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6 16:23: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篇(1)

一、双减

所谓“双减”,即: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到:

1. 对作业精选、分层:课堂效率,精心设计作业,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先做大量习题,并对习题进行筛选,避免题型重复和超纲过难题目,并附上a,b,c三个等第,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在布置作业时可进行分层作业。这对老师布置作业提出了更高了要求,不能再搞以往的题海战术。

2. 严格控制作业量:年级统筹管理,坚持当天没上课的科目不布置作业。不得布置重复罚抄等机械作业。作业的量要进行控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多通过课堂流程性检测的方式巩固知识点。

3. 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利用在校课后服务时间对后进生适当进行作业辅导,及时给予鼓励。丰富作业形式,减轻学生疲劳情绪。比如:制作手抄报、绘制思维导图、制作模型、做调查报告等。

4. 增强作业的评价和反馈:完善作业评价和反馈机制。凡是布置了作业就应该要批改,有批改就应该有评价,有评价就应该有反馈,有反馈应该有改进。

5. 提倡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双减政策之下,教师不能再耽误学生太多时间去进行课外辅导,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要进行自我提升,课后学习小组就是一个不错的措施。可以让学生分组在家或是其它安静场所进行小组间的互帮互助,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6. 完善学生活动: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可以提出社会实践的研学方案,由各年级来执行。班级可以根据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制定的计划,结合班级自身特色设计一些文化活动,达到提升学生的目的。

7. 做好家校联动工作:鼓励和提倡家长带领孩子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可以以家庭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家庭为单位,还可以让家委会来组织实施。

二、两增:

对“两增”措施的建议:

1.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课程优势:深入贯彻沐德优质课堂的先进理念,以提高课堂效率。

2.坚决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统一认识,准确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在课堂上完成突破并进行检测巩固,争取不把任务拖到课后(是否合理布置作业可作为学生评价教师的一项指标)。

3.对于作业要认真批改:收集学情,并错误集中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讲解,能让学生从中最大限度的汲取知识、掌握知识,让学生做的作业都有意义。找范例抓典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4.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好,拓展学生的视野。

5.搭建好家校共育的平台:周末可以布置家长配合让学生完成一定的家务劳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又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或者利用班级小组,周末自主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放下手机、亲近大自然等。或者由家委会牵头,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社会实践,丰富课余生活,增加集体的凝聚力。

篇(2)

关键词:现代传媒;高校;资助育人

现代传媒是指以数字、网络、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介,以其数字化、交互性、高技术支持等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信息空间,突破时空限制,以其快捷、自主、交互、海量、多元性等特征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有较高文化层次且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现代传媒,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更新的传媒,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如依托于各种传媒形式――手机、电脑、IPAD等的媒介新平台QQ、飞信、博客、BBS 以及微信、微博等为人们提供了多渠道的信息查阅、交流互动、发表言论的途径。大学校园里很多师生都建有班级群、同事群、工作群、微信朋友圈等,通过这些多元化的现代传媒方式增强了师生间的沟通,拓宽了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高校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发挥好现代传媒多元化的形式推进资助育人政策、创新育人的手段。

一、利用现代传媒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

1.对当前资助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现代传媒建立的诸如群、微博、微信、微电影、网站等多类新平台,宣传各项资助政策,答复咨询,并展示资助育人成果成效。通过平台实现信息管理全程化,及时各类资助信息,建立师生双向沟通机制,更方便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更好地做好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

2.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利用现代传媒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权力,缓解他们的经济、生活压力,让他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通过现代传媒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传递正能量,能有效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身心的积极健康发展,引导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也相对减轻了社会压力。

3.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将现代传媒贯穿整个资助工作过程,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评审制度,公布评审结果,做到整个过程透明化,且在受助过程中,让受助学生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手段或多或少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途径,教育引导广大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4.利用现代传媒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现代传媒对学生进行立体化的教育,建立多方位的帮扶资助体系,进行全员资助育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和诚信教育等,让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顺应时代潮流,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其他同学一样有同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享有同等就业机会,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出经济和精神双脱贫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资助育人显得重要而迫切,然而目前的状况却是育人力度不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

1.高校学生争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抢助学金的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助学金对学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大。大多数学生都抱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家庭经济困难这个标签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一种自卑与丢脸,而是钱的诱惑。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认定标准模糊,因为对学生们形形的消费情况和经济水平难以衡量,很难制订出一个很好的标准。

2.学生诚信意识不够

信息时代各种鱼龙混杂的思想很容易影响到未经世事,仍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传统封建文化的糟粕、资本主义中盛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或多或少地侵染着这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加之社会诚信环境不够和高校诚信教育不到位,许多学生用虚假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夸大自己家庭的经济困难情况来骗取资助。更有甚者,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不按时缴还助学贷款,或用得来的助学金和贷款进行额外的奢侈生活。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瘠

如今真正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少。资助力度的加大,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也已不再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首要因素,相反,受助学生越来越多的攀比、不求上进、整日浑浑噩噩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转变思想观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问题,在物质条件上资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让精神贫瘠的困难学生不再贫瘠,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迫切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利用现代传媒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策略

1.通过专题网页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发挥现代传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建设高校资助专题网页网站,利用网络促进资助育人工作,把奖、勤、助、贷、减、补等资助模块进行整合,及时将相关的各项信息在网上公布出来,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各项政策和信息,营造励志教育氛围。利用各类专题网站和资助热线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尤其把握好每年新生入学期间大力宣传各项资助政策和励志成长成才典型事例,扩大关心、支持、参与资助的覆盖面。

日常管理中要以学风建设为重点,把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与资助育人相结合,开展各种有思想有内涵的教育引导活动。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比的基础上,推进各类网络评选活动,把优秀学子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在学校宣传栏和校园资助网页上进行风采展示,以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鼓励他们自立自强。

2.利用现代传媒树立优秀学生典型

发掘那些励志成长成才的优秀典型学生及他们的事例,通过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如短信、微信平台、校园网、微博、校园贴吧、微视频等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和目标,鼓励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立志成才,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目标,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并为之坚持不懈、勤奋努力,成长成才,顺利完成学校的各项学习、工作任务,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建立勤工俭学学生数据平台,记录每位勤工俭学学生的信息和工作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们进行考核评比,激励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勤奋自强,用双手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综合实力。建立勤工俭学QQ群,方便群内的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工作方法、实践经验等,同时也增进彼此的感情。通过网络平台报名、投票,每年都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勤俭自强先进个人、自强之星之类的优秀典型,并通过现代传媒的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营造校园的勤俭自强氛围,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斗志,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同学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3. 利用现代传媒促进感恩教育

通过QQ群、飞信、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国家和学校资助时要怀揣一颗感恩之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建立专门的受助学生交流群,可以定期组织他们参与到一些公益活动中去,奉献爱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传递正能量,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取得满意的育人效果。感恩要以实践为载体,创新教育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利用好各种平台,对好的典型给予宣传,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讨论交流,树立自己的目标,明确在感恩之路上应如何做,营造学校的感恩教育氛围。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形成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让他们怀着感恩之心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祖国的事。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对国家奖助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的评审和颁奖等环节给予大力宣传和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国家的资助政策,同时宣传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知恩报恩的优秀典型事例,把握住一切机会,采取各种形式全力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他们努力去回报帮助他们的人,回报社会。

4.利用现代传媒强化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之根本,诚信教育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而在资助申请和资助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资助育人的重中之重。学校除了要在日常的资助工作中贯穿诚信教育这条主线,还要定期开展专题活动月,把诚信感恩作为资助育人的重点。尤其是在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学生即将毕业面临的还贷期间,一定要让贷款的学生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给贷款学生播放诚信意识相关的短片,宣扬诚信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若不按时还款会对他们的信用造成的严重影响,并配合贷款机构做好诚信宣传工作。利用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各种传播平台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海报大赛、主题班会等展示育人成效,扩大资助育人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提高。

5.利用现代传媒实现资助育人立体化

通过现代传媒的各种传播形式和载体丰富育人手段、育人内容,让育人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能吸引广大学子参与其中,以更生动的方式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潜移默化、显性与隐形的双重育人效果。通过现代传媒资助育人不会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只要是有手机、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相关信息,随时随地记录感人事迹、典型事例,上传到空间、微博等大家可以共享的平台。同时,资助育人的实施者不再只局限于做资助工作的老师,还可以是班级辅导员、专业课老师等。积极利用现代传媒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尽量调动社会上各类资源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逐步达到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维佳.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 2013(32).

[2]赵安勇.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2(08).

[3]黄建美,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

[4]季青春,考宏涛.高校资助育人现状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4(30).

[5]雷旭斌.试从新媒体视角探析新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

篇(3)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丽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多是经济方面的。对于那些“双困生”来说,光靠经济资助只是解决他们临时的生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贫困。从我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个人认为,要从根本上帮助这些贫困生“脱贫”,不光是关心他们的物质问题,还要以关心他们的心理问题为重点,因为心理上的贫困比经济上的贫困更为可怕。我们应着重培养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扶贫助困制度,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通过他们的诚实劳动改善生活条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关注他们的就业问题。对于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而努力:

1 高校要在物质上给予贫困生帮助,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经济困难是诱发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经济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给贫困生物质的帮助,是对他们开展心理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的基础。如: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助学解困体系,让奖学金和助学金真正对贫困生的生活起作用,使它们避免流于形式;开设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生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免学费。针对贫困生的逃避心理,我们要正确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同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开阔视野,增加生活乐趣,从而使身心能够健康成长。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班干部和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采取“一帮一”的传帮带方式,以优秀同学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学会自信、自立、自强。

2 建立和健全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对贫困生及时开展心理辅导。贫困同学大多都存在心理压力大、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明显等特点,所以,要密切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通过相关的专题讲座、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和战胜逆境的勇气和信心。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当好他们的“心理顾问”。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心境低沉的贫困生,我们要及时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对那些心理脆弱、承受能力较差的贫困生,要帮助他们养成不怕挫折的精神;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对未来失去信心、人际交往较差的学生,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3 指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贫困,确立自信心。自信是面对生活,取得成功的基础。指导贫困生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客观现实,并勇敢地接受。让他们知道物质生活的好与坏并不是评价个人的标准。对于贫困学生,在经济上的资助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扶贫先扶志。让他们知道贫困是人生的一种磨难,因贫困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没必要回避。物质上的贫困只是暂时的,要以乐观、坚强的态度正确对待贫困,物质贫困也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动力。能培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人的意志。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人格的高低,只有正视自己,自强不息,才能在精神上脱贫。此外,作为我们担任学生工作的老师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挫折原因,让他们树立起战胜贫困的勇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多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树立自信,是让他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基础。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并不在于他拥有金钱的多少,而在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只有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远大理想,才不至成为金钱的奴隶。

4 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喜好,指导其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组织。要根据贫困大学生的爱好和专长,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学生社团,竞选班级干部、学生会干部,参与丰高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从行动上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总之,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其实是很复杂的,要做到全方位剖析是非常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无论是物质的帮助,还是精神的辅导,这些都是为贫困生摆脱心理困扰提供的外在条件的帮助。贫困生要克服心理困扰,摆脱不良的心境,最重要的还在于自身,屉根本的解决途径是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通过不懈地拼搏和努力塑造健康的自我。

篇(4)

关键词:公平机制;奖助;大学困难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1-0185-02

一、案例背景

2007年国家大幅度增加资助力度,我们和往年一样有秩序地开展评选工作。一天,一个班长来学工办提出辞职要求。经过耐心的询问沟通,该学生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今年按照学校要求在评选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得比较激烈,有的学生甚至说一些很不好听的话,对班干部也有一些偏激攻击的话语。这位班长觉得自己没有很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理解,特别难受和委屈。笔者和他进行了耐心的沟通,了解了整个事情的过程,就该班长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是因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各类资助的金额和额度,今年的比例从先前的3%上升到20%左右,国家励志奖学的名额也增加到近5%,这样就面临困难生认定的困惑:许多学生都提出了申请并提供了困难证明,其中有的明明不是困难生。因此,如何较准确地进行贫困生的认定,让他和相关学生都感到为难和困惑。

二是部分真正困难的学生心理上较敏感,由于他们平时也不太和大家交流,不愿谈起自身的困难情况;有的贫困学生不擅长人际交往,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有的迷恋网络不能自拔,荒废学业。如何让大家了解这部分困难生的情况,又不伤及他们的自尊心,达到帮助他们目的,班干部感到较大的压力。

三是有个别学生为获得国家有关奖助政策,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钻空子。以往比例小,大家都很清楚班里的困难生情况。现在比例加大了,部分不困难的学生就打起了各种主意。因此,在贫困生认定及奖助评定过程中,建立公平机制显得更加迫切。

四是真正的贫困生往往因为生活压力、心理负担过大,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出现学习生活“双困”现象,不知如何协调学习成绩和贫困情况的关系。

五是如何理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干部的认定申请程序,同时又不造成学生的偏见,以帮助这部分贫困学生干部顺利完成学业。

六是应尽快出台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评定方法,建立公平评定机制,营造良好的资助工作环境,使真正的贫困生得到帮助。

二、案例分析

这起案例是在贫困生的认定和评选过程中、因各种矛盾问题纠结出现的有关资助工作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具有普遍意义。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增加,意谓着学校对资助管理的力度的加强,资助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随之大大加深了。这些,都是需要辅导员花心思做的工作。解决好此案例,对原因、解决的方法等必须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原因了解得不深透,就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甚至出现许多新问题。如何使真正的贫困生得到应有的资助和关怀,又能促使贫困生保持良好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就不能再按已有的模式来开展工作,制定出新的公正评定机制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成效

1.深刻反思

由于资助政策变化大,如果在思想上的重视不到位,还是按照以往的作法进行,不能及时进行调整,评定细则就难以做到规范和完善。

2.了解起因

真诚地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看法。首先,召集助学金评定小组了解情况。评定小组反馈,鉴于申请资助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原先因资助名额少、金额不大、大家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都比较认可。但是,现在名额、金额大幅度增加,有些不困难的学生也提出申请,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拿到奖学金后就不能参评。而获奖学金的学生也提出,评选不能仅仅以贫困为唯一考核标准,这样就势必会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造成“越穷越光荣”的局面,应将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态度有机结合起来。笔者及时召集班会,进行资助工作的深入讨论。一方面组织学生再次深入学习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一方面请大家开诚布公,在对如何进行贫困生的认定、助学金及励志奖学金的评定方法、如何处理奖学金和各类资助的关系、如何正确看待贫困学生干部的申请等问题各抒己见,学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充分理解了班委和评定小组的工作。

3.制定办法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资助工作的评定办法:①进一步规范三级评定机构:建立宿舍、班级评定小组、学院学生资助领导小组的三级评定机构。②为使评选更公平、更趋于合理,认定评选过程实行“三三”制:即班级投票、评定小组投票、综合学习成绩各占三分之一,避免了以票为基准的弊端,又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避免了将奖学金和助学金完全隔离或混为一谈的现象,能提高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进取心。③进一步完善奖助评定细则,强化公示制度,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评定细则,及时进行公示,对弄虚作假、不符合贫困生评选条件的学生进行监督;从而保证了资助工作的公正性。

这几年,河南中医学院的资助工作评定机制得到不断完善,资助工作完成得比较圆满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大的问题。

四、思考和启示

一是资助工作体现着国家、学校对贫困生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日常工作。由于贫困学生群体具有隐蔽性特征,贫困生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贫困生认定工作向来是一个难题,必须将学生日常生活和消费的情况和《经济情况调查表》、困难证明认定结合,鉴于农村学生比例较大,地区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制定和不断完善评定机制,才能保证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辅导员切不可以个人主观意识和偏好左右资助工作,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管理方式方法,注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合理权利诉求;同时,要在具体措施和方法手段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分考虑贫困生的感受和自尊心,鼓励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思想,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得资助,放弃“等靠要”思想,

三是合理优化组合各类助学金和奖学金,两者兼顾,促进贫困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应通过“奖、贷、助、补、减”等助学渠道,发挥育人功能,增强困难生自信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让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帮助他们正确调适自我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四是通过多年学生工作的体会,认识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建立一个公平的评定机制有时比关注某一个贫困生更重要。通过制度的建设,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资助环境,真正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才能使每个贫困大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爱护,关乎着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改进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合理配置和优化使用各种资助资源,努力构建规范、科学、合理的学生资助体系,使贫困大学生得到关爱,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德省等.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柳聪明.财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探讨与思考[J].齐鲁论坛,2008,(6).

[3]李子夏.浅谈贫困生资助工作[J].科技信息,2009,(12).

[4]吕红琳.浅谈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3).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感恩教育

1.前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就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关于感恩的古训和典故。西方很多国家有“感恩节”,流传着诸多的感恩美谈。感恩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精神美德。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国家对高职院校用于助学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社会上也有不少爱心人士、民间机构和企业对在校学生或进行慈善捐赠,或设立各项奖助学金,学校更是加大力度,认真落实和完善“奖、勤、助、贷、补、减、免”等针对贫困生的一系列帮扶政策。很多贫困生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能怀抱感恩的心努力工作,积极地回报国家、社会和家庭。但一部分贫困生却表现出自私、冷漠和无情,如:看不起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父母,抱怨他们没有能力给自己创造优越的条件,不懂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之恩;不珍惜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无私帮助,把这些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不拿白不拿,拿了也是白拿,更有甚者编造种种名目来骗取更多的资助以供自己挥霍等,这部分学生不知恩、不识恩、不懂得感恩、不知如何报恩,这就是“感恩的缺失”。

2.高职学生感恩缺失原因

2.1家庭教育的缺憾。

天底下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的,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不求任何回报,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艰辛和家庭的压力,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结果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自利,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孩子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索取,不懂回报。一些父母为了生计日夜操劳,有的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读书,一心赚钱为孩子,认为只要小孩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是感恩意识的培养。另外,一些贫困家庭父母由于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素质不高,在某些方面没能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2.2学校教育的欠缺。

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加大,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贫困生的认定及其帮困体系的建立和运作上,而无暇顾及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资助与感恩教育不同步,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因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部分根源于学校德育的疲软。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微不足道,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学、高校教育教学范围,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2.3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下,随着媒体力量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腐蚀着学生的思想,虚拟世界的沉迷造成对现实人情的冷漠,这样导致一些贫困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淡漠、感恩意识缺失、人际关系日益“陌生化”等。

2.4贫困生心理的缺陷。

大部分贫困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成为经济、精神上的“双困生”。随着社会财富的快速膨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加上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不公现象,使一些贫困生把各类资助认为是他们应得的,是社会对他们的“补偿“。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体制还不够健全,一些贫困生在获得帮助的同时,自己的隐私被公开,甚者一些人被用“书面契约”形式来表达感恩,这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愿感恩。还有一些贫困生怀有一种自卑的逆反心理,不愿感恩。

3.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及措施

“感恩”与“感恩教育”有所不同,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①我认为,对高职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通过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能知恩、识恩、懂得感恩及如何去报恩。其具体措施有:

3.1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等古训佳句,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保存、延续,对我们今天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形成和内化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不但自觉感恩报恩,而且唾弃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要素,它对社会关系的调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同志曾说过,高等学校是优秀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因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兼顾世界上先进的、进步的文化成分,梳理出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髓,促进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切实之举。

3.2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在同一所校园读书的学生生活状况有时差异很大,贫困学生长期物质生活匮乏,容易产生自卑、敏感、麻木、冷漠、封闭等种种不良心理。对于种种帮助他们可能会觉得是迫于无奈,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冷漠式的接受”。因此,高校首先要建立完善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维护机制,加强贫困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要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及做好心理咨询。其次,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学间不互相攀比,提倡勤俭节约,同学间要相互关心,老师要学会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资助者,学会感恩,用精神上的富足、心理上的健康弥补物质上的缺失,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3.3加强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及创新,教会学生识恩、知恩。

感恩意识是一个人素质、思想品质的体现,让学生学会感恩是德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把感恩教育置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让感恩教育与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以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观,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行成,不断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那就不可能感恩。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所以,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应该唤醒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体会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父母的艰辛无私,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社会和他人的帮助,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知恩图报。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知恩图报,但不必因为他人施恩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生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扭曲感恩的意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不能帮助自己的人,体谅他人的难处,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

3.4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促进学生感恩品质的内化。

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社会大环境感恩氛围的营造需要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努力才能实现,但是只要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师生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在校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首先,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高校辅导员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辅导员、专业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常怀感恩之心、仁爱之心,自身充满人文关怀,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备感关爱与温暖,从而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会主动关爱他人。其次,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喧宾夺主,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悟―感恩,努力探索从学习到辨识、感悟、践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感恩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高校感恩教育应该坚持长期化,感恩教育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养成,不能只重短期效果,而需要长期引导、感化,促进教育对象的内省和自律。

开展大型团体感恩宣讲与设计新颖、形式多样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近年来,邹越教授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为主题的演讲,感染了大江南北成千上万名大、中、小学学子,使他们记住了做人要爱自己的国家,感恩老师,孝顺父母,真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学校应该寻找机会开展这样的演讲活动,加强师生及家长的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学校教育者还要善于利用国家、社会、个人等关爱与帮助贫困学生的活动,通过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有创意地对贫困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感恩教育活动,其形式可以有: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图片征集展览、系列影像作品展、感恩征文,以及对身边有困难的人开展帮助活动、救灾捐募活动,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班会,组织毕业时为母校留下什么的讨论,等等,这样更能触动众多贫困学生心中的情感之弦,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恩,学会感恩。但感恩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绝不能走向理论说教或形式作秀,更不能追求所谓的“书面考试”过关,在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我们要做到感恩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让感恩教育过程中的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反思诸环节成为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感恩教育的成效才能是恒久而深刻的。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使学生养成相应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到孤儿院和养老院献爱心、参与暑假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服务城乡等活动,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只有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学校可以以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为契机,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最后要说明的是,感恩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家庭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要把感恩作为全社会所推崇的美德与善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营造识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良好社会风气。

注释:

①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8).

参考文献:

[1]罗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J].青年科学,2009,(11).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绿色建筑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徐黎明(1974- ),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职业技术教育。(江苏 常州 21301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25-02

建筑类高职院校是为建筑行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学校,其培养出的学生只有在知识、素质、技能符合行业要求时,才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因此,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应与建筑行业的需求有效对接,紧跟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让学校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建筑行业发展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

建筑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综合展示文明成就的标志,也是各类能耗的综合载体。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形成一种共识。“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要向更深层领域发展,就必须建设绿色建筑人才体系“大厦”。绿色建筑的落实,往往需要多个工种、多个责任方参与,并贯穿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全过程。这些人才除了需掌握传统的建筑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掌握相应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绿色材料等知识。但目前绿色建筑专业人才在国内还属于新兴人才,仍有相当多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不了解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方法,不具备绿色建筑的理念。因此,绿色建筑的专业人才还存在较大缺口,建筑行业必将拉开一场绿色建筑人才争夺的“未来之战”。

二、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起基础支撑作用的绿色建筑技能型人才。因此,在绿色建筑人才培养方面,应避免出现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重科技研究人才、轻职业技能人才的现象。除了要培养从事绿色建筑科技开发的领军研究人才之外,更需要重视培养绿色建筑行业急需的实用技能人才。建筑类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建筑行业生产第一线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培养出满足绿色建筑行业需求的一大批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的专业技能型绿色人才,对于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及相关绿色建筑产业链的良性运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作为培养建筑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建筑类高职院校,针对建筑行业对绿色人才的需求,有责任顺应绿色建筑发展形势,了解绿色建筑发展对建筑类高职院校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带来的变化,找到建筑类专业建设和建筑行业、社会人才需求发展变化的结合点,明确适应当前绿色建筑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正确定位相应的就业岗位,探索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途径,才能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零距离,体现出建筑类高职院校的“品牌效应”。

三、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途径

1.营造校园氛围,建设绿色建筑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应坚定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办学方向,践行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新理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契合当代建筑行业发展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要。

在对校园整体设计时应考虑现代建筑理念、绿色环保的概念,根据校园所处地理位置,整体规划布局和定位建筑的风格,以人的行为活动需求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切入点,进行方案设计,从而使校园的整体融合于校区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营造生态文明的氛围。通过建造绿色建筑展览馆和绿色建筑示范楼,提供绿色建筑和绿色校园技术的体验与科普;通过海报、板报、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绿色建筑的常识和方法,丰富具有“绿色理念”的校园人文内涵;通过开设绿色建筑典型案例分析的讲座,宣传传统建筑特色、现代教育建筑特点和绿色低碳时代要求的元素有机融合的建设理念;通过生活秉性修养、社会环境维护、校园绿色文化的熏陶等一系列活动,将绿色建筑相关的知识、政策、法律和法规等内容的教育融入全校范围的教学工作和活动中,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于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力求在这样一种“绿色”的教育土壤上,培养出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绿色建筑专业技术人才。

2.适时调整课程体系,紧跟市场需求。课程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通过好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时,需要紧密关注绿色建筑行业动态,适时引入绿色建筑行业标准,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从而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丰富绿色建筑的知识。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将具有节能减排意识和技术作为必备要素。通过与相应的行业、企业进行合作,根据绿色建筑新的技术领域和新的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如增加“建筑物理环境概论”“绿色建筑及技术概论”“建筑物理测试技术”“计算机物理环境设计”“节能建筑设计”“材料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现代住宅发展概论”“景观与生态建筑学概论”“建筑环境虚拟现实基础”等课程;也可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调整和课程内容模块的增设,来添加绿色建筑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如在“建筑施工”等相关课程中,增加绿色施工技术及绿色施工管理内容,在“建筑学”课程中增加绿色建筑的基础理论知识等。

其次,转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培养绿色建筑的理念。教学中结合当前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与企业工程师共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建立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节能、环保教育内容,既重视学生绿色建筑基础知识的储备,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针对企业的某个节能减排技术问题,开展科技创新竞赛,加强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判断,培养有效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如,针对建筑设计类专业,企业给出设计背景,通过举办绿色建筑设计大赛进行真题真做,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绿色建筑的元素,培养低碳减排的建筑设计思维,在潜意识中不断深化绿色生态意识。

第三,建设优秀校外实训基地,增强绿色建筑的意识。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不可能在校内实训场所全部再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弥补建筑专业部分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真实环境中得到高效训练。因此,在实践教学时,通过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践等方式,把具有良好节能降耗意识和环境保护措施的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将绿色建筑鲜活的例子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其了解绿色施工原则,掌握节能减排降耗等关键环节,意识到绿色建筑带来的经济性效果和社会、环境效益,从而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3.双师素质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双师队伍是五年制高职产学研结合的有力保障。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双师,不仅指向校内专业教师,同时还指向校外行业、企业的专家,学校可以通过如下有效途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第一,从绿色建筑相关企业聘请领军人物和技术能手,充实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岗位标准制定、开发实践课程、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实践指导等工作,成为青年教师的企业导师和成长导师,带领一批专业教师快速成长。第二,派专业教师到建筑企业挂职锻炼或作为访问工程师进行工作学习。专业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绿色建筑相关的工程和相应的工作环节中,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丰富自身实际工程经验,并学习新的工艺和技术,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无缝对接,为教学改革建言献策。第三,与科研单位、企业进行合作,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究。让教师参与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共建相关专业实验室,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参与循环、生态、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样,既可以提升建筑类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又能让教师站在技术的前沿,直接地感受到绿色建筑发展对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要求,并能通过建筑企业将绿色建筑的科研成果迅速市场化,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由于技能教育与传承是职业教育特殊的内在属性,既要求“口授”又要求“身传”,这就需要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们自身技艺精湛、身手高超,才能“强师手下出高徒”。而绿色建筑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战略性行业,尤其需要相关专业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绿色建筑理念和绿色建筑技术,树立绿色意识,提高绿色生态素质,再通过专业教学辐射给学生。

4.谋求科研院所的支持,进行技术引领。建筑类高职院校可与绿色建筑相关的研究院所形成技术联盟,建立绿色建筑网站或绿色施工论坛,也可邀请一些绿色建筑专家和研究人员定期开设绿色建筑培训课程或专业讲座,提供目前绿色施工相关技术以及新型绿色建材的最新资讯,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从而从全社会的角度来培养节能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并能促使开发商积极开发绿色建筑,通过绿色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的方式,从源头上有效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重视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

5.参与行业组织活动,发挥平台作用。行业组织是教育和生产结合的最佳平台,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他们是专业权威和实际生产有关教育需求的提供者。建筑类高职院校通过参与行业组织的相关活动,可以近距离把握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动态,通过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参与绿色建筑标识的评审,可以规范绿色建筑市场行业,促进绿色建筑的繁荣和发展。在建筑类相关注册资格认证和考试的组织工作中,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师资可参与考试大纲和试题的编写,通过建议,适当增加对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知识的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素养。可通过加入建设教育协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由建筑类高职院校提供培训场所和专业师资,承接行业主管部门的各种层次的企业职工培训,为现有的建筑从业人员提供绿色建筑方面的继续教育,让他们通过再教育的过程,进行绿色建筑知识和技能的丰富和完善。

四、结束语

发展绿色建筑,急需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支撑。建筑类高职院校应充分调研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营造多方联动的育人环境,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发挥资源优势,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绿色建筑这个新兴战略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宝元.我国需要绿色人本战略[N].中国教育报,2010-12-06.

[2]刘金石.绿色人才:积蓄绿色发展势能[N].中国教育报,2010-12-28.

[3]陆舟.我国引入和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J].上海节能,2011(1).

[4]孙静华,眭永兴.试谈五年制高职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双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29).

[5]王军,吴雯雯.建筑节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水运,2009(9).

篇(7)

【关键词】民族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评教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实施了评教制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普遍存在事前准备不足、事中执行不够、结果不公平等问题,为此,笔者结合3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历,拟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评教事前准备不足及其对策

(1)评教理论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目前,国外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存在两种理论:奖惩性评价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从导引的制度设计看,两者是评价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和利弊。前者强调甄别功能,以奖惩为目的,采用刚性策略,但却忽视教师的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等。后者以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注重过程评价,注重柔性策略,但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某些教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等。在实施过程中,绝大多数国外高校采用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偏重发展性评价理论。由于种种原因,奖惩性评价理论几乎统治我国包括民族院校在内的每个高校。如某民族高校出台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修订)》就明确规定:“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奖优罚劣,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提供参考依据。”因其管理和功利主义倾向导致“管理价值至上”,在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造成教师和学生对价值认同困难,师生参与评教的主动性都较低,导致评教过程的形式化,学校、非领导教师和学生都很少从中受益,评教本身的教育意义严重缺失。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方案及实施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形成“整”非领导教师的情况,导致不少非领导教师“自暴自弃”,严重伤了“教心”。鉴于两种理论导引的评价制度不同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应兼顾两者并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别关注非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利益诉求,保证使用理论的公正性、公平性。

(2)评教方案存在的不足及其对策。一是没有独立的评教方案。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方案主要包括评教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两个部分,或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独立的评教方案,致使其政治性、思想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如某民族高校针对理论课、艺术体育技能课和实验课共设置三类评估指标体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指标体系统归理论课之中,导致标准绝对化、一表评N课。就笔者调研发现,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相关领导可能是理工科背景的原因,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单独的评教方案。第二,错误认为可以通过民族院校学院的院级督导弥补。第三,官僚作风作怪且有私心。一些相关领导私心太重,“两学一做”“做”得太差,不作为、懒作为甚至形成“合法腐败”。

二是现有评教方案存在诸多不足。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体系角度看,现有评教方案除重定量轻定性分析、语言表达含糊不清外,还存在两个重要不足。第一,评教目的迷失。不是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而是专为教师“设套”,把学校与教师人为的对立起来。第二,评教内容不足。如某民族高校出台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修订)》提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包括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内容。”没有突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如政治性、思想性、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没有把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三进”纳入评教内容。因此,评教方案出现不公,操作就有问题,结果一定不公。

民族院校构建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方案特别是评教指标体系,不仅非常有必要单列,而且能够单列。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尤其是非领导教师、学生参与评教的主动性,必须赋予他们决策权,民族院校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指标体系拆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校级指标,所有课程评估必须按指标对教师授课效果进行总体评价。二是院级、教研室指标,由学院和各教研室自行设定。三是自选指标,由教师、学生结合各自所教、所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的具体特点,自己设计题目,提交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审核,通过后可纳入评教指标标体。同时,评教方案要定期完善,不要一个标准用到底。

二、评教主体构成存在问题及治理办法

有学者提出评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博弈,表面上看是对的,实际上并不准确,实际情况是领导教师与非领导教师的博弈。如某民族高校出台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修订)》规定的评教主体有两类:一是学生。二是学院领导、同行专家及二级督导员。既把任课教师排除在评教主体之外,也没有第三方的加盟。由于该校对除学生外的评教主体规定模糊,加上校级督导员、学院院外其他领导甚至校级领导只听课提建议但不打分,结果,“学院领导、同行专家及二级督导员”这些评教主体实际上被多数民族院校学院完全变成了学院领导、各支部书记、各教研室主任这些领导教师(以下称为院级督导),并全部握有30%的权重(学生70%)。同时,一些民族院校学院或明或暗地规定:教师是否得优一般由院级督导决定。如果每个教师的学生评教分数差别不大,最后结果就是院级督导实际上是学院领导说了算。这样,就形成博弈,形成该院学院领导与该院其他领导教师(各支部书记、各教研室主任)的博弈关系。结果,院级督导变成了领导评教、变成了官官相护,理论推导的结果与实际产生的结果出现惊人的一致,每个学期绝大多数优秀成为院级督导的囊中物,由此延伸的利益也基本上被他们占有。首先,学院领导大多数得优(一般是轮流)。其次,该院其他领导教师大多数得优(一般是轮流)。最后,只能牺牲非领导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利益(极少数非领导教师因为实力或其他原因如与学院领导“走得近”也能得优)。院级督导相互讨好特别是示好学院领导有以下好处:一是换取以后获得评优的机会、获得校级名师、省级名师的机会。二是获得以后可能的更多好处,如职称评定(虽然规定由院级学术委员会实施,但其由一些学院领导、一些支部书记和一些教研室主任组成)、年底评优(由学院领导、各支部书记、各教研室主任投票决定)、由学院组织投票产生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研究生各级各类课题和各级各类评优(学院领导、大多数支部书记和教研室主任投票)及其他诸多好处。评教主体出现不公,结果一定不公。

为了治理上述弊端,一是调整评教主体构成。办法一:增加评教主体。在学生、院级督导的基础上,增加教师这个重要的评教主体,采取每个教师每学期提交一份自评报告的评价方式,并给予相应权重如15%(把院级督导的30%减少为15%)。全面考察每个教师的课堂、课外教学和教学研究情况,促进教师课堂、课外齐发展。办法二:规定院级督导至少50%由学院非领导教师竞聘上岗,以尽可能保证公平公正。除教学副院长外,其他学院领导不能作院级督导,达成一种制衡。办法三: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在校外聘请第三方评教。第三方只对学校负责,不能由学院联系,以免产生“猫腻”,不能只讲信任而不讲管理。信任产生不了公平,公平管理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办法四:学生作为唯一评教主体,权重100%。大量研究文献表明,美国多数教育者对于学生评价教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学对象是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参与者。由于学生每节课都在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并能从教师的作业评定和考试评分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感受教师的治学态度,来自学生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评价信息重要而独特,如果评价标准恰当并组织得好,学生的评价可以反映教学过程的真实情况。学生评价教学还可为多种目的服务,如改进教学、为判断教学效果提供依据、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促使学生对他们的教育活动进行思考、为领导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等。[4]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中,把学生作为唯一评教主体,还可以尽可能杜绝腐败产生的环节。各级督导只听课提建议,但不打分。

二是如果院级督导维持现状,应规定领导教师每学期评教得优比例不能超过30%。或采取总分加减的办法,即每个领导教师评教总分减5分左右,每个非领导教师评教总分加5分左右,刚性避免或抵消人情分。

此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公共必修课,学生多、水平不一,而且是大课堂教学,领导教师掌握排课权,一般会把“好教”、“听话”的课堂或本院专业课堂等“优势”课堂安排在自己名下,为自己得优打好基础。因此,课堂选择应采取抽签的方式或领导教师最后选择的方式,以避免“优势”课堂被领导教师独占。

三、现有评教实施过程、结果的局限及提升措施

(1)现有评教方案实施过程存在的局限及治理。一是实施过程存在“交易”机会。某民族高校学院以前采取的是院级督导每人听1节课后就给被听课教师单独打分的办法,后改为院级督导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听1节课并讨论后再给每个教师打分。显然,后者更容易作。程序出现问题,结果自然失真。二是考核内容太窄,时间太短。目前,多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院级督导实际上只是通过听1节课,就得出对该教师的评教结果,督导任务就算完成。显然,这样的简单督导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全貌,想全面考察教师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更是不可想象,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为教师再笨,也知道绝对不能在院级督导听课时“乱说”的。

为消除上述问题,各评教主体职责应该各有不同,各有分工。关于评教的内容,由于各评教主体的职责不同而有不同。学生主要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包括备课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自己由此的收获等。院级督导除听1节课外,应更多地注重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调研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师的真实评价。二是仔细阅读教师的自评报告并实地调研是否属实。教师自评报告包括备课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情况、学生成绩评定情况、成绩册及试卷入库情况、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教学课题和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三方信息和资料相互印证,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每个教师课堂内外教学和教研的真实情况。至于评教时间的安排,应根据各评教主体的分工不同而有差异。学生评教时间,最好是安排在该课结束后1周进行。院级督导评教时间应该是教师每学期第一课开始到成绩册上交、试卷入库的全过程。教师自评报告上交时间应在成绩册上交、试卷入库后1个星期以内完成,院级督导评分还是采取单独方式最佳。这样,各评教主体才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全面了解每个教师。

(2)评教结果存在问题及补救办法。一是相关信息公示、公开不足及对策。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结果既没有公示时间,教师也只能看见自己课堂的正式总分,查不到明细,也查不到其他教师特别是领导教师的评教结果。因此,加大评教结果详细信息公示、公开的力度,全面公示、公开学院所有教师每学期的评教总分、学生评教总分及院级督导评教总分,方便监督。

二是无申诉时间及改进意见。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没有明确规定教师申诉的权利,没有给予申诉时间,也没有教师申诉的机会。鉴于保护教师申诉权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应大力鼓励教师申诉(实际上这也是监督评教作弊的好机会)。民族院校学院、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对教师提出的申诉必须严肃对待,有求必应,全面深入调查,对错误的评教结果必须予以修正。

三是忽视“回头看”及对策。一说到高校腐败,自然联想到基建、招生等“硬”领域,就没人关注评教等“软”领域的腐败。仅就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看,早已不是一片“净土”。一些相关领导不放过任何可以腐败的机会,“雁过拔毛”,如果严查每个学期评教结果数据,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诸多“猫腻”,“优秀”基本上成了领导教师的“专利”。人们常说:“老百姓最痛恨的腐败是身边的腐败。”同理,教师特别是非领导教师最痛恨的腐败也是身边的腐败。因此,应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东风,实施拍“蝇”行动,建议由民族院校学校纪委牵头,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负责实施,严查、严惩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领导评教过程中的不作为、懒作为、“抱团腐败”等歪风。一经查实,不仅取消所得相关所有利益,追回所得相关所有利益,并撤职,而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并在党内依党规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黄成林.国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发展的研究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