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药行业商业模式

医药行业商业模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4 11:02: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药行业商业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药行业商业模式

篇(1)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医药产业依然面临着快速的发展机遇。

第一,2013年中国会成为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销售额达800亿美元,仅次于排名前两位的美国和日本。202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药品消费市场。

第二,2009年4月政府启动的新医改的政策利好。本轮医改全国各级财政累计支出14099亿元,这为医药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第三,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所带来的巨大需求。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这将直接刺激我国医药消费的飞速增长。

第四,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人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这都将极大地增加药品消费需求。

第五,由于环境恶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恶性疾病的罹患率不断上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代谢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和伤害等疾病带来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这些也将极大地带动医药行业的需求与发展。

尽管面临着诸多机遇,但是如果要取得较好的回报,还是需要投资者不断地去观察,去关注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

首先,关注医疗服务业。在新医改以及老龄化等因素推动下,国内被压抑多年的医疗需求将有望出现井喷的态势,给医疗机构广阔的发展空间。“看病难”问题的根源逐渐由“看病贵”向“供给不足”转化,医疗资源的供给瓶颈亟待解决。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将释放老百姓基本的就医需求,长期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将得到释放。医疗产业不仅发展前景广阔,医疗资源还具有不可复制的稀缺性,具备一定的区域垄断性。

其次,行业加速整合,医药商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加强。随着国家逐步降低药品价格及限制流通环节加价率,一大批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大型龙头企业将加速对中小企业的整合,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我国大型龙头企业在国内市场将逐步蚕食大型跨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医药商业龙头将会脱颖而出。

再次,我国传统的化学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为仿制药,导致竞争激烈,价格不断降低。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及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同时在国家支持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化学药企业将逐步由仿制药走向创新药,诞生一批国际领先的研发企业。

最后,中药企业逐步拓展到消费品领域。传统中药在国内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将有一批有特色的中药企业向消费品领域拓展,比如白药、阿胶等。我们预见未来将有一大批中药品种在海外上市。

篇(2)

通过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前10家上市公司对比发现,两者在上市前的经营年限、注册资本方面接近;创业板公司收入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明显优于中小板对比公司。

高成长性是决定创业板公司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由于创业板公司大多所处新兴朝阳行业,同时刚经历了萌芽期,在现阶段表现出很好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

从前1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定价来看,市场对其高成长性也表示认可,平均发行价和发行后的市盈率远高于可比年度中小板上市公司发行水平,发行后的市盈率较可比A股上市公司当前估值水平也存在明显溢价。

我们对国庆节前已过会的2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近2年、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进行了比较,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公司处在高速成长期。

其中3年预测复合增长率超过40%的有17 家,超过30%的公司多达24家。

综上分析,并参考国外创业板的成长历程,我们重点看好IT、自动化类高科技和生物医药行业。在首批10家公司中,我们最看好乐普医疗(300003,股吧)的长期高成长潜力;在已过会的其余19家公司中,重点关注沈阳新松。

创业板:“两高六新”特征明显

创业板定位于“两高”(高科技含量与高成长性)和“六新”(新经济(310358基金净值,基金吧)、新服务、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商业模式)。从目前证监会已受理的149家拟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科技含量高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占比达68%;制造业公司占比约为13%,远低于该类产业在中小板占比70%的水平;同时,即使部分公司所处的传统行业科技含量不高,但在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也有明显的创新特色,如主营户外用品的探路者、主营农机连锁的吉峰农机等。

并且,在已受理的149家公司中,大部分公司在其所处的细分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中至少有20家公司在国内乃至全球位居前列,如碧水源科技、绿A生物工程等。总体看来,首批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具备明显的“两高六新”特征。

再从地域分布和公司所有制看,已受理的149家创业板公司分布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占2/3的公司集中在北京及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发达地区;且以民营公司居多,达到83%。

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突出、盈利能力优异

高成长性是决定创业板公司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我们分别选取首批登陆中小板和首批上市创业板的前10家上市公司情况进行对比。

从成立时间和上市前注册资本看,与中小板公司情况类似,前10家创业板公司大多有10年的经营历程,已跨越了初步创业期;上市前注册资本集中在5000~10000万元,具备了一定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盈利规模看,创业板公司收入规模整体虽较小,但整体盈利规模较中小板前10家更强。

从成长性方面看,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表现出众;2007年、2008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达到84.43%、49.92%,分别高于中小板公司可比年度47、12.39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更达到了169.67%、70.67%,分别高于中小板公司可比年度128.17、57.29个百分点。

我们又统计了包括国庆节前已过会的其余19家创业板公司,数据亦显示整体成长性仍然非常突出。转贴于

从盈利性能力看,前10家创业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优异,近4年平均毛利率达到46.71%2,高于可比年度中小板公司4年平均毛利率13.38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21.78%,高于可比年度中小板公司4年平均净利率10.43个百分点。

由于创业板公司大多所处新兴的朝阳行业,同时刚经历了萌芽期,在现阶段表现出很好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从前1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定价来看,市场对其高成长性也表示认可,实际共募集资金66.7亿元,是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预计募集资金的2.37倍;平均发行价达25.98元,发行后的平均市盈率达52.73倍,远高于可比年度中小板上市公司发行水平。

我们选取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和具有可比性的A股上市公司市盈率进行比较。从平均值看,创业板公司的发行后市盈率相对当前可比A股上市公司09年预测市盈率溢价45%,其中最大的神州泰岳(300002,股吧)相对溢价达到179%,预计在上市流通后这种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投资建议:关注IT、自动化类高科技、生物医药行业中的潜力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是支撑其高估值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对国庆节前已过会的2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近2年、3年(预测)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进行了比较。

从29家公司的近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看,绝大多数处于高速成长期。其中,3年预测复合增长率超过40%的有17家,超过30%的公司多达24家。

综上分析,并参考国外创业板的成长历程,我们重点看好IT、自动化类高科技和生物医药行业,以上行业既是新经济特征的代表,也历来是中小公司牛股的温床。在投资选择上,我们认为,具有以下特征之一的创业板公司均值得长期跟踪,包括:主营业务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领域,符合产业升级趋势,技术壁垒高。

竞争优势突出,具有可持续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商业模式独特,可复制性弱。

在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中,结合所处行业情况、成长性以及自身竞争力,我们最看好乐普医疗的长期高成长潜力,其余19家已过会的公司中,重点关注沈阳新松。

乐普医疗:行业技术壁垒高、具持续高成长空间

公司主要从事冠状动脉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能够与国外产品形成强有力竞争的少数企业之一。

国内冠脉介入治疗支架行业具有成长性好、进入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的特点。2002~2008年行业CAGR达到40%,成长性极佳,预计未来4年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速;冠脉介入治疗支架系统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技术门槛高,目前国内市场被7家公司占据,公司市场占有率为26%,2012年募投项目达产后有望超过30%;预计公司2012年支架系统的收入规模将达到10亿元左右,2008~2012年CAGR为26.3%。公司在行业中优势地位和研发实力突出,我们看好公司的中长期高成长性。

沈阳新松:创新型高科技公司的杰出代表

篇(3)

在此背景下,“21世纪药店连锁高端论坛(中国苏州)暨吴中医药连芩珍珠滴丸新品会”日前在苏州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新医改形势下品牌药品营销新趋势”主题,纵论政策形势、剖析市场动向、探讨品牌营销,推介共赢合作,为行业展示了新的视角。

调整来袭

新医改正在朝纵深推行,也势必带来调整与震动。对医药行业而言,无论是市场规模扩大、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兼并重组等方面,都呈现出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整合是必然趋势,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大、医药分开、终端格局的分化,都给企业带来严峻挑战,对医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惠良表示:“医药企业要重视品牌,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把品牌建设作为重要战略来推进,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共赢模式。同时,药企与连锁药店应合力寻找利益共同点,共同探讨品牌药品在连锁药店中的经营模式与合作展望,以期探索出一条医药营销新路,促进工商互动,实现工商双赢。”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则指出,目前医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凸显规模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持续向好,复合增长率为23.36%。而医药流通行业销售规模也同样呈现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商业总销售额翻了两番,复合增长率为20.1%。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

而在整合大背景下,医药商业集中程度正在不断提高,2009年医药流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达3964亿元,占同期全国销售总额的69.74%,比2008年提升2.45个百分点,前三强集中度提升0.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医药商业巨头加紧全国性销售网络的布局,在商业领域向基层渗透,同时也通过并购向上游延伸;而区域性霸主则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或抱团联盟的方式,壮大力量,应对商业巨头的全面扩张。大家以不同的方式扩张、融合生存,以规模化打造竞争优势。 陶剑虹预测:“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药店业态必将适应新消费群体、新需求而不断变化升级,重点是提升增值服务的能力,以差异化赢得先机。”她认为,未来将会呈现标准药店、网上药店、平价大卖场、超市店中店、社区便利店、医保定点店、药妆店、药诊店、专科药店、M2C等多种形式的发展。

聚焦核心

受多因素的推动,近年来OTC的发展与药店终端碰撞出巨大的效应。目前,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品类结构相对稳定,OTC品类所占份额持续上升,药店销售逐步形成急性常见病用药、慢性病用药和滋补营养保健类用药三大用药领域。而在感冒、咳嗽、咽喉、肠胃炎四大急性病用药中,90%为OTC,广告拉动效果较好,公众选择药店直接购买的可能性比较大,购药方式基本固定。

广东标点资讯集团总经理黄泽骎认为,新医改的实施会导致药店销售产品结构产生变化,OTC企业要聚焦核心产品,连锁药店要转变经营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行品类优化组合,应根据商业目标、利润及竞争策略来定义品类的特色。

他特别指出,连锁药店与医药企业要认识到,双方均是消费者的服务商,只有合作与共享,利益才能分享。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消费者的争夺,提高顾客满意度、形成稳定的顾客流是连锁终端立足乃至发展的关键,而聚焦核心产品、聚焦核心品牌是消费者争夺的核心手段。可以说,以核心品牌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形成稳定的客流量是未来OTC营销的趋势。医药企业与商业都要围绕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进行资源整合,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针对企业面对的政策环境、自身资源、行业竞争、品牌战略、营销传播、工商战略共赢等一系列问题,上海桑迪营销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官张继明认为,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质量疗效为根本、以营销推广为核心、以专业服务为保证,实现品牌打造的目标,是当下医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精准定位

此前着重于处方药领域的吴中医药此次发力OTC领域引发关注。“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处方药运作能力,吴中医药在临床市场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这种影响力仅仅限于业内,大众化市场品牌知名度严重不足。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吴中医药有必要迅速提升品牌。向OTC领域实现战略延伸,以此为支撑点,是打造品牌的必由之路。”张继明指出。

篇(4)

危险信号之一:产品力危机时代已经来临(一级)

当前,国内医药企业的产品力薄弱带有普遍性,众多医药企业凭借着市场透明度低的信息不对称性,把概念炒得铺天盖地、效果吹得神乎其神,卖点虚构化、理论故事化,这是医药营销的大忌,但我们恰恰在乐此不疲。

结果,以虚假构筑出来的客户期望值会形成外力反作用于企业(如修正药业的良心药、放心药),当企业无法以产品兑现承诺或出现某些问题时,这种外力就会形成强大合力将企业迅速推向危险、甚至置于死地。

长期忽视的产品力短板已经演变成了现时的产品力危机,产品作为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被歪曲,当然只能产生暂时的泡沫。糟糕的是,很多企业将这种泡沫当成了现实成就,并用以指导企业的市场行为,其结果必将是导致企业运营更加偏离正常轨道,这就会不可避免的使危机加剧。

消费需求首先基于产品,然后才是其他,产品力在药品的消费行为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医药企业来说,要尽早丢掉急功近利的想法,遏止脱离产品实际价值的跳跃式思维和行为,制定切实的产品力提升与研发策略,逐渐对资源进行调整,使之向产品倾斜。

医药营销只有重新回归到产品力的提升上,才能凭借强大的产品力产生真正的销售力,现实要求我们,不能用生存的机会去换取灿烂的假象。

危险信号之二:不可控的速度是陷阱(一级)

近几年,速度成了众多企业发展追求的热点,医药企业也不例外,在“快鱼吃慢鱼”等经典语录的引领下,粗放式地对市场竭泽而渔及简单的短期谋利取向,造成了医药行业的畸形发展,消费者被不断伤害、产品价值短板等都会给国内医药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一味求快必然造成企业运营整体的不可控,如大多数的医药企业的采购方式仍停留在购买层次上,单纯以价格为导向的留次去好现象大量存在(毒胶囊事件就是例证),采购行为不能上升到企业与客户长期利益层次,更难及供应链管理及企业战略高度,这些都为企业发展设下了随时可能被外力引爆的定时炸弹。

更加可怕的是,我们还在以类家族式的初级管理手段疲于控制,可以判断的是,即使没有地震性事件的影响,这种速度也注定难以为继,失控并掉落陷阱几乎成了必然。

不可否认速度是一种效率,但追求速度首先需明确企业战略的方向,哪怕只是初级的目标客户定义与产品价值定位,定义与重建四个层面:信息反馈与决策时间、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流程和时间、渠道效率及资金流转速度等,并以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与手段为基础加以整合提升,以使速度细化、落实及可控,才能使企业避免步入盲目求快的陷阱,

即便如此,笔者仍然认为,速度并不是当前医药市场的关键要素,品质才是。我们的最终症结很可能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做了不合适的事情。

危险信号之三:靠广告与招商“催肥”的规模是假象

速度往往与规模相伴,追求规模也就成了众多医药企业近乎一致的选择,销售规模是医药企业主和销售管理者们心中永远的牵挂。

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个亿、几百个亿的数字目标好像成了企业发展的终极目的,有钱的做广告、没钱的搞招商、做促销,各种方式轮番上阵,却还是每天跟着销售数字着急上火。广告投入不断增加,招商一招就是十年,客户换了一批又一批,常新;市场做了一地又一地,疲软。

规模可能上去了(很多中小医药企业连规模也没做上去),可还是不见客户有什么忠诚度,品牌有什么价值,企业的营销管理与运营水平有什么提高,其核心原因就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去关心消费者需求并为其创造切实的独特价值。

没有核心客户的成长,即使再大的规模也不是有效规模,核心竞争能力当然更谈不上,靠广告与招商“催肥”的规模不过是假象,跟企业发展无关,至多只能成为短暂的伪辉煌罢了。

规模如何而来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规模不能带来有效的成本降低和竞争力的提升不要也罢,更何况我们往往因追求规模而失去了利润和企业修炼内功的机会。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回归企业运营的基本层面,明确客户价值、对接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客户价值贡献率,由此获得的规模才是有效规模,才能够支撑企业继续发展,不致使企业成长为残疾的巨人,难经风吹草动。

篇(5)

众所周知,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医药流通行业是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终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成立于2008年的重庆海通医药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经营批发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的专业的终端配送型医药公司。

虽然海通医药成立于2008年,但其总经理段昌革却已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了20余年,对该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当时没有证照的公司,都是以经营部的形式存在,直到2000年才有为数不多的有证照的公司。”段昌革这样回忆当时的行业大背景,在这大环境下,她先是在多家公司做小股东,继资金与资源积累到一定阶段后,便成立了自己的海通医药。

是什么让成立之初仅有50多人的海通医药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拥有240多名员工,经营品种几千余种,上游合作伙伴200多家,下游终端客户5000多家,销售配送网络覆盖川渝两地近30个区县、300多个乡镇。“这完全得益于优质的产品和健全的营销服务。我们海通深知顾客的需求就是产品的源泉,顾客的满意是最高的殊荣,只有‘勤奋、敬业、谨慎、诚信、创新’才能赢得持久的发展。从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到人才队伍的培养,从企业文化的建设到公司品牌的争创,海通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海通人以顾客为中心、保质保量、诚实守信的体现和结果。所以,我们把一切方便留给客户,把一切困难留给自己。”段昌革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到。

2009年对于海通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海通导入了先进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营销方面,深度分销进一步完善,并独创“三员一部”的销售模式,被业界誉为“海通模式”,由开票员、业务员、配送员、售后服务部共同维护市场,加大了市场管理力度,在继续巩固成熟的重庆各大市场的基础上,销售业务已向各乡镇拓展,细分市场在不断深入、覆盖面在不断扩大。就在那一年,段昌革穿梭在各大企业管理培训的课堂,北大EMBA课程、林伟贤老师的商业模式课程、台湾余世维老师的课程,以及聚成、思八达等的课程,她都孜孜不倦地去学习,并且与自己的实际管理工作加以结合应用。

为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海通医药秉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严把人才入口,在选人时一看其过去的经历,二重个人的人格品质,从其言谈举止中洞悉对方的价值观,通过一系列多方面的调研对其进行综合考察。对于人才的管理,海通医药以合理的薪资作为基础,以企业未来发展愿景作为吸引和引领人才的重要方针,依靠清晰而美好的企业发展愿景让有识之士紧紧跟随。

致力于打造“规范经营、科学管理、诚信服务的医药销售企业”的海通医药,在其众多的管理制度中有一项制度让段昌革引以为荣,“赢在别人休息时,我们倡导在别人休息时还要工作,即便休息也要在思考。”海通医药为了紧密团结员工,向外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三八妇女节有专门的女子活动,运动会,客户的旅游节,年终答谢会,半年答谢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拉动了我们的员工,也让我们的客户在这种氛围中感觉到不一样的状态,我们永远都会对客户讲,海通的存在是因为有客户的需求,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我们时刻要思考的问题。”段昌革介绍到。

篇(6)

医疗行业-医药代表

在医药行业,像辉瑞、默克,葛兰素、赛诺菲等医药制造型企业,他们的人才管理体制都会特别关注医疗代表成长路径中所涉及的所有岗位,通常是医药代表,高级医药代表、区域销售经理、大区销售经理、全国销售总监。

医药这样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成长最迅速的职位为什么不是研发的岗位。这是因为在在全世界前十大药厂中,很少有药厂会把核心产品的研发中心放在中国。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医药销售遵循了与美国相同的销售模式:由医药代表到医院直接向医生进行药物介绍,然后试用,最后由医生开处方药给病人使用。所以对制药企业来说,在中国,医药代表无论从数量还是绩效上,都对公司的最终表现、公司招人的数量和公司的员工数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想要成为医药代表,首先需要相关专业背景,很多成功医药代表是大学医药专业毕业就从初级医药代表做起。第二关键是能力。通过对成功典范的分析,SHL将能力定义分成三个范畴:首先个性特质上需要有很强的销售信心和销售韧性;其次与他人互动时需要有很强的掩饰技巧的能力,很强的沟通和说服能力,以及客户导向的能力;最后从业务的能力要求上可能需要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零售行业-店长

过去,很多大学生对零售行业的店员和店长都心存偏见,觉得那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事实上优秀的店长正越来越成为猎头眼中的香饽饽,而店长也是行业中成长最快的阶层。

一般来说,零售行业比如超市,组织架构都非常扁平化,从普通店员到CEO中间可能只有4~5个级别。店长下一个晋升岗位是区域经理,那时他将还要负责本区域的扩张计划。再往上,每家公司的设置会有不同,可能设置大区总监,也可能直接由区域经历直接向负责业务的VP汇报。对零售店来说,最关键的内部管理和创造好业绩,都要靠店长来完成。店的促销计划,人员管理,都是考验一个店长绩效的关键指标。而这些也是整个企业业绩的基础,因此,优秀的店长是各个零售企业最宝贵的人才。

据SHL的观察,除了外部直接招聘店长,更多的店长是内部店员提拔产生,想要成为店长,一方面需要持续学习,而学习的内容包括如何去处理店里的棘手案例,客户的投诉等,总之就是让自己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想要成长为店长,更多时候不仅要关注自己业绩的成功,可能还要花时间帮助旁边的店员、其他的同事,当别人遇到客户的投诉或者问题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因为店长不是个体贡献者,需要去更好地辅导你的同事、下属,当下属情绪低落的时候,适当激励、鼓励。

其他行业中的关键岗位

篇(7)

[关键词] 医药电子商务; 应用现状; 制约因素; 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F71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71- 02

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达5 000多家,2011年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达1 494.3亿元。国家《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年均增长20%,医药工业增加值将年均增长16%。医药行业是当今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医药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非常适合发展电子商务。医药电子商务是指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医院、消费者等利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进行的基于医药产品的网络营销、网上洽谈、网上订货、网上支付、网上客服等商务活动。医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是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当前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谁能抓住机会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艇,谁就会获得未来竞争的优势。

1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

1.1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总体来说,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尚处在起步阶段。2000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确定了10家试点单位开展互联网药品交易。试点期间,一大批医药电子商务网站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如九州通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民生医药电子商务网、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网等。这些医药网站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医药信息服务类站点(包括经营性医药信息网站和非经营性医药信息网站);二是医药交易服务类站点(包括医药第三方交易平台、医药B to B交易网站和医药B to C交易网站)。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截至2012年5月18日,全国已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总共3 719家,全国已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 的企业总共118家。经过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正向规模化、规范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1.2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

从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应用的实际看,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可分为4大类:第一类是医药信息平台模式,这是发展最早且数量最多的一种医药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提供医药行业数据的、检索和分析服务,如中国医药信息网、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第二类是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运营商以中立身份为买卖双方提供虚拟交易平台服务,属于多对多的交易服务模式,如北京鹤麒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海南卫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第三类是B to B医药电子交易模式,包括原料供应商与药厂之间、药厂与医药批发商之间以及医药批发商与医药零售商之间的电子采购与电子交易。该模式以九州通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代表,还包括数量众多的医药企业自建电子交易站点。第四类是B to C医药电子交易模式,主要是指网上药店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交易,如上海药房网、北京药品网。截至2010年7月12日,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我国B to C医药电子商务网站共有27家。

1.3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医药行业的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发展滞后、进程缓慢。当下,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1)违法经营,如一些与经营药品毫不相干的公司在网上直接或间接参与药品经营,销售假药、劣药。(2)大多数医药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集中于信息,电子商务系统功能简单,很少有集成网上洽谈、电子采购、网上支付、客户管理、物流配送的比较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应用。(3)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不经批准进行网上药品广告宣传,网络广告中存在夸大药品疗效、传播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的现象。(4)网上医药电子成交量相比行业交易总量明显偏低。(5)医药电子商务服务意识不强,电子交易监管不到位,客户满意度不高。(6)商流和物流不协调,存在不能准时交货和缺货、断货现象。

2 制约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2.1 医药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颁布了医药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如《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然而,相对于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市场的违法经营、违规交易等种种弊端,目前国内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亟需完善。如电子商务市场准入方面不规范;电子商务合同的真实性、有效性难以确定;网络广告难以用现行的《广告法》来规范;专门针对医药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

2.2 医药电子市场不成熟

我国的药品电子商务尚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规范而有效率的电子市场。目前,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应用分散,经营规模偏小,应用层次水平低,很多只是提供单一的医药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系统集成度低,鲜有基于供应链的电子商务应用。其次,我国医药企业自身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企业的IT基础设施不完备,信息化制度建设滞后,基于医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第三,政府主导的医疗机构医药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和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有待加强。

2.3 医药电子商务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人们在药品交易中都是眼看、手摸、鼻闻,实行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传统的药品交易模式已根深蒂固,电子交易模式现阶段人们很难完全接受,需要有一个思想观念的转变和适应过程。企业和消费者只有亲自体会到医药电子商务带来的药品品种、质量、价格、成本和便利性等方面优势,才会产生对电子商务的认同感,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才会进行电子商务。

2.4 医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足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历史不久,医药电子商务的知识与应用有待普及。医药电子商务是药学与电子商务结合的产物,医药电子商务所需的人才可分为3个层次:技术服务支持层、一般管理人员层和高级管理人员层。其中技术服务支持层主要着眼于电子商务的技术方面(如网络建设、系统管理、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等),这一部分人员可以基本从计算机领域获得。一般管理人员层的人员需要通晓电子商务知识与药事管理知识,是目前需求量最大而又严重供给不足的部分。第三层次的高级管理人员需熟知医药企业管理与决策,精通企业信息化应用,在目前的医药电子商务领域是稀缺的。

2.5 医药物流系统不发达

我国医药物流起步较晚,尚处在供应链单一环节优化的阶段。目前大多数已经上马或即将上马的医药物流项目还停留在企业内部进、销、存业务整合与流程优化的阶段,很少涉及对上游供应商、药品生产商和下游药品批发零售商以及医院的整合,没有根本性地解决牛鞭效应、重复运输、库存积压等现象,导致物流效率低下,药品配送成本较高。在医药物流发展中,我国医药物流还存在投资过热、过散,缺乏有效整合,集成度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医药物流仍是制约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3 推进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3.1 健全医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完善有关药品电子商务的法规,对医药生产企业电子采购、医药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网上交易进行规范。具体应包括:网上医药交易企业准入的规定;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标准化的规定;医药电子采购和电子交易内容的规定;医药网络广告与信息的规定;电子采购程序与电子支付安全的规定;医药物流仓储、包装、标识、运输、流通加工、医药配送等行业标准的规定;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投诉处理的规定等。

3.2 优化医药电子市场环境,构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电子市场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应用等硬环境和电子交易规范、网络交易理念、供应链企业协同等软环境,它们共同构成全程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医药企业应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进企业电子商务进程。政府公共部门、医药主管部门应在开展诸如药品网上信息公开、医药电子采购、网上药品电子监管等应用方面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社会各界要加大医药电子商务宣传力度,加强医药电子商务的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医药电子商务的接纳度,强化社会各界的医药电子商务理念,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规范交易管理。只有不断优化电子商务软、硬环境的建设,才有可能推动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3.3 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和3G技术,开展医药全程电子商务应用

加强企业ERP系统、Intranet、Internet建设,整合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医药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电子商务应用,开展基于供应链的全程电子商务。全程电子商务使企业得以将经营管理范围延伸到上、下游业务伙伴处,对供应链上的医药流通企业、药厂、原料供应商和消费者进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协作与资源整合。运用云计算建立企业医药电子商务私有云、行业医药电子商务公共云,构建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云商务”应用。云计算环境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可以有效节约EC资源成本,快速实现EC应用部署,动态调整EC业务范围,明显提高EC运行效率。利用移动3G技术搭建掌上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随着3G牌照的发放普及,医药移动电子商务利用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无线设备进行B to B、B to C等商务活动,使得交易更方便、快速、安全和灵活。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对药品电子交易的实时监控,对重点药品进行跟踪追溯,对涉药信息网站和医药交易网站进行管理;实现对网上药品信息的搜索、审核与过滤,对网上医药广告进行规范,对网上药品交易进行查询、统计和审计。

3.4 加强医药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供给

医药电子商务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要求同时具备IT、商务、药学等领域的知识。目前国内医药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医药电子商务进程。加强医药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供给,一是大力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保障基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供给;二是加强医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在普通高校开展医药电子商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三是在电子商务专业、药事管理专业开展医药电子商务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为医药电子商务高级管理人员的供给提供保障;四是推进医药电子商务的MBA、工程硕士以及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工作,突破现有专业人才匮乏的瓶颈。

3.5 完善医药物流配送体系

目前国内医药物流费用率高达10%,高物流成本下的医药电子商务难以实现真正的盈利,发展医药物流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大力发展医药物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实施积极的医药物流发展政策。从宏观上建设与培育医药物流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使医药物流市场在竞争环境中形成,并使这一市场逐步规范化、法制化。(2)合理规划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科学选址,优化供应链,合理规划物流配送中心。(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医药物流专业化管理,提高药品的流通效率,降低医药物流成本。(4)推进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条形码、GPS、EDI、RFID、ERP、GIS、移动3G、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应用,用信息化推进医药物流体系的建设。

4 结 语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应用,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审慎而行,企业多持观望态度,而消费者尚在适应当中。医药电子商务是医药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医药企业战略发展的必然方向。针对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完善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技术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和物流配送体系,对推进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