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8 17:21: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区文化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 自然环境下包装空间
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等自然要素,住宅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化设施和其它多种多样人工设施等要素,这些构建成了一个社区的整体环境。就社区的整体设计而言,正是这些各构成要素互为依存和交互作用体现了与城市整体环境的联系,同时也是城市空间在社区的延续。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城市社区环境整体包装不仅要维持和发展城市秩序、表现城市格局、体现城市景观的脉络,同时与社区周围环境系统相互联系,遵循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道法自然”包装整体空间,而不是模仿自然。社区的自然环境给社区在包装上提出了限制性的条件,社区文化包装下的综合体建筑应尽量反映和表现社区的自然特征,使社区空间形态的包装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和。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体现在文化包装下的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上,同时还体现在内部空间的组织安排上,把社区中的自然生态景观引入到社区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室内进行整体空间包装的统一。包装了社区文化的同时有助于社区居民领域感、归属感、场所感的形成。
2 人文环境中传承空间
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社区文化综合体空间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建筑与居民生活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而这对于包装出整个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和建构是极为重要的。
在包装整个社区文化综合体空间时,不仅是感官的审美设计而且是精神文化的审美设计。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包装传承来看,只有用社区所在地域的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包装社区,做到建筑与人文环境达到有机的理性的统一,使社区文化综合体充分体现地域历史人文色彩,才能重新唤起城市环境中社区潜藏着的文化内涵。这是在人文环境传承包装下让社区文化综合体具有生命力,是用文化综合体来延续人文和地域文化。
社区文化综合体是现代城市社区灵魂的空间,体现现代社区的文化性,我们的社区不需要徒有其表的文化建筑,结合文化和周边环境进行包装的社区应是适合居民使用的。
3 整体包装与城市交融
日本建筑师桢文彦说:“一座建筑犹如一座城市,一座城市是一座建筑。”寥寥片语指明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的空间环境是动态发展的,是人与社会关系的体现,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会有新的内容增加到原有的城市结构上,以保持城市面貌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而社区是构建城市的主要单元,它不仅为建筑服务,还担负着实现人们生活交往和城市形态的包装功能,社区中的文化综合体空间作为居民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适当利用空间设计包装规整社区周围零乱的,看似毫无关联的城市空间环境,从而加强了这一社区在城市中的整体性。
4 社区居民的交互包装
在社区中,不是单个设施的设计,而是建筑、道路、阳光、绿化、场地,还有无形的居民的心理、行为、交往等,社区居民选择一个地方长期居住,就如同选择了一种生活习惯和方式。社区内的文化综合体的包装形式不仅形成视觉、心理上的亲切认同感,而且与外部的景观、内部的空间由内及外达到包装设计上顺畅过渡;文化综合体包装在构架上融入景观要素,对社区的特点扬长避短,在整个文化综合体空间包装设计上应该关注内外空间设计的完整性。
社区文化综合体在整体空间包装设计上所服务的主体是社区的居民,设计中必须注重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交互性”,通过视觉感受与心理效果来衡量建筑设计与外部空间界面转换的各种关系,文化综合体空间是从公共环境中包装出来的缓冲空间,它为人提供了一个活动的空间。例如,在采光上运用场景渲染氛围,这是可以酝酿感情基础的LED情调照明的新思路,它是以人情感为出发点,可以对人的情感在特定的场景予以特殊的表达。还有建筑从声学的角度考虑与使用者之间产生互动;或者从结构上与人的互动装置,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拥抱墙(HUG)”,意在给行人提供一个临时的较为私密的空间。
一、社区街区化
现在有很多的小区还是延用早期的超大规模、封闭式的大盘,这是不适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的住宅开发建设模式。往往开发商拿到一块地,围合起来加以精心打造、包装,来以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产品”推向市场,这成了开发者的最高追求,也就成为住区被从城市中划出并加以封闭的最大动因。其二则来自转型期所出现的社会现象。从人们的居住心理来分析,人们买房不单买的是住所,还希冀由此买到一个身份,要尊贵、要独特,当然就要与他人保持距离;此外,转型期社会的动荡、贫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也促成了住区都加以封闭,而且是用物化了的高科技手段实实在在地加以封闭,以此使居住其中的人感到安全。
达到和谐社区,就需要社区形成大开放小封闭的规划模式,即整体是开放的,小范围是封闭的。原来部分纯属内部小区的道路,职能提升变成赋予城市功能,增强了街道活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建筑设计保证街道网格的密度,一定的人车混行,此外,增加开放性的公共绿地分布和数量,而不盲目追求集中绿地的规模和气势。
具体可以分两步走,首先保证街区化的规划形态、通过物业管理手段,实行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管理方式,尽量缩小封闭范围。第二步就是到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民众心理成熟和对安全的固有思维定势改变以后,实行彻底的开放。这也就意味着小区的消失,社区直接由建筑群组成,成为庭院空间直接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联系的结构体系。
二、建筑类型、功能、风格的融合
在社区内部,应该实现不同建筑类型与建筑功能的配合,实现更多不同档次的建筑产品和谐共处,设计理念上从一种片面强调阶层分化的思维模式,转化为一种不同阶层和谐共处的模式,这样对社会的稳定有益。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强调“特定阶层”的社区状态已经改变,倒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强调居住人群的细分,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社区建设应该追求多样性,实现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建筑功能的有机融合,如果一个一百万平米的大社区采用同一种风格,那样多少会显得单调。
三、不同社区之间的融合
改变社区在城市中各自为政的孤立的状态。旧有的小区建设思想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小区自身出发,但从城市的角度讲,一旦小区建成后,属于整个社会。小区与小区缺乏系统的联系,一方面,不同的住宅区不能交流;另一方面,不同小区的体育、娱乐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时候,针对各小区个性化设计的同时,保证不同小区之间在空间上、功能上的更多联系。
四、地域特征在社区中的重要性
地域特征塑造对于建设人文社区是最有效的,不同地方的文化、历史都不一样,小区文化应以本土文化为立足点。依托地域文化产生的社区最有凝聚力和认同感,是有根文化。一些小区作为舶来品,原版照搬,不考虑本地自身情况,也能形成一定的社区文化,但是这种社区文化不植根于本土,也不能取代地域文化,如果任由这种模式无限漫延,甚至会造成地域文化的丧失。
成功地体现地域特征的社区范例,国内著名的有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的“菊儿胡同”,天津的“意大利城区”,上海的“新天地”等。这些案例从不同的社区类型(商业的、城市的、住宅的)和不同地域文化特征从出发,营造自身独特社区人文气质的范例。如福州“三坊七巷”是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亦是福州作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文化设施社区化
在社区开发设计中,住宅固然是主体,但文化设施在新型社区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文化设施的社区化,改变文化设施完全由国家统建统管的模式,让老百姓日常经常接触,为文化设施增添了活力,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率。如前些年的“体育设施社区化”一样。自“奥园”项目兴起体育主题以后,全国很多小区都以体育为小区的主题,甚至在很多普通小区引入“全民健身器材”,这些做法都可以借鉴。如成都“上河村”,就在社区建设了上河村美术馆,引入了文化设施,在规划、建筑上统一考虑执行了这一理念。
六、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一样,对于社区来讲,居住人口、年龄结构的多样性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原因是什么?现在有的小区定位于年轻时尚一族,定位白领一族,定位老年社区,从现实来说,有独特定位小区的存在是必然的,但这种小区从全社会来看,肯定不能占主流。从全社会的主体来讲,更多的社区应该是混和型,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需求,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例如,一个定位于年轻一族的小区,在演变中,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居住人口整体老龄化,社区内涵变化,原来的定位致使居民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鸿沟,建筑设施无法满足变化中的居住人口使用要求。
二是要保持小区初始定位的纯粹性,只能出现不断被动搬迁的情况。这样的话,社区文化维持与持续同样是个问题。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社区;文化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景观;植入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成了拆迁居民,离开农村、住进新建小区,告别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过上了集中居住的城市生活。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总要环节,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能够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完成从农民变市民、村民变居民的身份转变。实践证明,这种身份的转变过程将会产生诸多问题:例如村民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无法找到归属感和家园感。追根究底,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在社区文化重建中村民过去的集体记忆没有得到尊重和保护。集体记忆的载体有哪些形式?在社区建设汇总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再现?
1 文化记忆景观与集体记忆
在文化范畴内,最先值得留意的是景观意识。[1]文化记忆景观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概念,在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两个主要问题:1)什么是文化记忆?2)什么是文化记忆景观?
文化记忆是由德国学者简・阿斯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一个区域的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过去,需要文字、仪式、纪念碑等文化形式作为主要媒体,并通过背诵、实践、庆典等机构化的交流进行维持。一个区域的社会群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按照哈布瓦赫的观点,“大约有三到四代人的生命长度,其特征是其有限的范围,以及口头的传统,它的非正规性,它的建立在群体成员之间日常交流之上的那种性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是有区别的,集体记忆是文化记忆的组成部分,时间长度不及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景观的形成是建立在集体记忆场所之上的,景观是由若干场所构成的。一个记忆场所往往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质形态,另一部分是故事,两者缺一不可。记忆场所不仅见证变迁中的集体记忆,还可以持续性地叙事与传播,维系与促进地域文化认同感的建构。[2]这种地域文化的认同也是地方感的认同,透过集体记忆是建构地方感的重要方式。科瑞斯威尔认为地方与记忆似乎无可避免地纠结在一起,指出“纪念物、博物馆、特定建筑物的保存、匾额、碑铭,以及将整个都市邻里指定为‘史迹地区’,都是将记忆安置于地方的例子。地方的物质性,意味了记忆并非听任心理过程的反复无常,而是铭记于地景中,成为公共记忆”。城市中历史文化景观充盈着城市的记忆,塑造着地方感。[3]
由此可见,文化记忆景观的形成具有地方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应该强调地域文化的认同。这种地方感的认同在相当一部分群体里面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对自己原有的生活场地有着深刻的记忆、留恋和自豪,在设计实践中对于这一类型的集体记忆我们是要重点对待和研究的。
2 文化记忆景观植入社区环境的方式
为什么要将文化记忆景观植入到新的农村社区?在我国因为各个区域的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各不相同,经济较落后地区受资金制约,政府提供的文化资源较少,大部分农村社区文化硬件缺失严重,基本的设施建设难以到位,甚至没有公共办公场所。一些经济情况稍好的社区,文化建设所必需的各类文化场所流于形式化、牌子化,一间房子挂了好几块不同功能的牌子,没有发挥文化场所应有的作用。农村社区文化硬件上的匮乏,导致广大农民无法获取文化资源,也无法通过社区文化去了解社会、学习知识、增长知识,也无法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体性意识。[4]
国外关于文化记忆的再现方式比较多样,值得借鉴,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的彼得・冯・门施从多媒体艺术角度总结了一系列“寻找集体记忆与归属”的策略。例如阿姆斯特丹的情感城市互动地图通过若干主题将特定的记忆场所与关联的故事整合起来,让市民分享集体记忆……这些灵活的策略为居民提供重现“集体记忆”、强化文化认同的渠道。[2]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笔者经常会面对各种不同社区情况,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注重将地方文化特色与社区建设相结合,注重“一社一品”的打造,努力使社区不仅成为居民办事活动的场所,而且成为休闲娱乐、沟通交流的地方。以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社区为例,这个成立于2005年12月的大型社区下辖三个居民小区,2500余户动迁农民,建有幼儿园、小学、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和6条商业街道,生活氛围浓郁,是典型的“城乡一体化样板社区”。社区所营造的“园林式、花园式”的景观环境,正是村民自发的文化记忆景观的植入。在新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植入是一种有机的设计手段,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合适的设计形态。千灯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般若寺、秦峰塔、石板街、顾炎武构成了千灯的记忆符号,这些记忆符号形成了记忆景观。这些记忆景观不可能照搬到新的社区建设,但是决策者的观点和态度直接左右社区的建设风格。炎武社区的命名就是对地方名人的最好怀念和推崇,这个是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决定的;社区居民需要一个亭子来“歇歇脚”的建议被管理者采纳,是自下而上的亲民政策显现。之所以炎武社区的居民需要一个亭子,也是居民对千灯镇街头的“牡丹亭”的记忆产生的潜意识。
3 结语
在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中,文化记忆景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场地记忆,也大大丰富了新社区的文化生活;即实现了管理层“一社一品”的工作思路,又满足了居民的心理慰藉,为实现“幸福社区”提供了物质保障。文化记忆景观在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后的理论和实践中对其的研究必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中国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陆邵明.拯救记忆场所,建构文化认同[N].人民日报,2012.
[3] TimCresswell(美).地方――记忆、想像与认同[M].徐苔玲,王志弘,译.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
关键词:物业管理文化建设
随着百姓物质条件的逐渐丰富,消费能力的日渐增强,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使其对住房的要求已由“有房住”、“住得下”发展到“住得好”,住宅小区不仅要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全,更要承担起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和功能,为业主提供一个和谐、文明、奋进的精神家园。而这就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自身及社区基层管理组织等,以文化为媒介在住宅小区管理的不同阶段播种文明之花,建设和谐社区。
一、规划设计,文化为先导
物业的规划设计在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系统工程中举足轻重。如果把一个项目比作一辆“坦克”的话,那么,其对市场的“摧毁力”完全取决于规划设计的质量。但建筑不只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体,更有着人文与情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语言的道具箱,在欣赏视觉效果的同时,更令人感动的是其深远的文脉背景、内涵。只有拥有人文与情感的建筑,才是有生命的建筑。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物业外部环境(造型、配套、设施、楼名等)设计时,应注重物业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含量,突出物业的附加价值与鲜明个性,使社区不仅成为建筑文化和景观文化的展示地,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发展的舞台。
二、物业服务,文化是灵魂
物业文化设计与定位的秉承。作为物业的售后服务组织,物业企业一旦从房地产企业手中接管了物业,便不可能再按自己的文化设计去重新改变辖区的硬件环境,只能去秉承其原本设计的文化品味,为此,在其规划设计阶段物业企业就应尽早介入,积极揣摩房地产企业对社区的文化定位,以发展的眼光并结合自己的服务经验,向房地产企业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议,以利于日后社区文化的顺利开展。
物业管理中文化的整合与传播。物业管理中的文化涉及物业企业文化、服务文化和社会公众文化。
1、物业企业的文化建设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物业管理行业有八字箴言,叫做“物的管理、人的服务”。首先,物业管理的实质是服务,对其质量的管理除制定标准化规范外,更多地强调对员工个人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其次,物业服务传递的是形象,如果不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熏陶,业主难以接受。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原则,有双层含义,其一是指在经营理念中突出以业主(或使用人)为本,业主至上,在物业服务过程中,向业主提供人性的满足,即对人的尊严、价值、个性、身份、地位、审美、情感、时尚等需求的满足,使服务呈现人性化、个性化、层次化、传统化、流行化等;其二是指突出以员工为本,为员工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突出团队精神的原则。以此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使每一员工、每一部门、每一管理区域协调一致。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物业企业文化是指物业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可划分为精神层、物质层和制度层。
物业企业文化的三个层密切相关:其中物质层是物业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也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物业企业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物业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2、服务文化建设
所谓服务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对客户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服务文化是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顾客满意、赢得顾客忠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物业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及物业服务工作的无形性、突变性、随机性、不可恢复性、不标准性等,决定了服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服务文化是路标系,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导向功能;服务文化是文化场,可以形成一种文明服务氛围;服务文化是共振链,有激活组织的功能;服务文化是免疫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不利事态的发生或扩展;服务文化是一种心理契约,可以传递信任和快乐;服务文化是兴奋剂剂,可以使服务硬件充满生命力与活力;服务文化是一种监督制约,对服务起着无形的巨大的监控作用。
3.社会公众文化建设
谈到社会公众文化,即社区文化,人们就粗浅地理解为娱乐游戏。其实它是一个极富内涵的概念,它是物业开发者、经营者、政府部门和小区业主共同创造出的具有小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结合。就外延来看,它体现在社区文化观、社区价值观、社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区制度等各个层面,社区文化是房地产企业、物业管理者和业主共同的追求。当今的城市家居生活,邻里关系淡薄,各自封闭,老死不相往来成为都市流行病,如何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氛围,使人们走出自己的家门,传播中国人互敬互让、互帮互爱的传统美德,并使之发扬光大,已成为社会的一个共同话题。作为物业的开发者、管理者以及政府基层组织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建设社区文化责无旁贷,但这只是一种过渡形式,社区文化最大的受益者应是物业的住用者,社区文化建设最终也应成为物业住用者的自觉活动。
4.物业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适度融合
物业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在内涵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物业企业本身负有建设社区文化的管理目标。但长期以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上,物业管理公司只偏重于小区文娱活动的组织和支持,满足于建立几个业余文艺团队。这些工作虽然也是必须的,但却是浅层次的。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各种载体将公司的服务理念渗透到业主和使用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他们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价值观,公共意识,建立和谐、高雅的生活工作氛围。
物业企业适应业主对社区文化的需要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是对物业管理市场的积极主动反应;物业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在社区中的渗透力、辐射力,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是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社区文化实质上是物业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延伸与外化,是物业企业文化在社区交往行为上的表现,是物业企业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物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社区文化体现物业管理特色,用社区文化塑造文明社区,通过社区文化项目的建设、社区文明氛围的塑造、社区生活服务项目的展开以及社区意识的培养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多种途径,来为业主营造一个“居住安心、环境舒心、生活称心、娱乐欢心”的生活家园。
现代化的物业管理需要现代化的文化建设与传播,可以说,没有文化的环境不是文明,没有文化的商品不是精品,没有文化的服务不是享受,没有文化的竞争不能取胜。只要我们坚持运用文化眼光对待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就会创造出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就会形成独特的管理风格,使物业管理具有鲜明的生命力;有了这种认识,进行文化建设与传播就有了自觉性和动力,就会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家庭;社区;景观设计
1 现状和社会问题
1.1 社区景观现状
目前大多数社区的景观都是以某种风格进行设计的,第一次看到时候很容易被吸引,但是在里面生活时间长久则渐渐会发现,这样的社区除了“美”还是“美”。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设计师的工作是使人们从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以和谐健康为本,而且应该更加注重心理健康。
1.2 一个社会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细胞健康才会社会健康。我无力改变整个社会,但有机会让细胞更加健康。如果我们把整个社区看成一个细胞生活的家庭活动空间,把室内看作是人的“卧室”,社区环境完全可以看成是人活动的“客厅”。
2 以家庭为核心的景观的研究方法
我们在拿到一个项目时能否换一个思路:先从策略的高度调查研究城市、区域、地段以及用地条件的社会特征和项目意义。通过分析、归纳、提炼、总结的方法,思考一下怎样的社区才会适合住户的生活;才会使住户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才会是一个有爱和生命的社区,而不是马上的开始设计流程形式化的功能和形式。
设计过程遵循适度设计的原则:①策划层面的,即产品技术和使用功能的综合确定。②整体造型层面的,即“统一”与“变化”的适度把握。③细节层面的,即精致耐看的细节塑造在数量上要适度,不宜多。
3 以家庭为核心的景观的可以实现的条件
辜鸿鸣认为中国文化的四大特性:深沉、博大、纯朴、灵敏。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中国文化重经验,西方文化重科学。中国文化讲求传神,西方文化讲求逼真。中国文化倚仗领悟,西方文化倚仗论证。中国文化如昆曲般美而难解,谁是它的知音?中国文化信奉对世界的合理性适应,习惯于自我修正、自我调适的。
3.1 生活元素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社区功能的需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今天对繁忙的成年人来说它是一个休息、补充体力的地方;对家庭主妇来说它是日常生活的主体;对老人来说它是安享晚年的地方。对儿童它则是开心玩耍、认识世界的场所。同时也是所有人结交朋友、锻炼身体、享受生活的地方。这些为家庭为单位的景观规划模式提供了生活元素。大家在这里展开活动都是因为家庭在这里,大家最爱最关心的人在这里。如针对孩子的景观设计可以引导孩子的纯真活泼的天性,让社区里的孩子即能尽情奔跑,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收获友情和美好童年回忆。因此多设计一些可以进入的互动的趣味景观,趣味: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切包括人和物质的基础,也是个人与别人关系的基础,人们正是借此对自己进行定位,也被别人定位。
3.2 空间组合结构
作为一个社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生活需求都很重要,但又不能顾此失彼,怎么办?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生活中我们发现有孩子的地方肯定有成年人,而且一起活动时笑声和欢乐会感染周围的人。通过对孩子的活动空间的安排组织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活动空间,创造出具有亲情、友情、爱情的空间结构。这样能让住户到环境中来,在欢乐中产生对社区的认同感,留下美好回忆。老人的活动空间的科学合理设计可以营造出安详、平和而谦逊的社区氛围,与儿童的活力阳光相映成趣,体会生命意义。情侣的相处空间一定要充满浪漫的气息,让结婚多年的夫妻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重拾当年的温馨和甜蜜。所以这些又为家庭为单位的景观规划模式提供了空间组合结构。
3.3 活动空间
社区作为一个大环境里面有很多空间可以展开适合以家庭为核心的活动,如中心广场、儿童活动区、路边庭院、入户庭院、屋顶花园、架空层或者是草坪、树阵、组团间的某个角落,甚至是一棵大树下。
以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不用迎合市场贴着“什么主义”标签的产品,而营造一个以“家庭”和“爱”为中心的生活空间。《魔鬼经济学》的作者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后得在单亲家庭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出生儿童长大后的犯罪比例比在正常家庭成长儿童高,美国90年代后犯罪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可以合法堕胎。也就是说顺境里出人才的比例高于逆境,在健康的环境里成长的人平均对社会的贡献更加大一些。
【关键词】社区景观;生态空间;生态社区
社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自己居住地社区度过的,社区环境质量的高低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社区作为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的面貌。能否做好社区环境,直接影响到整个社区的质量和档次。
随着住宅商品化,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注重在楼盘中注入企业文化内涵,强调鲜明的品牌特征。这种文化特征贯穿整个社区的规划结构、建筑风格及景观特色,使这三者一致且相得益彰,共同体现社区文化及场所精神。一个有特色的楼盘往往有一个点睛的命名,而这一名称也会与建筑及景观风格相呼应。东方情调的建筑往往配以东方传统园林,而欧风建筑则有欧式园林相称。但这只是少数楼盘,大多数的开发商在起初阶段时常常是只忙着卖房子,等到快卖完了,才想起景观设计,然后拿着户型去找景观设计公司。事实上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好的规划不是分阶段完成的,而是综合考虑、合理配置的结果。
设计一个好的景观要处理好三个问题:生态、审美和游息。生态,即要求社区植物配置应有层次感,所有的景观设计要贴近自然,让使用者能感受到移步换景和一年四季的更迭;审美,即在营造社区景观时,要将文化内涵融入到亭台轩榭、假山小品、小桥流水等景观的建设中,让使用者在亲近自然之时受到一种文化气息的熏陶;游息,即社区景观营造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其打造成可观、可行、更可栖的境地。
社区生态设计的目的是改善社区的生境质量,恢复因过度使用和忽视而日益恶化的景观。绿化是生态设计的主要方面,做好绿化关键是要创造良好的种植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步往往被忽视。要知道,对土壤状况的准确把握,可以为以后的经营管理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选择树木和其他植物时,要选择对城市不良环境抗性强的种类。此外,在选择树木时,要选择多个树种,而不是单一树种,增强美感效果,改善生境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
社区景观的生态效果和艺术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社区环境,必须选择好植物的种类。要根据社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因素,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保护作用的植物进行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最大限度的提高绿地单位面积的绿量,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
社区景观是工人们娱乐休闲所用,公众可以接近,不仅仅是绿地,更不是以观赏为主的保护区域。随着人口增长和需求的多样化,人们对社区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社区公共空间不仅要为儿童和成年人提供娱乐休闲的场地,还要为老年人着想。社区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即应着重塑造社区的“院落空间”、“绿色景观”、“功能绿地”等多层具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所。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昆虫,老人们则能有个歇脚的地方。
目前许多社区的景观从设计到实施都存在较多的不足和弊端。第一,功能性差。许多社区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而是侧重于表现外表的美观,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第二,经济性差。为了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异,加大了投资成本,增加了后期的管理维护费用。甚至在一段时间后,无力维持以至荒废。比如我们的社区水景。数年之后,有几个池塘还是清澈见底,又有几个人工喷泉还在喷水呢?第三,生态性差,许多标榜生态的社区,将社区绿地用中央公园的形式来体现,形成“绿地公园化”,忽略了居住者享受绿色的自然化追求。许多社区只有一个大的绿地空间,为的是突出公共观赏价值,但是拉大了绿地与大多数住户之间的距离,缺乏舒适感和安全感,也不利于住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对于我们现在使用的一些社区景观,按照不同的现状,只需稍加改造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1)只有地砖铺地的社区广场。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社区公共空间,通常以雕塑或是花坛为中心,周围辅以草坪或是灌木,作为社区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明显的缺点就是生态作用差,仅以人工景观作为装饰,显得过于空旷和规矩,公共观赏价值不高。针对这一类的社区空间,我们可以揭掉广场上的部分地砖,种植树木,并在树下设长椅或是石桌石凳。这样既保留了开敞的活动区域,又增加了广场的生机。通过植物的自然分割,在原本纯人工的广场中圈出许多小的自然区域,辅以桌椅等服务设施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提供活动休息的场所。
(2)有大片草坪的社区空间。一般是社区整体设计追求欧洲风格时会采用这种模式,由于草坪的特殊性,为了避免踩踏引起草皮的破坏,社区管理者往往在草坪中立上警示标语。使人们望而却步,这样一来人们活动的空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大减少了。另外,据科学分析,10的乔木所能提供的碳氧平衡,草坪需要25才能达到相似效果。至于其他如吸烟、滞尘等功效,草坪更是比不上乔木。因此从生态的角度,我们也需要对这类空间加以改造。首先要在草坪之上加种乔灌木创造植物群落景观,既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又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根据社区的自然地形、地貌和水系,形成有山有水有林的绿色生态人居环境。铺设几条石板路或是木栈道,使人们既能进入绿色之中,又不会对绿地造成伤害;做一条旱溪,在旱季可以起到石板路的作用,人们走在上面还有按摩脚底的作用,在雨季,便形成一条小溪,既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又可以迅速将地表水引入绿地,既美观又经济。
社区景观的设计与改造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对当地的气候、文化、经济和社会全面了解的程度。因地制宜,才是一个成功设计的基础。由于个人经验及时间的限制,只能讨论社区景观设计与改造的一些表面问题,未能就某一特定实例深入探讨具体问题,但是,在准备此篇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几本景观类著作及案例的学习,颇有收获。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实际接触一些相关工程,对景观设计及改造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福智.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社区氛围的营造;幼儿园教育中心;高层平立面设计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TU244文献标识码: A
三叉村位居杭州城东庆春门外,隶属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有住户1059户,4565人。自2002年5月撤村建居以来,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并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等系列荣誉。
接手三叉村这个项目我是被临时中间介入的,给我的任务是高层住宅和社区会馆及幼儿园项目。因前期有另一家设计单位做的方案没有符合甲方的要求,业主重新选择了我们单位来做设计。面对这样的局面,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我们前后几次和业主单位进行了沟通,并详细听取了业主代表对设计项目的要求和期待,大概对村民的生活状态有了初步的了解。三叉村是杭州市积极推行留用地安置政策的试点单位,村庄被征用以后,共获得了130亩留用地,他们利用留用地建设引进了知名品牌的商业项目来成为社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结合农民公寓房租收入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收益,使农民获得长期收入的来源。村民在土地被征用后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在经济利益得到保证的同时如何帮助每一位村民完成从农民到居民的角色转换;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乐;让社区孩子在幼儿期就可以接受正规的教育,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会馆、幼儿园及高层住宅在以下方面的思考:
一.社区氛围的营造
传统中国乡村并没有社区中心,一般有个礼堂就已经很不错了,当村庄被征用后,村民们迫切希望进入城市化生活的同时仍然保留着乡村生活中那种乡里乡亲的老乡情愫。邻里交往是村民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径,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因此为他们提供一个长期可以聚会、活动、及沟通的场所是营造社区氛围的主要工作。在社区会馆的设计中,一楼设计了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医务室等,以方便村民办理各种杂务及老年人医疗、娱乐活动的需求,入口处还设计了一个下沉式休息区,方便三五好友在此情感交流。二楼设计了200多人的村民餐厅,在农村红白喜事自古以来都十分注重,以前的村落大多都在露天或多户人家里操办,这个餐厅的设置也圆了很多村民在自己家门口办大事的愿望。平时这里也是村民请客吃饭的理想场所。三楼设有村委会和物管处,历来邻里关系和谐相处为邻里的价值,乡邻和谐不仅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精神需要,也被看作是良风美俗,村委会和物管处的同时设立是维持村民和谐生活和优质生活的必要选择,这样不仅村民的物业有专职的部门来管理,平日里大到集体留用地商业项目的运作,小到婆媳邻里纠纷都由村委会集体讨论、协调解决。四层为多功能厅、阅览室、多功能用房,围绕“文化殿堂、精神家园”的要求,多功能厅的定位为文化礼堂,在此可以把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主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文化展陈、文化交流、文化娱乐等活动引领村民价值观的转变。使社区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对村民有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二.幼儿园教育中心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加强幼儿教育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在城中村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村民刚刚进入城市之处,由于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有些成人的行为习惯仍然保持着在农村时一些庸俗无聊的语言或动作,这些行为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因此建造一个幼儿园教育中心对这些城中村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这样他们可以离开大人在幼儿园接受来自城市教育工作者的正规教育,使孩子从小就和城市里的孩子缩小城乡差别,同时大人们也有空闲时间进行文化学习,改变自己长期以来在农村时养成的不良习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心的设计中,针对幼儿活泼好动、认识具体形象、模仿性强等心理特征,在建筑设计中除了朝南安排了标准的4个活动室、卧室、盥洗室以外,在入园进口处设计了一个二层的面对院落花园的中庭,旁边还有一个弧形的音乐教室,这样可以消除孩子一进幼儿园的紧张压迫感,增加他们的好奇心从而爱上幼儿园,由于幼儿园占地面积不大,室外的活动面积不多,所以在设计中在两幢楼的尽头特别增加了3.9m宽的连廊,这样不但方便了后勤用房和幼儿用房的联系,也在雨天给孩子们增加了一个活动的场地,并且在两栋楼之间回合出了一个绿化小庭院,给孩子们增加了一个认识大自然的天然课堂。外形设计在色彩上选用孩子们热衷的橙红色屋顶米色墙砖,弧形的窗户和雨蓬,其中一部备用楼梯做成了钟楼的造形,可以让孩子们登高望远,并且在园外很远的地方都可以认出自己幼儿园的方向。
三.高层平立面设计的思考
按政策三叉村每户人家可以分到住宅24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村委会给我们的设计要求是将240分割成120自住用房(多层及小高层部分),120出租用房。我设计的高层住宅就是村民准备日后出租的用房。每家120又分成2个60可以收双份租金。4个60设计相当于一体四户,而面宽限制只有20.6米,除了厕所其他房间都必须是直接采光,经过很多次的尝试,平面最后采用了蝶形平面的连续组合,终于解决了客厅和厨房的直接采光问题,并且对面对的两个60也利于村民灵活选择自己的出租形式。底层为商铺,上面是住宅的北立面又面向城市主干道凤起东路,立面设计中在1、2层增加了一个外廊,以增加建筑基座的厚实感,也为商铺门前提供了让客户多停留的机会,并将楼梯间、厨房的窗户用竖向柱框统一处理,不但解决了以往一梯四户北立面比较容易单调凌乱的状态,同时也增加了立面的立体感,并减少了北面房间遭狂风雨水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