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5 09:56: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

篇(1)

关键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水体的污染最为严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在排入水体后,对水环境的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影响的范围也十分广。虽然我国长期致力于对工业废水的处理,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因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难度很大,不能实现完全净化,并且处理过程繁杂,对实际操作由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强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为重要工作。

1常见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1.1造纸废水在造纸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稻草、木材、竹子等原材料进行高温蒸煮以处理这些原材料中的纤维素。在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有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以及易挥发的有机酸。这就使得废水不仅有极强的臭味,其污染性也很大。1.2印染废水印染废水主要是指在对一些棉、麻、纺织产品、化学纤维制品进行加工的时候排除的废水。这些印染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很高,酸碱度也比较高,水质的稳定性较差,最关键的是废水的量十分大。同时,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砂类物质、纤维杂质和化学添加剂。这些都让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增加,实际的处理工作很难开展。1.3制药废水由于我国对药物的需求量十分大,所以制药废水的量很大。在药品的加工过程中有很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有机废水产生。这些废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既有化学添加剂,又有药品中所含的各类有机物。在药物的生产过程中,有的物质会被回收利用,但大多数有机污染物还是会随废水排出。

2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及要点

目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可分为物化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2.1物化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主要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通过相转移变化达到净化目的,萃取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萃取法是将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与废水接触,利用物质的极性将废水中的非极性有机物萃取出来,再对吸附了污染物的有机溶剂进行处理。萃取法的成本不高且操作简单,可以有效回收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在萃取法的应用中,最重要的是有机溶剂的选取。选取的溶剂不仅要不溶或难溶于水,还要保证能够萃取废水中的污染物。所以对废水成分的掌握是萃取法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需要认真进行分析。2.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变为无害物质,常用的方法有电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和焚烧法等。化学处理技术建立在化学反应基础之上,大量的化学试剂会使成本增加。化学处理技术依赖于基本的化学反应,所以需要特定的催化剂并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其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同时选好催化剂。因为条件的变化很可能使一切工作都要从新来过。2.3生物处理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利用细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来实现净化目的。生物处理技术在农药、制药和印染等行业的有机废水处理中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且没有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技术的本质是对细菌的培养,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都会影响到处理效果。所以生物处理技术的要点就是要对细菌生长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同时要根据细菌对氧气的喜好进行氧气浓度的调节。

3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预处理技术

单独应用生物、化学、物化三种处理技术能较好的去除有高浓度难降解机废水中的污染物,但需要的成本比较高。而综合应用多种处理方式不但能提高处理效果,还能节约成本。所以在废水处理前,会对其进行预处理。3.1吸附预处理活性炭多被应用于净水处理中,但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中应用活性炭会使成本偏高。所以要对低成本吸附剂进行研究,从而减少处理成本。3.2化学絮凝预处理在废水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混凝剂或絮凝剂,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达到降低废水污染物浓度的目的。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且去除效果很好,在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3.3微电解技术微电解技术主要是运用原电池的原理对废水进行处理,其可以长时间循环使用。所以这种技术的成本很低,并且对降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有很好的效果。

4结语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对水环境的污染。这些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环境也得到美化。

参考文献

[1]徐璇.基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特性的光催化-生化废水处理技术[D].重庆大学,2010.

[2]王俊飒,赵月龙.焦化废水类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2:136-138.

[3]任南琪.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关键[J].给水排水,2010,09:183-184+1+58.

篇(2)

关键词:高浓度废水 槽液底液 预处理 铁炭微电解

目前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主要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吸附法、湿式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生化处理法和焚烧法等。吸附法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有明显的效果,但吸附法吸附剂容易饱和。化学氧化法对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降解效果,设备占地面积也较小,但都存在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生化处理法对废水色度和COD的去除上都有较好的效果,但其设备占地面积大,而且在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下,单一的生化法处理也难以满足印染废水达标排放和回用的要求。焚烧法处理废水的水量受相配锅炉的限制,且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因而,用组合工艺降解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实验方案

本实验以宁波某制药企业生产车间反应釜底液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铁炭微电解组合预处理工艺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中CODCr的降解效果,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实验:

第一,确定铁炭微电解工艺最佳实验条件:铁屑与废水的体积比、铁炭体积比、反应时间、微电解次数,以及铁炭微电解联合微波振荡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

第二,确定絮凝沉淀工艺最佳实验条件:初始pH值和絮凝剂的使用量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

第三,确定臭氧工艺最佳实验条件:处理时间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

第四,确定铁炭微电解组合预处理工艺流程和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考察组合工艺预处理效果,以CODCr的去除率和B/C变化及其它一些水质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并作初步经济性分析。

二、实验对象

本实验所用废水取自宁波某制药企业的反应釜底液,该企业主要从事医药新产品、中药中间体和化工中间体的研制开发、批发和零售,主要产品有盐酸恩丹西酮、盐酸格拉斯琼和枸橼酸托瑞米芬等。企业所用到的主要原辅材料为有机溶剂和其它一些有机、无机物,包括丙酮、乙酸乙酯、甲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石油醚、乙腈、氯仿、异丙醇等二十多种原辅材料。该废水的主要水质指标详见表1:

三、分析方法

1.水样CODCr去除率的测定

水样CODCr值采用标准重铬酸钾法测定[1],消解利用COD恒温加热器。按下式计算CODCr去除率:

2.BOD

水样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采用20℃五天培养法[1],也称稀释接种法。水样的培养利用恒温恒湿箱。臭氧氧化反应后的液体样品,须除去样品中的臭氧和氧气后再用溶氧仪进行BOD5测定。

3.水样pH值的测定

水样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1]测定。

4.UV-Vis光谱图

UV-Vis光谱图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得到。

5.臭氧浓度的测定

水中臭氧浓度测定采用碘量法[2],利用O3的强氧化性,将KI氧化释放出碘,然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碘至无色(以淀粉作指标剂)。

四、结论

本课题以宁波某制药企业生产车间反应釜底液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铁炭微电解组合预处理工艺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中CODCr的降解效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该制药企业实际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流程,在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该实际废水,总处理时间为90 min左右,CODCr的浓度由处理前的82573mg/L降低至处理后的2655 mg/L,CODCr总去除率可以达到96.8%;废水的B/C可以从0.10提高至0.35,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较好;所耗费的药剂成本仅4.36元/m3废水,因此该预处理工艺在技术上和经济成本上都是可行的。

2.铁炭微电解工艺对废水的CODCr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影响铁炭微电解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进水的pH值、铁屑和废水的比例、铁屑和活性炭的比例、处理时间,以及处理次数等。其中,进水pH值、处理时间和处理次数需根据实际废水的水质特点、排放要求和工程实际来确定。利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该制药企业实际废水时,在不需调节进水pH值的情况下,废水经过两次各30 min的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后,CODCr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6.6%,污染物降解效果明显。

3.超声波和曝气的同时使用对铁炭微电解工艺降解CODCr有促进作用,原因是超声波和曝气可以阻止沉淀物附着在电极上,减缓了电极的钝化,同时使反应物之间充分混合接触,从而促进电极反应的进行,提高CODCr的去除率。针对该企业实际废水,同时使用超声波和曝气,可以使CODCr的去除率提高93.1%。在可以达到处理效果要求的前提下,从经济性方面考虑,本预处理工艺中的铁炭微电解工艺仅联合使用了曝气,此时CODCr的去除率可以提高25.2%。

4.该制药企业实际废水在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后,出水中Fe2+含量仅73.3 mg/L,不在150~250 mg/L的范围内,在不另外补充Fe2+的前提下,后续工艺不适合采用Fenton法。

5.pH值在本预处理工艺流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中铁炭微电解工艺需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絮凝沉淀工艺需在中性条件下进行,臭氧工艺需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根据实际废水预处理过程中的pH值变化和处理效果,可以看出该预处理流程中三种工艺的组合顺序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在本预处理工艺中总共需要进行4次pH值调节以确保达到要求的处理效果。

6.铁炭微电解工艺预处理该制药企业实际废水时,CODCr浓度的降解基本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用相关系数为R2=0.947的拟合方程Ca=79579.41361/(1+0.04234t)能较好体现铁炭微电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由此可见,使用该工艺对CODCr浓度较高、水量相对较小的反应釜底液或槽液进行预处理时,可以有效减少此类废水对后续生化处理设施的冲击负荷;该工艺中的铁炭微电解工艺具有“以废治废”的特点,且整个预处理工艺与焚烧法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经济性优势。因此,本预处理工艺为经济有效地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

五、建议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双循环铁炭微电解工艺的小试装置,并使用该套装置结合其它工艺预处理不同类型和浓度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以确定铁炭微电解工艺的适用范围。

2.针对双循环铁炭微电解装置,需对其处理效果的稳定性、铁屑的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有效的铁屑活化方法和防止铁屑板结方法进行研究。

3.如有与企业合作的可能,则可以设计安装双循环铁炭微电解组合预处理工艺的中试装置,以发现小试中无法暴露的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COD/SO42- 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18-02

利用厌氧法对高浓度的硫酸盐有机废水采取处理时,因为介入了硫酸盐的还原反应,导致在厌氧降解的过程中出现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同甲烷菌(MPB)竞争、以及硫化物导致SRB与MPB中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出现下降的情况,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对处理系统造成重大的影响,导致出现完全瘫痪的情况。大量的国外工作者针对以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探讨。本文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对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分析了厌氧反应过程受硫酸盐还原的影响。

1 实验方法和材料

用有机玻璃制成实验所有的ABR要求,高、长、宽分别是542mm、721mm、204mm,但是其有效的容积却只可达到55.83L。正式进行实验时,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在恒温循环器的控制下,将水温保持在(33.2?.11)℃的范围内。实验装置安装后,要进行认真的检查,以免因为装置问题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1.2 原水和接种污泥

人工合成的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以碳酸氢胺为氮源,三水和磷酸氢钾为磷源,以葡萄糖为碳源,保持N:COD:P﹦5:1:100,硫酸盐是由七水硫酸镁与硫酸钠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添加有一定量的锰、铁、镍、铜、钴等微量元素,此外,通过利用碳酸氢钠使其pH值维持在7左右。

接种的污泥从南阳市污水处理厂消化池取得,在室内的恒温箱(35.2℃)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养,进而进行接种,得到的浓度为330g/L,MLSS/MLVSS的比值为5:4,所接种的量在反应器中所占的有效容积为1/4。

1.3 测定方法与项目

COD:重铬酸钾法;SO42-:铬酸钡分光光度法;S:碘化法;HCO3-:酸碱滴定法;pH值:数字酸度计。

2 结果和讨论

实验的设备装好后,就要时刻关注实验的过程,随时做好记录。实验的结果就在这些数据中,给予我们更多的事实材料,才能进一步说明ABR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效果如何。

2.1 启动ABR

接种污泥后,选择浓度为3000mg/L的COD废水,将其充进反应器内,并达到充满的状态,保持24h的静止状态后,开始连续进行通水。本次启动所使用的葡萄糖废水属于无硫酸盐的,初始负荷是3.0kgCOD/(m3.d),1天后对COD去除率能够达到34%,然后会逐步的回升,在第6天的时候就能够达到92%。在12天的时候把进水负荷从2.9kgCOD/(m3.d)提高到4.0kgCOD/(m3.d),第2天会发现COD的去除率有所下降(从97.4%降到74.7%),然后又会逐渐上升,最终稳定在98%附近。在第26天将进水的负荷提升到4.9kgCOD/SO42-,与之相比,COD去除率则未发生任何变化,无下降趋势,最终以97%保持稳定,且后期的运行较为良好,这便表示反应器的启动较为成功。

2.2 SO42-浓度影响对COD的去除率

在试验的阶段把进水COD保持在5000mg/L附近,将硫酸盐浓度由200mg/L缓慢提高到2500mg/L,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进水时,若SO42-的浓度达到了201mg/l-320mg/l时,那么其对于COD的去除率则可达到97.1-97.5%之间,出水S2-浓度就会随SO4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从42.7mg/L降至19.2mg/L),但是其还原率则会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由原来的85.2%赠至91.5%。所以可发现在这样的条件下,MPB的生长完全不会受到SO42-的影响,MPB的作用是去除COD。

当进水的硫酸盐浓度增大到500mg/L的时候,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8%。在对SO42-浓度进行改变的第17天,发现的COD去除率逐渐出现了下降的现象,经过分析发现这与出气管的堵塞有着较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出气管的堵塞,引起反应器打开所致。SO42-的还原率渐渐的提高,由89.3%提高到96%。出水SO42-的浓度变化趋势同硫酸盐的去除率一样,也是逐渐的上升,最高可达113mg/L。同时产气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急剧增加的现象,这便说明若提高进水SO42-的浓度,那么SRB增值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有利于COD与硫酸盐的去除,且不影响MPB的活性。

当进水SO42-的浓度增至为1500mg/L时,SO42-的还原率在前两天会迅速下降(由96%降至65%),随后将逐渐上升,18天后将稳定在96%附近。但对COD的去除率却稍微有些下降,但是仍然能稳定在90%附近(最高能达到98%,最低也可达到85%),表明在同SRB竞争中MPB再次占据了优势。但就整体而言,SRB和MPB还是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当进水的SO42-浓度提高到2500mg/L后,反应器将会迅速发生酸化,SO42-与对COD的去除率都会下降,通过长时间的运行并没有出现恢复的迹象,COD与SO42-的去除率仅有19%,产气量甚至为零,反应器运行标志着失败。这表明,高浓度的硫化物会严重抑制SRB与MPB,利用ABR对硫酸盐废水进行处理时,ABR可以承受SO42-的最高浓度是2000mg/L左右。

2.3分析PMB和SRB竞争基质的原因

(1)进水硫酸盐的浓度。通过上述探讨可知,进水SO42-所具有的浓度不同,会对SO42-的还原率产生不同程度的严重影响,也就是说当SO42-浓度有所提高时SO42-的还原率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是若SRB对新的环境逐渐适应,那么SO42-的还原率则会在后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对COD的去除率也是一样,相比之下SO42-还原率下降的幅度会更小些。增大硫酸盐的浓度会影响到MPB与SRB,但对MPB影响相比要较小。运行稳定后,硫酸盐还原率先缓慢增加后急速下降,COD去除率先缓慢下降后急速下降。

(2)COD/SO42-值是影响MPB和SRB竞争关系的重要指标。SO42-生物还原的过程需要COD/SO42-的理论值是0.67,降低COD/SO42-值可以使SRB在基质的竞争中获得竞争的优势。通过结果可知,当COD/SO42-值由16.7降至10时,SO42-的还原率从91%缓慢上升至96%,对COD的去除率是97.1%~98%,有小幅度的提高;当COD/SO42-值是10.1~3.32时,SO42-的还原率将会稳定在97%,对COD的去除率大于90%;当COD/SO42-的值是2时,反应器便会出现酸化的反应,也就代表反应器的运行最终失败,所以,若COD/SO42-的值高出25时,可确保反应器性能良好、运行稳定。

3 结论

当HRT在20~24h内,进水COD浓度是5000mg/L,进水硫酸盐的浓度小于1500mg/L时,ABR反应器运行较正常,COD去除率则可大于90%,硫酸盐还原率则可保持在96%,ABR处理硫酸盐废水所能承受SO42-的最大浓度是2000mg/L。

对于MPB和SRB来说,COD/SO42-不但会对两者的竞争造成重要影响,同时还会对SO42-的还原率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随着COD/SO42-的数值上升时,SRB和MPB的竞争基质能力减弱。

在对硫酸盐废水进行处理时,其所采用的启动方式的差异,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厌氧反应器的功能造成影响。但是若采用的启动方式为低硫酸盐的方式,那么MPB则会在最初始阶段便会获得相应的优势,而对MPB影响较小的是SO42-。

参考文献:

[1] 李清雪,范超,李龙和,等.ABR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性能[J].中国给水排水,2007(15):50.

[2] 蒋永荣,胡明成,李学军,等.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相分离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0(31):547.

篇(4)

【关键词】 头孢菌素 生产废水 生物处理

1 引言

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是一种成分复杂、色度高、生物毒性大、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长期以来是污水治理领域的一个难题。头孢类抗生素产业已经发展成占世界抗感染药物销售额40%以上的重要产业[1]。头孢菌素C钠盐是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重要原料,而7-ACA是合成头孢菌素的重要中间体,也是头孢类抗生素发酵法的主要水污染环节。本文以头孢菌素C钠盐生产线为例,分析污水产生环节、污水特征,提出适合头孢菌素生产污水特征和排放要求的污水处理工艺组合,探讨其达标排放可行性。

2 头孢菌素C盐污染产生途径与污水特征分析

2.1废水产生途径分析

头孢菌素C钠盐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发酵残液(母液)、树脂洗脱废水、设备及地板冲洗水、冷却水等,其污水产生环节见图1。母液为发酵液分离提取过程产生的发酵废液,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有机组分及其分解产物,污染物含量高,属高浓度有机废水。洗涤废水来源于发酵罐的清洗、分离机的清洗、及其它清洗工段和地面清洗,属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冷却水属清净下水,可循环使用。

2.2废水特征

头孢菌素C钠盐生产废水是一类含难降解有机物和生物毒性物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主要特征:(1)发酵残余母液营养物的高,正常情况下BOD5约4000~13000mg/L,若发酵失败,排放的发酵废液BOD5可高达20000~40000mg/L;(2)存在生物抑制性物质,如残留CPC抗生素及中间代谢产物、杂环类有机化合物,发酵中抗生素得率较低,约0.1~3%,采用大孔径吸附树脂提取得率约78~80%,一般条件下残留的CPC浓度约100~1000mg/L,且难以被生物降解;(3)含高浓度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破乳剂、消沫剂等)和提取分离中残留的高浓度酸、碱、有机溶剂等,一般情况下硫酸盐浓度在2000~4000mg/L; (4)pH值低,且波动大,温度较高,色度高和气味重;(5)间歇排放,水质、水量变动大;(6)废水中悬浮物浓度高,主要为发酵残余培养基和发酵产生的微生物菌丝体,一般悬浮物浓度在500~20000mg/L[3~4]。

3 头孢菌素C钠盐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组合与特点

3.1工艺组合

根据头孢菌素C钠盐生产废水特点和现有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应用现状,本文重点探讨预处理+折流式厌氧反应器+三相好氧流化床工艺+絮凝处理工艺组合对头孢类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特点,具体工艺流程如图2,其工艺流程为:

3.1.1预处理:废水先经过贮液池后,经板框压滤机过滤去掉废水中残留的菌丝体后进入污水调节池,在此进行水质、水量的调整;

3.1.2厌氧反应:污水由潜水泵提升进入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在厌氧条件下,将污水中复杂物质转变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统称沼气);

3.1.3厌氧处理液在中间池,经絮凝沉淀后,再由潜水泵提升进入三相好氧流化床,在空压机不断提供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流化床中的好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逐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削减有机物;

3.1.4流化床出水流入混凝沉淀池中,加混凝剂沉淀处理后排放。

3.2工艺特点

本工艺组合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3.2.1抗生素废水中悬浮渣料及菌丝体含量高,预处理单元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作用可大大降低废水中的菌丝悬浮物,降低后续污水有机污染负荷。

3.2.2调节池调蓄预处理对压滤过的污废水进行调量、调质。制药废水pH值较低,且对部分微生物具有毒性,通过调节废水pH值可以起到解毒作用,具体情况可根据产品回收率高低确定。若产品回收率低,废水中抗生素类物质含量高,毒性大,则需要考虑对其进行解毒处理,一般通过投加烧碱提高pH至11以上,然后在使用盐酸回调pH,以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需要。

3.2.3采用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

该工艺Bachman和MeCarty等人于1982年前后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其构造如图3。

反应器特点是:内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UASB)系统,其中的污泥可以是以颗粒化形式或以絮状形式存在。水流由导流板引导上下折流前进,逐个通过反应室内的污泥床层,进水中的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以降解去除。虽然在构造上ABR可以看作是多个UASB反应器的简单串联,但工艺上与单个UASB有显著不同。UASB可近似地看作是一种完全混合式反应器,而ABR则更接近于推流式工艺。反应室中的微生物相是随流程逐级递变的,递变的规律与底物降解过程协调一致,从而确保相应的微生物相拥有最佳的降解活性。

同传统好氧工艺相比,厌氧反应器的一个不足之处是系统出水水质较差,而ABR的推流式特性可确保系统拥有更优的出水水质,同时反应器的运行也更加稳定,对冲击负荷以及进水中的有毒物质具有更好的缓冲适应能力,更适用于头孢生产废水特性。此外,ABR推流式与同等总负荷的单级UASB相比,ABR反应器的第一格承受远大于平均负荷的局部负荷。

3.2.4三相好氧流化床

将废水从底部以超过一定极限值的流速进入流化床,并通入空气,表面具有生物膜载体即开始流化,这些颗粒剧烈运动,使固(生物膜)、液(废水)、气(空气)三相之间得到充分接触,颗粒之间剧烈碰撞,生物膜表面不断更新,微生物始终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具有如下特点:

①流化床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由于采用了小粒径固体作为载体并且载体流态化,使每单位体积滤床提供的载体面积比流化前大为提高,因此它的比表面比一般生物膜法大得多。

②流化床具有高浓度的生物量。与传统的活性污泥系统(3~5gMLSS/L)相比,生物流化床的生物量总固体浓度可达15~40g/L。由于所涉及的生化反应一般是零级反应,因此这种高生物量浓度可以减少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

③生物流化床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α和污泥负荷率β值。该方法的α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倍以上,生物滤池的38倍以上。因此,在相同进水浓度下,采用生物硫化床处理污水,可以使装置的容积大大减小,从而显著降低工程投资及土地占用面积。在土地资源短缺的东南沿海地区更具有实际价值。

④生物流化床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流化床的K值是其它方法的1~3倍 (K值为BOD去除常数。它是衡量处理装置净化功能的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净化功能很高,与常规生物处理系统相比充分显示了高效的特点。

⑤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由于生物流化床的生物膜浓度高、传质效果好以及物质在床中分布均匀,废水一旦进入床中,就能很快得到较好的混合、稀释,对突然增加负荷的影响就能起到缓冲作用,适合头孢类抗生素及杂环类有机污水处理。

⑥流态化状态消除了诸如阻塞、高压降落、不完全混合及氧传质不好等,使颗粒与液体之间的界面不断更新,加上水、气流紊动情况较好,提高了基质和氧的传递速度,从而提高了生物膜生化反应速度。气、液的剪切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

上述六方面的特点充分显示了生物好氧流化床废水处理技术具有普通生物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当活跃。

(5)处理系统末端采用二沉池投加絮凝剂的处理工艺,可进一步去除经过厌氧+好氧处理后的难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保证尾水稳定达标排放。同时,末端絮凝工艺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承受污染物冲击负荷的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调节能力,对于高浓度、高毒性、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4 工程应用实例

上述工艺已经成功应用于福建省某头孢类抗生素厂的污水处理工程。该公司于1998年投资1000多万元,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建成日处理能力为1500m3/d的高浓度头孢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系统进水污染负荷约CODCr 15000mg/L,SS 5000mg/L,经过物化+厌氧+混凝+好氧+絮凝沉淀等工序处理后,出水的CODCr可降低至300mg/L以下,该工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出口浓度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通过几年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较为成熟,设备运行可靠,操作方便,运行稳定,调节能力强,耐冲击效果较好,COD去除率达98%,污水处理设施出口水质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生物制药行业二级排放标准。

5 结论

头孢类抗生素废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生物毒性物质高、色度高、含难降解有机物质和生物毒性物质,以及高硫酸盐浓度的有机废水。在实际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中,常用物化、生化(厌氧+好氧)等工艺组合进行处理。采用预处理(压滤\pH调节)+折流式厌氧反应器+三相好氧流化床工艺+絮凝处理工艺组合对头孢类抗生素废水进行处理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系统运行稳定,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参考文献

[1]中国头孢霉素原料药产业调查报告(2006版), 2006

[2]张光宇. 一步酶法制备7-氨基头孢烷酸(7-ACA).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M], 1993

[3]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年产1500吨CPC-Na盐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

[4]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系列教材化工、石化及医药类(试用本)[M],北京:2006.

[5] 曾丽璇,张秋云,刘佩红,吴 涛. 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进展[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4):62~64.

[6]巩有奎,张林生. 抗生素废水处理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2005,25(12):1~4.

[7]李耀忠,等. 光催化降解三类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J]. 中国给排水,2003,19(1):5~8.

[8]肖利平,李胜群,周建勇,等. 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SBR串联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J]. 生态科学,2002,21(1):62~64.

篇(5)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高盐有机废水;可行性

高盐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高浓度无机盐离子,其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对生物处理效果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为此,在废水处理中,高盐有机废水具有处理难度大、去除率低等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处理方法,具有微生物浓度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不需污泥回流等特点,在污水处理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本文通过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分析,阐述镜检结果,同时探讨COD、氨氮的去除效果。

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概述

(一)体系框架

某厂制备肠衣,排放一些高盐特性污水。污水处理安设的体系框架,能阻止高盐度物质对活性系统的冲击。其处理原理,是在建立的污泥反应池中添加弹性组合填料,变为特有的接触氧化池,以便适应新颖的氧化工艺。同时可以将反应池分成四个。在这之中,单号的反应池为厌氧池,有不曝气的特性;双号的反应池有曝气的特性,为好氧池。两类处理池的容积比为1:5。

污水在排放过程中会经过以下构件:机械架构的格栅、集水井、初沉池、调节池;经过初步处理之后污水会进入二沉池,在充分沉淀之后排出。进水处污水中含有大量COD、BOD、NaCl、SS等。污水中潜藏氨氮含量也比较高,测定值为每升29毫克;含盐量达到了4.3%;废水的PH值为6。

(二)运行中的查验及解析

年度中的九个月,对于厂区的处理体系,予以连续查验。进出水查验指标主要包括含盐数目、氨氮及COD含量。每周设定采两次样,微生物解析得到的生物膜,被制备成样品,其主要来源于反应池。指定合理的时间,便于取样。解析方法主要包含重络酸钾法、碱性消解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比色法。除此以外,为测定总体的含盐量,采纳了重量法。

(三)拟定计数方式

微生物计数流程,首先搜集一定规格的生物膜,添加至混合的生理盐水当中。之后将这种混合液添加到锥形瓶。选用合理的振荡装置,一般而言均是漩涡架构的振荡器。经由半小时的振荡,再把混合液安设在超声波装置上,接续振荡两分钟,以便分散生物膜。

异养菌的计数,可采纳稀释倍数法;选用适合的培养基,一般为营养琼脂。采纳MPN法,细菌计数等同于填料的微生物数目。计数得来的精准数值,拟定成CFU这一计数范围。

二、镜检得来的精准结论

经由镜检流程得知:生物膜表征的絮状物,凸显出优良形态,且膜体以内的构架很致密。这就表明,生物膜附带着多重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抗盐度。与此同时,生物膜还潜藏细微的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例如,枝虫、纤毛虫。

二段好氧池,生物膜被查出大规模线虫,以及线性蚯蚓。这种耐盐的微生物,拓展了污泥体系的食物链,也延展了原有的生态体系。微生物蚕食污泥,缩减了含泥量,也缩减了平常的排放量。拟定完备工艺,带有无剩余的特性。运行起始,构建合理体系,排放少量污浊泥水。

三、COD去除成效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去除高盐有机废水中的COD。经过相关分析得知,进水中COD波动较大,而经过处理之后,出水COD浓度均可以降低至每升45毫克以下;COD平均浓度仅达到每升42毫克,COD去除率超出了93%。这就表明,对污泥内的有机物,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处理,具有运行成效优、流程稳定的特性。氧化处理池可适应高盐态势下的体系环境。

通常来看,惯用的生化法,无法高效处理高盐有机废水。其原因主要是:生化处理体系降低了污泥活性;絮状累积污泥慢慢解体,留存的生物难以存续。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可有效降低污水中的盐浓度,基本可以控制在4.3%以下;平均情形之下的盐度,也被缩减直至3.7%。这种情形下,COD去除效率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准。经过长期运转,生物膜原有的耐盐特性,也在逐渐递增,能与高盐特性的水质契合。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原有的耐受特性。经由接触氧化处理之后,生物膜并不会凸显出絮状分解的倾向。而普通处理得到的活性污泥,常会使测定好的盐度数值发生改变,盐度更替造成絮状漂移。除此以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排放的污泥比较少;污泥沉降特性也超出普通处理工艺。这样做,就化解了沉降中的难题。

四、氨氮去除效率

从水质查验得来的数值可知,进水端口以内的氨氮浓度超出了每升26毫克;对应的出水氨氮浓度相对稳定在每升1.2毫克。去除率达到86.9%。受到区域温度干扰,寒冷时段内,氨氮去除效率略有偏低,但也与预期标准基本相符。生化处理路径下,依托硝化菌受到的盐度干扰,来处理降解菌。从计数数值来看,生物膜之上的硝化菌,达到了高层级的数量级。好氧段的硝化菌,还会达到更高层级。硝化菌存留在体系以内,提升了氨氮的去除率。

盐度变更状态下,总体范畴内的含氮量,并没能显著变更。测量得来的浓度为:进水范畴的总体含氮,为每升39毫克;对应着的出水含氮,缩减至每升23毫克。总体去除率达到52.3%。这是因为,出水端口的高盐物质,是偏多的硝酸盐氮。硝化反应凸显的作用并不彻底。初始时段的设计中,预设了偏低的回流比,造成这种状态。若能提升原有的回流比,则可除掉更多的氮。好氧段布置的生物膜,存在反硝化菌的偏多菌种,环境促动了菌种生长。

结束语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还欠缺完备程度。在后续的实践中,应着力去改进。通常来看,对于搜集的高盐废水,可接种活性污泥,逐渐增加进水中的海水比例。用这种途径,驯化出最佳的耐盐特性。设定的处理框架内,微生物的总含量偏高,凸显了多样类别。这就为体系的运转,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钟Z.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新进展 [J].化工进展,2012(04).

[2]吕宝一.两段A/O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研究 [J].中国给水排水,2011(01).

[3]丁晓玲.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 [J].水处理技术,2005(07).

篇(6)

关键词:制药工业 废水 厌氧处理

制药工业属于精细化工,其特点是原料药生产品种多,生产工序多,使用原材料数种或十余种,有的甚至多达30~40余种,原料总耗有的达10公斤产品以上,高的超过200公斤公斤产品,从而产生的“三废”量大,排放物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严重。2008年8月1日起,实施新的《制药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制药工业废水通常具有成分复杂,有机污物种类多、浓度高、含盐量高和NH3-N浓度高、色度深且具有一定生物抑制性等特征,相对于其他有机废水来说,处理难度更大。

我国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采用的是活性污泥为代表的好氧工艺。到了21世纪后,针对传统工艺的不足,人们开始采用各种新型的工艺,进得更完善的处理[1]。制药废水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多变而且多含杂环类、难降解物质多。在制药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生物毒性的中间物质,在提取或清洗过程中会进入到制药废水中,造成应用传统生化法治理制药废水效果较差。在抗生素生产的提取和冷却工段,化学合成制药反应及提纯阶段使用了大量的无机盐类物质,使排放的生产废水中盐类浓度较高,对废水处理的生物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废水生化处理效果[2]。

1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介绍

目前制药废水采用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等多种方法[3]。现在,由于制药废水难于处理,出水水质要求较高,以及处理成本的限制,制药废水处理所采用的工艺一般为多种方法联用,通过多种技术联合,使得出水水质达标[4]。药厂废水的水质特点使得多数制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根本无法达标,所以在生化处理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以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质,并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从而利于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可根据其水质特征,综合考虑废水的性质、工艺的处理效果、基建投资及运行维护等因素,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从目前来说,总的工艺路线为预处理―厌氧―好氧―后处理组合工艺。

2 QIC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厌氧处理是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由于其巨大的处理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直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5]。从传统的厌氧接触工艺发展到现今广泛流行的UASB工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已日趋成熟。要提高厌氧处理速率和效率,除了要提供给微生物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外,保持反应器内高的污泥浓度和良好的传质效果是2个关键性举措。以厌氧接触工艺为代表的第1代厌氧反应器,污泥停留时间(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大体相同,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较低,处理效果差。为了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废水在反应器内通常要停留几天到几十天之久[6]。以UASB工艺为代表的第2代厌氧反应器,依靠颗粒污泥的形成和三相分离器的作用,使污泥在反应器中滞留,实现了SRT>HRT,从而提高了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但是反应器的传质过程并不理想。要改善传质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表面水力负荷和表面产气负荷。然而高负荷产生的剧烈搅动又会使反应器内污泥处于完全膨胀状态,使原本SRT>HRT向SRT=HRT方向转变,污泥过量流失,处理效果变差。

IC厌氧技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高效处理技术,它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荷兰PAQUES公司研发成功。由于是一项重大发明创造,技术拥有者做了严格的保密,直到1994年,才有相关的研究报道。目前,IC反应器已成功应用于污水的厌氧处理。与以UASB为代表的第二代高效厌氧反应器相比,IC反应器在容积负荷、能耗、工程造价、占地面积等诸多方面,代表着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先进水平[7]。虽然IC反应器具有其他反应器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在工程实践中亦暴露出诸多技术问题:①IC反应器内部结构比普通厌氧反应器复杂,设计施工要求高。反应器高径比大,不仅增加了进水泵的动力消耗,而且因水流上升速度快,使出水中细微颗粒物比UASB多,加重了后续处理的负担。内循环中泥水混合液的上升易产生堵塞现象,使内循环瘫痪,处理效果变差。②IC反应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影响不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③在厌氧反应中,有机负荷、产气量和处理程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平衡关系。较高的有机负荷可获得较大的产气量,但处理深度降低。④缺乏在IC反应器水力条件下培养活性和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关键技术。

QIC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是在对IC厌氧处理技术内部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针对其在工程实践中暴露出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以高效、低成本运行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为目标,通过中试试验和工程实践为检测手段,对IC厌氧处理技术、工艺、装置进行不断改进,经过多年来的反复试验、验证,最终凝炼出的QIC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以QIC厌氧反应装置为主导产品的高效、低成本环保设备获5项授权国家专利,QIC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已於2010年12月通过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3 沈阳红药安徽制药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

3.1 工程概况。

沈阳红药安徽制药有限公司是由通过国家 GMP认证的亳州市国一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国家GSP认证的亳州市国一堂医药有限公司、沈阳红药安徽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组成,公司集中药饮片生产、医药公司销售、中药提取、中成药生产、大型物流、GAP中药材种植为一体,以药为主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并严格按照GMP、GSP进行生产和经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成为中药饮片生产的骨干行业。

沈阳红药安徽制药有限公司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为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采采用QIC―CASS工艺。首先,废水经过酸化处理后进入QIC厌氧反应装置,充分降解废水中有机物,使废水的CODCr、BOD5大幅降低,同时产生大量沼气。经厌氧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降低后序处理单元负荷。废水最终经过CASS好氧反应处理,进一步降低废水中COD、BOD、SS的含量,使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排放标准。

3.2 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设备。

关键设备为QIC厌氧反应装置,具有容积负荷率高,节省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

QIC厌氧反应装置是该工程的关键设施,主要由混合区、第一厌氧区(颗粒污泥膨化区)、第二厌氧区(深处理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五部分组成。污水从反应器下部布水器进入污泥床,并与污泥床内污泥混合。有机废水在进入反应器底部时,与气液分离器回流水混合,混合水在通过反应器下部的颗粒污泥层时,将废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沼气。同时,通过下部三相分离器的废水由于沼气的提升作用被提升到上部的气水分离装置,将沼气和废水分离,沼气通过管道排出,分离后的废水再回流到罐的底部,与进水混合;经过下部气液分离器的废水继续进入第二厌氧区(深处理区),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最后废水通过反应器上部三相分离器进入分离区将颗粒污泥、水、沼气进行分离,污泥则回流到反应器内以保持生物量,沼气由上部管道排出,处理后的水经溢流系统排出。

该装置在大幅削减COD浓度的同时,产生大量沼气。在处理工程中极大的减轻了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不仅为CASS反应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条件,而且为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提供了保障。同时沼气的回收利用,还可以为厂家节约大量能源,减轻由于大量使用燃煤带来的大气污染。

3.3 处理效果显著。

废水处理成本低,运行费用为0.65元/t废水。废水经厌氧反应将可产生360m3/d沼气。如将沼气应用到生活或生产,每立方沼气相当于1公斤标准煤,每吨标准煤按900元计,全年将可为企业节约能源费用118260元。废水经处理后,按每天200t回用,每吨水按2元计,全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146000元。扣除废水处理运行费用71175元,每年将可为企业增收193085元。

4 结语

在IC厌氧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是新一代废水处理技术的安全性和处理效率远高于IC。通过引入生活污水和活性颗粒污泥高效驯化技术,对难生物降解的废水进行水解酸化,成功实现了极难处理的医药有机废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拓展了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应用领域。处理后,废水的氨氮及悬浮物等污染指标均得到大幅削减,出水水质稳定,同时还能回收清洁能源――沼气,起到节能环保作用,为应用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受到用户和社会好评。

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在企业废水处理工程中实际应用的成功经验为类似的有机废水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加快环保事业的稳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艳锋,王树岩. 高浓度制药废水处理实例[ J].水处理技术,2008, 34 (3) : 84 87.

[2] 缪应祺.水污染控制工程[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6 -112.

[3] 刘振刚. 预处理-厌氧-好氧-气浮过滤处理制药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20 (1) : 81 - 2.[4] 陈小平,米志奎. 制药废水的物化处理技术与进展,2009,13(10):1279-1281.

[5] 杨向阳,李布青.QIC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12:15-19.

[6] 胡晓东.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篇(7)

渗滤液污染特性处理技术

一、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污染特性

垃圾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受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有以下来源:

1.自然降水:自然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降水冲刷填埋场,使渗滤液水质严重恶化。影响渗滤液产生数量的降雨特性有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频率、降雨持续时间等。

2.废物中的水分:随固体废物进入填埋场中的水分,包括固体废物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当储水池密封不好时)量。入场废物携带的水分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之一。

3.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指来自场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对渗滤液的产生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4.有机物分解生成水: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量与垃圾的M成、PH值、温度和菌种有关。

5.地下水:如果填埋场地的底部在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就可能渗入填埋场内,渗滤液的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的接触情况、接触时间及流动方向有关。但一般在设计施工中采取防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地下水的渗入量。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份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性质取决于垃圾成份、垃圾粒径、压实程度、现场气候、水文条件、和填埋时间等因素,主要有以下特性:

1.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其中有机污染物径技术检测有99种之多,有22种已经列入我国和美国重点控制名单,一种可以直接致癌,五种可诱发致癌。

2.水质水量变化大。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水量会随着外界水文地质降雨量堆地高度及方式、填埋规模、填埋工艺、填埋时间、垃圾本身成份的变化而变化,随机性很大。

3.金属含量高垃圾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离子,其中铁、铅、锌和钙的浓度可分别高达2050mg/L12.3mg/L,130mg/L和4200mg/L。

4.营养比例失调,氨氮含量高。

二、垃圾渗透液处理技术

1.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等多种方法,在COD为2000~4000mg/L时,物化方法的COD去除率可达50%~87%。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比值较低(0.07~0.20)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因此目前垃圾渗滤液主要是采用生物法。

2.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池、好氧稳定塘、生物转盘和滴滤池等。厌氧处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厌氧固定化生物反应器、混合反应器及厌氧稳定塘。

(1)活性污泥法。好氧处理用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好氧稳定塘、生物转盘等好氧法处理渗滤液都有成功的经验,好氧处理可有效地降低BOD5、COD和氨氮,还可以去除另一些污染物质如铁、锰等金属。在好氧法中又以延时曝气法用得最多,还有曝气稳定塘和生物转盘(主要用以去除氮)。

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渗滤液可用生物法、化学絮凝、炭吸附、膜过滤、脂吸附、气提等方法单独或联合处理,其中活性污泥法因其费用低、效率高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美国和德国的几个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有机负荷,活性污泥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许多学者也发现活性污泥能去除渗滤液中99%的BOD5,80%以上的有机碳能被活性污泥去除,即使进水中有机碳高达1000mg/L,污泥生物相也能很快适应并起降解作用。众多实际运行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表明,活性污泥法比化学氧化法等其它方法的处理效果更佳。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的优点,而且生物膜上能生长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硝化菌之类。当温度回升,微生物的硝化能力随即恢复。但是应当指出,这种渗滤液的性质与城市污水相近,对于较强的渗滤液此方法是否适用还待研究。

(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的有目的运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近20年来,随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展和工程实践的积累,不断开发出新的厌氧处理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等特点,使它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很大进步,在处理高浓度(BOD5≥2000mg/L)有机废水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厌氧生物处理有许多优点,最主要的是能耗少,操作简单,因此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廉,而且由于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少。近年来,开发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有: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接触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及分段厌氧硝化等。

(3)厌氧与好氧的结合方式。虽然实践已经证明厌氧生物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有效性,但单独采用厌氧法处理渗滤液也很少见。对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既经济合理,处理效率又高。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达86.8%和97.2%。

三、结语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控制不好将产生二次污染,是卫生填埋场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要解决渗滤液污染问题,除了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控制,尽量减少渗滤液的产生外,关键是要对渗滤液进行处理,使其达标排放。近年来采用厌氧与好氧结合处理渗滤液的较多,在选择生物处理工艺时,必须详细测定渗滤液的成份,分析其特点,通过小试或中试来获得组合处理工艺,才能达到排放。生物法是今后垃圾渗滤液处理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