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3 11:21: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如何护理失能老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失能老人问题是近年来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也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暴露较晚、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失能老人无论选择何种照护方式最终都依赖于资金的解决,而单靠公共财政支持和家庭支撑都难以达到对失能老人的照护,建立长期照护保险是突破失能老人照护资金瓶颈的有效途径。为此,课题组针对“珠海市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展开调查,并试图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以应对珠海市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对策和思路。
长期照护保险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是慢性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身体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护理,对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长期照护的基本特征是“非医”性,是稳定和恢复没有治疗价值的功能,介于家政护理和医疗护理之间,最大的特点是持续性、长期性、完整性和专业性。
一、珠海市建立长期照护保险的必要性
(一)未备先老矛盾凸显
珠海市已于20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珠海市老龄委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珠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2.56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1.59%。其中,珠海市失能老人约为10 550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8.4%。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四化”加快发展的特征明显。珠海市自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以来,人口结构从年轻化迅速走向老化,在经济尚不够发达时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各种矛盾凸显并交织,可谓“未备先老”。
(二)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据卫生部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高达71.4%,患病的老人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或日常生活护理,由此导致老年护理需求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家庭照料失能老人的功能空前弱化。首先是“四二一”的超小型家庭结构逐渐增多。一对年轻子女在赡养多位老人的同时,一旦有一位老人失能,主要照料者可能心力交瘁,甚至积劳成疾。其次是空巢家庭环境的挑战。珠海市农村老人空巢率约占40%,城市老人实际空巢率更高于农村。再次是照护能力严重不足。家庭成员在护理失能老人中将会面临24小时的守护考验、相对专业的技能考验以及长年累月持续不断的耐性考验,这些对于任何家庭都是异常艰难的考验。因此,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将成为一个可以预见、不得不解决的常态社会问题存在。
目前,珠海市共有24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2832张,平均每千名老人近23张床位。除用于供养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对象外,能提供给社会老人的床位不超过1000张,与失能老人的比例为1:6。同时,护理型养老机构严重匮乏。公办养老机构定位于供养“五保”、“三无”老人,而民办养老机构由于投入不足,普遍没有专业护理设备。同时,支持居家照护的服务体系也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面窄,且不具备护理功能。
(三)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支付能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珠海市失能老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五多”:高龄多、女性多、丧偶多、疾病多、低收入家庭多。这其中,失能老人对生活照护不满意的占61.4%,期望得到政府救济、补助的占87.1%,反映出多数失能老人的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家庭支持失能老人的财力十分有限。
珠海市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仍较低。2015年,珠海市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增加到月平均2200多元,但对老年服务机构调查的结果表明,即使仅以成本核算,完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费用每月也需要3000~5000元。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仍为“自食其力”或子女接济,在调查的214名失能老人中,人均月收入为1540.10元,低收入者占26%,相当一部分农村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除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外,目前珠海市尚未有针对失能老人的其他有效保障举措。失能老人的支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潜在需求不能转变为有效需求,造成了珠海市养老服务领域的怪圈:一方面,潜在的养老服务需求使民政部门不断增加养老机构的床位;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则使养老机构的床位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四)现有的保险体系缺乏长期照护保障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重点针对疾病治疗的费用补偿,而对疾病发生之前积极预防和疾病发生之后老年的护理、康复、照顾等重视提高生命质量的险种却鲜有涉及;社会医疗保险明确指出不予支付特别护理和日常护理等服务性项目;普通的商业保险只能保障部分疾病和门诊费用,虽有商业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出类似于长期照护的保险项目,但高昂的投保费用使普通家庭难以承担。因此,尽快建立长期照护保险,才能在治疗和照料之间、在征服疾病和提高生命质量中找到平衡,弥补现有保险体系的缺陷和不足。
二、国内外长期照护保险实践经验及借鉴
由于我国的照护需求与医疗需求没有清晰边界,在没有建立长期照护保险的情况下,失能老人很容易以疾病治疗的方式住院治疗,造成过渡医疗的同时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不仅给家庭增加了陪护压力,而且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了支付压力。发达国家之所以将长期照护保险从医疗保险中分离出来,正是基于降低长期照护边际成本的考虑。
(一)国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模式比较
从世界范围来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保险型模式。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由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购买长期照护的服务和产品,在年老时从保险公司得到相应的长期照护服务或因接受长期照护而产生费用的给付。
第二,以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模式。德国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与其医疗保险制度相配套,不同医疗保险制度的参加者相应参加不同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其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覆盖了全民。日本还配套设置了护理救助制度,低收入群体以及无法加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群体的长期照护服务费用基本由护理救助制度提供。
第三,以瑞典等北欧诸国为代表的福利型模式。瑞典以老人的需求为导向,其照护费用80%以上来源于税收,还有部分费用来自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只有很少比例的照护费用来源于个人缴费,收费的比例只占所有费用的4%左右。
综上,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可以说是世界各国不同的社会保障理念使然。
(二)国内的探索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或多或少地对需要长期照护的人群提供了服务,比如民政系统对部分孤残人员,残联对部分残疾人士,工伤保险对伤残职工,医疗保险对失能患者等服务,但这些服务分散、有巨大漏缺。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和保障范围的不断扩大,长期照护已经成为完善全民医保制度的问题凸现出来。201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研究探索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鼓励、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迫于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现实压力,山东省青岛市、安徽省合肥市、黑龙江省等地已经开始探索,这是我国长期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从学术探讨到政策实践的重要标志,也为开展全国性政策研究提供了实践模型。
2012年7月,青岛市率先推出《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制度的意见(试行)》的正式实施细则,填补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空白。截至2015年1月,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已惠及参保失能老人2.5万余名,帮助6000多名老人走完了生命最后旅程。其基本模式是:护理保险制度覆盖所有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根据参保人的不同情况,主要有三种护理方式:一是入住定点护理机构接受长期医疗护理;二是居家接受医疗护理;三是入住二、三级定点医院接受医疗专护。护理保险试行期间,用人单位和个人不需另行缴费,财政根据基金使用情况给予补助。护理保险坚持低水平起步,合理确定筹资标准,并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适时调整。
2013年7月,合肥市公布了《合肥市五保供养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实施方案》,政府出资为五保老人购买商业护理保险,以缓解五保老人因疾病、意外伤害造成的个人经济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关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我国仅有少数保险公司开设这一险种,包括国泰康顺长期护理保险、中意附加老年重大疾病长期护理健康保险,以及友邦全佑一生“五合一”疾病保险(包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等。
(三)启示
老年人对长期照护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它在老年服务业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因此,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应对老龄化的最重要举措,可以从制度上解决失能老年人的医护和生活保障,让失能老人更有质量和尊严地生活。
自2005年中国商保公司推出第一款长期照护产品至今,购买者寥寥无几,其根本原因是保费高而一般百姓承受不起。同时,商保公司为规避风险,对参保者的健康状况严格筛查,病重者或已失能者都会被拒之门外。另外,居民的保险意识普遍薄弱,所以,单纯靠商业保险解决老年照护问题远远不够。
能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和福利政策来解决老年照护问题?珠海市的财政状况远不能跟北欧等高福利国家地区相比,因此长期照护难题也不可能单靠政府财政来解决。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借鉴德国、日本等国经验,建立低成本、强制性的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同时,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和扶持商业照护保险的发展,形成多层次的老年照护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的优势在于,普遍性和保障性可以为更多有照护需求的民众提供低成本的基本保障;强制性能够将保险意识薄弱的民众也纳入保障范围;非营利性可以降低基金筹集的成本,提高使用效率。扶持发展商业照护保险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照护需求,有效节省政府资源,使其集中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探索建立珠海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的对策和思路
珠海市作为“中国最宜居城市”、“201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对失能老人进行持续有效照护,是文明幸福城市的有力体现。解决珠海市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从建立长期照护资金保障体系、多层次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形成积极的应对机制,努力构建符合珠海市市情的长期照护保障服务体系。
(一)尽快建立长期照护保险资金保障体系
1.构建灵活的资金筹集机制
长期护理费用支出规模庞大,单纯依赖个人力量会造成市场失灵,而单靠政府的大量财政投入,会造成珠海市财政收支困难。因此,珠海市应建立长期护理费用的多渠道融资机制,整合行政、从业者及社会资源,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多主体分担。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
2.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专项基金
明确政府的筹资责任,可学习借鉴青岛市的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之外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统筹建立失能老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基金,将现政府有关部门用于长期照护的相关费用,包括社保、民政、残联、卫计等,统筹形成专项失能照护基金。财政资源应优先支持最需要帮助的失能老人及其家庭,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设计不同等级的照护服务补贴标准。
(二)加快建立多层次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1.落实“以居家护理为基础”
从筹资上鼓励对居家服务的利用,对家庭护理员和失能老人的家庭成员提供培训,并采取支持性政策鼓励和支持家庭成员护理老人。
2.大力推动社区照护的功能创新
将老年人社区照护体系建设作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密切协调民政、财政、卫生等各个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结合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好功能齐全的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构建完善的老年照护支持网络。
3.凸显护理型老人照护机构的专业优势
作为“补充”的机构养老,应突出其护理重症失能老人的医疗和专业服务优势。强化养老设施建设管理效益和质量,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调整公办乡镇福利院功能定位,按照护理型养老要求进行改造和运营;同时加大对照料失能老人的民办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普通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护理型失能老人养护服务业务,给予不低于民营养老机构同等的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
4.加强照护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借助珠海市多层次、丰富的教育资源,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开办社区护理专业,增加护理专业在高考招生中的指标,培养高层次社区护理人才;将珠海市卫生学校发展成社区护理培训中心,让学生在中专毕业的基础上继续培训1~2年,直接获得社区护理执业大专证书;以珠海市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为依托,以全科医学教育为形式,培养医院内一大批大龄中年护士和热爱社区护理的护士,使她们尽快成为社区护理的骨干。合理规划照护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为构建长期照护体系储备和输送人力资源。
我去的时候,养老院正在做装修改造,说是装修,就是把墙体翻翻新。如果要更换一些更好的设备,看到一份清单,大约需要140万。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的数据,2012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94亿人,预计今年将突破2亿,2034年将突破4亿。4亿的老人,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庞大却又必须面对的数字,这数字后面蕴藏的是巨大的社会危机。虽然,有关部门携手专家说现在中国养老是“一床难求”,养老需求的床位比是每千人21.5张床位,蕴藏着巨大的服务机遇,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很多“高级”养老院床位空闲。虽然,这些“高级”的养老院并不真正的“高级”,除了铺了地毯、房间大一些,并无针对老人生活与活动的特别设计。这样的机构,一月的住宿费用大约要2000多块,不要说农村的老人,就算是城市里领社保的退休工人也不能承担这样的生活成本。
前些天,国家说要开放养老市场,支持社会力量办养老,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前者我能够理解,脏活、累活、苦活、不赚钱的活就让老百姓来做,这属于拉动内需。后者,让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等于是鱼翅燕窝吃完了,让外国人来收拾残局,这实在是一个不靠谱的、一厢情愿的决定。
养老服务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是一个体现社会道德水平高低的行业。鼓励社会力量和外资办养老,我不认为这是中国养老服务的新生,而是悲哀。
传统的家庭互助式“养儿防老”被计划生育政策搞垮了,而新的社会化养老模式还处在模糊的混沌期。我讲这个话不是说现在养老服务业的人员不行,而是政府的投入和对社会资源的监管不行。明明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为了生存、为了赚钱,他们披着养老的马甲去做了房地产。专家说市场是个宝,不过“养老服务”如果以市场化为主体,中国就会成为一个让全世界笑话的“活宝”。
养老的社会化,无论如何离不开社会互助平台的支持,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政府的责任是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养老互助机制。以日本为例,真正商业化、以营利为目标的养老机构也就占整个社会养老服务的10%左右的市场份额,剩余的基本是由非营利组织为社会提供基本养老服务。而即便是这10%的富裕老人,他们在享受营利性养老服务的时候,政府也要把他们基本养老护理的服务费用支付到营利性养老机构。
如果没有政府的统筹规划、投入和支持,养老服务市场化对于中国富有与贫困的老人来说,一样都存在潜在的问题。也许富有的老人会说,我可以选择收费高昂的养老院或者请私家看护。而当下的中国,连一个专门培训老人护理的教育机构都没有。所谓“高级”的养老机构对老人的生活需求也缺乏真正的了解。对于老人而言,有尊严的养老生活,除了对物资条件的要求,还有更多精神上的需求。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模式、就业及人口政策等提出了严峻挑战,积极应对老龄化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化服务事业和产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指出,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十及历次全会精神表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化作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特征,如何有效应对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学术界、政府相关部门及各级智库均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探讨,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其中,“人口红利”衰竭、“未富先老”等观点以及如何调整完善我们现行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一度成为学界争论关注的焦点,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政府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解决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国家老龄委的预测,2013-2021年是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届时将年均增加700万老人;2022-2030年是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届时将年均增加1 260万老人,接近当前的2倍;204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严峻态势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有效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积极的老龄化社会政策。“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有效应对老龄化带给我们的诸多挑战,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是一个巨大考验。
二、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老年人口数量庞大,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等弱势老年人口增长较快,照料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大
根据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亿,占总人口的10.5%,其中2.22亿的老龄人口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此外,高龄老年人口以年均增长100万的态势上升到2 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增长到3 500万;我国老年人口慢性病平均患病率为74.80%,目前有1.4亿的老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部分大城市老年人空巢率高达70%,①慢性病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规模持续上升,均已突破1亿大关。“银发潮”不仅对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严峻挑战,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等诸多方面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增速全球第一
从人口增速来看,我国已属于人口增速最慢的国家之一。“六普”数据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66亿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 390万人,增长5.83%。平均每年增加73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8%。我国已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阶段,人口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如今我国人口的增速已非常缓慢,如果低生育水平持续下降至2027年,我国人口将转为负增长。而从老年人口的数量和速度发展来看,我国已居全球之最。根据中国老龄委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等方面的预测,到2025年前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4%左右,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时,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36.5%,高于美国等大部分发达国家。也就是说,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算起,西方发达国家经历的上百年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而我国也许将仅用25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如此迅猛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对我国政府的财政投入能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其他相关政策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
(三)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应对老龄化的能力建设受到极大制约
一个国家应对老龄化的能力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情况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 000-10 000美元或更高水平,而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1 000美元。也就是说,我国是在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较低阶段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所以,“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非常突出。未富先老的国情,使得我们面临着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保障水平不高、养老事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应对老龄化的能力建设迫切需要我国加快构建科学系统完善的社会政策体系予以支撑。
(四)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养老问题十分突出
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总体呈现出城乡倒置的现象,即农村老龄化程度更高。“六普”及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出两个百分点,即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远高于城镇。农村地区的失能比例高于城镇地区,整体上城市老年人口中生活失能的比例为2.45%,而农村老年人口失能比例则高达3.32%。此外,由于农村老人普遍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养老保险金领取的水平还较低,导致老年贫困问题尤为突出。同时,农村老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往往得不到来自家庭或社会的有效服务和照料,部分老人患严重疾病或丧失生活能力得不到及时治疗,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五)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对人们的生育意识和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控制我国人口数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家庭规模呈现日趋小型化趋势,“四二一”结构模式的家庭日益普遍。家庭规模小型化直接导致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家庭传统代际支持的能力逐步削弱,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着如何加强和创新的问题。
三、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及机遇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在改变人口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导致适龄劳动人口大量减少。此外,对我国传统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发展模式带来较大影响,倒逼我国的产业结构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第二,挑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及健康管理体系。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中有近4 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老年人口慢性病平均患病率为74.80%,有1.4亿的老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由于医疗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衡,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保障,对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课题。
第三,养老服务模式的挑战。老年人不仅需要得到生活照料,还需要得到精神慰藉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传统养老模式和理念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
第四,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老年人的公共支出急剧增长,尤其是养老、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压力越来越大。此外,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也导致对养老服务需求大幅攀升,养老服务供给的压力与日俱增。“十三五”时期,能否为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做好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准备并保持长期精算平衡,能否为老年人医疗养老服务需求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是我国将要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
第五,对人口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挑战。迅猛发展的人口老龄化态势,使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目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目前,这一状况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这对我国的人口均衡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提出了新课题。目前,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已开始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十三五”时期,如何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适时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等,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保障国家人口安全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当然,人口老龄化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人口老龄化将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老龄产业也被称为“银色产业”,“银色浪潮”的到来,使得老年群体的衣、食、住、行、乐、医等各方面需求快速增加,只有大力发展以老年服务业为主导的老龄产业,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口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老年服务业的大发展,相应地也会提升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变现有的就业结构,进而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实施应对老龄化的社会政策的对策建议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态势,我国政府坚持民生导向,不断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及其他各项社会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十三五”时期,要有效应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态势,不仅需要加强现有社会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更需要对一系列事关民生的社会政策予以创新,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构建以社会救助为保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以企业(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目前,必须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优化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当前,要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养老保障水平,建立综合考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等主要因素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有序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替代率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鼓励个人建立储蓄性养老保险,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整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二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通过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急难救助等救助制度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必要帮扶。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将医疗护理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支持建立以社区医疗机构和护理院(站)为依托的基层医疗护理体系;探索社会化养老模式,打破城镇公办养老福利院与农村敬老院城乡分割现状,使老年福利事业的公共资源在城乡间能够得到均衡配置。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高龄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并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完善失独家庭救助政策,加大对失独家庭的经济救助和精神慰藉。
三是推进基金投资运营。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平衡进行精算预测。探索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在确保当期养老金发放和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
四是提升商业保险的供给和服务能力。第一,支持商业保险机构针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需求开发各类适老保险产品,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第二,推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以出资新建等方式新办医疗机构等健康服务机构,完善健康保险有关税收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
(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
应对老龄化既要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又要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及相应的健康需求也有差别,需要差别对待,要依据不同的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做出多种制度安排,满足不同要求。基层医疗机构要针对社区的重点人群,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有特殊困难家庭的老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建设家庭病床,进行社区护理,开展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基本服务。推进在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医护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并着重在一、二级医院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需要进一步探索服务内容、项目、收费标准等,把服务内容和流程规范化,使无论是机构助养,还是在家养老的老年人,都能够便捷地获得服务,对于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要纳入医保支付的范围,实现医养结合的目标。
(三)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加快养老产业发展
一是加大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支持力度,合理发展养老机构。首先,要重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我国老年人口普遍认可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养老模式,近年来,一些地方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同于养老机构建设,导致很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得不到合适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各地迫切需要完善居家养老的服务系统,加大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场所以及适老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投入,提高我国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稳步发展机构养老,弱化养老机构床位数考核,注重服务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同时,要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其次,拓展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空间。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房屋,采取政府、集体、社会和个人出资的办法,建立小型老年居住生活区、小型托老所和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有闲置学校、卫生院等资源的,鼓励支持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建设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的老年互助养老院;没有闲置资源的,可将村委会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建设,也可以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建设农村幸福院、老年饭桌。同时也可以整合危房改造资金,采取个人拿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建设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的互助养老院,解决目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现实生活困境。
吃饭问题: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生活
法律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国家根据经济发展以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适时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短短3年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均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与此前建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道,为百姓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
修改后的法律对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给予特别关注。法律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国家人口计生委数据显示,为了扶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2004年以来,我国对农村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的老年人每月给予一定奖励,“十二五”期间这项措施将惠及城市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的老年人。
疾病风险:长期护理保障逐步开展
目前我国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3300多万。据预测,到2050年,失能老年人将近1亿,同时还将有7900多万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他们将面临突出的护理问题。
为有效应对老年人可能面临的失能风险,法律规定,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法律还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
服务需求: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法律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法律还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在养老服务管理方面,法律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规范养老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
住行方便: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环境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环境,修改后的法律对国家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认为,法律设立“宜居环境”专章,旨在着力解决老年人的住和行的问题。
“大多数现有城乡建设规划都是按照年轻社会的要求设计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老年,这些基础设施成了问题设施,如很多城市六七层楼的居民楼房没有电梯,亟须通过适老改造工程等措施,为老年人创造无障碍居住环境。”党俊武说。
社会参与: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法律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戴先生87岁的老母亲患严重老慢支,照料母亲一度成为兄弟姐妹难以支撑的重任。戴先生道出苦水:“请保姆每月三千多,老人身体不舒服还要送医院,睡急诊间,一年折腾几次,全家都筋疲力尽。”听闻上海天伦医院开出老年护理床位,戴先生将母亲送进来。一年多时间,家属尝到了医养结合甜头:老人稍有不适,医务人员就在身边,费用也省去不少。戴先生还算了一笔账,这里有医保,医药费用自负8%-10%,外加护理费、床位费、餐饮费,老人每月支出2300元左右,比请个保姆还便宜。现在他们全家都轻松了。
老年科主任潘承栋介绍,100张床位中,护理对象的平均年龄高达82岁,其中80至89岁更是占了72%。他们大多患有脑瘫、中风、老年痴呆等慢性疾病,有的重病手术后丧失自理能力,专业护理康复解决了家属的燃眉之急。
服务模式各有千秋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政府试点、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各地基本成形的医养结合模式有:
医养结合进社区。例如上海市在中心城区推行全科医生巡诊制,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资源辐射辖区内的养老院。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或由医疗机构定期派团队上门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或派团队长期进驻养老机构。例如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中心敬老院的内设医疗机构,通过当地政府协调,由宝塔区人民医院派驻医生和护士,定期轮换。南京市秦淮区欢乐时光老年公寓与社区医院结合,配备了2名医生、1名公共卫生医师和2名护师,老人可以像串门一样到社区医院刷卡看病。苏州颐家乐园日托所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全科医生每天坐堂会诊,除了健康咨询、量血压、测血糖、推拿等基本医疗服务外,还推出动态血压测量,远程监控老人的血压波动情况。据悉,家庭医生工作室目前已为41位入托老人建立了健康信息档案。
养老机构自行投资建设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疗团队运营。例如天津天同医养院在创办之初,同时创办了天同医院,还可以对外提供医疗服务。去年成立的全国首个民资建设的营利性“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列为“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试点项目”。无锡市政府不仅给予最高10万元补贴鼓励养老院自办医务室,养老机构医务室还可以申请将门诊服务纳入医保。
医疗机构直接经营养老机构或开设养老专护病房。例如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投资1.2亿元,建设君莲养老服务中心;青岛市11家公立医院设立专护病房,由政府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社会资本与地产商合作,配套健康服务进园区。如蓝卡健康集团推出的“蓝卡健康模式”等。
大数据渗入养老服务
企业永远是创新的主体,在养老产业里也不例外。据了解,“恭和苑”在入住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基础上,与医院合作科研项目,在老年人肌少症、防跌倒、糖尿病等老年人慢性病防治上提供大量数据和案例,将成果应用于慢性病防治。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养老产业正在走向信息化。“恭和苑”正探索将养老机构内及附近社区老年健康档案上传至“云端”,为机构内的老人、周边社区和家庭提供日常生活管理、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紧急救助等服务。
天同医养院院长张诺诺介绍,该院大部分是失能、半失能老人。通过“医养结合”,老人除享受到小病不出院、大病不离床的便捷医疗服务外,同时每位住养老人根据住养区域划分配有自己的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责任医生为住养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常见病诊断治疗等长期服务,并借助“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对慢性病人和康复期病人主动追踪观察。
“天同医养院正在重点研究大健康数据管理,掌握老人基础数值,把握老人即时情况,过滤老人健康值和不健康值,并将其反映给主治医生,对老人健康状况做到提前预知。”张诺诺说。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以虚拟通信平台为桥梁,提供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基础服务,在此基础上提供家庭病房等延伸服务。如果家庭不能照顾或居家养老进入家庭后仍然不能满足老人需求的,可以入住像天同医养院这样的专业养老机构。因此,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无缝对接”的核心在于掌握老年人的基础信息。
医养推行阻力大
“医养结合”旨在鼓励更多专业医护资源进入养老领域,填补养老与医疗之间的空白。但在许多地区积极探索的背后,各种模式的推广其实都面临各种技术难点。
南京推广的医养合作,实际操作并不容易。“刚开始周围居民反对,怕老人太多,影响他们正常看病,经过多次协调,居民慢慢理解了。”南京市秦淮区时光欢乐老年公寓院长解定兰现在还有担心,对于急重症,社区医院的医疗设施和装备跟不上,仍需要大医院支持。
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的难度很大。“目前,南京养老机构已达280家,但内设医务室的很少。”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军说,内设诊室,养老院必须达到卫生部门规定的一系列标准,涉及医护配备数量、资质、诊所面积、设备等。“很多养老院往往卡在招不到具有资质的医生、护士上,原因很简单,一般养老院医务室服务的都是老年人,医护人员的收入要用养老院的收入来弥补,很难超过社会医疗机构。”无锡蓝天护理院负责人万常旗说。
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反映,即使愿意追加投入开办医疗机构,也批不下来。也有不少老年人家属反映,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可能面临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或者单次住院报销额度不够的问题。
北京寸草春晖养老院负责人王小龙说,北京仅有1/10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能对接医保,且基本上以公立养老机构为主。
天津天同医养院院长张诺诺介绍,该院入住的600位老人,75%以上是失能、半失能者。按照医保的分配额度,平均每个月,只有约20位老人可以获得住院报销,一部分老人需要住院时只能转院。
与此同时,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支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王小龙说,寸草春晖养老院附近的医院有10多家,自己全部跑遍了,没有一家医院愿意签约。
北京市某三级医疗机构一位副院长说,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投入养老服务并不容易。如果医院开办养老机构,要聘请更多的护理人员,但人力成本高,收费标准却提不上去。如果把医护团队定期派到社区或养老机构,工作经费从哪里来?
上海天伦医院也遇到了“叫好但硬撑”的尴尬境地。业内人士透露,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上海市民政部门鼓励新增养老床位,每张床位补贴1万元,区县则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增加补贴,虹口区一张养老床位的补贴合计达3万元。然而,医疗机构内的养老护理床位,民政部门补贴“吃不到”,卫生部门补贴也没有。两头靠不到,这也是部分医院不愿尝试医养结合的症结所在。天伦医院一次性改造老年护理床位硬件费用约为100多万、每年医务人员的支出也起码几十万……支出数目不小、经济回报几无,眼下只能靠医院自己承担。如此下去,长远发展面临困难。
青松居家康复护理机构创始人王燕妮坦言,目前在北京探索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进展不是很顺利,原因之一就是无偿的劳动使社区医生缺乏积极性。
来源:《解放日报》、《健康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中老年时报》、新华社
【小结】
无高差地面、无障碍通道、走廊扶手、随处可见的休息座椅,完备的中央供氧系统、营养美味的餐点、健康舒适的娱乐生活、绿意盎然的露天花园……这是一家养老院的设计和呈现。当《小康》记者第一次踏入,乍一看仿佛进入了年轻人的自由空间,但它处处体现着充分以长者为中心的适老化建设理念。
这家乐善居颐养院,位于珠三角佛山顺德区,是广意医疗养生科技旗下,佛山首家医养结合的高级养老品牌,致力于服务半自理、不能自理和失智的长者。医养结合的模式关注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生理机能恢复,临终关怀的服务让弥留老人有尊严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人口老龄化加速,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养老服务中心的需求不断增加。今年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谈到要加强养老机构的建设,放开养老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全产业链布局的健康养老新模式也成为养老市场一大热点。乐善居颐养院便是致力于养老领域医养模式的一个样本。
“医养结合”的医疗背景和市场刚需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能够满足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医疗与养老多重需求,是一种创新型的养老模式。
乐善居颐养院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依托于临近的新容奇医院,为长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康复和心理关怀服务。设计床位130张。五星级酒店式装修、配套齐全的监护设施和康复设备、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
这种模式如何探索得来?原新容奇医院业务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乐善居颐养院院长陈亚利接受《小康》记者采访谈到,2013年规划做养老院时,通过对国内养老院大量的市场调查,他们发现当时的现实是,养老院床位基本满负荷,供不应求,提供的是一种低端的服务,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养老,而不愿接受不能自理的L者。
“我们做了市场调查后,觉得这些不能自理的老人是刚需,他们在人生最后阶段是很无助很无奈的,这块我们可以做点事情。第一我们有这个能力,医疗背景,抢救重危病人的能力;第二,我们有这个客观条件,跟医院挨这么近;第三,市场的刚需。所以我们就定位在医养结合的模式上。”陈亚利说。
温暖:“主动相助、用心服务”
参观乐善居的过程中,《小康》记者偶遇前去洗浴的82岁杨婆婆。她入住乐善居两个多月, 刚来时下肢截瘫,大小便失禁,辗转了2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不见好转。来到乐善居后,经验丰富的陈亚利院长仔细询问病情后当即判断,杨婆婆突发的严重病情不是外院专家诊断的“腰肌劳损”。陈院长马上联系了新容奇医院的骨科主任会诊,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手术。术后又转回乐善居进一步调理。
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杨婆婆的病情一天天好转了起来。而今,杨婆婆已经能站起来做康复锻炼,她对乐善居的服务赞不绝口:“多亏了她们呀,我现在已经好了很多啦。这里环境很好,医生护士很贴心,还安慰我慢慢来。”一旁陈亚利抚弄着杨婆婆的头发微笑着说:“你看,杨婆婆的头发也开始变黑了!” 乐善居通过全体工作人员“主动相助,用心服务”,让长者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原来,有这么神奇的现象:来乐善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人,待一个月以上头发开始变黑,一年以上头发全黑。“开始很奇怪,怎么一来就变黑?后来左看右看这个开始变黑那个也在变黑。我们没有做过深入研究,究竟哪个因素占了主导。”但陈亚利坚定地认为,除了环境好、心情好,“营养是一大亮点”。
乐善居非常注重营养,每天采购新鲜食材,每顿三菜一汤一周不重样,荤素搭配,果蔬搭配,粗粮搭配。“老人用餐时间规矩,食量都有看护,如果中间需要加餐,我们冰箱随时都备有不同口味的包子点心。”陈亚利说,“正常情况下软饭硬饭粥都有,过节时候会包粽子煮汤圆。”
“红烧肉、花生焖猪脚,理论上对他们不太好,但一周给他们吃一次,也就吃两三口,让他们有个盼头。”除了每周都不重样,餐饮还随着季节而变化。包括鼻饲那块,把饭菜弄在一起搅拌,注重营养搭配。
《小康》记者了解到,院长陈亚利带领着“八师”团队:内科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技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护理师、厨师和理发师,现有员工40人。他们为长者提供一站式的VIP服务,从生活护理到门诊、住院一条龙服务,从开药、取药到发药、打针,从鼻饲、导尿、褥疮换药到气管切开护理、气管镜吸痰,无创通气、心肺复苏现场急救,从康复治疗到心理关怀等等。
陈亚利告诉《小康》记者,乐善居旨在通过全体工作人员“主动相助、用心服务”,让长者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彻底解决了长者和家属的后顾之忧。
“仁爱”核心:有医疗,有专业,有爱心
来到乐善居露天花园,这是一个2000平米的顶层空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工作人员黄丹告诉《小康》记者,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早上八点多老人们吃完早餐吃完药,就会被推到这里进行活动。“伴着音乐做早操,让他们抛球,锻炼反映能力,很多长者进步很大。”
“我们的服务对象大部分是不能自理或是失智的长者,相比较身体状况要差一些,很丰富的娱乐活动他们没有能力来参与,但是会带他们做做基本锻炼。”黄丹介绍说,11点吃过午饭,老人们睡醒下午起来可自由活动,打打麻将,听听乐曲,或是推到训练室进行锻炼。
采访当日是母亲节前一天。李阿姨来到乐善居看望老人,她母亲是乐善居第一位入住的老人。“他们的服务非常贴心,我妈妈在这住直到过世,过世后他们还拉着她的手为她清洗换衣,过来祭拜。”基于这样的信任,李阿姨把妹妹的家婆也介绍进来疗养。
乐善居还通过建立服务监督体系和落实责任制护士管理,使长者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做到无缝隙管理,保障了各种医疗活动和生活护理措施的落实。医护人员与长者家属建立微信平台,每天汇报长者的状况,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一年来没有一起医疗纠纷发生。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
在我看来,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不但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而且有利于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可谓一举双得。
我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考验。截至2009年底,我国老年人已达1.67亿,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尤其一些高龄、独居、失能的老年人养老困难现象突出,老年生活无法得到应有保障,“空巢”引发的老年人身心问题和疾病增多。
据了解,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在家庭养老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推进社会化养老,由社会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对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而言,如果政府不采取补贴措施,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会养老服务将是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