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制造业产业分析

制造业产业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7 10:24: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制造业产业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制造业产业分析

篇(1)

关键词:生产业;制造业;耦合机理

一、 引言

产业是指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和高成长性等特点,贯穿于生产过程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很强的关联效应的一种产业。

辽宁省生产业具有价值创造潜力大、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突出优势,从而使得其能够高速发展,在迅速发展的生产业的竞争下,辽宁省传统制造业被迫提高相应的竞争实力。相应的,传统制造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又不断带动辽宁省生产业的发展步伐。因此,辽宁省生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必将是经济进程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研究,分析得出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并提出促进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的对策建议。

二、 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

(一)基于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较高的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制造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利于提升制造业创新绩效,增强制造业对技术的需求,使生产业和制造业进入良性耦合和循环轨迹中。

(二)基于生产业知识管理能力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较高的生产业知识管理能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知识流,将获取知识嵌入到制造业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中,利于双方的良性耦合互动。

(三)基于生产业知识异质性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生产服务业知识异质性促进生产业知识差异化和非同质化,异质化知识满足制造业对知识的多样化需求,促使双方在高层次和多样化的领域进行耦合互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螺旋上升地促进各行为主体的运作绩效。

(四)基于制造业资源拼凑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基于资源基础观的核心逻辑及运作脉络,资源拼凑解决了生产业运作过程中需求的资源种类,满足生产业的多样化资源需求,用稀缺性的资源进行交换沟通与协同合作,形成具有信任属性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双方长期的耦合互动。

(五)基于制造业吸收能力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较高的吸收能力便于制造业充分吸收辽宁省生产业为制造业传递和释放的知识,用知识带动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双方的耦合互动。

(六)基于制造业企业模仿创新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制造业企业模仿创新能力越强,越能激发制造业学习意愿,增强制造业开展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习角度,促进双方的良性耦合互动。

三、 促进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互动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耦合环境

辽宁省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认识到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互动发展的重要性,尽快出台有关的促进两大产业相互耦合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营造良好的适合本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互动的环境,从而转变辽宁省宏观经济发展模式,增强本省经济发展竞争力。

(二)增大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

辽宁省应加快对先进信息技术技术应用,加速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与生产业中的全面普及,进而推动金融、商务、技术交易、物流等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互动发展。

(三)加强生产要素的积累与投入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投入,对促进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的研究,汇总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的内在深层次机理及耦合媒介渠道,结合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现状及耦合存在的问题,根据耦合机理提出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对促进辽宁省生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快速高效耦合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书瀚 张瑞 刘立霞.中国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06).

[2] 李进才.江苏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产业研究,2012(06).

[3] 张振刚 陈志明 胡琪玲.生产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5,35(01).

[4] 罗建强 赵艳萍.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技术经济,2012(02).

[5] 范况生.河南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12):234-236.

[6] 陈建军 陈菁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06).

[7] 高觉民 李晓慧.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篇(2)

周宁 黄庆华 刘晗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未来各个地区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基于2005-2013年重庆市生产业细分行业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对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度测算,并分析两者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1)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两者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2)重庆市生产业规模尚未满足制造业增长的要求,但其增长速度与制造业基本保持一致,两者间增长规模的差距在逐步缩小。(3)重庆市生产业内部各个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提高生产业规模,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生产业;制造业;融合发展;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2]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70228.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08%。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体量不断增大,但仍面临着“双重挤压”的严峻形势。一方面,欧美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使其高端制造业逐渐向本土转移;另一方面,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国家凭借资源要素成本优势不断吸引传统制造业向外转移。如何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制造产业稳定发展,已成为新常态下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对此,中央政府的基本方略是通过大力发展生产业,助推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拓展生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十二五”规划明确“要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制造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还将成为“十三五”规划中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这些政策方针表明,充分发挥生产业在制造产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实现两者发展的有机融合,是确保制造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可见,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各个地区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全国制造业强市之一。就生产业与制造业发展来说,重庆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制造业一直是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其发展态势与地区经济走势密切相关。[3]不过,重庆制造业仍然面临诸如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能源消耗高等瓶颈的制约,阻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5]而对于重庆市的生产业,近年来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和吸引外资的重要行业,但也存在着行业内部发展不均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低下,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度过低等问题。[6-8]由此观之,重庆市生产业和制造业发展均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都存在些许不足。那么,两者发展的关联效应大小如何?是否存在衔接上的问题?如何促进两者融合发展?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了解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状况,洞悉现状背后的内在规律,研究结论转化而成的政策建议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一、生产业的界定与划分

关于生产业的概念,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Greenfield[9]最早对生产业做出界定,认为它是在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部门。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如Bhagwati[10]认为,生产业是由从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的与生产相关程度较低的环节外包所形成的服务行业。Sassen[11]也指出生产业的特征,是为私人公司或者政府机构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孙晓华等[12]则更加简洁地把生产业概括为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业。然而,尽管学者们就生产业的内涵基本上达成共识,但对其划分标准却仍存在一定分歧。主流的观点是通过定量方法来做为划分生产业的依据,如Goodman和Steadman[13]用“中间需求率”作为生产业划分的标准,规定中间需求率高于60%的服务业为生产业,小于60%并大于40%的定义为混合业,小于40%为消费业。程大中[14]结合当前我国的发展阶段和服务业的特殊性,提出用服务资本品比率来划分生产业。潘文卿[15]基于服务业产出的国内总使用层面,当服务业的中间使用占比国内总使用超过50%时,将其规划生产业,反之为非生产业。本文遵循定量标准划分的思路,基于对数据的搜集和计算,根据中间需求率指标大小来确定是否属于生产业,同时,为弥补定量标准划分的不足,辅之以定性标准进行判断,定性分析某部门是否是为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业,判断依据是该部门的服务对象是生产企业而不是最终消费者。

选择中间需求率作为生产业的划分标准,该指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是作为中间产品,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 表示国民经济中的产业部门, 是 产业对某产品的中间需求量, 是该产品的总需求量, 为 产业的中间需求与总需求的比例,即中间需求率。

根据重庆市最新一期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按照式(1)计算重庆市第三产业中各个细分行业的中间需求率,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中间需求率在60%以上的服务行业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中间需求率在40%-60%之间的服务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住宿和餐饮业;中间需求率在40%以下的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表1 重庆市服务细分行业中间需求率

服务业部门 中间需求率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 80.25%

金融业 68.8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5.5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3.9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2.03%

批发和零售业 47.76%

住宿和餐饮业 44.3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6.8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0.57%

房地产业 19.9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76%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5.22%

教育 7.1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19%

进一步地,通过定性分析加以判断。虽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只有20.57%,但是考虑其行业的服务对象基本上为生产过程的中间需求者,符合生产业的基本含义。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这3个行业的中间需求率虽然分别为47.76%、44.37%、53.95%,但是考虑其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最终消费者,不符合生产业的基本特征。因此,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果,本文最终选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5个细分行业作为生产业进行研究。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方法选用

对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进行分析,本质上是分析生产业增长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都可以用于关联性的分析,但都要求有充足的数据样本。由于本文研究涉及的重庆市生产业数据资料只能满足小样本的要求,故上述分析方法均不适用。针对这种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应该通过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研究。[16]其中,灰色关联分析法正好可以用以分析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它的基本思想是按照两组数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衡量二者关系是否紧密。几何形状越相似,两者之间的关联效应越强,反之则越弱。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对数据样本量的要求不高,同时能够准确测算两组数据之间的关联度。因此,本文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

(二)测算方法及步骤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方法很多,但均难以同时满足规范性和保序性的要求,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考虑牺牲灰关联算法的规范性而保证其保序性。[17]广义的灰色综合关联度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不能满足规范性要求,但基本能满足保序性的要求,因而本文采用这种方法测算灰色关联度,共分为4个步骤:

首先,设 为第 个生产业增加值的数据序列,其在时间 上的观察数据记为 , 是第 个生产业第 年的增加值。同理,设 为制造业增加值的数据序列, 就是制造业第 年的增加值。

其次,计算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计算公式为:

(2)

(3)

(4)

(5)

式(2)中, 为 序列与 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反映两者在时间序列上的折线在几何上的相似程度,数值越大说明二者绝对量变化的关联度越高,反之则关联度越低。 和 是计算绝对关联度的中间量。式(3)―(5)中,设 为序列算子, ,其中 ,且 不为零。此时, 为始点零化算子, 为 在始点零化算子 下的像,得到始点零化后的序列 ,其在时间 上的观察数据即为始点零化像 。同理,可以得到 序列在时间 上的每个始点零化像 ,进而计算得到灰色绝对关联度 的数值。

再次,计算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灰色相对关联度,计算公式为:

(6)

式(6)中, 为 序列与 的灰色相对关联度,反映两者相对于始点变化速率的相似程度,数值越高表明二者变化速率相近,反之则说明变化速率差异较大。 、 与 、 同为中间量,计算方法与式(3)―(5)相同,区别在于 和 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操作方法是求出序列的初值像。设 为序列算子, ,其中 ,且 不为零。此时, 为初值化算子, 为 在初值化算子 下的像,得到初值化化后的序列 ,其在时间 上的观察数据即为初值化像 。同理,可以得到 序列在时间 上的每个初值化像 ,进而计算得到灰色相对关联度 的数值。

最后,计算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灰色综合关联度,计算公式为:

(7)

式(7)中, 为 序列与 的灰色综合关联度,既反映两者相对于始点变化的绝对量间的关联程度,又反映两者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之间的关联性,综合考察两者的关联效应。 为权重,若对序列之间的绝对量变化更为关注, 可取较大值;反之,若对序列变化速率间关系更加看重,则 可取较小值。鉴于生产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绝对量变化和变化速率均十分重要,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 取值为0.5。

(三)数据来源

由于重庆市生产业数据的统计口径产生过变更,为确保数据前后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本文按照可比性与可行性原则,选取2005-2013年重庆市生产业和制造业数据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于2006年-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以产业增加值数据来表示制造业和生产业各个细分行业的发展情况。

三、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灰色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一) 整体关联效应分析

基于2005-2013年重庆市生产业各个细分行业和制造业的增加值数据,根据式(2)―(7)分别测算生产业各个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并按照灰色综合关联度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反映的情况看,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5个生产业细分行业和制造业的灰色综合关联度数值在介于0.6415和0.7216之间,表明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说明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在2005-2013年间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协同发展态势,两部门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生产业正在为制造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进一步地,分析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灰色相对关联度。表2显示,生产业与制造业发展绝对量之间的关联效应不显著,5个生产业细分行业和制造业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数值在在0.5044到0.5429间徘徊,说明从产业增加值的绝对量上看,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表明重庆市生产业尽管在2005-2013年间得到一定发展,但在增长的绝对量上与制造业增加值的提高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即生产业整体规模尚未与制造业发展相适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生产业在增长的绝对量上与制造业关联性不强,但是其增长的变化速率却与制造业增速高度相关。5个生产业细分行业和制造业的灰色相对关联度数值最高达到0.9343,最低也有0.7763,说明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在2005-2013年间增长的速率高度相关,即生产业正在努力适应制造业规模扩张的要求,保持了与制造业较为一致的增长速度,两者间增长规模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表2 重庆市生产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度

生产业部门 灰色绝对关联度 灰色相对关联度 灰色综合关联度 排序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0.5089 0.9343 0.7216 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 0.5044 0.9216 0.7130 2

金融业 0.5429 0.7882 0.6655 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5158 0.7680 0.6419 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5067 0.7763 0.6415 5

(二)细分行业关联效应分析

(1)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近年来,重庆市制造业对各类专业化的租赁和商务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作用日益突出。从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和重庆市制造业的关联度来看,灰色综合关联度达到0.7216,关联效应排在第一位,关联性很强。重庆市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2.7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86.87亿元,增加了254.15亿元,增长幅度达776.74%,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21%,增长速度较快。重庆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源于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其发展可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科研技术服务从生产业产业体系角度来看,具有高嵌入、高技术、高价值链控制能力,其在制造业中的嵌入程度、提供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对价值链环节控制力这三个方面对制造业影响深远,是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首要领域。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来看,重庆市科研技术服务与制造业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灰色综合关联度达到0.7139,关联效应排在第二位。重庆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5.4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16.43亿元,增加了69.31亿元,增幅达358.04%,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28%,其发展对制造业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金融业。金融行业作为生产业中的主导行业,其发展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能够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业对重庆市制造业的关联作用明显,灰色综合关联度为0.6655,关联效应排在第三位,与前述两个行业有一定差距。好的一定是,目前重庆已建成了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结构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完备,金融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达1314.30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221.32亿元,增长幅度达1313.5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7.98%,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

(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连接客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枢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其发展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重庆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18.9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82.71亿元,增加了363.74亿元,增幅达166.12%。虽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增加值逐年增加,但从分析结果来看,该行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略小,灰色综合关联度为0.6419。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重庆市交通运输、仓储等行业的改善还不够,一些对区域产业影响重大的交通运输工程尚未建成,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化水平不够,拖了产业发展后腿;另一方面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有相当比例的产值不是为制造业服务的,而是为消费需求服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两者的关联效应。

(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手段的现代生产业,具有高成长、高增值、高技术含量等特点,是现代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85.73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237.38亿元,增幅较大。惠普、华为、富士通、微软等一大批国内知名软件开发机构纷纷落户重庆,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逐步呈现出以信息服务外包为主体,以行业应用软件为支撑的发展趋势。这些原本基于制造业企业的部分,但由于技术进步等自身的发展,抽离出了与生产过程直接关联的服务环节。随着这部分行业的发展,外部化形成了新市场,减弱了其对制造业的关联度,导致灰色综合关联度只有0.6415,在5个细分的生产行业中关联效应最弱。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05-2013年重庆市生产业细分行业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测算了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度,进而分析两者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

(1)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两者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5个细分行业与制造业增加值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介于0.6415和0.7216之间,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协同发展态势。

(2)重庆市生产业规模尚未满足制造业增长的要求,但其增长速度与制造业基本保持一致,两者间增长规模的差距在逐步缩小。生产业与制造业发展绝对量之间的关联效应不显著,5个生产业细分行业和制造业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数值在在0.5044到0.5429间徘徊,但是其增长的变化速率却与制造业增速高度相关,5个生产业细分行业和制造业的灰色相对关联度数值最高达到0.9343,最低也有0.7763。

(3)重庆市生产业内部各个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较强,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别达到0.7216和0.7139,而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相对较弱,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6655、0.6419和0.6415。

(二)启示

针对现阶段重庆市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现状,未来的政策重点是要进一步扩大生产业规模,特别是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更好地推动制造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

(1)树立生产业优先发展理念。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背景下,牢固树立生产业优先发展理念,依托重庆现有电子信息、汽摩制造、机械装备等制造产业,结合生产业发展,形成新型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快由生产型制造业为主向服务型制造业为主转变,同时,借助“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凭借“渝新欧”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逐步形成生产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局面,构建制造业与生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双核驱动”的新格局。

(2)努力促进生产业市场开放。一方面,要改变生产业市场化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低、服务水平低、服务价格高“三低一高”的不利局面,破除生产业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推进服务市场便利化改革,主动放开服务市场价格,激发生产业领域的市场活力。另一方面,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减少生产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除金融服务领域外全面落实“先照后证”登记制度,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形成有利于市场平等竞争、透明度高的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

(3)着力优化生产业发展布局。坚持“突出重点、集聚发展”的原则,围绕生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产业,着力推进生产重点领域、重点平台、重点品牌和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生产业全产业链。按照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发展定位,推动生产业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实现生产业在区县的全面覆盖,逐步形成资源集约、空间集聚、服务集成的现代生产服务体系,显著提升生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4)加快推进生产业重点项目。围绕对重庆制造业发展具有全局性、支撑性的研发创新、科研孵化、大数据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等领域,推进“四大平台工程”建设。基于有一定发展基础且有较大提升空间的特色金融要素市场、现代物流服务、融资服务、人才保障等领域,推进“四大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对符合发展导向、需加快发展的商务咨询、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领域,推进“四大专业服务扶持工程”建设;对未来发展潜力较大、需着力培育的电子商务、外向型服务业服务、售后服务及品牌建设等关键领域,推进“三大示范引领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大元,王昶,姚海琳.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1(8).

[2]李晓华,刘峰.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3(3).

[3]刘晗,魏勇,刘建徽.重庆各工业部门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兼论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4]曾国平,槐连峰.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变的重庆样本――基于重庆创造业发展思路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

[5]黄庆华,刘晗,曹祖文,张明.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及发展趋势研究――对重庆发展的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6]彭湘君,孙志军.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市生产业发展策略选择[J].技术经济,2012(11).

[7]余贵玲.低碳经济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重庆例证[J].探索,2013(5).

[8]刘军跃,李军锋,王敏.重庆市生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9]GREENFIELD H I. 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10]BHAGWATI J N. Splintering and disembodiment of servic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J].The World Economy,1984((7).

[11]SASSEN S.The global city:New York London Tokyo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12]孙晓华,翟钰,秦川.生产业带动了制造业发展吗?――基于动态两部门模型的再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4(1).

[13]GOODMAN B,STEADMAN R.Services:business demand rivals consumer demand in driving job growth [J].Monthly Labor Review,2002,125(4).

[14]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

[15]潘文卿,刘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16]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7]田民,刘思峰,卜志坤.灰色关联度算法模型的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08(1).

作者简介:周宁,女,陕西西安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篇(3)

关键词:产业集聚;地理集中指数;镖靶模型

产业集聚具有“嵌入性”、“地理集中”、“弹性专精”、“集体学习”等特征,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自马歇尔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三个原因后,经济学者对产业集聚不断进行深入探索,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研究。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方式、性质、成因及其优势等方面,从量化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的文献更少。张威(2002)、梁琦(2003)、吴学花(2004)利用产业基尼系数对我国制造业的集中现象进行了研究;范剑勇(2004)利用Bluhar关于欧盟产业分布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全国六大区域1980年和2001年的地区产业集中率;罗勇等(2005)、王子龙等(2006)利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和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但由于数据和方法的限制,国内现有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基本只研究部分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未能全面反映我国制造业总体集聚情况,且对产业地理集中程度进行精确测度的研究成果更不多见。鉴此,本文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度量方法,并利用Ellision和Glaeser(1997)以镖靶模型为基础的测度方法对2003~2005年我国制造业产业空间集聚进行测度,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总体情况、发展趋势和产业类型情况。

一、产业集聚程度测度方法

(一)产业基尼系数

通过某一产业在区域上的分布相对于整体经济活动的偏离程度来界定该产业的区域集中状况。

由于该系数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差异,因此系数大并不一定表明存在产业集聚现象,而且在比较不同产业的集聚程度时,会由于各产业中企业规模或区域大小的差异而造成误差。

(二)区域规模优势指数

区域规模优势指数也称为区位商,是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规模指标,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相对集中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i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产业的产值指标。区域规模优势指数表示该地区某行业的规模在全国的位置。指数越大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集聚能力越强。相对于基尼系数,该指数能更好的从区域角度分析产业地方专业化程度,以反映产业集聚能力。

(三)H指数

H指数指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index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中,x代表产业市场总规模,Xj代表j企业的规模,sj,=Xj/X代表第j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Ⅳ代表该产业内部的企业数。日指数实质是赋予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sj的一个权重,通常对大企业给予的权重大。H指数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时具有三个优点:一是能准确反映产业或企业市场集中程度,因为它考虑了企业的总数和企业规模两个因素的影响;二是能及时反映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变化。由于日指数是用市场相对规模的平方之和测定产业集聚状态,所以H值对市场占有率较大企业的份额变化特别敏感,而对市场占有率很小的企业份额变化反映相对迟钝;三是对产业内企业的合并与分解反应灵敏且计算方法相对容易。H指数的缺点是对数据的要求较高,而且含义不直观。

(四)产业地理集中指数

为解决产业基尼系数失真的问题,Ellision和Glaeser利用源于企业定位选择概率模型的镖靶模型,构造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来测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

假设某经济体某一产业内有N个企业将该经济体划分为M个地理区域,这N个企业分布于M个区域之中。Ellision和Glas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计算公式为:

Ellision和Glaeser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弥补了空间基尼系数的缺陷,充分考虑了企业规模及区域差异带来的影响,能够进行跨产业、跨时间的比较,是目前最常被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所采用的测度方法。

二、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和计算说明

尽管产业集聚现象已呈现从工业向第三产业扩展的趋势,但工业仍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工业的核心是制造业,2000、2001、2005年中国工业产值中制造业所占比例分别高达83.90%、84.36%和86.15%,因此以制造业为对象研究中国产业集聚水平变化趋势具有代表性。由于2004版《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开始采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对行业进行分类,为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我们选择的研究时段为2003~2005年,研究对象为我国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c门类制造业中的30个大类(即2-sic)行业。本文的样本数据源于2004~2006各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鉴于ellision和glaeser产业集聚γ指数的优越性,本文将采用该指数来测度中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对其变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

(二)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根据产业集聚γ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出我国制造业2003~2005年间的产业集聚γ指数。

参照ellision和glaeser关于产业空间集聚指标的三个划分区间:(1)r0.05,表示该产业在区域分布的集聚程度较高,我们将2005年制造业行业集聚程度按照指数进行分类排序。

综合分析发现:

第一,从不同行业的产业集聚γ指数变化情况看,2003~2005年30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3个行业的γ指数增长,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制造业集聚趋势加强。增长幅度较大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增幅均超过150%。这些行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较强的规模效益,且产品的需求弹性较高;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是成熟型产业,增幅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老的行业过去较分散,起点基数小,因此集中指数稍有增长便显得增幅较大。γ指数下降的行业有橡胶制品业、印刷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7个行业,这些行业中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属于目前各地发展经济大力扶持的行业,这两种类型的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下降可能是因为各地重复建设严重。

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产业集聚趋势增强与经济发展趋势相符合。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由粗放模式转为集约模式,区域的发展也强调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并以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的升级调整,产业内集聚度的提高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全球布点、外包等分工协作深化、虚拟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供应链的全球最优配置,使得各国和地区在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促使集聚程度不断增强。

第二,比较30个制造行业2005年产业集聚γ指数可以发现,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与资源相关产业集聚在原料所在地。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化工及炼焦业等;二是由于地方生产传统形成的集聚地,如家具制造业等;三是一些中高技术产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此外,产业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产业从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劳动密集型转移的过程,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集聚γ指数在3年的计算结果中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这可能是因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更易集聚,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相对突出。

第三,通过30个制造行业2005年产业集聚γ指数可知,30个制造业中有9个制造业行业产业集聚明显,12个制造业行业产业分布处于均匀状态,9个制造业产业集聚不明显,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尽管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普遍存在,但制造业总体空间集聚程度一般,制造业发展的区域特色有待进一步突出。

篇(4)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升级;生产业;互动关系;影响因素

一、相关研究综述

生产业的发展是以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为前提基础的,而装备制造业又依赖生产业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的互动是实现两个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二十 世纪90年代末,全球价值链理论被引入到产业结构升级分析框架中Hum-phrey,Schmitz提出了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由低级到高级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四个层次把从一个特定价值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1]Paolo以二十世纪90年代OECD国家为样本,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基础和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2]Guerrieri 和 Meliciani使用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来分析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中间需求对现代服务业有很强的拉动作用。[3]邹华、林丹提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分析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技术升级的模式及对策。[4]李园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共生行为模式。[5]隗斌贤提出了信息技术是促进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融合的重要力量,提升生产业的服务方式,并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业。[6]綦良群、李庆雪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的动因,过程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对策建议。[7]

二、装备制造业升级内在动力及外部条件分析

(一)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

1.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是建立在知识与技术基础之上且随着技术创新而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技术创新多种多样,既有原始创新,也有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通过技术结构高级化来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经济增长不再是简单的内部循环,而是一种内部结构层次质的变化。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是通过技术结构影响产业结构来实现的。装备制造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因此,技术结构升级是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和主要动因。

2.要素供给。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求情况都是受比较利益驱动的,由于趋利性的存在使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外在拉力和内在推力的双重作用下往往由利益比较低的行业流向比较利益高的行业。一方面,生产要素都有追求自身较高收入的倾向,导致生产要素从低收入行业流向即期报酬水平较高的行业;另一方面,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有一个配置最优问题,在即期劳动报酬相同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会流向预期劳动报酬较高的行业。

(二)产业升级的外部条件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国际贸易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弥补比较劣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升级。国际贸易所导致的装备制造生产的专业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大大促进自身优势产业的发展。通过参与国际贸易,产业结构也不断趋于高级化。同时,通过出口导向战略,依托制成品出口阶梯的递进,也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2)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一是技术转让和扩散。作为产业升级的决定性因素,外资的技术转让和扩散是其产业带动效应的核心,存在着外资流入,技术溢出,产业升级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当地企业通过效仿提高其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更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从而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促进竞争力提高, 使东道国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寻求更有效的新技术,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三、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关系分析

(一)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升级引起生产业的发展

生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否取决于装备制造业对生产业的需求,所以装备制造业是服务业或生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生产业就失去了需求来源也就更谈不上发展;这一理论可以概括为需求主导理论,这种观点认为: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制造业部门对生产业部门的需求,生产性部门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二)生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以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为代表的先进的生产业源源不断的投入,才会使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和发展。这一理论可以概括为供给主导理论,该理论强调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是制造业效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做大做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必须首先发展生产业。

(三)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之间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

这一理论是对前面需求决定理论与供给主导理论的一种结合,这一理论认为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呈现相互互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这一理论可以概括为互动论,随着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已经卷入了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两者呈现的是一种唇齿相依,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四)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之间呈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

这是基于两者之间互动理论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关系更加深入的研究,可以把这种理论概括为融合理论。二者出现融合趋势。也就是说在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内部出现了生产的产品是为了生产业服务的,以知识与技术为代表的生产业越来越多的融入到装备制造业当中。这一理论将成为未来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两者之间关系在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将成为未来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重点。

四、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影响因素分析

(一)技术因素

在装备制造业升级核心技术方面,要培养其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掌握若干可以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前沿核心技术,改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重点技术领域,要强化集成创新能力,走融合创新模式,在多个产品方向上发展能与发达国家抗争的关键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发展要在强调自主创新的同时,对未来具有高附加值潜力的战略性产业,采取模仿创新模式,强调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二)市场因素

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的状况和变动趋势,对其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有着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市场状况总体上看是好,但问题仍不容忽视。在我国占有很大比重的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且负担过重,不仅影响了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研究与投入,而且技术创新活动也大打折扣。不规范的市场环境无法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严重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升级。

(三)政策因素

政策是影响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在法规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范等来调节的各个环节,理顺创新的渠道,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和创新扩散和升级。总之,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的发展,各因素密不可分,并不是相互独立。

(四)资金因素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吸引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实现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建立吸引外资与民间资本进入装备制造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与民间资本增加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加大金融资金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五、结论及建议

基于前文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研究结论,一方面应该坚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并行发展,因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会拉动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业的发展会促进装备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是动态的互动发展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二者的良性互动,因此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促进二者间的良性互动发展。

(1)优化装备制造业升级。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加强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重组,扶持发展配套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2)提升生产业水平。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生产集聚式发展,培育重点行业,促进生产业发展。(3)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完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模式,发展生产业, 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的信息和政策平台。

参考文献:

[1]John Humphrey,Hubert Schmitz. How Does Znsertion

in Global Value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 Studies,2002,36,(9).nal

Competitiveness in Producer Services[R].Paper

prepared for the SETI meeting in Rome,2003.

[2]PAOLO GUERRIERI,VALENTINA MELICIANI.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 [J].Structure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5,(16).

[3]邹华,林丹,于雪松.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模式 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4]李园园.辽宁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 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 高技术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投入产出分析 产业关联效应

一、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的界定

1.先进制造业的界定

2011年福建省“十二五”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持续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生产业”。从学术文献看,李善同(2008)根据技术特性将制造业分为资源型、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4大类。此外,就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而言,产业的地区差异性和数量规模性不容忽视。目前,电子、机械、石化业是我省三大主导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下,我省先进制造业包括7项:石油化工业,专业、通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以及传统优势产业,即食品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与制鞋业。

2.高技术服务业的界定

2010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当前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高技术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并指出按照当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统计目录对高技术服务业总量统计进行了规定。2011年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开始执行,因此,本文将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划分修正为为以下3类:一是第“I”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二是第“M”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是“L”类中7250小类,即知识产权服务。

二、投入产出数据说明

我们选取《2007年福建投入产出表》和《2010年福建投入产出延长表》(42部门)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来源,对照上文的行业分类,将福建省投入产出表(42部门)中的相关部门进行合并,形成了新的35部门投入产出表。其中先进制造业细分部门包括8项: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鞋业,石油化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细分部门包括3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研究与试验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三、实证分析

(1)投入结构分析

1.直接消耗系数

2007年和2010年,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各部门对本产业的直接消耗均高于其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说明其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投入的增长。除了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外,2010年我省其他先进制造业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普遍成倍增长,增幅超过其对本产业直接消耗的增长。这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我省先进制造业企业高度关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纷纷加大科技投入,致力于延伸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010年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各部门对研究与试验服务的直接消耗系数普遍上升,研究与试验服务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2007年,高技术服务业各部门对本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小于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消耗,表明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投入的依赖性较强。2010年,信息服务部门和研究与实验部门对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有所增大,综合技术服务部门对制造业直接消耗减少,对本产业直接消耗增多。相比之下,高技术服务业各部门对先进制造业直接消耗的增速远不及其对自身直接消耗的增长。2010年高技术服务业三部门对本产业的直接消耗超过了其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消耗。可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对自身投入的依赖性大幅度增强。

2.完全消耗系数

与2007年相比,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各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各部门的完全消耗均成倍增长。就增幅而言,先进制造业对研究与实验服务部门的完全消耗增长最为迅猛。传统优势产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完全消耗剧增,以纺织服装制造业最为明显,高技术服务业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10年,除了仪器仪表制造业外,福建省其他先进制造业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为最大,这表明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对加快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数据显示,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消耗以间接消耗为主,其中信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间接带动作用最为明显。

2010年福建省信息服务、研究与试验、综合技术服务业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普遍增长,分别上升到2007年的7.5倍、4.9倍和7.6倍,但3部门对石油化工、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却普遍下跌,可见,近年来,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省交通运输制造业的不断壮大,而我省石油化工、仪器仪表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所减弱。2010年,在先进制造业各部门中,高技术服务业对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信息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对比我省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发现二者之间的间接经济技术联系更为突出。

3.中间投入率

图1 2007年和2010年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部门中间投入率

数据来源:据2007年福建投入产出表、2010福建省投入产出延长表整理计算并绘制

如图1所示,2007年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均低于本省35部门平均水平(57%),呈现“高附加值、低带动力”的产业特征,同期先进制造业各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居于65%—80%,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投入水平,呈现“低附加值、高带动力”的产业特征。2010年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迅速上升,均高于70%,位居其他服务业部门之首,其中信息服务业和研究与试验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甚至超过先进制造业各部门,一跃成为“高带动力”的部门。除了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器制造业外,2010年其他先进制造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普遍下滑。由此可见,制造业是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关键部门,具有“高带动力、低附加值”的特征。相比,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逐渐成长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部门。

(2)产出结构分析

1.直接分配系数

2007年和2010年,除纺织服装业,先进制造业始终是本产业各部门的重点直接供给对象。同时,除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和仪器仪表制造业,2010年我省其他5个先进制造业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都呈上升趋势,说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需求的扩大,带动了我省先进制造业的增长,尤其是试验与研究服务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进步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2007年高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高于其对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但2010年,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供给明显减少,相反,分配给自身作为中间使用的量大幅上升,其中信息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对本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甚至超过其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由此可见,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开始呈现较强的内生性,与先进制造业的需求互动略显不足,甚至减弱。

2.中间需求率

图2 2007年和2010年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部门中间需求率

数据来源:据2007年福建投入产出表、2010福建省投入产出延长表整理计算并绘制

如图2所示,与2007年相比,2010年除石油化工制造业外,福建省其他先进制造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纺织服装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器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在35部门中分别位列第2、第5和第6位。2010年我省信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较2007年大幅上升,但研究与试验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呈下降趋势,并明显低于其他生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三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在我省35部门中分别位居第2、第17和第20位。2010年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部门中,除研究与试验服务业,其他2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大于其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供给。可见,当前我省信息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未能充分发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四、结论

篇(6)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态势,并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业,两业间以产业集群式的方式来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综合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产业集群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装备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它不仅涵盖该产业本身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现状,还包括经济基础条件对它的支持(这里尤指生产业)、促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因此,对装备制造业的评价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综合竞争力指标的选取

按照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选取指标的真实性和可获性,根据2003至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构造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从不同侧面反映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和发展态势,这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具体指标的选取见表1。

(二)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1.0,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公因子(也称为主因子),本文选取了两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863%。用两个公因子代替12个原始变量,可以概括原始变量所包含信息的78.863%。两个公因子反映了12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因子载荷矩阵,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对主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经过旋转后得到主因子正交旋转载荷矩阵,见表2。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各指标单位大小的影响,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各主因子:

Y1=0.853X1+0.932X2+0.712X3+

0.943X4+0.352X5+0.599X6+0.321X7+

0.362X8+0.932X9+0.985X10-0.122X11+

0.423X12

Y2=0.018X1+0.092X2-0.355X3+

0.276X4+0.520X5+0.863X6-0.822X7+

0.677X8+0.421X9-0.062X10+0.430X11+

0.298X12

以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3个主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Z=0.63Y11+0.42Y21。

按照公式计算全国各省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结果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排名第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分析各项因子的结果来看,影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潜力,而基础条件当中生产业的发展是重要条件之一,从生产业贡献率这一因子的数值来看,生产业还没有充分发挥它对装备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所以要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从发展的基础条件角度来说,就要大力发展对装备制造业有巨大支持作用的生产业,加强两业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两业间产业集群式发展对策

要加强两业之间的联系,根据辽宁省自身的特点,要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向前发展。生产业走产业集群式的发展道路不但是发展生产业自身的必然选择,而且面向制造业的生产业就更要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目前辽宁省产业集群程度处于何种状况,哪些产业有集群优势,哪些产业集群处于弱势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究,本文运用产业集聚指数来分析。

(一)产业集聚指数

产业集聚指数是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动态指标,假定考察周期为[0,t],有n个产业m个地区,j地区产业i在期初和期末的产值分别为qij0和qijt,j地区产业i的集聚指数用Aijt表示,令:

则考察期内j地区产业i的产业集聚指数为:

其中,Sijt为考察期内j地区产业i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Sit为全国产业i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显然,当Sit≥0时,表明产业i在全国仍然处于成长阶段,如果Aijt≥1,则表示产业i向j地区集聚,该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j地区产业i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显著;如果0≤Aijt≤1,则表示产业i尽管在j地区也在增长,但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如果Aijt

(二)辽宁省生产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本文选取了辽宁省2003年至2007年生产业的10个产业,它们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业、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根据产业集聚指数的公式测算出这10个产业在考察期内的产业集聚指数,见表3。

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Sijt都大于0,说明全国这些行业都处于成长阶段,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其他社会服务业的Sijt>0,并且Aijt>1,说明辽宁的这些产业在全国处于成长阶段,并且他们的发展速度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产业集聚态势明显,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邮政业、住宿业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Aijt

针对已经具备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的产业,应采取适宜的策略,优先安排这些行业发展,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地发展生产业,为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条件。而对于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比较弱的产业,也不应放弃,要采取扶持政策,让它将来发展成优势产业服务于制造业的发展。

生产业集群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综合化集群,即将生产的各种类型服务集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生产集聚区;另一种为专业化集群,即将生产的各种类型服务分别集聚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根据辽宁省的具体情况,生产业应建设各种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的集聚区。基于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面向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主要有技术、金融、物流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现代制造业已经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生产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服务和制造已经进入他们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相互之间存在着业务、资金、信息等联系,按照一定的模式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并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而不断进化。应该走出一条基于产业集群式的生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走集群化道路不单是加快生产业自身的发展速度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集群有利于增加生产业和制造业的关联性,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生产业集群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它不只是过去所言的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等静态的集聚效益,更是有利于信息的获得、技术的创新等动态的集聚经济效益。企业能够在与同行企业或关联企业的交流和接触过程中及时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前沿信息,不断进行创新。先进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产品研发、产品运输与储存、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等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之间互动性十分明显,而产业集群是一个相互关联、密切合作的动态系统。在集群中,金融、保险、物流、教育培训等生产业可以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构成产业集群的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企业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相关的业务支持,让制造企业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在协助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服务企业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2.江小涓.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3.顾乃华.中国转型期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4.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2)

5.马桂兰.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综述[J].商业时代,2007(1)

6.刘友金.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GEM模型解析与GEMN模型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7(9)

7.ETHIER WILFRED.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1982),389-405.

8.MARKUSEN JAMES R.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3(1989),85-95.

作者简介:

篇(7)

摘要:从1978年到2012年,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总额和从业人数,分别从1978年的1297.10万元、44149人到2012年的1201003万元、386720人,税金总额增长到1149倍,从业人数增长到8.76倍。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大幅度提高,而从业人数的稳定发展,说明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也表明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同步增加。

关键词 :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就业

本文使用统计数据态势研究方法(DTDA)和方差、标准差和差异百分比等公式。限于篇幅,本文所涉态势图省略。

1、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态势

从表1看,从1978年到2013年的36年间,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税金总额合计达到1049.0119亿元,从1978年的1297.10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49.1656亿元,2013年是1978年的1150倍,增长了1149倍,平均每年保持了32倍的增长,平均每年上交国家税金29.14亿元。比较于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税金总额并没有完全同步发展,税金发展模式不稳定,涨幅波动性较大,其中1998年是最高增长点、增长率达到131.54%。

2、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从业人数态势

从表2可以看出,从1977年到2012年36年间,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从业人数,比较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波动性,基本保持了稳定而小幅上升,从1977年的3万多人增长到2012年的38万人,2012年仅是1978年的10倍,仅增长了9倍,不同年间有涨有降,呈现M型的增长态势,但波动幅度不是很大。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的大幅度提高,而从业人数的稳定发展,说明了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3、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与从业人数增长率比较态势

从表3可以看出,1978年到2012年35年期间,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收入增长差异大大高于从业人数增长差异,也就是说,对于收入增长每年之间差异非常显著,而对于就业人数每年之间的差异就小得多。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这说明,企业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从业人数同步增加。

参考文献:

[1]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1949-2009)[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工信部运行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3)[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012,2013,2014.