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
时间:2023-12-11 10:04: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站;生猪;检疫;检验
中图分类号:S85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5-0045-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的水平也得到了飞速提升。在个人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以后,追求高水平的食品生产安全就成为了社会各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基层畜牧兽医站生猪的检疫检验工作就显得龙为重要。在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的限制,仍存在各种实际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1 基层畜牧兽医站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发展现状
生猪检疫检验工作在我国从建国之初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十年时间的发展历史。在几代技术检测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生猪检疫检验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作成效[1]。不仅大量疑难病症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且检测工作效率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实际检疫检验过程中仍旧存在技术人员个人能力低下、设备配备和人才储备量较少的问题,阻碍了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发展步伐。
2 提升生猪检疫检验人员工作效率的方法
2.1 强化基层动物检疫检验队伍的建设质量
想要将现代化的生猪检疫检验方式和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生猪检疫检验工作过程中,首先就要全面提升生猪检疫检验技术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基层生猪检疫检验部门的负责人应当定期开展相关的技术专题讲座及培训活动。针对生猪检疫检验过程中可以应用的实际技术操作手段,对技术人员开展专业知识讲座[2]。在必要时,还可以将实地考察和检疫检验实践操作作为培训或讲座开展的主要教学方式。让新入职的生猪检疫检验人员能够在正式任职之前亲身体验到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新入职工作人员、还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都要在日常工作中树立端正的认知观念,老员工要帮助新员工熟悉整个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操作流程。基层生猪检疫检验队伍的建设和强化,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适应生猪检疫检验的工作状态,对于提升整个基层检疫站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显著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2.2 建立健全生i检疫检验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构建,是能够实现生猪检疫检验工作优化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为更好地缓解基层畜牧兽医站生猪检疫检验应用型人才数量短缺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一定形式的协助检查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生猪检疫站内的负责人可以从动物检疫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中聘请一定数量的人员作为协助检疫人员,以分担一部分工作量。
与此同时,生猪检测站负责人还可以给予协检员一定的监督管理权限,当其发现生猪检疫检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时,可以对其进行监督和举报。在协检人员的监督下,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开展将呈现出透明化的发展趋势。所有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开展步骤,都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于优化基层检疫站生猪检疫检验工作开展的秩序和提升生猪检疫检验的质量有重要、积极的影响作用。当人员储备不足时,生猪检测站还可以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既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还能够缓解生猪检疫检验人员紧缺的局面[3]。
3 小结
总而言之,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开展,是保障猪肉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检疫人员真正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食品安全重任,才能在实际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摆正工作心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综合业务工作能力,最终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放心肉。
参考文献:
[1] 汤介兰.北京市生猪屠宰环节检疫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D屠宰厂为例[J].中国畜牧杂志,2016(12):74-77.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06-0109-02
东北农业大学化学实验课主要针对工科学生所设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实验课。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学生层次差距较大,实验内容设置单一,评价体系难以量化,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生缺乏课堂参与、讨论的机会,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理论知识上不求甚解,实验过程中,遇到特殊现象不主动分析原因,使学生养成被动接受,机械地完成实验内容。进入21世纪,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正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型转变,变革实验教学内容与重构大学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增强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相互沟通、团队相互协作的能力,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创立新的多元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大学化学实验课教学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由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教育转化。
一优化整合实验内容
传统的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内容设置顺序没有与学生相应理论课内容同步,并且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知识点重复、内容枯燥,有些实验内容数十年不变,教材体系明显不符合化学实验发展的特点,与高等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化开拓精神和自主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不相适应。大学化学实验主要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应从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水平出发,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注重个性化、兴趣化培养。所以我校在实验课开课时间略迟于理论课,在操作难度设置上采取阶梯式培养。依据“重基础,强能力,宽专业,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既要注重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又要吸收专业实验及科研课题的精华,突出现代化学实验的特点[1]。在实验内容方面上首先设置验证性试验,例如粗实验提纯、醋酸离解度测定验证性试验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拓展实验内容相应提高综合性实验和自行设计实验设置比例,综合性实验内容的选择要立足基础、贴近实际生产和生活、跟踪科技前沿、涉及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有效提高学生文献查阅、综合分析问题等素质。针对授课的对象层次不同,为了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设置了开放实验,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实验条件,实验内容为老师科研课题或课题相关方向,也可以是老师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课题,学生通过兴趣选择题目,通过课余时间查阅资料,选择实验仪器药品,确定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兴趣化进行实验,不仅能增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操作能力,激发创新意识[2],也为将来继续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1导学-助学-自学的学习模式根据调查将学生按性格、基础、专长等特点分组,采用2人小组,8人大组的分组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前预留结构性问题,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学生通过查询网上资源等方法更有效、快速的预习。鼓励对将进行的实验细节提出改进,通过组间讨论和教师的协助,对可行性改进方面,实际进行操作验证,这种预习模式能有效地通过预习增强对实验操作细节的了解,通过验证促进对实验内容和原理的理解。而且用小组为单位探讨回答老师课前预留的问题,渐进地实施“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消极和焦虑情绪,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效能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课堂上教师首先应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问题和发表见解的时间。引导和协助学生完成实验,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选取适合的实验,采用师生互换角色教学模式,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组内根据学生性格、专长选择收集资料、总结观点、课堂展示等分工,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开展组内讨论,增强学生之间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此期间,适当地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养成“想问、敢问、好问、会问”的习惯[3],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质疑精神及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课堂上成果展示,组间讨论交流,有利于知识体系深入化、系统化、完整化。2.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学习工具逐渐智能化,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沟通无极限、无时限,构建多维网络立体信息交流平台是大势所趋,沟通平台以QQ群和微信群为主要的联系承载方式,真正的实现了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缝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逐渐提高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程重点和难点知识讲解的实效,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完善实验成绩评价体系
目前实验课成绩评价很难量化,实验课成绩评定一直是实验教学过程的难点。现在教师大多对学生实验课成绩评定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等。但实验课成绩应当体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创新精神、进步程度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客观评价。所以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科学、完善、公正的化学实验成绩评定体系,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改变实验操作细节提高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我校主要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团队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记录,构建大学化学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考评体系。教学考评体系力求实现全面性、开放性、公平性的评价标准。具体考察点见表1[4]。1形成性评价考核教师普遍都是通过课前提问形式来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但课前提问只针对少部分的学生,学生会心存侥幸不重视预习,我校主要通过预习报告来检验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这种形式具有普遍性,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出改进实验操作细节的建议检验预习情况。2实验基本操作能力考核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等基本操作及典型有机化学合成装置的搭制用操作考核制来检验,对学生逐个进行考核打分,既可以量化学生成绩,又起到了督促学生规范化基本操作的作用。3综合素质考核综合设计性实验考查,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取测定方法,根据所得数据分析数据的可靠性。有效地体现出学生独立应对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总结写作的水平。4化学实验理论知识考核为了弥补实验考核及课堂上无法体现的操作之外其他相关知识点,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制作了化学实验网上考试系统。利用自主开发的网上实验考试系统进行实验理论知识考核。学生通过考试系统可随机抽取客观题,由计算机系统直接批阅,主观题教师在线批阅试卷。系统根据班级章节题型难易度进行统计分析,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5]。总之,培养创新的实验人才是现代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是完成目标的有效途径。大学化学实验课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多样化,完善试验考核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培英.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40-142.
[2]许晶,白靖文,徐宝荣,徐雅琴,邢志勇.深化分析化学实验改革,培养农业拔尖人才[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3):52-54.
[3]孙爱民,孙亚维,刘英,陈龙华.PBL教学法与教师角色转变[J].南方医学教育,2008(1):8-9.
[4]徐雅琴,白靖文,徐宝荣.多元化化学实验考核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110-111.
[5]白靖文,徐雅琴,许晶,邢志勇,徐宝荣,付颖.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2(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