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4 10:02: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煤矿井下安全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

篇(1)

【关键词】煤矿;供电设备;安全;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煤矿开采是一项比较复杂而且危险性比较高的活动,因而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保证矿采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加强管理措施,以期能够在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最大程度上提供安全可靠性,本文对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进行深入探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分析

1.1 供配电系统不稳定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变压器容量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电源设备供电不足等,这些不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矿井的正常开采工作。变压器容量问题主要原因是在电气设计时,系统的余量不足,这就很容易导致变压器在超负荷的情况下工作。从而使得用电负载以及电力系统母线由于长期工作出现发热现象,这对于供电设备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因为设备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热量会导致设备的电压增大,对于供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

1.2 监测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

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是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技术水平达不到,没有安装相应的供电系统监控设备。因而无法对井上、下的供电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无法及时传达给相关的监测人员,因而,电力调度人员就无法了解矿井下的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很难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1.3 矿井特殊作业人员大多没有专业的上岗证

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矿井工作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矿采工作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并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获取相关证书之后才能正式工作。在矿井开采的实际过程中,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不达标的现象。培训力度不够,一些工作人员缺少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作业常识,往往存在供电系统操作混乱的情况。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 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技术措施

2.1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

为保证矿井开采工作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煤矿的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矿井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制度,并按照这样的制度来落实矿井开采安全管理工作。完善我国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落实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并编制相关的资料安全责任书,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对相关设备维护提供参考资料,方便了机电设备管理者的工作。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地提高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使机电设备管理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信息化。

2.2 使井下供电的可靠性提高

煤矿井下供电设备的安全性能一方面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对煤矿的经济损失和发展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供电设备的安全还严重影响着在井底施工人员的安全,对生命财产都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而,对于井底供电设备要保持极高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这就要求在供电设备方面要做好以下要求:首先,对于井底供电电源的要求,要求使用两回电源,对于一类负荷的系统,更要采用两路设备作为备用电源;其次,要对采用的两路电源进行合理配置,当出现供电故障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恢复供电;最后,是为了对可靠性进行加强,井下的两回电源应该单独设置,确保安全性能。

2.3 合理优化布设,提高供电安全

对于煤矿井下作业来说,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而导致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存在。为了加强安全作业管理,确保长距离供电设备的安全与可靠,在井下作业时要特别注意供电设备的安全。一方面对供电设备进行管理,优化供电布局方案,调整供电电缆以及装设相敏装置等;另一方面也要定期对供电系统进行维护,加强对供电安全可靠性能的管理。

2.4 完善继电保护设备系统

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与可靠性能就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对供电设备装置的更新与管理,这样方能在供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候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对于井下工作的设备,一方面要求高压或高动力的设备都要按要求设置一系列的保护功能,而且对于井下供电设备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不同的标准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应对供电设备采取一定的先进装置,这样能够降低供电事故带来的影响,从而能够降低故障带来的影响,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能。

2.5 加大井下供电设施检修维护力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矿井开采中的供电设备的性能以及功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变化。对于供电设备的检修工作,首先需要落实相关的检修制度,之后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防止矿井发生突发状况而导致设备遭到破坏的现象发生。对于年久失修的或者安全标准不达标的供电设备一定不能投入到矿井的开采作业中,同时也不能在井下采区的作业面上使用那些质量不达标的设备,从设备根源上减低事故率,从而有效地提高矿井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6 引入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这种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系统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好处可以利用和借鉴:首先是可以对井下的供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其次是能够有效监测这些设备和井下铺设的电网,通过检测到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出与供电系统相关的特性以及更为详细的数据结果。这样就能够及时地分析和判断出产生故障和事故的基本原因,快速分辨出事故的所在区域,以保证技术人员及时制定措施,快速反应并且科学合理地对发生故障和事故的区域的电源及时切断。这些基本要点只要认真落实和贯彻,就能大大提高未发生故障和事故区域供电的安全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针对这些隐患提出了在管理上以及技术方面上的措施。不仅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矿井供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而且需要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来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例如在线监测系统的引用,不仅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而且对于煤矿正常开采工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兴玉山.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现状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44).

[2]李晨明.对煤矿供电设备的安全防护与电气保护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5).

篇(2)

关键词:卸载站;安全管理;有效运作

笔者所在的开滦集团范各庄矿每年出产原煤470万吨,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通过卸载坑卸载的。范各庄矿共建有三个卸载坑:-490水平新卸载坑、老卸载坑及-620水平卸载坑。卸载坑属于运输环节的咽喉部位,因此,加强对卸载坑的安全管理,有利于原煤的运输,为矿山的正常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范矿井下运输大巷使用14 t电机车牵引5 t底卸式矿车的运输方式。每列车由一台14t变频机车牵引16辆5t底卸式矿车组成。当列车进入卸载站时,机车及矿车两侧的翼板在卸载坑两边的支撑轮上随着支撑轮的滚动向前移动,车厢随之向前。在运动的过程中,在卸载曲轨的作用下,底盘的卸载轮做倾斜直线移动,与此同时车底门逐渐张开并开始卸载。矿车底盘的底门复位的同时,煤恰好卸完,此时卸载轮移过曲轨拐点。这样的卸载方式简单快捷,卸载速度快,设备事故率降低,设备维护量减少,提高了原煤运输系统安全可靠性和矿井原煤运输能力。然而由于长期高负荷的运转,卸载站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1.卸载站出现的问题

1.1支撑轮支架松动。 卸载轮支架是矿井投产时浇筑的,支承轮支座的主梁经过长期的使用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导致支架地脚螺栓出现不同程度的整体松动,影响支架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年久造成固定支架的螺栓锈蚀严重。并且螺纹缺损,无法利用更换螺母解决问题。矿车通过卸载坑时,卸载轮颤动严重 ,导致从上面经过的五吨车左右晃动 。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1.2列车通过卸载坑时出现切断支撑轮事故。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范矿-490水平卸载坑曾出现过多起机车矿车切轮事故。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五吨车或者14T车头调入卸载坑中,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或者生产事故。给矿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范矿就曾经出现过两起机车坠入卸载坑的事故。

2.从技术上解决问题确保卸载站的安全

2.1针对支撑轮支架松动问题,经过讨论最终确定通过在卸载坑支架侧方安设压板的方法来解决支架稳定性问题。具体实施方法及步骤如下:

首先,安排人员在卸载轮托架两侧打眼(外侧打Φ42的眼,托架内侧由于空间有限,所以打Φ32的眼),打完眼之后,使用锚固剂在所打的眼内注螺丝(外侧使用Φ20的螺丝,内侧使用Φ16的螺丝)。

第二,在托架的松动的地脚螺丝下加斜铁。将卸载轮托架清理干净后,查验是否有松动的螺丝,如有,使用大锤将斜铁打进螺丝下面,对螺丝进行稳固,使托架不在上下晃动。

第三,给卸载轮托架上夹板。将托架稳固之后,使用夹板,一头抵住卸载轮托架,一头通过螺丝紧固。紧固之后,即可防止卸载轮托架左右晃动,又可防止托架上下晃动。

实施要点:

第一、在卸载坑托架的内外两侧打眼。(外侧打Φ42的眼,内侧打Φ32的眼);眼的深度不能低于300mm;

第二、根据打眼位置,测量出所用压铁的尺寸。要保证压铁能顶住托架的侧面,减少托架的左右晃动量;

第三、改造过程中,要测算好卸载轮、轨道、曲轨之间的关系,最好事先打好标准线,按线施工。

安装完毕后,进行了多天的跟踪查看,让空载矿车、重载矿车、高速矿车依次通过卸载坑,效果如下:

(1)矿车晃动幅度明显减小;

(2)卸载坑架子的震动幅度明显减小;

(3)五吨车与14T车头在卸载轮上通过时的事故率大大降低,减少了安全事故与生产事故,安全方面的效益无法估算。

该方案通过浇注螺丝和打斜铁来稳固卸载轮托架,不需要改变托架原有的浇注基础。如果通过改变原有浇注基础、重新稳固卸载轮托架来改造,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投入,仅此一项,就可节省二十多万元。

2.2解决列车通过卸载坑时出现切断支撑轮隐患

引起切支撑轮事故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因素。

(1)矿车侧销脱出,在矿车进入卸载坑时刮撞支撑轮。

(2)矿车老化侧边变形,在矿车进入卸载坑时刮撞支撑轮。

(3)支撑轮固定螺栓松动,造成支撑轮位置变化,造成机车、矿车进入时不能很好配合,造成撞击切轮。

(4)列车进入卸载站时速度过快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出现问题的原因弄清楚了从以下几方面对症下药:

(1)加强五吨矿车的检修力度,淘汰老化严重的矿车。

(2)从现场硬件方面考虑,进行技术改造:在靠近卸载轮的地方再安设一组辅助设施,我们称其为“牛鼻子”,该装置外形为一对圆弧形槽钢,分别固定在两排支撑轮的前面,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减小矿车在进入卸载坑时的摆动幅度,可以使14吨机车和五吨矿车比较平稳的通过卸载坑,还可以减小矿车对卸载轮和卸载轮下的架子的冲击。另外还能起到一个限宽的作用,对于侧销脱出的车辆,侧销位置通过牛鼻子的弧面时会自动被挤压复位,从而避免侧销与支撑轮的刮撞。

具体实施方案及步骤:

(1)首先确定安装“牛鼻子”的尺寸。

(2)然后确定安装地点,最后确认安装在离第一个卸载轮5公分的地方安装。

(3)横向安装位置最重要,通过研究讨论最后确定“牛鼻子”的横向安装位置为其外延突出支撑轮外沿5mm。

安装完毕后,进行了多天的跟踪查看,让空载矿车、重载矿车、高速矿车依次通过卸载坑,效果如下:

(1)矿车晃动幅度明显减小;

(2)矿车首先撞击“牛鼻子”,使切轮现象明显减少;

(3)卸载坑架子的震动幅度明显减小。

事实证明该项改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3.从制度方面辅助加强卸载站的安全管理

3.1加强支撑轮及支架日常的检修查验工作,要求包机机工每天对支撑轮及支架进行巡检查验,对于松动的螺栓及时进行紧固,坏的支撑轮进行更换。

3.2列车通过卸载站时限速,规定接近卸载坑时司机必须降速,通过时应将速度控制在0.5~lm/s范围内。对于违反该规定的电机车司机进行处罚。

4.结论

篇(3)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智能化应用

引言

伴随着矿井开采延续,矿井通风系统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发生煤矿通风事故屡屡在目,对于矿井通风管理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重点关注,引入高新技术与智慧化管控方式,改进煤矿井下安全通风的条件,加强对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控的检查与防控力度,保证煤矿井下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控的重要性

1.1保障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煤矿井下搭建通风安全系统的目的即为采用把矿井内部的有害气体、废气等有害气体实行行之有效去除,进而提升煤矿井下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是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的一个主要分支,不仅能够确保井下相关作业人员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也能够确保煤矿井下作业的危险系数减少,降低煤矿井下发生爆炸的几率。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矿井内部的氧气流通,促使矿井内部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矿井外面的新鲜空气实现互换,使得矿井内部的空气能够获得更加优良的品质,提升了矿井空气内部的氧气含量,确保矿井下能够安全可靠的进行开采作业,保障煤矿井下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平稳地进行煤炭开采作业。

1.2第一时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

在矿井内部开采作业进程中,伴随着生产作业时间的增加,矿井下的空气中将会存在诸多有毒有害气体,其中包含瓦斯这样的易爆易爆气体,在放出相关有毒有害颗粒的情况下,同时也会对矿井内部空气中含有的氧气有相当程度的损耗,对矿井内部的常规开采作业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假如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能对煤矿井下内部空气实施交换,极易产生相关作业施工人员瓦斯中毒的安全事故,假如矿井内部空气中瓦斯气体百分比含量较高,甚至可能造成爆炸这样的恶性安全事故,相当大程度的影响着全部煤矿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系统能够把矿井内部的有毒有害气体第一时间去除到矿井外部,并且第一时间完成内外空气轮换,促使矿井内部空气质量非常安全稳定,降低矿井内部有毒有害气体的真实含量,使井下作业施工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稳步推进。

1.3提供新鲜氧气

现阶段绝大多数煤矿企业所属矿井距离地表深度非常大,这种情况造成煤矿井下氧气非常稀薄。在此类情况下实行煤炭资源挖掘作业,不但将会出现很多数量的有毒有害粉尘与瓦斯气体,与此同时还能造成氧气在矿井下空间内的含量减少。这样就对井下通风安全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规定。在现阶段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控作业中,必须对于相关的井下现场作业状况的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管控,以此来保证矿井下通风的适宜性,为井下提供充足的氧气,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有序进行。

2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控进程中出现的安全漏洞

2.1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现阶段,国内大量煤矿井下的通风安全管理系统安全可靠性都比较低,这种状况是目前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现存的一个最为直观和最紧要的安全生产问题。当中,总体通风量不够是很多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系统可靠性不高的显著特征之一。“总风量不足”是指井下作业安排的采掘任务太多等导致风量不足以支撑采掘工作的现象。有的矿井在微风或者无风的情形下依然不顾一切地进行采掘工作,这样的通风系统一定是达不到安全指标的。显然,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系统通风补偿还需要从系统搭建这个根源上寻找探索原由。

2.2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管控水平非常落后、相关企业监督、监管不力

矿山井下通风管理系统现存的另外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通风系统管控水平非常落后、相关企业管理人员监督、监管不力。除此以外,一些规模较小、资金周转速度不快的煤矿企业受到巷道断面过于狭窄的局限,把通风设备安装在回风巷里或离风口太近的地方,常引发吸循环风的恶果。

2.3煤矿井下通风装置布局不科学、可靠性较低

现阶段某些煤矿企业出现理论上需要搭建密封区域的情况没能切实构建而是使用风门作为替代,导致煤矿井下风门数量提高,有些风门布置在重要进风巷道与回风巷道中间,由于两端的压力差比较大造成漏气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危害。

2.4煤矿井下重要通风设备运作效率差

因为采用的装备自身效率值较低,亦或通风设备性能和煤矿井下通风环境阻力情况不匹配,通风设备运行效率值一般情况下不高,与此同时也产出电量的不必要的损耗。

2.5煤矿井下通风系统送风量不够

某些煤矿井下因为整个矿区或者挖掘面供风量不够或者供风通道串联节点使用频率过高,通常会出现某些区域瓦斯气体集中、矿井内部粉尘浓度超出限定值范围,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2.6煤矿井下漏气点较多把足量的、满足品质需求的空气量输送到用气区域,漏气少、有效空气量占比高,是通风系统有效性表现之一,也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可是,有的矿井外部漏风或内部漏风较大,导致有效风量率低的现象发生。

3现代矿井通风管理的新技术

我们从适应煤炭行业发展新趋势、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提高对“智能化开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智能化开采”建设既是煤炭行业发展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之路。

4煤矿通风智能化在矿井中应用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智能化建设总体目标,制定了年度规划,成立了专项小组、明确路线图、进度表和时间节点,定期召开智能化建设推进会,树立专业配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在各自分管范围内积极主动的推进“智能化”建设,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实施周通报、月考核、年评比,有力推进智能化开采循序渐进。首先引进主扇风机无人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一般由五大单元组成:集中控制单元、传动单元、控制单元与下层数据收集及数据传输,集中控制部分一般实行对系统的远距离操控与系统参数的即时监控,在安全管理及智能化方面主要有以下优点:(1)通风风机无人化管理自动化系统在施工作业现场使用以后,因为优化了风机设备的控制策略和风机送风能力,提升了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2)降低了通风系统设备的送风量损失,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3)大量降低了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系统的用电损耗;显著地改进了设备起动时电流对电动机设备的冲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场相关操作者的作业强度;(4)降低由于操作者手动作业可能产生的错误操作。其次我们正在积极洽谈煤矿井下通风管理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一般是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三维立体可视化解决方案,搭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系统参数化数据库,把没有具体形象的煤矿井下通风安全数据实行彩色三维立体投影,把煤矿井下全部巷道的通风信息数据和通风安全系统图像和数据实行交互。在常规二维平面图像的前提下实施改造,采用多维空间建模与分析功能强大的GIS技术为基础平台,能够对矿井进行三维模型创立,还原巷道的真实形状。采用分层管理方式实现对系统中巷道、构筑物和风机的分要素层管理。为煤矿井下通风管控系统搭建巨大的参数处理数据库,切实解决实际煤矿挖掘生产作业中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管控操作难度大的现象。5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规划的智慧化分析煤矿井下通风智慧化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使操作者与计算机相互配合,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伴随着国内参数化科技的进步,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规划愈发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并将其转换为可靠的设备工作成果。矿产开采技术的系统化、整体化及智能化取代传统的人工人机简单配合模式,形成以计算软件、自动检测智能通风构筑物设计生产的成套化系统。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规划智慧化程序的搭建分析相关模块的进程:(1)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系统基础输出和3D动画输出模块;(2)矿井中风机工作状况和通风构筑物的检测模块;(3)数据分析和处理模块;(4)技术经济计算模块与专家系统模块。

篇(4)

关键词:矿井 供电系统 措施

1 概述

众所周知,电力是现代煤炭工业的主要动力,在煤炭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保证矿业生产的先决条件。电力可以方便、经济地远距离输送和分配,也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各种能量形式相互转换,并且在使用中还具有便于调度、测量和实现自动控制的优点;从安全的角度上讲,由于煤炭生产中存在着各种自然灾害,而这些灾害的预防、预报和排除,也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矿井供电的正常与否。由此可见,矿井供电工作不仅直接影响矿山企业的高效生产,而且关系着矿井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煤矿井下供电必须保证其可靠性、安全性、技术合理性与经济性。煤炭企业对供电安全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2 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的目的及特点

那么什么是矿井供电系统呢?由矿井各级变电所(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的变压器、配电装置、供电线路及用电负荷,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矿井供电系统。

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的目的有两点:

①保证电气设备运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②为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性工作做保障。

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包括三个特点:

供电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该系统由“软件”和“硬件及“人”三部分组成。

①“软件”:不仅仅是指各种各样设备管理、安全用电检修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包括《煤矿安全规程》里面规定的准则。

②“硬件”:主要是指用于保障矿井不出现安全事故的仪器、仪表、各种各样的保安工具和不同类的保护器具。仪器和仪表可以从各个方面检测进入矿井的电气设备的安全和性能;保安工具能够用于安装、维修电气设备。

③“人”:是整个系统进行之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和程序的操作都不能离开人来控制和使用,通常情况之下,人为因素才是造成管理系统崩溃、安全事故多次发生的关键性因素。

3 矿井供电的基本要求

既然供电安全的管理对煤炭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矿井供电提出了五点基本要求:

①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的可靠程度。对于煤矿,供电一旦中断,不仅影响生产,而且可能使设备损坏,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严重时会造成整个矿井的毁坏。为了保证煤矿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有的矿井都务必要使用两回路电源线路,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其中一回路出现问题导致断电的情况下另一回路能够承担起矿井的所有负荷。在一般情况下,两回路中一回路运行的话,另一回路就务必要保持有电,随时做替补。这样才能确保井下生产进行之中不会出现断电的情况。

②供电的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和因电气故障而引起的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电能的特点就在于,要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话常常会引起人身触电和电火灾等安全事故。煤矿的环境局限在地下,如果有故障出现的话就会造成比地面还强很多倍的不利影响。不但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电火灾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还会产生瓦斯、煤尘爆炸等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说,保证煤矿供电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务必要认真的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做出的相关规定进行矿区的操作。

③保证供电质量达标。矿区供电的质量所允许的变动范围就是指供电频率和供电电压偏离额定值的幅度。只有保证了供电的质量是电气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反之就会造成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持续下降,在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设备的破坏。

④有足够的供电能力。确保供电的能力需要在电力系统或发电厂给煤矿提供需要的电量之外还要矿井供电系统的各项供电设备拥有相应的供电能力。

⑤供电的经济性。尽可能的使供电系统不要过于复杂、操作方法简单可行、降低基本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经费。

4 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

因为矿井环境条件复杂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各不相同,导致井下电气设备和电缆线路极易被损坏。当下主要的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①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②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供电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避雷装置;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须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至少两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及保护装置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

③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使用和技术改造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变更额定值时只有通过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达标之后才能够投入运行。

④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

⑤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必须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线芯,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⑥井下供电系统必须采取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接地保护。

⑦井下电缆必须悬挂,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米,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筒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穿墙敷设必须加装套管。

⑧严格落实煤矿供用电应急措施。煤矿企业务必要制定和完善供用电出现故障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数控系统中建立健全一个应急联动的协调机制,做好各种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的联合演练;煤矿企业要将断电情况下采取的措施落到实处,要是出现断电的情况就要立即将工作人员撤离现场,依据相应的规定对相关设备和程序进行检查和修缮,在排放瓦斯达标之后才能够正常供电。

⑨矿井必须备有井上、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示意图和电力、电话、信号、电机车等线路平面辐射示意图,并随着情况变化定期填绘。

5 结论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中,有安全才会有效益。怎样处理矿井供电的安全问题是一个既耗时又耗力的工作,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探索过程才能将这个比较繁杂的系统工程完善好。煤矿企业务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煤矿安全意识和供电保护意识,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设备投入,严格管理制度,消除事故隐患。另外,应该研究和实行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以加强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义编[译].国外煤矿井下配电系统与设备[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瓦斯事故;瓦斯地质影响因素;事故防治

1、矿井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1.1建立瓦斯安全管理机制瓦斯是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物质源,作为引发事故的主要物质因素而存在,为了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系统工程中的本质安全,做好瓦斯安全管理工作是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前提。首先,消除瓦斯爆炸的物质危险源。最大限度地抽放瓦斯,抽出开采煤层、邻近煤层和采空区等瓦斯源中的瓦斯,减少井下瓦斯涌出量,是提前预防和控制瓦斯事故的根本措施,可实现瓦斯环境中采煤本质上的安全。对于局部聚集的瓦斯,可采用隔离法、分支通风法、引风法等措施来隔离或者吹散巷道内聚集的瓦斯,保障生产安全。其次,建立健全可靠的通风系统。强化通风的安全管理,保证整个矿井和井下各个工作面上都有足够的风量,有效、稳定和连续不断,保持足够的风速,足以用来稀释工作面的瓦斯和驱散涌出的瓦斯,这是防止瓦斯聚积含量超限,避免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要求矿井必须拥有完善的通风系统,按要求为井下提供足够的风量。最后,建立矿井瓦斯监测系统。配置安全技术装备供瓦斯检测人员对整个矿井井下的瓦斯含量进行监测,每次监测都要如实地反映出现场的瓦斯变化情况,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填写在记录本和瓦斯日报表上,通知现场工作人员。如果有瓦斯积聚超限的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使之达到安全要求,真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改变,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1.2建立火源安全管理机制

引爆火源的特征源主要有电气火花、放炮火源、摩擦撞击、吸烟明火等,火源安全管理应包括明火、电火花、放炮火花等的管理。因此,应从以下四方面加强管理:

(1)加强矿井用电安全管理。用于井下的电气设备必须进行防爆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井下电缆接头不准留有明接头,对电缆经常检查,防止漏电,设置漏电保护器;矿灯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在井下发生损坏,严禁在井下打开电池盒或自行修理。

(2)加强矿井用火安全管理。严禁在井下吸烟和生火取暖。瓦斯泵房及附近20 m以内不许存在明火。在井下不准进行电焊和气焊等焊接作业,如确实需要则必须严格执行报批手续。

(3)加强井下放炮的安全管理。井下作业时要对火药和雷管进行严格管理,实行审批使用程序。严禁简化放炮程序、放明炮及明电放炮、多母线放炮、违规填充炮泥、反向爆破、一次装药多次爆破、使用岩石炸药爆破等。

(4)加强摩擦撞击的安全管理。

2、建立瓦斯预防制度

2.1 加强通风、监控装备投入,确保通风、监控装备完好运行,积极引进新的通风、瓦斯防治技术和瓦斯抽放设备,进行矿井通风技术创新,从源头上防止瓦斯超限。

篇(6)

除硬件设施给煤矿开采工作埋下了严重安全隐患意外,当中的部分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同样存在着不小的问题。结合对煤矿工作面的调查报告发现:同样是对于中小型、或小型煤矿而言,井下轨道铺设质量普遍较低,最值得关注的井下掘进斜井没有按照规范要求配备“一坡三挡”的安全防护装置。同时,井下工作面机电运输机车的安全装置与保护措施也不够健全。并且,井下工作面使用相当频繁的刮板输送机也没有设置启/停动作切换的信号装置,皮带输送机阻燃实验落实不够到位,无法对其所处运行状态有一个充分认识,安全管理重点无法落实。更加关键的是:部分井下操作机电运输机车的司机人员上岗前未接受系统培训,甚至无法做到“一人一证”、“一人一岗”的基本要求,以上问题的存在均使得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面临着极大的困扰。

2、煤矿机电运输隐患预防

1)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与此同时,从安全管理的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机电设备运输隐患,就需要重点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煤矿机电运输相关操作岗位当中引入员工竞争机制,针对管理层岗位以及技术性岗位员工,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考核上岗。其他相关职工可以通过改革岗位技能工资的方式,依照岗位技能掌握水平实现工资分级,以最直接的物质性方式激励员工参与到对安全知识以及业务技能知识的培训工作当中;其次,可以根据矿井生产的计划与安排,定期组织机电运输岗位共同人员展开“技术比武”、“创优争先”等相关活动,调动、激发员工参与学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均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程开展实践工作;再次,可以在对煤矿机电运输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中引入“两结合”的培训模式,将重点培训与业余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培训占主导地位;将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内部培训占主导地位。同时,针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需要强化对其岗位、技术能力的强化培训工作,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2)做好特殊工种用工制度的管理工作在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特殊工作的用工制度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水平。这部分岗位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且由于其事关重大,因而多建议选取技术能力全面且思想端正、责任意识强的工人担任。特殊工种工作人员严禁招用临时工,且一旦安排好,不得在员工内部随意调换。例如输送司机、电工、钳工、防爆工、采掘司机、以及绞车司机等,这部分岗位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强,故需要通过严格用工管理的方式,不断提高其安全业务素质与水平。

3)推行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在标准化管理理念落实于矿井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能够使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有助于煤矿开采作业中的效益产出。因此,结合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实际需求来看,标准化管理工作应当向频繁性方面发展,自达标的静态性向动态性转变,自以结果为主的管理模式向以过程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具体的做法在于:结合矿井工作面实际情况,指定包括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停电检修挂牌制度、设备管理工作制度等相关标准规范。同时,针对井下小型电器、设备、以及电缆等相关设施而言,则需要推行基于台账式的管理制度。

4)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构建由于煤矿矿井生产作业的开展大多以井下工作面为主要环境,因此需要将井下工作面的空气流通作为重点的考量因素之一。若井下工作面所设置的主通风机装置发生故障,除无法带动矿井污染空气有效排出井下工作面以外,还无法使新鲜的空气进入矿井内部。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井下工作面人员出现缺氧等人身安全威胁,并且导致工作面内的瓦斯浓度急剧提升,可能诱发瓦斯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因此,要求管理过程中,对通风装置的运行性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保障。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 煤炭; 计算机; 煤矿; 信息技术; 安全管理

引言

煤炭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能源保障,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在煤矿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逐渐普遍开来。与此同时,人们对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新型煤矿管理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煤矿的安全管理不能仅仅注重对应急方案的制定,还必须要在预防、监控等多方面问题上实行安全管理。其中的预防和应急两大问题应特别提起重视,扩大计算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 我国煤矿行业当前特点

我国煤矿的地质较其他地区来说很复杂,而且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较高,通常煤矿事故的类型包括四类,即①瓦斯事故;②顶板事故;③水害事故;④运输事故[1]。资料调查显示,在上述四类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的发生是最频繁的,而运输事故的发生频率是最低的。有报道称,矿井高瓦斯在我国的国有重点煤矿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煤尘有爆炸危险的矿井所占有的比例是最大的,而这一情况也同时说明我国的煤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在一些小规模的煤矿中,高瓦斯或者瓦斯突出矿井占的比例大于14.9%,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所占比例大约是92.02%,在这当中,大约有56.98%的矿井具有爆炸性[2]。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的煤矿公司的现代化水平并不高,且其在煤矿安全中的投资力度有待增强。

2 煤矿安全管理信息技术建设目标和原则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将会在未来里发展成为煤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系统将会很大程度的促进煤矿的发展速度,没有了这一系统,煤矿产业就不会进步。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即:①安全信息的采集;②信息的传输;③信息的处理;④信息的应用与集成。煤矿的安全管理不能仅仅注重对应急方案的制定,还必须要在预防、监控等多方面问题上实行安全管理。其中的预防和应急两大问题应特别提起重视,扩大计算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系统要遵循的原则为先进性、投资保护、开放性、可扩充性以及可维护性等[3]。但需特别注意的是,煤矿企业不能盲目的遵循上述原则,要按照本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措施。

3 煤矿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主要构成

现今,各种系统具有的功能多种多样,然而如果将信息设施的类型作为分界线来说,通常情况下它包括检测、监控、通讯以及信息管理。站在市场的角度分析,其具备的功能也多种多样,一般包括以下模块:

3.1 安全信息收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专家系统促进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就是所有的在职人员均可方便的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任何系统、任何部门都能收集、分析信息[4]。该模块具有多种功能,一般包括:①安全信息录入;②对安全隐患的处理意见;③领导审批意见;④对安全隐患处理落实情况和安全信息的综合查询。

3.2 交接班管理

该模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和移交安全检查工作者在进行交接班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违章指挥人员,违章操作人员以及违反劳动纪律人员[5]。除此之外,还包括出现的安全事故及伤亡人员的情况。在交接班管理中,浏览上班次出现但并未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再对各个监控点进行全面扫描,确认矿井内不存在安全隐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妥善处理好各种事故的善后工作,还能给安全检查工作者的检查工作带来方便。同时,这一过程也能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充分做好监测工作。

3.3 安全考勤

现用的该模块一般可分为两类系统,包括卡片式安全考勤系统和井下安全考勤系统。前者是用金属片打卡的,它的出、入考勤点都安装在地面井口。后者是用矿灯灯头打卡的。而且它的入、出考勤点都安装在井上和井下,有时候也会将出、入考勤点都安装在井下。有报道称山西省不久前使用了一种特别的考勤系统。该系统的特点主要有:①用矿灯灯头打卡;②属于井下安全考勤系统;③有效防止互相打卡现象;④系统的可靠性高,维护简单、耗资小。

3.4 安全综合报表管理

该模块的是所有安全监测点的安全因素的状态汇总,它能够系统、全面的分析井下的安全状况。领导可以在网上审阅和审签关于安全综合报表内的有关事宜,并且实时了解矿井下的通风、瓦斯等状态。审阅、审签完毕后领导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相关工作人员就可马上执行领导的要求。如此一来就可以快速高效的制定出安全策略。

3.5 煤矿事故管理

仅仅做好了安全事故的预防、应急以及善后处理工作的准备是不够的,煤矿企业还应正确的记录煤矿中出现过的安全事故。本模块恰好完善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措施,它不仅具有记录的功能,还同时具有分析、查明事故的产生原因,并且计算机的煤矿事故管理的角度是真实客观的。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煤矿企业得到教训,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促使煤矿企业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安全经验,从而不断完善本企业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最终达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3.6 人员定位查询及管理

可以随时显示出工作人员出入井记录。而且,如果某一位旷工在井下的工作时间超出安全范围,就会报警做出提示。除此之外,突发事件发生后,也能辅助救灾人员确定被困人员的具置,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急救措施。

3.7 安全辅助决策

煤矿企业在矿井中安装了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后,它可以对通风系统提出改善意见。首先利用矿井通风网络安全性评价分析采集到的矿井中的各安全因素的状态,然后对通风系统的运行好坏情况进行,最后给出完善系统的建议,这样就能作出科学的救灾决策了。

4 有待解决的问题

4.1 落实“预防为主”方针

所有部门通过使用多种传感器采集井下的数据信息,把各自控制的环节的安全管理信息传送到系统。所有信息聚集到一起之后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安全隐患是否存在,例如井下的瓦斯浓度、通风状态等。各个传感器所获得数据是准确有效的,煤矿企业便可通过实时检查各类检测仪器中安全因素的状态使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工作变得科学可靠,最终将其落实到工作中。

4.2 信息共享和互通

至今大部分的煤矿煤矿企业的安全信息系统并不完善,在资源共享与连接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孤岛”现象依然频繁出现。目前安全系统的制造商大量存在,其设计制造的各种应用系统的型号和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不能达到统一。检测系统,例如瓦斯检测系统、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等很难与其他系统,例如管理系统中的井下安全考勤系统实现联动[6]。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就无法充分利用信息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安全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

4.3 重建设更要重使用维护

安全管理系统与别的产品一样,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或大或小的问题[7]。而煤矿的安全问题与现场共组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煤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提起足够的重视力度,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力度。调查资料显示,部分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并不是没有应用计算机技术安装安全管理系统,而是安全监测系统出现故障,企业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维修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管理系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在煤矿的安全问题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煤矿企业应借鉴其它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经验,根据本企业的现状,制定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一经发现安全系统需要维修就对其及时处理,将计算机的高水平技术完全应用发挥出来。

5 结论

煤矿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对煤矿产业十分看重。安全是煤矿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关乎矿工的生命财产,也关乎煤矿企业的存亡。对煤矿企业来说,实施现代安全科学管理至关重要。煤矿企业必须提高对安全科学管理的认识,及时发现自身企业安全的不足,并作出处理。建立煤矿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最终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煤矿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扩大计算机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制定符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为所有矿工以及自身提供安全的保障。我国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设施的监督审查力度,从多方面入手以减少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用鑫,陈鸿.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及应用[J].2012(07):55.

[2] 许 丽.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应用的相关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1(32):42.

[3] 陈利明. 信息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9

[4] 牟剑伟. 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 煤炭技术.2012(07):61

[5] 张建平. 计算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