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9 17:25: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次贷危机的理解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

篇(1)

过去10多年间,美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营形式发作了宏大转型,由过去的“购置-持有”转变为“发起-分销”形式。“发起-分销”形式的特征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不同于传统上发起贷款并持有到期的运营形式,银行不再将全部贷款持有到期,而是将全部或局部贷款转移出资产负债表。

二是资产证券化是“发起-分销”形式的关键支柱和最普遍方式。经过放贷-贷款的出卖和包装-证券化产品销售这样一个资产证券化流程,美国的商业银行在6-9个月内就能够完成贷款销售,为发放新贷款提供资金来源。

三是从利润来源上,在该形式下,商业银行大量收入来自于贷款效劳费,预支利息,托管买卖费,提早还贷罚款等贷款效劳收入和手续费收入。从利润构造上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上升,利息收入相对降落。

四是近年来,业界关于风险量化、市场化、买卖化的认同和悲观认识是“发起-分销”形式赖以产生和开展的根底。在风险管理上,“发起-分销”形式被视为一种有效的信誉风险管理途径,由于它能够完成风险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以及不同机构间的买卖、转让、分散和配置。

总体而言,这种全新的业务形式在理论上和不少理论中被以为能够扩大银行的收入来源,为银行节约珍贵的资本,以至能够协助银行分散风险。这种新形式还一度遭到广阔中小银行的追捧,由于它使得银行既能扩张贷款业务,又不会违背监管机构对银行信贷的风险敞口、资本请求等风险控制规则,能够使得小银行能够和大银行“公平”停止竞争。

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充沛暴露了新形式在鼓励、透明度、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在缺陷,而业界漠视新形式带来的应战更放大并完成了新形式的危害。在一定意义上,美国的此次金融危机与其说是次贷危机,还不如说是由于风险管理不顺应新形势而引发的“发起-分销”形式危机。

首先,“发起-分销”形式拉远了借款人和违约风险最终承当者之间的间隔,招致信誉风险买卖的发起者和始作俑者-银行机构,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这表现为:银行放松信贷规范,不再停止严厉的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

其次,“发起-分销”形式下,市场参与者众多、风险买卖链条拉长、风险持有期限缩短、拜托关系复杂等特征,招致了发起方、组织方、管理方、担保方、分销方、信誉评级机构、投资者等严重的风险漠视和鼓励失当(incentivemisalignment)问题。例如,按揭经纪人不再有动力去对次贷借款人停止严厉的失职调查,而是忙于多放贷,按笔数和范围收取更多的佣金。

再次,“发起-分销”形式下不充沛的信息披露和复杂的产品设计,严重地恶化了金融市场上本来就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巴菲特曾经提供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假如阅读住宅抵押贷款证券的招募书就会发现,那些由数以千计的抵押资产构成的证券,被细分红30或更多小块。而每个次级抵押贷款(CDO),又是从住宅抵押贷款证券中挑出较差资产,将50块或更多不同的较差资产打包在一同。

篇(2)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目标管理 过程控制

一、次贷危机及其发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基于当今世界经济金融的紧密关联及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引领位置,美国的次贷危机已通过种种渠道演变成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并极有可能转化为全球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是一种经济性危机,因此人们更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美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第二,房地产市场萎缩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因;第三,宽松的市场准入埋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第四,为追求更多利润,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对风险把控的不足放大了次贷危机;第五,市场利率变化是次贷危机产生的重要推动力量;第四,受技术的限制和利益趋使,资产评级机构不能客观进行信用及其产品的评级,也是产生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第七,监管者的失职加剧了次贷危机的形成。

二、从管理学分析,人们对目标管理理解及应用的偏差,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

1.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又称成果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54年提出来的,其基本涵义是由组织的员工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目标管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一种管理制度。尽管国内外对目标管理的定义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强调根据目标进行管理,即围绕确定目标和以实现目标的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这种管理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活动的目的性,重视未来研究和目标体系的设置;第二,强调用目标来统一和指导全体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以保证组织的整体性和行动的一致性;第三,强调根据目标进行系统整体管理,使管理过程、人员、方法和工作安排都围绕目标运行;第四,强调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目标要求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以提高适应环境为化的应变能力;第五,强调根据目标成果来考核管理绩效,以保证管理活动获得满意的效果。

2.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目标管理在全世界的反响很大,是当前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管理方法。然而,目标管理理论与其他管理理论一样,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在实践过程中导致一些不良的结果。其表现为:

(1)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把人看作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即管理学中的“Y―理论”。从“社会人”假设出发,要求管理人员对下级采取信任型的管理措施。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在关心和了解人的需要上,提倡集体奖励制度重于个人奖励制度,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实行参与式管理。

然而,Y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认为多数人都有发挥潜力、承担责任、实行自治和富有成就感的需要,都有事业心和上进心,而且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通过能力工作来满足这些需要,把工作取得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但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人是有“机会主义本性”的,尤其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会追求自身利益特别是短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2)目标管理强调成果控制,对目标的实现过程主张自我管理。因为目标管理注重成果,很可能产生这样一种态度,只要能够获得成果,任何行动都可以接受。过于重视成果,特别是经济成果,会对下级产生压力,引起不道德的行为。

3.目标管理的局限性在美国金融机构的放大效应为美国次级贷款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目标管理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管理方法之一,在美国的金融机构普遍采用。在实践中主张成果考核,而对目标实施过程实行自我管理。正是这种看似有效的管理方法,为次贷危机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1)贷款机构为了完成以目标管理的名义确定的业绩目标,贷款机构之间盲目降低贷款条件,恶性竞争。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许多放贷机构调低了针对所有借款人的信用门槛。不少放贷机构开始向一些信用等级较低的借贷人推出次级抵押贷款。一些次级贷款公司受利益驱使,开始了更加激进的信贷扩张,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工资条、完税证明等。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咨询机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研究所2006年4月对100笔此类“零文件”贷款进行了一项跟踪调研,调研者比较了贷款人在申请贷款时申报的收入,同其提交给美国国内税务署的税务申报比较,90%的贷款人高报个人收入5%或更多,其中60%借款人虚报收入超过实际收入一半以上。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在2006年发放的全部次级房贷中,此类“骗子贷款”占到40%,而2001年的比例为21%。为了完成业绩目标,获得更多的佣金,次级贷款竟可以放给无资产、无工作、无收入的“三无”人员,由全球投资者去承担风险,就反映了这种模式引发的道德风险和欺诈行为的严重程度,也说明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受到挑战。

(2)对业绩目标实现过程缺乏监控,目标实现过程出现违规操作,违反金融领域普遍要求的“最大诚实原则”。为了实现放贷目标或其他业绩考核目标,达到短期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次级房贷放款中出现了许多不良行为,但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两类。

①猎杀放贷,在此类贷款中,受害者往往是消费者。贷款机构或其没有依照美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地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即人没有履行本应履行的如实告知义务。所谓“猎杀放贷”,按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的说法就是:“近年来,主导次级房贷市场的贷款种类是混合型可调整利率房贷,通常头两年为固定利率,此后每半年上调一次。上调幅度通常很大,很多贷款人无力负担月供,只得以更高的成本再融资,或卖掉住房。在发放这些贷款时,贷款机构依据的是房产价值,而非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这就是“猎杀借贷”的基本定义。美国国会早在1968年就通过《诚实借贷法》,旨在保护消费者。该法要求贷款机构清晰披露贷款交易的所有条款与成本。换句话说,在放贷时,贷款中介如果提供错误信息,或未能完整地向消费者解释贷款的所有风险,应以欺诈罪论处。然而在发放贷款时贷款机构或其人为了完成业绩目标,并没向借款人解释清楚这些贷款条款。

②贷款欺诈,受害者一般是贷款机构。一些放贷公司编造虚假信息使不合格借贷人的借贷申请获得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不可能借到钱或者借不到那么多钱的“边缘贷款者”,也被蛊惑进来。同大多数行业一样,大多数次级房贷专业人士的确是诚实体面的好人,很多借贷者的问题也的确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或不负责任的消费冲动导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过去几年中,金融业内一些害群之马为了完成业绩,挣取更多的佣金,利用家访、电话、邮寄资料、电子邮件、互联网弹出广告等各种方式,通过种种欺诈手段,包括故意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信息、怂恿甚至代替消费者虚报收入,等等。

由此可见,目标管理关于人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并不符合所人有的本性,因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对过程的实施者进行必要的监控,单纯用最终的成果对员工进行考核评价,必然会有人违规操作,当这些因素积累在一起,最终导致次贷危机。

三、次贷危机的发生对我们在现实经济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时对其局限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危险防患于未然

目标管理作为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思想甚至可以说是管理哲学,在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理论基础对于人性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是符合人类对真善美的终极目的的追求;让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部分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强调成果第一,而对目标实现过程充分授权,也简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然而,正如前面所述,因为人性的复杂性及其引致的经济运行机制及管理的灵活性,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目标管理虽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一剂“良药”,但绝非“灵丹妙药”,它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我们还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目标管理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应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控制国民经济的“血液”资金流的金融机构,必须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目标不能过于单一,要考虑到综合平衡

应用目标管理,首先是要制定目标。目标是一个组织的导向、标准、基础,具有激励与凝聚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组织都有一个单一目标,这个目标对于企业就是创造利润,对于我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在金融领域,这个单一的目标或许是一定时期内保险人销售的保单数、信用卡业务员推销的信用卡数、贷款业务员发放贷款额、银行网点吸收的存款额。但是,现实中没有一种单一的衡量尺度能够有效地评价一个人、一个组织是否成功地履行了它的使命,并且管理者为了追求单一目标往往会忽视作为组织任务重要组织部分的其他目标。比如一些企业过份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社会责任、员工的福利,一些地方政府过份追求短期的GDP增长率而牺牲环境、忽视应有的社会公平。

近几年来有些企业采用的平衡记分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标设立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平衡记分卡主要从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创新角度这四个方面来衡量企业,平衡记分卡重在平衡,是一种综合的平衡,动态的平衡,战略的平衡,增量的平衡,藉以寻求财务与非财务的衡量之间、短期与长期的目标之间、落后的与领先的指标之间,以及外部与内部绩效之间的平衡。这种方法可以在企业设定目标及绩效评定中推广。在对地方政符政绩的评价上,我们也逐步走出了唯GDP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绿色GDP、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发展水平、核心竞争力等更为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目标。这种平衡的艺术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和谐之道”。

2.对目标的实现过程要进行必要的监控,预防“道德风险”的产生,减少违规操作

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不一定都存在。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更多的人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其行为动力的,每个部门、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组织长期的、全局性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甚至违规、违法操作。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已出现类似的现象。比如,一些保险人为了完成保单销售目标,擅自降低承保条件,对有些对投保人、被保险人不利的条款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一些银行贷款业务员,为了完成放贷目标,擅自降低借款人的信用条件,提高抵押物的价值;一些银行信用卡业务员,为了完成其业绩目标,有意降低申办条件,有些客户并不愿意办信用卡,信用卡业务员甚至动员客户先办一个,然后不用激活,或者打个电话把新办的信用卡注销,说这对客户并没损失,还可以获得一份礼品,这纯粹是一种增加银行经营成本,浪费社会资源的行为。以上所举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不加以防患,日积月累,也将为我国的金融领域埋下危机的种子,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发生危机。著名金融学者易宪容认为,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

因此,对目标实现过程中多数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要进行过程控制,发挥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规章制度的硬约束。一是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二上建立健全法律及组织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使目标管理的推行建立在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三是对组织、个人的评价不但要对其最终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目标实现过程是否合法、是否有违规操作进行检查,并对违规、违法操作者进行严厉的惩罚。

参考文献:

[1]李 :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孟 辉 伍旭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7(18)

篇(3)

关键词:次贷危机;选择性放弃;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174-03

自2007年6月爆发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许多金融企业面临危机,不仅仅是企业的利润下滑,更重要的是企业面临倒闭或被收购的局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由于经济的蝴蝶效应,欧盟、中国、日韩等国的经济也已开始逐渐下滑或者衰退,这些国家的经济基本体――企业不可避免地也遭受到影响。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人民币尚未实行国际化,故美国次贷危机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是相对有限的。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领域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而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在次贷危机中,中国历来具有优势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如何使损失尽可能小,让企业渡过这次危机,以及如何从危机中汲取经验,谋求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总体影响

作为全球经济中心美国,一直都是各国商品的消费大国,中国作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次贷危机的爆发,直接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影响。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07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幅呈现明显下滑趋势,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幅为20.4%,第二季度下降到15.6%,自2007年7月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第三季度同比增幅仅为12.4%,第四季度则下降为10.8%[1]。除此之外,与美国有密切联系的国家经济也因危机而受到重创,也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贸易。因此,美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总体影响可以从中国2007―2008年贸易月份出口额(如图1)和2007年各季度贸易出口额及增长率(如表1)看出,中国的出口增速从2007年的第四季度到2008年1月份开始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在给中国出口贸易整体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更是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消费者的预期指数、满意指数及信心指数,从2007年初一直递增到年中,然而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中国消费者的这三大指数都逐渐出现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8年10月份。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及企业的影响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美国又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使中国出口贸易的外部整体环境趋紧。依据经济链条的蝴蝶传导效应,美消费市场的紧缩造成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外需放缓。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纺织服装,每年为中国出口贸易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中国纺织服装业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根据中国海关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1―9月纺织与成衣产品出口延续上半年之状况,呈现趋缓现象,累计出口值达约1 402.85亿美元,跌至2003年以来新低[2]。

(一)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总体影响

次贷危机的爆发,极大地打击了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贸易,如图3所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从2007年11月开始下滑,一直持续到2008年2月,且下滑的速度非常快,随后由于中国政府的支持出现了小步上升,一路从2008年3月开始上升持续到2008年8月,后因危机的继续扩大深化,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又继续开始走下滑路线。

美国一直都是中国纺织服装的主要出口大国,危机的爆发影响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具体到纺织服装行业相关消费市场上,从2007年12月起,美国服装服饰产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由此前的5%~8%直线下降至0.2%,2008年前三个月分别增长0.7%、0.5%和-1.58%[3]。这无疑会影响美国对中国的纺织服装进口量。据美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统计,2008年1―9月美国从全球进口服装171.4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了3.26%,其中从中国进口57.92亿平方米,占全球进口总量的33.79%,同比减少5.1%[4]。

由于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因低成本优势丧失而逐渐减弱,部分美国进口商放弃从中国进口,不少服装订单转移至印度、越南等新兴纺织工业区。据美国商务部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越南累计对美出口服装11.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2.75%,所占比重为6.67%,已成长为美国进口服装的第二大供应国[5],意味着印度、越南等取代中国对美纺织服装出口大国的地位,这无疑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二)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影响

纺织服装企业一直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参与者”,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消费市场萎缩,引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低迷,全行业2/3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0.67%,而1/3优势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也仅为8.73%[6];纺织服装企业的资产和产品销售收入的分配也出现了大幅差距[7],我们以龙头企业为例来说明这种下降趋势(如图4)。

从图4可以看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龙头企业前十位的产品销售收入和资产总和的分配存在大幅度差距,排在第一位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后九位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之和几乎相当,资产亦是如此,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2/3的企业利润处于负增长的事实。同时,由于企业利润下滑,一部分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或处于倒闭边缘[8],从中国纺织服装全行业的企业亏损数(如图5)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滞后作用,进入2008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亏损数从2007年11月的2 671个到2008年8月的3 466个,2008年5月一度有3 620个纺织服装企业倒闭。

三、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应引发的思考

社会心理学已证实,人具有从众心理(conformity),当决策者行动时,常考虑其他决策者的判断和行为,即使知道其他决策者是一种从众行为(羊群行为),理性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并采取类似行为。在风险资产市场上,从众行为的心理偏差常会出现在各类投资者中,它是投资者心态模型的重要形式,是“群体压力”或“社会影响”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对风险资产的价格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进行经营时,必须进行相对理性的思考,切忌盲目投资扩大规模。

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投资时必须把眼光放宽、放长远,不能一味地瞄准一个方向,更不能只进不退,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敢于选择放弃,放弃亦是选择,如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摩根大通,从经济发展的规律,企业自身和市场环境角度考虑,放弃了当时公认为具有丰厚获利的领域,当时很多企业很难理解摩根大通的做法。然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适当环境下选择放弃反而是最好最佳的选择,因此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进行投资生产时,必须要根据外界经济环境、企业自身发展特性等来作出相对理性的决策,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选择性放弃,避免羊群效应。

(二)促进企业合并重组,调整产品结构

“次贷危机”对美国的消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中低收入者的影响比较大,而对中、高层收入者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具有“小而多”的特色,而真正具有国际品牌的大企业很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影响在所难免。我们理性分析“次贷危机”对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可以发现其中还包含另一层积极意义,那就是利于行业内企业重组,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产品结构升级。企业进行重组、资源整合有利于企业减少成本,人力、资本、资源更加充分合理利用,使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由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加工环节向高端发展,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延伸,提高该行业的技术水平、赢利空间和整体竞争力。

(三)加强自主创新

篇(4)

关键词:次级贷款证券化;债务-通缩效应;SIV;SPV;表内双担保债券

课题项目: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百项”创新项目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在经历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的霸主美国再一次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震荡,我们最开始称之为“金融海啸”的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美国的经济发展似乎早就该经历调整了,但是为什么直到2008年才发生经济危机呢?这要从IT泡沫说起,上世纪末互联网经济风靡全球,网络光缆把全球各个角落连接到一起,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IT产业成了精英的汇聚地和资本争夺的新高地。随着2000年网络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企图实现反经济周期地持续发展,房地产投资成为了资本的新去处。房地产和金融业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行业,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金融创新。MBS、ABS、CDO、CDS交易量日益加大,仅在十年之内,这些衍生品证券市场就膨胀到62万亿美元以上,虽然2003~2006年放贷规模缩小23%,但次贷增加了156%。

一、金融衍生品导致风险隐性化与根源深化

(一)金融衍生品导致风险隐性化。传统的银行贷款是银行与贷款客户的直接合同关系,购房客户购买不动产,通过银行进行贷款。贷款作为资产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一旦风险发生,比如房价下降或者利率上调,客户可能发生违约。按揭贷款证券化特别是次级贷款证券化通过把银行的资产打包上市,在打包的过程中,把各种资产打包成债券(如MBS),降低了人们对风险的可测性,同时在资产证券化的同时,贷款被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去掉,形成了资产的表外化,表面上形成了风险的转移,同时降低了银行的资产杠杆比率,提高了资本金利用效率。

MBS、CDO、CDS的隐蔽性很高,加上评级机构对其的AAA评级使得银行、投行、基金等都被其所迷惑,他们把这些资产看成风险小、收益高的优质资产,进行大量的投资与持有。有的甚至设立专门的SIV进行投资,对风险却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

(二)金融衍生品导致风险根源深化。从表面上看,首先利率上升导致了还款压力加大,违约率上升;其次贷款的质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贷款过程中的失职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委托问题也是贷款质量下降和违约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次贷危机中贷款的质量肯定不如优质贷款,但是从深层次的角度剖析,次贷危机的贷款质量下降有很大原因来自于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此次危机中,贷款质量是普遍性的问题,瑞银、花旗等知名金融机构深受其害。造成这种局面的核心问题是资产证券化及其后来的CDO、CDS的大量投机性使用。通过证券化把传统的“发起-持有”模式转变成“发起-配售”模式,银行在转嫁风险的同时,丢失了尽职调查的责任,从而产生了更多的次贷,更高的违约率。有些银行为了加大衍生品的交易量,甚至反向要求加大次级贷款的发放量,这种倒逼的方式更大大降低了基础资产的质量。由于基础资产质量下降和表内资产表外化,以前单一经济体的非系统性风险转变为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导致了风险根源深化。

二、次贷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一)次贷衍生品带来的便利。次贷衍生品的产生可以分解为三个市场:一是次级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就是发放次级贷款给购房者购买房产的市场;二是衍生品一级市场,即次级贷款包装成MBS、CDO等金融工具的市场,即投资银行参与发行的市场;三是衍生品二级市场,即打包好了的次贷衍生品出售给对冲基金、社保基金等投资者的市场。

次贷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次贷市场起到了增益的作用,通过资产证券化水平的提高,使得银行和经纪公司的资金周转加快,避免了以前贷款期限长、结构不匹配以及资本充足率约束的影响。通过衍生品二级市场,次贷证券化的发展使得资产表外化得以实现,加大了资金的流动性,同时转嫁了自身风险。

(二)次贷衍生品带来的问题与危机。次贷危机的发起来自利率的变动。此次次贷危机是在低利率环境改变时发生的。在美国IT泡沫破裂之后,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开闸放水加大流动性供给,2000~2004年美联储进行25次降息,从而导致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下降到了1%。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房贷市场成为了银行调控的重点,从此房贷市场开始发展,次贷市场也随之繁荣。但随之而来的加息使得次级贷款的还款压力加大,违约率上升。由于金融衍生品的作用,贷款市场上的风险在衍生品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得到放大,同时每一个环节的风险都会产生纵向和横向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的崩溃都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瘫痪。当违约率上升,贷款市场的风险直接在二级市场得以体现,MBS、CDO所承诺的现金流不能得到兑现,金融衍生品出现违约,大批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面临破产,去杠杆化加剧,产生“债务-通缩”效应。

在早期设计时,CDS是为了对冲风险,类似于保险,只不过保险的标的物资产是所担保的债券,债券可能是MBS、ABS、CDO或CDO的几次方。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且缺少历史数据,经过几次合成后证券的风险很难评估,同时评估的过程和金融资产打包的过程非常复杂,难以理解。CDS是一种高杠杆证券,它通过高杠杆对标的物资产进行担保,一般由机构投资者采用场外交易,所以交易过程相对保密。通过信用评级公司的高评级,使得标的物资产一般都获得AAA的评级,风险很小。所以CDS的卖家只收取很小的费用,用高杠杆担保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市值的标的物金融资产,有些CDS的发放者的所有资产远远不足以弥补风险发生时的赔偿金额,比如有些对冲基金通过CDS赚取巨额利润但是担负着破产的风险。当风险发生时,次贷违约导致的次贷证券产品违约使得金融机构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三、我国房贷衍生品创新现状与发展途径

我国目前的房贷衍生品发展尚处在初始阶段,首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是2005年12月建行推出的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证券,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远不能满足住房贷款规模的需求,不论数量、品种和参与者都与发达市场水平有很大差距。随着房价近10年不断走高,放贷规模与日俱增,个人贷款规模2007年增速比人民币贷款增速高55.8%。伴随着成交量上涨,违约率有所抬头,从2004年到2006年9月,上海中资银行个人房贷平均不良率上升了7倍,商业房贷违约率上升了10倍。另外,银行是开发商资金的主要来源,房地产的风险向银行集中。为了避免风险,增加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加快住房贷款证券化创新,解决我国的银行机构创新不足问题。

首先,完善法律体系与监管体系。目前设立SPV增高信用评级与现行《公司法》、《破产法》和《民法通则》等存在较多的冲突。在总结现行立法基础上,借鉴次贷危机经验教训制定一部资产证券化法规,并修改、补充、完善现有的与实施资产证券化产生障碍的法律法规。推动证券化产品的可交易性和标准化,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和权益得到进一步明确。加强对住房证券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对基础资产的尽职调查的责任,杜绝贷款过程中的失职与欺诈,落实贷后管理。同时,限制高杠杆的使用,防止过度投机的发生。

其次,建立合理的信用评级系统。此次次贷危机的问题之一就是信用评级的不合理。由于信用评级公司的收入来源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次级贷及其衍生品的评级业务,所以评级机构缺少独立性,这种基于利益的不合理评级麻痹了人们的视线。同时,次贷产品的结构非常复杂,也是评级失效的原因之一。由于有些产品在打包证券化的过程当中,通过不同种证券的组合,构造出一种合成的证券,使得这种证券的风险很难被衡量。因为次贷衍生品的发展时间还较短,所以对于违约发生的相关性和风险发生产生的损失缺少实际的数据参考,对评级带来了困难。综合考虑以上问题,需要对衍生品证券进行更加细致科学的评级,合理地体现风险。

最后,推行表内双担保债券。表内双担保债券是银行等存款机构以住房抵押贷款等高质量资产为抵押担保,组成担保资产,直接或通过SPV间接发行债券,担保资产仍然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银行为此保留一定的资本金。一旦风险发生,投资者可以向发行主体求偿或者要求处置担保资产。CB可以被视为优先支付的有担保债券,一般采用固定利率。由于CB的投资者具有双重追索权,银行不能把风险像“发起-配售”模式那样完全转嫁出去,所以投资者的权益可以得到保证,有利于金融稳定。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忠永.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及其警示.南方金融,2009.4.

篇(5)

当前有媒体披露,在江浙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因企业资金断链引发系列跑路事件,严重挫伤了银行支持中小微民企信心,银行与民企关系由“婚姻甜蜜期”滑落到了“婚姻危机期”,而且这种情况在全国正呈蔓延趋势。若不对银企关系中存在的矛盾足够重视,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十分可怕的经济后果,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极端的逃债

大家知道,民企在经营发展中存在各种不足,以及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在获取银行信贷支持上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但由于民企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占我国企业总数70%以上,对中国CDP贡献已超过60%,容纳了8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和9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正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中央政府近十年来十分重视民企发展,出台了若干支持民企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尤其对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更是频频拿出政策“组合拳”,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在民企发展各种中,各类银行费尽心血,支持了大量民企创业和发展,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疲软,加上我国大部分民企产业层次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尤其部分民企盲目投资,资金运转出不灵,普遍陷入了资金紧张困局。

不少民企由于缺乏应付债务危机心里准备和其他应对策略,在资金出现断链困局时,不是积极与银行、其他债权人和政府部门趟开心扉地沟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来化解债务危机,而是在突如其来的巨额债务挤兑面前产生极端恐惧感,陷入“无知”、“无策”、“恐惧”的三种绝望境地。在这种心里支配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极端逃债之路:动辄采取跑路等被动手法应付债务。更有甚者,为逃避债务,采取通过假破产等手段转移资产,造成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债务落空。民企上述两种逃债手段,不仅无助于债务危机的真正化解,其结果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不仅激起了债权人的非理性追债行为,而且破坏了社会信用秩序,使银行对民企丧失了信心。

如今民企融资难、融资贵,与民企自身存在不正当的逃债行为有很大关系,在很在程度上导致了银行对民企畏贷、惧贷、厌贷心里,反过来更扎紧了民企融资难的“口袋”。

当然,我们不能把民企融难困局完全归结为民企应付债务的不当行为,也有银行信贷经营策略和方向的问题。但银企关系日趋恶化现状,却又是造成民企融资难的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银行不敢给民企放贷的最大心里障碍。如此,要解开民企融资难、融资贵这个“死结”,还得从重新塑银企关系入手,良好银企关系已成民企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如何重塑银企关系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重塑银企关系已不单纯是银企之间关系修复,还关系到政府在其中发的挥协调引导作用,更关系到社会经济权利组织(人)之间依法维权行为,因而银企关系实质演变成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需要政府、银行、民企之间以及民企与社会其他权利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如何重塑关系

就政府来说,不能“一出了之”。即针对民企走出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出台了若干政策规定,但却缺乏具体认真落实的作风,工作漂浮,流于形式,使扶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尤其在民企遇到资金链困难时,或漠不关心,或麻木不仁,甚至在民企出现跑路时,或无动于衷,或惊惶失措,显得束手无策。

为此,政府应需未雨绸缪,提前搭建跨部门、多方联动的沟通平台,创造“敞开心扉”的环境和机制,先解决如何引导出险企业有路可找、有话愿说的问题,做民企心灵的抚慰者。让民企老板跟政府敞开心扉,敢说真话,把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真实原因摆出来,与政府一起寻找解决资金危机的良方,让政府在资产重组、债权人沟通、确定债务偿还计划等方面创造条件。同时,各级政府可成立了政府化解风险企业专门机构,帮助企业与金融、司法、债权等部门联系,为民企缓释债务危机和压力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就银行来说,不能“一停了之”。即当民企出现经营危机、发生资金困难时,不做市场调研、不区分原因,“一刀切”地采取断然停止贷款、抽贷压贷等手段,使民企融资生态陷入雪上加霜局面。尤其使一些民企在资金出现困难上,不是积极主动与银行协商延期或分期偿还计划,而是采取跑路避债或行假破产真转移资产之实悬空银行债务,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银行的畏贷、惧贷心里,也更助长了对民企的停贷、断贷行为,银行这种行为的不断延续,对整体实体经济发展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为此,银行应站在经济发展的整体高度,主动放弃前嫌,再次加大对民企的情感和信贷资金双投放,通过建立银企对话框架,与民企一起分析经营失误和资金紧张的原因,适时提供帮助民企主动调整生产结构和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开发新产品,使民企渡过难关,重新开辟市场竞争空间,重获振兴发展机会。

就企业来说,不能“一躲了之”。即民企在遇到经营不景气、资金运转困难的时候,心里就变得十分脆弱,缺乏社会责任性,不顾社会经营声誉和形象,不顾损害所有债权人合法权益,采取一跑躲债了事或破产了事的恶劣方式。这种逃债行为,使本来在信贷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企会陷入更加弱势地位,使银行本来对民企贷款缺陷存在“身份歧视”和勉强包容心里就会变得更加看不起民企和无法包容,这对将来民企发展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民企要主动增强心里的承压能力,认真分析自己资金紧张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主动调整生产策略,积极与政府、银行沟通,把自己的真实困难都暴露出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都说出来,让政府和银行为自己出谋划策,一起寻找走出资金困局的路。唯有如此,才是化解资金危机的明智选择,是解决资金出路的合理合法的途径。

就债权人来说,不能“一逼了之”。即当民企陷入资金债务危机时,不能落井下石,采取各种催贷、逼贷等甚至是暴力追债等手段强迫民企还贷,使民企陷入恐慌、绝望境地,从而采取跑路、自杀等方式来逃避债务。实事上,民企跑路、自杀现象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各种债权人非理性的逼债行为存在很大关系。

这种行为对民企和债权人来说,是一个两败俱伤的错误行为。一方面,催债逼债甚至是非法讨债,只会加剧债务人恐慌心理,是债务人采取消极被动措施应付,不仅使民企自身陷入无法正常生产甚至是蒙受关门破产的损失,而且对各债人来说,更有可能造成债权悬空而成为死账。另一方面,催债逼债导致跑路和自然现象,好似极具感染力的“瘟疫”,会够波及整个社会,影响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从而引发银企信用危机,使民企更加失去银行支持,使越来越多的民企陷入破产的危机,更加恶化债务环境,债权人的权益更加难以保证。

篇(6)

Ps:我们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各国政府对其采取的救助措施,谈谈自己对这次金融风暴的看法和观点(论文形式,2000字左右)。以下是我的论文,请各位有经验的读者给我提提意见,谢谢合作!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三、总结和疑问

1.总结

对于这次金融风暴的成因,我的观点是:这是政策有漏洞导致的全球性灾难。而对于各国救助措施我的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循序渐进,制定长远的计划,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并且尽快让企业恢复生产力,拉动经济的脚步。

2.疑问

1.起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影响了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如欧美国家严重,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人都开始节俭,营业场所也开始降价呢?

篇(7)

可惜的是,人们的好奇心还没有来得及满足,大小非和再融资两大利空的旧伤复发,一下子就把人们心底的疑问一扫而光。

没多久之前还是铺天盖地的利空,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突然消失了呢?如果这不是一种错觉,那么,一定是时间在弄人。时间可真是个爱作弄人的家伙。

按照证监会人士不久前的解释,解禁不等于减持,曾经被视为最大流通压力的大小非似乎根本就不足为忧。可是,如果证监会的这个解释是说在诚惶诚恐的三四月份,能有人相信么?而如果没有4月20日出台的规范或限制大小非政策,如果没有进入5月份以来大小非解禁数量的暂时性趋缓,实际减持仅为解禁量30%的这个数字也未必具有太大的说服力。因为如果没有任何控制的话,谁能保证大小非抛售套现的失控不会象滚雪球一样的越来越大?在这方面,宏达股份和冠福家用的违规减持就是一个提醒。

事实上,时间既然并没有支持人们对股改的“风险后置”化解大小非解禁所带来的全流通风险的一厢情愿,那么,如果今后并没有恰当的进一步的控制或改革措施的话,来自大小非的压力不也还将依然是压力吗?压力不可能自然地消失,更遑论压力神奇地化为动力!在这方面,“圈钱猛于虎”的再融资更是如此。证监会人士说再融资危害不大的话音刚落,有关平安再融资的传闻就狠狠地煽了他一记耳光。

没错,对于现在来说,最困难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就连巴菲特也说“美国次级债危机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这与其说是拜时间所赐,不如说是拜救市的力量所赐。如果不是美国政府果断出手和各国央行联袂救市,危及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能够自然而然地自我化解么?把“最坏的时刻”变成“最好的时刻”需要的不仅是一定的时间过程,更在于人们不失时机的努力奋斗。

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发生次贷危机的中国股市反而比发生了次贷危机的美国股市跌得还快还多还更凶猛,这既是坏事,也可以说是好事。它至少让我们在时间效应上改变了对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理解。按照原来的理解,还没有走出资本围城的中国股市同美国股市建立联动关系不仅缺乏通道而且更缺乏时间,但是,利益的急不可耐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也超越了时间。可悲的只是,中国股市“快三步”的暴跌和“慢了不止一拍”的救市不仅让中国股民在吃了“10送3”之亏之后又饱受6000点跌到3000点之伤,而身处美国次贷危机“最坏的时刻”的国际资本却有幸看到了“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最好的时刻”。

时间发出了救市的呼声。当奥运的圣火遭遇西方的阻拦的时候,对于中国股市来说,稳定压倒了一切,于是,也就有了众望所归的救市。然而,即使真的就是奥运救了中国股市,即使正在进入奥运时间表的火爆股市确实非常值得期待,但过了这一刻的时间段以后呢?后奥运时代的股市所将面临的岂不是更大的考验?只要考虑到这一点,相信任何过于痴迷于救市效应或对于“救市组合拳”冀望过甚的人们也该多一点清醒。其实,稳定的考虑搁置的不只是救市不救市的争论,接下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就将不是救市而是超越救市。这也是不难理解的。救市除了让人们赢得了喘口气的时间之外,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