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8 11:35: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学职业精神的核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05-02
当前,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大提高。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调整,技能的培养成了职业教育的重头戏,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人文教育的缺失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职业学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绝不仅仅是以就业为教育目标,还要让这些技能人才在职业活动当中担当好角色功能,满足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人文精神是医学精神的核心,也是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就业”需要人文精神
职业学校以就业率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实现学业与岗位的无缝衔接,需要对各专业输出的职业角色进行精准定位,按需培训。大学生要对在特定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活动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加深了解,以便作出符合社会和职业规范对相应职业从事者的期望行为。
传统的生物医学近百年来遵循“诊断―治疗模式”,将病人看成疾病的载体,忽视了“人”这个本体的特殊性,逐步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成为现代新型医学模式的核心理念。社会对医护人员有了更高的期许,以护士角色为例,承担着照顾和安慰病人,为其进行诊断和护理的功能,同时还是在帮助病人争取利益时的代言者和维护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时的教育者和咨询者。职业角色功能的多样化表明只懂得“专业技能”的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患者及家属更需要一个能够秉持爱心给予情感关怀的医生,不仅要精通医学技术,还要具有仁爱精神。
2. “立业”需要人文精神
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相应的职业规范和标准,也就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每一个职员必备的基本品质,也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将这些规范和标准内化为从业人员的基本态度和观念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职业道德的培养应从在校大学生入手。同时,医疗卫生专业的大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义务,高风险的工作和重大的责任压力使得医德建设尤为重要。
特鲁多医生“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名言常常被医务工作者当作道德行为标准。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但由于医学技术的局限,很难做到治愈每一个病人,医生只有用精神去关爱,用情感去温暖。冰冷的医疗器械、功利的卫生服务、机械化的看病流程、紧张的医患关系都在呼唤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人文精神是道德情操形成的前提,要求大学生树立医学人文精神,出色地完成工作要求,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
3. “立身”需要人文精神
终身教育原则提倡要求大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人文素养,以便在其人生就业、择业、升职、创业的各个阶段都能自我调适、和谐生活,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职业教育高就业率的光环下存在着高职大学生就业不难稳定难的事实。毕业生频繁跳槽成为常事,用人单位用工难依然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缺乏正确职业观念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多元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导致的劳动力水平难以满足职业要求的提升。个人成长需要人文精神,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性教育,而要为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满足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多元需求,就业与立业、就业与立身才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注,对生存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对价值理想的肯定和追求,重塑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根本,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孜孜以求,创造出了博大而辉煌的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互融互补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就是在医学人文方面也能找寻到传统文化的身影。
1. 儒家与医学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影响深远。儒家和医家都强调对人的关注和重视,尊重人格尊严,满足人的需求。孔子“仁说”的核心就是人,更注重人的内在修养,所谓“仁者人也”;从医者更是和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打交道,“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与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相吻合,只有拥有仁爱之心才能救助他人于苦难。儒家讲仁义道德,医家讲医德医风,身心修养有着良好品德的人才能存仁心、行仁术,视人如己,竭尽心智解除病人痛苦。所以,晋代杨泉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的从医先决条件。所谓治国施仁政、治病行仁术,医儒同道在历代医家大儒身上得以体现。宋代大儒范仲淹就曾经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因此,以仁爱之心治病救人,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历代医家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首先,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可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精神等。德育各学科概念、原理和体系的阐释,应结合医学专业知识进行。比如:哲学中的物质观、意识观、矛盾观、系统观和实践观等,应该结合医学专业知识予以阐释;思想品德课中的道德观、伦理观、婚姻恋爱观和人生观等,能够与医学专业中的职业观、科技伦理、基因技术、器官移植和优生优育等联系起来;在《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可以把社会发展变化规律与人类智力水平开发及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与医学管理体制的变化等联系起来。
德育理论体系及其发展的逻辑分析以及德育各学科的方法、原则和精神等在医学中的推广运用,皆有利于医学生专业方法、专业思维和专业精神的培养。德育教学与医学专业教育的结合,其作用更多表现在对医学生专业方法、思维的训练和专业精神的培养、熏陶上。医学需要哲学思维,医学是价值与理性的统一。医学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哲学理论的指导,例如: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与发展,人的肉体与精神,人的生与死,都离不开哲学思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生命力及其巨大作用,以及疾病与健康、结构与功能和临床治疗中的整体性、针对性、具体性、主次性、动态性原则等,皆应归功于哲学思维。
其次,激发医学生人格精神的提升。思想品德课中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婚姻恋爱观等,无疑是人文素质的核心。追求崇高的人文目标,必须具有卓越的精神品格。精神和情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精神境界和情感倾向构成不同的人格力量。举止猥琐,精神委靡,不可能成人、成才,也是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人缺乏同情和爱心,不可能积极服务于社会;对人总怀着疑虑、猜忌,不可能与人合作;没有顽强与执著,终会功败垂成;没有自信与无畏,难以成大器。
医学中的重大人文问题,如生殖伦理、基因伦理、克隆人伦理、危重病人救治伦理、器官移植伦理、健康伦理、安乐死和人体实验等,无不与德育息息相关。医学事业中的理性精神、反省精神、独立精神、合作精神和进取精神等基本要求,既是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德育的核心作用无疑有助于医学生人格精神的增强,促进他们献身于崇高的医学事业。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精神;课程思政;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在疫情防控的当下,更需要将思政元素纳入医学专业课程,以助于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1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现实挑战
职业精神作为一种深层价值引领,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备职业特征的精神、操守、能力和自觉,赋予个体职业理念和职业追求,是形成自身行为自律规范的基石。医学生职业精神是实践行为的内在指引者,但是目前我国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存在诸多困境与挑战。1.1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需要价值重塑。职业精神是认知的反映和体现,是能力的自觉表达,也是现实必要性、合理性的统一,是学理依据和具体范畴的综合。所以,医学生职业精神本质上是一个观念价值体系,是医学生价值观念的精辟概括和高度浓缩,是医学生对医学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价值指导的践行准则。在社会功利化和公平性诉求的当下,医学生职业精神需要自我规范标准和价值重塑。医学生职业精神是一种非外在强制的规范,是自愿接受的内容,因为它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价值体系、思维观念和职业情感,而不是外在的权利强制。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是为了控制自身的活动,称为自控或内控,将各种要求和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体系。此外职业精神作为价值尺度,可以判断职业活动是否合理[1]。1.2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需要鲜活表达。目前,我国医学生职业精神在培养过程中缺乏理论根基和内涵建设,对于课程建设缺乏统一标准。例如,医学职业精神是如何养成的,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公益性医学职业精神的典型性体现在何处,以及实现方式的具体路径探索、方法载体、过程规律如何展开?医学职业精神要如何处理好公平与公益、显性与隐性、他律与自律的关系?这些本质内涵,无处释疑,无从解答。基于医学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需要阐述医学职业精神在医学课程中的表现,但目前这种润物无声的形式极少。通过沉浸式和体验感来诠释医学职业素养,至今还缺乏行之有效的鲜活表达。1.3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需要培育承载。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是涉及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作风、职业目标信仰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教育,通常受到社会、医疗、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重要载体的作用。虽然第一课堂在知识传授中占据最有利的优势,但仍存在案例陈旧、形式单一等现象:在课程设置上,医学职业精神教育课程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课程建设重视不足;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机械性的职业精神植入较多,人文式的潜移默化较少,针对医学生特点的授课不足。在课堂形式上,教学相长的互动式不多,循规蹈矩的说教式为主,提高积极性的举措不足;在评价方式上,量化的测试居多,开放式的讨论不足。
2影响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原因
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各类需要表征在:师资力量的不足、师资水平的聚焦,医学教育的定式、医学学制的贯通,以及课程设置的选定、教学方式的单一等方面。影响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原因主要与医学师资职业精神的内化、课程设置的显性表达与隐性嵌入的割裂、医学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布局有显著相关性。2.1师资力量缺乏内生动力。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内生动力需要准确把握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把医学史观、政治认同、公民健康的大格局内化为医学职业教育的文化自觉及医疗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道义。教师在塑造医学生职业精神时缺乏教学目标、教学动力不足,针对性不强。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参与专业授课时,更多在于知识垒砌和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参与专业授课时,又很少谈及职业精神的理念。总体而言,存在精准施教的师资短板。2.2课程设置的显性表达与隐性嵌入的割裂。目前医学课程设置中职业精神的养成,所使用的观点和提出的目标笼统模糊,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缺失,使育人在岗位胜任力和职业精神养成方面流于表面。医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割裂,使职业精神教育成为专业课的附属。在具体设置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在情感上缺乏同理心体验就无法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医学选修课普遍未开设医学哲学、叙事医学、医学人类学等课程,其内核是将医学与职业精神结合的机械化。2.3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缺乏有效贯通。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模式不是技术教育的“教-练”模式,亦不是知识教育的“教-学”模式,而是人格养成的“化-育”模式,其价值养成不全是物理过程,而是生物过程(职业神圣与信仰的萌生、发育)。医学学制的分段化,本科、长学制、研究生、规培生的差异性,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造成全过程的职业精神养成缺乏标准化和统一性。医学院校在“大教育”工作格局中缺乏维度联动,在“大思政”管理中的缺失多措并举,在“一体化“建设中缺乏有机衔接。
3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路径优化
秉持“全面、立体、创新”的医学教育理念,要着重强调从“他者”意识中审视,要培养医学情怀,共情体验、实践经验,常常比单纯的理论教学影响更深远。3.1通过精准实践教育优化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路径。医学职业精神教育有着自身的特征,譬如优先意识:职业精神培育先于知识、技能教育;潜水意识:伦理与人文不是孤立的道德说教,而是无声地伴生、融会于专业教育与成长过程中;知易行难:职业精神播种容易发育难,苏醒容易清醒难,知识宣导容易,行为坚守难。实践教学、实训内化的教育明显偏少,尤其是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实习单位基本没有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实践教育。除了要考虑教学计划内的传统医学专业课程的教授,还要考虑来自校内外更广、更多元层次的影响。3.2通过序贯制建设内化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路径。在“医教协同”背景下,需要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效贯通,开创全域育人工作新格局: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有关举措、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2],注重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充分融入职业精神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纵横、上下、左右、前后”的多维度协同效果。“纵”在于贯通医学长学制教育,“横”在于整合资源;“上”通过顶层设计完善“整合式教学改革”,“下”通过具体实施推动激励计划的开展;“左右”保证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医教研管各方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品格培养平台、素质拓展与能力发展平台、成长服务与事务管理平台。需要序贯制打通分段模式,使医学生职业精神一以贯之,使养成路径通畅。3.3通过沉浸式隐性渗透课程思政优化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受教育者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同向同行的定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内涵都是立德树人,但思政课程是显性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的主要传播渠道;而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其依靠课程的价值内涵,在专业知识传播中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4]。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在医学生思政教育中要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和“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双向贯通”局面,有利于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大医精神的养成,有助于明确医学发展的价值标尺。医学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课程育人”的强烈化表达,是对当前教育中面临的紧迫问题的积极回应[5]。要积极探索医学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使医学专业课程真正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过程中,让医学课程思政活了起来、扎下根来、长出花来。
4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守正创新
医学在形式上是一门专业,强调自治、自律、技术胜任力;同时,医学在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培养的既要是“横向型”的通才,又要是“纵向型”的专才。医学生专业精神的产生不是以医生职业的出现为背景的,而是以医学的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专业为前提的;而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也不完全以医学的专业化为基础,而是在医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达成的道德契约以及构建的价值稳态和固化形成的行为方式。4.1职业能力精进中全人教育的属性。医学发展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科技创新,二是学科交叉。医学生其养成须学得真学问、真本领,悟得真担当、真使命。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开篇“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隆米勒总结了“全人”的六个基本要素: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其中精神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医学生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显示出医学职业能力的精进实践理念与医学职业精神的全人教育思想的统一。全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医学专才成为完整意义的“全人”,能洞察学科间相互联系的人,为文理兼通、视野开阔、具有职业素养的“完人”。并以期增加学习趣味和情感认同,提升职业素养。4.2医学课程思政中价值导向的嵌入。医学“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不是简单理解为一课堂的教学,也包含实验教学、教学实践活动以及课堂之外任课教师所从事的与教学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医学专业课充分发掘专业课中的价值元素,深入扩展思政教育的载体,深挖医学专业课程的职业精神作用。将课堂思政课、情境思政课、朋辈思政课、舞台思政课融会贯通,擦亮学生医学初心底色[6]。改进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提升职业精神养成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在医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医学教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扭转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学“两张皮”、无法有效形成育人合力的现象,打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两个精神世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形成每门课程、每个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的思政大格局,更好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4.3后疫情时代中的自律自觉实践。2020年肺炎疫情中的感人故事激励、鼓舞着无数医学生投身于医学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凝聚社会共识,医学实践中应更加强调医疗体系和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在注重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外,养成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加快推进均质化、精英化和复合型培养进程。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养成需要课堂教育与实践操作并重,因此在课程思政方面更要探索如何在临床操作实践中加强教育。同时需要医学生自身的自律与自觉,解析医学课程思政的空间坐标,即历史地平线的变化逻辑与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逻辑,抽象概括课程思政嵌入价值导向的理论问题新域。
〔参考文献〕
[1]李锋清.文化自信视域下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5):647-649.
[2]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0-05-02].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4]杨春燕,尹梅,徐文轩,等.“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人文学科群的课程设计[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3):381-384.
[5]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凝聚共识,提高道德修养,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扎实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卫生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讨论内容
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如何认识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重点围绕祖国医学“大医精诚”和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大力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
(二)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对调动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卫生队伍建设展开讨论,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维护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三)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精神开展讨论,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教育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尽量做到少检查、少用药、少花钱、治好病,让“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成为取信于民、赢得认可的法宝。
(四)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重点围绕实现医改任务目标,研讨先进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推动作用,使广大卫生人员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完成中心工作的密切关系,激发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广大干部职工更加主动自觉地投身改革、推动发展,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
三、活动步骤
此次大讨论活动将贯穿全年,分学习动员、讨论交流、深化成果三个阶段实施。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上旬):主要开展组织动员、深入学习、撰写体会三项活动。
1、组织动员。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深入学习。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党组书记张茅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利用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等形式,做好学习笔记。
3、撰写体会。每一名干部职工要结合学习,深刻反思,查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差距,并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
(二)讨论交流阶段(6月中旬至7月份):主要开展主题研讨、征文交流、演讲三项活动。
1、组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科务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活动,做到单位不漏科室,科室不漏个人,并提出我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的建议,并于7月5日前上报市卫生局。要把研讨过程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思想道德的过程。
2、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活动。7月底前,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挖掘深入。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征文在院刊院报、内部网络上进行刊载。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单位要选送不少于3篇的优秀征文上报。市卫生局将对优秀稿件在局网站上刊载。
3、举办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总结大讨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本地、本单位召开一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充分展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忠诚团结、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形成成果阶段(7月至年底):主要开展总结提炼、成果转化。
1、进行总结提炼。7月前,市卫生局将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情况,进一步提炼全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并组织专家学者、医务人员、管理干部和服务对象,进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果。
2、搞好成果转化。要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医院、进科室、进病房活动,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引导卫生人员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理解。要结合医疗服务、免费义诊、健康教育等途径,让广大群众亲身体会到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效。
四、工作要求
开展医疗卫生精神大讨论活动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各地、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扎实推进大讨论活动,增强活动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市卫生局成立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党办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卫生局、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注意把握时间节点,有步骤地开展大讨论活动。
(二)紧密结合实际,确保活动效果。要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统筹兼顾,做到开展大讨论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廉洁从医行风提升年”活动相结合,真正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关键词:医德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91-02
医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医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医生的职业关乎着身家性命,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1]。“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是医学院校学生的誓言,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个人品德素质如何决定着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精湛的医技,更要有良好的品质。医学院校在承担着医学教育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医学生医德的培养,医德培养是医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医德现状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科学的特殊专业学科,医生是这一学科的主体参与人,医生的职业和地位被全社会、全人类推崇,正如爱默生所说“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备受崇拜”。医生的职业关乎着身家性命,同时医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近年来,医疗纠纷、医德败坏现象频繁出现,使得医生在社会上名誉和地位大打折扣。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326家医院医疗纠纷中,属于技术事故的不到30%,而大部分原因与医生的服务态度有关[2]。据另一项对在校部分医学生的调查报告中,发放的500份问卷当中,“认为医生可以收红包的医学生有88人,占17.6%,还有11.2%的医学生对收受红包的性质分不清楚”。再次,针对目前医生收受医药公司回扣的现象,医生收受回扣是否违反医德的问题进行调查:“认为医生可以收受医药公司回扣的有120人,占24.0%”。这种缺乏医德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医生的声誉,并且医生收受红包的行为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在校医学生。医德医风滑坡,背离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医德”现状令人担忧[3]。
调查问卷中对于“医生收受红包、医药公司的回扣”,表明了部分医学生的态度和认识上的不足,医疗纠纷中属于技术事故的不到3%,而大部分原因却出现在医生的服务态度上。可以看出,医学生的思想、素质、态度决定着未来,即使再高尚的医技,缺少医德,也会做不好医生,更无法完成医学事业的重任,优良的品德是成为医生必备素质,因此,医德是医学生素质的必备诉求。
二、弘扬医德精神的现实意义
医德在医生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良好的职业道德伴随着医者终身,是成为优秀医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在《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一书中明确规定了本科医学生要以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作为医疗实践的核心,是实现“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培植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的培养目标。
新时期,医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重新审视医德教育,重新回到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模式上来,从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根本出发,是解决医学生现在以及将来所要面对的,也为将来从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为此“大力弘扬医德,将医德教育贯穿并渗透于医学生学习和实习实践始终,促使医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向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时,能自觉加强职业修炼,在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廉洁自律地服务公众和社会”[4]。
医学生作为医生的后备军,将来走向医生的岗位为社会服务,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时,既要注重医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医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以社会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操、高尚理想道德观念,实现个人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也是符合国际教育组织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三、确立“大医精诚”思政教育指导思想
医德伴随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传承至今。古代中国的《伤寒杂病论》序言、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誓言》等都有着对医德方面精辟的论述,特别是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一书中,“大医精诚”崇高思想的医德对后人影响至深[5]。文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诠释了孙思邈的医德思想,视为我国医德医学史上理论精髓。对从医者来说,“高尚的医德”是必备的素养和品质,是从医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把病人当作“至亲”,视患者为“衣食父母”,把解除病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职责,其他则“无欲无求”,对待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普同一等”,并“一心赴救”,“不慕名利”,无不体现高尚的医德精神。
为此,古往今来,医德贯穿于从医事业的始终,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医学史永恒的主题,是从医者的灵魂,伴随着医学命脉传承至今,是医生和医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医疗机构规范了从医者的医德精神:“就是救死扶伤,精益求精,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有的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安危的精神”。这种医德精神是从医者最高的思想境界,而非同一般的思想道德,是道德情感的升华,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医德思想理论的精髓。孙思邈的医德精神是我国医学史上最经典的医德思想理论,遵从孙思邈“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主要是遵从“至精至诚”的医德精神,也是当今医学生思想所要追求的最高标准,这种精神对解决当今医德现状具有现实意义。
四、医德精神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在于用医德教育统领医学教育理念,以医德精神为突破口,大力弘扬医德精神,应遵从于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的医德指导思想,探究在医德精神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手段。
(一)弘扬医德精神对教育者的要求
首先是加强和提高教育者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医德精神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提高教育者素质,成为引领医德精神的典范。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实现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学习系统而全面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伦理道德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打铁还得自身硬”,自己首先做到“精”和“诚”,率先成为“领军人”引领医德教育风范,成为弘扬医德精神、崇尚医德精神的一面旗帜。
2.改善教育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培养医德精神。教育者改善教育教学手段,脱离以往课堂单一的灌输模式,走入医学生实际生活,根据大学生特点,以大学生为主体,关注大学生心理活动所需,以大学生感兴趣的人和物,采取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方式,用最贴近大学生语言,潜移默化中渗透着做人、做事的“至精至诚”的医德精神。
3.创新教育教学载体,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医德精
神。高校教育应顺应新时代需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新方法,运用网络传播医德精神,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网络语言、网络工具,在网络中以平等身份与医学生交流,以弘扬医德精神,崇尚医德精神为主旋律,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特点,借助文字、图片、声像多媒体手段技术等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及时有效地解决医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
(二)弘扬医德精神对医学生的要求
弘扬医德精神,崇尚医德精神,以医德精神为核心,在医术上“至精”,在医德上“至诚”,是医学生最高的思想境界,是成为大医精诚者的必备。弘扬医德精神,对医学生的要求做到“三个统一”。
1.医学生要做到精与诚的统一。弘扬医德精神,应遵从于“大医精诚”之精神,既要有精湛的技术,又要有高尚的医德。在素质培养上以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为核心,以“大医”为目标,必须具备“精”、“诚”之素质,医学生在学习上对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在个人品行上注重医学生品德修养,能够达到“用心真诚”“诚实可信”“诚心诚意”,才能成为优秀医生,优秀医生的必备素质是“精”与“诚”的统一。而优良的品质尤为重要,因为内在品德是一切从医的出发点。
2.实现医学生内化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从人文教育理念上培养医学生,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施以仁爱之心,医乃仁术,设身处地站在病人的角度着想,千方百计去解救病痛之苦,把病人当作“至亲”,视病人为“衣食父母”,从爱的角度去关心、体贴病人,用心真诚,内化“仁爱之心”。当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时,亲自接触病患亲临疗伤,感同身受,以其“至精至诚”之医德精神,帮患者战胜病魔,把内化的“仁爱之心”,进而转化为“外在行动表现”的统一。
3.医学生应做到思想净化与外在表象的统一。弘扬医德精神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医学生的内心世界应是“思想纯净,知我内省”,外在表象为“气度宽宏,堂堂正正”。在行医作堂时表现为:目不旁视而庄重。在诊察疾病时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这样要求医学生的思想必须高度净化,才能真正做到专心致志看病,不为杂念、环境所动,把病人痛苦视为己所痛,医学生思想净化与外在表象的统一,是医学生将来实现治病救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何学军,何志勤.在医德实习中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4).
[2]曾翠.刍议医德迷失与重塑[J].医学与哲学,2011,(8).
[3]肖丹.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4).
1.是促进我国医学学科健康发展的需要。学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一书中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引发了医学界的一场深刻变革,使医学学科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向更加符合医学宗旨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的转变。而践行这一核心服务理念,必须对我国现有医学学科进行重构,以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医学模式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进而促进我国医学学科的健康、协调发展。
2.是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具有权威影响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为保证医学院校毕业生具有日后从医的核心能力,于2001年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的基本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等7个宏观领域[2]。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看,有4项内容都属于人文素质类要求,而这正是我国医学教育的“短板”,为实现这一目标,医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医学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纠正重科学知识轻人文素养,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偏见,从而促进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医学教育的科学发展。
3.是满足民众诉求的现实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医疗技术和生命现象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倾向日益严重,而人道精神并未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扬升,于是出现了医疗活动中“道”与“术”发展的失衡,使得现代医学出现了过分商业化、技术化的倾向,并似乎已染上严重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崇拜”与“人文精神萎缩”等顽症[3],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医患关系的高度紧张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疗行业的现状与民众需求形成巨大落差。纠正这一背离医学宗旨的行为,迫切需要整个医学界的努力,需要医学院校从自身做起,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切实担负起培养既具有精湛医疗技术又具有丰富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医学人才。
总之,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之魂,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忽视医学人文知识的涵养,不仅将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还将影响医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的中坚力量,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二、当下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1.从认知角度看,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行动总是由其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认知,便会导致什么样的行动。我国西医作为舶来品深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普遍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不能深刻体认“人文素质之于医学生就如同专业素质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受益终生的基本素质”[4],因而忽视甚至轻视医学人文教育,普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部分医学生只重视实用技术的学习,除专业知识、技能外对其他学科和知识都不感兴趣,更不重视人文素质的修炼,缺少一颗宽容、仁爱之心;部分医学生甚至不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5],医学人文教育收效甚微。
2.从学科建设看,我国医学人文学的学科归属尚未明确,缺乏医学人文学科的战略规划。学科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我国医学人文学虽有一定发展,但还远远不够。我国学科目录并未将医学人文学作为单独的学科设立,使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从事该领域教学和科研的人员没有学科归属感,评聘职称时只能挂靠其他相近学科;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学科门类不齐全,人文学科受到严重排挤和削弱,课程设置残缺不全且多为选修课,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应用技能等,这样的人文教育无疑是肤浅、空泛的[6];在省级乃至国家科研立项中医学人文学的研究专项稀少,这都将严重制约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引导功能的发挥。
3.从教育效果看,与民众对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程度尚有相当的距离。医学院校是输送医学专门人才的摇篮,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有赖于良好的教育,其中包括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医学院校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偏重医学技术,难以将医学人文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医学人文教育缺乏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人数普遍不足,专业培训严重受限,通晓医学史、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人才紧缺,教师缺乏学科归属感;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大多照本宣科,很难联系医学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分析,有调查显示,学生对人文类课程期望值很高,但“老师在授课时教学手段单一,照本宣科,不能更多更好地结合实际,使得课堂讲授没有吸引力”[7]。这样的教学效果势必与民众的需求程度形成巨大反差,医学人文教育难以承载民众期望之重。
4.从行风现状看,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教育相抵触。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医务人员的人生价值天平发生倾斜,仅将医疗卫生职业视为谋生的手段,工作缺乏责任心,对病人态度冷漠,无视生命的珍贵,吃拿卡要、开大处方、收受“红包”、索要回扣等,严重背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少医院管理缺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片面强调经济指标,对医德医风要求不明确、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对违反医德医风的行为或听之任之,或查处不严,致使行业不良风气蔓延,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败坏了医疗行业的形象,还使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说服力,给医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1.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专业化培训的重要载体,开展医学人文教育需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学科群,首先要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划定医学人文类课程的范围,结合各校实际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和教学内容,科学制定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并统一规划和编写高质量的医学人文教育教材;其二要确立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并处理好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的关系,如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等课程属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应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一般类课程可列为选修课或作为推荐阅读书目;其三要加强人文学科与医学专业的交叉融合,形成完整、系统、有机的与医学相匹配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在进行医学专业教育时,应充分发掘人文科学资源,注意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时,应将人文教育类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教育课程一体化,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避免以往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中注重理论,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传授,而对适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的问题。[8]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增强医学人文类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医学人文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校内、校外两大资源,既要充分用好本校已有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师资力量,又要面向社会聘请一批学有建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和专业人士,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才引进、在岗培训、脱岗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拓展和提高人文学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使之能善于运用医学基本知识和医学案例阐发和说明本学科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人文学科教师队伍的量化考核和激励,明确目标要求,加大督查力度,奖励和表彰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优秀教师,逐步提高整个人文学科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学科教师队伍的人文知识培训,使之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自觉将“授业”与“传道”有机结合起来,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如生理学与心理学、临床医学与医学伦理学的有机结合等,使医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3.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应鼓励教师探索医学人文教育教学规律,学习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在探讨和交流中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直面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强化医学生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价值理念,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引导医学生将医学人文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既是医学专业技能的实习过程,也是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
4.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基地。环境教育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是交互作用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文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在进行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时,应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合力育人的格局。人文精神只有通过主体自身的人文实践才能得到培育和生成,医学院校应通过军校共建、校地共建等多种形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等。社会和家庭是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家庭和社会应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支持、配合医学生的支教扫盲、科技扶贫、卫生服务、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以及志愿服务、义工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医学生在深入社会时了解国情,在服务民众时培养情感,在实现价值时体验人生,逐步培养团结友爱的时代精神、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全面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
5.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校园氛围。学校是一方舞台,也是一个社会,校园文化是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医学生性情的陶冶、德性的养成、情感的升华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应积极开展蕴含医学人文精神、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校园医学文化精品、名品,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逐步培养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悬壶济世的人文情怀;应着力在建筑雕塑、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活动场所及设施的布局、设计等方面下工夫,充分展现医学悠远的发展历史、关注人类健康的人性光辉,增强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应重视感性手段的运用,如观看电影、录像,阅读感人的文学作品等,通过感受细致入微的关心爱护和良好的后勤服务,让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懂得关心他人、关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强化其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与奉献精神,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成为提升医学生文化品位、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
摘要: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院校来说,不光要培养技术过硬的生力军,更需要在医学教育中贯穿人文精神的培育。通识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组成成分,它致力于医学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通识教育,必将提升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精神;高等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8.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8-01
近年来,各媒体不乏医患关系恶化的报道。医患关系只是社会各种关系的一种,它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谐程度。这其中,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是当事双方,医院是社会大环境下的缩影,医疗资源的匮乏,以药养医,看病难,看病贵等等都是经常报道的核心问题。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院校来说,不光要培养技术过硬的生力军,更需要在医学教育中贯穿人文精神的培育。从医学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性质来看,医生乃至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是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价值的精神。这种精神,专注于对个体自由、尊严、价值和信仰体系的尊重,并且引导了一种感性的、有同情心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了同情之心,医生才能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保护患者的情感和隐私,为患者选择最合适最高效的医疗方案。而谈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再提通识教育。
1.通识教育的历史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从20世纪起,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在古代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2.通识教育的含义
2.1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来看,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与自由教育同义,其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2.2 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其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
2.3 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来看,通识教育给20岁-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思想的教育类型。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3.通识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西方多个国家的医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依托的、围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人类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及选修课贯穿于临床前期及临床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如今中学生选择大学学院时,缺乏丰富经验及阅历往往使他们在选择中缺乏对未来的认知性,对于医学院的培养目标也了解甚少。进校后,很多学生缺乏对专业学习的必要心理准备,显得无所适从。毕业后,对工作所带来的压力也明显认知不够。(而美国要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必须要以毕业于其他院校为前提,这样的门槛就使很多心智不成熟的学生被挡在了门外)另一方面,医学院在选择学生时,往往注重考试成绩,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常未予以重视。在这种选择模式下,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医学院招生程序的欠缺,使得新进医学生往往缺乏对人文领域的了解,而医学院则对学生是否具备人文素养知之甚少。但长久以来高考形成的招生制度难以从入口把好关。高校能够做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学生入校后从各种课程的合理设置上下功夫,全方位地将人文思想教育贯彻于医学教学中,而不是院系各自为阵。一些在专业课老师看来不必设置的公共科目,在学生的将来或许会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