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然保护主义的观点

自然保护主义的观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9 17:46: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自然保护主义的观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自然保护主义的观点

篇(1)

[关键词]《白鲸》;人与自然;现代价值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7-261

1 《白鲸》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

1-1 人与自然的对抗

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人可以改造自然,但是与自然进行对抗的人往往都具有自我中心倾向并且十分自私,他们希望能够对自然进行征服并让自身受益。在《白鲸》中,亚哈就是一位企图征服自然的代表。亚哈具有盲目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让他难以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认知,同时也是他产生自我中心倾向的重要原因。在他与自然所开展的对抗过程中,他逐渐产生异化并逐步走向灭亡,因此,亚哈命运的悲剧性是已经被注定的。首先,亚哈为了复仇变得不容易相处甚至十分偏执,他的一切行为都体现着兽性。虽然他同情皮普且思念家人,但是这种仁爱在他的性情中并不能够占据主导地位。首先,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他对其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充耳不闻,为了让别人听从自己的命令,他将无辜的水手丢下水,而面对船员所做出的反抗,他依旧唯我独尊;其次,在对待自然的态度方面,亚哈对自然生态和蛇舞所具有的欲望和仇恨加剧了他的死亡。对于白鲸,亚哈具有决绝的敌意。而善良的自然在与他的对抗中不断给予他暗示,如在亚哈实施复仇计划的过程中,小艇被毁、费达拉失踪等都在劝阻亚哈迷途知返,但是执迷不悟的亚哈仍旧对自然充满恨意并企图将自然征服。由此可见,亚哈的命运就如同飞蛾扑火一般,而避免这种命运的途径就是亚哈能够放弃对自然的挑衅与对抗,但是可惜的是,亚哈并没有这样做。而从亚哈的命运中也可以看出麦尔维尔所要表达的思想,即命运的悲剧往往源于人性的贪婪以及对自然的掠夺,与自然对抗必然会面临悲剧的产生。

1-2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旧约・创世纪》中,以实玛利是夏甲母子的家人,在夏甲母子无法找到出路的之后,以实玛利的哭声在《白鲸》中,以实玛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代表人物。作为社会中的弃儿,以实玛利在裴廓德号葬身大海之后得以幸免,并最终被拉吉号的船长所救。麦尔维尔在塑造以实玛利这一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将以实玛利的命运与亚哈的命运设置的截然相反,这两种命运的对比体现出了麦尔维尔在人与自然相处中的价值观倾向。以实玛利对自然具有友好的态度与敬畏感,在任何地方,以实玛利都能够发现自然的魅力。对于鲸鱼,他将它们比作孩子和母亲,由此可见,在以实玛利心中,自然、动物与人类处在平等的地位。同时,以实玛利还对海洋所具有的生态价值作出了认知。他认为自然本身具有系统性,自然中的构成要素能够产生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就好像他将鲸鱼在大海中遨游比作哈代在后花园散步一样。由此可见,以实玛利得以生存与以实玛利对自然的尊敬以及在与自然相处中的和谐理念具有紧密的关系。自然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同时也在整个自然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以实玛利所表现出的自然与人的平等,将人们需要继承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保留和宣扬了出来。

而亚哈与以实玛利命运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在对待自然的态度方面存在差异,亚哈属于个人利益的极端狂热者,他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而不断与自然进行着抗争,因此,面对强大的自然,亚哈只能接受自然所给予的惩罚。而以实玛利则对自然表现出了敬畏,他承认人类力量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自然也对他给予了关照。由此可见,麦尔维尔在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使用象征手法向读者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人在和自然相处过程中的发展方式与救赎方式。

2 《白鲸》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价值

《白鲸》中所具有的生态思想对环境保护主义者以及后辈作家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部作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生态意蕴的展现,同时体现在对现实社会的指导与警示。

一些文学评价家认为《白鲸》不仅没有表达出对自然的尊重,并且简直是一部反生态文学作品。他们认为白鲸向读者展现出了太多人类对自然以及动物做出的暴行。然而,虽然这部作品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并非一部生态文学,但是却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向人们展示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悲剧的结尾也向人们与现实社会提出了警示,昭示着人们想要拒绝悲剧,就需要和自然和谐地相处。也就是说,面对逐渐严峻的生态形势,《白鲸》已经指出了走出困境的道路,即需要人们杜绝人类中心主义,并对生命和自然报以敬畏。亚哈命运的悲剧性从生态角度来说代表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悲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人类中心主义都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思想认为人类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而万物所具有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其工具性方面,这种对万物的控制欲望在亚哈以及斯达巴克身上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亚哈是死于自己所追求的复仇,而斯达巴克则是死于自己所追求的经验。

3 结 论

从《白鲸》所体现出的生态观具有的现实意义来看,当前人类所具有的生态未经意识普遍提升,在生态批评研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麦尔维尔对自然所作出的关注以及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社会大众在自然保护方面提供了反面的借鉴。进入21世纪之后,麦尔维尔通过《白鲸》所作出的预言逐渐应验。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工业化给世界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背后,重重危机也若隐若现。首先,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优秀的自然景色和原始的村落生活在经过工业化改造后变得破败和丑陋;其次,工业文明的发展让人类所具有的精神生态出现失衡。在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追求物质而做出了太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并且即便是在消费过程中,人类也会产生厌烦与空虚。在此背景下,许多人都成为了物质的奴隶并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如自杀、犯罪、走私、药物泛滥等;最后,工业文明的发展招来了自然的报复与惩戒。气候异常、环境恶化给当代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生理健康都带来了直接的威胁,如厄尔尼诺、SARS等。而《白鲸》中麦尔维尔所表达的观点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十分有益的。《白鲸》警示人们应当放弃对自然进行征服征服的观念,人们应当将自然当作自己的母亲,并明确自身对自然需要承担的义务。并且,人类应当认识到自然发展规律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通过发扬自身长处来对生态平衡做出保护。在工业的发展方面,人们应当树立节约意识并杜绝污染。在农业的发展方面,人们应当重视土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在森林生态与海洋生态的保护方面,人类应当坚持绿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将绿化自然与保护海洋生态当作自身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苏远芸-大海上的一抹白色――从生态视角解读《白鲸》[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10).

[2]付文中-《古舟子咏》的生态批评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

[3]谢奥-欲望与自然之争:《白鲸》的生态解读[J].南都学坛,2010(5).

篇(2)

Abstract: "Once machine opens, wealth will come; cannon sounds, gold piles up," this is a folk of mining. Encouraged by this folk, people have cruelly stripped the mountains' clothes and "belly cut open", which rocked the mountain in the sun relentless in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of last century. At that time, using these words to describe the disordered environment of exploitation of mines is very appropriat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ne waste, presents the problems of min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of the mining geology, and future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protection of mining geology.

关键词:残忍;无情;无序开采;废旧矿山;有效改造;地质保护;策略

Key words: cruel;ruthlessness;disorderly exploitation;mine waste;effective transformation;geological conservatio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D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97-02

1废旧矿上的现状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矿产资源开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必需的资源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严重。矿产资源开发破坏污染土地总面积32万公顷,被破坏土地的恢复率仅为2.84%。主要城市近600个采石场造成主要城市及周边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大气污染。三峡库区部分小煤矿、建材矿山开采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较多的次生地质灾害。

2废旧矿山地质存在的问题

矿山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薄弱,商业性勘查处于起步阶段,早期的调查成果尚需修测、修编及更新。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作成果精度低、参数少。三峡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工作严重滞后,商业性勘查刚起,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矛盾突出,缺乏足够的后备资源基地,地勘资金严重不足,地勘队伍人才难以稳定。矿产资源管理较薄弱,矿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滞后,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矿产资源资产化、信息化管理尚未起步;矿业法规、政策、规划、标准不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执法力度较弱,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监督管理以罚代法现象较为普遍。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程度低,矿山开采中,采主弃副、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乱采滥挖现象较普遍。特别是众多的乡镇集体和个体矿山,开采方法原始,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生产安全条件差,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

多数矿山未考虑共、伴生矿产的回收,矿产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大多数矿山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许多矿产的采、选、冶生产能力失衡,产业链较短,产品结构单一。矿山主要集中在城乡及其周边地区,东部和边远地区的矿山建设明显滞后。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许多矿山企业重开发、轻生态环境保护。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低,由矿山开发活动触发、诱发、扩大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局部地区水源、大气、土地受到严重污染。

3改造矿山地质的有效方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加强并超前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资源的可供性;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耗竭速度。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建立多元、安全、稳定的矿产品供给体系;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勘查分制运行,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一批新的成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优势矿产,提高矿产利用效率,实现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控制矿山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监测预防,加大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矿产资源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建立以矿业权为核心的矿业生产要素市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执法监察力度。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控资源利用总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严格矿山闭坑工作的审查与管理,矿山闭坑应向市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含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闭坑报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实施后,经市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退还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金和土地复垦保证金。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以景观生态学思想和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改变单纯的废弃矿山土地复垦的观点,采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生态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重点闭坑矿山受破坏土地的复垦与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对现有生产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行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制和责任过错追究机制。对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现有生产矿山,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达标的,予以限产或关闭。切实做到强化管理,定期监督检查,严格执法,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不欠新帐。鼓励采用先进的采、选、冶工艺,开发低废、无污染的矿山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各级地方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监督矿山企业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在可能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建立监测网点,有效地预防次生地质灾害。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矿山“三废”必须达标排放。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类型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重建示范工程,进行矿山土地整治与复垦、“三废”的综合处理与利用。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履约金制度与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根据“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原则,鼓励矿山企业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对利用先进技术复垦、开发废弃矿坑和塌陷地的,可优先享受复垦土地的使用权,并依法享受开发荒地后一定时期内的免税;执行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工作做得好的矿山企业减收矿产资源税、优惠贷款、提高矿产资源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利润留成率等优惠政策。

4保护矿山地质的策略

鼓励社会和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勘查;鼓励在经济欠发达且具资源潜力的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风景名胜区、重要地质遗迹和文物保护区等区域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完善矿山“三率”考核体系,加大矿山“三率”监管力度。制止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易弃难、乱采滥挖等破坏矿产资源的开采行为,采用合理的矿山开采系统、先进采矿方法、回采工艺以及先进的选冶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回收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生态环保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25-02

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春天。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在国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也不断增大。因此,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如何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全国各风景区发展旅游业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新形势下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和个人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严重破坏,带来了严重后果。当前,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管理问题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旅游资源分属于环保、文化、林业和宗教等不同的部门。因此,在开发建设中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客观上造成开发建设以及管理上的无序局面。有些自然保护区缺乏规划和管理,甚至将旅游区承包给旅游部门,致使旅游部门在缺乏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随意经营。同时,缺乏统一的区域旅游管理体制,现行的各行政区经济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分割了统一的市场,不仅阻碍了区域旅游合作,也降低了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和整体功能的发挥,这使区域旅游经济难以形成竞争的合力。

2.对旅游资源盲目开发。有些地方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因而未有统一规划,盲目地引进、粗放式的开发,这本质上是一条低层次重复性的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有的地方旅游业缺乏总体规划,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定位不明,景区功能不清,资源开发失控,设施建设失调等问题。还有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本地的利益,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方式,以获取局部的短期的利益。在开发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珍贵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使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影响。

3.生态环境恶化。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性较大,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这就加剧了旅行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当前,在旅游开发中缺乏环保意识,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在不少景区,旅游者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4.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旅游景点,尤其是老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景点,普遍缺乏专业人员,特别缺乏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高素质的服务员、讲解员等,这也是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发展旅游经济和保护旅游资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众所周知,要使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搞清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在当今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不影响子孙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能性。

目前,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含义有以下认识:一是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从事旅游业的需求,又不允许损害子孙后代为满足其从事旅游业的需求。二是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证从事旅游业资源开发的同时,不妨碍后代人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业资源开发的可能性,并把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满足旅游地居民的需求统一起来。三是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求,还要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要。从上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含义来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保护二者是统一的关系,这就从理论上澄清了长期以来把发展旅游经济和保护旅游资源相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二者是辩证的统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的因果关系。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忽视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和阻碍,这就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

三、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现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人为本”已成为我国新时期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理念。所以,做好新形势下的旅游业,首要的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旅游业的竞争最终将是管理和服务的竞争,能否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向游客输出优质的服务,将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良好的管理和优秀的服务,是靠人才来实现的,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会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所以,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人性化管理,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积极营造有利于人尽其才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为此,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使“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首先,在旅游设施完善和规划项目的建设上,要体现“以人为本”。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旅游人数不断增多,游客的需求日益提高,景区内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厕所等设施)与活动场所,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客流量的需求。为此,风景区将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活动小广场和停车场,做好部分厕所的改造和扩建工作,通过景区基础设施扩大,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在管理上,要体现“以人为本”。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先从服务方面抓起,旅游区在景点门岗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具体的便民措施,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小卖部、饮食摊点等窗口方面,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老年人、小孩等一切有需求的特殊人群提供方便、周到、安全的服务,处处显示“以人为本”的良好形象。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行为和习惯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旅游景区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也应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

再次,在因地制宜上,体现“以人为本”。旅游业必须因地制宜为景区内人们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环境,主要是建立相应的产权制度,如企业激励创新制度、选择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以提高人们的制度层次;同时,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如保障安全、公正、经济福利和宜人的自然环境等的享有,以提高人们的价值层次。另外,还要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一些具体指标,以提升人们的技术层次。人们在制度层次、价值层次和技术层次方面不断提升,这就是适应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2.健全旅游法制,完善管理机制。旅游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旅游业法制的建设。要强调依法治旅、依法办旅,加快法制化进程,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实行依法监督管理。要加强对国家现有旅游法规的宣传,强调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执法检查,对无证导游、乱宰客等违法行为和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旅游业务活动者,应加大查处力度,净化旅游市场,切实保障游客利益不受侵犯,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管理机制。在自然环境方面,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各大景区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督机制,对旅游环境的质量要定期进行评估,严格控制景点旅客流量,以避免旅游资源的过度使用而导致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所以,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好风景区的生态系统。要利用专业技术,对垃圾等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协调水利、环保、林业等部门的关系,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力度,以促进自然环境内部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3.妥善处理旅游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家知道,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还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的基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人数不断增多,每年日益增长的人流给风景区生态环保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做好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必须妥善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并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持续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遵循“保护第一,发展第二”的原则,即发展是目的,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前提。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对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因为环境条件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失去环境的支持,旅游业发展也无从谈起。所以,要把环境保护作为风景区的命根子。当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应取其环境而舍其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善是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保持旅游业系统与环境保护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与此同时,还应重视旅游业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目前,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对淡薄,环保知识也比较缺乏,自觉的环保意识尚未形成。不文明的行为屡有发生,游客走到哪里,就污染到哪里,还有采摘花木,恐吓动物等行为。这些都对环境保护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景区职工的环保常识和环保意识的教育,使得每一个职工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员和管理员;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人的环保意识,丰富游人环保知识,使风景区成为学习环保知识和提高环保意识的大课堂。

4.努力提高旅游队伍人员的业务素质。旅游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因此,人才问题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各景点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间竞争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发展旅游业更需要有懂得计算机、外语和旅游知识的高层次人才,这就需要对旅游队伍人员加强培训学习,做好对他们的上岗和在岗的培训工作。应常年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其内容包括民族文化基本知识、景点知识介绍等;对导游要进行导游基本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包括英语会话、礼仪礼节、岗位规范、规章制度等内容的培训。

另外,为了培训高层次人才,需要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院校培养的学生能成为旅游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样就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淑华等.我国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管理科学,2009(3)

2.唐闪光.湖南省郴州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师,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