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14:51: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未来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农机化;未来发展;新方向
在长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基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种优惠购机的补贴政策推动下,我国各地区在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以及农业机械的购买品种,数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能够注重因地制宜的购买和配置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找到适合农机化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
1以“农机富民工程”为主纲,明确农机化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农机富民工程”的开展对于帮助农村地区优化农机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能力,促进农业生产规模的提高,农业整体增产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机富民工程”的开展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农民农业整体经营收入,确定农业发展目标,完成党和国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提出的六大任务,提高未来农业产业在社会经济竞争中的优势,促进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和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的完善,这将是农机化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方向。
2加强和完善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提升农机服务质量和水平
2.1做好农机化技术培训与普及工作
农机化技术是多层次负责技术,不仅需要在农机化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上投入大量精力,同时也需要做好农机化技术的培训以及普及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需要采用现代化甚至是超前化的培训思路,要从多渠道,多角度入手,不仅要培训农民具有农机化机械的使用能力,同时还需要对于农民的农业发展需求进行技术培训,要围绕农业发展,农机化技术的提高进行重点培训,将农机化使用技术全面普及,让农民真正掌握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从而通过农机化设备的使用来促进农业的增产增值,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带领农民走向富裕,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农民对于农机化设备置办的积极性,才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提高农机化设备的发展前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2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机服务也需要走出农村,走向市场,需要在市场经济中进行考验,才能够保证农机服务的良性发展,农民和市场的需求本身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所以农机服务本身也应该走出政府扶持,迎接市场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机服务体系的多元化建设,提高农机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3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双重作用
政府在农机行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对于农机行业的整体了解来帮助农民置办相关的农机化设备,引进农机化相关人才,建立农机设备使用规范等,同时也可以跟市场机制进行双重作用,开拓市场,形成更加优良高校的服务和有序良好的组织结构,促进农机行业跟农民的整体收益提高,生产的农机设备能够第一时间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有效提高,为营造一个更加崭新的农机未来提供基本的保障。
4发挥后发优势,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
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硬道理,而对于农业产业而言,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农机未来发展需要在了解和研究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之后制定更加科学高效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要根据每个地区制定相应的发展模式,要学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农业发展经验,加强政府和市场对于农机行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加到在农村地区农机化设备和技术的投入,要将农民跟农机行业有效的结合起来,推动农机化的未来发展和创新,缩小跟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差距,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提高。
5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策略,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和农产品机械化
现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大环境下对于农机化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农业发展需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值,而农机化发展则需要引进技术,大胆创新,跨区作业,走入市场,促进农业和农机化的双向发展,保证农机化不断创造更大产值和优势,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策略,要把优秀的发展模式和创新能力引入我国农机化发展中,要把优秀的农机化设备和技术运用到农村农业发展中,要学会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等相关产业,从而促进农机化的创新发展,扩大农机化的服务对象,寻找农机化发展新的方向和突破口,要学会结合农业地区特点发展实用性农业机械设备,保证农民增收跟农机产值提高,促进产销创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业;泽州县
1 泽州县基本情况
泽州县地处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南与济源、沁阳、博爱、焦作交界,北与高平、界碑岭相邻,东连陵川,西接沁水。总面积约2023km2,其中,耕地、粮田面积分别占73.6、57.27万亩,而有效灌溉面积约占15.36万亩。全县共包括17个乡,辖行政村634个,自然村1136个,总人口约53.1万,农村人口占35.4万。泽州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分布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山区较平原和丘陵更多,南部多于北中部。
2 泽州县节水灌溉现状
2.1 水资源总量 泽州县河流纵横,主要包括沁河、丹河流域,前者支流主要包括长河、龙湾河、白水河、范河、犁川河等;后者支流包括东丹河、巴公河及东大河,干流多为南北流向,支流多为东西流向。泽州县水资源总量约3.54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约2.54亿m3,川径流量3.37亿m3,其中,重复资源约占2.37亿m3,可开发水资源1.11亿m3。
2.2 节水灌溉技术
2.2.1 渠道防渗 防渗材料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砌石及复合土工膜等。根据《渠道防渗技术规范》,结合泽州县灌区具体情况,采用了砌石防渗及混凝土防渗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有效减少了灌溉过程中水的损失,极大提高了渠道水的利用系数,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2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在灌溉时采用低压管道能够有效减少蒸发及渗漏损失,因此,此技术也是泽州县农业节水灌溉的主要推广技术,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及泽州县具体情况,重点对管件、连接及机泵进行了选择。通过将管网首部枢纽设置于同管道埋深相平齐,将机井房建设为半地下式,不仅减少了水头的损失,还降低了年运行费用。
2.2.3 灌水技术 漫灌是最常见的传统灌溉方式,为了得到节水的目的,必须对灌水方式进行改进。根据泽州县具体情况,主要应用的是喷灌、微灌等灌水技术。喷灌不仅省水省工,而且不受地形限制,占耕地少,灌水较均匀。泽州县重点对半固定及全移动管道式喷灌技术进行了推广和应用。微灌通过管道同灌水器相连,将植物所需水分以小流量均匀输送至根部,因而节水效率最高。但由于其投资较高,因而主要应用与果树、花卉及温室蔬菜的种植中。
2.3 节水灌溉水平 泽州县灌溉设施共1387眼,有效灌溉面积可达15.36万亩。其中,任庄水库中型灌区1处,有效灌溉面积1.19万亩;机电井334眼,有效灌溉面积6.28万亩;小型机灌站135座,有效灌溉面积4.09万亩;小型水利工程917处,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其中,清水池630处,有效灌溉面积0.61万亩;一小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22座,有效灌溉面积1.14万亩;塘坝19座,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小型引水闸248处,有效灌溉面积1.75万亩。节水达标面积10.67万亩,其中渠灌0.3万亩,管道输水2.7万亩、喷灌7.3万亩,微灌溉0.37万亩。
2.4 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2.4.1 灌溉设施使用率低
2.4.2 农业结构有待调整
2.4.3 管理体制不到位,缺乏参与式用水协会
2.4.4 农民节水意识薄弱 有些丰水区农民对于节水灌溉不以为然,认为喷灌水少,习惯大水漫灌;全县普遍缺乏节水灌溉试验站,无法科学指导大家造时灌溉,以实现增产增收。
3 泽州县农业节水灌溉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发展思路 根据泽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水利灌溉的需求情况,同时,充分考虑到各种气候变化、季节因素等对节水灌溉的影响,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扩大节水灌溉的规模和面积,逐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
3.2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66万亩,节水达标面积达到14.77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十二五”期间净增水地1.3万亩,其中雨水积蓄补灌面积0.8万亩,改善水地6.6万亩,净增节水面积3.4万亩;到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76万亩,节水达标面积达到15.86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
3.3 发展方向 根据全县节水灌溉现状,划分重点建设区域,进一步加快节水灌溉管理机制的改革,单村单水源工程和跨村一水多用工程应区分管理,后者应设站专人管理,落实编制。
3.4 节水灌溉对策 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五小水利”列入投资工程项目范围内;优先恢复群众积极性高、水源稳定的小型水利项目,确保农业结构调产到哪儿,水利工程就建设在哪儿;对水源单一,跨村规模较大的灌区,应在建设的过程中兼顾管理,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列入县财政预算经费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惠农利农政策,对亩次浇地面积进行相应的补贴,以尽量减少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
关键词:电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的绿色机械化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农用机械需要更加节能环保、低排放、高效运行、降低噪音,这样才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我国对新能源有很大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地区,农业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新能源补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电动农业机械将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农业机械。目前,大型农业机械应用电动驱动方式比较少,因此,对于大型的农业机械来说,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1优势
燃油动力农业机械的质量体积都很大,不方便在小空间进行操作,电动农业机械的出现,解决了此问题。其具有小巧、灵活的特点,可以在小面积的范围内使用,如温室大棚的环境中进行工作。随着世界能源的不断枯竭,油价的上涨,从能耗上来看,电动农业机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电动机械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成本相当于燃油机的1/4左右,能够实现零污染,因此对空气和土壤没有影响,在温室大棚中工作,噪音也比较小,因此能够实现农业的绿色和环保发展。
2发展现状
2.1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动机械的研究主要是提高生产的效率,以及保证足够的动能输出,但是却忽略了电池的耐用性和安全性。近5年来,电动农业机械的电池容量比较小,没有取得一定的突破。柴电混合的动力机械应用比较少,对于电动农业机械的安全防护技术不足,废旧的设备以及电池的污染、智能化操作等问题还有待于提升。电动农业机械的操作环境比较复杂,工作时间比较长,因此,会出现电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21年第一台电动拖拉机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推出,农业机械开始了电动化的生产。国外对于电动农业机械的研究,主要是在于操作性、安全性、功能性、可靠性以及燃料电池的性能等多方面,能够实现多功能的目标。我国对电动农业机械的研究比较晚,采用了英国技术,通过电池为农业机械提供动力,以微型手动操作为主。随着农业大棚的推广,电动农业机械主要围绕大棚的需求推出了室内电动撒肥机械设备。主要应用在对土地的合理化利用方面,能够实现均匀种植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又把电动农业机械研究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得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农业资源得到了合理化的使用。因此微型遥控和自动化程序以及提高作业的效率,是现代电动农业机械的发展目标,比如小型播种机、采摘机等,是农业机械最新研究成果。
2.3我国电动机械技术发展迅猛
电动农业机械的技术发展比较快,电能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代替石油成为了未来环保型农业机械主要应用的方向。在环境保护日益高涨的今天,农业生产更需要清洁的能源,电动农业机械发展空间前景比较大,而且控制方便,功率运转速度好,技术比较成熟,奠定了电动农业机械的发展,目前,移动式电动农业机械是我国的主要研究方向,实现了小型发电机组与移动电池互相配合,提供了稳定的输出功率,使大型电动机械装置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
3发展趋势
我国的电动农业机械,在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改进基础之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对于电动机械调速范围如何拓展,实际的灵活性和精准定位性,需要未来不断研究。(1)目前电动农业机械蓄电池的容量有限,并且高能的蓄电池成本非常高。因此,如何使电源管理技术能够高效节能,电机驱动技术能够更加成熟,是我国电动农业机械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2)利用多电机控制技术,能够简化机械传动和联动机构的步骤,能够减轻农业机械整体的质量,更加方便的运行,这也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过去的小农经济,还是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伴随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加深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
关键词:
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推进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可耕种面积却不断下降,使得我国的人均耕地逐渐接近最低红线,粮食是解决温饱的根本,面对这样的情况,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实现有限耕地面积的最高效应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那么,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面临着怎样的现状呢?未来又该以怎样的模式推进机械自动化呢?
1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管是的推进,还是农业税的免除,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飞速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使得我国由传统农业向机械化农业不断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机械自动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在逐步增多,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装备在不断提高等。但是,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成绩和问题并存是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面对的主要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程度不高。精准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是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中应用最多的农业技术,通过对美国、德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正逐步实现精准自动化。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性的实现,需要让计算机的GPS、GLS技术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证机械自动化精准定位,对于预防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动态精准更能以最快最准确的定位找到问题所在,进而将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的GPS、GLS技术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能力还很低,这是未来发展中需要提高的部分。其次,农业机械自动化创新不足。除了精准程度不够以外,创新不足也是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对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而言,也不例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一项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都在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所以说,当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农业机械自动化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照搬和完全借鉴,自主创新明显不足。所以,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创新也是农业机械自动化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模式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模式
正如上面我们提到的,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程度还不够,但是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情况。近年来,农业机械专业科研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关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度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所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模式,是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模式。其中,关于节水、节肥等的精准度研发更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理念之下,精准模式下资源节约的理念必然更受社会欢迎,也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这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模式的深入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这是良性循环的模式。总之,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模式,将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模式选择。
2.2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创新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是最近我国最为重要的发展理念,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已经开始了深入的创新活动,农业机械自动化以技术为支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其创新模式是必然选择。所以,以国外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先进理念为借鉴,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充分考虑各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完成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创新,是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的必经途径。总之,技术创新模式也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模式。
作者:叶秋楠 单位:辽宁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
参考文献:
>>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国外农村金融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我国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发展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解析 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误区解读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与建议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的理论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戴相龙. 回顾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J]. 中国金融, 2010,19: 28-31.
[3] 王松奇. 简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J]. 银行家, 2012,2: 4-5.
[4]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背景: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回顾[OL]. http:///jrzg/2012-01/08/content_2039093.htm
[5] 宗少俊. 风正一帆顺——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有感[J]. 农村金融研究, 2007, 2: 25-26.
最近通过网络,我深入学习了石嫣创业的事迹,感触很深。作为现代女博士,她能够务实的在美国的农场亲身体验大半年,回国后,兴办起“小毛驴农园”,成为一个真真切切的博士“农民”。她的经历和实践精神让我感动,同时对她采用的“csa农场经营模式”我深受启发。
石嫣创业的成功是在不断的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创新、总结,到后来形成了csa模式。结合自己的创业过程,刚开始是不敢想,后来是想的多,做的少,一路走来,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作为村官的我们,虽说“年轻就是资本”,但我们一样要学会充分利用时间和精力,因为现在正是我们学习锻炼的最佳时间,创业路上肯定有挫折,但我们一定要敢想敢做,石嫣的成功不正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们很多人创业都是半途而废了,可能是因为路不对,也可能是我们缺少耐心,但是我想更多的是我们没有安下心踏实去做。
时代的主题已经在改变,节能环保是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充分把握时代特征来发展经济、农业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思考,石嫣可以想出来的csa模式,相信我们用心去做一样也可以创造出适合我们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
当前存在于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中的相关问题
我国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拥有了显著的技术改进,无论是土壤利用,还是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相关方便同样引发了农业种植结构中到相关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格外严峻。例如,土壤使用科学性较低,未对土壤特性开展充分调研致使种植对象与土壤特性不符;农药化肥的使用缺乏合理性,土壤板结致使植株营养不良,影响生物多样性,引发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增加农业生产活动成本、降低农业种植经济效益的同时,显著影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于公众食品、粮食安全都形成了巨大威胁。
农业种植结构的未来发展模式
面对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遭劫等现实问题,现代农业种植结构唯有通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够获得长远、稳步前进。尤其地,有机农业成为不二之选,如何科学选择农业种植条件,使得农业作物充分健康成长,促进植物营养发挥成为追求目标。其中,对于有毒有害肥料的禁用是基本准则,同时农业种植过程讲求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保障食品安全卫生,公众吃的放心。
农业种植结构中各影响因素
科学健康的农业种植结构讲求在自然状态下,实现植物的充分生长、能量的充分储存以及营养的充分释放。在当前阶段,很多因素极大影响了农业种植结构的科学性,例如肥料的使用、栽培方法的选择以及土壤的利用方式等。以对于农药肥料的使用为例,长久以来中国农业对于农药化肥的依赖性过高,尽管农作物产量相比于过去有显著提升,但土地却被严重破坏,具体来说,植物生长对于化肥养料的依赖性过高,对于虫害的抵抗力过低,使得农业种植投资逐年增加,种植产量以及农产品品质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土壤因素。对于土壤利用方式的科学选择要充分重视土壤保健技术,即充分发掘土壤对于植物系统生产潜力的影响作用,不断优化土壤生物性质,改善土壤调节机能。围绕土壤结构保健,可以将无机、有机物与土壤复合形成胶体,以充分用于改善土壤板结的缓解,具体来讲,要增加土壤无机、有机胶体,并施加两者间搭桥物质,如二价阳离子调理剂等。通过将各种物质混合、连接并反应,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另一方面,在土壤有益微生物、动植物的改善方面,也需要付诸努力。
营养因素。肥料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其中如何有效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养料养分非常关键,在此环节中植物保健技术引发了广泛关注。在种植过程中,科学选择植物营养来有效实现植物次生代谢的开启,以提高植物抵御病虫灾害能力,提升抗逆性,实现优质高产是关键环节。通过为植物提供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供给各类生物化学反应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如脱氢、加氢、受电子及供电子等)的必须物质,植物生长代谢便能够高效进行,对于农药化肥等各类外加辅剂的依赖性便会有所降低,有利于获得高品质、高产量、优质风味的植物产品。尤其地,在对于农艺技术的创新,如育苗移栽、多次收割等,营养的科学提供格外重要。
栽培因素。现代农业种植过程对于栽培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视,其中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高产值、高品质的重要方法。通过科学配套农业种植结构,将土壤、肥料及营养供给等方面充分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低耗、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创新,以此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要大力提升对于农作物优良品种遗传潜力的发掘,以标准化生产降低种植风险,追求质量、产量稳步提升,实现粮食标准化。另一方面,在改善农业对于自然灾害抵御能力方面,要充分重视对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灌区续建项目筹划等,借以追求高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