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外部审计论文

外部审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19 09:10: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外部审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外部审计论文

篇(1)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所谓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对审计进行的分类,其中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独立监督和评价行为,目的是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主体是单位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

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活动、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社会审计是指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其主体是注册会计师。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都是我国完整的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特征突出、自成体系、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审计相对于外部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在审计性质上,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外部审计则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以第三者身份提供的签证活动,对国家权力部门或社会公众负责。

2、在审计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外部审计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3、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安排进行审计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外部审计大多则是受委托施行的。

4、在工作范围上,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外部审计则集中在企业的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

5、在审计方法上,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多样的,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外部审计的方法则侧重报表审计程序。

6、在服务对象上,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单位负责人;外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各相关利益方。

7、在审计报告的作用上,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不能向外界公开;国家审计除涉及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要对外公示;社会审计报告则要向外界公开,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

8、在审计对象上,国家审计以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及大型骨干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及资金运作情况为主;社会审计对象则包括一切盈利及非盈利单位;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

9、在审计权限上,国家审计代表国家利益,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既有审查权,也有处理权;社会审计只能对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鉴证;内部审计有审查处理权,但其内向服务性决定了其强制性和独立性较国家审计弱,其审查结论也没有社会审计的社会权威性高。

10、在审计监督的性质上,国家审计属于行政监督,具有强制性;社会审计属于社会监督,国家法律只能规定哪些企业必须由社会审计组织查账验证,而被审计企业与社会审计组织之间则是双向自愿选择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监督。

11、在依据的审计准则上,国家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社会审计依据的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所依据的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应该而且可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二、明确协调目的,讲究协调方法,注重协调效果,切实做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基础在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内容、范围、标准、依据、程序、方法,有很多相通相近之处。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外部审计提供的相关资料,提高审计效率,可以委托社会审计协助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任务,甚至可以与有实力、信誉好的社会审计机构结成战略合作联盟,进一步加大对单位内部的审计监督力度;外部审计可以向内部审计了解情况,在工作中得到内部审计的配合与支持,也可以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要在单位负责人的支持下,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组织实施,紧紧围绕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目的开展。协调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定期会议、不定期会面或其他沟通方式进行。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要定期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改进协调工作。其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注意沟通:一是知识沟通,注意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学习专业知识,收集政策法规及管理信息,讨论管理薄弱环节,明确审计工作措施;二是审计范围沟通,外部审计机构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考虑双方的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性工作;三是审计工作底稿沟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必要的范围内交流相关工作底稿,以便在审阅后相互评价工作量,利用对方工作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四是审计结论和管理建议沟通,外部审计通常应就可能影响内部审计的重大事项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沟通;五是具体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沟通;内部审计应与外部审计探讨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缺陷,并及时提请对方改正,以降低审计风险。

篇(2)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应当保留对公营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职责,放弃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职责。政府审计可以考虑利用内部审计成果,但不得推卸自己的责任。 

  

 

政府审计是受人民委托对公共财产管理者承担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的经济监督行为。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公共性等特点,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它对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效率,强化权力制衡,健全民主与法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所实施的审计。与政府审计相比,它具有地位的相对独立性、审查的经常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等特点。内部审计是现代组织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于防止、及时发现和有效纠正错误与舞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健全我国审计体系,明确各种审计主体的责任,提高各种审计的效率,充分发挥各种审计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笔者认为,当前应当重点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探讨 

 

 政府审计机关应对公营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是大多数国家的一种通行做法。例如美国《预算和审计法》就规定,gao有指导联邦各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等非审计监督职责。《瑞典国家审计法》也规定,国家审计署的职责包括:“监督政府经办机构内部审计活动;监督中央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活动;在审计、会计和有关方面帮助中央政府培训有关人才。”但是,政府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西方国家中,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而且,近年来随着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和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和行业自律职权都逐步转让给了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只保留了对公营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以强化公营单位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保证公共财产的安全完整。 

我国现行《审计法》规定,政府审计机关有责任对政府各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指导和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制定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部门单位依据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推广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宣传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制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帮助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训审计人员;指导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内部审计协会的工作;指导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等。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应当保留对公营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职责,放弃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职责。 

保留对公营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职责的理由是: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具有重大影响。公营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程度又直接影响着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权益维护。作为公共财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和享有权益的监控者,政府审计机关有责任在对公营单位进行有关审计时通过评审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其质量,纠正其错误与不当做法,促进其提高工作质量,强化内部控制,保护国有资本的安全完整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放弃对内部审计业务指导的理由是:内部审计职业化是一种国际趋势。许多国家都已建立了内部审计职业组织,而且内部审计全球性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已成立,我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已成立。业务指导和行业自律是内部审计职业组织的基本职责。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能够有社会和市场办的事要尽量让社会和市场去办,而且,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属于“私人领域”,不宜由政府部门干涉。因此,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应当由内部审计师协会来进行。这样做,可以使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更专业、更权威、更有效率,可以统一不同性质单位的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行业自律,可以使政府审计机关专注于公共领域的外部审计监督。 

至于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代表,理应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出发,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甚至可以进行直接领导。这与政府审计机关从保护国有资产的目的出发,对公营单位内部审计质量进行监督是不矛盾的。但是,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审计机关仍然对国有单位内部审计进行基于所有权的指导和监督,就与政府审计机关的身份不符,因为政府审计机关不是国有单位的所有者或其代表。 

 

二、政府审计应当如何利用内部审计成果 

 

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这是由于: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的经济监督机构,不参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但要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遵循了单位的规章制度等进行监督,属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外部审计人员在对单位进行审计时,要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评,就需了解其内部审计的设置和工作情况。第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和外部审计有一致之处,例如在进行财务审计时,与外部审计的审计内容相同,所依据的标准都为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方法上都要评价内控制度,检查凭证、账册,核对账表一致性等。这就为外部审计利用内审工作的成果创造了条件。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外部审计人员在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进行评价以后,利用其全部或部分工作成果,可以减少现场测试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约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费用。 

任何一种现代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包括内部审计在内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解,据以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程序与方法,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同时,针对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支持内部审计工作,完善内部控制,为以后的外部审计提供更好的基础。此外,外部审计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利用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评审成果和对下属单位审计的结果,以减少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 

利用内部审计成果之前,需要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审核评价。政府审计机关只有在审核评价认为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审计质量控制严格,审计工作成果比较可靠时,才能对内部审计成果进行利用。利用内部审计成果也不能推卸政府审计责任和损害内部审计及其所在单位的声誉与其他利益。 

 

 参考文献: 

篇(3)

一、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从审计委员会的内部构成出发,考察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以及勤勉程度等特征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即研究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另一类将审计委员会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即设立审计委员会后对诉讼、盈余管理、财务报告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市场反应等,而从这些因素出发也可以研究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例如设立审计委员会后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就表明审计委员会是能发挥一定作用的。本文的研究就属于这一类。

对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收费问题,夏文贤和陈汉文(2006)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从逻辑上讲,关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存在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审计委员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要负一定的签字责任,出于自身风险的控制,往往需要更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服务,或扩大外部审计范围,从而增加审计收费。相关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会导致外部审计收费的增加:审计委员会往往说服管理层聘任具有更高专业能力和声誉的外部审计师(Kunitake,1983;EicheneherandShields,1985;AbbotandParker,2000);审计委员会往往需求现任外部审计师提供更多的审计服务,如扩大其审计范围等(SimunicandStein,1996)。

另一种可能是,审计委员会有助于审计收费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审计委员会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机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Walker,2004)。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范围不只局限于选择外部审计,而是对财务报告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包括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以及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等,这都增强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是外部审计师确定控制风险水平和审计范围的重要基础,从而是审计收费的重要影响因素(Wallace,1989;DeZoort,etal.,2002)。Knapp(1987)发现,当审计过程中出现争端时,审计委员会更可能支持审计师,而不是公司管理层,支持的程度与审计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有关。Klein(2002)发现,当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降低时,这些公司的可操控性应计显著增加;Xie等(2003)也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外部董事所占比例越高、至少拥有一名财务专家或公司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与外部审计的监督权时,公司进行激进型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低。这些研究说明,审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盈余作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审计风险,最终降低了审计收费。

还有可能是,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收费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会相互抵消,使得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总体上不显著(O''''Sullivan,1999)。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存在这种不显著关系的原因是审计委员会公司治理的无效性。Menon和Williams(1994)的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只是表面上的,成立审计委员会并不意味着董事会实际上依赖审计委员会来提高其监管能力和股东的管理控制。Kalbers和Fogarty(1993)等也认为,有关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证据是有限的。既然审计委员会是无效的,那么也就不能推断外部审计能够信赖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从而降低审计收费。

国内学者也对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关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李补喜、王平心(2005)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审计收费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他们认为审计委员会为加强内部控制、降低审计风险等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审计委员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夏文贤和陈汉文(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影响审计收费的其他因素后,无论从变化方向和变化数量上,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师变更时审计收费的变化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从外部审计师的角度看,审计委员会的设立降低了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陈汉文等(2004)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所进行的案例研究也表明,审计委员会加强了内部审计的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责任机制,在这种背景下对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及其治理效果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的状况、决定其有效性以及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绩效,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要考察的问题有三个:相对于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当年是否对审计收费产生了显著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立前后,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是否减少?审计委员会是否有显著的治理效率?

二、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主要考察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前后,外部审

本篇文章来源于我爱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Article/paper/accountant/audit/200903/3926.html

本篇文章来源于我爱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Article/paper/accountant/audit/200903/3926.html计收费的变化情况。基于上述分析,如果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后,审计收费显著下降或显著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那么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审计委员会的确存在一定的治理效率,至少在公司的内部控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夏文贤等人从审计师变更的角度考察审计委员会与审计收费关系的方法不同,本文选取那些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一)样本

本文选取2003年和2004年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剔除银行等金融类企业、ST公司以及审计信息披露不完全的上市公司,共获得169个样本,其中2003年有109家,2004年有60家。然后,按照同行业规模相近的原则为这些上市公司选取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配对样本。因此,最终的数据集合共有33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的数据来自于Wind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

(二)变量设计与回归模型

对于国内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决定因素的问题,刘斌等(2003)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以及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而存货与资产总额之比、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之比、盈亏情况、审计任期和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韩厚军等(2003)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与公司总资产、子公司个数、资产负债率、审计意见类型等因素显著相关,与应收账款和存货之和与总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不相关。伍利娜(2003)发现公司盈余管理的表现之司规模、是否由国际4大所审计显著正向影响年度财务审计费用。魏素艳等(2005)也有类似的发现。但是朱等(2003)以沪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费用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事务所的规模、上市公司的规模、盈利情况等因素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影响。结合上述国内研究,并参考Keefe、Simunic和Stein(1994)提出的审计定价模型,本文将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情况纳入了审计收费模型(1):

Fee=α+β1Asset+β2Lev+β3Stock+β4Liquidity+β5Comm+β6Opinion+β7Big4+ε

模型(1)中各变量的含义为:

Fee: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

Asset: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Lev:资产负债率;

Stock:存货与总资产之比;

Liquidity:流动资金与总资产之比;

Comm:虚拟变量,公司当年新设立审计委员会时,取值为1,否则为0;

Opinion:虚拟变量,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为非标准清洁意见时,取值为1,否则为0;

Big4:虚拟变量,当会计师事务所为国际四大事务所时,取值为1,否则为0。

为考察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审计费用产生的动态影响,本文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模型(2):

Logit(ΔFee)=b+γ1ΔAsset+γ2ΔLev+γ3ΔStock+γ4ΔLiquid+γ5ΔOpinion+γ6Comm+γ7ΔFirm+ε

模型(2)中各变量的含义为:

Fee:虚拟变量,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当年与设立前一年,审计费用自然对数值(经行业均值调整)对审计费用进行行业均值调整是为了控制公司规模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对审计费用增加产生的影响。之差如果为负,则取值为1,否则为0;

Asset: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当年与设立前一年,总资产自然对数值之差;

Lev: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当年与设立前一年,资产负债率之差;

Stock: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当年与设立前一年,存货与总资产比率之差;

Liquid: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当年与设立前一年,流动资金与总资产比率之差;

Opinion:虚拟变量,如果审计意见从标准清洁意见变为非清洁意见,取值为1,否则为0;

Comm:虚拟变量,设立审计委员会,取值为1,否则为0;

Firm:虚拟变量,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取值为1,否则为0。

(三)描述性统计

模型(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和表2所示。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平均审计费用为13.03211,显著低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13.07226的审计费用水平(注:对两个样本组的平均审计费用之差进行显著性检验,后者大于前者的T统计值为3.0475。),前者的中位数也显著低于后者(注:T统计值为2.7824。)。考虑到两个样本组在资产规模方面并无重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收费产生了显著影响。两个样本组中,其他变量如资产负债率(Lev)、存货与总资产的比率(Stock)、流动资金与总资产的比率(Liquidity)在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并未显现出有重大差异。

模型(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和表4。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样本组,审计费用(经行业均值调整)比前一年平均下降了-0.00410,而对应的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样本组,审计费用(经行业均值调整)则平均上涨了0.01083,两个样本组审计费用的动态变化差异明显,显示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前者审计费用的平均值下降的幅度很小,原因是随着公司的正常经营,公司规模、负债等一般都是在不断一,即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处于“保牌”区间,是年度财务审计费用的显著影响因素;此外,公增长的,再加上审计服务价格的“粘性”,在不考虑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审计费用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是合理的,其他变量的统计结果支持这一结论。因此,审计委员会设立是

本篇文章来源于我爱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Article/paper/accountant/audit/200903/3926_2.html

本篇文章来源于我爱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Article/paper/accountant/audit/200903/3926_2.html否能显著影响审计费用的动态变化,还需要通过回归模型进行验证。

(四)回归结果

模型⑴是对审计费用的静态比较。从回归结果(表5)来看,代表公司规模水平的总资产对审计费用有显著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而资产负债率、存货比率以及流动资金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在我国审计市场,公司的规模大小是审计收费的关键定价因素,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相一致。本文所关注的审计委员会变量(Committee)与审计费用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变量系数为-0.0435,T统计值的绝对值为1.9665,接近于2的显著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审计委员会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是显著的。系数的符号为负,说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支付的审计服务费在统计上显著小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这与描述性统计结果一致。可以合理地推断,外部审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对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存在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信赖。需要指出的是,变量Committee的系数只有-0.0435,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虽然在统计上显著,但是产生的影响很小,是否成立审计委员会还不能成为审计收费的重要定价因素。此外,审计意见(Opinion)的系数并不显著,这可能与样本选择偏差有关。而公司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是国际“四大”事务所则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如果不考虑审计质量问题,国际“四大”所的审计收费要显著高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

模型⑵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前后审计费用的变化,考察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是否会增加审计费用(经行业均值调整)降低的可能性。从结果来看,公司规模的变化(Asset)与审计费用的降低有负的相关关系,表明公司规模的增加会带来审计费用的增加,减少审计费用降低的可能性,这与上述结果一致。存货比率的变化对审计费用的降低有重要的正面影响,而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比率和审计意见三个因素的变化对审计费用降低的影响很小。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否再次产生了显著影响,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显著地增加了审计费用(经行业均值调整)降低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后,会计师事务所在行业平均意义上降低了审计收费(尽管降低的程度非常小)。此外,Firm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在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当年,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增加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其他公司。模型⑴和模型⑵的回归结果,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证明,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行为确实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产生了显著影响,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在很小的程度上降低了审计收费。如果假定会计师事务所是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合理有效地执行审计程序,那么可以合理地推断审计委员会在改善公司内部控制、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减少公司内部违规与舞弊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结论

本文从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前后审计费用变化的角度,间接考察了审计委员会在改善内部控制、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减少违规与舞弊等方面的治理效率。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本文建立了审计费用以及审计费用变化的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低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同行业,资产规模相近);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当年支付的审计费用少于前一年支付的审计费用(经行业平均值调整),而配对样本组支付的审计费用显著增加。这些结果与本文前面的理论分析相一致。对外部审计师来说,一般情况下外部审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司的内部控制,而审计委员会在改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率。可以说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对审计委员会的信任也减少了一定的审计程序,降低了审计成本,这将促使外部审计师降低审计收费。研究结果证实了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率。另一方面,尽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否能显著影响审计费用,但从变量系数来看,这种影响还相当微弱。可能的原因是,本文只考虑了审计委员会设立当年的情况,而审计委员会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其长期作用可能更显著。

参考文献:

陈汉文,夏文贤,陈秋金.2004.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下)[J].财会通讯(1).

韩厚军,周生春.2003.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上市公司实证数据分析[J].管理世界(2).

李补喜,王平心.2005.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审计费用率[C].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

刘斌,叶建中,廖莹毅.2003.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深沪市2001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1).

魏素艳,张红,刘丹.2005.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5).

伍利娜.2003.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披露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6).

吴水澎,李斌.2006.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8(1).

夏文贤,陈汉文.2006.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

朱,章立君.2003.审计费用的特征及其分析——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12).

ABBOTTLJ,PARKERS.2000.Auditorselectionandauditcommitteecharacteristics[J].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Theory,19(2):321-339.

DEZOORTFT,HERMANSONDR,ARCHAMBEAULTD,REEDSA.2002.Auditcommitteeeffectiveness:asynthesisoftheempiricalauditcommitteeliterature[J].JournalofAccountingLiterature,21(3):117-134.

EICHENSEHERJ,SHIELDSD.1985.Corporatedirectorliabilityandmonitoringpreference[J].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3(4):245-268.

KALBERSLP,FORGARTYTJ.1993.Auditcommitteeeffectiveness: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thecontributionofpower[J].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Theory,12(1):432-466.

KLEINA.2002.Auditcommitteeboardofdirectorcharacteristicsandearningsmanagement[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33(3):1303-1345.

KNAPPMC.1987.Anempiricalstudyofauditcommitteesupportforauditorsinvolvedintechnicaldisputeswithclientmanagement[J].TheAccountingReview,62(4):553-587.

KUNITAKEW.1983.Auditorchangesbyauditcommitteesandoutsidedirectors[J].AkronBusinessandEconomicReview,6(4):1221-1254.

MENONK,WILLIAMSJD.1994.Auditcommitteeactivityandagencycosts[J].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13(2):203-246.

O''''SULLIVANN.1999.Boardcharacteristicsandauditpricingpost-cadbury:aresearchnote[J].TheEuropeanAccountingReview,8(2):2314-2346.

SIMUNICDA,STEINMT.1996.Theimpactoflitigationriskonauditpricing:areviewofeconomicsandtheevidenceofauditing[J].AjournalofPracticeandTheory,15(2):779-813.

WALKERRG.2004.Gapsinguidelinesonauditcommittees[J].Abacus40(2):112-143.

篇(4)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50108)

【摘要】文章从国内外论文期刊中发掘并详细梳理了DEA 方法在审计方面各个领域的应用,并相应作了文献的总结,对推动DEA 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为后期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DEA 审计 绩效

一、引言

本文将主要针对按DEA 应用的领域按审计的内容分类来组织内容,分为绩效审计即管理审计,以及非绩效审计两个部分。因为关于绩效审计,称谓非常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绩效审计是现金价值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的同义词,绩效审计包括:审计被审计单位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审计被审计单位的人力、财务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审计其业绩效益,并根据预期影响,审计其活动的真实影响。美国审计总署在2003年颁布的《政府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照客观标准,客观地、系统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进行独立的评价,对前瞻性的问题进行评估或对有关最佳实务的综合信息或某一深层次问题进行的评估。从使用惯例及我国传统来看,可以将针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绩效审计,把针对企业进行的非财务审计称为惯例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一)在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Charnes 和Cooper 在1980 年率先将DEA 模型运用于审计和会计,用来评估非营利机构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并同时探索了其他可能的运用。H.D. Sherman 在1984年描述了DEA 如何能够被用作内部审计的工具,将DEA作为一项新的管理审计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测试和评估,1985 年运用DEA 对商业银行的分支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DEA 能够提供除了财务指标以外的其他信息,识别出了无效率的分支机构,对于提高银行分支效率来说是其他技术的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方法。类似对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研究。P.L.Brockett, A. Charnes, W.W. Cooper, Z.M.Huang, D.B. Sun(1997) 运用DEA 锥比率方法中的数据转换监测银行绩效或者建立提前预警系统。该论文通过1984年和1985 年德州最大的16 家银行的绩效数据做了应用举例。引入5 家大型非德州的银行作为优秀者,用来评估这些德州银行在风险覆盖和效率方面的业绩,其中DEA 锥比率法用来转换原始数据,为了反映非德州银行在风险覆盖和绩效方面的绩效。Chair Schaffnit, Dan Rosen, JosephC. Paradi(1997) 将DEA 运用于评估加拿大某银行的分支银行的相对效率,运用的是DEA AR 模型,将分析的重心放在分行人员的表现上,分别运用传统的DEA 模型以及精炼的DEA 模型分析了分支银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对比。Rongbing Huang, YuhuiLi(2012) 通过建立不良输出DEA 模型和标杆管理相结合的两阶段模型探索了环境绩效审计的新研究方法,克服了传统DEA 模型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应用的缺陷。

(二)在审计风险中的应用

Michael E. Bradbury 和 Paul Rouse(2002) 在分析过前人主要将DEA 运用于绩效审计后,将重点放在估计审计风险中而不是经营效率,并独创性地在一个新的领域作应用举例,展示它在另一种前沿方向和权重中的灵活性。其中DEA 在审计风险中的应用是指在对集团企业进行审计资源的分配时,对每个审计单元进行风险评分的步骤。Michael E. Bradbury 和 Paul Rouse(2002) 借用了Miltz等(1991)的一项案例研究,在这项案例中Miltz 等用AHP 来为Janssen 制药集团分配审计资源,运用多标准成对加权方法(Patton 等,1982 和Lin 等,1984),建立了一个包含57 个审计单元的风险评分体系。而Michael E.Bradbury 和 Paul Rouse(2002) 运用DEA 方法分配资源时,分成了高风险测量和低风险测量两种方法。

Michael E. Bradbury 和 Paul Rouse(2002) 认为DEA 与AHP 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将专家在一定范围内的意见依据每个风险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处理,而不是简单地取中位数或平均值。DEA 也能用来提供高风险和低风险评价和从其他能被评价的单元中提供一个审计单元的标准。除此之外,Michael E. Bradbury 和 Paul Rouse(2002)总结到DEA 的优势包括:第一,DEA 能够处理在不同的单元中的多投入和多产出问题,虽然此文采用的是5 标度法,但是DEA 也能处理连续型的数据;第二,不像简单的中心趋势测量,DEA 可以处理专家的在一定范围的意见;第三,DEA 可以进行交叉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第四,DEA 可以从高风险和低风险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五,DEA 的输出结果提供了能够定义同类单元和同类风险评估的诊断性的数据。DEA 对于外部审计人员来说最明显的用处就是能够对多地理位置的客户评估审计风险以及在审计客户群体中评估审计风险和评估这些客户在时间序列上审计风险的变化。DEA 的一个可能缺陷在于,随着变量的增加,风险得分将是非递减的,即越多的变量加入后,一项审计单元就越可能被发觉是有效的,所以限制了DEA 的下降能力。也展示了运用限制分析减少并通常克服了这项缺陷。

Hurhan Davutyan 和Lerzan Kavut(2005) 在Michael E.Bradbury 和 Paul Rouse 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详细阐述了DEA 之所以能用于审计风险评估的原因。虽然DEA 原本是通过投入和产出的研究用来评价生产效率的,在审计中,从实物上来说,我们既无投入也无产出,但是正如Greenberg,Nunamaker(1987) 和Michael E.Bradbury, Paul Rouse(2002) 指出的那样,DEA 模型可以被用作绩效的指标用来衡量每一个审计单元的风险。在内外部审计中,我们把在盈利过程中承受的风险当作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因为风险通常是消极因素并且人们都想避免的,正如生产中的投入,所以风险越高也就相当于投入越高,因此,把风险当作投入是合理的。接着,在内部审计中,利润被当作产出。在外部审计中,审计事务所经理引发的风险越大,外部审计师保证的风险也越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审计费可以当作风险的回报,即外部审计的产出。

另外,Hurhan Davutyan 和Lerzan Kavut 沿用了MichaelE. Bradbury 和 Paul Rouse(2002) 使用的案例以及抽取的7 个审计因子,对他们关于控制和规模两个审计单元进行考察,并通过比较他们的DEA 得分,两个审计单元的风险得分,以及在风险上投影后的得分对这7 个审计因子进行排序,得出了从最好到最差的排序,并对这项排序结合DEA 效率得分进行了两方面的解释:投入的视角和产出的视角。即以投入导向来看,效率得分低于1 的审计单元招致了太高的风险;以产出导向来看,效率得分低于1 的审计单元的产出太低。在外部审计中,运用产出导向是更合适的,因为当审计对象的风险太高时,我们或者开价更高或干脆放弃这个客户;而在内部审计中,无论是投入导向还是产出导向,都会引起管理层重新思考企业的运转,或者在利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暴露的风险,或者在不引起更大风险的条件下产出更多的利润。Toshiyuki Sueyoshi, Jennifer Shang, Wen-Chyuan Chiany(2009) 借助DEA 和AHP 相结合的模型对一个大型汽车租赁公司进行内部审计的案例研究,通过DEA 和AHP选取需要审计的业务单元。其中DEA 和AHP 相结合的方法为:运用AHP 来处理过去的审计和管理层经验得到的定性的信息;DEA 模型用来衡量会计部门和车队信息系统得到的定量数据。在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用于风险分析时,作矩阵分析可使结果变得非常清晰明了,该矩阵具有四个象限:第一象限表明该店铺具有很低的管理者投入却有高效率得分,表明处于这象限的店铺具有最低的控制失灵风险,属于低风险的;第二象限表明该店铺具有较高的管理者投入和高的效率,处于这象限的店铺应该被作为其他店铺的标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店铺因为有较高的暴露评级,它们属于高风险潜在审计单元;第四象限的店铺具有低投入和低效率,就风险暴露来说较低,但因为它们效率低,所以属于低风险的潜在审计单元;值得关注的是,第三象限的店铺具有高的管理者投入, 效率却非常的低,这些单元具有最高的控制失灵风险。在论文的结尾,作者提到了这项研究将来可以扩展的方向,其中提到了Sueyoshi(2004,2006)和Sueyoshi, Goto(2009) 将DEA 运用于财务效率分析(包括破产评估)的观点,并提出在此方向上的DEA 和AHP结合也许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三、国内研究综述

(一)政府或国家审计

许汉友等(2008)为了解决国家审计机关资源的不足与审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采用DEA法来遴选国家审计对象,并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遴选过程。案例中挑选了14 家商业银行,选择了实收资本金额、贷款金额和投资金额三个投入指标和利息收入、其他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三个产出指标,运用EMS 软件进行DEA 效率分析,遴选出了经济效益审计对象。结果认为,DEA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经济效益审计对象的遴选方法,它不仅可以迅速地找出符合审计计划数量的审计对象,而且可以事先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大致的运营效率评价,为下一步展开具体的经济效益审计活动进行了必要的前期准备。可以说,这种方法在经济效益审计中的应用收到了“一石多鸟”的效果,与经济效益审计的动因和理念完全一致。此种应用与国外学者所说的在内部审计中发现风险较大的审计单元思路基本一致。张心昌(2012)分析比较了DEA 的BCC 模型和三阶段DEA 模型,最后得出三阶段DEA 在评价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优势,最后运用三阶段DEA 模型对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进行评价。邱琪华(2012)基于AHP/DEA 方法对上海闵行区中小学义务教育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并针对AHP/DEA 方法的繁琐问题,建议在原有的“打分制”基础上进行权重确定的改进,或者利用高科技工具减少工作量。田怿民(2012)运用CCA-DEA模型对2010 年辽宁省14 个市的政府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唐荣华(2013)运用DEA 方法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审计体系中的四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署机关、特派员办事处、派驻审计局和地方审计机关在审计处理的执行过程中的审计处理执行效率没有显著的差别。

(二)会计师事务所效率

曹强(2008)等应用DEA 评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事务所特征和行为对审计生产效率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事务所审计生产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张杰(2009)运用了DEA 方法中的CCR 和BCC 模型,CCR 模型得到的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面和规模报酬不变时的效率值,反映的是总技术效率,BCC 模型得到的是规模报酬可变的生产前沿面,得到的是纯技术效率,对重庆市会计师事务所运营效率进行评价和发展对策进行研究。郭颖(2009)运用DEA 模型中的CCR模型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对效率,运用投影原理实现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杨永淼(2009)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优势并不仅仅体现着外在的市场效率,本着成本效益原则,事务所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需要在保证一定市场效率的同时提高其获取利润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考虑引入DEA 的超效率模型,评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效率。刘明辉等(2012)应用DEA 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审计师运营效率进行计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审计师运营效率的特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邱吉福等(2012)运用DEA 和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2007 年至2009 年的效率变动进行实证研究,实证了会计师事务所投入要素的使用效果具有波动性,在经营管理上存在投入成本的浪费等结果。

(三)企业的绩效审计

官建成等(2003)提出了DEA 控制投影模型,并给出了在特定情形下非CRS 有效单元有现实意义的投影。在工程应用中,对182 家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控制投影模型得到的有效性分类不仅与传统CRS 模型的有效性分类完全一致,而且其按行业分竞争力投影结果为企业审计竞争力提供了科学的高标,并运用DEA 对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2005),对高校科学创新活动进行研究(2012)。谢晨(2007)运用DEA 中的CCR、C2GS2 以及超效率模型对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披露了2005 年度审计报表的17 家证券公司经营效率进行了探讨分析。孔德明(2008)认为我国开展的绩效审计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门、事业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我国的企业绩效审计还很少见,并提出在国内推广企业绩效审计非常必要。同时,提出了基于DEA 的风险基础审计一般程序包括审计工作准备阶段、审计工作实施阶段和审计结论的确定与报告阶段三个基本环节和步骤,另外,也对政府效率审计和国内师范类高校的效率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刘键(2010)采用DEA 方法对中国工商银行境内一级(直属)分行效率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未来对该行持续评价需要关注的方向。

四、总结与展望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DEA 在审计方面的应用研究在国外开始得较早,国内引进较晚,在前人的不断探索中,有对DEA 模型的改进,有将DEA 与AHP 等模型进行结合方面的探索,也有单纯运用DEA 进行绩效评价的。总体看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DEA 在审计中的主要应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1) 对于企业或事务所的绩效审计,以同质的其他企业作为DMU 进行DEA 的效率分析、标杆分析、灵敏度分析、松弛变量分析等,通过DEA 投影找出提高改进的方法;(2) 对于审计对象的挑选,主要见于国家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中,通过考虑同行业各个国有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各个分公司子公司的相对效率,考虑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审计资源的分配。

2. 从DEA 模型的角度看,使用率最高的是CCR 和BCC 模型,它们广泛地用于评价企业的效率,同时DEA模型也常常和其他模型相比较,如AHP 模型,另外DEA也可以与其他模型相结合,如AHP 模型、标尺模型、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等。

3. 国内运用DEA 对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绩效的评价方面的论文是较多的,从这些论文中可以看出DEA广泛地用于评估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效率、经营效率、审计运营效率、提高审计质量、评估生产效率等方面。研究有点扎堆,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相比较之下,对DEA模型进行创新或改进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DEA 模型的改进创新可能成为将来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郑石桥. 绩效审计方法[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 邱吉福, 王园, 张仪华.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中注协2008—2010 年数据[J]. 审计研究,2012(2).

篇(5)

[论文摘要]需要产生了内部审计,并使之成为现代企业中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目标趋于一致,本文将从内部审计产生的内在需要和增加组织价值,以及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谈谈认识。 

 

“需要产生了内部审计,并使之成为现代企业中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任何大企业都不能回避它。如果它们现在还没有设置内部审计,迟早都会设立。而且,如果按目前的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它们将不得不很快建立起来。”这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两位创始人在60多年前对内部审计的评判。企业规模扩大了,出现了资财所有者和资财管理者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也产生了高级管理者与各层级管理者执行力的受托责任关系,这些都需要能承担评价责任关系和组织效率的内部审计师。所以内部审计的产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现代企业为何需要内部审计 

 

现代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那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何需要内部审计?我认为有以下原因:第一,最直接的需要是多数股东,特别是那些未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的中小股东。在我国,现代企业中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公司治理结构失衡,表现在董事会成员多数由大股东和发起人构成,总经理也是由他们选举产生,监事会形同虚设,监督不到位。因此公司的决策基本上是为少数大股东谋利益,有的还出现企业资金被大股东掏空或转移的现象冲小股东缺乏可靠的信息米源,充其量只是大股东和高管的取款机。为此设立内部审计能满足多数股东的信息需求,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第二,外部审计作用滞后。我们都知道,一年一度的外部审计,仅仅是评价公司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受事后审计和查账时间的限制,无法对企业经营的情况和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的了解,更不可能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和发挥监督职能,因此,外部审计对企业增加价值的贡献很有限。而且,外部审计受董事会之托,收人钱财,可能对会计报表发表不正当的评价,或未对报表中隐瞒的重要性经济事项发表说明,使得报表的使用者未获取可靠信息,产生误判造成损失。许多审计失败的案例,正说明了外部审计的不足。第三,董事会成员认为有必要对高管的执行力进行评价,并监督和防止各管理层舞弊行为的发生。如,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的会计主管(注:还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从1998年至2002年5年内帮助业主进行查帐、对帐,1998年查出了一个办事处经理侵占公司财产300多万元;1999年查出办事处会计侵吞贷款30余万元;2000年查处一部门经理虚报广告制作费用250万元;2001年及时发现并报告了一个办事处经理贪占公司财产20万元;2002年查出一个办事处经理私刻公章与外单位签订联营协议,侵占贷款50万元的事实。可见。设立内部审计,充当董事会的耳目,对管理层能起约束作用。第四,高管需要内部审计是从管理职能出发,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第五,企业财务部门也希望能有独立的审计,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财会部门往往忙于处理经济事项,进行事后经济核算,没有足够人力、精力和权力去评价其他部门的管理效益,有了独立的内部审计后,能发挥广泛的监督作用,开展供、产、销,资金筹集,资本投资及人力资源等备方面专项审计活动,使事前、事中审计变成现实。 

所以,现代企业离不开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更需要内部审计。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能增加组织价值 

公司治理的宗旨在于:谋求更大的持续性和市场竞争优势。内部审计正是通过特有的验证和咨询功能融入组织增加管理价值的管理链中,与公司治理的目标趋于一致,构成了公司治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认为增加价值表现在:审计工作可提供挽回资金损失的机会,给组织增加价值。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十五冶一公司审计监察员李豫鄂认真负责地进行工程项目内部结算审核,将签证不实、计算错误以及高估冒算等结算水份,一一审减出局,为公司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审减并收回结算值300余万元。同时,在工程施工中,采纳了她的成本控制管理建议后,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或扭转了亏损局面。 

事实上,组织增加价值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资财的所有者认为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专业的内部审计师能制约内部各职能部门,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业务执行者提供数据的可靠,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增值;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能增进其经营效率的提高而感兴趣;外部审计人员则将内部审计视为一种特别的内部控制,如果这种控制运行有效,则可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资料和评价结果,而减少工作量;供应商则希望运用内部审计的评价来判断是否继续交易,货款能否及时收回;员工也希望内部审计能督促人力资源部门承诺和实现他们发展的要求,落实提供技能培训的机会,实现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以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审计弥补了公司治理中监事会监督的不足 

公司治理中最基本的是要保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监事会三权制衡,但很多审计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很有限。在我国,监事会监督与内部审计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1、二者的出发点不同,监事会主要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而内部审计应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既要为外部的报表使用者验证报表的可信性,也要为管理层需要的信息进行验证,还能为消费者能否增加消费价值服务以及供货客户的需要。 

2、二者的人员构成不同。按照我国公司法要求+监事会成员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所组成,因此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显然不足。现实中,职工代表受制于董事会和治理层,根本起不到独立监督作用,监事会中的股东代表也太多是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时常发生,监督不到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监事会成员构成中,工会主席、行政人员、经检人员、离职的董事长、总经理占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甚少,相比而言,内部审计师在专业胜任方面,地位独立性方面表现就更超脱,更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3、监事会机构形成松散,监视工作难以到位,而内部审计是公司内独立设置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工作,审计是他们的专职,可以将审计工作向纵深方面拓展。审计委员会要保证内部审计向其反映的事项都能得到重视,并向董事会报告。我认为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董事长的直接领导。地位比较超脱,能够确保审计结果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挺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三)内部审计促使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转 

一般的讲,保证公司治理有效的重要因素是内部控制。过去对内控制度评审,是社会审计用来确定审计重点,确定是否采用抽查法。以及样本规模大小的方法和程序,目的是减少审计风险,节约审计成本。

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来实现公司治理的效果。与组织的其他部门相比,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综合性,它更能从组织的全局角度。更全面地识别和评估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的内容包括:(1)控制环境。如、公司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及所属委员会发挥的作用;权、责、利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及执行等。(2)风险识别与评估。即能否预见组织面临的风险及风险产生可能造成的损失。(3)风险控制活动。包含生产经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资金管理控制、财务会计控制及电子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和评估。假如信息系统安全性出问题,不慎泄露商业秘密或发生道德问题,那有可能失去一份可观的定货合同,甚至会影响到企业进一步发展。(4)消息沟通与反馈。评价企业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和应变能力。(5)监督与评价。即评价自身在监督、咨询活动中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控制效率。通过内控制度评审,能够对被审计单位更深入的了解,促使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转 

 

(四)内部审计帮助管理层进行风险导向的审计 

在今天,管理层已经注意到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整体关系,将经营过程的导向管理与企业的价值增值结合在一起。风险导向管理的经营思想之一就是要提高内部和外部顾客的满意度,最终将顾客的愿望实现转化为企业与供应商、生产设计、生产过程的各种管理关系。 

内部审计为了提供最能增值的服务,也需要采取这种过程导向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师通过他们的执业积累了许多有关组织的全面知识,他们非常熟悉一个组织的价值创造过程,因而是改善组织流程的理想咨询者,企业流程再造也会给供应商和顾客产生正面影响(如节约成本、减少交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这样内部审计也能给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通过对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评估,比对孤立的信息进行评估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从而产生更有效的组织治理。 

篇(6)

本论文的背景: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并且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企业会计领域出现一种新的局面,财务会计人员处处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打交道,执业会计人员需要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并在会计业务中使用计算机;会计管理人员需要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状况,利用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参与企业的决策;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人员需要审核和评价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评价输入和输出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会计咨询人员需要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和使用。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经济社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论文的意义: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顺应了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面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作一展望,针对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2.本论文的基本内容

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1.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2.1会计电算化程度将有很大提高

2.2会计电算化管理将更加规范

2.3商品化会计软件将更加实用

3.今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本论文的重点:

1.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以及当前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2. 分析和展望中国会计改革问题与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

本论文的难点:

1. 如何将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

2. Accounting personnel business level how to improve, and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accounting itself

4.论文的撰写计划

第一、二周(2019.8.29-2019.9.11)写开题报告

第三、四周(2019.9.12-2019.9.25)查资料

第五周(2019.9.26-2019.9.30)初稿

第六周(2019.10.8-2019.10.14)定稿

5.参考文献

[1]胡晓翔,李宗快,. 会计电算化审计现状及其完善[J]. 商业时代,2019,(15).

[2]吕文涛,张洪波,.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会计之友(下旬刊),2019,(4).

[3]贺军,.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 会计之友(下旬刊),2019,(3).

[4]刘鹏,刘涛,.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 财政监督,2019,(6).

[5]侯丽平,.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综述[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19,(2).

[6]金美子,. 医院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问题及若干见解[J]. 中国卫生经济,2019,(2).

[7]黄海娟,. 浅谈在会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税务稽查[J]. 中国税务,2019,(2).

[8]何群英,. 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 财政监督,2019,(2).

篇(7)

【关键词】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the establishment of infrastructur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universities,and finally sets up a rounded system,which covers the five factors stated in the COSO Report,also shoots from the targets of such internal control.Therefore,this system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universities’infrastructur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to achieve the above targets.

Key words:universities;capital construction financial;Internal control index system

一、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的设置目标

在实际的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对基建财务进行内部控制,必须有一套与基建财务密切相关且相互适应的内部控制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不仅要为高校自我评估和改进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依据,还应为高校内部与基建财务工作相关的各部门提供其相互协作和相互监督的统一的基础。因此,参照COSO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公告,要设置一套内涵与外延统一、可操作性强的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必须以实现下列目标为前提。

1.总体目标――健全基建财务管理体制,完善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成完整的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2.经营性目标――有效管理高校国有资产,实现高校基建项目的保值增值,控制高校经济犯罪,以提高基建项目的建设与使用效率。

3.财务报告目标――提供关于基建项目的准确、可靠的财务报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4.遵循性目标――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的设立应以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目标,确保其合法性。

二、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构成

在高校的实际应用中,设置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是:借鉴内部控制理论,参考财务内部控制范例,依据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及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高校基建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各个核心控制点和控制环节,从而设计出完整的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并且定期进行评价,根据基建业务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本文依据上述思路,将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部分。

1.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任何一所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都处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这里所说的控制环境,是指对高校基建项目及其财务管理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的总称。控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的实行及其效果,可以增强或者削弱此类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良好控制环境的营造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优化高校组织结构,明确权责分配;2)加大基建财务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普及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3)重视基建财务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4)培育并大力发扬具有特色的高校文化;5)创新、完善基建财务管理理念及方式。

2.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与评估系统

每个高校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对其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评估。鉴于市场经济环境、行业、法规、基建项目经营状况等不断发生变化,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地识别和应对与这些变化相关的风险的系统。而这一评估系统应包括风险评估的目标,风险的识别与分析,风险的应对与防范。以期减少甚至避免由于基建项目内部控制而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高校管理层的相关指示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有助于实现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在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控制活动应包括预算控制、授权控制、实物、资金等财产控制、项目组织规划控制、会计信息控制以及文件、规章、制度控制六个方面。

4.信息与沟通

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中的信息与沟通,就是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某个时段以某种形式被识别、获得和沟通,以促使员工履行自己的职责。

能够贯穿整个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的沟通必须包括下述内容:

(1)先进的信息沟通渠道――利用高校信息平台,将与基建业务相关的各部门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实现项目资产、基建财务管理等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与沟通,在高校内部形成一个先进的信息沟通渠道。

(2)合理高效的沟通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科学化、组织化的沟通方式,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信息沟通披露机制。

(3)高质量的信息――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沟通渠道,运用合理高效的沟通方式,高校可以获得具有准确性、全面性、科学性等特性的高质量的信息,为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信息保障。

5.监督

对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能够保证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的健康有序运行,是确保基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设置是否严密及能否有效执行、能否防范和有效处理可能出现的舞弊现象的重要手段。高校在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地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基建财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内审及其他监督人员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也应积极发挥外部审计的作用。以确保内外部审计相互监督。

三、小结

高校内部财务控制能否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单位基建项目的工作绩效和项目目标的实现。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才有进行行之有效的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本文初步设置了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但仍需多次检测与修正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本文将结合案例分析对该指标构成进行检测,发现其不足;并将邀请专家并借助相关数学工具,对指标体系的效度和信度进行量化测评,以剔除效度和信度较低的指标,增补专家和实践工作者建议的指标,以期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COSO《内部控制――整体构架》(翻译稿).

[2]王会杰.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3):34-37.

[3]董良骥.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7-9.

[4]赵占福.高等学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8-12.

[5]何翠薇.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系统改进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8-19.

[6]戴毅,吴群,谌飞龙.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标傩系及综合评价模型[J].经济论坛,2007(20):

131-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