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六年级语文教学措施及方法

六年级语文教学措施及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30 11:16: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六年级语文教学措施及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六年级语文教学措施及方法

篇(1)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自学思维习惯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自学意识的培养是决定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着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性因素。

(一)学生的语文自学意识

自学意识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学习态度,是学生内在对于学习的一种持久的反应倾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自学意识才能够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得自身的语文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六年级语文的学生自学意识培养当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学生关于自学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教师如果总是讲一些大道理不仅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同时还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将一些道理外化成一种形象的外部认识,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这种理论,从而提高自身关于自学的认识。第二,在学生自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因为大部分的六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与自学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学习必然会陷入到一种混乱的状态当中。第三,将自学意识深化成一种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自学意识转化成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爱好。

(二)学生的语文自学思维

如果学生仅仅具有一定的自学意识,但是并不具有自学思维,那么学生也无法完成自学。通过培养自学思维习惯可以初步形成学生对于自学的习惯,固化自学意识培养成果。笔者认为六年级语文自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应当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自学思维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创造性,因此,学生在自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可以做到独立完成一些任务,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自我满足感,从而从内在驱动学生的自学。第二,加强学生的外部驱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受到小组的约束从而避免了因为自制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弊端。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此外一直以来在小学教育当中,具体知识的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理解还没有到时候,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都不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方面的教学,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学生在自学的过程当中如果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则其必然无法完成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得自学基本上沦为空谈。另一方面,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在认知能力方面还较为薄弱,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果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中依然还是仅仅进行相关具体知识的教育,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存在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中应该将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教学融入到知识的教学当中,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六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方法

(一)阅读自学能力的范例化培养

所谓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而若想实现这种目标,首先就需要给予学生一个可以自行进行的程序,在该程序当中不仅需要包括关于识字、阅读等基础能力的培养内容,同时还需要包含一定比例的高级能力的培养内容,例如阅读、思考等内容。在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四步法”进行,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将文章当中的生字词解决,之后再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将文章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大的段落,第三步则是根据课后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最后则将自己关于问题的思考表达出来。在这种“四步法”的阅读教学当中不仅包含了一定的语言训练,同时还包括了一定的思维训练,同时也可以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的顺畅。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通过这种“四步法”进行实际的授课教学,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激情,还可以使学生充分阅读、思考、表达,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审美及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当学生真正掌握了阅读“四步法”,那么他们就可以基本明确自学应当学什么,不会出现以往自习中茫然无措的情景,学生可以再行修正阅读自学方式,为自己“量身定做”自学方法的目的,这是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即“知识是学习者在试图理解其经验的意义时构建出来的。”

(二)作文自学能力的开放式培养

学生的作文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于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体现出学生对于母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的真情实感。在当前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当中,作文往往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进行教学的,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当中,往往出现许多让教师觉得非常头疼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在理解与接受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考试成绩上也可以看出非常大的差距。许多教师将这种情况归结于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往往倾向于教学模式化的作文,将作文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分解教学,从而使得学生的作文就演变成了传统的八股文。这种做法无疑将语文作文教学置于恶性循环之中,学生写得假,教师读着乏,终于使作文成为学生厌,教师烦的“毒瘤”。

基于此种情况,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对最近几年当中教育界所倡导的一种快乐作文的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同时总结出了一种“参与式”作文教学方法,即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作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去,使得学生可以在作文当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此种教学方法当中,学生首先需要将口语与书面用语结合起来,将日常生活当中所使用的口语转化成一种书面用语,通过日志等各种自由的形式降低学生作文T槛。其次,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评说作文的优劣、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在培养作文鉴赏力的同时促进作文整体思维的构建。再者,先说后写,说写结合,促进两种能力的协调发展。需要提出的是,这里的“说”是包含了学生思考之后的口语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或“自言自语”,或彼此交流,或小组探究,最终说出思想,形成条理,下笔成文,一气呵成。

三、结语

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六年级学生即将进入到初中学习阶段,因此在六年级语文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在能力锻炼阶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笔者在本文当中就六年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进行了相关的论述,分别论述了六年级学生自学思维的培养以及实际的操作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新民.魏书生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探索──当代著名语文教改实验研究系列之一[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84-87.

[2]余文.金针度去从君用――《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编者的话[J].语文建设,2016,04:78-79.

[3]吴桐祯.让学生吃“新鲜馍”――写在《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再版之后[J].语文建设,2016,16:67-69.

[4]王玲.让学生的学习扬起主动的风帆――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42+44.

[5]吴子芳.兴趣入手 利用资源 实践提高――提高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三部曲[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79-180.

[6]冯笑霞.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一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02:104-109.

篇(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人数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绝大多数上进心强,有极强的求知欲。上学期成绩有所以高。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能主动借助字典独立识字;

同时,孩子们在阅读、书写、表达等方面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说、读、 写的能力。多数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和大阅读活,,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但学生书写习惯不够正确,有待改进。也有极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能及 惯 时完成,掌握知识不扎实,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语文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这八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 “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 “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2课《丁香结》、4课《花之歌》、8课《灯光》、25课《好的故事》;

安排“资料袋”3次,分别在5课《七律.》、13课《穷人》、21课《文言文二则》。“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

“习作”是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

除了这8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13课《穷人》和24课《少年闰土》的后面。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七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表”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阅读课上指导写字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作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

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

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0-0036-02

语文综合性学习渐渐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等文件颁布后,语文综合性学习就获得了来自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研究或开展专题活动,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能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的情况,同时为了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采取的课程改革措施。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对语文知识综合能力的应用,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就更加强调培养学生合作、组织等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

通过探究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的途径,使学生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禁锢,通过将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的模式,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发阅读书籍来解答疑问,培养其广泛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遵守以下原则,才能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1.实践性原则

与传统的小学语文学习相比,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加强调实践性,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所有学生能够参加和体验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够将学习过程中的的感受、体验累积起来,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能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地应用语文教材中的知识。

2.渐进性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展开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不可急于求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及变化特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分阶段来实现教育目标。

3.开放性原则

综合性语文学习具有开放性。一方面是指在教学内容上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学,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综合性语文学习使得教学途径也得到有效拓宽,不再将教学拘泥于课堂中,学生能够通过更加丰富的途径来学习语文知识。但是,坚持语文综合学习的开放性这一原则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对生活实际有所感触,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语文综合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

小学高年级阶段实施语文综合学习,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综合学习能够顺利开展。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时,要注意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题材,将该类题材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主体。在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中有《感受读书的快乐 》《遨游汉字王国》《走进信息时代》等相关的综合性学习主题,这些主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近,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其次,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每课都会有一定的课后习题,这些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因此,教师就可以对课后习题进行反复解读,体会编写者的意图,并据此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走进信息时代》一课,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课组织学生以“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和“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为标题展开辩论。这样,学生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就会主动积极地搜集资料,并能根据自己的辩论主题充分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辩论的思路。通过组织辩论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制定详细的综合性学习方案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是根据一定的主体开展的,随着主题的变化,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也会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会出现变化。为了保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就需要教师观察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方案。教师应该观察学生认知水平、兴趣、情绪等变化,积极引导学生,并能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组织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小学六年级的实践活动课中,有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且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收集历朝历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或者由教师带领组成小组到实地走访,收集民间诗歌,并将有关的故事记录下来。在课上,组织学生朗读和赏析诗歌,请学生讲述与诗歌有关的故事,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诗歌创作。通过该活动,学生可以了解诗歌的多样魅力,并能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

3.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也是一样。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在开展语文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综合性学习同生活实践联系到一起。在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实践活动,如“国庆节”“劳动节”“植树节”等,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以“伟大的母亲――祖国”为主体开展一次图片展或故事会,请学生讲解在相关的图片中所包含的故事,来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在清明节组织学生踏青、春游,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家族的祭祖扫墓,以此缅怀先祖,在课堂中可以与大家共同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综合性教学的模式,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联系到一起,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并能够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培养起主动创新探究、积极参与实践的精神,加强团体合作能力。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原则,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改革与创新,不断推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幼香.四个“强调”,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兼谈“难忘小学生活”的教学构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5).

篇(4)

关键词:小升初;平稳过渡;衔接策略;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69-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在教学内容上要减缓坡度,增进衔接,在逐渐渗透与铺垫中层层推进,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1 "小升初"知识衔接的策略

"小升初"过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学期,刚踏入初中大门,学生对面全新的学习内容,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他们在心理、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借助教师的帮助、引导来完成"小升初"的转变。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升初"学生的知识衔接。

1.1 梳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建构有效教学。如果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顾教育的连续性原则,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只会越忙越乱,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存在较大跨度、空白、断层,而各种实验教材各有侧重,因而教师不能只关注本学段教学,不能只局限当地使用的教材,要博采众长,梳理教材内容,建构有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我的成长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单元,人教版的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长大了》进行补充、建构。第二单元"秋日撷英"中,《山行》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与其它诗歌对比阅读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可结合苏教版的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也补充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祖父的园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学习内容梳理清晰,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习才具有连贯性、条理性。

1.2 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温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试来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这类题目,考的是小学的内容,要求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在日常教学中对小学诗文复习,可以是应用性填空,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巧妙设喻,写遥望湖中青山的独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写诗句,如写出送别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诗句、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对现代文复习,可以是为学过的伟大人物,像霍金、诺贝尔、司马迁、郑成功写一段人物介绍,写一段颁奖词等等,用这种方法复习旧知识形成新能力,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

1.3 过渡期课堂教学应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初一新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第一单元"童年梦痕"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童年不同样",体会纯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4 比照、分析、寻找中小学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完善。从六年级到初一,从一个学段结束到高一学段的开始,教材衔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学教材注重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突出博闻强记,而中学教材这方面显得薄弱。小学只有少量的浅显文言文,初中则出现文言文单元,篇幅、难度陡增。小学淡化了语法知识、写作手法,而中学对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像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必须要有一定语法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小学、初中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小升初"知识链接更完善。

1.5 开展班级读书会,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在起始年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与监督,通过上展示课, 让学生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分析人物……体验读书的快乐,在阅读的启示和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在活动中爱上语文。

2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内容

了解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掌握了过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具体应给孩子教些什么,来把他们领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呢?

2.1 现代文教学方面。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突出"趣",初中课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突出"理"。小学课文短,较长的《卢沟桥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台阶高。在初一上学期,我们要补充现代文阅读,来联通中小学课堂。

阅读当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选入各类教材的美文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曹文轩、黄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不同小学教材。而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旷野的微光》《雨中》《顶碗少年》《学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的实验教材,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内在生命的伟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黄金鼠》、肖复兴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选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中。我们应加以筛选,指导学生阅读美文、陶冶情操,又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洞察世间百态,可谓一举多得。

品析现当代诗歌,可以是"五四"时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诗,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儿童诗,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也可以是舒婷、汪国真的朦胧诗。

关注热门话题文章,如低碳生活、纳米材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象现象……由此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初中现代文阅读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侧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赏析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表达,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语法知识方面,要系统的学习词类划分、句子成分划分,这两点都是为文言文学习做准备。

2.2 文言诗文教学。 古诗词学习方面,搜集整理诗文名句,印发给学生,督促背诵,还可补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级或初一教材所选的诗词名篇,如《诗经・采薇》(节选),《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操的《龟虽寿》,崔颢的《黄鹤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辛弃疾的《破阵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赵翼的《论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这些都是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必备的古诗词,而北师大教材没有安排。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区寄传》、《李寄》难度大,下册六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难度,而《送东阳马生序》特别难。我又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小学课本,觉得小学毕业生的文言文基础太薄弱,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减缓学习的坡度。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作品着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备选篇目:《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矛与盾》、《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关尹子教射》,选自《史记》的《四面楚歌》,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周处》。柳宗元的《吾腰千钱》,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选自《资治通鉴》的《杨震暮夜却金》、《孙权劝学》,王安石《伤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课外阅读的指导。新课标要求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在145万字以上,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初中阶段阅读量达到255万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结束时,学生至少应阅读过16本相当于课本厚度的高品质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图书单,向学生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类:《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

诗歌散文类:《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选》、《舒婷文集》、《台湾乡愁诗选》、《泰戈尔诗选》。

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

课程标准所列的必读书:《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都可以推荐给初一学生。

"魔鬼字典"中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却不愿意去读的书。的确,有些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已很遥远,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而读不下去。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

国内作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秦文君的《南生贾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代精品建议从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筛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可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国外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柯南・道尔的《神探福尔摩斯》。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

52年前的经典童话----E・B・怀特的《夏洛的网》是关于友谊的故事,讲的是聪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字样,使得小猪威伯在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学史编入小说讲给孩子们听。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德国女孩安妮・弗兰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岁死于伤寒,《安妮日记》真实记录了二战那场人类的噩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C・S・路易斯所写《纳尼亚传奇》,共七册的幻想/冒险小说,在西方影响比《指环王》还大,是传世不朽名著,当有人问J・K・罗琳《哈里・波特》系列会是几本书,她回答七本,因为她读过《纳尼亚传奇》是七本,这是两套关于信仰与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荐。

课外阅读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应付,不猎奇,不凑热闹,不赶时髦,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里汲取精华。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多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通过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笔记加强概括能力。专家认为,40%的写作能力取决于阅读,通过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储备能量。

通过对过渡期学习内容的研究、补充,我们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既不重复做工,也不会出现疏漏,不滞后、不越位,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培养,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语文 高效课堂 探析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一种复杂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语文的课堂高效?这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课题行动研究结果,下面我将谈一谈自己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精读文本,备课全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什么是文本呢?文本一般是指我们所说的教材,通俗点说就是课文。但在这里,我说的文本除了课文,还包括教学辅资料。在现代化手段日益先进的今天,有好多的教师,教学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上。课件制作得很精美,可是纵观整节课,感觉是教师领着学生在欣赏图片。训练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没有重心,如蜻蜓点水一样所有的内容都设计了,但只是走了个形式。究其原因,则是没有精读文本。

我们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于永正等老师的课,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很少用精美的课件,课堂朴实不华丽,过程简单而内容厚重。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引导,不仅点燃了学生的热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听课的老师陶醉其中,置身于文本,觉得自己就是文本中的主人公,感受主人公之悲喜,感悟作者之爱恨,体会编者之意图。试想,如果教师没有精读文本,怎会有如此效果?所以,我们在精读文本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细读教学辅资料

每个学校都会给每个教师在学期初发放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等辅资料,便于让广大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书籍,详细地分析了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写作特色,介绍了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并提出了教学实施建议和注意事项,尤其是教学中易错的读音、字词,以及学生在理解重点句子时可能会出现的认知错误,为精读文本作了铺垫,为经验不足的教师指明了方向。

2.静心研读课文

课文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载体,需要教师去挖掘。我们在要求学生预习时,要通读课文四遍。同样备课时,教师也应该三读课文。第一遍,以学生的身份去读,读通全文,理清课文脉络,解决课后练习题;第三遍,以作者的身份去读,了解阐述的是什么观点,表达的是什么情感?第二遍,以编者的身份去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训练目标让;第四遍,确定教学重难点,预设课堂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当然,将课文第四遍,不是机械式读,而是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感悟,直到自己做到“心中有丘壑”,才能在课堂上面对预设之外的问题,做到游刃有余地解决,将学生及时从偏离的轨道领回来。

二、因材施教,分层预习

作为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语文学科中,训练学生学习能力主要是预习习惯的培养。而预习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年级、学习能力的不同,分年级梯级进行培养。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预习,训练重点主要是字词的预习;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自学字词的能力,除了预习字词,可以设计有效提问的预,比如针对课文提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内容囊括四年级的预习内容,层次还要更高一点,不能还停留在提出问题这个层面,应该尝试解决问题“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所以要设计一些表达自己间接的问题,如“读了课文,我由此想到了……”等。当然,这是针对大多数学生是这样的,还有个别落伍的学生,我们则要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分层进行预习。

三、精心设计,合作探究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所谓的简单,不是简略,不是草率,而是避免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肢解课文”、“满堂问”。教师在课前,将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直奔重点,然后在课堂上围绕核心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文本,感知人物、感悟写法,并使情感受到熏陶。

四、认真反思,善于总结

反思,指的是教师在完成一节课堂教学任务后,就自己在课堂上实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可以记录自己的成功的经验及做法,可以写下自己的不足及补救措施,可以谈一谈自己课堂上的体会,也可以记下学生就某一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等等。认真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教学总结经验,不仅是每一位教师专业化迅速成长的手段,还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在课前精读文本,认真备课,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分层预习课文,课堂上按照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直奔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合作探究学习,课后认真及时进行教学总结,我们就会打造出适合自己的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2]《小学语文教学》.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篇(6)

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共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4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用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1、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2、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3、认真阅读各类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三)转变学困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查阅更多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2、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六、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2  

查阅更多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篇(7)

岩坦镇中心小学 金龙鹏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意识,继续深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扎实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有效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一)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继续以贯彻执行以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为重点,督促和指导各小学语文教师深化、细化教学常规管理,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指导、督促语文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二)强化教学质量监测,提升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促进学风、教风的进一步好转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新的一年,要求各小学继续加强监测工作管理力度,强化对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在评价中,坚持运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进生平均分等要素,引导教学工作面向全体、促进学科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三)稳步推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坚持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宗旨,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目的,把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严防形式化、走过场,切实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应有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功能。

(四)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质

继续开展和督促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开展教学技能评比和优质课评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和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开展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案例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不断反思;重视经验的交流和传承,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素养,进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五)树立科研兴教意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规范教育科研工作,加强对课题立项的指导,使语文研究组能选择切合本校实际并对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力求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规范化,并且做到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学校相应工作改进的过程,发挥教育科研兴校、强师的实际效用。

(六) 利用龙头学校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区教科研工作

以岩坦镇中心小学为依托,发挥样本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帮扶和开放教学活动,带动全区校本教研工作迈向新的台阶。时常参加培训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以点扩面辐射开来。

(七)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同时确立一个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此外,老师要根据通知准时高质量参与活动。

2、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3 、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师生对话应讲普通话,老师板书写规范字,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教师上好课及时上传教案及反思。

4、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辅导: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学习领会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大家共同收益,共同提高。内容包括: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念,包括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

2、听课: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组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 每学期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0节,教研组长不得少于15节。

3、公开课: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节课。做到专家引领和同组老师的努力相结合;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并收齐研究课的全部资料存档。

4、利用学习型教师、名教师的优势,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5、开展师生共读及共写随笔活动,加强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6、提高校本课程和结对子学校的课程教学质量。

(三)搞好学科活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原则:尽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运用、在参与中体验。一年级配套课外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二年级童话创作,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三年级体验阅读,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四年级编报,掌握组织材料,编排版面的方法,培养综合能力。五、六年级阅读感悟,培养初步的文学修养,做好读书笔记。

2、常规性活动:全校阅读考级活动、师生共读活动及各年级语文自行的竞赛活动。

3、做好学科整合。如:语文与信息科技的整合,利用信息课查找资料及写话练笔。语文与德育整合,结合活动写小练笔等等。

4、继续开展古诗词及名家名篇诵读活动。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2、学校开学工作督导;

3、检查教师教学计划;

4、集体备课;

5、学区小学教学常规达标专项评比。

十月

1、县小学教学常规达标专项评比;

2、优质课评比;

3、特色培训(一)书写培训;

4、语文教研活动,研讨“课堂有效教学”;

5、集体备课。

十一月

1、教师备课、作业、批改作业等常规检查;

2、期中复习;

3、语文教研活动,研讨“课堂训练的有效性”;

4、特色培训(二)书写培训。

十二月

1、集体备课,语文教研活动;

2、县主题活动:第二学段语文有效教学观摩展示;

3、教师备课、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等常规检查;

4、特色培训(三)书写培训。

一月

1、复习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