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10:02: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物保护存在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见证者,众多考古遗址和田野文物如繁星般散落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一大批于无声处挥洒汗水的基层文保工作者在默默守望这些五千年中华文明。只是,与他们日夜相对的文物的巨大价值相比,他们自身发展的空间与可以凭借的资源有限,难免有捉襟见肘之叹。目前我国基层的文物保护手段十分有限,文物部门许多干部呼吁,法律修订时应当多多考虑现实中基层文保这支“无名英雄”队伍。
存在问题:一是基层文保工作者人手严重不足。基层文管所不但人员少、巡查任务重,还缺少有效的执法措施,比如遇到村民在帝陵周围埋人堆坟,文保员只能口头教育。即使获悉重大违法线索,文物部门也只能下达督办文件或通报批评,实际收效有限。二是相较于大遗址的重要价值与保护利用的高难度,当前文保部门普遍存在级别低、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物部门管理下放到基层后,话语权逐步降低。且保护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和国土、建设、林业等多部门协调,工作往往推进缓慢。三是文物保护技术能力和人才机制有待提高。现阶段文保工作“物防”“技防”谈不上,主要还是靠“人防”,但文物部门普遍人力不足,借重业余文保员或群众文保员是常态。不过,他们的身份在文物保护法中并未明确,因此合适的待遇保障也都无从谈起。
基层建议:一是加大政府对文保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在国家及地方层面,可由文物部门牵头,建立国土、规划、农业等部门联合参与的文物保护中心,随时处理文物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文保工作机制体制的创新。针对文物保护范围大、等级高的保护区,应按照符合其保护利用需求的组织结构完善管理体系,除了发挥好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能,还应在全社会普及文物保护的知识,特别是让文物所在地的民众产生历史文化自豪感,自觉参与到文物保护当中。此外还需要拓宽参与渠道,理顺参与机制,让有意投入文物保护的社会力量能够更好地贡献力量。三是加强基层文保人员队伍建设,并运用多种手段保护文物;优化管理与考核体制,真正发挥基层文保部门的作用;拓宽基层引进专业人才的渠道,同时加强在岗文保专业能力培训。提升文化自信,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文物,是人类历史遗存中的瑰宝。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文物不仅仅是把文物保护起来,更重要的是体现文物的价值,使之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文物“曾经辉煌,再现璀璨”。
但对于文物保护,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有相当多的问题。以*为例,在文物保护方面既有不足,在文物的开发利用上又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发掘。
一、*文物的基本情况
*是*省境内最早的都城,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89处,共中国保单位2处,省保单位51处,市县级保护单位436处(数量在全省排名第6,但对外开放不足10处,参观人数和门票收入均为全省倒数第一)。多年来全市文物工作者通过考古发掘和征集、群众捐献等方式积存了近两万件文物藏品,其中国宝级4件,国家一级品50余件、二级品200余件、三级品500余件。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基本处于全省第四名的位置。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保管不善,不能发挥文物的作用。设施齐全,管理科学的文物仓库,对保护文物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没有象样的文物仓库,一些高档次的文物只有暂存于省博物馆和省文研所;由于没有文物仓库,现存的部分文物腐蚀严重,甚至比文物埋藏于地下腐蚀得更快。没有一座博物馆,大量的文物不能展出,既不利于文物保护,更不利于开发利用。
2、投入较少,古建筑年久失修。按照《文物法》规定:国保单位主要由国家财政投资维修和保护;省保单位主要由省财政投资维修和保护;市县级保护单位主要由本级财政投资维修和保护。由于*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市的财政收入也相对较少,这些年几乎没有投入,造成了多数古建筑年久失修。
3、开发不够,没有发挥文物的效益。相对于旅游发达地区,*的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目前,全市仅有不到10处文物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旅游参观人数也少得可怜,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支出。
4、破坏严重,文物保护意识有待于加强。文物资源为非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多年来,文物资源经历了多次劫难,特别是“”,破坏了*地上文物的一半以上。现在仍有对文物的盗掘盗卖现象;有个别的施工单位还故意破坏文物,把工程工期放在比文物勘探更重要的位置。
三、几点建议
1、加大文物法规宣传,提高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通过宣传,使群众了解*悠久的历史,激发作为*人的自豪感,产生保护文物的责任感。同时也使各级领导对文物保护予以重视,给文物以更大的投入,对不利于文物保护的行为予以抵制。
关键词 城市化 文化保护 执行不力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IAO Yan
(Jidu Temple Administration, Jiyuan, He'nan 454650)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eriod, some local governments are often one-sided focus o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a series of economic indicators, but ignore the humanism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oste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of concerned is insufficient, s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work increasingly acut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based o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s the subjec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such as frequent legal violations, illegal phenomenon is more prominen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tampered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al relics were not damaged but can't get timely repair,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optimizing, thought tha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o offer help.
Key words urbanization; culture protection; poor implementation
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偶尔有一些城市决策人不考虑自身城市实际情况而去片面追求更高程度的城市化,这样就违背了一般客观规律而去改造建设城市,这可能致使城市中拥有地域特征的传统居民住所以及历史性街道、地区会慢慢消失。城市化建设不只依靠高楼大厦,庭宇楼阁,而它更深层的建设是要关注城市文化的内涵以及该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否丰厚。笔者认为,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好与坏就应当被作为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被特别关注和照顾。
1 文物保护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法人违规、违法的现象频发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开展得热火朝天,原本对于法人应当属于这个过程里为了保护好文物,为了更好地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出先锋表率,但是事实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一些法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只是因为一点点的好处,鼠目寸光,没有去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导致文物破坏的违法事件频发。法人一味因为满足自己的利益与短期的利益,往往会做出损坏文物的违法事件。从这几年里的文物执法监督过程里我们能够看到,对于法人违法现象在文物违法案件总量里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同时,法人知法犯法致使文物行政执法难度就增大。法人如果违反法律对比个人犯罪来说,法人犯法的破坏性就比较大。在行政法规以及商业性利益的诱使下,城市文物常常遭受到毁灭性的损害,从而给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1.2 传统的建筑物损害严重,得不到及时修复
因为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对于传统建筑物的重视程度低,以及投入文物保护的资金也往往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这就致使传统的建筑物常年得不到修复。例如,在济源市文物保护规定《济源市文物保护管理规定》中,这样规定:“市、县级市人民政府需要把文物事业费以及文物基建费分开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中去,然后再就同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地管理。市、县级市每年的正常的文物维修费按实际需要在城市维护费中列出……”换句话解释就是,在城市维护费的内容里是包含文物维修费的。如果一件文物需要被保护修复的话,它也需要被列入本级的财政预算中去,进而这笔费用需要从城市的维护费用里来支出。可实际上是尽管在政策上存在文物保护修复的资金保障有关规定,然而传统的建筑物遭到破坏被置之不理现象随处可见。一些是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疏于管理,根本没有对文物保护尽到职责;还有的由于牵扯出传统建筑保护修复方案需要上下部门的审批而致使得不到修复,然而这些却不是延长传统建筑类文物修复时间的借口与托辞。在政策规定里既然有包含支出保护修复文物费报批这一款项,因此需要保护修复的传统文物建筑就应该向有关的管理部门申请修复经费,然后修复传统文物建筑,而不应该使这些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定执行存在问题,对文物的保护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3 文物建筑的管理体制被擅自更改
在中国《文物保护法》中规定,国务院以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核定公开宣布的各级地方文物保护部门,需要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文化、文物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地方政府对文物建筑展开保护修复管理。然而,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当前时期,很多地方想利用擅自更改文物保护部门的有关管理体系,对本来需要地方政府来进行文物保护管理的文物保护部门迁移向企业开发经营,还有的竟然从国外进行招标承包。有的地方不间断地发生一系列文物损害事件,这和文物保护部门的管理体系的改变所带来的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轻视文物保护与管理、文物保护与使用脱节等一些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造成了不能挽回的损失以及非常坏的影响。①文物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物质财富,而它属于一种国家文物资源,有着公益性与公众性的特征,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去开发文物最为主要目的却是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常常急功近利。单方面追求眼前的利益,任意更改有关文物管理体系,让很多文物保护的政策执行力度受到很大程度的消弱,而这也成为文物保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2 城市化进程中文物保护政策执行优化建议
2.1 加大对违法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
加大对于违规现象的罚金力度。由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时期的经济条件已经很大程度上不是开始制定法规政策时的经济条件所能够相比的,所以,起初时期的罚金相比与当前的状况来说过少,因此也就不能起到处罚的功能。再者,对于违反文物保护政策的人除了经济上的处罚以外,在其他的方面也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像假如有某些政府官员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现象,这就需要根据情节的轻重来给予其一定的行政处分,把违规行为和他们的官职的升降相联系。这就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时的那样,假如严重破坏文物,那么对于官员的提升就实行一票否决。决不可以允许他们因为自己的政绩、城市中面子工程而破坏建筑文物,也不给予他们应有的处罚,几年后又转向其他的地方工作,这样他的做法就给当地的文物建筑带来很坏的影响。对于其他的人,也可以试着用劳动性与思想教育性质处罚。比方说,对于违反文物建筑保护政策一般规定的人,给予其处罚金以后,能够安排他们到社区里义务劳动。然后视情节的轻重,分别做不同长短时间的社工。或许他需要做二十个钟头的社工,这样自己就能够选择每周做六个钟头,分为四个周来做完。思想教育性质的处罚就是要对违规人进行文物保护方面的上课教育,使他们了解同时认识到文物保护政策有多么重要,以及文物的贵重的性质。像我们能够与博物馆或者纪念馆这方面的人员联系,让那些破坏文物建筑的人去博物馆或者纪念馆接受一些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方面的政策教育。
2.2 建立文物建筑保护信息数据共享系统
文物保护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根据文物行政部门和规划、国土、城市管理、房管、旅游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机关以及海关等的通力合作完成的。当前阶段相互彼此之间并没有一个文物保护信息数据共享的平台,大多数情况下是文物部门与规划部门之间的事。建立起如此的一个文物保护信息数据共享系统,就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文物保护信息数据共享系统应该是需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处号召,呼吁其他的各个部门参与到其中;文广新局文物处的通知及时把一些文物保护的政策上传到群里共享,便于其他的部门人员查看翻阅。这样以后,相关的部门人员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文物建筑保护政策。如果有了如此一个文物保护信息数据共享系统,那么类似于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改造成为了夜总会;区家祠变餐馆等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现象就能大大减少。文物建筑保护信息数据共享系统能够起到各个职能的部门一起学习有关文物保护的政策,部门之间互相监督文物建筑保护政策执行的有关情况。
2.3 建立部门、机构之间互访的工作模式
互访属于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互访中,一个单位能够对其他单位介绍自身单位的有关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性质以及自己工作的职责所在,与此同时,自身又可以知道到访部门的相关工作具体情况。比方说,国土房管部门的有关人员去旅游管理部门拜访,那么国土房管部门人员就能够将在自身的工作中遭遇的一些文物保护政策执行问题情况分享给旅游管理部门的人员去听,同时对于旅游管理部门的人员也能够将把自身的工作所遭遇的某些文物保护政策执行的状况与之交流。事实上,这个互访过程也称得上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疑惑,那么可以坐在一起去讨论,探讨,集大家的思想去商量解决办法,类似现场的办公方式也能够很大地提高办事的效率。部门与部门之间在互访的过程中,熟悉其他部门执行文物建筑保护政策的情况,同时可以学习别人在执行文物建筑保护政策时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让自己借鉴,碰到的有些问题是不是自身也遇到过,自己如果遇到应当如何去解决,比较一下哪个方法更好,有利于自己取长补短。
总而言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解放思想,进一步优化文物保护的政策执行。通过本文的简要的探讨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城市来说,只有在保护好承载它文化灵魂的文物条件下,才可以让其城市化拥有完整的意义。由于城市这类的历史建筑遗存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只有保护好这些建筑,才可以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容易认识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只有先从观念上重视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才可以确保文物建筑保护政策的优化执行。
注释
①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禁止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体制的通知文物办发(2001)24号.
参考文献
[1] 罗哲文.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聊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
当今,全球化的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传统观念的急剧变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独特而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聊城市为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作了艰苦的工作,推进了保护遗产的种种措施,加强了立法与文保单位等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保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从全局的、宏观的、战略的和发展的角度来加以思考和分析,来帮助我们扩展视野、活跃思想、丰富方法和提高水准。
1. 聊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①制定和完善法规
聊城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 为有效地保证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遗产予以保护,防止建设机构、行政官员对专业文物保护规划进行干预,制定相应措施和补充必要的文物法条文。许多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已被立法保护,聊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含27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的光岳楼,高33米,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楼阁之一。1956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国后政府对光岳楼进行了先后六次维修。光岳楼主楼为全木结构,但能历经六百年的风雨而完好地保存下来,除其在建筑结构方面的原因外,无疑也是悉心保护和维修的结果。位于聊城市东关闸口南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被辟为聊城地区博物馆。此后,省政府拨款40万元,对会馆进行了全面维修,1987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山陕会馆完好如初,前来观赏的游人络绎不绝。
②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宏观地对传统建筑进行全面的保护,并对其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有一个全面规划。将遗产保护与建设发展统一起来。聊城市在制定城市规划的时候不仅注重保护遗产、文物建筑本身,保持其原生态、环境与风格,在周边确定缓冲区、保护区,而且对保护区内发展中的新建筑,在体量高度造型等方面也尊重历史遗产所在环境的文脉,尊重文化遗产所在主体情况。早在1982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规定“老城区,坚持充分利用与逐渐改造原则”光岳楼、出陕会馆被列入重点保护地段;2003年的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突出了聊城水域的特色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目前正在进行的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由政府部门和相关专家进行总体规划,不仅复建了古城门、角楼和城墙,还改造了古城区主干道和楼东大街沿街建筑,构勒出了古城的基本框架,彰显了“水中古城”风采。
③开发利用与旅游业相结合
在传统建筑保护的同时,为其周边环境提供相适应的配套旅游设施,以形成传统文化保护街区或传统文化保护区,进而开展民俗活动,发展地方经济。 聊城市旅游业充分利用其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环绕聊城古城的环城湖、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古今建筑、历史遗迹等,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带动城市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保护这些古建筑,从中所得的部分经济效益也可以用来更好地保护建筑遗产。
2. 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①人为破坏建筑文化遗产
在开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无所顾忌的大拆大建,致使城市原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网络及居民间的邻里关系被破坏,导致一些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被摧毁。
②片面注重单体保护
保护的方法过于传统,即只孤立地保护文物建筑,就建筑论建筑,建筑遗产周边的环境已经面目全非,只有传统建筑孤零零地竖立在那里,显得支零破碎、势单力薄,城市失去原有文化风貌。如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铁塔(宋)位于聊城市区铁塔体育场东南角,约建于北宋时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伴随着城市不断地发展,其周围古建筑被拆除,在现代高楼大厦中成为“孤岛”。
③全民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对古建筑保护知识的宣传不够,虽然展开了一些文物保护宣传活动,但民众对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因缺乏保护知识和保护法律意识有意或无意损坏遗产的事件时有发生。
3. 聊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科学发展的建议
①借鉴国内外的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聊城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尚未建立起一套立法、资金、管理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相对比较完善的保护制度,这样很有必要结合其自身的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利用经验,从而更好地保护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并不代表要照搬照套,而应该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自身水城的特色。
②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根据我市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城市重点历史保护街区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使之纳入法制的轨道,避免因人而宜,因领导而宜的决策方式。同时加强管理,发现情况及时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③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实际的古建筑保护过程中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保护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广大民众更应该成为保护事业的主体参与者。因此,有必要让广大民众了解我市建筑文化遗产情况和保护知识,将建筑保护观念深入到民众的意识中,让全民都积极加入到古建筑保护的队伍中来。这将有助于人们对文物保护的统一性认识,减少行政官员和文物保护人员因缺少专业知识,以政府人员和地方文化事务人员因不注意文物存档而造成的文化遗产损害与破坏。
同时加强专业领域建设和人才培养。山东省建筑类高校,包括聊城大学都开设有建筑类专业,但针对古建筑研究及保护的方向还不多。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增设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开发古建筑保护的新道路,解决新时期建筑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④多渠道的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挖掘再利用的因素,通过改变传统建筑功能、增加服务内容等方式,使传统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并赋予古建筑新的活力。如除了将古建筑作为旅游景点、展览馆、博物馆、名人纪念馆等用途之外,还可以作为教学实验基地,不仅可以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还可以对大学生特别是建筑类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借鉴西安回民街上高家大院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教学实验基地的做法,光岳楼、山陕会馆等皆可作为聊城大学的教学实验基地,可使建筑类专业学生直观地了解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海原阁在恢复其原有私人藏书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内容使其成为全市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4. 结语
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我们不仅要确立切合本市实际的保护观念,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可行的保护条例,也要积极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既要有益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要有益于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只有这样,我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取得积极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吕舟.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学报[J].2001(3)
[2] 聊城市志[M].齐鲁书社.1990
[3] 齐保柱.聊城风物[M].1990
【关键词】文物;修复;材料;管理
前言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利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很多珍贵的器物,但是不幸的在那个封建以及统治阶级的时代里绝大多数的珍贵器物都被统治阶级当作陪葬品而深埋于地底下。几千年来,随着地壳运动、墓室倒塌以及盗墓者的猖獗活动导致很多珍贵文物损坏,也有部分文物是由于和空气接触,在长时间里被腐蚀掉了。目前考古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已经找到的被损坏的文物进行修复以及管理,由于文物离我们年代甚远,因此在修复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也不够成熟完善。
1 文物修复的发展过程
我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很多人类历史上无法超越的瑰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自从有了墓葬这一风俗就产生了盗墓者,他们组成专业的团伙到墓室里进行盗窃,这对文物造成了极大的损坏;同时由于地球板块之间的运动也造成了文物的损坏。我国也是近些年来才提高对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视,将破碎的器物收集起来,经过整理修复恢复他们的原貌,这样亦减少了文物的损失,工作中研究出文物的最佳修复方法也是考古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1]。
2 文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修复文物的方法和材料落后
在珍贵的文物面前,我们应该做到一次性修复完成,恢复它们的原貌之后将他们保存起来成为我们珍贵的宝藏.我国历史上经历过好几个朝代的发展鼎盛时期,因此留下的文物也有着制作精致、样式繁多等特点,比较出名的有玉石器、铜器、唐三彩、铁器、陶瓷器、漆木器以及各种丝绸织物。修护文物工作在初期的时候所使用的修复方法很落后,使用的材料也不能保证文物长时间的保存,尤其在金属和铜器的修护上使用漆将其黏合在一起,不仅严重影响了文物的外观,在一定程度上还损坏了文物的价值。
2.2 不同的器物修复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青铜器和铁器出现的时期很早,在那个年代对于纯度要求不高,炼造方法很粗糙,由此也可以推断出青铜文物和铁器文物修复的难度。在修理之前一定要准确地判断出文物的材料以及年代,还要特别注意到文物的形状、器物表面有无铭文花纹、外表颜色等,在确定文物的原料之后还应该尽量的了解该文物的原来的形状,对于破坏比较严重的文物来说可能比较难以恢复原貌,考古学家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将其恢复,但是因为在恢复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文物的腐蚀程度等一些因素,这给文物修复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3 解决文物修复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 积极探索新的修复材料和方法
以前的文物修复工作往往会利用很落后的方法,例如对铜器的连接使用的不是焊接技术,而是在铜器需要连接的地方进行钻洞,用铜锔子或者是铁锔子将其连接起来,尽管铜铁锔子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文物修复上这会造成对文物的损害,因此我们应该淘汰这种过时的方法。对当今的焊接技术还应该再继续研究探讨,虽然说焊接可以避免对文物进行硬性接触,但是焊接的技术不够的话也会带给文物新的伤痕,我们的考古学家应该结合科技的进步与科学家携手来改进这一技术。对于修复材料我们更是应该注意保存时间问题,以前的修复材料是将大蒜的蒜泥加上鸡蛋清与石膏混合作为胶状物进行黏合,但是这种方法牢固性很差,不仅不能持久,还会影响文物的外观,在新材料的开发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耐久性,还要考虑到空气潮湿等特点,因为文物一直被埋藏于地底下,再重新与空气接触肯定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化学和物理反应,新材料应该符合不怕潮湿以及防腐的特点。
3.2 针对不同文物建立一套完整的修复方法[2]
不同的文物修复所用的材料和方法都不尽相同,因为铜器会被空气氧化,对于铜器的修复上难度比较大,在修复前必须对铜器本身进行细致的观察,对于氧化严重的不能用焊接的方法,应该进行黏合,而且在铜器生锈的地方还要观察一下有无花纹,焊接地方应该避开有花纹的地方;陶器的修复和铜器大不相同,陶器本身就是用泥土铸成的,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很多的断口,这些断口比较容易吸收灰尘,在黏合以前要进行必要的清洗,对于包面上有附着物的陶瓷还应该保护表面的附着物,对于损坏比较严重的陶瓷也就是说对变形严重的应该结合现代工艺将找不到或者是有大面积损害的地方补齐;铁器由于本身硬度就比其他的器物大,因此对铁器的修复主要就集中在防锈部分和修复方面,因为铁在古代是制造兵器的主要原料,在帝王的墓葬中铁器就会比其他的墓葬品要多,而且都是兵器形状比较多,在地底下的铁由于受到的腐蚀程度很大,生成的铁锈可能被层层的剥落,大部分变成了氧化铁;在地面上的铁器比底下的铁器好一些,但即便是保存比较好的铁器,其表面也会有一层铁锈,对于这种的修复还是比较简单的,先将铁器清洗之后用专门与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试剂将铁锈消除掉;古代石器也是我国珍贵的文物,往往石器上会有相关的文字记录,我们可以直接从上面读到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石器包括石碑、石刻、用石头制成的生产工具等,对于这类文物的修复也是比较难的,因为石器一般比较笨重,修复不牢固容易发生事故,其次是石碑上刻的文字在修复之后必须要仿照再刻一遍,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以石补石,选用同样颜色、质地的石头经过加工后运用到石器上。
[关键词]文物资源 开发利用 建议
封开县是岭南文化古都,粤语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展示封开的历史文化底蕴,提高知名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幸福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物资源利用现状
1、现有文物概况
封开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处在北回归线上。封开古称广信,从公元前111年设县开始,在漫长的历史时空里,曾是统一的中央政权下岭南地区最高的行政中心----岭南首府,是粤语的发源地,广东广西得名地,“海上丝路”对接点。文物资源相当丰富,保留着不少的文化遗址,古建筑和馆藏文物一大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17处。其中:古遗址123处,代表性的有古墓葬24处,古建筑226处,石窟寺及石刻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1处,其他1处。上述文物中,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8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还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369处)。在各类不可移动的文物中,古遗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古墓葬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古建筑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石窟寺及石刻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2、开发利用现状
封开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都十分重视,以《文物保护法》为规范,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相继修复开发利用了部分文物资源,主要表现为:
一是结合弘扬状元文化,开发利用了有关状元方面的文物资源。上世纪90年代,为开发封开小桂林景区,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在河儿口镇修建了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墓园,先后修复了状元祠、状元故居等系列文物,并在每年举行状元纪念活动,为保护和开发利用状元文化作出了努力。向后世人展示了封开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是结合弘扬广信文化,开发利用了有关广信文化方面的文物资源。2006年,政府投资900多万元,在县城犀牛山顶建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汉代风格、塔楼一体的外9层,内13层,高57.8米的“岭南第一塔----广信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还修复了封川古城楼,古广信驿站,广信码头,供游人参观,较好地提高了封开的知名度。
三是结合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开发利用了一批古村落资源。2005年与广之旅合作,将有400年历史,60余座保护完好古民居的村庄----杨池古村,开发成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村。将有300年历史的南丰镇坌塘古村建设为生态文明村。使文物保护与古村落开发利用两全其美,相得益彰。
四是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开发利用了一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2005年投资修复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排列第二位的李炳辉烈士故居,辟为李炳辉烈士纪念馆,并对故居周围进行了绿化美化,建成“炳辉园”,成为市和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2014年2月,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革命遗址----平凤镇大造宫,建为市和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基地,供县市的党员参观学习。
3、存在问题
我县的文物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缺乏对有关资源的整合利用,处于各自为政、各取所需、点状发展的状态。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旅游发展战略时,未能将文物资源考虑进去,发挥不出资源的优势作用。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发展后劲不足。封开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文物资源开发利用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一些文物点的配套设施,管理人员投入不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如李炳辉烈士纪念馆,仅有一个兼职的管理人员,参观不够方便。状元墓园和状元故居基本属于民间自发管理,只在状元诞庆时才有人参拜,热闹一番,平时门可罗雀。加上交通设施、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利用,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和作用。
三是一些文物资源虽然已经得到了修复保护,但仍未能得到开发利用。如封川古城楼和斑石圣妃宫,虽然已修缮建好多年,但一直得不到开发利用,只能空置在此。一些已经开发利用的文物资源,由于开发层次低,吸引力弱,连日常的运作也得不到保障。如广信塔,虽然已经开发,但由于仍然停留在游客参观、图片展示与登楼观光的低层次内容,宣传解说不够生动,游客参与性的活动又没有挖掘出来,导致游客日益减少,连日常运作的费用都解决不了。
四是配套的产业体系不健全,未能与传承非物质文化相结合,与发展传统艺术、民间工艺、传统农产品、传统手工业产品相结合,未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达不到整合规划、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的。一些古村落的村民在出售农产品时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的行为。个别地方存在争已故名人的现象等等。
二、对开发利用文物资源的建议
1、政府应研究制定文物资源开发利用整体规划纲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幸福和谐社会时期,对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研究制订出文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纲要。可聘请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联席会议,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工作成果,针对本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实际,制订出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纲要,使此项工作有章可循,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政府可采取上级支持、地方投入、社会捐助、股份合作的形式,广泛吸纳资金,完善相关文物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如解决文物点的保护、管理、维修经费,服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经费,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费用等,逐步增强发展后劲。可采取与旅行社合作开发的方式,在收入中提成部分资金,用于文物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减轻政府的经济压力。
3、充分开发利用闲置的文物资源,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文物的所有权不变,保护完好的前提下,可否采取多种灵活的手段和方式,盘活现有已开发的文物资源。如可否采取半公益半盈利的方式,盘活广信塔和广信文化园景点。采取承包经营的方式,盘活莫宣卿墓园等,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提高现有开发的文物景点的档次,适当增加项目,强化与游客的互动,增强景点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配套完善产业体系,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政府应制订相关的产业体系配套文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和要求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传承非物质文化相结合,与发展传统艺术、民间工艺、传统农产品、传统手工业产品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达到整合资源、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的,发挥出文物资源在“三个文明”建设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5、结合弘扬“广府文化、广信文化”工作,加大文物资源开发力度。
要结合弘扬“广府文化、广信文化”工作,进一步加大文物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文物资源开发的扶持力度,将文物资源开发与弘扬广信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省市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进一步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善于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开发利用文物资源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指导本地的工作。此外,还要积极聘任和培养文物开发利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
结语
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利在千秋的大事,文物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做好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为建设文化强县、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幸福和谐新封开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梓昌.封开县文物保护工作刍议.神州民俗,2013(3):P11-13:;
[2]封开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 2011(9):P61-62;
一、花都文物资源的保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缺乏保护维修资金。区政府没有把文物维修经费常规化、制度化,除了1998年下拨了20万元维修洪秀全故居外,对文物保护维修基本上没有固定资金投入。(二)文物本身存在缺损、破漏等现象。由于岁月的沧桑、风侵雨蚀,这些文物古迹虽然保存下来,但普遍存在缺损、破漏等现象;还有,文物点由始建者经过历代的繁衍、壮大或消亡,到了现代,建筑物大都成了公有财产;再者,历次的政治运动,对文物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另外,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保护;还有,村民对一些古建筑维修的时候没有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改用了现代建筑材料,使古建筑面目全非,神韵尽失。(三)文物点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农村生活现代化首要的是改变住房条件,于是,鳞次栉比的小洋房在各处乡村中拔地而起,古朴、破旧的文物建筑在现代化建筑的包围中羞涩地“犹抱琵琶半遮面”,显得十分难为情,使人觉得碍眼、感觉不协调。(四)目前,我区对文物资源的利用还非常有限。全区170个文物点,现在利用起来的只有3个,就是洪秀全故居、资政大夫祠和洪仁故居遗址。而绝大部分文物资源还被人们遗忘在村落中,随岁月的流逝中任其坍塌、湮没、消亡。
二、文物资源与旅游结合的途径与对策
要把文物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利用文物为现代社会服务,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花都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做好哪些工作呢?(一)有效保护。文物的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对文物的维修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这样才能保护好文物的传统风貌。否则,变成“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使其“焕然一新”,就会失去原有的价值。我们对文物资源的保护,不但要保护文物本体,而且还要对其周围环境进行保护,这点在现代化建设中尤为重要。一切事物,包括文物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文物不能独善其身”,如果环境风貌毁灭了,文物保护单位失去与其相协调的环境氛围,就会失去生命力。所以,除“四有”工作所需求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外,还要尽可能地保持其自然环境,使山水人文互为补充,这样更能体现文物的价值。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是为了利用,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合理利用才能更好实现有效保护。(二)合理利用。在肯定文物所拥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掘文物深层次内涵,发挥其教育、借鉴和科学研究作用。政府要协调好文化、旅游、规划等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的文物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统一规划,推出一批文物旅游精品,打造花都文物旅游的特色。市场经济处处讲“品牌”,“洪秀全”就是花都最好的“品牌”,是“人无我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品牌”。发掘、组织、利用好这些文物资源,既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人们建设现代化的斗志与决心,又能打造好“洪秀全的故乡”的品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花都的知名度。(三)要充实文物景点的文化内涵,宏扬主旋律。文物工作属上层建筑范畴,肩负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而旅游业属经济基础范畴,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任。然而,文物、特别是历史文物毕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同时代的文物会留下不同时代的烙印,要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颂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物景点烧香、拜神、求签、卜卦等愚昧落后现象普遍存在,有些甚至刻意喧染、宣扬生死轮回、神鬼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满天神佛,乌烟瘴气,这些现象应坚决遏止。文物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对其进行充实,注入新的内容,深化文化内涵,以促进景点品位的升级,拓展出旅游和文化活动结合的新空间,使古老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充实了文物景点的文化内涵,增加了旅游容量,增强了社会教育功能,提高了景点旅游的品位,文物与旅游必将得到相辅相成的发展。(四)加强服务意识,完善管理,培养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文物资源是凝固的历史、静止的画卷,而且各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要准确地了解其内容和特点,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讲解员活灵活现、趣味生动的讲解,方能增进文物展品与旅游者的交流,使旅游者身临其境,收到最佳效果。讲解员在讲解接待中起的是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讲解是一项综合艺术,需要体力与智力、知识与艺术的结合,是口才与交际、机智与严谨的融汇,讲解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旅游接待水平。所以,要发展花都的文物旅游,一定要加强文物单位的服务意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提高讲解接待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五)完善旅游设施。旅游由“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缺一不可,要发展区域性旅游业,一定要完善该区域的各种旅游设施。同样,要发展文物旅游,同样要对文物景点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花都有优美的城乡风貌、悠久的饮食文化,有大量的革命、历史史迹,还有发达的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完全可以开发出一批品位高、吸引力强、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物旅游路线,形成花都的旅游特色。
花都在新世纪初适逢发展大旅游的契机,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实行宏观调控,重点开发代表花都特色的精品,做好旅游总体规划,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把花都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现代化花园式城市。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洪秀全纪念馆
参考文献:
[1]《花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