四)ERP关键使用者的培训

培训是关乎ERP实施的成败的关键要数,特别是企业要对ERP关键使用者的培训。企业不仅要准备足够的实施之前的培训费用,而且还要对ERP实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给与培训经费。总之要使得企业在实施方撤出之后能够自主地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CRO企业中ERP的几个典型应用研究

和其他一般企业一样,CRO企业需要的模块主要有:财务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供应链管理、台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等。这些模块的应用及功能在CRO类型的企业中的应用和其他普通企业一样,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之处。但是由于CRO类型企业和别的一般企业还是有许多不同的管理之处,CRO类型的企业在应用ERP的时候要注意几个典型应用问题。

(一)项目管理贯穿始终。

如前所述,CRO企业向外部获得订单后,内部以该订单作为独立的项目管理,从材料采购到入库、出库领用和材料结存等过程都必须载明项目的名称。

具体说来,第一材料采购时,供应链模块中物料请购单中必须录人项目名称,而且要将请购单中项目的录入功能设为必输项性质,如果某个请购单投有录入项目名称,则ERP系统不能保存该单据,也就不能下一步的工作第二,材料领用时,出库单上也必须注明项目名称,一方面便于财务部门归集项目成本,为财务部门生成单个项目的损益报表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对于日后发生质量问题,也可以根据项目名称快速找到某张特定的出库单,从而确定领用的是何种原材料,有可能便于项目人员快速判定是否是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二)库存管理模块中虚拟仓库的使用

CRO项目要采购各种各样甚至非常昂贵的原材料,实际上项目研发结束后还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原材料,有些原材料价值很高而且很有可能下个项目还可以利用到,如果公司管理部门不提出回收,往往就被废弃掉了。为了配合管理部门回收这些原材料,ERP的库存管理中增设一个虚拟仓库,将回收的原材料纳入了企业ERP系统的管理,节约了企业的资源。

(三)质量问题跟踪

CRO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往往有严格的质量标准,CRO行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底线,也是反映企业研发水平的标志。而ERP可以提供由成品到原材料的批次跟踪,方便批次查询和质量问题的跟踪。如有质量问题,可以根据投料单向上追溯同批次的原材料,找出是否是原材料不合格的事实。

(四)预算管理。

ERP系统中财务模块大多支持预算管理,CRO企业更是有这方面的需要。CRO企业中往往要知道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以便和既有的预算对照,因为盈利能力始终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CRO企业内部往往会要求财务部门提供企业内部某个进行的项目的盈余情况,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对预算进行事先的设置,或者设定公式或者设定报表,ERP系统往往可以提供这类需求的解决方案。

(五)资产管理

CRO企业中的设备有很多是高精尖的设备,有些单个设备造价往往高达几十万美元。各个设备都需要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企业要通过ERP系统及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并通过系统制定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使设备故障造成的停工时间降到最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变被动管理到计划管理到全面的资产管理。

篇(3)

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应用研究,而转化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转化医学旨在通过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诊断工具、药物、干预措施、政策和教育而改善个人和社群的健康,其座右铭是“从板凳到床边”。大力发展转化医学不仅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而且能够促进科研技术成果在临床上的早日应用。所以,时下转化医学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打破屏障填补鸿沟

转化医学的提出,源于当年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迫于来自社会的压力。20世纪末,NIH每年的研究经费高达200多亿美元,但美国人却在追问,发明了那么多的新技术,积累了那么多新的知识,发表了那么多的高水平论文,为什么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由此,NIH提出了转化医学的概念,旨在让基础知识向临床治疗转化,促进健康水平的提升。

转化医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固有屏障,在其间建立起直接关联;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防治新方法。转化医学致力于弥补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之间的鸿沟,为开发新药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开辟出了一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途径。

正是由于转化医学的意义及其价值,引起了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催生战略行动。近些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大力提升对转化医学的资助,在数10所大学成立了近60所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政府对转化医学的重视程度日渐增高,也推动企业加强了在转化医学方面的投入。不仅如此,欧洲委员会(EU)也拟将60亿欧元预算的大部分投入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是“从实验台到临床”的一个连续、双向、开放的研究过程。对此,我国自然也不甘示弱。转化医学被科学界提出至今有10多年时间,而我国较短时间内在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和具体实施方面就取得了较快进展。目前,已成立了130多家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5个国家级转化医学机构。不过,客观而言,我国转化医学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特别是从“基础”到“临床”,科研成果转化率还很低。

亟需突破两“瓶颈”

转换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其涉及多领域(如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再生医学、分子诊断等)、跨阶段(包括基础研究、试管研究、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临床应用成为标准治疗等诸阶段)以及众多利益攸关者(包括主办者、监管者、企业、基础科学家、动物实验专家、临床研究专家、临床医生、患者、受试者、研究机构、临床机构、社群)。

例如,诊断及监测人类疾病的新参数――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就是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研究人员共同组成,定期讨论和沟通,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为开发新药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开辟出一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途径,而且有助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缩短新的治疗方法从实验到临床阶段的时间,进而快速提高医护和治疗工作的质量。

目前,我国转化医学发展需要突破两个转化“瓶颈”:第一是基础的研究成果不能在临床条件下得到检验;第二是已经得到证明的干预方法不能成为标准疗法。在突破这两个“瓶颈”的过程中,往往科学的、方法论的考虑与人文的、伦理的考虑交织在一起。

从临床前研究成果的转化中首次应用于人的临床试验是一个关键节点,然而,由于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这些试验涉及最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在开始做这些试验时被一系列难办的伦理问题困扰:该药物在动物中是否已经充分展示临床上的前途?试验的可及是否应该限于患难治疾病的病人?是否应该将试验视为治疗性的?研究者是否已经将风险充分地最小化?解决这些伦理问题不可避免要依靠对有关未来的事件(如伤害、治疗反应和临床转化)作出预测。

另一个关键节点是,已经得到临床试验证明的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不能不失时宜地转化为标准疗法。这时必须考虑临床实践的环境、转化发生的层次、医生的行为、患者的行为等。而现实中,有许多例子显示在这方面并不成功。

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事实上,为了破解妨碍转化的“瓶颈”,我国也在积极探索。目前,转化医学已成为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里的一个重大政策,并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确定了“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而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教授领衔两百多位专家、历时两年完成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也提出:“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转化医学的重点目标是促进资源整合,打破学科界限,消除大学、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界、投资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围墙壁垒,改变固有的转化模式,实现双方共赢,协同创新,与国际合作对接。

然而,目前国内在转化医学学科建设方面最为欠缺的,是尚未着手建立专门的转化医学人才队伍。美国在转化医学项目基金投入中,拿出16%的基金用于培养转化医学研究生,一批转化医学博士即将“出炉”。而我国医学院校仍停留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划分上,当下亟需培养一批具有基础研究技能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双向人才。否则,转化医学将是空中楼阁。

不过,好在国内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从哈佛医学院、梅奥医学院等国际一流医学科研机构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也通过开设转化医学专业等手段让转化医学的后继人才逐步被培养起来。

篇(4)

生物钟基因或成为治疗糖尿病新标靶

今年9月份,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所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学者共同在《自然・医学》发表了一项研究论文,研究显示,一种叫蛋白隐色素(cryptochrome,Cry)的生物钟基因可以阻断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蛋白隐色素将来很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标靶。

研究者介绍,哺乳动物在禁食期间可通过刺激肝脏糖异生保持血糖的稳定,而肝糖异生受到昼夜生物钟的调节,并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糖代谢协同发生改变,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中美学者的这项研究发现,在禁食条件下,蛋白隐色素可阻断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抑制糖异生,从而使血糖降低。研究者认为,增强蛋白隐色素活性的化合物很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治疗作用。

脑手术也能治糖尿病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近期报道,匹斯堡阿勒格尼达大众医院的医生对1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延髓采取了微血管解压术,结果在接受手术的10个人中,有7人的血糖得到明显改善,降糖药服用量减少,甚至停药。延髓是脑干的一部分,下端与脊髓相连,掌控胰腺分泌功能。微血管解压术是一种移开压迫的动脉,在动脉、神经之间建立保护屏障的手术方法。研究人员表示,这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型血检可提前10年预测糖尿病

美国《循环研究》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一种新型血检可以比目前诊断措施提前10年预测糖尿病发病风险。据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方法的原理是能识别血液中的遗传分子“微小RNA”(MiR)。目前通过这种新型血检方法,预测10年后2型糖尿病风险的准确率可达50%以上。研究者表示,这种检测还可以识别哪些人已经或将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脏病、卒中及血液循环系统问题等。

英国心脏基金会医学主管杰里米・皮尔森表示,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快捷简便的新型MiR血检可直接监控血管健康,赶在心脏病等并发症症状尚未出现之前,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挽救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新动态

FDA限制文迪雅使用范围

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前宣布,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糖尿病药物文迪雅,今后将只能适用于两类人群――一类是无法通过其他药物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另一类是目前正在使用文迪雅且效果良好的患者。

FDA局长马格丽特・汉伯格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局仔细权衡使用文迪雅的利弊后,决定采取上述保护消费者的行动。该局还要求医生今后为患者开药时必须严格验证患者是否符合使用文迪雅的条件,而患者则必须阅读有关文迪雅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陈述并承认他们理解这种风险。

FDA药品评估和研究中心主任珍妮特・伍德科克当天也表示,考虑到有关文迪雅的显著安全隐患以及科学不确定性,仍允许文迪雅上市但限制其使用是相对合理且合适的反应。

文迪雅是葛兰素史克公司1999年推出的一种胰岛素增敏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最近几年的多个研究表明,文迪雅会大幅增加服用者心脏病发作及卒中的风险。

国际胰岛素基金会为“胰岛素窘境”出谋划策

早在199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占坦桑尼亚总人口0.2%,而治疗经费却高达该国政府卫生保健预算的8%。后来此类现象被称作“胰岛素窘境”。

今年9月12日,国际胰岛素基金会(IIF)发表了一项声明,为资源受限国家应对“胰岛素窘境”提供了如下(包含但非全部)指导性建议:①IIF将促进1型糖尿病患者普及胰岛素治疗,从而挽救并延长其生命。IIF同时支持病情需要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从而获得理想的糖尿病控制与生活质量改善。②应用动物(如猪和牛)胰岛素或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而非胰岛素类似物,可能是一种相当节约医疗费用的措施,因为胰岛素类似物获益较少但费用高昂。此外,胰岛素注射笔较传统胰岛素注射手段也更昂贵。③近期,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层出不穷,如格列酮类和肠促胰岛素类似物,上述药物虽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其费用极其昂贵且至今缺乏长期预后获益的证据,因此IIF仍建议将二甲双胍和磺脲类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④提供糖尿病患者教育、血糖自我监测和健康保健专业人员是糖尿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更经济的方式使用胰岛素及其他药物能为实施上述重要环节提供资金。

FDA评审吡格列酮的潜在膀胱癌危险性

日前,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公告指出,有研究提示吡格列酮(商品名:艾可拓)在动物和人体中有潜在的安全性危险,该局正在对一项评价吡格列酮是否与膀胱癌危险升高有关的研究进行评审。该药生产厂已对该项研究的5年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提交FDA。总体上,吡格列酮与膀胱癌危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不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吡格列酮时间最长及剂量累积最高的患者其膀胱癌危险升高。

但此次FDA尚未对吡格列酮升高膀胱癌危险性下结论。评审仍在进行,进一步结果可能将于此后公布。FDA同时指出,目前医生和患者在使用吡格列酮时应继续遵从药物标签推荐,对于吡格列酮可能的危险性有顾虑的患者应向医生咨询。

新发现

糖尿病患者有无蛋白尿表现大不同

瑞典学者在本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年会上的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伴有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为非蛋白尿性肾病,这类患者较少出现代谢综合征表现。蛋白尿和肾损伤是肾脏病的两个主要表现,但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非整体相关。

这项研究纳入了62661例年龄为30~8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收集白蛋白排泄、肾功能和临床特征等资料。结果显示,15%的患者伴有肾损伤,其中56%为非蛋白尿性,42%为蛋白尿性。与蛋白尿性肾损伤患者相比,非蛋白尿性患者糖尿病持续时间较短,总胆固醇较高,甘油三酯水平、收缩压较低,血糖控制(以HbA1c值为依据)较好,体质指数较低,并且多为女性和非吸烟者。

2型糖尿病与精神衰退有关

一项发表于美国《糖尿病护理》的研究报告显示,2型糖尿病与精神衰退有关。研究者在过去五年间调查了2600多名45至70岁的受试者,发现在研究开始时即患有糖尿病的人,五年后其记忆力和快速思维能力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要低出三倍,对于60岁以上的人,这种差异更加显著。在研究期间患上糖尿病的人,无论男女,精神集中度也都比未患糖尿病的人差两倍。

研究还发现,早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将会防止某些精神衰退的出现。

糖代谢异常者易发生脑白质疏松

篇(5)

关键词:藏医药;现状;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就是讲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科技进步,对产业进行企业化管理、生产和经营,形成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等。天祝藏医药生产经营实现产业化,使其向广度、深度发展,可优化藏医资源配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对提升藏药生产经营水平、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藏医药资源、提高藏医产业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天祝藏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01年起,天祝县人民政府将藏医药产业列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并且着手全面开展藏医药产业化开发工作,2004年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成立,这使藏医药产业开发走上了规范化发展轨道。近年来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在藏药制剂开发、药物药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对野生藏药材资源的普查、濒危藏药材的试验种植。据调查鉴定,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研制的华锐洁白丸、仁青芒觉、如意珍宝丸、七十味珍珠丸、坐珠达西、二十五味驴血丸等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已经将其中的6种藏药制剂列入全省调剂使用院内中药制剂第二批推荐目录,可以在甘肃省范围内调剂使用。

天祝藏医药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大,等有利条件下已也有所规模并初见成效,但由于在天祝县内藏医药产业的发展是刚刚起步,天祝藏医药的潜力仍还有待继续开发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天祝县藏医药产业化发展较为落后,同时也存在各种的问题。

1.1 药材资源日益匮乏,产业面临原料危机。随着藏药市场需求的增大,大量藏药生产企业对资源的大规模无节制开发使藏药产业已经出现重成品生产轻药材来源、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使藏药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藏药材陷入“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中。长期无节制掠夺式的采集、不合理利用资源及人工种植缺乏经验和积极性等问题使野生藏药资源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藏医药的发展。

1.2 藏医药人才队伍单薄,产业开发需要源动力。当前天祝藏药产业的开发与经营,主要缺乏管理、专业、技术等人才,藏医药一直是沿用传统经营方式,致使其发展步伐缓慢。在新研制产品后,主要依靠医院直销的方式宣传和推广,这不利于提高创新的积极性以及科研投入资本的回笼。天祝县藏医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藏医药梯级人才队伍。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以往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教训,继续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一批在藏医药产业发展中起骨干作用的中、青年专业人才。把人才队伍建设贯穿到藏医药产业开发工作的各个时期,努力营造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研生产的激励机制,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抓紧开展对现有老专家的学术思想的整理继承工作,重点选送一部分中、青年骨干到、青海等地进修深造。加大对新分配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1.3 研究力量薄弱,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目前,天祝地区的藏医药研究仅限于藏医药研究所和藏医院两家藏医药开发研究机构。这与其它地区的藏医药开发研究比较,研究力量十分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天祝境内所有的藏医药研究课题基本上由藏医药开发研究所单独承担,缺乏对老僧人、老藏医等民间其它社会研究力量动员和吸收。另一方面,由于资金问题使得天祝生产的多数藏药缺乏能被国内外公认和接受的客观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药物的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生产条件等都无法达到较高的标准。

1.4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产业缺乏品牌竞争力。与其他发展规模较大的藏药相比,天祝藏药产业至今还未形成独树一帜的藏药品牌,目前天祝生产的华锐洁白丸、仁青芒觉、如意珍宝丸、七十味珍珠丸、坐珠达西、二十五味驴血丸等无一类能创出一个知名品牌,这与各经济实体品牌意识不强、营销体系管理松散、缺乏持续性的品牌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缺乏对藏医药的宣传外,另一方面,也缺乏对当地藏族文化,尤其是藏医药文化遗存的挖掘和保护,没有形成强大的文化底蕴和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对此,应该制定高效的宣传方案,采取媒体宣传、专家讲座、集中展销等方式,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大力推介藏医药文化,促进藏医药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范围和领域,带动华锐藏药的生产销售,为藏医药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2.对策与建议

2.1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抢抓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和谐的政策机遇和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及支持民族医药发展的机遇,在全县重点发展项目及藏区专项中加大藏医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改善藏医药加快发展的产业条件。

2.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县财政除保障藏医药科研经费年度预算外,将藏医药产业化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重点培育,对藏医药产业化开发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大。

2.3着力加强藏医药资源保护。要认真总结近几年种植藏药材取得的成功经验,继续开展野生藏药材资源普查工作和野生藏药材人工试验种植工作,积极争取项目,鼓励集体、个人、企业投资进行藏药材种植,不断扩大藏药材种植规模,有效保护野生藏药材资源。

2.4不断完善利益机制。制定藏药研制、生产方面的激励办法,对在藏医药开发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适度奖励,探索研究藏药科研、生产、营销三方利益分成机制,促进藏医药市场化运作进程。

2.5注重藏医药对外宣传。通过媒体宣传、专家讲座、集中展销等形式,大力宣传华锐藏医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功效,打造“华锐藏药”品牌,全面提升藏医药产业化开发水平。

2.6强化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继续做好专科人才培养、师带徒教育、继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培训、培养、招录、引进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藏医药梯级人才队伍。

2.7积极引用推广藏医适宜技术。继承传统藏医药诊疗技术,学习借鉴、青海、甘南等藏区成熟的藏医诊疗技术,结合“中藏医学经典、西医学中藏医”和“中医中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推广藏医适宜和保健技术,把先进、有效的适宜技术应用到藏医药临床实践中,逐步提高藏医药服务水平。

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体系的瑰宝,藏医药的发展对于弘扬祖国传统医药意义影响重大,虽然天祝藏药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天祝藏医药产业的优势,不断整合资源,提高产业水平,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天祝地区的支柱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例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1.

[2]恽薇荪,叶晋叔.神州医药总会请愿书[J].医学杂志,1922(8):8l一86.

[3]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医书局,192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