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7 15:20: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制造业;内部控制;关键环节
制造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制造业内部的财产安全,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通过采取各种方法,从而提高制造业经济效益。我们从认识制造业、认识制造业内部控制、制造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其制造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认识制造业
近些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正在逐年的稳步增加,东西方的经济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要把握住机遇发展自己,同时也要留心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和问题。制造业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的实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于加强我国的国防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点。所谓制造业企业,主要就是指通过对制造业中的设备、技术和资源等等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制造,从而转换为有利用价值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的一系列企业的总称。这些制造业企业普遍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提供工业性和劳务性作业为主要的日常任务,而且相关的运营规模也是十分的巨大,涉及到了制造资金也极为庞大,市场产品的生产周期也比一般的日用品要长久许多,因此,资金的流动也相对缓慢。利润永远是企业追逐的首要目标,制造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会进行合适的内部控制,从而能够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制造业内部控制
早在很久之前,我国的财政部就联合证监会等部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一规章制度,从而有效保障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条不紊。这一《规范》改变了以往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无章可循的局面,让制造业企业有了新的指导方略和奋斗目标,在《规范》之中,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成文法和章节规范,有效加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和企业对于市场风险的预防和应对能力,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盈利空间,在总体上来看,这一做法也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捍卫了公平正义。所谓内部控制,主要就是指事业单位采取一系列的行为和措施,有效保障公司的资产,同时确保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内部控制方法和措施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措施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企业的盈利空间和市场运作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让内部控制工作变得科学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才能够在全局上对企业的资产和效益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从而保证制造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盈利空间,进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制造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制造业内部控制机制管理不足。制造业内部制度得不到完整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监督与评审主要是依靠内部的审计部门,这是比较单一的一种监督与评审方式,但是仍然有一些制造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制造业自身的财务部门来协助完成的,这就会造成多个部门一人领导的情况。
(二)制造业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制造业自身的治理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内部控制非常不符合实际,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各个部门之间的责权结构划分非常不清晰,在管理层制定了公司的长远计划与目标后,由公司的董事会来负责决策,因此这样使得公司的决策与执行大部分掌握在内部人的手中,这使得制造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办法像是自己的权利。
(三)制造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我国制造业内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制造业真正执行的过程中并不能按照实际的要求进行,只是当做摆设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并没有真正的实行起来,导致了会计信息与事实不相符,各种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常有发生。由于部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导致制造业内部控制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制造业内部控制的意识有待加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在拥有多种机遇的同时面临着各种挑战,但是目前的制造业普遍存在风险意识比较薄弱的阶段。因此,制造业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风险机制,确认高风险的各个领域,加强制造业的管理。
四、制造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
(一)加强和优化内部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目前,我国制造业内部的资金是非常重要的,制造业的资金是制造业发展的命脉,如果没有足够的制造业资金进行周转,那么这将非常不利于制造业的未来前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制造业会计制度的完善与推行,对制造业的现金收支业务及其银行存款收支业务进行管理,我们可以根据银行的实际账单进行定时的核对,这样便于制造业内部各项资金的监控和管理,避免制造业出纳人员对资金乱动手脚,产生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加强制造业会计制度的完善与推行,实行岗位分离,保证制造业内部运行的合法性。
(二)加强对于业务各个阶段的管理和控制。制造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给予这个方面以足够的重视,从而加强制造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功能,除此之外,制造业的内部监督能够鞭策我们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从而减少出现纰漏,外部监督有利于制造业监督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必须在相关的制度范围内加大监督的力度,避免制造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摆设作用。
综上所述,制造业内部控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的制造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promulgation of "Modern Demonstration Area Planning of Southern Jangsu" in 2013,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into a national strategy level, and locates clearly the most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angzhou. Taking Southern Jangsu moderniz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construction as the targe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competition advantage and restricted factors of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 Changzhou, this paper proposed upgrading path and measures for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 Changzhou from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service innovation, industry sharply upgrading, value chain competitiveness upgrading, clear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fusion with productive services industry, creating high quality of policy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 government service efforts.
关键词: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常州;升级路径
Key words: moderniz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of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Changzhou;upgrading path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06-03
1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常州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
2013年《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将苏南地区的发展升级为国家战略,也为常州的产业定位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明晰了定位,廓清了方向。按照规划精神,常州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由一般制造为主向高端制造为主、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实现“苏南制造”向“苏南创造”跨越,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发挥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应国家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对于优化常州的产业结构层次,加速常州装备制造业升级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常州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常州市五大产业之一,也是全市工业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基础较为雄厚。2012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361亿元,年均递增约26%,占全市五大产业工业产值比总55.38%,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37.21%,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高声誉。目前,已形成现代农业装备、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和车辆、轨道交通设备、数控机床及基础装备等门类齐全、上下游配套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并且呈现规模不断扩大、机制不断创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积累较多的工业资产、较高科技含量的研发能力、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形成较为雄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
3 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3.1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 常州位于江苏南部,沪宁沿线中部,作为苏锡常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空间联系与运输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强市,位邻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也也使得常州更方便地与周边城市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实现协同发展。
3.2 产业基础良好,优势产业鲜明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常州最大的优势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构成中地位显著,是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农业装备、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和车辆、轨道交通设备、数控机床及基础装备等行业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同时,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近年来依托科教城的优势和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建的先进装备制造技术转化中心,有力地推动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调整结构,提升档次,占领制高点。
3.3 劳动者的技术、文化素质较高 常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向来重视教育的传统,加上作为国内老牌工业城市长期以来的沉淀,蕴育了大量科技型、技能型人才。据统计,2010年常州市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数占市区人口的比重达到10.34%,在江苏省名列第一。
3.4 具备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 常州具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三大核心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和运用的能力。常州劳动力资源丰裕;通过大力的招商引资与多年来民间资本的积累为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资本保障;近年来政府积极地引导,配合企业不懈的努力使技术创新与运用能力逐渐成为了常州潜在的竞争力要素。
此外,常州装备制造业还具有企业创新氛围良好、产业布局合理、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等竞争优势。
4 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4.1 产业与资源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各区各县各自为政,在决策体制上,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难以形成合理高效的协作与分工;在管理上,责任与决策不对等,与事、权相一致的追责制度尚未建立;在资源上区域、部门间缺乏统一规划;在正常导向上,产业、投资、贸易、消费等政策间缺乏有效的配合与衔接,甚至让企业感觉无所适从。
4.2 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不够清晰 由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时间较短,社会上对其缺乏清晰的认识,对其如何发展看法有些片面:
①现在通常以产业名称来认定、区分高端装备制造业,而非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忽视了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普通装备制造业,甚至传统制造业其实一种相互交错的关系。高端装备制造业中也可能存在其他制造业的环节,反之亦然。②政府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投入,而对普通装备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所忽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于普通装备制造业的确技术含量更高、创新能力更强、经济效益更好、环境污染更低,但是纯粹的的“拿来主义”必然不是长久之计。政府引导其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方法,其也可能升级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时其具有原有基础,可能在服务功能、配合本地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更具优势。
4.3 生产业体系发育不成熟 目前,生产业已经占到国际化大都市服务业产出的70%以上,而常州生产业增加值还不到服务业增加值的50%。大量的生产尚存在于制造业价值链中,未能进行有效的社会化。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价值链上尚未形成专业化聚焦,生产体系急需进一步培育。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无法满足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需要。虽然常州近年来加大了在创新社会服务平台上的投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差强人意,大部分企业不会积极运用。
4.4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动力、能力有待强化 企业应该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创新的主体,政府应该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与服务。但在现实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①对创新主体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企业仍认为高校、科研院所才是创新的主体,漠视、忽略甚至排斥自身或其他主体的创新意识与行为。②企业创新动力、能力不足。除少数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与较大的科研投入外,其他大多数企业研发能力仍然薄弱。虽然创新对企业意义重大,但是研发与技术创新属于长期投资,风险大、短期看不到效益,导致企业在创新面前犹豫不绝。
4.5 创新成果难以产业化 创新与研发室企业与社会发展的源泉。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缺乏强有力的技术革新与系统集成能力,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链主导能力还相对薄弱。在创新成果的应用上,缺乏专业机构的有效引导,难以将其转化成生产力。科技服务机构发育尚不健全。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制有待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思尚显薄弱,对业务主体、发展方向等问题缺乏明确认识,科技中介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4.6 产业链尚不完整,供应链协调度有待提高 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增强。尽管常州目前已经形成了轨道交通、输变电设备等一系列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但是能主导产业链走向的链主企业还比较稀少,核心技术、市场掌控能力偏弱,一旦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容易造成产业大规模迁移。常州尚需完善产业链经济,加强供应链主导地位,提高产业集聚化水平。
4.7 “低碳时代”产业生态环境的制约 常州地域狭小,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受到约束。同时,常州的产业发展尚未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于解决复杂、系统的环境问题缺乏经验。“节能减排”也只是关注企业生产工艺中的污染,对生产过程的衔接关注度不够。迎接“低碳时代”,优化产业生态,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整体性的规划与大规模的投入。
5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
5.1 通过自主研发和营销服务创新,向价值链“两端”转移 要想实现产业升级,获得高利润,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必须要迈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①向价值链左端转移的路径核心是技术和研发能力的提升,走高技术增值路径。这里的技术不止包括专利、新流程等“硬技术”,也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方法等“软技术”。政府为企业营造适合创新的环境与氛围,培育、引导企业主动创新,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②向价值链右端转移的路径核心是品牌与营销网络控制战略路径。这两个路径需要企业足够强大,拥有非凡的创意水平与营销网络的企业可以调动、利用世界上先进的生产技术、研发能力为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应用,从而获取增值利润,实现产业升级。
5.2 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级能向高层级发展,实现产业集聚升级 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可以通过技术引领,打造自主品牌,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用过装备引领,集聚核心设备制造环节;通过价值链引领,融合科技研发、品牌打造、设备租赁、生产制造等多个价值链环节。在布局上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空间布局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与产业集聚升级,推动产业发展与环境优化的和谐调控。
5.3 从单纯强调提高产品、产业竞争力向主导价值链竞争力转变 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支柱产业,一直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的重要目标。随着常州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需要具备主导作用和强大控制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体系。所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是单纯的提高产品、产业的竞争力,还需要形成具有行业、价值链主导能力的企业。
5.4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发展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等五大支柱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挥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效应,稳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方面,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快先进技术提升产业能级,聚焦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构建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5.5 促进生产业发,提升其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与匹配融合 顺应“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依托研发设计、融资、物流、商务、租赁、技术支持等相关生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鼓励本地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配置制造资源,将制造总部、研发总部、管理中心本地化;吸引优质外地企业总部入驻常州;以资源和金融集聚为突破点,大力拓展金融服务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金融支持,降低产业链风险。
5.6 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营造优质政策环境 通过产业要素聚焦政策,将土地、人才、财政、技术等产业要素向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通过产业环境优化政策,营造有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通过引导援政策,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区、县引导政策,完善产业布局。
5.7 整合政府资源,加大政府服务产业力度 调整政府机构,整合政府资源,设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打破条块分割,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多种经济、法律手段,注重政府的服务、调解、监管等职能的发挥,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8 加强知识产权、标准支撑体系建设,构建优质软环境 ①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加强装备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扶持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和技术,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业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给予政策的支持。加强重大发明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和保护,鼓励国内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②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研究和应用服务。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参与标准研究和制定,帮助企业提高对于技术标准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参与标准研究和制定来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品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金霞,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7.
[2]吕佳,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7.
[3]常州市统计局.2013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4,2.
――――――――――――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应对措施
制造业作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尤其是生产产品占主要部分的制造业,应对生产过程中材料采购、生产、研发设计等环节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这样可保障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在制造业传统的成本控制中,只注重内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成本控制,忽略了其他的环节,应从制造业成本形成动因及成本降低途径进行整体的成本控制,才能打破制约制造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一、加强制造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加强制造业成本控制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制造业通过成本控制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制造业提高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并实现产品的创新。这些方法,成本控制和收入、利润关系是最为密切的,执行起来简单可行,且能获得一定的效率,是制造业增加利润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制造业利润是处于稳定状态的,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特殊的情况下,经济环境会对制造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在营销方面通过对成本控制降低产品的价格,这样能保持较好优势。制造业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节能减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方案,从产品经营销售、设计生产等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成本控制能加强制造业对现阶段经济体制适应的能力,制造业应致力于把企业的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利润就会相应的增加,制造业在面临着较为发杂的经济市场环境,在控制生产成本的同时,对市场效率进行严格的考察,能保证其成本控制在较好的水平。制造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我国的制造业由于个体无法提供足够的产业资金,国家支持的资金也较为欠缺,加上制造业生产设备配备不是很到位。因此,制造业应不断对产业进行整改,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抓住时展中的机遇,大力引进技术高新的设备和产品,不断对产业进行完善和创新。此外,制造业还存在决策者及管理层人员欠缺的问题,导致,成本控制计划的目标难以实现,这也是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较大的隐患问题,应引起足够大重视。
二、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制造业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较为落后
我国中小型的制造业数量众多,其具备以下主要的特征:产品的种类繁多及产品数量较少,销售模式是小数目、多品种的订单,在生产的计划、定制、执行等环节上,缺乏科学的指导以及管理,当经济市场发生变动时,没有实施相应的应急方案,会出现原材料及半成品保存及运输困难的状况。制造业还存在有缺陷的产品设计,设计环节只注重节约成本以及减少能耗,只注重在产品制造的方法方面控制成本,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常会形成本末倒置的关系,不能从大方向上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必然会对制造业后期的成本控制造成影响。
2.对制造业的成本管理认识不到位
制造业的发展中,大部分企业只注重对生产的成本进行节约及控制,将生产流程管理纳入日常工作重点环节,但其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和控制,因而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制造业应让管理层实现对企业的全局把控,实现制造业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一条线整体控制,对成本控制进行考虑的同时,还应兼顾到成本的分析及核算,注重对市场的考察,纵观全局应注重制造业的成本管理多样新的需求。针对目前制造业的成本管理的方法较为陈旧,只注重企业发展中的数字核对,预算和计划现实度并不高,这难以保障制造业保持较高的成本控制水平。
3.成本控制的范围存在较大局限性
成本控制是制造业的核心,应将成本控制以及管理划分到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管理的范围之内,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征求广大员工的意见,因为长期处于生产工作的技术人员是成本控制中的关键因素,管理者会出现部分不合理的决策,可参考相关技术人员的意见,如果不注重细节,将导致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制造业的员工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对员工的培训相应的会产生较大的开支,新员工的技术娴熟程度和生产效率也无法与老员工相比,对生产的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且企业内部的员工如不具备一定的素质,没有形成团结的队伍,对制造业的声誉也会产生影响,进而会失去市场,利润大幅下降,使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危机。
三、制造业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1.加强制造业成本控制的意识
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从业人员和管理层人员应提高内部员工的团结意识,扭转员工不良的工作态度,以进一步提高内部员工工作的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处理好员工间的关系,这才能为制造业效益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制造业以成本控制为为核心,管理层人员应不断对企业管理的观念进行跟新,在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实现对全局的把握,管理层人员应对产品流通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及时作出应对经济市场变化的方案和策略,形成合理有效的产品销售的路径。对员工的管理,应实施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潜力,以提升管理的时效。
2.构建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
收集和管理制造业相关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管理层人员来说,应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收集,达到信息的集中化处理,尽可能的去除中间步骤产生的成本。制造业成本管理是一个有效性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企业相关信息的繁杂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制造业管理层人员应利用好先进计算机技术来加强制造业信息管理,增加成本预算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提升决策及核算的能力。管理层人员应对信息时代制造业发展中信息整合利害关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信息交流效率和速度,更上时展的潮流,以确保成本的高效管理以及制造业的稳速发展。制造业应做好全局的统筹规划,把整体作为出发点,将顾客需求放在首位,对制造业内部进行整合以及改革,以确保其和谐发展。使整体结构得到优化,管理方案得到完善,对原材料的采购环节应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尽量减少其堆放的时间,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各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制造业应以技术实现创新
在制造业中,诚信是立足之基,创新能力则是其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法宝。制造业应将自主创新的能力作为研发科学技术的战略,将其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优,加大创新方面投资,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简化,对内部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对外吸收同行业好的经验,对内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把提升制造业综合素质作为奋斗的目标,狠抓成本控制和管理,以实现制造业长足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员工及管理者,应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等机会,在娴熟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客户及市场的需求以调节创新方向,并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多样化及人性化。制造业成本控制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实施较为完善的方案,并进行不断的创新,唯有实现创新,才能推动制造业健康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制造业在社会经济不断改革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提高制造业成本控制的水平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宏军.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应对措施[J].西部财会,2011,6(03):49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024-02
引言
工业作为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以及水平。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工业的主导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已经通过国际分工进入到全球价值链体系。2011年,中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102 594亿元,同比增长31.8%2,按产出计算,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超过了美国的19.4%3,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侵害员工、消费者、资源及环境等利益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使中国真正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一、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整体现状
今天,中国制造业已经普遍意识到经营环境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社会、消费者等都已经作为变量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已经进入到多元化的环境之中。但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经营准则仍是中国企业家根深蒂固的观念。当下,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往往只是停留在政府号召及企业口头承诺的基础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与西方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理念认识不清,尤其当短期经济利益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发生冲突时,企业往往追逐经济利益忽视社会责任。由此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状况亟待提高。
二、中国制造业对于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缺失
(一)企业对于员工的责任缺失
1.工作环境枯燥,缺乏企业关爱。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发生第一起跳楼事件起,截至2012年6月13日,共发生15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富士康也一度被称为“血汗工厂”。这体现出企业在结果导向的过程中,一味追求高效率,没有给予员工应有的关爱和尊重,没有将员工视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财富,员工几近变为生产机器,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几乎全部用在了生产线上,也因为缺少信仰及沟通而造沙漠。
2.不签劳动合同,侵害员工权益。为了逃避法律约束,很多制造业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只是一味压榨员工剩余价值,当遇到工伤、职业病、劳资纠纷、无故被辞退等问题时,员工往往成为弱势群体,成为利益被侵害的对象。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伤投诉无门等现象的集中出现,正是这一问题的有力佐证。
3.安全事故频发、职业健康无保障。仅仅在2012年8月27日至9月2日这段时间内,中国就发生特别重大生产事故1起,死亡46人;发生重大事故4起,死亡51人;发生较大生产事故22起,死亡91人。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同比均呈上升趋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与此同时,很多企业无视《劳动者权益保护法》,普遍存在过度加班问题,这与制造业的行业特点有关,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近年来过劳死、工作时猝死、职业病等情况频发,严重侵害了员工权益。
员工为企业创造财富,其合法权益理应受到企业的保护。但是,有的企业往往由于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忽视员工的利益保障,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程度降低,内部凝聚力下降,影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员工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出现高离职率和高人才流失率。
(二)企业对于消费者的责任缺失
1.产品质量安全。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导致4名婴儿死亡,也使品牌价值曾经高达149.07亿元的中国知名乳品企业三鹿集团宣告破产。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此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均检出三聚氰胺。此事件重创了中国乳企的声誉,引起国人对于中国食品制造业的严重质疑。截至2011年,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购买国产乳制品。自此之后,食品安全危机在中国一再爆发,如双汇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毒馒头事件等等。近日,旗下拥有“太太口服液”、“鹰牌花旗参”等知名品牌的中国上市公司——健康元药业集团又被传出使用地沟油制药的消息,食品药品安全再度引发广泛关注。同时,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不完全统计,2012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56713件,根据投诉性质划分:质量问题占52.2%,安全问题占2.0%,共计54.2%。由此可知,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缺失的主要方面。
2.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制造业企业中普遍存在为了追逐短期经济效益、提高销售量而虚假宣传,致使商品宣传内容与实际质量不符,或诱使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问题。仅仅2012年上半年,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而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就有3 320件,加倍赔偿金额达到了555万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该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消费者作为制造业企业产品的主要购买者,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消费者利益被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将直接导致消费者对于企业产生畏惧心理,企业品牌和信誉将消失殆尽,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
(三)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缺失
随着制造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倡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追求绿色发展。因此,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用以在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同时,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实质上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众多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非国营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以污染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企业的短期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势必是一种短视行为,随着资源的枯竭及环境的持续恶化,势必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提升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健全法律制度,推进法制建设。自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制定诸多法律法规与世界接轨。但是,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方面,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出台相关法律文件具体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形成完备的立法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制造业企业的守法行为,加强诸如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工会法、环境法、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执法力度[1],推进法制建设。
2.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积极应对国际标准挑战。国际通行的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它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要求,在发展中国家的约束力还极其脆弱。因此,政府应将其视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本条件,结合中国发展国情,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不断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政府监督职能,完善督导机制。在当今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认识亟待提高、实践尚待落实的背景下,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应进一步加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督导职能,继续推进企业追求社会与企业的共赢。
(二)企业层面
1.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树立社会责任观。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淡薄。意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必须首先牢固树立起社会责任的观念,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制造业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社会责任就是品牌”,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及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2],谋求可持续发展及企业竞争力的综合提升。
2.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自律性。纵观中国制造业实施社会责任建设的动力来源,具有非常明显的政府驱动特征。根据《财富》2009年中国企业责任调查,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认为,政府的政策和指导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重要动力[2]。虽然现在的企业决策层已经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这些企业经营者也在关注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或者将其视为一种公关手段,将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作为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建设的唯一动因。实际上CSR建设能为企业带来的远不止于此:企业可以与利益相关者和谐相处,实现共赢,推动中国制造业整体良性、有序运转,提升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能够改变企业形象,改善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降低交易成本。虽然这些不能在短时间内带来经济效益,但是,长远来看,却能提高企业的持续获利能力[3]。企业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获得持久的内部驱动力,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自律性和积极性。
(三)公众层面
当前,中国公众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薄弱大大降低了CSR建设的外部监督力度。这就要求进一步以社会公众和团体为依托,完善中国制造业CSR建设的外部监督机制。一方面,公众应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监督和维权意识,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监督作业,比如消协、环境保护协会等,鼓励其发挥监督职能[4]。
参考文献:
[1] 张菊,宋玲,蔡敏.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77.
[2] 李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件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107.
2012年,中国制造业内外交困。一方面,人力成本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另一方面,部分欧美企业的回迁动作愈演愈烈,如美国福特汽车计划将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
在全球产业转移新一轮大洗牌中,发达国家力图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面对咄咄逼人的国际竞争者,中国制造业应该如何应对?在发展模式、培养人才和价值链延伸方面有无解决方案?
中国制造业应对冲击
在以全球产业展望著称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会企业家和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压力,突出表现为成本优势下降,技术空心化和发展模式落后。
雷诺-日产联盟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表示,越南汽车行业平均人力成本大约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具有生产优势。皇家帝斯曼集团首席执行官谢白曼(Feike Sijbesma)说,有些跨国企业已选择把生产车间从中国沿海转移到东南亚国家,这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正逐渐减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产业技术空心化问题。以中国汽车业为例,虽然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在核心技术和产品上,我们是空白。整个制造业包括汽车行业,技术创新,核心技术的打造,都是挑战。
2011年9月,世界首辆3D打印机制造的汽车在加拿大温尼伯市问世。以3D打印机和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全球汽车工业的科技进步由量变到质变,汽车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的载体。这给中国汽车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增大了难度。”徐和谊说。
波士顿咨询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博克纳(Hans-Paul Bürkner)表示,中国企业应该使用更为节俭的发展模式——无论对人工成本还是资源消耗而言,中国的空间已不像过去那样富裕,发展方式应该开始转变。
中国制造企业可以凭借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一些领域实现对先进国家的弯道超越吗?在回答本刊记者的提问时,长期研究中国制造业的深圳合众咨询3A企管顾问董事长刘承元博士表示,任何一次技术上的超越或者革命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足够量的积累,靠式的产业投入无异于拔苗助长,不仅不能实现超越,反而会深受其害。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挑战,中国企业必须在产业装备和核心技术上下功夫,才能避免处于劣势。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生产现场的工人的劳动向技能型和知识型提升。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人才和知识型员工的缺乏,加之制约高端人才流动的诸多制度壁垒,成为中国制造业应对的主要挑战。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技术的革命,核心在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皇家帝斯曼集团CEO谢白曼表示,随着制造业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绿色、节能等高科技产品投入市场,中国众多制造企业把技术发展放到了发展的核心领域。“中国制造企业也应加大人才培养,将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生产一线,延伸到整条供应链中,如管理、物流、营销等领域。”
德勤全球行业领导合伙人盖瑞·科尔曼(Gary Coleman)认为,我们对未来制造业评判的标准,主要就是人才,尤其是创新性的人才和管理人才。因为在这个新的制造业当中,具有全球性的创新性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能够提高在生产方面的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全球价值链的价值。
“制造业企业要成长,主要通过放大销售额和增大附加值两种开源的方式来实现。创新型人才是企业锻造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对制造业来说,管理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都很重要,而且前者更加重要。比如说华为公司,其研发人员都很优秀,但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再优秀的人也是没有用的。”刘承元说。
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重技术改造,轻管理升级”或“重技术引进,轻管理学习”的问题。过去30年,中国企业花大量资金引入设备和技术,对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至于用一流设备、超一流厂房,却只能生产出二流、三流的产品。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管理以及管理者培养的重要性。刘承元表示,制造业管理者的培养不同于一般商业人才的培养,商学院以及通常意义上的培训是培养不出合格人才的,因为他们需要面对一个多可变因子(人、机、料、法、环)的复杂系统,需要拥有更多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他认为,培养制造管理人才需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通过教育养成正确的管理人格,即树立正确的管理信念,比如下属工作不好一定是管理者的责任;第二,系统学习各种科学有效管理方法;第三,通过长期训练累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企业高层的主导下,积极推动精益改善活动,促进员工全面参与,可以极大缩短培养优秀人才的进程。
向关键价值点延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9月13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出口放缓和资本流动日益频繁,正在对亚洲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增长构成挑战。“提升亚洲经济的根本仍在于振兴制造业。”朱民说,“一方面要让制造业向产业链上游转移,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体系建设,为这一产业链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在雷诺-日产CEO卡洛斯·戈恩看来,包括日韩在内的众多制造业强国,都是从生产低端制造业产品开始,最终进入高端产品领域的。中国拥有发展高端制造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政策等方面的保障,向高端领域转型没有障碍,所需的只是渐进的时间。
论文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是否具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及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制造业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增长速度一直居于全球首位。我国制造业以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价格在国际上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地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至2007年底,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
一、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比较优势属较低层次,且优势逐渐弱化。我国制造业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加工业为主,跨国公司在通过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市场的方式获得我国低劳动力成本及资源优势的同时,严格控制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零部件生产,我国难以掌握他们的核心技术,生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自身技术又很难与国外的技术相竞争,使我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印尼、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的产品低成本更使得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我国制造业具有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的特点,虽然眼前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不得不以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为代价。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风险抵御能力不足。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虽然具有生产模式灵活、资金需求量小、容易启动的优点,但在面临经济危机时的风险抵御能力却明显不足。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一)产品成本增加削弱了我国外向型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优势
美元的贬值加快了国际能源和资源价格的上涨速度,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原材料、燃料成本上升。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涨幅连续6个月在11%以上。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则增加了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成本。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出口1美元,就要损失近0.1元人民币的利润。此外,《劳动合同法》的公布实施和国内工资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也有所上升。
(二)国际需求疲软导致我国制造业出口减少、产能过剩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三大经济体—欧盟、美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进入经济衰退,进口需求呈现下降趋势。美欧日等经济体国民财富大幅缩水,信用规模急剧收缩,居民消费支出减少,从而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直接和间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近60%。美欧日等主要市场的经济形势将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需求。
(三)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
在没有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制造”就常常因其低廉的价格造成贸易争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50个成员国和地区中,我国是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也已成为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应对我国产品的方式。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形成更多的壁垒,包括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标准、加大反倾销审查力度、增加配额和出口退税等。2008年底,美国向W丁O状告我国出口补贴,要求其对我国实施制裁; 2009年9月美国宣布对我国轮胎实施三年惩罚性关税;2009年9月阿根廷宣布将对从我国等亚洲国家进口的自行车橡胶轮胎实施反倾销措施。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依赖于低层次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低的加工产业的传统模式已难以持续,产业升级是我国制造业寻求出路的必然抉择。而国际金融危机正是我国制造业借以实现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良机: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在增强自身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将产品和技术高度标准化之后交由要素价格低廉的国家代为生产。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2/3 ,并成为国际产品标准、市场规则、销售渠道,价值链的主要控制力量。在此国际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分工边缘化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上的产业控制能力也日益弱化。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重新调整的压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制造业造成了多方面的冲击,但是,我国处于这次危机的外围,所受到的负面影响也小于欧美日等经济体。尽管我国宏观经济同样面临周期性下滑趋势,但与美、日、欧等相比,我国制造业的景气度还是保持在较高水平。迫于生存和利润的压力,美日欧等不得不加速其制造业向亚太新兴市场转移的步伐,降低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大量外企甚至大型跨国公司生存面临挑战,都在寻求援助。我国可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快国际先进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步伐,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研发,增强业内影响力、加强产业控制度。
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应在金融危机中利用世界经济的重大调整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制造”的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我国发展起一大批从事外向型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贴牌生产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曾经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生产、促进对外贸易的生力军,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维护产业安全,就不得不促进产业升级。而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淘汰这些落后的中小企业,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企业的破产倒闭虽然加剧了当前的就业压力,但也加快了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步伐。这是市场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必然过程。
因此,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均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业忽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对知识产权的忽视,对专利权、软件著作权在认识上的误解,是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门人员管理知识产权事务,导致我国企业在长期经营中造成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不连贯,甚至出现了在续展期和宽展期未进行申请而导致丧失了商标专用权的情况,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
三、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产业升级、加强国际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造成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目前的现状,提出我国制造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完成产业升级。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商标战略
1.商标策划与注册。为在市场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我国制造业企业应选择显著性较高的商标进行注册,一个显著性较强的商标对于明确确定商标专用权及禁用权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确定了商标专用权的内容后,在商标注册时,应考虑好商品与商标的问题,注册商标所提交的标样要尽量做到字迹工整、图案清晰,能够准确反映商标权所核准使用的商标的载体。在商品的选择上,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选择使用的商品,二是选择相同群组不同的商品,三是选择不同群组类似的商品。
2.商标权建设。由于商标权中的禁用权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权利,品牌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所以要求企业在商标获得注册后应采用联合商标策略、防御商标策略及驰名商标策略,逐步创建联合商标,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通过有序的商标补充注册,通过扩展注册,使企业的核心商标专用权以及禁用权的范围扩展到原本不能达到的范围,使核心商标得到最大化保护。
3.商标权的维护。企业对商标权的维护,是对潜在的识别侵权行为及时处理,通过商标监测能够及时了解对自有商标产生不良影响的商标注册申请,对于企图越界的商标申请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的商标权维护措施,且进一步划清和拓展商标权限的重要工作,可以有效防止自身商标的淡化。
(二)专利战略
只有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使企业能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科技创新战略,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才能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确立符合自身情况的专利策略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
(三)商号战略
我国企业应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基础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商品与企业均能够在市场上驰名,商号战略与商标战略的综合运用,将会加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如何建立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策略,以实现提前布局、加快研发、尽快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包括:
如何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的维权意识。我国企业应组织和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对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及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通过劳动合同明确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对知识产权事物设定专人管理,在企业员工流动的过程中,为防止企业知识产权的流失,可通过企业与职工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以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如何加强企业商标权管理。商标权的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应在对商标权的主要权项分析认识的基础上,对商标权的管理进行细化。由于商标权主要由商标专用权与商标禁用权两大项全能组成。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权人对注册商标直接的支配权,商标禁用权是指商标权利人拥有的禁止他人使用、仿冒或混用,以及其他对注册商标构成实质侵害的间接的权利。商标专用权因注册事项的不同而不同,商标禁用权是随着商标专用权的变化而变化。
(四)其它类型的知识产权战略
关键词:产业安全;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03-0033-07 收稿日期:2010-09-07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实现我国从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从世界制造业大国向世界制造业强国跨越的关键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珠三角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败。近年来,珠三角装备制造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但是,产业发展存在的总体竞争力不高等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在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珠三角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一、文献回顾
目前,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含义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张碧琼(2003)认为,国家产业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外商通过合资等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特别是某些重要产业,由此对国家经济构成威胁。吕政(2006)认为,产业安全是指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条件下,国家的重要产业在资本等领域不受跨国资本的左右,从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部分学者对我国产业安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郑新立(2006)认为,我国产业安全主要面临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外资对国内某些行业的控制和垄断严重等几个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