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7 16:07: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现到探究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学生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这就表明儿童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小学科学教学,特别是边远农村小学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易事,在教学理念上要冲破“应试教育”照本宣科的方式,向素质教育转轨,创造有利实验环境,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新的良好素质。结合农村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1.问题:科学探究学习的动力
在探究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进步。问题提出可以是由老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提出。如果由老师提出问题,那么提出的问题在严密的科学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让提出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趣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中,我对探究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提出一些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看到的有趣现象,或讲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心,然后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科学探究就迈出成功的一大步。如在教学《小河的哭诉》一课时,我在课堂上先出示一组事先拍好的学校周围被污染的小溪的照片,让学生看到小溪里的垃圾成堆,水中泛着泡沫;出示用矿泉水瓶装的污染过的水,让学生看水的颜色,闻水的气味,出示河里的鱼在哭泣的动画,提出问题:小河和小河里的鱼都受到深深的伤害,你们想当侦探吗?想找出那背后的凶手吗?在调动了学生积极兴后,让学生去完成水污染的调查。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果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让学生围绕课题大胆的提问,提一切问题,并肯定学生的问题。在学生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倾听和重视所有孩子的提问,并进行适当地记录。要知道教师给孩子的眼神和鼓励对孩子都是特别重要的。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重视他的提问,你在倾听他的提问。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在认真思考,也说明他对此有兴趣,老师让学生合作学习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会很有积极性,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2.过程: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大胆的猜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数的发明都是来源于科学家大胆的猜测。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围绕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说出自己的猜想。在大胆的猜想过程中,学生调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发展的趋势预测今后发展的过程,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大胆猜想过程中培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要否定学生的假设,即使学生的猜测和假设在目前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也应该给予鼓励,并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过理由。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实验内容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实验内容,锻炼学生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阅读、研讨共同设计实验计划,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讨论,共同制定实验计划,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根据成员的特点,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学操作实验,一部分同学认真观察,一部分同学进行记录,共同协作,完成实验整个过程。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
3.评价:科学探究前进的动力
一、观察有趣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我们身边有着非常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孩子们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有位幼儿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噼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另一孩子说:“有时我脱衣服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光呢!”许多孩子也有同感。还有一次我给女孩子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十分好奇。于是,我在科学角分批投放不同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静电”现象。第一次,我投放了纸屑、塑料玩具、积木和笔等,让孩子们设法把纸屑吸起来。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只要将笔杆在衣服或头皮上摩擦或用手不停地与笔杆摩擦,笔杆就能将纸屑吸起来。对此,我没有急于否定,而是投放了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有东西摩擦后都有吸力时,我及时向幼儿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接着,我又投放了不同大小、质地的纸屑,如:绉纸、蜡光纸、硬纸板、塑料纸等,并设置问题:“你能通过摩擦将这些纸吸起来吗?”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静电现象与物体质地的关系。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培养幼儿探究意识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一些抽象的科学道理讲解百遍,不如让他们亲眼目睹和亲手操作。如认识颜色的活动,老师一不小心把两种颜色滴在一起,幼儿发现后问:“老师,颜色怎么变了?”老师没有作任何说明,而是让幼儿动手操作,看看把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幼儿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得出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的结论。当这一结论被老师认可时,他们非常兴奋,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更强的好奇心和更高的探索热情。这时老师提供材料,有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三种、四种、更多种颜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来拓展幼儿探索的范围。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我先让孩子们倾听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刮风声、树枝晃动声、下雨声、水流声、知了和小鸟的叫声、叫卖声等,并染他们模仿。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我请他们相互倾听心脏的跳动声,抚摸声带的颤动,触摸敲击过的锣鼓面,观看小纸人在鼓面上“跳舞”的情形,使孩子们声音是因振动而产生的。最后,我让孩子们制作小乐器,如用彩色水和玻璃瓶做玻璃琴,用橡皮筋做皮筋琴,用可乐瓶做沙锤,用易拉罐做双响筒,用汽水瓶盖做小铃鼓,用小纸盒做手摇铃,等等,并用他们喜爱的歌曲《西游记》、《大耳朵图图》等作为伴奏音乐,孩子们从中加深了对声音的了解,初步感知了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形成了有关声音产生的初步概念。
三、注重生活的实践,鼓励幼儿探究问题
幼儿园每天都要磨豆浆。有一次,厨房阿姨把黄豆拿到太阳底下晒,一个孩子有了重大发现:“老师,快来看,黄豆生虫了。”我走近一看,果然有许多小虫在爬。我立即把全班幼儿召集起来,问他们:“生虫的黄豆和没有生虫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生虫的黄豆是空的。”“我们这样把生虫的和没有生虫的黄豆分开呢?生了虫的黄豆还能发芽吗?”接着,我把黄豆分装在四只脸盆里,请孩子们想办法把生虫的和没有生虫的黄豆分开来。孩子们都专心致志地挑拣着。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幼儿说:“这样拣太费事了,我奶奶不是这样拣的。她把黄豆放在水里,一下子就能把空黄豆捞出来了。”于是,我启发幼儿对此展开讨论,说出其中道理,并提供材料让他们尝试、验证。后来,我又引导幼儿进行两种黄豆的发芽实验,让幼儿在自然角观察、探索。几天后,孩子们有了答案,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了两种黄豆的区别,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科学的方法,提升幼儿探究热情
科学活动的过程一般为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四个环节。例如,在“怎样让泡沫板沉下去”的活动中,幼儿首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假设:“把石头压在上面”“用重的磁铁压住它”,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结果幼儿发现石头会滚动,压不住。在此基础上,幼儿又提出新的假设:“用胶带把石头绑在泡沫板上”,并进行实验,结果泡沫板还是会浮起来。分析原因后,幼儿再次提出假设:“再加几块石头”,结果实验成功了。接着,幼儿对于实验中所观察到的事实(包括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记录,并得出结论:放上很重的石头可以让泡沫板沉到水里。最后,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做事的条理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用科学的步骤来探究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IYPT;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25-01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全国各地的中学在物理学科教学方面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探究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实施探究教学的目的即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上的各方面能力。
在国际物理教育领域,有许多国家为了促进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上的发展,尝试性地发起了若干相关的物理竞赛,并逐步发展成为了各国中学生互相进行交流的国际性赛事,IYPT便是其中之一。
1 IYPT发展历程简介
IYPT(International Youth Physics Tournament)即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也被称为"物理世界杯"(World physics cup),它和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青年学生科学论文竞赛并称为三大顶级国际中学生物理竞赛,是由前苏联于1988年发起,并从1994年开始逐步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举行,至今已经举行了23届。伴随着IYPT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它的竞赛主要语言也由俄语转变为英语,并形成了由大学组织实施、中学生参与的举办模式。作为一项以团队对抗为形式的物理竞赛,IYPT要求参赛学生根据给定的开放性物理问题进行研究和交流,旨在培养参赛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7年7月,在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院长拉普教授的推荐下,中国物理学会委派观察员到韩国首尔对第20届IYPT进行考察,并提出第22届赛事的承办申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取得了承办权。
2007年11月,经中国物理学会批准,南开大学和天津市物理学会在天津地区组建中国队。在历时3个月的培训后,从全市报名的300多名学生中选出了5名学生,并与南开大学物理学院的李川勇教授等教师共同组成了第一支中国代表队,于2008年5月参加了在克罗地亚举办的第21届IYPT,并在参赛的21支队伍中取得了第八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三等奖。
2009年7月,第22届IYPT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这也是我国首次承办该项赛事。来自天津和江苏的5名中学生组成中国队,参加了此次IYPT,并获得了铜牌。
我们深圳中学自2010年组织了培训团队,其中有一名同学入选了由5人组成的国家队,于2010年7月9-1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科技大学举行了第23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2010),并获得铜牌。2011年我校学生赵思齐、曹雨、朱林在物理科组老师的全员参与指导下,以前三名的身份入选由5人组成的国家队,于2011年7月22-31日参加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第24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
2 IYPT的实施规则
2.1 题目的确定。在每年IYPT的国际组织委员会(IOC)会议上,会讨论并制定下届IYPT的17个开放性物理问题,并且在10月份之前会将确定的题目发送给各参赛国。此外,这些题目也可以被用于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比赛。
2.2 参赛成员和评审团。所有被邀请参赛的国家,包括主办国,只能派出一个代表队参赛。并且只有已经参与过往届赛事或者派考察员观摩过最近三届赛事中任意一届的国家才有资格参加这项比赛。每一个国家代表队由五名中学生组成,中学毕业生在毕业学年的也可以参加,但不允许大学生参加。地方组织委员会规定,小组成员也可以是3或4名学生,参赛队一旦成立,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更换成员。在比赛期间,团队由一名官方队员作为队长,统帅全组,并有两名领队全程随同。一般情况下,各个国家在选拔代表队时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全国选拔赛中胜出的获胜队伍直接作为国家代表队参赛;二是,从全国赛中选拔出优秀选手组成国家队,再集中培训1-2个月。
在IYPT执行委员会的合作下,地方组织委员会提名并组织成立大赛评审团。评审团至少包含五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成员。每个参赛队至少有一位领队是评审团的成员。但领队本人所在团队参加对抗赛的,领队不得出任评审团成员,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得对同一个参赛队进行两次以上的评分。
2.3 正式比赛。每年只举办一届,举办地点依次在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中进行选择。IYPT的比赛日程由地方组织委员会确定,一般在5月到7月期间。竞赛采取团队辩论方式进行,又被称为物理对抗(Physics Fight,简称PF)。在比赛前通过抽签分组,每一个代表队要参加五轮选择性物理对抗赛(Selective PFs)。主办单位要在各队通过抽签分配序号之前预先公布初赛分组名单,并应避免交过手的两队重复再战。按照五轮对抗赛后成绩积分的高低,选出最好的三队,进入决赛。
每一轮物理对抗赛一般有三个或四个代表对参加,相应地分为三阶段比赛或者四阶段比赛。在每一个阶段中,每个团队分别要扮演正方、反方、评论方(观摩方)等不同的角色。在随后的阶段中,各团队会根据比赛方案变换角色。一般的对抗赛流程如下:在每一次阶段赛过后,评审员要就各队的临场反应、对问题的提问和回答、团队参与讨论的表现等方面,分别给予每一队1至10分的整数分数,然后依据不同角色的加权指数,计算加权平均成绩。
2.4 文化交流和旅游。除去物理对抗之外,主办国家还会为各国代表队安排文化旅游活动,让参赛者在激烈紧张的竞赛之余,领略主办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色,也为各国学生提供了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和机会。
3 IYPT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从IPYT的举办模式来看,其主导思想与现今国内所倡导的探究教学非常类似,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开放度。因此,IYPT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从1988年至今,IYPT已经在许多国家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有若干研究者针对IYPT对中学生的作用做了相关研究。作为1991年和1997年的优胜国家,匈牙利的研究者Zsuzsa Rajkovits(1999)说明了IYPT对于中学教育的重要价值。他认为,由于IYPT的开展模式类似与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涉及到资料检索、设计研究、撰写论文等各方面在中学教育中没有涉及到的方面,因此IYPT对于少年精英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国内,直至2007年在中国物理学会和南开大学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终于成功获得了第22届IYPT的举办权。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李川勇(2007)教授在天津IYPT举办之际,说明了IYPT对于提升学生物理思维的重要作用:首先,学生们培养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物理现象入手,提炼出其根本的物理本质,并从理论、实验以及模拟等手段,有条理、有步骤地解释和分析这些问题,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科学问题上。其次,在进行物理分析的基础上,这类比赛还锻炼了学生合理运用电脑辅助工具,以及有条理地用英语讲述自己工作并对该问题进行辩论的能力。再者,IYPT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此同时,李川勇教授还分析了2008年IYPT中国代表队的不足之处,例如:过分注重英语口语、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不太熟悉比赛规则等,并且还强调了IYPT成绩的取得是与国家与高校的支持力度成正比的。 这都为2009年成功举办及参与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现今,中国国内新课程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新课程十分注重学生的总体发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对物理课程提出了总体目标,强调了学生应当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生活和社会当中的实际问题。在此新理念的影响下,国内逐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推广科学探究,并且为中学生科学探究七大要素中的能力提出了基本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对IYPT进行相关的进一步研究对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 作为国际上的三大物理赛事之一,IYPT在国内并非广为人知,从已有参赛的地区和中学的反馈可以看出,IYPT对中学以及学生本身都非常有意义。若能通过理论研究工作,对IYPT的发展历程做一系统梳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IYPT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其次,从国外已有的文献和资料当中,可以适当总结和归纳出在国外IYPT主要培养了中学生在哪些方面的能力,为国内中学体系改革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适当的参考和建议。
4.2 结合天津在国内IYPT的推广和举办经验,以及国内个别中学在培养IYPT优秀选手的理念和心得,可以进行相关实证研究,看如何将IYPT的理念和思想应用至国内的中学物理教育当中,甚至开发出更适合中国教育国情的方法和手段来促进国内中学生在科学探究各方面能力上的发展。
在未来的参与和研究中,国内的教育者和研究者们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继续对IYPT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促进国内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对创新型物理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一、发挥主体参与,培养探究精神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多给学生创设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真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以饱满地精神状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他们自主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养成勇于探究的精神。这样,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充分表现的舞台,教师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让学生自己评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争议的局面,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大有益处。
二、鼓励质疑问难,激发探究欲望
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造的基石。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创设符合学情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质疑,使他们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下,学会挑战。只有“疑”才能“思”,只有“思”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教学“校园植物调查”这堂课时,首先,我通过进行周密的观察,对校园内的植物数量、种类、分布和用途进行了分类整理,自己首先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就能很好地保证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然后,我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个组小组长要充分要付起责任,对整个小组的成员的行动管理做到位,并组织小组中的成员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记录表,把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植物用相机拍下来,或取适当的标本。学生在“怀疑”中产生问题,在“质疑”中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1)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发散地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观察“蜗牛”时,因为蜗牛身体的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观察蜗牛身体的颜色开始,并重点观察蜗牛头部、腹部、尾部和头部的眼睛、触角、嘴,通过结构特征思考功能特征。(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蜗牛吃什么?蜗牛有牙齿吗?蜗牛怎样吃食物?蜗牛喜欢吃什么?在周围有好几种食物的时候,蜗牛会选择什么食物?蜗牛是怎样发现和找到食物的?……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蜗牛,从蜗牛吃食物的观察进展到蜗牛与环境的联系、蜗牛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层面,在新的层面提出更多的问题,发现更多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还有诸如蜗牛与温度、蜗牛与水、蜗牛与光等许多观察研究的内容。蜗牛怎样吃食物?这个问题指向蜗牛的嘴和齿舌、蜗牛吃食物动作的观察和描述。
四、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探究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创新,不要在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拘束下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目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学实践也证明,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进行抽象和概括,才能较深入地理解和懂得概念。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科学课学习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恰当地把握操作时机,追求操作活动的表面化的过程,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进程,影响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操作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性知识,才能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因为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因而在认识过程中很难直接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在生活中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学生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心智才能得到开发。教师只有让学生有时间、有条件去接触,参加实践,才能锻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其他同学交流,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又能让好学生交流不同的学习方法,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群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动手操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达,使动手、动脑、动口构成相辅相成的交互作用过程,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有效地推动智力活动的内化过程。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教师只要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探究内容及目标,组织引领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亲历过程,自主充分地开展活动,就能到达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之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一、联系生活探究
科学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如果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发现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又能为他们的科学探究提供动力。
如小学生在被动模仿教师的演示实验“冷和热”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这时教师联系生活追问:生活中,你能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冷下来?你怎么知道热水变冷了?这些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充分感知由热变冷的过程。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能自觉地使用温度计和做些记录来形象地描述热变冷(或冷变热)的过程。通过反复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就使小学生在做这种验证性实验的同时,达到了求新而探究的目的。
二、在求疑中探究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科学实验中要鼓励小学生经常问:这样做对吗?这样做好吗?能否那样做?如在鼓励小学生做验证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时,小学生质疑: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被水淹的原因吗?在得知了是因为缺少空气的原因后,又问:能否用给鱼用的加氧泵充气使种子萌发?接着教师鼓励小学生自行实验探索释疑。提出问题阶段是当研究一个问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并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阶段。教师可结合要研究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提问,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问题。
三、在实验中培养探究能力
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科学的基础是实验”。实验是科学家探索新事物、获取科学真理和规律的重要方法,既然科学课就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那么实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在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实验、思维空间。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们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溶解”一课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验空间,既有教师为学生准备的高锰酸钾、盐、食碱、砂、小苏打、粉笔末、油,也有学生自己带来的玉米渣、面粉、石子、食用油、酱油。在实验前,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实验材料进行分类,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状态分,还有的按是否能吃来分,真是五花八门。实验过程中,笔者没有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而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随意将物品放入水中,进行搅拌,很快学生就发现有的物品在水中“没有了”,有的物品“浮在水面”,有的“浮在水中”,还有的“沉入水底”。接着笔者又引导他们将同种现象的物品归在一起,通过对比,他们发现,像高锰酸钾、盐、食碱、小苏打、醋、酱油这些物品在水中搅拌,静置一会儿,都“不见”了;而面粉、食用油、砂、油、粉笔末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入水底,但仍在水中。虽然他们不能用准确的科学用语来概括“溶解”的含义,但通过学生的表情和兴奋劲儿,就知道他们对“溶解”的含义已经理解于心了。
四、在观察中探究
自然课中的许多知识都要通过观察实验方能明白其原因和说明其道理。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并认真地做好观察的记录,尤其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动脑筋,多问为什么。这样学生对自然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究,而这时教师就应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例如:教学“空气的成分”(第十册)一课,上课开始,教师不说什么,只是让学生观察下列实验:教师在讲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用玻璃罩上。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发现蜡烛慢慢熄灭。在这一问题境中,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促进学生想尽快找到答案,这样学生想探其究竟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师也轻松自然地导入了新课,顺利地实现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还很多,需要教师善于反思,认真总结,为今后的科学教学提供更宝贵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一、淡化知识目标
我在教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时让学生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设施,分辨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他们对于“塑料”、“金属”、“木头”、“纸”等材料早已“耳熟能详”,所以对这四种材料特性的探究也颇感兴趣。从难度来说,浅显的、便于儿童掌握的,而不是高深的、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说:只要知道就行,只要能够把知道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由此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不去强求深刻理解、灵活应用甚至进行发明创造。因此学生对材料的软硬、柔韧性、吸水性、沉浮能力的不同,知道即可,不去苛求为什么这样。
如果单纯把教育局限于认识上,即使他的知识非常广博,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我认为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目标应放在低位,更应该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如在《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中,材料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他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着交道,但他们对此只是被动地关心和接受,很少有学生去有意识地关注和研究,更没有人意识到不同的材料还有不同的特性。随着对材料特性的观察和实验,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教他们尝试用多种方式来研究身边熟悉的事物。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充满创造力的“生成者”。材料的颜色,大小、形状,这些物理性质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物体特性的描述。我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是:辨别材料的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同时,也体验到认识一件事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在探究不同材料特性过程中,学生会用观察和实验来研究材料,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并且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在课堂中,把科学知识和其他教学材料都当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围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来设计过程和开展过程,来获得巨大的教育价值。
二、以自主探究体验为核心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希望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探究既是科学课程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因此,我常常设计以下的探究机会让学生来亲身经历、感悟体验,从而理解科学。
1.创设情境
如教学《谁更硬一点》时,先让学生猜一猜:塑料筷、金属筷和木头筷谁更硬一些?我们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所创新,设计猜一猜是学生综合的观察探究,学生描述的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增加了趣味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判断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调动了大家共同参与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头脑风暴”式的研讨方式
学生分组研讨,畅所欲言,对原有知识交流的过程,是进行反思的过程,也是产生新问题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体现以学生为主,以人为主的主体教学方式。如: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人说:“过度使用天然材料不好,那么我就全部用人造材料来替代。”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通过研讨,突出研究的问题,唤起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的意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综合课程特点。
3.自行设计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提问-预测-假设-验证的研究方法和习惯,学生制定实验方案,要明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而不是盲目地玩。教师要适时有效地指导,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断地“从漫无目的的发问到选择性的提问”。如:在研究《空气占据空间》时,该怎么证明空气到底有没有质量呢?我们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的方法,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谁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可以来证明?然后交流实验方法并做出假设后请学生演示、验证。哪怕假设是错误的,老师也不在实验前指出,而是让他们自行研究后,用事实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而隽永,因为他们亲历了、感悟了、体验了,效果远远胜于老师的帮助。长此训练后,学生遇到问题不再犹豫。在设计中,他们的实验材料也由自己来选择和利用,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含义,而不是在老师预先准备的实验器材的暗示下进行实验。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目前的科学学科课堂上,要求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比以前有所增多,但学生普遍存在着“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了同学的笑柄,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让同学看不起。究其原因,问题在于教师不能为学生创造主动提问的条件,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主动提问,成为阻碍学生提问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首先,我对于学生的每一个发问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鼓励学生能就某一个问题展开探讨。其次,当学生提问不理想时,我也肯定其大胆、敢于质疑的精神,并启发他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再次,学生在课堂上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问题时,我请同学们帮助他整理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我让他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这样一来,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提问。
二、创设引趣激疑情境,使学生爱问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而对那些与原知识和经验相距较远的抽象材料,则难以引起他们提问的兴趣。这时,教师就需去创设引趣激疑的情境。创设引趣激疑的情境主要通过幻灯、挂图、民间故事等具体生动的材料作为支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鸟类》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引入新课后,就播放鸟类生活录像片段并配音:鸟类凭借飞行的本领,能轻易地克服高山、海洋、沙漠等地理障碍,分布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占据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城市,白雪皑皑的高山,莽莽苍苍的丛林,还是烟波浩渺的海洋,荒芜人烟的戈壁沙漠,天寒地冻的南北极,我们都能看见鸟类踪影。鸟类的种类在脊椎动物中是仅次于鱼类的大家族。全世界现存的鸟类共有9021种,而中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就已记录到鸟类有1260种。看到这段背景材料后,学生积极性很高,提出很多很多的问题:鸟类为什么能分布那么广?鸟类的种类为什么那么多?鸟类为什么那么能飞?……讨论后确立探究的中心:鸟类如何与飞翔生活相适应?还有《平面镜成像》一课中,教师先给学生讲述一个爱迪生小时侯利用平面镜帮助医生给母亲做手术的故事,学生同样会非常感兴趣的问:(1)平面镜是怎样反光的?(2)平面镜为什么能反光?(3)爱迪生怎么会想到用平面镜来反光?……
三、给定足够时间空间,使学生能问
问题能提出,主要跟以下几方面有关,一是要有思考的余地;二是要有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三是捕捉灵感,及时提出;四是教师及时肯定,多加鼓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在课内外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1.在备课时,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在活动中产生问题从而提出问题;2.课堂上,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法,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3.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后参加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4.设立问题集,让学生把预习及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都写在问题集上,而教师课前收集问题,进行综合、归类,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索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可以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问题的学生也有提问题的机会,从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四、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善问
学生有了提问题的勇气,教师也给了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并不等于学生就能提出问题了,因为,有些学生想向教师提问,但却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例如《鸟类》一课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三种提问的方法。
1.引导学生从“课题”中提问题
课题是教材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鸟类》一课中,我出示课题,让学生说说想了解鸟类的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鸟类的外形是怎样的?鸟类的外部结构是怎样的?鸟类是如何繁殖的?鸟类为什么能飞?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的需要,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索,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很深的基础。
2.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联系中提问
自然科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在学习鸟类的循环系统时,我让学生将鸟类与两栖类、鱼类的血液、体温特征进行比较,比较后不难得出鸟类的这些特征更能适应环境,这些问题的探究既温习了旧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新课的理解记忆。
3.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问
自然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问题。大自然的现象丰富多采,奥妙无穷,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比比皆是,他们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源头活水”。《鸟类》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鸟类探究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学习和建构知识。
结束语:“让学生提出问题”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似乎只有几字之差,可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前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后者却被局限在一问一答中;前者是探究式的,后者却是验证式的。而想富有成效的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敢于提问、喜爱提问、有机会问、善于提问。
参考文献
[1]宋万兵.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物理教学探讨,2007(09).
[2]张新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之我见.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1).
[3]符春雨.怎样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中小学电教,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