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2 15:55: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033-02
一、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张同学来自农村,为了考大学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所以也获得了回报,由于他的刻苦努力,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可是进入大学后,他会不自觉的同周围的同学进行比较,总觉得自己是从农村来的,家庭条件不如城里的同学好,自己的服装、言谈、气质、知识面都远远不如其他同学,令他产生了一种“输在起跑线上”的自卑心理。于此同时,又非常不服气,总想通过更好的成绩来突显自己。可是由于张同学太在乎成绩,太在乎这些表面的东西,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非常紧张,压力非常大,所以,并没有让他的成绩有所提升,反而导致他经常失眠,只好通过心理咨询来获取帮助。
案例二:李同学是一个非常自卑的女生,尽管李同学长的非常漂亮,肤质也非常好,但是由于小时候的一场大病,导致她走路并不能完全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哪怕区别并不大,她还是很在意,总是觉得别人用鄙视的眼光看待她。曾经有很多同学经常开导她,并且陪她一起练习,但效果还是不明显,李同学依旧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去接触外界,时间一久,大家对她也就放弃了。后来,由于压力过大,李同学想通过心理医生的帮助让她可以走出自己内心的阴霾,让自己可以用健康的视角看待自己。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接受治疗的同学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具备一个客观、正确的自我概念,由于这种错误的自我概念而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麻烦。
二、自我概念的内涵以及形成
自我概念也可以称之为自我结构、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如果一个人将自己放在认识对象的角度,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外表、特长以及社会的接受程度等出现知觉并且产生稳定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人和人的社会比较以及社会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们进行自我认识来构成自我概念。有些心理学者认为自我概念在人生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创建出来,并且已经创建就一定会非常长久。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自我概念通常来讲具备这样几项功能:
1、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个人需求是依照保持自我意识的一致性的行为,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行动。在这方面,自我概念实际上起到了引导个人行为的效果。
2、起到了经验的作用
一个人具备多少经验对于这个人的意义,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概念。如果一个人自认为能力一般,成绩只能是中游程度,就会在成绩提升的时候获取更大的信心,认为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反倒是能力突出,成绩优良的自我概念的人,对于好成绩会说是遭遇了非常大的失败,认为是自己的一次挫折。
3、决定了人们的期望
通过各类不同的环境,人们对于事情出现了期望,对于环境里其他人的行为解释以及自我环境里的行为,都取决于自我概念。成绩差的同学通常因为消极的自我概念引出自我期望的消极,导致他们不会再努力学习。
四、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自我概念的积极性决定了心理健康的积极性和趋向
对于自我概念以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当前出现了两类不同的研究,一类是整体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通常认为是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起到的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一个人的自我认可度越高,他的心理也就会越健康。通常人生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8个阶段,其中第5阶段属于自我统合以及角色混淆期,这时候如果自我概念清晰,追求方向明确,发展就会十分顺利,如果自我感觉混乱,就会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另一类是自我概念的某种成分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这类的研究主要在于自尊心同心理健康以及自知同心理健康的关联。在自我概念的多维度级别的模型构造里,处在中心地位的自尊以及自知等都成为了可以评判心理健康程度的关键依据。个体对于自我前景持有乐观的态度才会对心理产生健康的效应,也就不会让人产生消沉、焦虑的心理。
2、健康心理促进积极的自我概念,很多心理问题会让个体的自我概念降低
通过研究发现,自尊同抑郁程度、焦虑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低自尊成为了焦虑、抑郁的主要表现以及原因之一,随着低自尊带来的是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只有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以积极的态度接纳自己,不断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才是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黄 君.高职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 王 曼.H大学本科新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3] 郑 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内涵;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69-06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及促进临床心理治疗的基础,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外心理学界数十年来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迄今为止,学者们仍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的深入探讨,系统分析两者的关系,澄清两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测量工具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的现实价值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强调:“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们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弄清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关重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要角度看,可为心理健康指标的确定及量表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的众说纷纭,从而改善目前研究者们将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心理品质混为一体的现状,建立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测量指标和评价标准。从学科建设需要角度看,可以进一步从实证的角度开展相关问卷调查、追踪和实验研究,从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机制,“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为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科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异,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确定的依据不同、对“标准”把握的宽严尺度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法论层面的差异可能隐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关系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心理健康标准本身的研究较多,对心理健康内涵与实质的探讨较少。心理素质研究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编制了不少心理素质问卷、对心理素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问卷、其研究往往没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梳理,内涵结构混淆不清,两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则直接用心理健康的问卷来测试心理素质,只是将心理健康的概念换成了心理素质。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为此,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可见,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两种关系的正确认识,是解决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该领域及其相关研究也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
(一)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有必要分析其属概念健康及其本质。
关于健康这一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一种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状态”,这是至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该定义认为:健康不仅包括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并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健康观,SRHMS等国内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健康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的。此外,我国学者在国外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上也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外还包括道德健康。实际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健康的重要方面。
从上述关于健康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健康的本质是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基本方面。作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质上也应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完全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标准
现代社会中,人们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逐步更新,绝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现代的健康概念早已超越了传统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和现代人类健康观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身心和谐”已成为人类现代健康观的主要核心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从社会适应能力角度,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含义:
心理健康一方面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各项功能正常良好,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健康二是指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地完善个人生活,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发生。
对心理健康狭义的认识是指预防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广义认识是指促进心理调节,发展心理效能。对中小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应是指广义的心理健康。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由于个体在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阶段,也在不同的生活,工作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校特定情境中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认识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本文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应从以下方面来分别进行评测:
1.学习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使中小学生能正确对待周围的各种事物,使他们在认识环境、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时保持客观的态度,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智力的正常从测量学角度来讲是指与同阶段同性别学生智商的测定值保持较小差别。智商测定值大幅高于同样本测定值也可视为正常。大幅偏低时需认真观察被评测者其它方面的表现。
(2)体脑协调。中小学生的体脑协调性表现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在学校班级教学情境下,能自觉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注意体脑活动和睡眠的关系,善于利用记忆的规律来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
(3)自我满足。中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成就动机,从学习中获得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促使其继续开展学习活动。
(4)学习情绪调适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问题顺利解决时可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积极情绪,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时,会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够明智地接受事实,并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如求助他人,来摆脱这些消极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
2.人际交往方面
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同伴关系。
(1)尊重。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对待父母,师长,同学应具有敬畏之心,礼待他人。
(2)乐群。心理健康的学生的乐群性体现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与同学交往,与同伴合作,乐于与家长,教师沟通。对于和别人交流的活动保持一定兴趣。
(3)交际技巧。学生的交际技巧处于较低阶段,但应表现为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活动。
(4)独立人格。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初步体现出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不做要求,但应表现为对独自活动有较好的适应。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逐渐开始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3.自我方面
中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程度较低,在自我认识方面较为初步。但从程度来讲,中小学生应随年龄阶段逐渐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1)自知:中小学生应具有自知力,表现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低阶段应能够正常使用物主称谓。高阶段开始应逐渐对自身及自我意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能够在与别人比较后进行反省,除了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以外,还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2)悦已:中小学生应悦纳自己,对自身的优点与缺定有一定了解,并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
4.社会适应方面
(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他们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总是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小学校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利用心理健康标准正确、准确地评价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我们校园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只有找到全面,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生心理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使评测结果具有可使用的意义。本文仅作初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文化 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复旦投毒案尚未告破,大洋彼岸的象牙塔内又惊闻枪声。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让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选择非理性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社会舆论广泛探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之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是悲剧的主要成因。本文结合时事事件,从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出发,就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和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两个因素,阐述两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1 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卫生。从国外研究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就是“爱与工作的能力”,“勤勉地完成任务、做好工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宜的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结果;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元素。从国内研究看,林崇德(2003)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自尊;姚本先(2010)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尽管,社会文化大相径庭,但国内外就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可比较的。参考相关文献,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为: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意志行为健全、人格统一完整、心身特征一致。①
2 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
“文以化之天下”,文化本义就是通过社会性的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②它是社会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 表现在其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经由世代相传而保留,也是群体人们所遵照的行为准绳。③“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④因此,人的行为深深的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受社会文化的控制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不例外。这种影响可分为三个方面,(1)对人的知觉、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影响;(2)价值观的影响;(3)可观察的外显特征的影响,如语言、风俗等。同时,社会文化通过两个途径,即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和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⑤
价值观是个体行为因素的主要动力。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个体与他人的合作;对集体尊崇,遵从公共规则,追求公共价值;与他人、集体利益矛盾冲突时的牺牲。⑥个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提倡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 反对任何外来的影响和压力。⑦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同个体主义价值观的碰撞。高等院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理念的阵地,价值观冲突在所难免。由此引起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使得个体面临更多内在的挑战。社会舆论在此背景下,对校园悲剧的反思,将悲剧的形成看作是学校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进行考量,认为个体出现问题源于社会。
3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self),指个人的反身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⑧与其将之看成一种概念,不如看成一种体系,包含功能、结构和发展三部分。Burns(1982)认为自我意识的功能是,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对经验的解释、决定人的期望。⑨ Freud认为自我包含在人格结构中,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Rosenberg(1979)认为自我概念结构可划分为:现在自我、期望自我与表现自我。⑩关于自我概念发展,其核心机制是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及与他人的相互作用,Cooley(1992)称其为“镜像过程”形成“镜像自我”,Mead(1934)称其为“一般化他人”。豘总之,自我意识对个体的行为有着调节和定向的作用,体现着人的自主性。同时,自我意识同社会化紧密联系,共同指引着个体的行为。
大学生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一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个体的行为和自主思考,另一方面,也明晰社会规范对于个体的约束,接受教育对其社会化的改造。复旦投毒案中嫌疑人林某,高学历,为人谦虚,因与室友发生口角,遂投毒谋杀,死者刚直博。从心理健康的标准看,与人的摩擦便产生如此极端行为,心理不可谓健康。同时,人际交往的挫折情境下,便动杀人念头,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亲和性差。此外,死者黄洋的直博经历也成为悲剧的诱因。总之,人际交往挫折及“妒忌”心理折射出林某自我意识的不完善。
4 小结
人的行为导向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依赖于外部情境,如社会文化,二是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下实现的自主性。校园悲剧的成因既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行为个体的自我选择,甚至是毁灭。在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下,浮躁的社会气息、成功学的泛滥以及成绩动机(performance goals)的教育模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与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等自我意识的长期忽略的教训是深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空谈,须从以上两个角度深入。
注释
①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
② 李平.中国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③ 曾文星.华人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④ 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⑤ 张向葵,丛晓波.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229-233.
⑥ 杜鸿林,赵壮道.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与现代化,2011.4:53-57.
⑦ 李灏,翟石磊.基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中美思维模式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9-124.
⑧豘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创新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生机勃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发挥了巨大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已无需多提。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更大地发挥它的作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是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可以说,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探索是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意义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
1.多元文化的冲突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大学生的个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大学生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成熟性,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仍然处于变化和不断的成熟、完善中,其心理尚未成熟。大学生知识水平高,内心体验细腻、敏感,他们对社会有着自己的见解,看问题有比较广阔的视野。但是,他们的情感还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因此,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大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以下特征:影响程度大,影响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泛等。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的冲突,几十年前那种只受单一文化的影响已不复存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大学历来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殿堂、汇聚的场所。多元文化的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及学生,因此,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值得关注。这就更加需要大学生们坚定正确的人生观,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能够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2.实现中国梦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每一个公民都身兼重任,责无旁贷。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无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还是人民幸福,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曾任康奈尔大学校长的弗兰克•H•T•罗德斯(FrankH.T.Rhodes)在《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一书中,分析了大学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肯定研究型大学对美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学能够起到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因此,大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大学生除了要进行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同样需要重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需要全国人民的勤奋工作和不断努力。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人民的幸福感就一定会增强。当然,人民幸福还涉及到个体如何认知幸福,如何追求幸福。是否幸福,对于个体来说,其实是一种“主观幸福感”的问题,除了外界客观因素,还与很多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这就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诸多内容。实现中国梦当然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大学是社会构成的重要单位,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就理所应当地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状态有很多方面的体现,其中就包括学生人格健全、全面发展,教师自我实现良好、幸福感指数高,学校总体人际关系和谐,等等[1]。从这个角度讲,亦不能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这都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一臂之力。
二、生态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新解读
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质的飞跃,符合时展特征,能真正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一臂之力,能够充分发挥出促进校园和社会和谐的作用,首先要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内涵从全新的层面上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和具体的手段、方法的探讨。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心理健康的内涵进行解读,这是富有创造性的、全新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和协同进化观。生态学方法论的基础是生态交互论,即强调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生态心理学大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这种研究取向认为人与环境密不可分,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强调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科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心理现象”,认为可以像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一样去研究心理现象。这已引起无数批判,人的心理活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刻变化的,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因此生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关系”,是真实环境中的动态系统。长期以来,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就是处在不断的争论和发展之中,心理学、生态学取向研究的观点和论述对此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和建设性。综合来看以下两点论述具有代表性意义。
1.心理成长论
葛鲁嘉的新心性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现象转向心理生活,强调变化、创造、生成,心理生活与环境是一个共生的过程,这亦是在生态学背景下的探讨。人和环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人与环境应该是协同发展的。那么如果把心理生活作为对象,在探讨心理健康标准时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心理障碍的矫正实际上就是心理生活的拓展,人的心理健康可以是没有心理疾病的健康,也可以是心理得到充分成长的健康,所谓的充分成长就是心理生活的拓展,越是得到充分的拓展,心理健康的程度就会越高,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心理的充分拓展。”[2]这实际上强调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没有心理疾病这种平静的状态,心理的充分拓展和不断成长才是人们的目标。心理的拓展和成长都是动态的、发展的,都是与它所依赖的环境相互影响的,这正符合了生态主义的宗旨。
2.心理平衡论
还有学者提出,从生态主义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实质就是自我的平衡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平衡:“自我的平衡包括自我的心理平衡和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包括自我与社会环境的平衡、自我与自然环境的平衡。[3]”可以这样理解:自我的平衡实质上意味着对自我有一个良好的认识,能够接纳自己,个体的各人格结构稳定协调,基本的心理过程如认知、情绪、意志等处于正常状态;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则意味着自我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有能力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状态。自我的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强调的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平衡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协调,平衡最终的目标就是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这个概念与“心理和谐”的概念不谋而合。心理和谐是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了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执政党文件的形式将心理和谐的问题提到如此高度,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是一种激励。通过以上分析,心理平衡与和谐这个概念要优于心理健康概念,因为它是从整体和动态的视角出发对人的心理进行定义的。综上所述,心理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一个过程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心理的成长过程的呢?心理的平衡状态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和自己认知行为的改变会进入到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当心理不平衡时,或者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来符合自己的要求,然后达到下一个平衡状态,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因此这两个概念在实质上是有共通之处的,是相辅相成的。心理的成长、平衡与和谐的标准都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所依赖的各种环境相互影响的,是不断变化的,是富有个性的,没有大一统的标准,不需要每一个人都去符合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一直都是学者们争议的对象,心理成长、心理平衡与心理和谐概念的提出对此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有了这些基础性的探讨,下一步的工作就会有据可循。
三、生态主义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创新性探索
基于前面的探讨,即对心理健康的内涵有了全新的拓展性的解读之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就有了切入点,有了依据。
1.模式的转变由关注心理问题向关注心理成长转变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最关注的就是学生已经出现的或者潜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老师和学生们都普遍认为,只有出现心理问题了之后才会去寻找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这种看法不妨改变一下。如前所述,心理健康可以是没有疾病的健康,也可以是心理得到充分拓展的健康。关注心理成长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心理问题,正相反,心理问题的克服和治疗正是心理成长的一部分。心理成长是包含解决心理问题在内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心理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帮助学生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拓展,使他们的“心理生活”更加完满。当然这种拓展是与外界情境密不可分的,是依赖于具体情境的拓展,因为无论是心理的成长还是心理的平衡与和谐,都不能离开具体环境而孤立的存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改变以往的模式,除了关注已出现的心理问题之外,还要探索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拓展,不断地达到平衡与和谐状态。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观念转变的问题,例如,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以发展的视角、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4]。并且积极心理学不只关注问题,更加关注发展。因此,这方面的探讨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对象的转变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毋庸置疑就是学生,而在生态主义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学生、教师、家长转变。例如说,心理咨询机构应该让所有家长和教师知道这个机构的存在以及所肩负的任务;发现学生的某些问题之后应该及时与家长和相关教师取得联系以便更详细地了解这个学生的成长史以及寻求他们的协助;要让家长和教师明白心理咨询机构非常欢迎他们的主动联系,以便更好地更积极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要不定期地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和教师们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观念和知识,使相关人士共同关注、重视这个问题。关注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帮助他们心理成长,就不可能忽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与他们关系最亲密的人。
3.媒介的转变由师生点对面的教育向以网络为基础的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师生点对面的教育,教师在讲授,在宣传,但学生领悟的怎么样不得而知。甚至很多学生望心理咨询而却步;或者意识到自己内心不太“平静”,但是却觉得还没达到求助心理咨询的程度;或者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心理很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无关,等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网络具有自由、随意、方便、私密等特点,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建立相应的网站,设立不同的栏目,既可以宣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又可以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回答学生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还可以预约咨询,等等。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下,在实现中国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绝对不可忽视校园的主体、校园文化的体现者和承载者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性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基于生态学视角的考察和研究更加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积极地加以实践。
参考文献:
[1]唐荣双,陈铭彬.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192194.
[2]葛鲁嘉.心理学视野中人的心理生活的建构与拓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8(1):4044.
[3]杨峰.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58-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及社会经济变革的加剧,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的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在媒体曝光药家鑫典型案例后,曾有人对高校的学生生活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近些年在高校经常发生一些打架斗殴、故意伤人的现象,只是没有药家鑫案极端和典型而已。这从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利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而且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想弄明白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首先要弄清心理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高效满意并持续的心理状态,这是广义的概念,狭义的概念是基本心理活动协调、完善过程的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可以理解为学生的情、知、意、行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协调、完整的适应社会。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部分的高校,几乎每年都有因为打架斗殴或触犯校规而被处分或被勒令退学的学生。也有很多同学因为不适应高校的环境、生活习惯、和同学关系难以相处、失恋、对所学专业的排斥心理、对高校教育模式或校领导的不满等,最终走向退学、伤害他人或自杀的绝路。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四川、上海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30%左右的有心理障碍,严重的占在校生的10%左右,也就是说,如今高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
据我国国家教委的调查结果显示:89年的时候,被调查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20.2%,92年的时候,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31%多,而到95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33.47%,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比例不敢想象,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呈多样性
在信息化市场经济时代,学生面临的事物和事情复杂繁多,导致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相当一部分严重的已经患上了例如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心理疾病。就是稍显正常的学生也是整天担心着自己的一切,比如现在的女朋友怎么样,她爱我吗?对我忠贞吗?我的专业现在还行,等我毕业后会怎么样呢?学校的老师不公平,明明我的成绩好,却把奖学金给那个比我成绩差的同学等。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尊重个性发展,倡导差异化教育
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也有利于给学生营造情感宣泄的渠道。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思想灵活,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们的价值取向也没有完全确立,这就要求从事学生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这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他们实行个别辅导教育,即差异化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探索学生的心理共性,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基础。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正确价值的确立的教育
把学生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加以细分,比如,责任感、自我价值的体现、乐观的生活态度等,分别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最重要的。学生都比较敏感,校园里的环境、人际关系、专业、情感问题等,可能都不是很合他们的心意,拥有乐观的精神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心理压抑感,不至于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引起很大的挫败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正确对待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等,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学生的心理压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业上的压力,一是人际关系上的压力。这两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学生其比重也不同。心理上一旦有包袱就要及时的宣泄,否则长期下去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杀人犯马加爵就是因为和同学搞不好关系,长期心理压抑,最终走向绝路。因此,高校平时要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懂得放松,也会放松自己。比如,举办各种体育比赛,茶话会,宿舍联谊会等,也可以举办舞会,书法会等,一方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忘却烦恼和郁闷,也使他们的交际圈扩大,增加他们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让他们巩固自己的爱好或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对自己兴趣的发现和适应未来的生活。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大学里教师就是学生在家的父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们学习的目标。特别是学校的氛围和风气,真正能影响学校风气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乐观好学,积极上进,他们的学生自然也会乐观好学,积极进取,长久下去,师生相互促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道德氛围就产生了。在心理健康方面也一样,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作用,公平做事,公正待人,迎难而上,敢于挑战等,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走上心理健康的道路。
(五)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现代社会,事物纷繁复杂,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但是,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重视它。为了能够给那些出现小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学校应下大力气构建好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软硬件建设,为学生搭建学习、咨询、交流沟通的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五、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促进学业进步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学生最多的国家,我国的高校相对世界而言并不是很多。因此,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环境的制约下,受传统教育观念、成才道路的影响,我国学生的竞争是何等激烈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有很多学生不能从积极的角度正确看待这些现象,整天怨天尤人、唉声叹气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科学证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学生过多的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良情绪上,只能获得更多的负面信息。好的心态应该是乐观积极,专注于本职工作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把精力投放到学业上,促进学术的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市场经济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各种不良的思想和习惯在学生校园里蔓延,严重腐蚀了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正确看待市场经济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有利于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知识型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地方。为此,教育部曾发出文件确立建立和谐校园的目标,为人才的培养创建良好的环境。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是什么呢,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每80万学生中每年有15人自杀。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减少校园中的不稳定因素和和谐校园的构建。
(四)有利于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谐校园的构建,更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提升个人化解心理矛盾、个人矛盾和社会矛盾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调节人际冲突的关键所在。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校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另外,身心健康也是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之一,当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他们周边人际关系的稳定,扩散开来,有利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六、结语
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是我国综合竞争力的体现,然而,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受特殊年龄阶段和心智特点的制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到自身的成长、校园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稳定等。为此,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国家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詹伦敏.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5,(10).
论文摘要:采用自然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水平的影响。采用健康信念、行为调查表和cawte健康量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明显改善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事实表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社会适应能力差的人,常因人际关系的矛盾而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并持续地出现焦虑、压抑、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生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大学生体育教材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够,加上个别教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视不够,因此难以起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实验以兴趣课的形式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课,在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随即抽取60名学生构成实验组,大学一年级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课程的学习,在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作为对照组。
1.2研究工具
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式相结合的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大学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研究工具。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般背景信息,包括年级、年龄、班级、干部、三好学生等;二是关于健康信念(个人对健康、健康原因的认识)与健康行为(个人为自己的健康行为所做的一切)的开放式问题;三是cawte健康量表,其中cawte健康量表是用来评估个人的健康水平,它包括2个分量表,分别测量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水平。每个分量表有10个有关身心症状的是非判断题目,分数越高,则健康水平越低。
1.3研究的组织
“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辅导”兴趣课程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的。开课前,先用健康教育信念和健康行为问卷及cawte健康量表对实验组进行前测。然后将实验组进行“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的课程教学。教学时间为15周,每周2学时(利用课余时间),共为3o个课时。以华南师大应用心理教研室所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为主要教材,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概论、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困扰、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能。讲课时,教师着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教育和辅导,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教学方法根据主题需要而灵活变化,有讲座、讨论、座谈、观看实验录相及学生心理咨询课堂模仿训练等。再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大学生健康问卷,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最后,对实验组被测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调查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健康概念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分别在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前测结果之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后测结果之间,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自身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进行了比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健康的前测结果不存在差异x2=0.22>0.5)。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后测结果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5.96,p<0.o1),实验组本身的前、后测结果之间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4.15,p<0、01)。以上结果表明,通过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组对健康概念的理解的确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单纯从生物学意义去理解健康的学生人数减少,更多学生能全面、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即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无病、无残、无伤”,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2关于健康方法信念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我们就健康方法的信念对对照组被测、实验组被测的前测和后测的三个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差异性检验(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被测健康方法信念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被试前测结果基本一致;对照组被试健康方法信念调查结果与实验组被试后测结果的差异增多。实验组被试健康信念的前测和后测结果在某些项目上有显著的变化,即认为体育锻炼和有病及时看医生是健康方法的人增多,主张乐观人生态度和认知提高是健康方法的人数增多。以上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的实验有效地改进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特别是对有关心理调节方法的认识有了提高。
2.3被试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将对照组与实验组被试健康行为(%)的前测和后测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表3)。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在锻炼行为上,对照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前测结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后测结果之间有显著差异,主要是实验组的有病及时看医生、体育锻炼、交友、情绪调节、乐观人生态度和个人和环境卫生行为显著多于对照组;实验组被试的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体育锻炼的学生有所增加,有病及时看医生的学生有所变化,丰富业余生活、交友和认知提高的学生明显增加。
以上结果证明:心理健康的实验明显改进了学生的健康行为,特别是有关心理调节的行为明显增多。
2.4被试健康水平的测试结果及其比较将对照组健康水平测试结果与实验组前后两次健康水平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平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cawte健康测试的两个分量表分和总分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前测结果均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改善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