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8 14:50: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动物保护类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环境教育资源库 使用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前言
环境教育资源指对实现环境教育目的有利的一切因素[1]。在海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SJG0626)的支持下,2006―2007年我们对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收集该地区开展环境教育可用的资源,现在把这些资源加以整理,形成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资源库,供大家参考。
1.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资源库的建立
1.1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资源库的建立思路
显性教育资源指用人眼能够看得到的有利于特定教育目的实现的因素,隐形教育资源指除显性教育资源外的有利于特定教育目的实现的因素。根据环境教育资源的特点,可以分为显性环境教育资源和隐性环境教育资源。2005-2006年我们对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发现显性环境教育资源主要有:植物类资源包括维管植物96科246属317种,其中红树植物26种,半红树植物7种。北港片区为红海榄群落、河港片区为红海榄+角果木群落、三江湾片区为海桑+秋茄群落、演丰片区为木榄群落和海莲群落、塔市片区为红海榄群落和白骨壤群落、曲口片区海莲群落。动物类资源包括底栖动物68种(其中软体动物39种,甲壳动物19种),鱼类55种,两栖动物3种,爬行动物2种,鸟类111种,兽类3种。隐性环境教育资源主要有:保护区管理局专家的工作经历、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相关专业教师的工作经历、属地政府管理人员工作经历、周边社区群众的生活生产经验。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南》和《海南省生态省建设刚要》的相关内容,我们把上述环境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形成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资源库[2]。
1.2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资源库
1.2.1介绍保护区概貌的环境教育资源
1.2.2动物、植物类环境教育资源
2.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资源库使用建议
2.1作为中小学相关课程的备课资料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资源极为丰富,在中小学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均可以使用这些教育资源。中学生物课程中“认识身边的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主题学习可以使用;小学科学课程中“生命世界”的内容标准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资源能够支撑这个学习过程,实现特定学习目标[3][4][5]。
2.2作为大学相关专业与相关课程的户外教育基地
大学的生命科学类专业、生命科学类课程、环境科学专业、化学专业、制药专业、历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济专业等等都可以使用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资源。比如,生命科学类专业、生命科学类课程的认识动物、认识植物、设立保护区、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繁殖方式、植物生活史、生态环境等主题学习可以使用;环境科学类专业的河口生态环境、环境与生态等主题学习可以使用;化学专业、制药专业的不同生态环境的水质分析、植物药效有效成份分析等主题学习时使用;历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济专业的社区经济发展、社区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等主题学习可以使用。
2.3作为社会公众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已经选择的发展模式,其注重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理念要进入公众的头脑,教育的作用必不可少。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代表,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这些都是极好的教育资源,是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力支撑,因此把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社会公众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能够充分发挥其环境教育资源的作用[6][7][8]。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9-169.
[2]符史杭.海南省中学生物课程常用环境教育网络资源库介绍[J].读与写杂志,2007,11:132-133.
[3]朱正威,赵占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1-121.
[4]朱正威,赵占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3.
[5]郁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4.
[6]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9-104.
2、动物医学:甘肃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专业在全国处于前列。近年来,有百分之3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该专业成立于1986年,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三个环境生态类专业之一,主要学习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的相关知识,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4、土地资源管理:该专业以土地科学为主体,以土地信息技术、测量与制图技术为两翼,毕业生就业率很高。
关键词:非专业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教育
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方面,除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先后建立了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以加大执法和专项打击的力度,并积极开展各种科研和宣传工作。国内大多数综合大学特别是农林院校均开设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及利用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保护野生动物不光是专业人士的职责,更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因此,不仅需要针对专业学生开设野生保护相关课程,针对非专业学生也有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必要。通过全面地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升全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可以促进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野生动物资源永续利用。
一、高校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1.改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的需要
尽管各地政府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付出了艰苦努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仍不尽如人意,滥捕、滥杀、滥食、虐待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如藏羚羊事件、“打鸟界”现象、“虐猫”录像、“活狐取皮”、地下熊庄等,让人触目惊心。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餐厅有一半以上经营野生动物,且这些野生动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野外。由于人类的贪婪和生境的丧失,许多野生动物的处境日益艰难。然而,这种现状并未引起普通大众的注意,有些人甚至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增强大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需要
大多数人都喜欢看《动物世界》,喜爱美丽的野生动物。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怎样做才是真正地爱护动物。日常生活中,一些关爱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却有可能是一种伤害。例如,许多城市人喜欢买野鸟来养,可是,在网捕、贩运、买卖的全过程中,鸟的存活率仅为5%,市场上每出售一只野鸟的代价是几十只野鸟的牺牲。有些家长给小孩子买小动物来养,本意是培养孩子的爱心,但孩子的喜爱多是一时的冲动,而不能很好地照顾动物,结果成了另一种谋杀。当人们在动物园、马戏团等地欣赏动物表演的时候,他们可能不会想到,台上的动物演员们曾遭受怎样的血腥训练和野蛮虐待……事实上,野生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地球的主人,同样拥有生的权利,尊重和保护它们的生存权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大众应该对野生动物保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而在高校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就如同种下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种子――受到教育的大学生们将来会走上各行各业,走进社会各个角落,他们将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周围的人们,发动人们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物种资源。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3.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是未来世界的建造者、使用者和维护者,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物种的保护等等都需要他们来承担。面对21世纪剧烈的竞争,面对信息时代知识与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转为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人才的“高素质”不仅体现在精深的专业素质上,还体现在良好的道德素质上。而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不但使学生拥有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领,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生态道德能唤起人们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愫,这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也非常重要。
4.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大学生不仅热情洋溢、充满爱心,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全国各高校几乎都有与动物保护相关的社团,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兴趣小组、环保协会、绿色家园等等。这些社团长期开展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和保护生物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如2003年江苏省各高校发起了主题为“选择”的全省高校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巡回展览,参与的社团来自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扬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活动内容包括标本展、绘画展、摄影展、影片展等多种形式。此次活动,规模巨大,影响范围广泛,起到了十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每年的“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中,也都活跃着大学生的身影。从越来越多的校园社团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热爱和使命感、责任感。但是,只有热情是不够的,大学生们还渴望拥有更多的动物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其成长成才、发展兴趣、展现自我的需要,才能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添砖加瓦。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
二、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课程设置
1.单独设课
单独设课可以开设专业选修课或者是选修课。
对于生态旅游、生态环境等邻近专业来说,应该开设专业选修课。此类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或多或少地与野生动物打交道,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事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其他专业,可开设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受众面更广,影响范围更宽,更能吸引众多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来。
独立开课,可以拥有较充裕的授课时间,从而保证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教师还可灵活安排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此外,授课教师应为专任教师,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对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均没有对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针对非专业学生的教育,因此难以单独设课或给予该课程充足的时间。
2.融合到相关课程
将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内容融合到相关课程中去,例如,融到环境保护学、生态学、生态旅游开发等课程中去,因为此类课程均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野生动物方面的问题。例如,生态学会涉及到物种多样性的问题,生态旅游开发会涉及到动物产品开发的问题等等,因此可将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融合其中。事实上,这种设课方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的重视度、业务水平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授课时间短,学生无法深入领悟到真正的内涵,更不可能达到技能目标。此外,由于开设相关课程的专业并不多,故受众面也有限制。
3.专题讲座
由专任教师或外聘专家、学者定期进行专题讲座,对于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特别是专家、学者们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多年,专业知识渊博,同时拥有丰富的保护宣传教育经验,更能以亲身经历和传播技巧去打动
听众,收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如北师大的“周三学堂”,每周三邀请一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面向全校甚至社会开放,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转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专题讲座具有灵活性、易操作性和低消耗性的特点,在高校中应不难开设。但教学高层部门要提前统筹安排,除了保障师资外,更要保障讲座内容的系统性、延续性、统一性,不能因随意性使教学流于形式,影响预期效果。
三、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未开设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没有专业教师,而专业人士也较少考虑到没有专业设置的学校去任职。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委培方式或委派适合的在职教师参加进修深造,或者长期聘请邻近兄弟院校的专业教师及相关单位专业人士担任外聘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解决师资问题,都应考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其教学质量。
2.目标教学明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是为了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同时满足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课程设置的不同,其教学目标要求也不同。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才能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专业学生的教学,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而对于非专业学生的教学,其目标则是注重于使学生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常识,促进保护意识的提高,至少,使他们不成为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消费者。因此,针对非专业学生安排的教学内容不用过于系统、全面,理论性过强,而应偏重于安排动物保护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有助于道德培养的内容等。例如,专业课中必须安排“野生动物野外调查方法”这一内容,而选修课、讲座等则不需要安排,但应安排诸如“动物野外救助与放生技能”等类的内容。
3.重视实践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与专业课不同,针对非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神奇自然和伟大生命的熏陶与感染,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刻不容缓,从思想深处植入动物保护的意识。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多安排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食用野生动物调查、野外观鸟等,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以往的大学教育为精英教育,本科教育处于教育的顶层,专业设置细适应了计划经济的要求。在大学教育逐渐成为大众化教育的时期,本科教育位居整个教育中层,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要求本科专业口径要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样要求加强基础,缩短学时,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如何合理地利用好传统专业优势资源,打破旧的、固有的、传统的窄口径专业设置结构,构建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宽口径的专业,如何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协调好,不能将专业课程一唯淡化,是当前专业设置上面临的、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以免培养的人才成为不懂专业的大学生。
一、国外农业类专业改革现状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类专业一般口径较宽,表现在基础课程体系在同类专业中通用和学科间课程的相互渗透,同时强调与新的农业生产体系相吻合,学生的选修面较大,并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美国要求农科大学生应该适应平均每4~5年改变一次工作岗位的需要,各专业适当拓宽基础,培养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即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更新由教师主动提出,由学院的课程委员会审定。为适应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要求,发达国家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探究式、讨论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普遍应用,并且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本的大学绝大多数是大学一、二年级学习基础理论和文化教养;三、四年级进入主修课学习,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取一门主修学科,即为专业;三年级逐渐接触专业,三年级下学期,按其兴趣、职业方向、能力等确定相应的研究方向并进入相应的研究室,四年级做毕业论文。日本农业教育课程不断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变化,教育内容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增加了许多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各级农业学校紧密结合地区农业经济开设了与地区紧密结合型课程,直接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服务。农业专业知识不仅仅局限于面向第一产业的耕田、畜产等农业直接相关知识的学习,还增加了农业管理、农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农业高中普遍增设了普通课程和专业课程,涉及了更广泛的农业相关领域,供学生从更宽的范围选择履修科目。
二、国内农业类专业改革现状比较
我国以往传统农业类专业设置较细,重视专业对口,强调专门技术和知识的传授,以适应社会需求。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厚基础、强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不少高校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诸如生物、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受到各院校的普遍重视,学科间交叉融合,提升传统学科的水平。农业类专业开设了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等专业课程,为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一些专业被指定了专业方向。例如,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种子方向) 、园艺(观赏植物方向);浙江大学:农学(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方向、农产品生产与经营两个方向) 、植物保护(农业生物及信息技术方向);贵州大学:农学(烟草、种子、药用植物三个方向);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应用真菌学、农药学两个方向);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城市规划方向)、园艺专业(观光园艺方向) 、农学专业(技术与管理、设施农业两个方向)、植物保护专业(计算机应用)、草业科学专业(草业工程与城镇绿化方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企业规划与形象设计、物业管理两个方向)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技术(植物、动物两个方向);北京农学院:园林(风景园林方向)、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旅游管理方向) 。
三、重新定位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综合素质要求提高。拓宽植物保护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提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内涵,设置植物保护宽口径专业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植物保护专业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植物保护专业处于综合型大学建设中,人才培养出现新的问题。比如,生源不足、社会对毕业生有效需求不足、经费投入不足、学科实力不强、科研基础薄弱、生源素质较差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因此,办学需要重新定位,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位,不追求主导学科,而要努力成为优势学科;不求做大,但求做强。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加强多科综合,优势互补,向交叉、边缘学科拓展。
在专业设置上,坚持“大调整”、“宽口径”,主动适应生命科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从社会需求看,农科大学生必须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众所周知,农村社会分工十分粗略,农科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往往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包括社会问题,农科大学生只有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解决纷繁复杂问题和矛盾,才能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单科性的农业高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而综合性大学门类齐全,学科众多,有利于拓宽农科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综合大学农科院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资源优势切实应用于人才培养中。其次,应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宽厚的基础,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舞台和后劲。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和教学安排上体现“重实践、个性化”,农业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行学分制、选修课制等,使学生的发展更具个性化。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
四、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开展,为了改变高等农林院校偏窄的专业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各高等农林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
五、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特色与创新
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注重“多样化、高素质、强应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分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综合教育课程三个类别。其中,普通教育课程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外语、体育、实践训练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了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和综合特色、专业实践训练课程模块。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化体育课程模块。改革了以往公共课、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避免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使学生明晰如何依托专业培养平台,选择课程模块,构建自己人才知识体系,实现个人理念,满足社会需求。
专业教育贯彻学生整个培养过程,摆脱以往先通识教育、后专业教育的模式,使学生了解专业,依托专业塑造自己。专业课程前移,不仅能够合理配置学时,避免学生学习时间的松紧不均性,而且促进学生对专业认识,增加后期自我完善机会。弃陈出新,优化课程,满足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减少了植物线虫学、植物细菌学、城市绿地病虫害、发酵工程、生物农药等课程,增加了植保生物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绿色食品、农药分析、农产品加工、杂草学、节水滴灌、市场营销等课程。压缩学时,增加选修课程,加强基础性,注重系统性,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路。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也为开展个性化培养、双学位、特优生培养、硕士推免、跨学科先修和课外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形成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四位一体的模式。实现了实践教学全学程不间断,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明确教学任务,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考核,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致力于建设植物保护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樊东,赵奎军,王晓云.植物保护专业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1):69-71.
[2]樊东,赵奎军,张伟,裴海英.新世纪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1-44.
[3]龚国淑,黄云,张敏,蒋素蓉,秦芸.新时期植保高素质人才培养浅析.2004.
[4]郭伟,孙海燕.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SIR”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2):27-29.
[5]侯雪坤,贝丽霞,赵清华.创新教育体系推进“大农业”特色人才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179-180.
[6]李保同.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2):53-55.
[7]李文英.日本农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63-68.
[8]李艳秀.我国农业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农村经济,2003,(12):77-79.
[9]刘文奎,袁玲,张茂仁.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16-219.
[10]齐晓辉.以科技创新应对新疆兵团棉花产业危机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4):33-35.
[11]任良玉,刘雪春.地方性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人才就业状况分析与培养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8(3):12-15.
[12]任良玉.植物保护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1):39-43.
[13]王峰.兵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新疆农垦科技,2005,(5):3-5.
[14]王秀德,史亚军.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调研及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2,(12):59-63.
[15]吴淑娟,龚祖文.高等农业教育研究20 年的反思和展望[J].高等农业教育,2002,(12):16-19.
1、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
2、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
3、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
4、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
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6、结核病除下列情况外可以不予录取。
(1)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厚者;
(2)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专科检查无变化者;
(3)淋巴腺结核已临床治愈无症状者。
二、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
1、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
2、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
3、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Ⅱ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各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兰、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4、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科专业:海洋船舶驾驶及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5、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录取的专业: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科专业: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等。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的专业: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专科专业: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三、患有下列疾病不宜就读的专业
1、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十二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交通运输类、能源动力类、公安学类、体育学类、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水产类、测绘类、海洋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武器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科学类、环境生态类、旅游管理类、草业科学类各专业,及土木工程、消防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学、法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不宜就读烹饪工艺、西餐工艺、面点工艺、烹饪与营养、表演、舞蹈学、雕塑、考古学、地质学、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铁道与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
2、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
3、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
4、屈光不正(近视眼或远视眼,下同)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5、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武器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医学类、心理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环境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材料科学类、地质学类、大气科学类及地理科学、测绘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6、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工学、农学、医学、法学各专业及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
7、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新闻学、侦察学、学前教育、音乐学、录音艺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医学各专业。
8、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9、斜视、嗅觉迟钝、口吃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四、其他
1、未列入专业目录或经教育部批准有权自定新的学科专业,学校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刊登,做好咨询解释工作。
在做留学准备时,有的学生为了获得一个高考分数,拼命备战国内高考;有的却直接放弃国内高考,逍遥等候异国他乡寄来的offer。
出现这样的天壤之别,究其原因,不同海外大学对国内申请学生的高考成绩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对申请者的高考成绩有强制要求,有的仅作参考,有的则不作要求。
这里,针对各国留学申请中对高考成绩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一次比较完整的扫描,提请同学们注意,在提出留学申请前一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参加高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申报学校。
必须有高考成绩的国家
对于想去大部分欧洲大陆国家留学的学生来说,高考成绩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这些国家把高考成绩作为一个必需的录取标准,比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有基本要求,其中,德国和荷兰对中国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
法国
申请者必须是高中毕业,普通高考成绩达到400分以上。另外,法国是艺术的天堂,纯艺术和服装设计专业都非常突出,所以读艺术首选法国。对艺术类的学生来说,高考成绩300分以上并有作品集,便可以申请。
意大利
意大利跟中国政府有一个官方的留学计划,称为“马可・波罗计划”,对高中毕业生来说,只要高考成绩高于380分或者折算后的分数高于380分,就具备了留学申请资格。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能接受新鲜事物引领时尚潮流,每年的都灵时装周、米兰时装周都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除设计之外,在声乐、绘画等方面,意大利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中国高中毕业生,高考和艺术联考成绩经过折算后达到380分,即可赴意大利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和学校的专业入学考试后即可入学。
西班牙
国内高考成绩达到350分的学生即有资格进入西班牙公立大学,成绩越高的学生能够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就越多。
德国
德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是13年制,而中国只有12年,因为学制不等,所以很多德国大学更青睐于中国本科在读生去德国留学。而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德国的部分院校会有在华的预科招生考试,通过一年预科进入德国本科学习。
德国人以严谨著称,他们的艺术风格也较为传统、古典,比如钢琴、小提琴这类器乐类专业目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中在读的艺术生也可以直接参加德国艺术学院的入学考试,考试通过后,在语言达标的基础上就可以直接进入德国大学就读。
部分大学要求高考成绩的国家
澳大利亚
截止2013年5月,澳大利亚已有十几所大学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其中“名校”中的六所都包括在内,这一好消息令很多国内想去澳大利亚留学的高中学子感到振奋。
悉尼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对中国学生高考成绩要求为一本线以上,不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对不同专业要求不一,其中精算、社会科学和统计学本科要有额外的数学成绩。阿德雷德大学的大部分专业都要求在一本线以上,部分专业还要求满足额外条件,如音乐、口腔健康、牙科、设计、动物生物科学等。新南威尔士大学对高考成绩的要求是达到当地满分的80%~85%,个别专业要求88%,法学、医学、药剂、眼科等专业不接受高考成绩。
蒙纳士大学的艺术设计与建筑、文科、教育等四个院系接受高考成绩,成绩要达到当地满分的64%~70%。西澳大学,文科、商科、设计、理科专业要求高考成绩达到525分,医学和牙科医学690分;这是因为这两个专业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单科成绩有极高的要求。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要求学生高考分数达到二本线以上,或高三平均成绩能达到满分的70%~85%。麦考瑞大学要求高考成绩达到500分以上。
澳大利亚高校制定的中国高考成绩要求,只是一个建议分数线,也就是说高考成绩超过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不一定能被报考的大学和专业录取。尤其是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很多,竞争非常激烈。
加拿大
申请加拿大的大部分高校不需要高考成绩,不过,想要申请该国排名前五位的大学,则需要高考成绩,且必须达到当地一本线,比如知名的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麦吉尔大学等。
加拿大名校需要高考成绩来作为对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能力的判断,除此之外,这些名校还看重学生高中三年的平均成绩、英语语言能力和一些软性能力,如社交能力是不是很强,在高中阶段有没有参加过义工活动,有没有在国际或国家级的比赛上获奖,等等。
加拿大各省的教育体制有些差别,比如最西边的英属哥伦比亚省的大部分大学不需要高考成绩,而安大略省则有90%的大学需要高考成绩,但是有些学校也没有明确提出高考成绩必须要多少分,只有名校才会要求分数线在一本线以上。
新加坡
新加坡高校不需要申请学生的高考成绩,但是因为新加坡目前大部分院校采取的都是“宽进严出”的招生方式,因此,有四所公立大学和政府开办的五所理工学院要参考学生的高考成绩。这九所院校每年会在固定时间来华招生考试,而申请考试资格就是参考学生的高考成绩。
新加坡是一个以理科为主的国家,所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理科生要比文科生在选择专业方面更具优势。在新加坡,理科生选择专业是没有限制的,但是文科生只能选择文科、商科类专业,限制相对大一些。如果中国学生选择新加坡政府学校的话,必须提供相应的语言分数,基本要达到雅思5.5到6.5的分数,从这点可以看出新加坡的语言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忽略高考成绩另有标准的国家
美国
近年来赴美留学读本科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1至2012学年,中国留美学生总数19.4万,其中本科生超过7.3万。2013年美国留学持续火热,推测总人数或将再增加25%。
美国大学对申请者更多的是会综合全面去评判是否符合要求,因此中国学生高中三年的成绩、文书、英语语言能力等都被给与足够的重视。在权衡中,高中三年成绩占50%到60%,比重最高,因此高中三年的成绩不能忽高忽低,需要均衡发展;其次文书占到申请比重的30%左右,即通过非分数的方式来展示想法、观点,比如有的学校很看重学生的领导才能,那就要在文书中写清楚参加的哪些活动能体现这一方面的才能;再次语言成绩占10%,一般需要托福100分、雅思7.0或者更高。
美国大学在招生方面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非常看重学生对一件事情的特殊热爱和持续关注度。比如最近一名刚刚收到斯坦福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高中女生,就是通过自己对动物的爱心与研究而敲开名校大门的。她从小就特别喜爱小动物,甚至曾对着蚂蚁窝看上大半天,初三参加了“动物福利调查”,从中了解到动物亟待改善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动物的各种理念,高中时她更是把自身爱好跟学业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成果。
因此中国学生在选择美国的大学、专业时,也可以寻找这样的契合点。其实美国大学还非常看重东方传统文化,比如有的学生剪窗花剪得好,在写文书时提到这一点,就能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还特别看重学生是否有一颗感恩之心,他们喜欢那些做事考虑他人,做的事情对社会有益,能带给社会发展动力的学生。
英国
作为老牌教育强国,英国仍然是最吸引国际学生的国家之一。
英国有100多所大学,进入世界排名前列的学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利物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等。跟美国相比,想要进入英国的世界级名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比如说,某中国学生想去剑桥和想去美国哈佛相比,只要他足够优秀,去剑桥的几率相对更大。相比美国名校,英国名校显得更传统,每年在中国招收的学生也更多。
英国大学在招收中国学生时不参考高考成绩,但自有一套完备的传统标准。当然,想要申请英国大学需要提供高中三年整体成绩、文书、托福或雅思等语言成绩。关于文书的部分,学生在申请英国大学的时候,要通过一整套的文书来体现自身的经历,以此让招生官更多地了解个人信息。
另外,英国大学比较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说,做过学生会干部,代表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参加了一些支教活动、义工活动,体现出爱心。总之,在申请英国大学时,申请者一定着力体现亮点和优势,抓住招生官的眼球。
新西兰
中国学生前往新西兰读本科同样不需要高考成绩,那么,这个环境优美、教育资源优质的国家需要什么呢?新西兰大学对国际学生的入学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中三年平均成绩,二是学术成绩。学术成绩就是学生在某一个领域内的兴趣爱好,还有在专业上的一些思考和研究等等。
对于语言成绩,新西兰大学大部分本科课程的入学要求是雅思6分以上。不过,如果学生没有达到6分,也可以选择先读预科。预科对语言的要求是5.5或5分,不同的学校具体要求也不一样。读完预科之后再读本科课程也是可以的。
荷兰
对于高中毕业生并没有高考成绩的要求,但由于学制的差异,荷兰的U类大学(研究型大学)要求中国学生必须有国内大一的成绩才能够申请,而H类大学(应用技术类大学)则只需要学生高中毕业,提供雅思成绩即可申请。
从荷兰的艺术教育可以看出,这里有很多尝试和创新的机会。而如果能成为学科内行,就可以获得更多自由,因为尝试和创新在扎实的技艺知识和纯熟的技能基础上才能成功,这在荷兰的艺术教育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想要申请荷兰的艺术类专业,需要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提交作品集。
日本
日本大学原则上并不要求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只有对日语水平的要求。学生可以先在中国进行日语培训,再去日本读本科;或者直接去日本,在语言学校里学习日语课程。
不管是根据个人性格、兴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选择未来的人生方向,还是根据个人考试分数、身体条件、家庭经济条件、招生计划等因素选择具体的大学和专业,这些都将对考生未来大学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总的来看,家长和考生越来越重视从人生方向、职业发展、就业等更高、更远、更深的角度来审视志愿填报对人生发展的影响。但在现有的教育背景和录取过程中,有以下三个重要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也是笔者在咨询实践中体会到家长和考生最关注、最困难的几个方面。
一、学校与专业平衡兼顾
现有的录取制度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面临着能进入一所自己心仪的大学,但可能选择不到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如果要保证自己的专业志愿就意味着要降低一些学校的期望,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学校和专业的取舍上十分纠结,难以决策!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先来看看两个过来人的思考和感受。
小毛(证券公司研究员,经济学硕士):牺牲热门专业接受最好的教育
“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的话,我更愿意到名校念数学这样一些相对冷门的基础学科,而不是到二流大学学经济。名校师资强,讲座多,有学术氛围,身边的同学又相对更为优秀,这些都是一般院校没法比的。况且,一些冷门专业是基础,比如学好了数学,再学计算机或者经济都很容易。本科是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打基础,以暂时牺牲热门专业为代价来接受全国最好的教育是值得的,专业方面的缺陷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弥补。”
小吴(IT工程师,图书馆学学士、计算机硕士):没有面包的时候面包是最重要的
“冷门也好,热门也好,谁也不能保证哪个专业永远不会过时,关键还在于毕业后你所具备的专业综合素养。真正到求职现场拼搏一番,你就会发现,专业对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国企和国家机关。本科时去求职,虽然我们也学了很多与计算机相,关的东西,但人家一看专业名称就不理我们,工作很难找。没有面包的时候面包是最重要的,一份不赖的工作的好处在于,有了它,你可以比较从容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在这个问题上,按照不同优先原则选择的职场人士有成功的,也有后悔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十分个性化的问题。其实,专业选择重点从影响考生的大学学习动力和职业方向来考虑,学校选择重点从学习环境、文化氛围以及综合实力来考虑。一般来讲,如果考生兴趣爱好广泛,专业和职业选择范围较大可以倾向于以学校优先,如果兴趣爱好窄,专业、职业适应范围小,特别是本科毕业即考虑就业的同学则可以考虑选择专业优先。总的来说要根据考生个人兴趣性格、职业方向、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考研出国以及高考分数所在批次等具体情况来看二者的优先关系,不能简单判断专业和学校的重要性和优先顺序。填报志愿一定要量体裁衣,根据考生的情况决定选择原则。
二、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选择与之匹配专业
小郭就读于成都某重点中学,爸爸毕业于某著名的民航大学,现在就职于航空公司,妈妈供职于银行,家庭条件很富裕,因此,对小郭的教育以及将来的发展也是格外重视。父母对小郭的要求是,本科毕业以后不急找工作,要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且,一定要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小郭到底喜欢什么专业,父母也不清楚。
2011年6月中旬,小郭和她的父母一起来咨询志愿填报相关问题。小郭说,她理想的专业是动物科学专业,她渴望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它们。“嗯,这个想法很特别,很有创意!你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接待她的老师并没有直接否定或评价小郭的想法。“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因为从小我家就养动物,我特别喜欢跟它们玩。我觉得它们可爱极了!”小郭一边说着一边冲旁边的爸爸微笑。爸爸脸上挂着无奈的表情,跟老师说:“哎呀!她好久照顾过那些猫猫狗狗嘛,都是我们照顾好了,她有空的时候逗起耍一下。我也跟她说了,那个啥子动物科学专业,毕业了干啥子工作都不晓得!管她的哦,我们反正说不服她,等她选嘛!”
老师没有对小郭的专业选择作出评价,而是向小郭介绍了一些关于专业介绍、职业分类的书籍,让她回去仔细阅读;同时还给小郭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独立照顾家里的动物5天。之后再来和老师讨论关于专业选择的问题。
五天后,小郭回来了,摇着头,一脸的无奈:“我不读和动物相关的任何专业了!太恼火了,我不想和动物打交道了!”原来,小郭在家照顾小猫和小狗,发现饲养动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既要特别有爱心,还要特别有耐心;更让爱清洁的小郭不能忍受的是,家里的小狗那几天闹肚子,她每天不得不捂着鼻子帮小狗清理粪便。没干满3天,小郭就罢工了。这次,小郭要求老师为她推荐计算机或电气信息类的相关专业。
为什么选择这类专业呢?老师仍然没有直接肯定或否定小郭的想法。
“我这两天把老师推荐的书仔细看完了,我认真考虑了一下,我从小就特别爱思考问题,属研究型性格,我也喜欢上网,家里面的电脑问题都是我想办法解决,我爸妈的QQ还是我给他们装上教他们用的呢;而且我也很喜欢安静,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我想好了,以后就当个电脑专家!”小郭慢条斯理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老师立即指出了小郭想法中存在的问题:喜欢电脑喜欢上网不一定能当电脑专家。“我知道,我个性比较内向,爸妈和自己都觉得我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可能还是搞技术工作更适合我。”小郭很肯定地回答。一旁的父亲也频频点头微笑,看似漫不经心,却流露出对女儿意见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