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肢体残疾人的康复指导
时间:2023-12-11 10:05: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肢体残疾人的康复指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工程意义
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我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关键步骤,是一件涉及范围广、受益人群大、社会效益好的实事好事。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实施好,确保工程目标顺利完成。
二、工程目标
年,为60名病程三个月以内的贫困肢体残疾人提供在区级以上(含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一个疗程(三个月)的免费康复治疗,有效率达到85%以上;为145名病程在一年以内的贫困肢体残疾人提供在镇(街道)、村(社区)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免费康复治疗一年,有效率达到80%以上;为9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配发急需适用的基本辅助器具;受助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家属(亲友)培训率达到100%,家属(亲友)对康复治疗知情满意度达到90%以上;建立符合标准的成年肢体残疾人康复治疗机构和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人员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满足辖区内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年按照本方案要求继续实施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逐步建立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机制,形成“社区康复、家庭康复”的服务体系和长效保障机制,实现“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
三、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康复救助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关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残联:建立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制度及区、镇(街道)、村三级康复救助工作网络;负责贫困肢体残疾人的组织、宣传、发动和贫困状况调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选择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负责确定救助对象和初筛阶段的组织协调;做好统计上报工作,收集并反馈康复效果和质量;负责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具体使用。
卫生部门:做好贫困肢体残疾人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建设和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审定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资格,确认康复治疗技术人员资格;把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和服务工作情况列入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的校验审查内容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指导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安排实施康复治疗;广泛宣传康复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康复意识。
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配套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补助资金每半年拨付一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治疗项目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纳入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支付范围,保证医疗保障及时到位。
民政部门:以基层社区为平台,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配合卫生、残联等部门将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相关政策宣传进社区、到家庭;对贫困肢体残疾人按规定实施生活救助;对救助结束的符合条件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做好城乡医疗救助与城镇医保及新农合制度的衔接。
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区、镇(街道)两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要成立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领导小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做好对下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期专业技术培训班,免费接受下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进修实习;各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制定优惠减免办法,设有足够的康复训练场地,配备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制作康复知识宣传长廊和明显的宣传标语,为受助肢体残疾人建立康复治疗档案,做好医保报销结算、费用返还、回访跟踪服务、数据统计、资料收集、信息上报和康复知识普及等工作。
新闻单位: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进行全方位报道,做好对开展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重要意义和成果的宣传,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确定定点康复治疗机构
申报区级以上(含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须为二级以上医院,申报区级以下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须为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康复站、民办医院等正规医疗机构。区残联、区卫生局将对申报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医疗单位的医保报销资质、康复治疗技术人员资格、设备状况、技术力量等内容逐一审查,符合标准报市残联、市卫生局认定。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并纳入工程救助范围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在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按照不低于60%的比例进行医疗报销,按照规定报销后仍不足的,区级以上(含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免费康复救助补助标准为3000元/人(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理疗、推拿、针灸、器械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纳入医保或新农合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区级以下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免费康复救助补助标准为200元/人;配发基本辅助器具的费用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0%的比例进行报销,报销后救助补助标准为200元/人(不足200元的按实际差额进行补助)。市、区两级财政将对贫困肢体残疾人医疗报销后的康复救助补助经费予以适当补助。
(三)健全服务网络
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要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对各基层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康复门诊,村(社区)要配有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各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康复档案及各项工作管理制度,规范康复治疗项目和工作程序,实行跟踪随访制度。
(四)规范救助流程
1.申请。由贫困肢体残疾人本人或其家属向户籍所在地镇(街道)残联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残疾人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明、村(社区)出具的低收入证明、区级以上医院病历(疾病诊断证明)、医保证及复印件并填写统一印发的《市暨区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申请审批表》。
2.镇(街道)初审。对申请人的相关材料进行调查核实,无异议后签署意见,并将《申请审批表》及“疾病诊断证明”、“贫困状况证明”、残疾人证、医保证明等复印件统一上报区残联。
3.复审。区残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申请审批表》等相关材料进行复审,符合救助标准的签署意见后存档备案。对需转诊到市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由区残联出具转诊意见,经所参加的医疗保险机构同意,报市残联审批。
4.康复救助。贫困肢体残疾人凭“救助卡”到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区级以上(含区级)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每天的康复治疗不少于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针灸、拔罐、推拿、理疗等项目的4节课,每月不少于22天康复天数;区级以下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每年的康复治疗不少于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针灸、拔罐、推拿、理疗等项目的270节课。
5.费用结算。救助任务完成后,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报销支付部分,由定点康复治疗机构与相应医保部门进行结算;报销后的补助部分由受助对象进入定点康复治疗机构时先行垫付,救助结束后,由区残联汇总情况,经区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领导小组检查合格后,由财政直接拨付至定点康复治疗机构,定点康复治疗机构负责将垫付费用返还给救助对象。
五、有关要求
(一)统一工作时限
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完成下发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和定点康复治疗机构的申报、确定以及救助卡发放等工作,正式实施免费康复救助;月上旬,全区统一组织终期评估,月下旬迎接全市终期评估。
(二)强化督导检查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调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进工作落实。月初,各镇(街道)按照方案认真进行自查,形成书面报告,报区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做好工作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像等)的收集和整理。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由残疾人申请、残联审核、民政审批,发放给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残疾人的专项补贴,主要对象为低保对象残疾人。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由残疾人申请、残联审核、民政审批,发放给符合条件、有额外长期照护支出的残疾人的专项补贴,主要对象为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
其他残疾人补贴:为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所实施的项目、提供的服务相关的补贴,具体包括:
扶残助学补贴:残联为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的助学补贴。
就业创业扶持: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残联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与残疾人结对帮扶、给予残疾人创业扶持补贴等帮扶措施。
保险代缴政府、部门及残联针对残疾人贫困户代缴基本医疗、最低档次养老保险参保费用,购买补充商业保险的行为。
扶持发展生产:残联组织或残联委托第三方组织开展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为残疾人发放种苗、种子、农药、化肥、农机,提品销售、贷款贴息等生产帮扶活动。
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残联为拥有符合条件的机动轮椅车的肢体残疾人发放的补贴。
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残联为16周岁以上、不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程度为一级或二级的建档立卡残疾人提供的生活照料服务,包括现金发放形式居家照护,购买服务形式的居家照护、邻里照护服务、日间照料机构托养服务,敬老院、乡镇卫生院、托养机构等社会福利机构提供的集中照护服务,送精神康复医院住院治疗服务。
依据《__市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办法》,__区下发《关于开展__区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的通知》,标志着__区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实现全市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服务流程。
1、残疾少年儿童康复训练服务。继续为各类残疾儿童提供实现个性化、专业化康复服务。上半年共完成70名肢体残疾儿童、137名自闭症儿童、49名听力言语儿童和81名智力残疾儿童,共计338名残疾儿童的申请服务,申请人数较上年度增加5%。
2、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补贴服务。听力残疾少年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实行产品政府采购、定点医院植入手术与自行选购、责任自负相结合,自行选购补贴8.5万/人,极大的减轻患儿家庭负担,共3名儿童申请该项目。
3、人工耳蜗配件补贴服务。为保证植入手术后耳蜗的正常使用,按照5000元/人标准,补贴耳蜗配件的升级、调试及电池等配件更换等所需费用,共23人申请该项目。
4、保教费补贴服务。加强残疾儿童入读普通幼儿园的保教支持,为在幼儿园接受全日制康复教育的残疾儿童补贴5000元/人,共59名残疾儿童符合条件。
2015—2016年度__市福彩资助残疾少年儿童服务计划方案首次由区残联负责实施,为落实《__市2015年福彩金资助残疾少年儿童服务计划》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儿童康复状况,使广大残疾儿童真正落实“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的目标,推动和谐__建设和我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和实现。康复部在申请、评估、与各机构签订协议和转介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做好申请工作:2015年福彩金预报名共计344名儿童,按照文件要求共收到267份申请表, 4名儿童超龄,18名儿童迁出,54名儿童放弃。
2、做好评估工作:区审核通过儿童以分街道形式安排到__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残疾评估和预选康复机构为期2周。分为两批进行,第一批参加评估人数为229名;第二批新增评估人数为38名。
3、做好转介工作:根据评估结果:残联与康复机构联系签订协议,共计43家康复机构。残联网公示名单之后进行儿童转介手续,共转介儿童264名,其中肢体67名、精神80名、听力26名、言语4名和智力87名。
4、做好结算工作:依据合作协议和转介结果,完成43家康复机构经费结算,进一步保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顺利进行。
根据《__市残疾人家长培训学校工作方案》的要求,__区也积极探索,创建了自己的残疾人家长培训学校和街道培训室。
1、请__市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曹建国和__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王玉龙在__区残疾人家长培训学校开展脑瘫儿童和成人肢体残疾人的康复知识与理论培训,提高家长对相关康复的认识,掌握基本理论以更好的促进残疾人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脑瘫儿童康复知识的最新理念与应用、成人肢体康复的社区康复等。
2、结合残疾少年儿童康复项目启动仪式,邀请__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__、儿保科主任医生__,举办自闭症儿童家长培训班。专家讲解、现场问答交流、家属分享多种形式相结合,家长培训效果明显。
3、在__街道等开展残疾人心理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根残疾人身体状况,提出合适的建议。
根据《福彩公益金资助“社区康复中肢体残疾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服务”项目2014年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夯实并推广全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全面促进街道职康中心大力提升残疾人日常生活能力,使残疾人回归家庭后能最大独立地自理个人生活,最大程度地减轻家人照顾的压力,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康复部于针对去年享受日常生活能力的50名肢体残疾人,做好督导培训衔接工作。上半年完成
档案指导100人次,与市康复中心督导5次。继续推进《__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有序有效开展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辅助器具工作良性发展。
1、今年1-6月共收到辅具器具申请表177份,按照市残联要求完成评估转介适配工作,符合申请条件的有160人。上半年度共评估为94人,其中区配送a目录辅具74人次,100件辅具。通过有效的辅具配送,实现残疾人功能代偿,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2、为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建设,将辅助器具服务更贴近人性化,开展了上门服务,主要是为重度残疾人及年老,出门不便者提供上门评估服务,通过辅具适配评估工作人员上门辅具评估,不仅有效的精准适配合适的辅助器具,而且更好的普及宣传正确及保养辅具使用方法。上半年共上门17户。
3、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快速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避免出现人等物的现象,同时开展上门维修服务。市里定点巡回维修上半年共合计10人次。
4、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辅助器具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培训,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工作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精神。根据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工作流程,市残联组织开发了“__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信息系统”。康复部经过摸索,现在能熟练应运该系统,实现辅具服务全流程电子化管理。
1、为鼓励精神康复者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切实有效的帮助精神康复者融入社会,增强他们的体质和生活适应能力,并组队到香港参加第七届中华复康杯足球赛。
(1)为积极备战,康复部组织球队每周两次训练,并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2)带队参加中华复康杯足球赛,与来自台湾、澳门和香港的球队交流、学习,并取得季军的好成绩。
2、继续认真贯彻?__市精神残疾人服药管理和补贴实施方案?,康复部为将方案落到实处,采取了以下措施。
(1)理顺申请、服务流程。流程是整个方案的重点,也是精神残疾人服药管理和补贴顺利实施的关键。本着尽量减少精神残疾人负担的原则,康复部多次与慢病院协商并达成共识,结合方案中的规定,理顺了申请-评估-服药-体检-疗效评估流程。
(2)加大宣传力度,发现新需求。上半年共新增22名精神残疾人享受服药补贴服务。目前,__区登记服药管理和补贴的人数共401人,占成年精神残疾人的80%,排全市前列。但仍有部分精神残疾人未享受该服务,为此康复部动员街道、社区力量做到三个“尽量”,一是尽量保证新办证精神残疾人尽快得到服药补贴;二是尽量减少已享受服务的残疾人中断服药的现象;三是尽量动员有需求的残疾人申请该项服务。
康复部将工作重心沉到社区、家庭,在工作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完成评估、督导和满意度调查各项工作。
关键词:肢体残疾人;康复需求;社区服务
一、问题提出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但极易被他人忽视的一类群体。淮安市仅清河区便占有1.55万各类残疾人,由于清河区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残疾人工作目前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解决就业难、康复难、教育难、婚姻难等具体问题方面,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如何在此困难的局面下有效开展肢体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活动?这是目前社区服务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二、肢体残疾人康复需求现状
(一)个人基本情况
样本呈现男性与女性比例接近,50-70岁的人居多,已婚人数居多,退休人数居多以及文化程度偏低的普遍特点(见表1)。
1、家庭人口数
家庭人口数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7,平均数为3.2;与本人共同生活的人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7,平均数为3.33.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大部门都不是独自居住,绝大部分的家中都有其他成员同住,这个一方面调查对象可以得到照顾,另一方面如是家境不是很好的家庭的话生活会比较困难。
2、家庭年收入及主要生活来源
家庭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20人,占总数的32.7%;1-2万元的有16人,占总数的26.2%;2-3万元的有4人,占总数的6.6%;3-4万元的有13人,占总数的21.3%;4-5万元的有4人,占总数的6.6%;5万元以上的有4人,占总数的6.6%。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绝大部分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个人所得,其他的资助不是很多。
3、医疗保障情况
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38人,占总数的69.1%;享受农村合作医疗有9人,占总数的16.4%;有其他医疗保险的有2人,占总数的3.6%;费用完全自理的有2人,占总数的3.6%;其他的有4人,占总数的7.3%。结果表明,除4人外其他的调查对象都享有一些医疗保障,费用需完全自理的很少。
(二)残疾及康复情况
1、生活自理程度
完全自理的有21人,占总数的34.4%;需要他人部分帮助的有29人,占总数的47.5%;完全依赖他人的有11人,占总数的18%。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的生活需要他人部分帮助,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帮助的人数也较多。
2、致残原因
致残原因为遗传的有1人,占总数的1.6%;为先天的有9人,占总数的14.8%;为疾病的有31热,占总数的50.8%;为创伤或意外受伤的有18人,占总数的96.7%;有害环境的有1人,占总数的1.6%;原因不明的有1人,占总数的1.6%。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大部分的致残原因是疾病或创伤或意外受伤。其中有害环境的虽然只有1人,但是有害环境这个因素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3、个人康复愿望
在个人康复愿望中希望得到经济资助的有37人,占总数的61.7%;希望受到护理照顾的有9人,占总数的15%;希望获得工作的有6人,占总数的10%;希望受到安养的有4人,占总数的6.7%;希望学习技能的有2人,占总数的3.3%;无的有2人,占总数的3.3%。结果显示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希望得到经济资助,说明经济对于调查对象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康复需求
1、康复医疗
在康复医疗需求方面,希望医疗诊断的有28人,占总数的70%;希望医疗、康复护理的有12人,占总数的30%。结果表示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希望能够得到医疗诊断和医疗康复护理,而其他的康复医疗没有人希望,且还有21人没有康复医疗的需求。
2、心理服务、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其他需求
在心理服务方面,需要心理咨询的有3人,占总数的10.7%;其他的有25人,占总数的89.3%。在教育康复方面,其他需求的有7人。在职业康复方面,职业咨询的有5人,占总数的13.9%;职业培训的有4人,占总数的11.1%;职业指导的有3人,占总数的8.3%;职业再设计的有1人,占总数的2.8%;其他的有23人,占总数的63.9%。在其他需求方面,需要安养的有28人,占总数的53.8%;需要居家服务的有24人,占总数的46.2%。
三、康复需求问题解决——建立社区服务多中心供给制
(一)以社会工作组织为代表的民间组织介入社区服务
逐步实行社区服务与政府脱钩,交由专业社会工作者组成的社区组织承担。“社区助残”和“社区优抚”等工作,先行交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承担。面对区内各类群体,社区社会工作者要运用专业的方法,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服务,努力做到解决问题,培养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对社区的归属感。要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提升工作范围,孕育和培养更多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和其他非营利机构参与社区各类公益服务。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项目,如残疾人就业指导、就业培训潜能开发等,交由社会工作者有针对性地长效解决。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如残疾人日常照顾等工作,交给其他专门的非营利组织。
(二)社区服务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残疾人社区服务应由政府、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共同承担,政府担当主导作用。政府要处理好效率、公平、竞争、质量等多方面的问题。第一,清晰并明确服务内容。街道办事处及职能部门要全面梳理公共服务内容,逐步将决策咨询、标准制定、行业规范、资格认证等职能和相关工作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要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由政府“直接提供、直接管理”转变为“购买服务、实施监督”。第二,建立购买服务机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项目竞标。设立购买服务的指标平台,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以可靠的、合理的指标衡量、控制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所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绩效。第三,确保有一个以上的非营利组织或商业组织能够提供同类服务。为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营造竞争局面,以有竞争性的市场降低垄断形成的可能性,并产生节约的潜力。
(三)残疾人工作服务应深度探索立体结构
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开展助残服务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民营资本投入助残服务事业。以现开始的公益创投为示范点,通过贯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各项助残服务工作软硬件设施。针对社区肢体残疾人,积极探索 “一站式”助残服务管理系统,为残疾人设立日常服务、助餐服务、洗衣服务、日托服务、看病服务、救助服务、聊天服务等菜单式服务,实现助残服务的信息化、便捷化;依托社区卫生分中心进一步建立完善社区残疾人健康档案,通过深入推进助餐点全覆盖工作,拓展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功能,切实加强残疾人关爱结对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健全社区的助残服务立体网络。
参考文献
[1]马洪路.社区康复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级本土化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马洪路.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我们将努力让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住院可享受大病医疗救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扶贫方式,把帮助和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生产需要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渠道的残疾人扶贫资金投入方式,落实残疾人扶贫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贫措施,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1处以上。
积极开展贫困残疾人的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各项保障领域;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帮助落实“低保”“五保”等社会救济措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同时,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大病医疗难、子女入学难等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使城乡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得以落实。
二、进一步落实康复救助项目,促使残疾人康复
按照省、市残联康复任务的要求,围绕残疾人“康复一人,幸福全家,奉献社会”的目标,建立“泰祥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和“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委托康复中心对脑瘫、智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开展争创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为社区所有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大力推动社区康复工作,做好基层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抓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契机,研究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问题的解决办法,积极促使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使我社区的部分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医疗救助;继续开展肢体康复训练、低视力助配、聋儿语训康复、用品用具供应和麻风病治疗等工作;用品用具服务应进一步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三、做好残疾人教育和文体工作,促进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继续配合教育部门进一步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使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稳步提高。建立健全贫困残疾学生助学制度,为激励残疾学生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帮助贫困失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力量,围绕发展残疾人事业这个主题,针对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和生活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培育残疾人事业发展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做好“两刊”征订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文体生活。做好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和推荐工作。
四、加强社区残联规范化建设,增强为残疾人服务能力
切实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搞好干部培训,提高残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省、市要求,力争使我们泰祥社区残联建设达到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适应的工作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高效的运行机制,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经费保障,良好的社会形象”的目标。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作用,开展康复训练、就业服务、用品用具服务及文体娱乐活动,重视和发挥专门协会作用,使残疾人工作有人负责,把残疾人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进一步加强社区残疾人帮扶工作,规范管理,增强服务能力。重视残联信息网络建设,做好残疾人事业对外交流和统计工作。
一、残疾人医疗康复保障工作
1、全县残疾人参保率接近100%,人保、卫生、财政等部门,将城乡残疾人分别纳入了相应医疗保障范围,并出台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意见》、《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管理规定》以及《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文件对残疾人实施救助。
2、我县残疾儿童抢救性医疗康复项目、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人住院及长期服药、中风瘫痪、肢体残疾等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已经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3、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出台了我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将贫困及大病残疾人城乡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需支付的费用纳入救助范围,补贴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建立专项资金予以补贴。多方面争取经费用于残疾人康复工作;精防康复经费及配套经费到位。
4、认真完成各类康复业务工作,其中6岁以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141人,矫形器的适配25人,假肢装配15人,辅助器具适配及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480户,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50例,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300人,残疾人轮椅车配发400辆,康复救助项目全部保质、保量落实,部分康复项目超过下达任务数。
5、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我县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在“爱耳日”、“助残日”、“爱眼日”等节日举行相应的宣传和慰问活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传单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这样不仅增长了有关残疾人康复方面的知识,也让残疾人朋友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重视。
二、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1、组织管理网络: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了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财政预算及相关部门工作目标;康复工作办公室工作制度健全,定期召开协调会,共同实施康复业务指导与管理;各镇有专人负责残疾人康复工作;社区(村)配备有社区康复协调员。
2、技术指导网络:我县依靠民政、卫生、教育等资源设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小组,并发挥作用;各镇配备有1名以上社区康复指导员,并发挥作用。
3、训练与服务网络: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场地设施、科室设置等符合规范要求,为残疾人提供规范化康复服务;各镇卫生服务中心有设备齐全的残疾人康复室,面向辖区居民提供实用康复服务;规范普及社区康复服务,为出行不便、重症残疾人提供家庭康复训练指导服务;残疾人及其亲友康复服务满意率超过90%。
4、鼓励并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康复机构,2013年,在省、市残联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残联的积极争取下,我县两家民办康复机构分别获得了价值30万元的康复设备补助。在各项残疾人康复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承担残联项目的康复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支持,不定期对康复机构进行检查,对于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及时整改,保证残疾人康复训练的效果,同时也使我们康复机构更加规范和健全,做到服务:热情、温馨,疏导:科学、严谨,介绍:全面、到位,评估:客观、准确的总要求。
5、人才培养与储备和信息统计:制定与实施了我县的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县康复中心所有康复医师均是康复医学专业出身,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项康复的人才培养及培训,根据康复需要还自行选送有关人员到省级医院或康复机构进修,并定期对我县各镇康复协调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康复统计工作准确、详实、按时完成,康复信息及时上报。
三、开展康复工作取得的经验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为康复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资源整合充分,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明确,积极配合,为残疾人康复提供优质服务;三是财政大力支持,为康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四是搞好康复员的培训,为康复工作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五是真抓实干,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支持我县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经费来源渠道还比较单一;二是参加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及其家属对机构训练依赖性大,对家庭康复的重视不够,意识不强,因此康复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三是康复器材和用品用具老化、量少,满足不了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四是有些康复项目仅仅完成了上级下达任务数,与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相比覆盖面依然很窄。
2004年5月,金牛区政府出资建立了抚琴、茶店子两个脑瘫儿童社区康复指导站,并得到了挪威协力会(NMA)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康复指导站根据康复评估结果为每一个脑瘫儿童制定个别化的康复训练目标和康复训练计划。通过社区康复指导站与家庭康复相结合的康复训练模式,脑瘫儿童在康复员、家长、社区残疾人工作者等人员的协同下进行个别康复训练,对每一个儿童都制定了一套康复方案,针对特殊个案进行个别的康复安排,确保他们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和提高。
走入普通学校的赵杰小朋友,当初到金牛区康复站训练时,运动、语言及认知、生活自理功能都相对较差,经过个性化康复后,现已在白果林小学就读一年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生活学习完全能够自理。
赵杰刚进康复站时,站立时骨盆前倾,髋关节明显屈曲、内收,站立平衡等都比较差;抽象概念与对形状、大小、颜色、对应及空间和对比概念都比较欠缺;在就餐时有一定的就餐礼仪,但对筷子的使用不熟练,只能够部分完成穿脱衣裤及个人卫生动作。经过康复站的个性化系统训练后,他有了比较正常的功能活动,能够独立上学和融入学校环境,能够和老师同学正常交流,认知水平达到其年龄水平;生活完全自理,不需要别人的辅助。
在挪威援助方的支持及政府的重视下,金牛区脑瘫社区康复在不断进步和改变,截至现在,两站已有4名脑瘫儿童进入了普通幼儿园或学校。通过两站的努力,最大限度地使社区的脑瘫儿童得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
爱心开启心灵,关爱渗入家庭
金牛区抚琴街道金鱼社区50岁的高位截瘫患者侯大元,因妻子患有腰部疾病及夫妻都无职业,现今10岁女儿上小学,每月靠低保和专项补助生活,成了社区的特困户。
2005年7月,侯大元因长期卧床患上了褥疮,每天的医药费使这个本来就非常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就在最困难的时候,金牛区残联相关领导上门看望了侯大元,并咨询了他的病情。残联雷理事长还专门叮嘱残联专干说:“我们残疾人不能够因为经济困难而医不起病,我们得时时为残疾人着想。”当即给予了医疗救助款2000元人民币,朴实感人的话语激励着残联专干和残疾人。
然而2005年11月,祸不单行的侯大元因病情突然加重,导致生命垂危,家庭经济基础非常差的他,根本住不起医院。这时区残联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将绝望的侯大元送医院抢救治疗,在经医院诊断宣布要截去双下肢的情况下,侯大元还是放弃了治疗,回到了家中。残联的专干及时将情况汇报给了相关部门和领导,在残联领导的精心安排下,为侯大元制定了救助措施和康复方案。在医院医疗一段时间后,转回了社区进行康复,并请来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教授为他做专业的康复护理、理疗、药疗等康复治疗,经过两个多月的康复治疗,褥疮慢慢地好了,双脚也奇迹般地好起来了。现在,他一到社区活动时,总自豪地告诉别人说:“今天我能够出来活动,全靠区残联,是他们给我制定了长期康复训练计划,请来了康复医生为我治疗评估,送给了我轮椅。我也能像健全人一样享受生活了。”说话时他双眼充满晶莹的泪水,这是幸福的佐证。
自金牛区获得首批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以来,45个社区康复站每天都在努力为残疾人服务,从此,残疾人不再发愁为康复治疗而奔跑,为家庭经济基础差而烦恼了。
个性社区康复,实现人人享有
康复是残疾人的第一需求。为了唤起对生命的热情,让更多的残疾人重新走向社会,实现美好的创业梦想,金牛区西安路街道残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在人口相对集聚的地方,建立了街道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指导中心,在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指导站,与卫生部门实行了资源共享,共投入30多万元的资金,配备了专业的康复设施,为残疾人建立了康复训练个性化档案。一些残疾人在康复指导员(社区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指导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006年5月,58岁的肢体残疾人江龙明,本想在街道和社区的支持下,创办一个“社区废品回收服务站”,在创办前期工作还没有完全办好的情况下,突然感觉身体不适,6月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确诊为脑梗塞和高血压病三级(极高危)。通过一段时间的医院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8月,在社区残疾人工作者的帮助下,他来到了西安路街道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指导中心,经过康复指导员的初步评估:左侧上下肢有麻木症状,行走轻度摇摆,站立稳定性差,同时还伴有心理和中度构音障碍,建议到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进行康复训练治疗。随后,康复中心为他制定出一套个性化康复方案并马上开展实施康复训练。最后通过近7个月的医疗康复和社区康复的综合治疗,现在的龙江明在个人行走、生活自理、语言及心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相信只要坚持康复治疗,一定会重新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