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8 14:50: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素质好的表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心理素质对于舞蹈表演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舞蹈表演中有很多的个人情感和精神,是一种行为艺术,心理素质指的是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学会承受一切来自外界的压力,需要给舞台增添魅力。心理素质对于舞蹈表演是非常关键的,舞蹈表演的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一个故事,都代表一种情感,都代表对艺术的尊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够让人们看到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能够让人们与舞蹈表演的情感产生共鸣。
一、心理素质对舞蹈表演很重要
(一)舞蹈表演中,能够影响舞蹈表演的效果和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是舞蹈者的心理素质却是众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对于舞蹈表演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二)心理素质能够影响舞蹈者表演舞蹈时的艺术发挥,能够影响舞蹈者在舞蹈时精神和情感的释放,能够考验一个舞蹈者的表演能力,舞蹈者的表演能力高低将影响舞蹈者的地位。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克服人本身的紧张感,能够让舞蹈者在进行表演时的动作灵活,不会出现僵硬的现象,这也关系到舞蹈者的演出是否成功,舞蹈者在舞台上心理素质良好,能够让舞蹈者发挥潜力,超常发挥,能够让舞蹈者发挥舞蹈水平,能够有突破性的进展。
(四)舞蹈要有技能和知识双重的辅助,才不容易遗忘,心理素质良好的舞蹈者,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遗忘或者是遗漏的现象,舞蹈者就不会因为紧张导致舞蹈动作的不协调,而且即使出现差错,也会因为心里素质良好的原因,巧妙地掩盖过去,而不至于使舞蹈表演的现场出现混乱的现象。
心理素质良好能够使舞蹈者终身受益无穷,良好的舞蹈基础能够使舞蹈动作协调和熟练,心理素质良好则会让舞蹈表演整体感觉富有美感,而且能够使舞蹈者的情感升华,能够使舞蹈者的表演几近完美。
二、舞蹈表演中,不良的心理素质的原因和表现分析
(一)舞蹈者的临场应变能力比较差在日常的舞蹈训练中,教练和学生还有教学的场所和环境基本上是固定的,舞蹈者能够在训练场所中表现地很好,舞蹈动作比较娴熟,但是到了舞台上,或者在不同的表演场合,舞蹈者心理素质不好的话,调整心态就会很慢,而且因为受环境影响比较大,还会出现舞蹈动作遗忘或者是僵硬的现象。
(二)在舞台上,舞蹈者缺乏自信心在舞台上,面对舞台下面众多的观众,很多舞蹈者都表现怯场,因为缺乏自信心,时常在表现中问自己做的够不够完美、够不够好,自信缺乏会导致舞蹈动作不协调,观众也不能够动情,舞蹈的表现也就不够好,缺乏自信心的话,舞台上还会出现心慌或者是脚软的现象,而且还容易出现幻想,认为自己已经输掉了,表演不充分或者不够好。
(三)在舞台上,表现过度紧张在舞台上,表现过度紧张,舞台表现就会出现漏洞,甚至不能够做出任何舞蹈动作,呼吸比较急促,浑身冒虚汗或者是血压突然变高,心率跳动不正常等等,到了舞台上,也需要好长时间才能够调整这种状态,消除紧张,不能够正常发挥水平,更不要说超常发挥,让观众产生共鸣或者是好感了。
(四)在舞台上过分计较成败得失舞台表演本身就是对自己心里素质的挑战,能够战胜自己才能够表演完美,舞台上真正能够做到不紧张的人真的少之又少,舞蹈者在舞台上过分看重成败得失,会令情绪失控,在无形之间就给自己增添了压力和困扰,心理状态不好,舞蹈表演就会出现问题,而且在舞台表演时,也不会全力以赴。
三、舞蹈表演的教学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养成的措施和对策
(一)教练应该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表演场景。表演中如果出现紧张或者是舞台比较陌生的现象,要告诉学生是正常的,不要更加慌张,教练要想办法让学生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学生才能够在舞台表演中表现突出。舞蹈的排练不一定要在舞蹈的教室或者自习室内进行,要想减少观众的压力和舞台的压力,就要让学生敢于走出去,在一些公共场合下表演,消除紧张感,体会到观众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教练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调节方面要积极进行指导,要学会对自己自我暗示,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才能够有自信心站在舞台上为观众表演。在表演中要尽量做深呼吸来消除紧张,或者是做一些动作消除自己的压力,或者是让自己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
(三)要不断训练,增强舞蹈表演的基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舞台上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能够在短暂的舞台表演中看出舞台表演者的魅力,能够看出舞台表演者平时的努力,舞蹈表演要进行反复地练习才能够不断进步,而且还能够提高自信,动作比较娴熟了之后,就能够比较熟练地在舞台上表演,就算出现错步,也会及时地做出调整。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
、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
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转贴于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性行为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性行为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性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性行为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 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性行为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性行为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培养; 医务人员; 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意思逐步加强,医院高风险、高强度的特殊职业,导致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加明显,直接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影响医疗工作质量。当前,加强医务人员优良心理素质的修养,是卫生系统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只有关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坚守救死扶伤宗旨,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
1心理素质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1.1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含义。
1.1.1素质。 素质是个体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行为规范内化和升华的结果,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标志。
1.1.2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挥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主要包括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与心理行为五个方面。
1.2 良好心理素质的积极意义。
1.2.1良好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现代医学证明,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人一生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因素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未来的成功,更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最基本的人生课题。
1.2.2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积极关心别人的意识。美国调查报告指出: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成绩相比,二者是同等重要。日本航空企业在录用毕业生时,注重独立人格甚于学习成绩。医务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1.2.3良好心理素质是正确面对困难的关键。人生难免有很多困难,要敢于面对和克服,否则,将会受到诸多影响。美国《托萨世界报》报道说,据美国心理健康资料中心统计,近几年,美国产业界有关人员因在竞争中受到心理压力导致生产力下降,每年平均达180多亿美元的损失。可见,良好心理素质是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关键。
2当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原因分析
当前医务人员心普遍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压力来自家庭生活因素的占55%,感觉工作压力重的占54%,资格考试难的占96%,与领导沟通压力大的占45%,环境因素占39%,社会压力63%。表现为积极应对压力的有75%,表现为消极应对的有25%。就其原因分析:一是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环境复杂、经常接受病人死亡的刺激是导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二是救死扶伤的愿望与医疗水平发生冲突,从而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影响;三是医院突发事件多,作息时间没规律,使医务人员没有正常生活规律及睡眠习惯,容易产生烦躁、不满及身体不适感;四是恋爱、婚姻、经济困难等给医务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五是紧张的医患关系,是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这样必然会对医务人员产生愤怒和抑郁心理。
关键词:心理素质 演奏学习 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34-01
在我们日常学习中,普遍会看到这种现象:上课练习时,演奏水平不错的同学,一到考试或者比赛等人多或者隆重的场合,就会出现紧张、失常的演出状态、使成绩大打折扣。相反,通常没有非常优秀的学生,反而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存在这两种千差万别的现象是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实力产生分歧的效果。在演奏教学或学习中,我们比较重视演奏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忽视心理素质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演奏和学习的心理素质始终影响和控制着演奏技巧和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1 心理素质在器乐演奏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国基尔大学心理学系约翰・阿・斯罗伯达他既是音乐理论家、钢琴家又是认知心理学家,他的《音乐心理学――音乐认知心理学》一书中不仅具有一般认知的心理学特点,强调主体心理结构在认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强调认知因素在音乐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认知过程中结构、模式的把握能力,它还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与鲜明的文化学色彩。
在演奏与教学中和很多的表演场所,演奏者有着紧张的心理,主要原因是由执行者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不少的较有经验的表演者能很快地调解这种临场存在的情绪及心理转变,取得表演的成功,然而也有很许多没有这些经验的人,就没有办法应对这类的情绪转变。因此,也就导致演出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表演者临场心理状态和演奏技巧对演奏的进程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心理调节过程。它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在音乐表演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它是对心理和精神现象的学习和实践性的科学分析,是把握规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论文、论著也有很多,都对音乐表演中的投情、音乐表演中的想象力,直觉,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详细的介绍。
娴熟的器乐演奏技巧和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是对演奏者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没有熟练的演奏技巧,甚至不懂得相关的音乐知识,就想演奏一部作品,那就体会不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体现不出作品的艺术价值,这样的演奏注定是失败的。出色的演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发挥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演出技术根本谈不上艺术体现,摆脱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它本身的存在价值。音乐表演是综合性心理活动组成的各种心理因素,参与了每个认知,记忆,情绪,智力,想象力,直觉等,由于其性质的再创造,又使它具备有音乐创作和欣赏情绪很不相同的少许特征。因此,熟练演奏的作品,是对演奏者最低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乐手,他不仅是一个娴熟的音乐家,而且还要成为一个集技能、音乐修养、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全面发展的音乐创作者。在平日的上课和学习中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演奏情绪状态,首先是意志和信念的培养,要有冷静、自制和磨练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去战胜情绪的干扰,增强艺术涵养,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爱好。
在演出中,作为一名演奏家就必须要上台表演发挥自己,而大部分演奏者在登台时都会产生舞台紧张情绪和不良的心理素质体现。如:怯场、腼腆、怕羞等等。随着现代器乐艺术的发展和器乐水平的提高,器乐比赛日趋激烈,尤其是在高水平的演奏者之间,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的胜负也往往取决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当今器乐竞赛或考试,不光是演奏者艺术素质和技艺技巧的角逐,更心理素质的较量。
2 在器乐演奏学习中从心理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1 端正学习动机,正确认识演奏技巧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人类在某种心理或生理状态的需要下,能产生一种内在的动机,它是具有一定目标,是可以实现对行动的出发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明确演奏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学生在学习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须端正学习动机,认识到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技能技巧不仅仅是学习器乐演奏的目的,也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内容。
2.2 对学生的培养从平时学习中训练做起
学生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练习作品时要用心,应自信、冷静,不要被技术方法吓倒,要相信方法并不难,要加倍努力学习,就能逐渐消除紧张心理,使你感到平静,良好的心态便自然建立起来,平时练习时,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尽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怀,可避免思想紧张而造成技术方面的失误,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2.3 培养自知意识,练习演奏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1)个别学生由于天生条件不错,或是演奏基础比一般同学要好,由此产生一种自大心理,主观上沾沾自喜,停滞不前;(2)部分学生的条件稍差些,觉得自己的任何方面都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同时也直接影响课堂进展。针对这两种情况,可实行心理调节法、暗示法等方法来分别对待不同的问题。对自大的学生需要常常提醒,使其在学习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卑的学生,应积极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必要时降低标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没有被教师放弃,反而是被信任的学习气氛中,良好的学习意识才是学习进步的保证。
3 在演出实践中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1 演出、考试前应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作品曲目
一个初学器乐者或是大师级的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演奏水平的作品。根据自己的演奏水平情况去选择曲目。因此,表演和考试前,选取演奏作品要从本身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自己熟识和可以胜任的作品来完成考试或演出。尤其是在器乐大赛和重要演出中,盲目选择技巧性高、难度相对大的作品,会让自己心里没底,无形中就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演出时紧张、手脚冰冷,甚至身体僵硬、颤抖等不良反应。
3.2 提供表演机会,加强舞台实践及适应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多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体会舞台感和驾驭作品的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多参与不同类型的演出,学习别人在不同场合的不同优点,积累舞台经验,从而使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演出中,要把注意力和情感投放到表演中,用音乐倾吐,把思维放到作品的感情上,表演时就可以处于可控的状态。
4 结语
一、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理想信念,却存在着行动力较差的问题。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比较突出,但是心理素质却普遍较差,面对突发问题时的应急能力相对不足。由于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也存在着自我意识较为强烈的问题,情感较为丰富,但是对人际关系较为淡漠。
另外,由于当前的社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也会使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需要在明确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指导。
二、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主要划分为认知维度、个性维度以及适应维度三个层面。
1、认知维度
认知维度是在现代大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够直接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以及行为特点,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基础性组成元素。传统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将认知维度与智力测试相联系,实际上是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与局限性特点的。
现代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反应和知觉,对信息的加工和创造,对信息的输出与反应以及对信息的认知过程四个环节。
2、个性维度
个性维度是人们行为的内部倾向,能够有效展现出人们的实际思想特点、情感特点以及行为特点等等,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特点。心理素质个性维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现代大学生多为“90后”的学生,自身个性特点较为突出,加强对个性维度的研究十分必要。
3、适应维度
适应维度主要展现出个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所产生的学习、应对以及防御能力,是个人心理素质不同理解和调试的过程。适应维度中主要可以划分为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生理适应以及职业适应等层次。[1]现代大学生的适应维度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学校中的学习能力以及未来工作的适应情况。
三、现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
现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个人性格差异特点、家庭来源差异特点、专业类型差异特点以及不同年龄差异特点四个方面。
1、个人性格差异特点
纵观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异特点,可以看出现代大学生中,男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优于女生,在认知维度方面,主要包含反应性、创造性以及实践性等维度。[2]男生的行动力稍强于女学生,但是在适应维度方面,女学生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
现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人性格特点,一些学生的性格较为活泼,相应的其适应能力也会较强,而一些沉默寡言的学生则表现出交流的匮乏性特点,这种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3]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需要加强对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使每一位现代大学生都能够勇于交流、勇于表达,为现代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家庭来源差异特点
不同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城市来源等等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校园中,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或者来自于农村的学生比较容易形成一定的自卑心理,心理素质发展结构也会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不利于高校大学生良好思想素质的形成以及适应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会受到学校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需要加强对现代大学生的教育指导,使每一位现代大学生均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积极学习、积极进取,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3、专业类型差异特点
专业类型是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异的重要因素,结合图书馆、相关报道的文献查找结果可以看出,文科类与理工科类、经贸类专业之间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特点呈现出较大差异,这种问题也直接与当前社会的就业环境密切相关。
现代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具有较高的期望,直接映射出当前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状态以及日常行为习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工科类当前的就业环境稍显较好,所以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相较于文科类专业的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工科类大学生比较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的语言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又稍差于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学校需要针对这一特点,加强对工科类专业学生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心理指导,提升每一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
4、不同年龄差异特点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大四的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发展特点会与大二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特点呈现出较大差异,大四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
学校需要在明确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稳定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生活节奏,使大学生能够处于良好的状态下。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模式;构建问题
体育心理素质有助于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不仅重视身体素质的发展,还注意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
1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模式的探讨
体育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个人认知能力的提高,从而可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体育心理素质通过先天或者遗传从而形成自身的特征,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1.1体育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体育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表现在4个方面:第一,需要体系。在需求体系中,需求的潜力是其重要的依据,其中主要包括身体素质、个人信仰等需求。第二,认知能力。程序潜能是其重要的依据,其中主要包括记忆、思维等综合能力。第三,协作能力。心理相互依存性的潜力是其重要的依据,其中主要包括体育教学中角色的认同、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助等。第四,主体性素质。潜能基础是其重要的依据,其中主要包括个人意识、责任意识等。体育心理素质的特点表现在4个方面:第一,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体育心理素质是个人基本的心理特征,但是它不是在一段时间内个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表现,在学校发展中,体育心理素质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其具有一定的变化性。第二,综合性。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心理素质包含了一个人的心理、运动、生活的全部过程。第三,可评价性。体育心理素质直接对学生的个人活动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可评价性。第四,基础性。体育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可以作为这些行为心理的补充。
1.2体育心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
发展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为了应对学生在学校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体验。评价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从他们的情绪中看出端倪,一个人的情绪展现了他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和情感等,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同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主要在室外开展,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获得丰富的体验,而且,往往可以通过体育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构建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思路
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进行研究,需要探讨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测评机制、培养方案等。体育心理素质是个人整体素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也承担着社会的整体文化素质,而且还连接着个体心理素质和社会的文化素质,是两者之间的媒介。因此,在个体心理素质的发展中,体育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思维,我国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做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进行调查,从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要想使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结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大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可以代表他们的心理个性素质,在注重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时,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不能使其孤立,还需要将其与其他的心理个性素质结合。第二,要注意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的品格。第三,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成长的自身需要,还要考虑到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的需要。第四,大学生要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关注当下的发展,同时还要着眼于未来,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第五,将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作为发展的立足点,研究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体育心理素质模式。
3构建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目前,大学生的知识经验较少,但是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和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但也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大学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体育心理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还需要重点融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3.1体育心理咨询
体育心理咨询的方式众多,其中主要的方式有面谈、电话等。学生经常会在学习、生活中面临很多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存在一些心理上的压力,但是,这些问题往往难以在日常的课程上得到解决。因此,这就需要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愉悦,减轻学生心理的压力,放松心情。在开展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并要保守秘密,和学生成为密友,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
3.2建立体育心理档案
在新生入学时,学校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以便可以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比如个人情感测试、情绪稳定性测试等,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可以建立一个初步的体育心理档案,并在后期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的结果,挑选出具有情绪不稳定、心理抑郁等症状的学生,从而可以对他们进行单独的指导,有助于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有益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3成立心理协作小组
在一个班级内,学生可以自主成立心理协作小组,从而可以使他们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针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书籍,自主运用互联网,从而可以进行共同的交流。当小组成员都不能解决某个难题时,则需要请求体育心理学老师的指导,从而获得帮助。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的形式,使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进行疏导,而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助于他们敞开心扉,缓解压力。3.4改变教学方式充分结合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体育教学,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开展体育教学中,要增加心理教育的课时,延长心理教育的时间,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综上所述,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主张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4结语
体育心理素质有助于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为了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模式。同时,在开展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意义,使学生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可以从体育咨询、建立体育心理档案、成立心理协作小组、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石玉.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5):23-24.
[2]左雄伟.论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及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